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 工程硕士 |

【www.guakaob.com--工程硕士】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篇

江西省电力设备总厂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规定

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明确部门及员工的职责,现结

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固定资产的标准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

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固定资产类别 折旧计提年限 净残值率

1、 房屋及建筑物 20 10%

2、 机器设备 10 10%

3、 运输工具 10 10%

4、 计算机设备 5 10%

5、 办公家具及设备 5 10%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

固定资产之设备由总厂生计部对生产设备及相关设备

进行管理;由IT部对计算机设备进行管理;由人事行政部

门对办公家具及运输工具进行管理。

各具体管理部门应:【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 设置固定资产实物台帐,建立固定资产卡片。

2、 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分类编号

3、 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落实到使用人(机器设备落实到

组)

四、固定资产核算部门

1、 财务部为公司固定资产的核算部门

2、 财务部设置固定资产总帐及明细分类帐

3、 财务部对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时进行帐务处理

4、 财务部会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每季进行

一次盘点,做到帐实相符,保持帐、物、卡一致。

五、固定资产的购置

1、 各部门需购置固定资产,需填写“资本性支出申请单”(格式后附1),由部门经理、生产部门经理、财务部

及总经理批准。

2、 经批准后,由采购部门安排专人负责采购,填写“固

定资产采购申请表”(格式后附2),报经部门经理、生产部门经理、财务部及总经理批准。在此表中应详细填写固定资产名称、规格、型号、3家供货厂商报价以备合理采购。

3、 固定资产收到后,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验收,并填写“固定资产验收清单”(格式后附3)一式三份,在验收清单中应详细填写固定资产名称、规格型号、金额、供货厂商,并同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一份由使用部门留存,一份交财务部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一份交资产管理部门填

写固定资产卡片,更新台帐,落实使用责任人。

六、固定资产的转移

1、 固定资产在公司内部部门员工之间转移调拨,需填写“固定资产转移申请单”一式四联(格式后附4),送移入部门签字,确认后交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第一联由管理部门留存,更新固定资产卡片,第二联送交会计部门,第三联送交移入部门,第四联送交移出部门。将固定资产转移单交固

定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转移登记。

2、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将固定资产转移登记情况书面通

知财务部,以便进行帐务处理。

3、 注意固定资产编号保持不变,填写清楚新的使用部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门和新的使用人,以便监督管理。

七、固定资产的出售

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将闲置的固定资产书面告知管理部门,填写“闲置固定资产明细表”(格式后附5),管理部

门拟定处理意见后,按以下步骤执行:

1、 固定资产如需出售处理,需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

出申请,填写“固定资产出售申请表”(格式后附6)

2、 列出准备出售的固定资产明细,注明出售处理原因,出售金额,报部门经理、生产部门经理、财务部和总经理审

批。

3、 固定资产出售申请经批准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该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并对固定资产卡片登记出售日期,台

帐做固定资产减少。

4、 财务部根据已经批准的出售申请表,开具发票及收

款,并对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

八、固定资产报废

1、 当固定资产严重损坏,没有维修价值时,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格式后

附6),交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报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审批。

2、 经批准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实物进行处理。处理后对台帐及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更新,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

知财务部。

3、 财务部依据总经理批准的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和实物

处理结果,进行帐务处理。

九、固定资产编号

1、编号原则:按大类、所在部门的成本中心号、顺序

号、取得年月编制。

1、 房屋及建筑物 代码为01

2、 机器设备 代码为02

3、 运输工具 代码为03

4、 计算机设备 代码为04

5、 办公家具 代码为05

如:财务部2006年7月购置一台计算机,则编号为

JINTAK 04 7536 007 200607

关于改善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二篇

关于改善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未来10年我国水利投资额将达6360亿美元,水利将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日渐明显和突出,水利事业单位的改革将逐步向从事社会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活动转变,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和领域越来越广泛,收入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国家与政府的投入资金,建立和完善严密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并有效使用固定资产,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前提,这对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水利事业单位如何改善固定资产管理提出改进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水利事业固定资 产管理建议

一、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缺乏管理意识。长期以来,水利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钱物、重购置而轻管理、轻保养的现象,忽视现有资产的管理使用,轻视现有资产的合理搭配和使用效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一些水利工程建成后,管理滞后,在资金配置、人员配置上都比较落后,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往往流于形式的状态。如近年建成的有些防洪工程、灌溉工程、堤坝工程,由于缺少人员维护与管理,已经造成部分损坏。水利工程建成后所形成的资产由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的概念模糊,观念淡薄,没有严格的财产管理制度,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与损坏。

2.核算不规范。水利工程具有规模大、建设期长、施工条件复杂、设施分散的特点,资产的形成要经过几年的建设期,除直接成本外,期间发生的间接成本费用较大,工程竣工后需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计入主体工程,一些临时设施和临时工程支出处理不当,造成资产价值形成不准确。

3.缺乏有效的监督。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水利事业单位的检查主要侧重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主要针对财政资金在建设期的监管和控制,对财政资金的支出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是否按专款专用的原则执行预算、是否执行政府采购的规定等。至于已开支的款项和自有资金

形成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是否规范、是否按规定管理、是否安全完整,是否具有有效的监控。项目完工后对资产的移交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容易存在漏洞,建设单位与管理单位进行资产移交时,交接程序不规范,双方只对移交表中的资产进行价值和实物核对,办理移交手续,而忽略了移交表外管理单位可以继续使用的临时工程项目,这些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资产,不办理交接手续,容易给管理单位在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上造成漏洞和隐患。

4.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由基本建设阶段竣工完成后投入生产运营,转为经营性资产,存在会计制度和核算体制的变化,由收付实现制转化为权责发生制核算,存在成本核算、费用归集及税收筹划等等问题。因此,需要制定一整套符合企业会计核算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而在这方面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现象,规章制度较多,执行力度不强,还停留在建设期的业务核算和控制。随着业务核算性质发生变化以及不断扩展逐步增多的新业务,以及国家对水利事业单位新的要求等,原有内部控制程序、环节就失去了对财务内部运作的控制,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精细化的制度来管理和运用好固定资产,为企业规避风险。

二、改进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水利事业单位的领导必须要重视和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科学设计,统一规划,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确定专人全面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责任制,遵循谁使用谁管理、权属清晰、安全完整、物尽其用的原则。配备专人对固定资产实施综合管理,按照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及时将资产变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在资产移交时由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资产使用人、财务部门四方进行资产清查盘点,由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的总账、分类账和明细账,管理部门设置数量、金额明细账,使用部门设置固定资产卡片账,各自承担起各自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建立固定资产统一的报批手续,多部门通力合作,从源头上理清资产权属关系,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2.加强对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计划审批,采购与验收,登记与审核,保管、使用及养护,资产变动及调拨管理,财产清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查,损失、丢失赔偿,报废,报损,统计报告,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奖惩的管理规范、规程、标准等。制定固定资产目录,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改造、折旧、盘点等相关内容。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日常维修和大修理计划,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对设备和机组等动力设备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安全运转。加大技改投入,不断促进固定资产技术升级,淘汰落后设备,切实做到保持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规范固定资产抵押管理,确定固定资产抵押和审批权限等。制定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的控制,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评估作价以及处置定价环节,防范资产流失。

3.加大监督与考核措施。为保障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和取得的效果,应通过监督、检查、评价、考核等措施来实施、督促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内部审计的监督与评价机制,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有效性,固定资产购置、验收、保管、领用、处置等各环节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固定资产经营创收管理情况等提供评价信息、审计结论以及审计建议,及时向领导报告,促使单位完善方法,改进管理,纠正问题,弥补缺陷,提高固定资产控制行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保障控制目标的实现。

4.加强资产管理各部门的信息交流。要加强全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建立信息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工具、专用软件对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的拥有量和需求量进行统一调配和调剂,实现资产信息的共享共用,财务部门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对资产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具体办法,不能只真实核算反映实物而不关注其使用的有效性,管理要到位,方能充分发挥资产的价值最大化。

5.加强对会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提高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及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下大力气加强会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要求、核算方法以及固定资产核算中的难点、重

点进行系统学习,加强会计人员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培养、业务的培养以及自身素质建设,要求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熟悉会计事务处理程序,精通会计法规,不断更新知识,同时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把有能力、责任心强的会计人员充实到固定资产管理岗位上来。

三、结束语

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增强财务会计管理的可控性,不断积极探索,寻求适合水利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暂行办法[S],2006.

[2]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徐延忠.水文部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浅议.水利财务与经济,2010,14.

[4]朱咏萍.浅谈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革.财务与经济,2011,10.

水利局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三篇

宁海县水利局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和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完全和完整,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制定本办法。

一、固定资产的范围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

(一)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含500元)、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含800元),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基本保持原有物质正式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

凡购置、自制、拨入(包括外单位无偿提供)、接受捐赠及其他方式取得,不管资金来源的渠道和添置方式,符合以上规定的都应统一计价,均属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固定资产分为以下四类:

(一)土地、房屋及建筑物:产权属于单位的土地、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二)专业设备: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购置的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

(三)一般设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交通工具、通讯

与电器设备、文印电脑设备、家具用具等。

(四)其他固定资产:未能包括在上述各项内的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

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四、局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包括临办机构、水政大队、咨询中心,下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购置。局机关购置固定资产实行计划审批制度,各科室应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前填写《单位政府采购申请表》报办公室,由办公室审定汇总,计财科审核,报局领导同意列入部门支出预算后,方可购置。机关购置固定资产必须严格按照《宁海县政府采购管理办法》的要求,实行政府采购。

(二)固定资产的登记、建帐。机关固定资产实行登记制度。经办人购置固定资产后应到办公室办理机关固定资产验收、登记、入库、领用手续,凭发票和办公室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签发的入库单办理财务报销手续。若手续不全,财务人员则不予报销。

办公室根据固定资产登记资料,建立资产实物台帐。计财科根据固定资产登记资料,建立固定资产财务帐目,包括机关固定资产总帐、明细帐。

(三)固定资产的调配。对已办理领用手续的机关固定资产进行内部调配,须经办公室主任同意,并按规定由办公室办理固定资产登记、领用变更手续。

(四)固定资产的保全。为保全机关固定资产,避免其流失、人为损毁,实行机关固定资产监护责任人制度。固定资产的使用人即其监护责任人,即谁使用谁负责。属于科室公用的固定资产,由各科室指定监护责任人,承担固定资产保全责任。

固定资产监护责任人在调离工作单位(岗位)时,应到办公室办理资产移交(变更)手续,办公室在核实其监护资产保全无失并出具证明后,监护责任人持证明办理调动手续,否则不予办理。

(五)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及损失处理。机关固定资产应每年清查盘点一次。清点工作由办公室牵头、有关科室派人联合进行。清点内容包括帐(实物台帐)与实物的核对、帐(资金财务帐)与帐(实物台帐)的核对。【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在清点过程中,发现固定资产流失、损毁,如属正常流失,资产监护人应向办公室出具书面说明,经分管局长签字,办公室办理核销手续。属于过失责任原因造成的流失、损毁,应追究资产监护人的责任,要求其赔偿、恢复原状。

清点盘盈固定资产应补记入帐。机关闲置的固定资产,应及时研究处理,防止积压浪费。

(六)固定资产的拨出、出售、报废。经局领导批准,需拨出、出售、报废机关固定资产,应由办公室、资产使用科室、计财科联合进行。其中重大事项,应严格按照《宁海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宁财政企[2004]91号、宁国资委办[2004]1号)的要求办理。

机关固定资产拨出、出售、报废在完成相应的认定后应及时进行帐面核销。

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理固定资产。

五、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职责

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按统一领导,分工管理原则作如下分工: 办公室是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编制、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建卡、领用发出、调拨调配、报

废处置等具体管理;组织实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维修保养等工作。

计财科负责审核固定资产预算和会计核算,做好固定资产的总帐和分类明细帐的记帐工作;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清查盘点和报损报废等有关规定,确保帐帐、帐实相符;参与固定资产的验收、清查盘点等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各科(室)是固定资产使用和监护责任部门,要做好本部门所使用固定资产的领用、登记、清查盘点等工作,妥善使用和保管固定资产,发现短缺、损坏或需要修理的,应及时向办公室反映,资产使用(监护)人员发生变动时,应及时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的变更或移交手续。

六、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二OO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四篇

[篇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校财产管理,明确经济责任.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账实相符,防止固定资产流失,根据有关财经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房屋和建筑物、交通工具、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图书、文物和陈列品、其他固定资产七类。

(一)、采购制度

1、采购物品必须有购物申请单,并注明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用途。采购的物品一定要与购物申请单内容相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购物申请单须有申请人、部门负责人、学校财产(管理员)三人的签名。

3、凡列入专控商品和政府采购项目,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完备后方能采购。

(二)、验收入库制度

1、财产管理员负责验收入库。验收入库时所购物品、购物申请单、购物发票三者缺一不可,并登记账册。会计入账联应及时交财务入账。教育局调拨的财产凭基建科财产调拨单入帐。

2、入库时要区分物品性质,危险品、易腐蚀物品、易爆物品,区别对待,妥善保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根据勤俭办学原则,仓库内积压物品应尽量减少,但教学所需物品要保证供应。学校总务负责人应定期检查验收入库制度执行情况。

(三)、造册登记制度

1、学校所有物品的账册登记工作由财产管理员负责。

2、财产管理员根据物品的归类及时记账,分别登记账册或实验(专用室)账册。

3、按时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种报表。

(四)、领用、借用及赔偿制度

1、仓库存放物品,

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五篇

[篇一: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为切实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

二、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资金拨付一律转账结算,杜绝现金支付。

三、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不准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用、挤占和随意扣压;资金拨付动向,按不同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准任意改变;特殊情况,必须请示。

四、严格专项资金初审、审核、审核制度,不准缺项和越程序办理手续,各类专项资金审批程序,以该专项资金审批表所列内容和文件要求为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五、专项资金报账拨付要附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

六、万元以上的专项购置经费一律实行政府采购或参与式采购。

七、专项资金利息收入年终一律转入本金滚动使用。

八、加强审计监督,建设、图书信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三)[黑河学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为完成该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支出。”

(四)[黑河学院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九条“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各种罚款、还贷、捐赠赞助、对外投资、发放各种劳务奖金以及与建设项目无关的其他开支。”

四、所需资料

(一)项目申请书;

(二)项目计划任务书;

(三)黑河学院预算分配方案;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受理

专项资金支出受理时间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发布时间确定。承办人(a角、b角)对各部门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相关规定,予以受理,要求经办人现场登记。材料不齐全的,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内容。不符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或弄虚作假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六、核准与决定

(一)受理后,承办人(a角、b角)按要求审核申报材料后,报分管副处长;分管副处长同意后报处长审定,处长同意后报校长审定;

(二)承办人(a角、b角)根据处长意见,确定专项经费支出日程,由分管副处长审核,处长审定,报请校长确定后,支付中心电话通知各部门经办人。

七、审批时限

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并在7个工作日内召开校长办公会组织审核,在审核后的一周内,正式通知各部门。

八、公开公示

本管理办法在黑河学院印发的财务处工作管理条例中长期公布,专项经费支出将在校内办公网上长期公布。

九、监督检查

按照<黑河学院关于执行规范权力运行制度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执行。

十、责任追究

按照<黑河学院关于违反规范权力运行制度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执行。

基建会计制度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六篇

[篇一: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国家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达几万亿元。这些巨大的投入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历史,极大地增强了国民经济实力。1998年8月,为了积极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发1000亿国债,专项用于加大基本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国家投入巨资进行基本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政府调控市场的基本意图。基建会计制度。而基本建设本身具有固定性、单件性、长期性的特点,项目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等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和浪费,实现不了政府调控市场的意图。因此,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

一、加强基建财务管理,shuì进项税额,借记本科目(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工程),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zhí shuì──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工程结算时,企业应根据审查后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结算应付的工程款,借记本科目,欠付的款项,贷记“应付账款”科目,预留的工程质量保证金,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4、基本建设工程领用工程物资,借记本科目,贷记“工程物资”科目。

基建工程领用企业通用材料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分摊材料价差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转出增zhí shuì进项税额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zhí shuì──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基建工程应负担的职工工资,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科目。

基建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基本建设工程使用本企业的商品,应按成本转账,借记本科目,贷记“产成品”等科目。

企业的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提供的水、电、设备安装、修理、运输等劳务,应按月根据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辅助生产”等科目。

企业进行工程所发生的试运转及其他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长期借款”、“应交税金”等科目。试运转过程中取得的收入扣除税金后,冲减工程成本。

5、企业发生的工程借款净利息支出及汇兑净损失,属于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的,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等科目。发生的基建存款的利息收入和汇兑净收益应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6、工程完工后应进行清理,已领出的剩余材料,在清理后应办理退库手续,借记“原材料”、“工程物资”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清理债权债务,支付已完工程款时,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7、工程完工后,应按一定的标准将“基建工程支出──待摊基建支出”科目余额,分配计入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

(1)分配率计算公式:

①按实际分配率分配。适用于建设工期较短,整个项目的所有工程一次竣工的建设项目。公式如下:

实际分配率=(待摊基建支出明细科目余额-其中可直接分配部分)÷(建筑工程明细科目余额+安装工程明细科目余额+在安装设备明细科目余额)×100%。

②按概算分配率分配。适用于建设工期长、单项工程分期分批建成投产的建设项目。公式如下:

概算分配率=(概算中各待摊基建支出项目的合计数-其中可直接分配部分)÷(概算中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投资和需要安装设备投资合计)×100%。

(2)分配率算出后,可按下式计算每项资产应分摊的待摊基建支出额:

某项资产应分配的待摊基建支出=该项资产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投资和需要安装设备投资合计×分配率

(3)结转基建工程支出

将“基建工程支出”的明细科目全额结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

8、本科目应按工程项目名称设置细目,进行明细核算。

(二)168技改工程支出

本科目核算企业技术改造工程发生的实际支出。技术改造工程包括更新改造工程、技术改造工程、业务扩充工程等。为技术改造工程准备的工程专用材料、设备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有关账务处理按<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办理。

(三)170大修理工程支出

本科目核算企业大修理工程实际发生的支出。

有关账务处理按<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办理。

(四)173工程物资

1、本科目核算为基本建设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准备的专用材料,以及尚未交付安装的需要安装设备。预付大型设备款、工程物资的采购保管费也在本科目核算。购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不在本科目核算。

2、工程专用材料、需安装设备按实际价格进行核算。

3、为采购、验收、保管和收发专用材料设备所发生的费用,能分清的直接计入设备、材料的采购成本,分不清的计入“工程物资──采购保管费”科目。各项采购保管费,应于月底分配计入设备和材料的实际成本。

某项设备(材料)应分配的采购保管费=本月购入该项设备(材料)的买价和运杂费×分配率。

分配率=(月初采购保管费余额+本月发生的采购保管费)÷(月初库存设备(材料)的余额+本月购入的设备(材料)的买价和运杂费)×100%。

4、本科目设置专用材料、库存设备、预付大型设备款、采购保管费四个明细科目。有关账务处理按<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办理。

[篇三:企业核算基本建设业务涉及的其他有关科目]

1、102银行存款

企业的基本建设存款在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以“限额拨款”方式拨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应设置“限额存款”备查簿,专门登记国家以“限额拨款”方式拨入的基本建设资金指标。当动用限额存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同时借记“基建工程支出”、“材料采购”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113应收账款

基本建设业务发生的应收有偿调出器材及工程款在本科目核算。

3、123原材料

基本建设工程、技术改造工程使用的通用材料在本科目核算。

基本建设工程、技术改造工程领用原材料时,借记“基建工程支出”、“技改工程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时,借记“基建工程支出”、“技改工程支出”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转出增zhí shuì进项税额时,借记“基建工程支出”、“技改工程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zhí shuì──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4、129低值易耗品

基本建设项目为企业生产准备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器具在本科目核算。

基本建设项目购置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器具还应设置辅助账备查。

5、131材料成本差异

基本建设工程、技术改造工程使用通用性材料发生的材料成本差异在本科目核算。

6、152拨付所属资金

本科目核算集团公司、省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将统借统还贷款进行转贷时,拨付下属单位的借款本金和分摊的建设期借款利息。借入统借统还借款时,公司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公司将借款拨付给直属单位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各直属单位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上级拨入资金”科目;公司接到银行转来的建设期利息并划转给各单位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直属单位借记“基建工程支出──待摊基建支出”科目,贷记“上级拨入资金”科目;项目完工后,基层单位将资产移交清单报公司,此后的借款利息公司不再划转给基层单位,发生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长期借款”科目,基层单位上交公司还贷资金时,借记“上级拨入资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公司收到基层单位交来的还贷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司还贷时,借记“长期借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本科目按单位名称和贷款类别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7、161固定资产

企业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基建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土地、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现成的房屋等按实际支付价款加运杂费、增zhí shuì进项税额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基本建设工程、技术改造工程等完工经验收合格后,由安装部门会同财务部门编制竣工决算,列明财产清单,并根据决算实际支出数作为固定资产的原价入账,借记本科目,贷记“基建工程支出”、“技改工程支出”等科目。

购置的不需要安装设备以及基本建设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单项已完工交付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已使用部分增加“固定资产──生产用固定资产”,未使用部分增加“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科目。

改建、扩建固定资产应从在用固定资产明细科目转入“未使用固定资产”明细科目。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借记“基建工程支出”、“技改工程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的变价收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改、扩建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将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借记本科目(未使用固定资产),贷记“基建工程支出”、“技改工程支出”等科目。改建、扩建后的固定资产转入使用时,借记本科目(生产用固定资产),贷记本科目(未使用固定资产)。

对已交付使用,而尚未编制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可暂按实际支出数暂估入账,待竣工决算编制后再作相应调整。

用基本建设资金购入的不需要安装设备、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器具及现成房屋等在进行正常核算的同时,设置辅助账备查,以便于统计基建投资完成情况。

8、165累计折旧

基建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在本科目核算。计提折旧时,借记“基建工程支出──待摊基建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9、166固定资产清理

基建用固定资产报废、毁损进行清理在本科目核算。

报废、毁损的基建用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应按固定资产净值,借记本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基建用固定资产清理的净收益,借记本科目,贷记“基建工程支出──待摊基建支出”科目。发生的净损失,借记“基建工程支出──待摊基建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10、171无形资产

基本建设工程形成的无形资产在本科目核算,同时还应设置辅助账备查。

11、181递延资产

基本建设发生的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购置费等在本科目核算。基本建设工程原“转出投资”类支出,暂在本科目反映。基本建设项目形成的递延资产还应设置辅助账备查。

12、191待处理财产损溢

基建用固定资产和工程物资的盘盈、盘亏在本科目核算。

盘盈的基建用固定资产和工程物资、借记“固定资产”、“工程物资”科目,贷记本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

盘亏的基建用固定资产和盘亏、毁损的工程物资,借记本科目和“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工程物资”科目。

按照规定程序批准转销时:基建用固定资产和工程物资的盘盈,借记本科目,贷记“基建工程支出──待摊基建支出”科目;基建用固定资产的盘亏,借记“基建工程支出──待摊基建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工程物资的盘亏和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借记“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剩余的净损失,借记“基建工程支出──待摊基建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13、203应付账款

基本建设发生的应付账款在本科目核算。内容包括:已完工程应付未付的应付工程款、企业收到有偿调入的设备、材料及有偿转入的未完工程的应付款项。

14、211应付工资

基本建设工作人员的应付工资、奖金等在本科目核算。

15、214应付福利费

基本建设工作人员的福利费在本科目核算。

16、241长期借款

企业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基本建设借款在本科目核算。

基本建设借款主要有以下项目:

拨改贷投资借款:指企业在1988年以前借入的、尚未归还的中央预算安排的拨改贷投资借款。由地方预算安排的拨改贷投资借款也包括在本项目。

国家开发银行投资借款:指企业从国家开发银行借入的投资借款。

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委托借款:指企业从原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借入的投资借款,包括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安排的委托借款。

部门统借基建基金借款:指企业向主管部门借入的由主管部门从财政统借的基建基金借款。

部门基建基金借款:指企业借入的由主管部门管理和安排的基建基金借款。

特种拨改贷投资借款:指企业为完成基本建设计划按规定从中国建设银行借入的特种拨改贷投资借款。

建设银行投资借款:指企业从建设银行借入的基本建设投资借款。

煤代油投资借款:指企业借入的煤代油投资借款。

国外借款:指企业从国外政府、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国外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借款。

工行投资借款:指企业借入的工商银行发放的基建投资借款。

国家投资债券:指企业借入国家为电力企业发行债券的借款。

其他投资借款:指企业借入的除上述投资借款以外的其他投资借款。

17、242上级拨入资金

本科目适用于实际基建统借统还贷款办法的基层单位,核算由公司拨入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

企业收到公司拨入的统借统还贷款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收到公司分配来的建设期贷款利息时,借记“基建工程支出──待摊基建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应按公司拨入统借统还资金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18、301实收资本

企业实际收到的基本建设拨款、参股基建资金在本科目核算。

基本建设拨款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预算拨款、电力部自筹资金拨款、进口设备转账拨款、煤代油专用基金拨款、器材转账拨款、财政贴息资金拨款、地方和其他单位拨入的建设资金等。但不包括由地方政府、其他单位和个人无偿捐赠的基本建设资金。

收到投资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国家以限额拨款方式拨入企业的基本建设拨款,拨入时,在备查簿中登记,不作账务处理。发生支出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基建工程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本科目应按投资人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投资人不明确的直接按资金筹集组织者设置明细科目。

19、311资本公积

地方政府、其他单位和个人自愿捐赠的基本建设资金在本科目核算。

[篇四:新的基建会计制度中几个业务问题的处理]

心闰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下简称新制度),在施行中大家提出了一些间题。下面。我们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就几个间题谈点个人看法。

材采购计划时,虽然可以考虑动用库存,但在动用的同时要相应地归还银行的借款,因此,它不能作为单位的·内部资源,不能称之为“结余资金。一、关于垂木建设结余资金的计算新制度关于墓本建设结余资金年末数的计算公式是:荃本建设墓本建蓦建待冲基本建应收生结余资金

二、设拨软+投资+基建一设支出一产单位年末数合计借软支出合计投资借献这个公式与原制度比较,除去科目有些变动外,计算内容与原规定是一致的。有的同志对此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既然‘基建投资借款”包括在结余资金中,设备储备等“其他借款,也应,包括在内、两者同屠借款,应同样处理。有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就这样办了,给基建财务决算的汇总造成了困难。我们认为,‘其他借款,不能和“基建投资借款口等同看待,不能作为建设单位的结余资金。这是因为:1、两个门借款。的性质不同。‘基建投资借款,是投资性质的借款,用它建成工程后,要转为‘应收生产单位投资借款,。由生产单位用新增利润和税金等……

[篇五:对于高校基建会计制度的探究]

一、引言

就目前来讲,我们国家对于高等学校的基建会计工作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定制度,很多学校在进行财政管理的过程当中,往往只能借鉴使用一些企业的陈旧制度。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财政方面的核算和管理都非常不规范,而且彼此各不相同,最终的账务都显得比较混乱。有时候即使是在同一所高校进行财务核查,都会发现会计工作者们所使用的财务核算方法不一,甚至会出现脱节的现象。不论是财务核算的程序,还是进行财务运作的方法,都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可循,这就导致财务的处理运作加上了很多个人的观点和方法,存在一定的任意性,很多会计资料不能够进行彼此之间的比较,而且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也无法控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基建会计制度进行一个深入的探究。

二、高校基建会计制度所发挥的基本职能

作为会计工作体系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基建会计通过核算、监督以及管理等过程发挥着自身的职能。

(一)对于高校基建过程当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做出记录

要想切实得到高校基建投资的详细状况,就需要进行相关的账目以及流程记录的核查,而这就是高校基建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通过核查记录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基建投资的具体来源,判断其来源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通过跟进其具体的流动过程,我们能够明确基建投资的去向以及使用的方式;通过核查财务记录,我们能够判断建设单位各个方面的财务收支是不是符合我们国家在财政以及财务方面的相关的规章制度,有没有遵循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

通过建设单位会计工作者所做的财务记录,相关的监督人员能够进行财务核查,明确基建投资的获取以及使用的整个流程,实现其监督和管理的职能,这样就能够进一步约束建设单位的财政运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此促进它们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加强基建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节约性。

(二)在成本计算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基建会计想要进行基建费用的核查、监督以及管理,首先就需要对于建设成本进行详细准确的计算,而这个计算的内容包含有:对于进行材料以及设备的采集和购买的过程的成本计算,在进行基建工程的施工安装等过程的成本计算以及进行资产的交付使用过程中的成本计算等等。所进行这些工作,能够真实地展现出单位财务运作的具体状况,并且通过计划出来的、预算出来的以及实际的成本这三者之间的相互比较,能够进一步核查建设单位自身的成本计划和预算的实际进行状态,依据这些能够进行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与分析。与此同时,还能够对建设单位的成本以及费用的具体使用状况做一个监督,促使其运营的合法性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现阶段高校基建会计工作当中面临的问题

(一)对于资金使用的分类不够明确

在基建资金的使用过程当中,对于资金的分类以及归集都是比较关键的任务,但是,高校基建制度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致使很多高校的会计工作者们不明白如何进行工程资金的具体分类以及归集。比较常见的问题包括,在进行采购工程材料的过程当中,所支付的材料款有时候会被工作人员当作建安投资处理,有的时候又会被当作预付工程款处理;在进行审计费以及设计费支付的过程当中,所支付的费用有时候会被工作人员当作预付工程款处理,有的时候又会被当作其他的款项处理;在进行材料费以及零星工程费支付的过程当中,所支付的费用有时候会被工作人员当作待摊投资处理,有的时候又会被当作建安投资处理等等。一般情况下,基建项目的结算时间都是跨年度或者是几年,如果这些上述的工作没有妥善完成,那么对于后续的核算以及结算工作产生的影响将是重大而且深远的。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强化会计工作者的个人素质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会计制度的基本建设。

(二)高校基建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处理工作比较混乱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高校基建会计工作人员在业务的处理方面存在着程序混乱不清的状况。比方说,在进行工程款支付汇报的过程当中,有的会进行进度款的列报,而有的就不会;在进行项目的核算以及交付使用核算的过程当中,彼此之间的意见不统一,所坚持的程序各不相同。正是因为上述这些业务在处理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程序不一的状况,才使得业务处理产生了混乱不堪以及欠缺规范的状况,在这种条件之下,资产的真实状况就不可能显现出来,因此,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无法保障。

四、对于高校基建会计制度的完善

(一)进行高校基建会计工作科目的划分

这项任务需要强调的是,首先需要提升其可操作性,具体包括:第一,待摊投资和建安投资的划分,前者是需要进行除了主体工程款之外的其他的项目费用的核算,而后者进行的就是项目主体工程款,如材料费、设备费以及工程结算款等;第二,预付工程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划分,后者进行的是对于合同之外的暂时支付的或者是应该收入的费用的核算;第三,应付工程款和其他应付款的划分,前者是进行承建单位暂时没有支付需其代付的款项的核算,如有超出需要进行冲回,后者是进行供应商以及其他单位的支付费用的核算。

(二)进行会计明细科目和具体级数的设定完善

具体的设定原则是能够切实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太过于细化不合理,但是也不能太过粗糙。一般情况下,高校基建会计科目的明细等级分为三级,其中,总账科目属于第一等级,对应工程项目的具体名称属于第二等级,对应项目的承建单位的具体名称属于第三等级。这种设定能够非常清楚地把各个项目的总体支出如实展现出来,因此,得到比较广泛的使用。

五、结束语

很显然,高校的基建会计制度需要进行一个全面的完善,进行这个方向的深入探究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个方向的探索目前来看是比较缺少的。因此,对于高校基建会计制度的探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更快地取得显著性的效果。

工作报告范文
水利工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七篇

[篇一:融安县政府20xx年工作报告]

20xx年,政府工作按照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把2014年作为融安科学发展提升年、改革创新突破年、作风建设提升年,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提质增效、改革创新、作风建设,进一步实施“以城乡居民增收为核心,以第三产业发展为重点,以生态工业建设为突破,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社会平安稳定为基础,努力建设富裕生态和谐新融安”的工作方针,大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融安”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创建柳州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县为目标,加大城乡交通建设,不断推进重点镇和城镇带建设。继续推进三柳高速公路融安段、国道209绕城线工程、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长安三桥和雅瑶—百寿公路建设,拓展城市框架。继续推进北部以大将镇和板榄镇为重点、东部以泗顶镇为重点、南部以浮石镇、大良镇为重点的小城镇示范建设,加快潭头高速公路出口规划。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开通长安—大坡公交车线路。争取上级资金建设通村公路12条、县乡水泥道路2条、桥梁3座,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提高至90%以上。

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是抓好市政工程建设。完成城区安泰路、长安大道、209国道县城北段、东圩桥及周边道路改造等工程;推进东圩水厂规划建设。抓好燃气管网工程建设。对长安大桥两端区域实施科学管理,进一步缓解县城交通拥堵压力。二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完善村收镇运县处理示范点和污水垃圾处理场工程。县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6%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加大市政绿化、亮化和美化工作。规范三轮车运营秩序,维护公交车正常运营。继续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三是巩固提升“美丽融安·清洁乡村”创建活动成果。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强化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积极推进综合整治项目。突出垃圾分类处理,健全保洁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垃圾处理常态运作。

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深入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等各项减排措施,努力完成年度污染物减排任务。严格控制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之内。继续加大机关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力度。继续全面禁止采砂,加大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力度。二是扎实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检查和严厉打击,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和生态安全,杜绝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以及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加大城乡绿化建设力度,继续实施“绿满八桂”工程,维持森林覆盖率在78%以上。继续抓好生态村、生态乡(镇)创建工作,加强农村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奠定基础。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繁荣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是着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投入,确保三个增长,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学校办学环境。重点抓好教育集中区高中部建设。完成东圩小学二期项目建设工作,确保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投入使用。继续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二是着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壮大教师队伍数量,强化队伍建设,狠抓师德师风,提升教师素质。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强化高素质人才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推行校长、教师交流机制。三是着力优化教育管理方式。积极探索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子管理模式,加大薄弱学校办学扶持力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狠抓教育常规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化督学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加强教育质量监测,客观全面评价教师与学校办学,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推行特色办学多元化,提升学校办学内涵。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突破中等教育发展瓶颈。扎实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各项教育惠民工作。发挥双线责任制作用,确保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普通高中招生、职业教育招送生等重点硬性指标达标。

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完成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金桔产业科技重点示范县建设项目验收的准备工作。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关键环节,主动联系引进优秀人才来融挂职,注重结合实际培养本地实用人才,推进人才政策创新。配合做好柳州市拔尖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对口联系我县企事业单位工作。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泗顶矿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推进5期廉租住房建设,动工建设廉租住房172套,经济适用房242套。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推进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加快建设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进一步提升抗灾救灾应急救援水平。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争取投资6842万元实施电网建设项目119项,促进北部三个乡镇实现环网供电,对90个村屯实施农网升级改造。把握国家加大对民生水利投资力度的机遇,力争完成水利投资1亿元。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争取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0处,优化农村集中供水管网,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扎实推进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实施渠道防渗60公里,恢复、新增有效灌溉3000亩;继续推进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实施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全面扎实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全县安全度汛。

加强文体和广播电视工作。抓好城乡文体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和谐文化在基层——千团万场”群众文化活动,打造“长安大舞台”、“融安龙舟赛”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特色品牌。做好第5批自治区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申报工作,力争出版<融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长安文场、彩调等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的挖掘、继承和创新工作。落实好农村电影公益性放映工作;加快河东1020㎡三厅数字影院建设。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尝试,推进“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六大机制的改革创新,促进全县人口计生发展方式的转变。发挥村两委、协会组织作用,促进诚信计生工作扎实开展。进一步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融奖励、优惠、优先、扶持、保障和救助“六位一体”的政策导向体系,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巩固新农合制度,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6%以上,继续做好贫困肺结核病人等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继续抓好医务人员培训中心楼项目建设工作,继续做好免费婚检、地中海贫血防治等妇幼卫生惠民工程工作。构建柳北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加快建设柳北三县医疗康复中心、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及县中医医院扩建项目。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公立医院改革及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成果。深入实施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加强疾病预防及卫生监督工作,落实“降消”项目。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推动职能整合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继续执行农村50人以上聚餐报告制度;巩固我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改进信访工作。继续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认真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突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改革政府常务会和县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精简会议,减少陪会人员,让大家抽出更多时间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严格实行首问负责、责任追究和限时办结制度,加强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绩效考评,提高政府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加强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切实加强与县政协联系,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加强依法行政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健全基层群众依法自治机制。

加强廉洁政风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完善制度反腐,严格执行公车管理、公务接待制度和公务卡结算制度。加强对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招拍挂、行政审批、产权交易、行政执法、政府采购等领域的监管,加大对宏观经济政策贯彻执行、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运行等的审计力度,加强对重点单位部门的年度审计工作。严格考核,严肃问责。加大源头治腐力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行风政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严厉惩治腐败行为,努力创造清正廉洁、公平公正的政务环境。

[篇二: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报告]

转眼两个周的时间就这样在匆忙中溜走,回头一望发现真的是应了白延松那句“痛并快乐着”。

初为人师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这样一所重点中学里面,学校严格的管理,同事的优秀,关键是我将要面对的一百多双眼睛有多少的期盼和要求,想到这些都会让我寝食难安。

刚刚走出校门,经验不足是我的缺陷,那么要弥补这一缺陷的可行办法就是多留心,多听前辈的课,在备课的时候多看一些参考书以防把知识点漏掉。

惊讶

我的第一节课是在实验班上的,为了测出学生的水平有多高,我用自己平时和外教交谈时的语速给学生做自我介绍,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几乎抓到了我所有的信息词并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一下让我很是紧张,我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不能胜任教师这一职责,我很害怕这一百多个孩子会因为我而断掉他们美好的前程,当我看到第一次的作业时,一种更大的压力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因为我的作业要求只是写四句话,每句用三个刚学过的形容词,而学生的作业一大半都是以作文的形式出现。虽然他们的做法跟我的要求相去胜远,可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层次上,那么怎么才能代好他们,怎么才能很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这让我确实觉得很有压力。

失衡

当我开始给十五班上课的时候另外一件让我很头大的事情也出现了,因为在那个班相对人数较多,学生级差较大,上到一百多分的,低到二十左右,那么出现这个现象以后我该怎么上课?如果上快点,那么后面的学生就很有可能会因为听不懂而逐渐失去信心,放掉这门课,那么英语就成了他们高考的拦路虎,更糟糕的是这些人极有可能干扰课堂秩序,影响到整个班级的英语学习;同样的,如果照顾到学困生的情况,那么前面那部分人就很有可能觉得课堂没有什么新东西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天长日久也会放弃英语这一科目,这样一来我就成了千古罪人,那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

另一个让我找不到北的原因是,二班学生因为整体水平要比十五班高一些,所以上课进度总是不能一致,而学校的要求是平行的,好几个晚上我都因为这几个问题而睡不着,最后在我们的泰斗将校长的指导下得以解决。

失控

当然我要说的失控不是学生们的错误,是我自己没有控制好情绪对学生发火了。我在日记里这样写到“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火了,当我看到有人抄作业的时候,那种愤怒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拣别人扔掉的西瓜皮吃,愤怒是因为孩子们的不争气;心痛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给孩子买西瓜。”于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火了,用了很恶毒的比喻“假设上帝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块泡泡糖,有人走的快,最先拿到了自己的糖,放到嘴里开始咀嚼,当甜味消失后那人把它吐了出来,接着走过来另外一个人,他懒的再往前走,看到了地上被扔掉的糖,于是弯腰、拣起,放入口中;抄作业正是如此,你们为什么不能再坚持一下,再往前走一步,为什么不能等一等,为什么要吃别人扔掉的东西?”可能是因为比喻太恶毒,从此以后,抄作业现象嘎然而止。可那种内疚的感觉却久久的无法散去,我相信老教师一定不会像我这么冲动,不会让那些学生那么尴尬,以后一定要好好向前辈们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卤莽。像娄老师说的想发火的时候先回办公室休息五分钟然后在想想要不要,值不值得。

其次,失控的还有我的生活。

刚站上讲台,很多事情总也做不到向老教师那样的得心应手,什么都好象很复杂的样子,总害怕什么地方做的不对,还不完美,于是一大早来到学校就开始没有目的忙碌,中午也不敢回去休息,害怕作业批不完;害怕课备的不充分;害怕那个题讲的不够客观,有时候会为一道题跟同事们争论好久。就这样直到学校的警卫在楼下喊的时候,才匆忙的离开,回到宿舍才发现没有衣服可以穿,因为所有的都脏了,呵呵!从来没有想过当教师会这么忙碌,忙到没有时间洗衣服,忙到生活无法打理,这跟我在大学里想象的教师生活完全不同。

快乐

首先,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我在感受巨大压力的同时也让感觉到了动力,让我找到了那种消失了很久的向前奔跑的动力和欲望。生活开始变得简单而充实。

其次,孩子们都很单纯,看着他们的眼睛和面孔,让我觉得能够让他们快乐那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很久前我的一个做体育教师的哥哥曾对我说当他看到学生的时候,生活里的那些不快乐不开心 都会被孩子们的笑赶走,现在我真正感受到了孩子们的魔力,他们可以带给我快乐、平和、让我感受到那种在大城市里感受不到的宁静,心的宁静。

不足

因为我的教学应验不足,在课堂上大量应用英语,而且语速过快,导致第一单元的课有一部分学生掌。

[篇三:江西省人民政府20xx年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新一届省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经济保持持续健康较快发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坚持抓发展不动摇。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战略目标,强化经济形势研判和经济运行的监测调度,主动跟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和变化,结合江西实际,适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稳投资、扩消费、帮企业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14338、5亿元,增长10、1%。财政总收入2357、1亿元,增长15、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20、2亿元,增长18、1%。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2450、8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1、1亿元,增长1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96、9亿元,增长12、4%。粮食总产达到423、2亿斤,实现“十连丰”。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111、7亿元,比年初增加1981、9亿元,增长17、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2、5%。

(二)着力优布局调结构,经济发展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坚持既立足当前,更重视长远,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增强发展的后劲。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大力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加快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启动了南昌、共青先导区建设,昌九一体化全面推进;出台了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意见,区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出台了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意见,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1、1%;实施服务业提升战略,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协同创新展现新活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三)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增强。以推进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加大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衔接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93项,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与备案项目61项,取消省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0项,200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财税体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成功举办了赣港会、赣台会、瓷博会、央企入赣、光彩事业赣州行等重大活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5、5亿美元,增长10、7%;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3670亿元,增长15%。外贸出口281、7亿美元,增长12、2%。“走出去”战略迈出新步伐,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2亿美元,增长20%。新增国际友好城市3对,总数达到79对。新增赣州(吉安)至厦门铁海联运五定班列,开通新余至宁波货运专列。新增宜春、龙南、瑞金三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实施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开工建设,向莆铁路、衡茶吉铁路建成投运,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146公里。福银高速公路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厦坪至睦村高速公路建成投运,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35公里。宜春明月山机场竣工通航。500千伏梦山至安源、九江马回岭等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峡江水利枢纽两台机组并网发电,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建成投运。坚持城乡统筹、镇村联动、互惠一体,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全省新增城镇人口86万,城镇化率达到49%,提高1、5个百分点。推进了326个集镇、2923个自然村镇村联动发展,在8321个村点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改善。

(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扎实推进,完成造林面积253、7万亩。新增国家园林城市3个。深入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在南昌市开展了pm2、5监测,空气质量监控措施进一步强化,其他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8%。完成14个重金属污染源综合治理项目。淘汰89个落后产能项目,万元gdp能耗下降3、6%,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计划任务。

(六)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本,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提升社会发展水平。筹集700亿元财政性资金实施民生工程,76件实事全面完成。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7、5万人。建立和完善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推进,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2、5万套,基本建成24、3万套,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36、8万户。完成扶贫移民搬迁6、3万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等一批教育重大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各类教育事业进一步提升。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战略合作,省部合作、省校合作取得新进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成功举办了第五届江西艺术节,涌现出一批文化创作精品。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农家书屋、文化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直接惠及城乡百姓。文化产业进一步壮大,成为全省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73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8781元,增长12、2%。扎实推进平安江西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水平持续提高,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

按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省政府及部门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效治理,政府法治建设、效能建设、作风建设取得新进步。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0件,发布省政府规章6件,开展了行政许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建立了重大行政执法行为备案管理制度。改进了市县综合考核评价方式,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考核,引导各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约法三章”,全面停止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财政供养人员、“三公”经费支出同比减少。廉政建设力度加大,健全完善了政府内部审计、监察制度,开展了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等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腐败案件。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结果,是省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赣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中央驻赣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投资、出口增幅持续回落,消费增长动力不足,经济运行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实体经济运行困难,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部分企业效益下降或亏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就业矛盾仍然突出,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较多,加强社会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政府一些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政府工作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扩大开放,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步伐。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外贸出口增长7、5%左右,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计划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把今年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10%左右,是经过认真分析慎重提出的。一方面,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省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目标不宜定得过高。另一方面,我省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任务很重,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转方式、调结构就没有回旋空间,稳就业、保民生就没有物质基础,目标也不宜定得过低。10%左右的增长速度与最近两年计划目标基本衔接,有利于稳定社会预期。根据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和三次产业发展趋势测算,今年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是积极可行的,经过努力可以完成。

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从总体上考虑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推进科学发展,着力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力争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助转型,以改革增效益,以改革惠民生。三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进一步创新开放思路,拓展开放空间,建好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加快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四是坚持强化创新驱动,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激励和转化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五是坚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优化生态环境。更加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态环境优势。六是坚持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或改组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自然资源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国有资本收益和使用管理。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工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研究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消除各种障碍和壁垒,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并购等形式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鼓励非国有资本参股政府新投资项目。

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积极推进电价改革,缩小工商业用电价差,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建立和完善居民水、气等阶梯价格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快组建省级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积极推进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村镇银行发展。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发挥信贷投放主渠道作用,力争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2200亿元。发展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企业境内外上市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直接融资规模达到600亿元。推动政策性保险扩面,积极推进“险资入赣”,做好恒邦财产保险公司筹建工作。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一季度完成省政府机构改革,三季度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大力度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并向社会公开,在目录之外的一律不得设置行政审批事项。制定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具体措施,建立公平开放的公共服务购买制度。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动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完全脱钩。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推进市县部门预算改革,加快建立规范统一的部门预算体系。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整合清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序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推进综合治税平台建设,提升征管效能。争取国家在赣州开展稀土资源税改革试点。从紧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扎实推进“三公”经费公开,逐步将县(市、区)纳入公开范围。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和限额控制,逐步将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统筹城乡改革试点。深化土地利用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办法,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按国家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农民房产确权登记发证和抵押、担保、转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社会服务等领域。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发挥引导作用,重点用于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主要投向基础设施、高新产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实施省重点工程项目200个,总投资4500亿元以上。实施一批高速公路、铁路、机场、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44公里、铁路营运里程588公里、统调电力装机容量47万千瓦。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以上。抓好一批重大社会事业项目,总投资300亿元以上。

发挥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作用。完善促进消费政策,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拓展绿色、健康、文化、休闲等消费业态,满足 多样化消费需求。实施“宽带中国江西工程”和“三网融合工程”,促进信息消费。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扩大农村消费。实施鼓励消费的财税、信贷政策和信用消费政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广“财园信贷通”等融资模式,推进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融资超市等建设。加强土地、用工、用电等要素调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需求。采取加大本地采购、省内促销、异地展销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完善省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工作机制,落实部门支持措施和清费减负等政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三)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着力稳定粮食生产。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深入开展“粮食稳产增产十大行动”,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力争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一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塘整治、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抓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百县百园”建设工程,推动建立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向园区集聚,创建一批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一批标准果园、菜园、茶园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提升“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对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经营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鼓励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等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培养造就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

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坚持镇村联动,以镇带村、以村促镇、互动发展。重点培育壮大中心镇,在民生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扩大中心镇的管理权限。继续选择一批村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村,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自主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计划,力争新组建10个左右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积极发展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增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制定促进创新人才汇聚的激励措施,引进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家和创新团队。实施质量兴省战略,推进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出台新修编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培育航空、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锂电及电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文化暨创意、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民用航空产业,制定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南昌航空城、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园建设,组建江西地方航空公司、通用航空公司。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抓好光伏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快实施生物医药新版gmp改造工程。推进“数字企业”计划,培育建设一批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示范园区和企业。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的比重。

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优势龙头企业兼并重组。认真落实全省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方案,逐步化解钢铁、水泥等产能相对过剩行业存量产能。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改革支持力度。大力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一批分工协作、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集群。

加快发展服务业。完善支持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娱乐、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优化提升物流服务,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一批特色城市商业区和商贸综合体,推动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培育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重点打造南昌华南城、共青城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统筹规划和整合旅游资源,组建省旅游集团公司,打造跨景区、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增长20%,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认真贯彻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增加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支持群众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五)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昌九“龙头昂起”。按照“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要求,大力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加快建设共青先导区和南昌临空经济区,全力推进昌九一体化。开工建设昌九大道和昌九高速全线“四改八”扩建工程,推进九江港和南昌港一体化建设。实施昌九一体化电网发展规划,推进武汉至南昌10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取消昌九两市间漫游通话费和长途通话费,商业银行银行卡、存折业务同城化,进一步完善两市间城乡客运体系,加快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整合共享。实施昌九一体化产业布局规划,引导两市产业互补对接、错位发展,不断提高两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抓住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参与好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

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加强与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的对接,争取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全面落实到位,争取赣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瑞兴于试验区、“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章康新区等区域发展平台获得国家批复。支持赣州申报“较大的市”。加快推进农村道路、低压电网、土坯房改造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抓好钨和稀土、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支持赣南脐橙、井冈蜜柚和南丰蜜桔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支持吉泰走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重点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精品城市,打造重要经济增长带。支持抚州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苏区振兴发展保障能力。

促进赣东赣西“两翼齐飞”。认真落实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赣东赣西两翼加快发展。支持上饶、景德镇、鹰潭加强与长三角、海西经济区对接合作,创新开放模式,推进区域合作,打造中部地区重要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沿海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全国著名的文化生态旅游地。支持新余、宜春、萍乡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加快经济转型,强化联动发展,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先行区、“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研究推进赣湘边际合作试验区建设。研究出台支持抚州融入南昌、对接海西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构建向莆经济带,打造抚州赣闽开放合作创新区。

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启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赋予试点县享受设区市一级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权限,增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支持具备条件的县改市(区)。落实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工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接二连三”、服务业倍增、县城建设提升、镇村联动发展、城乡环境治理“六大工程”。支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推进区域开放合作。密切国际交流合作,深化与港澳台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对接合作。主动对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共青先导区、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具有条件的市县先行先试。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商贸、物流等领域有序开放。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施招大引强工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产业链发展需求,重点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促进项目集聚和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央企入赣工程,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加快引进一批重大央企项目。制定支持赣商回乡创业政策。建立招商引资专家咨询团、省市联合招商团、项目推进服务团,提高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

扩大外贸进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加大重点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生产型企业扩大出口,培育壮大一批出口品牌和出口基地。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稳定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精密零部件进口,加强我省产业和贸易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

支持企业“走出去”。组织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重点开拓中亚、东南亚等市场,扩展非洲市场。放宽企业和个人境外投资审批登记,鼓励优势企业赴境外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矿产勘探和投资并购,推动江铜、新钢、煤炭集团等资源型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能源、资源供应基地和生产经营基地。支持产品和产能优势企业到境外办厂。

加强开放平台建设。积极争取设立赣州、南昌综合保税区和宜春海关,加快推进九江、吉安综合保税区申报。支持建设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赣闽、赣粤产业合作区。大力发展以铁海联运为重点的多式联运,依托向莆铁路开通赣闽五定班列,开通赣州至深圳五定班列。加强与粤港澳、闽浙沪通关合作,简化通关监管手续,提高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差别化落户政策,有序放开南昌城区落户限制,积极放开其他设区市中心城区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县级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健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抓紧研究制定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适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缴纳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选择若干市县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重点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

优化城镇布局和结构。制定实施全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完善“一群两带三区”城镇体系。推进鄱阳湖生态城镇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发展,加快南昌大都市区、赣州都市区、九江都市区建设,积极培育京九、沪昆沿线城镇带,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抓好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公共交通、通信、环保等市政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建设绿色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文明城市,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保护好城市古迹和历史遗存,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加强建筑质量管理,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数字城管向县城延伸,提高城市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适时召开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八)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五河一湖”、自然保护区、湿地、野生动植物等保护力度,增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大力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提升交通干线通道绿化水平,积极创建森林城市,完成植树造林200万亩。加大工业废气治理和扬尘污染防控力度,推进设区市pm2、5监测,建立雾霾天气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备用水源地建设和乡村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扎实推进重金属污染、工矿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抓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试点园区建设。启动省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清洁化园区试点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建设。科学推进农村沼气工程,推广规模化沼气集中供气。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大力推进企业节能,实施一批节能技改和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确保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0、5%、2%、1%、2%。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争取国家批复江西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规划,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省级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大力发展森林碳汇,培育建立水权、林权、排污权交易市场。推进环境污染强制保险试点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九)深入实施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筹集财政性资金800亿元,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50件实事,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努力扩大就业推动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高校毕业生、下岗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就业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深入推进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0亿元。加大就业和技能培训力度,全省工业园区就业培训28万人、创业培训8万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险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扩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健全社会救助制度,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镇“三无”特困群众供养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等标准,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建立特别救助制度,对未纳入低保的贫困家庭和遭遇天灾人祸的困难家庭实施救助。向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费。加大医疗保障力度,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助标准,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加快发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大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林区、垦区等各类棚户区23万户。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0、63万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万户。全面完成“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提高保障性住房入住率。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抓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推进帮扶到户脱贫、扶贫移民搬迁、培训转移就业等扶贫攻坚工程建设。力争全年脱贫70万人,完成扶贫移民搬迁8万人,完成3000个贫困自然村点整治、人畜饮水安全等建设任务。

(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强省级教育统筹,继续加大对教育投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增强教育事业发展活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建设计划,完善中高职衔接制度,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抓好高校内涵式发展,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开展本科高校专业改革试点,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提升高等教育水平。

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抓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进一步开展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开工建设省图书馆新馆,完成设区市数字图书馆建设。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加强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吉州窑遗址等大遗址保护管理,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出版发行、报刊传媒、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建设、用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第十四届全省运动会。

抓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施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省直医疗机构在南昌市新区建设分院,抓好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健全和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渠道,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健全基层信访工作网络,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平安江西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深入推进法治江西建设,进一步健全执法制度、改进执法方式、加强执法管理、强化执法监督,促进执法规范化。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建立覆盖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和体制,严惩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71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