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

| 体育高考 |

【www.guakaob.com--体育高考】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篇一
《通过这次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

现在的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认为跟教师没有语文意识,或者说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有很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教师是否有语文意识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还是以读为例。对一个具有高度语文意识的教师来说,教授一篇课文,就不仅要使学生搞清楚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搞清楚它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换一种写法行不行,效果有什么不同。有没有这个语文意识,语文学习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有这个意识,语文学习的效果就好,进步就快。没有这个意识,收获就少,进步就慢。

现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怎么培养语感,大家并没有一致的认识。我认为,语感就是语文意识的直觉形式,它就是语文意识不断丰富、提高、强化的结果。语文意识的养成对正确、丰富、敏锐的语感的养成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这些名言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过程是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阅读给人以智慧,给人创造力。著名美术家吴为山说过:“读书的宗旨是使自己进步,恰如聆听大智大哲大贤教诲。”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加以方法上的指点。在教师指导和推荐下,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因此,我们要注意鼓励学生。难以想象,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了会怎么样,至少他

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大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新世纪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实践证明,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听说读写能力,遵循教学规律,加强学法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正确的语文观„„是理解与落实《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标志。我坚信,只要我们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主动努力地探索实施,不断地总结反思,就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有所进取。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篇二
《通过这次培训》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学术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受益终生的。

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如果教师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不断进步的表现。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我 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量。

我认为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得好,会教学相长;但处理不好,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教师教学效果不好,学生不愿意学的局面。师生间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教师,而不是学生,老师应去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学生的个性,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然后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去因材施教,去处理一些问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还是教学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学生的要求,我们的办法才会更多。师生间只要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教学工作、思想工作就会比较顺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培养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干事创业,保质保量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一定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搞好服务。为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篇三
《语文培训心得》

小学语文培训心得

我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培训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有骨干教师的教学展示,有学员围绕讲课进行的评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如此富有针对性的培训,真正达到了训而能用、训而有用的目的。

一、教学课例,促进语文教师自身的发展。

培训中,我欣赏了烟台市骨干教师讲的口语交际课《小小新闻发布会》、识字课《识字6》、综合课《由手想到的》、阅读课《鱼游到了纸上》。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堂充满语文韵味的好课。他们的胆量、睿智、钻研精神,给了我无穷的榜样力量。特别是识字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良多。体现在⑴识字过程由易到难,环环紧扣。⑵注重在语言环境中识字。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⑷写字教学看、想、写有机结合。⑸课堂拓展变一变与本课识字紧密相关。⑹课中小手操的插入调节了学习气氛。还有《鱼游到了纸上》这节课,使我收获也很大。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尤其是在思维对话上表现得淋漓尽致。⑴学生自己与自己对话。如在课的开始老师问学生:“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受?”“读了课文你又有什么感受?”⑵学生与学生对话(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⑶学生与文本对话。⑷学生与老师对话。

二、专家讲座,引领教学实践。

聆听了张天岭等几位专家的讲座,得到了前卫的理论熏陶。感受最深的是他们结合《新课标》的教学思想和阶段目标,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编写体系从“识字和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做以详细的讲解说明,同时指出了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专家的精彩讲座,使我对任教的语文课程有了一个更系统的了解,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新课标,明确教学方向,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听了专家讲座阅读教学,对我

触动不少,了解到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出现偏向人文性的倾向。

2)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现象严重。存在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的现象,部分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赏析课。对教学内容进行繁琐分析,没有深刻把握年段目标。

3)字词教学普遍有所忽视,应做到该识的识、该写的写、该积累的积累、该解释的解释。

4)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住重点,浪费在过于细抠深挖课文内容上,往往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讲座的内容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不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语文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长流,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在培训过程中,分别听了北海双语学校纪晓菲

老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赵晓蕾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及实验小学钟斌老师执教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并收看了全国优秀小学语文教师授课的两节录像课,有幸听取了全国小语会长崔峦老师的现场评课和精彩的报告。通过这次学习,我的感触很多,对于今后的语文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准确把握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实验标准相比较没有大的改变,只在小内容上有一定的改变,并且课程理念有一定的调整,其中强调最多的是创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结合;教学目标要更加务实,打好语文基础,特别要加强写字训练,注意每个年龄段要有不同的写字要求,并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建议更加明确、具体。培养学生高尚的情***和审美观,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熏陶、感染学生,用文本打动学生,教育学生。注重打好各学断的衔接,实现无缝衔接,在落实目标时,应做到不越位,更要不要不到位。

在阅读方面,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语文,可以学习必要的学习方法——词语搭配、语序、休息方法、句子搭配等等,可以根据语文实际练习。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建议上更注重体现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和阶段性,强调学段之间的联系和彼此之间的衔接。

二、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我们的语文教学偏向于人文性的倾向。

2、学目标阶段性不明确,只注重语文课文内容,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化渗透教育。

3、字词、写字教学普遍有所忽视。

4、阅读教学在学生和老师头脑中可以说现在是一个盲点,找不到起点,抓不住重点,根本没有提到教学日程上来。

我觉的上面几点应真正值得我们语文老师思考、总结、解决。

三、听了纪晓菲、钟斌、赵晓蕾几位老师的课,特别是看了两节录像课后,我认为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应该这样做: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多读书,重积累。

2、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理解。从语文教材出发找准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

3、语文学习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从而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把握住教学内容,该教什么,学什么,不教什么,不学什么。崔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小学语文仅仅是教教科书、学教科书吗?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仅仅是教课文,学课文吗?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中,我们应意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教科书以外的文本引进到语文教学中,增加阅读的数量。

经过两天的培训,我觉得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崔峦老师经常提到的八个字“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丰老师在会议总结中提出今后的语文教学要注意:1、增强目标认识,首先语文学习能力经历的过程。2、始终牢记语文学习的本质,学习语言不放松,语言文字学习高度重视,要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学习。3、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点明渗透,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4、注意人文熏陶。5、语文学习要与思维训练结合,设计问题要精练、有层次,问题要有效。6、加强教

学过程的研究,省时高效,整合简约。从今学期开始,我会放下所有的包袱,轻装上阵,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 ,迎接新的挑战。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方面转变。真正使语文课堂达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让学生学得轻松呢?我想有三个“味”值得借鉴,探索。

一、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首先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让教师上出语文味?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 课文中,春光在哪里?春光在青山碧岭之间——“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春光在小天使般的儿童身上——“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春光在喷花的海棠树间——“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华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春光在冰清玉洁的梅花的花瓣上——“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

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春光在红杏枝头——“春色满园 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春光在黄蝶飞舞的菜花丛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啊,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不研究学生怎么能教好他们呢?教学是为育人服务的,身为语文教师,要想上出不乏个人味的语文课,就要努力体现“书要滚瓜烂熟,上课不看教材,都在肚子里”。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让教语文课是很有趣、很有味道的,让学生一节课下来说“呀,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这样的语文课哪能没有个人味?

“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学生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4教师,你好

你是辛勤的园丁

用知识做露珠

培育祖国花儿

你是无私的蜡烛

倾尽毕生精力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你说

桃李满天下

是你一生的夙愿

三尺讲台上的

英姿飒爽

是你永远的眷恋

黑板上飞舞的

是你的汗水

笔触尖流淌的

是你的期盼

你用母亲般慈爱的双手 抚慰万万心灵

撑起千千梦想

实现个个希望

老师,老师

你用爱心和执着

坚守着人民教师这光荣的事业 你用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操守 履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篇四
《通过这次培训工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1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课例研修心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这种研修活动最终不是追求理论上的产出,而在于教师实践本身的改进。这种改进没有终结的目标,因此,这种研修通过往复的过程来追求教育实践的不断完善。这种研修的过程是教师在行动中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与反思,通过与其他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的对话与交流,不断地对自我和自我实践加深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 此次国培像涓涓的源头活水注入我的思想,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明白新课改的理念,更如何实施新课改。专家们的讲座,对我启迪很大。如周兰、崔小菊、蔡爽等老师的课例视频很精彩;顾振彪、刘真福、聂鸿飞、温立三 、贺敏等专家以简要精辟的理论对教材细致分析的视屏,为我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技能等方面让我有了很大的改变,使我的心智得到启迪,情感得到熏陶。 以前常常以为自己在课堂教学时把课上完就行了,不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未认真去深思过什么才是好课,学生在这堂课中究竟学到些什么,通过这次学习后,我的感触非常大。

那是我在上陈从周的《说屏》一文时,对于说明文的教学,大多数老师都有此同感:实在太枯燥乏味,没有教头,有时候一堂课下来,好像只剩下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干瘪的东西,学生学得也没劲。也许说明文确实不如其他文体那么好读、好教,因为它不是靠形象去感染读者,也不依靠感情去打动读者,因为这样,几天前我课前精心准备了《说屏》的ppt课件,由于临时停电,没法使用,这打乱了我的备课设计构思。实践也证明按照传统的语文教法来教说明文,其学习效果,学生的参与度等大“打折扣”。现在的孩子们的大脑是那么的灵活,如果单就传授知识的角度而言,是不能用死板的教法来应对的。但现在我又只能回到了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时代了。那么,这堂课要怎么上才能让学生学得不枯燥,反而兴趣盎然呢? 我不停地构思着,哦,有了,昨天我去电器行购买电器,电器行里的员工给我介绍产品时滔滔不绝,可见对产品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这堂课就把《说屏》上成游戏课“卖屏”。

上课铃声响了,构思着怎样上好“卖屏”的我来到教室。 “上课!”

“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下!”

接着,我开始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让你们预习的课文预习得怎样?”

“……!”

“那么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我转身就在黑板中央写上“卖屏”二字,好几个同学惊讶地提醒我说:错了!错了!错了!老师,你写错了,是“说屏”,不是“卖屏”。我笑了笑,转身又在“卖屏”的下面写道“——根据陈从周《说屏》改编,题目有改动”。大家笑了。顿时,教室里沸腾了起来。

接着,我因势利导,自当“屏风专卖店”老板,让同学们当起我的员工来了。情境创设完毕,随即对我的员工宣布今天的任务“每一个员工今天至少要卖掉一张屏风”。

“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大家齐声说。

“哪一个同学能够告诉我,你怎么卖屏风?”

没有了声音,迟疑了一阵子,我听到有人小声说“介绍屏风。” “向谁介绍屏风?”

“向顾客介绍。”先是几个人说,后来大家都这样说。

“对,对,对。好,我们今天就来向顾客介绍屏风。”

接下来我把同学同学们分成四个组,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作为员工,推荐一两位同学作为顾客,员工和顾客上阵时不能是同组的,三分钟准备时间,看看哪组各组卖得最快。

“大家有信心完成今天的卖屏任务了吗?”

“有!”

“抓住时机,做好准备,游戏开始,”

各组能翻上阵。让学生模拟向顾客推介屏风,在模拟中,“顾客”的挑剔,“员工”的使出浑身解数,能够根据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凭着对课文“屏”的理解,能够抓住“屏风的特点”,根据顾客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房屋大小等因素,向顾客推介自己的各式各样屏风。讲台成了同学们展现的舞台,小主人翁们还真像模像样,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课堂上学生活跃,趣味横生。

一堂课我基本上放给了学生,最后我作了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现在能不能完成课后 ‘研讨与练习’啊?”

“能!”

这堂课,课堂上我即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又有兴趣参与,对《说屏》这一课不仅知识点吃透而且记忆又深刻。

其实,这堂课的成功,都得归功于国培学习,都是在“国培”的学习中听了专家们的教育理论加以实践得来的。通过这堂课教学,我有所感悟,语文该如何教学?我认为:每一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采用,既要有常态课堂的严谨、扎实、厚重、实用,既要使学生有所收获;又反映出我们执教者必须特有的教学特色和教学艺术和智慧及课堂的驾驭能力。虽然这堂课有一些表演的意味在里面,但不是故意造作的。用最通俗的话讲,课堂45分钟教学就是既要好看又要好吃。做课例要从观察点着眼,在课堂中洞察,在教学中取证,在研讨中生成,在课例中积蓄。我想如果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更好,就必须在各种培训学习中多反思,多下功夫,多花心思,像此次培训,为我们注入源头活水,我们吸收了新的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在培

训学习中不断成熟,不断完善,茁壮成长。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篇五
《教师网上培训作业答案》

教师网上培训作业答案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时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郑国民教授在视频讲座《新课程标准解读》中详细阐释修订增加“教科书编者”一说的原因,你能简单复述一下吗?

答:新课程标准解读中详细阐释修订增加教科书编者,郑国民教授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目的是强调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尊重编者意图,增强“标准”意识,不仅要考虑到文本的原始价值,更要关注到课文的教学价值,从而合理的取舍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提升对话的质量。

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时,第一要做的工作就是解读文本。这涉及到如何尊重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如何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教学目标如何定位,教学内容如何选择、组织与重构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做到正确、准确地解读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文本把握出现偏差,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较普遍的一个问题。若在解读文本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时出现不到位或不正确现象,就会影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准确定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与塑造。

就语文课来说,编者的意图、课文传达出来的情感、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思想等等都是在塑造着儿童的价值观。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把作为自然人的儿童逐渐转变成未来的社会人,所以要用主流集团、主流社会与人类倡导的价值观去影响儿童,塑造儿童。语文课的这种育人功能,恰恰体现在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中。现在语文界有的人热衷于对文学作品进行抽象化的解读,试图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心理、行为、遭际中,简单地用“尊重”“美”“爱”等关键词来解读文本。因此,文本解读首先要尊重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不要随意地超越文本,要发挥文本潜在的育人价值。

2、当前,“散文教学内容确定”成了语文教研热点之一。根据教学实践,你觉得应该怎样确定一篇散文的教学内容?

答:通过研修和学习,我觉得应该从文体、学生、课堂三个方面、三个角度确定教学内容。

一、关注文体、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

“阅读与写作思维也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离开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

二、关注学生、以学定教,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若是学生学习基础薄弱,领悟能力不强,人文素养缺乏,平时也缺乏艺术人文的熏陶。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如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以此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三、关注课堂、精心设计,落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定和落实关键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落实教学内容。1.研修要明确主题。2.解读要掌握方法。3.教学要磨练风格。

通过这次研修我认识到语文教学要有文体意识,散文教学要注重内容的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有方法,我们可以从文体、学生、课堂三个角度确定

散文的教学内容。

3、你觉得初中语文课堂中还有必要对生字词进行教学吗?如果有,你是怎样做的呢?

答:我觉得初中语文课堂中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生字词教学,不仅有必要,而且不可忽视。

现在初中语文教学走入彷徨时期,有些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就得围绕当前语文考试要求教学,结果,今天的学生普遍是错字连篇、书写潦草、格式杂乱无章。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进行字词训练,相信学生们定能成为中国汉字的“护字使者”!

字词是构成语文之根本,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了生字词的教学。想必是小学介绍了太多的字词结构、注音与释义,到了初中,语文老师都觉得字词教学是小儿科,没有多大价值,而且费时费力又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干脆就省略了。由于教师的这一“省略”,才有今天一个中学生连个中国汉字都写不好的尴尬场面!可见,初中阶段字词教学也必不可少。

1、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好批注,查阅工具书,了解生字词的音形义。

2、课堂上教师简要介绍汉字造字方法

3、课后学生抄写生字时认真揣摩

4、小结时师生做做汉字有趣游戏

5、在语文活动课中安排学生上街“别字大扫除”

我们现在通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较之以前老教材优势凸显:选文更新、时代感更强、合乎学生心理,学生喜欢„„但有一小小缺憾:三年的语文教材中连个字词介绍都没有,只在七年级上册后选用两篇书法作品;短语、句子、修辞等基础知识介绍都退居“二线”,只在后面附录中用表格显示。一线教师不知如何去讲述这一板块,也在情理之中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用一学期的时间这样训练,学生只要持之以恒并形成习惯,相信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特别注重汉字的书写,成为中国汉字的“护字使者”!

4、余映潮老师在《要切实研究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一文中说:“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又是审美的。”在你经历的教学中,还保留着哪些传统的做法?对那些消失的教学传统,你有哪些思考?

答:在我所经历的教学中,仍然保留着启发式及师生互动合作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教少问,学生多“接受”少“思考”,表现为“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形式,即使有少部分问题,也仅仅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式地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或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问题,而不给学生提供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因此,就有了杨振宁博士的评价: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学生不善于提问题,不愿提问题。试想,如果中国的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一批批只知忙于不假思索地接受知识的“书呆子”,那将会是多么可怕的前景。这就产生了当今教育界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引起广大教师高度重视并付诸于教育实践过程之中。

5、关于课外阅读积累,广东吴海宁老师提出了六个积累模块分别是什么?你是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积累的?

答:(1)广东吴海宁老师提出了六个积累模块分别是:一、“我知道”(“文章出处”板块)二、“我理解”(“文章理解”板块)三、“我赏析”(“精彩赏析”板块)四、“我想说”(“读后心得”板块,100字以上)五、“我会写”(“仿写”板块)六、“我积累”(“好词共赏”板块)

(2)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课外积累的:

首先,习作时布置相应的积累,如好词好句,诗词歌赋等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

其次,多途径精心为学生选择读物。指导学生读诗歌、古诗、民间故事、科幻小说、历史故事。指导他们读科普读物、短篇小说、名家作品。电视、广播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学生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好奇心,学生耳熟能详,积累语言文字就得来全不费功夫了.再次指导背诵的方法。再次,读与背相结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要有正确的方法。如提纲背诵的方法。列出段落的层次提纲、抓住重点词,然后循着主导词熟读成诵。

6、结合自己学习和工作实际,谈谈教师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答:教师要进行终身学习,觉得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是理论方面的要求,视频教学已讲述得很清楚,我就不再赘述。其二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所决定。学高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充电。今天我们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为了适应新的形式的需求,每位教师更是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课程资源开发技术。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的实践新课改。而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性,这种学习就很大一部分依靠上级组织的各种课程培训,这些培训多数是为了解决教学第一线的实际问题,是为了老师实际教学工作量身定做的,可以用最有效的方法让老师尽快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髓,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让老师尽快掌握新课改提倡教学方法。所以说,这种教师培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要的,必须的。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众所周知,“一言堂”、“地毯式轰炸”在学校教学中现象普遍,形而上学的诊解“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机器,把学生考试成绩看作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津津乐道地说某某学生考得怎么样,闭口不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更不谈如何设法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而以加重学生负担为能事,搞得学生苦不堪言,甚至怨声四起,这种行为很显然是不适应学生发展的,同样也不受学生欢迎。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更新,首先,得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还自由、自主给学生。其次,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新知识。第三,启发式、讨论式等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能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教师此时光有一桶水,已是不足用的。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工作就如同机器的运转,将是非常的可怕。我们应不停的充电、加油。为胜任自己现在的工作,终身学习是必要的、必须的。

7、培训视频中“寻求最美乡村教师”里哪位教师的事迹让你最受感动?说明理由。

答:我觉得马复兴老师的事迹最让我感动、印象最为深刻。首先是身残志坚、执着为师的精神。马老师从小就失去双手,痛苦过,绝望过,但始终没有放弃,坚强执着的面对一切困难。乡村第一位高中生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更重要的还是担任老师期间,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断地磨练、付出、流血,失去双手的情况下练就了一手好字、好画,同时还能完成诸如捡垃圾和学生愉快的做游戏及个人事务,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其次是开朗乐观。如此困难、如此残疾仍然乐观从容面对,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再次是他感恩的思想。马老师不仅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而且还让自己的子女留下来,完成自己未尽的事业,解决乡村缺乏教师的现状,从而放弃城市就业的机会,就是为了回报、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父老乡亲。从马老师身上我读懂了乐观、坚强、感恩,马老师的事迹让我感到,马老师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8、《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哪些修改让你体会较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答:一、重视识字、写字教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力度,从整个小学段都有相关规定, 特别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每个学段都要求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养成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在“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三、从修改来看,新修订的语文课标对写字教学的规定更详实、具体。“写字”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书写的技能,而且是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写字过程中,学生不但体会到汉字的优美,而且还了解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陶冶了情操,既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又增强了审美的观点。

9、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答:《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理解和感受文本,从中获得启迪与熏陶。因此,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那么,教师应巧妙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和力量。

二、精读少讲,深入文本,抓着重点词句、语段巧设提问,让学生步入作者的心灵。

阅读教学,要回归文本,回归语言,精读少讲,深入文本,这样才能体味语文的味道。教学中老师应重在引导学生抓着重点词句、语段读进去,读出来。

三、实时而为,巧妙点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

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让学生深层次的走进文本。

四、个性化阅读,感悟生活真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不同,读出来的文本也是不同的。我们只有让学生个性化地朗读,才能把文本演绎得丰富多彩,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活动场所,让学生独特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总之,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要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上,引导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让学生乐学,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10、学生在写作时经常出现写不出或者不愿写的情况,请根据你的教学经验,分析原因并写出解决办法。

答:一、学生写不好及不愿意写作文的原因:

题材单一陈旧,千篇一律。老师意识不强;目前,不少教师意识不强,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重阅读轻写作。②指导极不到位。③批改穷于应付。翻翻学生的作文本,很少有眉批和总批,精批更少,且舍不得给高分,如此批改,又怎能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

学生没有习作兴趣,一提到“作文”头脑就“空白一片”相互敷衍塞责,真正得到训练的次数就更少了。恶性循环随之产生:平时学生少训练-作文能力差-教师指导起来困难重重-训练次数也就少了。学生怕作文,教师怕指导。

二、主要解决办法:

1、 培养兴趣入手,激发写作欲望。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我国古代教育 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培养作文兴趣是不断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

2、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寻找写作灵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切写作素材都来自于生活。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小事得都是值得一写的。而作文无非是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所感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

3、博览群书,让课外阅读夯实习作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读书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有限的课内阅读,必然导致学生孤陋而寡闻和思维的凝滞。因而,要拓宽阅读渠道,向课外阅读开放,努力创设条件,优化习作氛围,充分发挥图书馆、阅览室和网络的作用,建立班级图书柜,动员学生订报刊,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做好阅读笔记和剪贴工作,使学生接受大量的书本外的知识和信息,丰富词汇,夯实习作基础,从而大大提高写作能力。

4、抓住契机,促成学生精彩文章的生成。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中几个单元的习作训练是不行的,要善于抓住契机指导学生练笔。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的教材,如课文补白、读后感言、续编故事、仿写、古诗改写、改编课本剧等进行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吸收,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5、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选择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美、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篇六
《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篇1: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天地万物,以人为贵”,“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规定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应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

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也许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了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就会得到快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每天微笑着面对别人,包括我们的好学生,那么,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将会是最美丽的.我们的努力也将是最美的。

我从事的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纯洁而无暇,他们需要老师最无私的关怀和爱护,我们只有用我们满腔的热情去爱护每一个孩子,用我们无私的真诚去培育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

朗读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学生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才能有感情朗读。

在生活中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但在学习中,他们对课文的情感的体验是不足的,而且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发挥部分学生的优势,让他们把从朗读中体会到的那一份情感说出来,取长补短,带动其他学生对文本中情感的体验,使那些对文本中的情感体验不够明了,或暂时还没有体会到的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有利于全体学生把这一情感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为感情朗读课文指明方向,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范读。

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感情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新课改是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经过学习,我还学到了

(一)的是差距

先来回味一下这段时间收获的是什么?我感觉我收获的是差距,是我个人跟那些名师之间的差距,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真正能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让我真正体会到重视理论的重要性。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

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而我却还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专家和名师的引领下,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回到学校,结合实际,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我们现在所教的语文,经过这些专家、权威人士的研究探讨,正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转型,正在改革中创新。而我平时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只是在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没有真正达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课程内容”这一质的飞跃。特级教师沈大安说:“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是一节不入门的课,因为没有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似乎比第一种好一点,但好不了多少,也是属于一节比较差的思想品德课,而第三种水平是积累语言,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样的课,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于我而言,这样的课,是一种境界多么高的课呀。

(二)为孩子们经营

我觉得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给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送给孩子的一件终身享受的最好的礼物。最好的大学是图书馆,最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获得充实、幸福的人生,还是让孩子阅读。让孩子阅读就等于送给孩子千里眼、顺风耳,让孩子博古通今,就是让孩子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我想我这一年里要给我们班的孩子经营的就是课外阅读。让我的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当然我也知道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

(三)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学习培训是短暂的,收获是深远而充实的的。今后的内化,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篇2: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7月12至13日,我参加了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组织的暑期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2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也听了许多课改课,我明白了课改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在21世纪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所以,进行课改,落实课标,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每一堂课中,和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课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许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

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天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篇3: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新课标的培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我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怎样作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积极源于兴趣,我认为,在新课改条件下,要上好语文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语文,感到学习有语文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

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 总之,通过培训让我更加了解了新课程,在今后将以实际行动来实践新课程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篇七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学习了》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这一课程,整个课程贯穿了怎样做一个好老师的主题,主讲者力图通过自身对“教育”独到的实践、探索与认知体会,激发了我的思考,还教育的本义,不断积累各自教育的艺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通过学习,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可大胆创新,采用反常规教学法,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唤起学生的需求,激活学生所必需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1 、运用方法,刺激思维。

“教师不宜讲得太多,应该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尝试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课堂竞赛等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活跃了课堂气氛,刺激学生思维,促进他们努力探究知识的兴趣。

2、展示才华,拓展思维。

每节课前轮流请一名学生在讲台前展示才华。该环节是从教学整体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个体进行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其呈现的内容一般是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喜欢的名言警句或者诗词,然后以各种方式在全班展现,并讲述其内涵,可以拓展同学们的知识。这样就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保守性,并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思维的开阔性。

3、打破定势,引导思维。

长期以来的思维形式是求同思维,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使学生思维闭塞,甚至机械学习,死记硬背,而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教学中打破定势,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以充分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总之,我们教师应该从我做起,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变“教”学为“导”学,使学生具有自主摄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适应学生走向社会后再学习的需要,努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篇八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暑假培训心得体会

兴国四小 柴芳芳

短短的培训感觉真是受益匪浅,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对我们的教学和认识都有很大的提高。从一场场不同风格名师的精彩讲座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以前培训也较多,对新课改也有一定的认识,但通过这次教师的培训,我才发现自己的认识不系统、不全面。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专家们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那么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培训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次的培训,走进教学大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我自身不足很明显。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也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更懂得只要我们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

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三、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那么,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在参加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了许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将永远不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谈不上成为教育专家。我们当然不必要人人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但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成功地记录下来,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都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

2015-08-13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篇九
《培训心得》

新教师培训心得

杨天培 2012年10月8日,作为即将上岗的新教师,我参加云县2012年录用新教师岗前培训。这次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分析、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分析、怎样说课与上课、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和反思”。短暂的教师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同时也令我豁然开朗。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感谢各位领导和教师不辞劳苦的教导。下面就谈谈我对新教师培训的点滴体会:

在这次培训的大会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云县教育工作者的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教师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更加对前途充满了信心,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我们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但今后,我会结合今天晚上所学的知识,努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不断深度钻研,改正不足,争取在各个方面做得更好,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让人信服。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

通过培训使盲目的我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指导我们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努力,和在教学中要避免怎样的错误。作为一名新老师,深深地感到教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就能融会贯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钻研和日积月累而成的。而如何成为一名合格老师,然后变成一名骨干教师,就是我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从这次的培训中,我学到了一些前辈们的先进经验,明白了一些道理,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对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让我更深刻领会了关爱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感受爱的过程中,理解爱,学会爱。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是有的没被发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夸奖学生,激励每一

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以平等的心灵善待学生,用爱的情怀关注学生,这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任何高明理论的说教都有效。把这种情怀融入平实的生活,把学生的进步当作自己的成功,用坦诚的相待诠释幸福的内涵。

在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我觉得教师的劳动应该充分体现灵活、机动性,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原先我认为教师在毕业后,工作时只要勤备课,勤批作业,勤解题,勤答疑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这是绝对行不通的,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和时代紧紧相扣。教育的理念、方法、形势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才能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不断地弃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最优化,教育活动才最有效率!教育要与时俱进,教师只有学习!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还要学会“容”纳一切。比如学生的表现、成绩、来源等。我想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到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成长于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要成为优秀教师必须知道的非常重要的基石,永远不要看到一个侧面就觉得了解一个人的全部,而对学生做出不客观的评价。我们应尽量多关心他们,从而达到进一步的了解,以实现了如指掌的境界。有的孩子在学校非常内向,在家里却活泼外向,老师就要不厌其烦的引导学生在学校也走向活泼开朗。同时我们也要充满爱心,要懂得原谅,要学会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古语道:“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他们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我们也要从本质出发,相信他们是善良的,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通过培训我明白到作为教师,我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面对如此重大的责任,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

杨天培 2012年10月11日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篇十
《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体会》

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体会

王建亚

平遥西关小学

201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感觉当今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的熏陶作用,而非一味强调语文知识结构的完成性和系统性,这对于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来讲,无疑是一件好事。下面是我这次培训的一些学习体会。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 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 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 《课程标准》 、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

计的意图和着力点, 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 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小学语文教 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体转为,弘扬人文 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 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 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 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 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 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

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71200.html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为好的语文课是这样的】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