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体育高考】
北大教授于丹老师篇一
《于丹经典语录全集》
一、于丹词典:
“三鞠躬一握手”:一鞠躬是要向公众,因为老百姓是用生命感悟来还原经典;二鞠躬是对圣贤,他们的睿智让经典的力量趋向永恒;三鞠躬是给媒体,媒体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文明的催化剂。而一握手,是要和提出质疑的人握手,因为多元碰撞是文化获得活力的最佳路径。
什么是“庸俗”:
就是家长里短,比如过去大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有一家包饺子,就会给满院子人家都送上一盘。
什么是“深情”:
她说是一种由衷的情怀,比如说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无比热爱。
“敬而不畏”“敬而近之”:
现在的文化、学术有被经典化的趋势,被藏之深山、千古膜拜,让人们只好敬而远之,“我想告诉大家还可以有一种态度,那就是‘敬而近之’。我当然敬重孔子,但是我不惧怕他,我敬重他不是为了远离他,而是为了亲近他;我敬重他不是跪下来仰视他,而是走近去触摸他。”
贫穷:
著 名语言学家王宁先生是这样解释“贫穷”两字的涵义:今天我们理解的
“穷”其实是过去的“贫”。什么是“贫”?你看下边是一个“贝”,把一个贝壳当钱花,而 且要“分”着花,这还不“贫”吗?过去的“穷”是“穷途末路、无路可走”的意思。“穷”上边是个“穴”字,就是山洞;下边是一个人弯着腰,手还在前头撑着 地。你看看,这不就是“无路可走”了么? 一个这么普通的词,经过先生一分析,顿时就可爱起来,“我现在一看到‘贫穷’两个字,脑子里就是一幅画面,鲜活至极。”
什么叫“美”?什么叫“体验”:
自 己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崇拜偶像了,不过不是什么影视明星,而是自己的老师、文艺理论学家王一川。在第一堂课上,王一川就讲到他在北大读书时曾经和同学晚 上跑到圆明园,在废墟之间边走边谈,内容涉及终极真理、美的真谛。“他说美是什么?美永远是你前一步地平线上的那一轮太阳,你可以用一生去追寻,但是你永 远无法触摸。这是他讲课的语言,比我讲课的语言美多了。”于丹说,讲这些内容的时候,王一川是带着光芒和气场的。“王老师说什么叫‘体验’?就是‘以身体 之,以血验之’。就是说你一定是全身心生命澎湃激荡,‘入乎其中’,然后才能‘出乎其外’。”
诗经新解:
《诗经》说:“焉得 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直译过来,是说什么时候能够找到一棵忘忧草,什么时候我就可以不想这个人了,就不那么心碎了。她告诉学生,要理解 这几句诗词,就静下心来听听刘德华的《给我一杯忘情水》,“虽然时代不同,媒介不同,但两者所表达的意境如出一辙。”
二、于丹语录(一):
1、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2、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3、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4、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5、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6、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7、其实什么是老师呢,我有一个学生,她给我的一个小礼物让我明白什么是老师。
一 个小女孩,她在军训的时候,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面给我做了一幅礼物,因为她想赶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她是自己一针一针地绣了一幅小小的十字绣,然后放在 一个有机玻璃的罩子里面给了我。我当时看的时候没有看明白,看到里面绣的是一个很优雅的女人,弯着腰拿着一根针,然后底下有一个鼻涕兮兮的小脏孩,然后举 胳膊,她抓着那个小孩的胳膊。我还问这个女孩,我说哎呀,她干什么,是给他打预防针吗?然后那个小女孩就笑了,说你自己看吧,她就走了。
后来我从那个玻璃罩子抠出来一封信,叠得小小的,那封信里她给我讲,她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那么在他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一直想要寻找为他缝补翅膀的人。
这就需要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人嘲笑这些孩子的青涩、莽撞、唐突,能够包容他们,能够爱他们,能够鼓励他们缝起翅膀,重新还记起天空,她说我遇到你其实就是遇到了一个给天使缝补翅膀的人。
其实这是我觉得迄今为止对老师这个角色最好的一种解释。
8、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那是一种非常深刻地浸润。
9、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地参悟、历练,就是你心中有一种仪式。
10、在我看来,庄子也罢,孔子也罢,所有作用于生命个体的古圣先贤学说,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内心觉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觉得这就是先贤的一种意义了。
11、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比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的表面形式。简单与深刻有时并不矛盾。
12、在传播学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要永远保持它那种特别简单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样子,这才易传播,你把它整的特别深邃的话,就传不出去了。再传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简单、傻瓜。
13、我爸对我的教育,就是一切从源头开始。
14、我喜欢把生活分成两个层面:生命层面,生存层面,而且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谓生命层面,就是自己的内心要有所执守的东西;而所谓生存层面,就是你在现实中建功立业的东西。
15、一个人,在你年轻的时候,你有责任把你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你不能说在你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就逍遥去了。其实,这种不入世,会让人没有一种价值实现感,而且你也挺不负责任的。
16、人生其实就是木桶效应,你永远不要追问你那块最高板——你什么地方更优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该去考虑。
17、《庄子》里面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外部有一千个声音也是一种,内心就一个声音,也是一种,就看你有没有定力,这就足够了。
当谈到”我资历不够,就不能干什么什么“的说法时,提出的。
于丹语录(二):
1,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
2,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
3,花未全开月未圆。
4,过犹不及。
5,多思多想多看,少职责少抱怨少后悔。
6,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7,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8,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9,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10,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于丹语录(三):
1《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2 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样的人;
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样的人。
“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3 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4 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5 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6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7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刻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8 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9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10 一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的很大很大。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
11 印度诗哲泰戈尔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12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生活质量。
13 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
14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
15 真正的勇敢是有约制的,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义”。勇敢有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的自信与镇定。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16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17 技巧不是最重要的,技巧之外的东西则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
18 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19 以怨报怨不可取,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去。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浪费。
20 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21与好朋友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都大包大揽。
22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23 心理学上的“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24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就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
北大教授于丹老师篇二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于丹简介》
中国考博辅导首选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于丹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同时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547063862育明考博) 任职情况:
行政职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首都文化创新与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
校内兼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BNUEF)理事
学术兼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社会兼职: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
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
中国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法制节目“金剑奖”评委;
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辽宁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广东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40余家省市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大陆区)首席顾问。
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视协旅游节目委员会学术顾问
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
本文由“育明考博”整理编辑
北大教授于丹老师篇三
《于丹教授讲座观后感(涵)》
于丹教授讲座观后感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勇敢承担爱与责任。于丹老师对孩子孝敬父母,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令我印象深刻。
讲座开始,于丹老师讲述了一个孩子和大树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父母被比喻成大树,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无私的奉献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孩子也陪着大树走到了最后。听完以后,我非常感动,这不就是每个当父母的所追求的吗?能拥有一个孝顺,有责任心的孩子。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父母们,哪个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但现实却不是故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陪伴父母到最后,看看当今社会,空巢老人,不孝顺的子女,比比皆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初衷无法实现呢?接着,于丹老师又给我们举了一些现实中非常普遍的例子,现在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宝,物质方面都力所能及,生怕孩子受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经不是什么贬义词了,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标准”。孩子就应该操心学习,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不用过问。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回家以后,忙得不亦乐乎的父母,和在一旁悠哉玩耍的孩子。那么,这么做到底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周围人的关心,形成不了任何的责任心。
“正为本,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这些古训由来已久,都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的良言金句。于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榜样,纵观他们的成长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境贫寒,自身艰苦奋斗获得成功,但是对父母都是无微不至,有始有终。难道是他们从小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孝顺父母的品德和责任感?那么普通家长,要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对社会和家人负责任的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呢?
接下来,于丹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仁”字,用来阐述孩子的责任感是如何形成的。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让孩子有责任心,必须让他们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别人的优点,发觉自身的不足,看到别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环境对比,从而受到感动,因此培养责任心,懂得去体谅人,关心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就表现为孝顺和关爱。体验打工者艰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后,懂得了去同情他人,关心他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了自己的责任感。孩子责任感的形成,重点在于他人的交流,这点对我很有启发。
最后,于丹老师强调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让孩子开阔眼界,从人文古迹中获得人生的感悟。看完节目后,我感慨良多,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收获,认识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对以后孩子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北大教授于丹老师篇四
《于丹事件背后的文化危机》
于丹事件背后的文化危机
11月17日晚,在北京大学剧院的昆曲专场大师云集,精彩纷呈,然而最后却出现了意外插曲:主办方邀请北师大于丹教授作最后总结发言,观众高呼“下去”,于丹不得已尴尬离场。
对于于丹遭遇这样的尴尬事件,评论界目前出现两种比较典型的声音:有些人认为北大的学子缺少雅量,而更多的声音则是批评于丹“心灵鸡汤”式的评论。
其实在我看来,于丹事件的发生是必然中的偶然现象。2001年CCTV-10科教频道推出《百家讲坛》这个栏目,这个栏目在实现了国学与日常生活接轨的同时,但是由于其收视率不断攀升,所以也间接地“红”了一大批的高校名师,例如北大的于丹教授,厦门大学的易中天,还有蒙曼,刘心武,纪连海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地发现有些大师的水平真是不怎么高,但是却在百家讲坛上面讲的滔滔不绝。《百家讲坛》从原有的学术和知识交流变为商业化的炒作平台。久而久之,大众对《百家讲坛》这个栏目的崇高性就产生了怀疑,因而这次于丹事件可以看做是这种郁结起来的情绪找到的一个爆破点吧。所以,我认为这样的事件是必然会发生的,但是选择于丹或是选择易中天完全是历史的偶然。当然,这纯属我的个人看法。
对于丹事件,有的人认为是她一贯的“心灵鸡汤”式的传授方式引起的。如果那些让于丹下去的北大学生或者外界人士真的是出于这样的一个原因的话,在我看来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是极其不恰当的,至少场合不恰当的,选择的方式更不科学理智。虽然大学比之于高中小学,师生间的那种距离很明显的缩小了,师生间更多的时候是平等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关系,但是这样的关系并不意味着基本的尊重都可以被忽略。退一步说,即使于丹不是一个北大的老师,是一名普通的学生,人家在上面作报告作演讲的时候,你在下面喊“下去吧,下去吧”,你难道不曾感觉到羞愧。总之,我认为当别人在做很正式的报告或演讲时,你可以很正规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断不可不尊重别人。另外,即使是所谓的“心灵鸡汤”令你感觉到反感,那么就只有这一次让你反感吗?以前你不认为这是一种令你反感的东西吗?
再者于丹所讲的到底是不是心灵鸡汤呢?百度百科载《心灵鸡汤》是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创作。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系列读物之一,以其简短、精炼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作者选文一直遵照的准则为: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着人间真情;以至深的情感述说着五彩人生;在每一个角落把真情的火炬点燃;让每一缕清香在尘世间流传;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永恒。后泛指有益于精神或心理的充满哲理的小故事。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于丹所讲的是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心灵鸡汤”。
对于于丹,我是比较喜欢的,在这里我说的一些话可能在不经意间会拔高她的意义。我会尽量做到冷静。于丹在讲《论语》和《庄子》的时候,总是先将原文出示,然后结合身边的事例给我们讲清楚其中的深意,最后留给我们一些人生的启迪与思考。例如在讲到《庄子》中的“境界有小大”时于丹就举了美国兄弟两个人的例子,这个例子能启发我们思考“到底什么叫做有用?”所以,在我看来于丹教授所讲的是哲学性的知识,但是这种哲学知识和感悟的前提是于丹对于生活和经典的融汇贯通。于丹教授能从经典中读出为人处世的道理,并且与现实生活结合,启迪我们追求一种超然的生命状态。难道这样的讲述不是《百家讲坛》的初衷吗?难道这样的一种“普世情怀”不值得我们敬畏吗?
在看到这个事件的时候,我是非常气愤的。但是仔细思索后才发现这个事件背后潜藏的是深刻的文化危机。市场体制下,一切活动都和效益,经济利益接轨。许多学术研究也成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所以学术界确实也出现了一些沽名钓誉之辈。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大众对于学术活动的排斥与抵触。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在大学里我们为了
就业,为了前程,对就业专题讲座趋之若鹜,好像真能从里面挖到宝马似的,喜欢每天研究政治动态,研究经济走向等等,而当真正遇到生活中需要我们沉淀下来读国学经典或者做学问时,我们反而会因为里面没有提到“就业指南”而排斥。如此下去,我们的国学,我们的几千年的文化到未来的几十年还真的有人继承吗?
41002059
2010级汉文2班 奥建东
北大教授于丹老师篇五
《于丹北大演讲被轰下台》
于丹北大演讲被轰下台
11月17日晚,在北京大学剧院上演的昆曲专场大师云集,精彩纷呈,然而最后却出现了意外插曲:主办方邀请北师大于丹教授做最后总结发言之时,却被观众高呼“下去”,于丹不得已尴尬离场。此消息由名为“五言六句”的博友于今日凌晨最先发布,一经发布便在网上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化明星与传统文化、道德建设与文化涵养的大讨论。
学者观点:狂热地捧和粗暴地哄一个人都是非理性行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认为,狂热地捧一个人和粗暴地哄一个人一样,都是一种非理性的发泄行为。大学是一个可以说不但需要尊重的地方。
新农学派联合创始人马达飞认为,其实所谓文化,贵在“兼容并包”。李泽厚曾说:“于丹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昨日一幕只能说,文化复兴,文人素质,还需假以时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郑成新认为,北大学子一般绝对不会无端地对一位大师无理的;如果大师真有出格的言行,遭受一次清纯学子的洗礼也是值得庆幸的事;太顺当且不知道天外有天的时候,正是需要旁人的警醒时分。我们恰恰要为北大学子的举动喝彩。
微博发声:北大人哄的不是于丹,是他们自己
微博网友@Warrenwei认为于丹不谈制度只讲道德。道德的确说的很好,和我们80后的教科书上说的基本一样。但是在社会实践大家发现很多时候教科书骗了我们。所以不喜欢也很正常。因为不想被骗。她是说的是最理想状态的东西。
微博网友@布伦南_Brennan认为,北大人哄的不是于丹,是他们自己,曾经多少国学大师在北大,于丹在主流媒体的出名不正是北大的耻辱吗?
微博网友@SummerBlossom认为,于丹以娱乐明星的包装兜售披着文化外衣的“心灵鸡汤”,的确让人反感。
微博网友@喑篱认为,北大精神不是哈腰被妥协,而是不苟同。正因此种精神的倒退,如今的北大常成千夫所指。(原标题:于丹在北大被呛离场引热议 捧和哄都是非理性)
腾讯娱乐讯 (ZHU/文)今天凌晨,《华夏时报》编委、金融部主任贺江兵在腾讯微博爆料,称于丹17日在北京大学分享昆曲感受时,被学子们轰下台。
贺江兵在微博写道:“17日22点多,北大百年大讲堂昆曲演出结束,主持人请于丹上台跟大家分享感受,还没上台,台下呛声四起,‘滚下去’、‘快滚,你根
本没资格跟台上的先生们站在一起’。于丹很尴尬的说了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站到后面,下面依旧高呼‘滚下去’!”
就这件事情,已经在腾讯网、凤凰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腾讯网上报道观点:
(1)于丹当天很不合时宜的穿着超短裙、黑丝、恨天高就上来了,实在不太尊重且有碍观瞻;
(2)现场没有听到很大声的“滚”,主要是群众各种“下去吧”和一位女生的一句“你没资格代表我们”(也有说是一个男生说“不用你代表”的,总之没有粗口被我听见);于丹是在台下好多观众喊着让老艺术家返场和讲话的时候,被主持隆重邀上台的,所以更让观众情绪反弹。
凤凰网上报道观点:
(1)狂热地捧和粗暴地哄一个人都是非理性行为。
(2)于丹不谈制度只讲道德。道德的确说的很好,和我们80后的教科书上说的基本一样。但是在社会实践大家发现很多时候教科书骗了我们。所以不喜欢也很正常。因为不想被骗。她是说的是最理想状态的东西。
(3)北大人哄的不是于丹,是他们自己,曾经多少国学大师在北大,于丹在主流媒体的出名不正是北大的耻辱吗?
以下是我的观点:
(1)知名大学需不需要请一些包装的学界“明星”?的确,北京大学的国学大学应该多如牛毛,为什么不请他们。
(2)大学生为什么会哄“于丹”?难道只是因为他的着装不好?
(3)北大学生为什么要哄“于丹”?看不惯,可以自己走人的!北大学生是不是应该多一点包容心里?
(4)于丹参加这样的活动,是不是拿了某些公司的出场费。也因此,招致北大学生的不满意?
(5)于丹讲《庄子》、《论语》等是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也赚足了钞票。是不是因为这些讲的好,只要是“传统文学”“传统哲学”,就都可以充当专家?北大学生是不是因为反感这样的“冒牌”专家,而哄她下台?
以上这些,或许都值得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对照分析。
北大教授于丹老师篇六
《2013北京大学传播学真题》
今年的传播学专业一真题出奇的简单,本次考试的真题考前除了“凝视”一词没有详细准备,其它都100%猜到了,都在预测的范围内并准备了详细的答案,相信筒子们会考好的!!!!!下面真题的答案是我结合老师的研究倾向写的,有问题的话加我qq847166092,愿意跟奋战筑梦的筒子们一起交流。。。。。。(ˉ(∞)ˉ)
2013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一(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一、名词解释
(做题原则:全部采用结构主义的答题方法,定性质+涵义+过程+优缺点+网络应用+理论联系+在中国发展+分类+举例子等,就能拿到满分了)
1、App
预测出题老师:胡泳、杨伯溆
答题思路:app应用火了这么多年,北大从来没考过,所以是今年考的重点,所以考前我已经完全预测到了。北大每年都会考一个科技词汇,目前为止没考过的有物联网、云计算、solomo等,大家要注意。具体解释看看百度百科。
预测下年会考:“物联网”“云计算”等
2、参与式观察
预测出题老师:李琨、许静
答题思路:出自李琨的《定性研究方法》一书或者许静的《传播学概论》 ,很简单。北大老师很重视一些常见的定性研究方法,除了参与式观察之外,还有局外观察、间接观察、等。北大每年都会在名次解释中放一个具体研究方法,
预测下年会考:立意抽样、空间抽样、偶遇抽样等
3、凝视
预测出题老师:吴靖
答题思路:出自吴靖翻译的的《视觉文化读本》 。2012级传播学研究生阶段吴靖老师在《传播学理论》课上的重点讲解重点,同时也是吴靖老师的跟“神话”“迷思”“奇观”“景观”等概念一起讲的。文化研究和批判学派的基本概念。
预测下年会考:“神话”“奇观”“景观”等。
4、媒介社会化
预测出题老师:陆地、吴靖
答题思路:出自陆地媒介发展三字理论中的论文“有机电视到无机电视,最终形成媒介社会化”。或者吴靖老师的论文和研究生讲课资料(这些资料我都有,要的话加我qq就行了)。指的是媒介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2011年大众传播的简答题一就是本题,说明研究往年真题是多麽重要啊!!!!要注意答题有两个层次,分别对应好坏分析。
预测下年会考:社会媒介化、媒介化社会、拟态环境、媒介环境的环境化
5、框架
预测出题老师:许静、程曼丽
答题思路:这二个概念2009年真题考过,这里重考,要研究往年真题啊!!!很简单,但是要注意框架---议程设置-----启动的关系。目前为止跟此概念相关的也就是程曼丽老师常提及的图式、基模的概念没考过,所以你懂的!
预测下年考题:图式、基膜、启动
二、简答
1、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的联系与区别。
预测出题老师:刘德寰、李琨
答题思路:北大很喜欢考两个研究方法的对比。比如已经考过的文本分析与内容分析、问卷法与访问法、深访与采访等。所以此题考前已经准备考答案了,到考场上立马用上,不需要
思考的!!此题很简单。相同点都分层,不同点分层逻辑与手段不同,具体结合案例简单谈谈即可,注意一定要学会举例子!!
预测下年会考:普查、抽查、个案调查的比较与联系
2、网络民意能否代表主流民意,谈谈你的看法。
预测出题老师:胡泳、许静、吴靖
答题思路:这道题其实已经考过了!!仔细想想2008年专业一最后一道题,2007专业一简答比较网民与大众等都是一道题!再次说明分析历年真题的重要性,这也是我擅长的。答题的时候首先说下网络特性决定的网民构成有哪些特点,然后区分网民有理性群体和非理性群体两部分(后者类似大众),然后定义主流民意是什么,最后指明网络民意总体上只能部分代表一种主流民意,因为有些群体的话语是缺失的,最后来个总结就完了。
预测下年会考:(给出一个2013年发生的典型事件)问:有人说此事件是民意的反映,有人说不是,谈谈你的看法。或者直接问大众、网民区别与联系
3、意见领袖是如何成长的及在网络上发展
预测出题老师:许静、师曾志
答题思路:其实这道题2011年专硕已经考过。首先说明意见领袖背景(拉闸斯菲尔德调查得出)、概念涵义;然后详细谈谈意见领袖具有的特质(郭书上有详细介绍);然后谈网络特性,分别把网络特性与意见领袖特质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意见领袖在网络上存在,但是单一型的多了、草根性的多了、权利下移等。
预测下年会考:暂无
4、对待媒介你是采用技术决定论态度还是社会决定论态度?
预测出题老师:吴靖、许静、李琨
答题思路:这道题是2011年专业一最后一道题和2012年简答题第4个的翻版!!很简单。先说明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是什么;然后指明是因为看待问题视角“范式”不一样才会有分歧;然后交互谈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指明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用社会建构的观点来看待技术(威廉姆斯社会意象理论)”。
预测下年会考:新媒体尤其是移动媒体技术对社会变迁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今年的论述题出奇的简单)
1、谈谈人民网上市的看法
预测出题老师:谢新洲、陈刚(因为人民网上市是2012年复试的时候陈刚老师复试新媒体初试第一名的时候问的问题!!!!)
答题思路:答题思路比较多元,个人认为是更好的发展主流舆论的需要,也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需要。。等等。。一分为二的答就行,注意答题版面安排的时候必须占A3纸的整一页才能叫论述题,否则字数太少
预测下年考题:暂缺
2、有的人认为网络匿名性保护公众隐私,有的人不这么认为,谈谈你的看法
预测出题老师:胡泳(胡泳博客有专门的论述,100%是他出的题)
答题思路:2010年专业二简单题真题,已经考过。首先,网络特点;其次,论证保护公众隐私的理由;再次,论证危害公众隐私的理由;最后指明自己的态度:前台匿名,后台实名。完毕
2013北京大学传播学真题(专业二大众传播、新媒体方向)
【公共题目】
1、创意产业
出题人:杨伯溆、吴靖、师曾志
答题思路:北大有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独一无二,所以会考。而且今年业界对创意产业的讨论也较多。简单答答其含义等,但是要注意把创新产业、新媒体、公民社会联系起来。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创意产业与公民社会关系、公民消费者、新媒体与公民社会关系等
2、《论自由》
出题人:张积、肖东发、吴靖、李琨
答题思路:北大每年都会考历史上经典的跟新闻传播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出此题是意料之中。但是答题过程中要主抓跟新闻传播的联系。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人权宣言》、《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等
3、本尼迪克特 安德森
出题人:吴靖、许静
答题思路:想象的共同体大家都看过吧,有机团结机械团结等。著有民族主义巨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不难。。。还是结构主义答题方法。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传播学比较著名的学者库利、帕克。注意把著名的社会学者、政治学者的名字及专著简单看看。
4、专业主义
出题人:程曼丽、徐泓
答题思路:新闻学核心概念词,记住与新闻职业道德相联系,一般考研书上都有。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请根据XXX事件简单谈谈如何平衡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职业道德?
5、焦点小组访谈
出题人:李琨、许静
答题思路:真题已经考过很多次了,要注意李琨老师的定性研究的书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网络一般的调查方法
6、电影分级制度
出题人:陆绍阳
答题思路:电影分级是业内热烈讨论的话题,所以考很正常,而且陆绍阳老师也评论过。可以用到涵化理论解释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电影票房、电影明星制、电影宣传等
7、网络自组织
出题人:胡泳
答题思路:自媒体、公民新闻都是同一组概念。。。。结合这些概念简单谈谈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自媒体、公共新闻、solomon
8、公共新闻
出题人:程曼丽、吕艺等
答题思路:让新闻工作者更多的介入被采访者中间并给予被采访者一定话语权。放低了姿态、但是容易侵蚀新闻专业主义等。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公民新闻、草根新闻等
9、传播政治经济学
出题人:李琨
答题思路:一般简单谈谈就行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跨文化传播等
10、群体极化
出题人:许静
答题思路:简单,注意要谈及在网络中的表现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两级传播、沉默螺旋、谈谈群体极化在网络中的表现
【大众传播方向题目】
一、简答
1、大众传媒对社会性别的建构作用
出题人:吴靖
答题思路:李宇春受欢迎、伪娘现象、中性风流行等都是出题背景。可以用涵化理论、情景决定论、社会转型、大众传媒功能失调、过度重视收视率、女权主义等角度答题。思路多多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你如何看待伪娘、卖萌现象?
2、为什么江南style会走红?
出题人:所有老师都可能
答题思路:思路多多,解构主义、狂欢、后现代主义、网络推手打手、病毒式营销、名人推荐、口碑传播、鸟叔个人音乐修养等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热点
3、微博是公共领域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如果是表现?
出题人:胡泳、师曾志
答题思路:可以答是,也可以答不是,只要理由充分就行了。是:培养公民性、开放论坛低准入度、舆论监督、观点自由碰撞等;不是:官方屏蔽、控制、删除,网络推手打手、水军运作、中国特殊环境等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微博问政、微博与创意产业、微博微公益等
4、基于文本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出题人:李琨
答题思路: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符号分析、话语分析、类型分析、叙事分析等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以上答题思路
5、2012年美国和中国关于电影产业达成了协议框架,请你谈谈这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 6、
二、论述
1、有人说文化全球化是美国文化全球化,谈看法
出题人:关世杰、程曼丽
答题思路:一分为二,(1)是-------意识形态、消费主义、奇观文化、景观社会、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符号崇拜等,中国现状可联系iPhone卖肾;(2)否-------不太好说,但是可以答本土全球化、民族文化传播等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本土全球化和全球本土化的联系与区别
2、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Web 2.0时代”,专业主义在这个时代应该发挥怎样的功能?专业主义者应该在这个时代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
出题人:很多
答题思路:很广,结合自己的积累答题,但是妖明确专业主义和自媒体的个子优缺点和如何平衡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自媒体时代如何坚持专业主义
3、2012年11月27日,全国的昆曲大师云集一堂,在结束后,知名教授于丹代表所有观众感谢演员,被现场观众呼喊“请下去”,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出题人:徐泓
答题思路:跟2011年专业二芮成钢事件如出一辙。被代表、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大众与精英、身份认同与建构等都可以
下年可能考的角度:暂缺
4、虚拟的公民社会发展前景、困境
出题人:师曾志、吴靖
答题思路:公民社会概念与组成部分;互联网特点与3个组成部分的契合---前景结合互联网特点谈,困境结合我国政治经济现状谈
下年可能会考:公民社会与互联网的关系
北大教授于丹老师篇七
《于丹北大被轰下台》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讨论之前,我们先来明确辩题中的定义,“舆论”意为“众人的议论”,社会舆论环境是众人议论讨论的大环境。舆论的形成有两个过程。一是来源于群众自发, 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我方认为于丹事件是社会舆论环境恶劣的体现,因为它超越了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舆论环境的正常状态。接下来我方就将通过分析舆论环境形成的这两个过程来论证我方观点。 (对恶劣还没定出来)
一、 理智的思考是维持社会舆论环境正常运行的基础,而在于丹事件中不理性的思考和表达导致群众自发形成舆论的过程变成发泄情绪的平台,是社会舆论环境恶劣的体现。让我们分析一下于丹被哄下台的原因,起哄者认为,将国学与心灵鸡汤嫁接的她并没有资格代表热爱昆曲的观众。而事实上,昆曲名家们对于丹的评价是很高的。比如,林为林先生则说“最懂(昆曲的不是她,讲的最好的是她”。可见,于丹作为一个昆曲票友,完全有资格与大家交流感受。深究根本的原因,是她一向的言行,过度透支了公众对她的兴趣。由此可见,这件事中更多反映的不是观众对于具体情况理智的思考,而只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这种对人不对事的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民众很容易以情绪化的思维先入为主,不去理性的思考具体问题,因为对一个人的偏见,就对这个人的所有言论都予以否认。我们不是要求所有人要同意一种观点,也不是反对民众选择自由的表达。但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某些观点就恶意地攻击甚至用把他轰下台来抹杀其存在的可能显然是太过暴戾的方式。自由表达绝不意味着无所顾忌,无所限制,因为当它失去以理性的方式作为保障,就无异与放纵,偏激甚至是群体暴力。越过了理智这道底线,社会舆论环境就会在情绪化的影响下失去稳定,无法正常运行。
二、 媒体和网络尊重事实的客观报道是引导舆论形成的最低保证,而于丹事件冲破了这个底线。对于丹事件的报道内容不一,大众难辨真伪。比如,有报道说北大学子用“滚下去”的字眼哄于丹下台,便激起了一些人对北大学子素质的质疑,但事实上场下观众并不都是北大学子,而且也没有说过那样的话。媒体和观众带有主观色彩的报道,和为了吸引眼球而做的渲染,使民众在了解真相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大众基于自己看到的那些脱离事实真相的报道大肆发表观点。即便最后真相得以澄清,对于双方的当事人造成的伤害都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带来的影响就是在舆论形成的这个过程中,媒体的报道不但没能正面的引导大众,还原真相,反而成为引燃公众情绪的导火索,是社会舆论环境恶劣的体现。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于丹北大被哄事件是社会舆论环境恶劣的体现。
北大教授于丹老师篇八
《于丹教授53句关于人性的总结》
于丹教授53句关于人性的总结 于丹教授 句关于人性的总结1、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2、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 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4、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5、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6、婚姻的杀手有时不是外遇,而是时间。 7、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8、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9、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 无知可悲。 10、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 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11、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 希望听到真理。 12、如果你借太多的钱给一个人,你会令此人变成坏人。 13、现代的婚姻是情感的产物,更是竞争的结晶。 14、敌人变成战友多半是为了生存,战友变成敌人多半是为了金钱。 15、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16、天才失败了就是蠢才! 17、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 功人士都源于那1%。 18、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19、中国人学美国人容易,中国人学中国人难。 20、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21、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 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22、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23、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 晰可见。 24、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25、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业里,你也长不成大树。果真如此,不如历经 风雨,把自己培养成名贵花卉。 26、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 27、怕爹是孝顺,怕老婆是爱情。 28、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29、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30、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 小事。 31、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
,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32、笨男人+笨女人=结婚;笨男人+聪明女人=离婚;聪明男人+笨女人=婚外情; 聪 明男人+聪明女人=浪漫爱情。 33、任何一个傻瓜都会引诱一个姑娘;但是知道怎样离开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 34、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 的,所以不可偏听一 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 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35、企业一定要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独特资源。 36、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 37、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38、人的本性就是贪婪,但没有贪婪社会就不会进步。 39、恋爱是想一个人的心,婚姻是拴一个人的心,爱情是吞一个人的心 40、最好的进攻就是进攻自己。 41、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42、成功是一种观念,致富是一种义务,快乐是一种权利。 43、竞争,其实就是一种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提高你的聪明度,害怕竞争的人已 经输给了对手。 44、钱可以帮穷人解决问题,却帮富人制造问题。 45、把爱情投资在一个人身上,冒险;把爱情投资在许多人身上,危险。 46、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47、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48、一个人想平庸,阻拦者很少;一个人想出众,阻拦者很多。不少平庸者与周围 人关系融洽,不少出众者与周围人关系紧张。 49、婚后的男女莫不“喜出”“望外”。 50、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 妆。 51、“危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不要放弃任何一次 努力。 52、是英雄表现出来,是人才体现出来,是蠢才显现出来。 53、“总”要为爱人着想,“经”得起爱人唠叨,“理”应对爱人谦让,男人应当 “总经理”。 54、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剑客,必有一强, 三角恋,必有一伤。
北大教授于丹老师篇九
《于丹和谐心得》
北大教授于丹老师篇十
《于丹教授360个让人流泪的句子》
于丹教授人生格言▲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 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该放下时且放下, 你宽容别人, 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天空 呢?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 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 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 由。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 "神于天,圣于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 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 又有脚踏实地的能 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真正的和谐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 也不仅仅是人与人 之间的和谐, 还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地共同成长; 人对自然万物, 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个指标, 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 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 那份恬淡和安宁。 ▲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你需要帮助的人, 最重要的事就是 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 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 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平和的态度来对 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 ▲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 遗憾。▲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 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 和高远的志向。 ▲其实就像我们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怎么就 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 ▲如果你的心灵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种坦率和勇敢,那么你有可能 收获到许多意
想不到的东西。 ▲你想要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 最关键是的你要有 一个敞亮的心怀。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 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 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 虽然看起来亲密, 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 一点余地。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 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 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如何谋其政,首先是做事的原则,要讲究道义,其次是做事的方式, 要少言多行;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的少 一点后悔。 我们在做一件事这前要先想后果, 我们做事要先往远处想想, 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减少自己之后的悔恨。说话要用 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很重要的一点。 ▲“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安人” 在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修身”是对国家、对社 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 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是前提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 修身养性、做好自我,就是起点。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使他人 快乐的人, 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 去辐射他人, 温暖他人。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对外界的报怨 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 习的终极目的。 ▲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构建和谐社会, 就是要把每一个人不同的声音和谐融入到在的集体的 声音当中。真正的和谐就是在坚持不同的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 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我们应结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 人。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安贫乐道的朋友。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 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 紧密的联系。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 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 ▲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
中的光荣与隐痛, 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 触及他的隐痛。 ▲人年轻时都是在用加法生活, 但是到一定层次时, 要学会用减法生活。 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最后就会累于得。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 的前提,等于给自己打开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 彩。 ▲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在今天看来,一个的发展往往不在于终极理想有多高远,而在于眼前 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 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仪廉耻也就是对自己要有所约束, 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 同时要对社会有用, 要为社会做事。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 融入自己的生命。 要一边学, 一边想, 一边应用。 ▲三十而立,这个“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会坐标上找 到自己的位置。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三十而立不是通过一个 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已成功, 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 生命是否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自己所做的事情 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 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 内心的力量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只有建立自己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患得患 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 敢”;“一个人内心有所约制,就会在行为上减少过失”;“能够反省 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勇敢有时候是理性制约下的一种镇定和自信。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 ▲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