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体育高考】
喝酒的诗篇一
《关于喝酒的诗句27条》
关于喝酒的诗句
1、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李贺 《秦王饮酒》
2、古人不达酒不足,遗恨精灵传此曲。寄言世上诸少年,平生且尽杯中醁。--崔国辅 《对酒吟》
3、尝酒留闲客,行茶使小娃。残杯劝不饮,留醉向谁家。--白居易《春尽劝客酒》
4、虽可忘忧矣,其如作病何。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 韩偓 《答友人见寄酒》
5、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6、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莫言三十是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白居易《花下自劝酒》
7、莫怪近来都不饮,几回因醉却沾巾。谁料平生狂酒客,如今变作酒悲人。--白居易《答劝酒》
8、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高骈《依韵奉酬李迪》
9、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
10、酒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的《苏幕遮》
11、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杜苟鹤《白发吟》
12、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13、寒郊好天气,劝酒莫辞频。扰扰钟陵市,无穷不醉人。-- 戴叔伦 《劝陆三饮酒》
14、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 -- 独孤及 《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15、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1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短歌行》
17、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卢殷《长安亲故》
18、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 --白居易 《把酒》
19、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乞钱羁客面,落第举人心。 --白居易《把酒思闲事二首》
20、一瓮香醪新插刍,双鬟小妓薄能讴。管弦渐好新教得,罗绮虽贫免外求。--白居易《尝酒听歌招客》
21、五十江城守,停杯一自思。头仍未尽白,官亦不全卑。 --白居易《对酒自勉》
22、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鹿鸣》
2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 《清明日对酒》
24、清酒既载,(马辛)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
25、凭君满酌酒,听我醉中吟。客路如天远,侯门似海深。--杜荀鹤 《与友人对酒吟》
26、莫辞酒,此会固难同。请看女工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 --作者: 韩愈 《赠张徐州莫辞酒》
27、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 贯休 《古离别》
28、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犹嫌小户长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白居易《醉后》
(酒醉后,就放声高歌、狂闹;也不去思考任何门前门后的事(它们都变成了闲事);在老百姓小户人家睡觉,会被早起的长辈适时地叫醒或吵醒;不能象在大户人家或宾馆、旅店那样,任我自由自在地酣卧醉乡。)
喝酒的诗篇二
《李白饮酒诗的艺术》
喝酒的诗篇三
《论杜甫的 饮酒诗》
论杜甫的饮酒诗作者:赵松元 许泽平 摘要:饮酒诗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其饮酒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充满悖论的心灵意蕴:他既是一个“穷愁的大丈夫”,又是一个“清醒的醉饮客”;杜甫的饮酒诗呈现出中国诗酒文化的独特形态:穷愁清醒。这种文化形态不仅体现了杜甫心酸悲怆的内心世界,更展现了一种大地般的博大的人道关怀。杜甫创造了中国诗酒文化中继“天”、“人”境界之后的“地”的境界。 关键词:杜甫;饮酒诗;穷愁的大丈夫;清醒的醉饮客;人道关怀 ;“地”的境界 中图分类号:I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8)04-0084-06 有唐一代,诗人而以饮酒著称者,非诗仙和酒仙集于一身的李白莫属。李白身上的光环太闪太亮,他集中了我们绝大部分的目光,使我们往往忽略了另一个沉浸在诗酒中的人物——杜甫。杜甫跟李白一样,也是嗜酒如命,其一生纵酒悲歌,留下了大量的饮酒诗。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歌有1400多首,其中涉及饮酒的有300首左右,郭沫若曾对杜甫的饮酒诗作出过统计,指出杜甫集中“凡说到饮酒上来的共有三百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 , 当代学人葛景春在《李白与唐代酒文化》一文中指出“杜甫诗中提到酒字的有一百七十处,醉字八十一处,酣字二十二处,酌字九处,杯字三十九处,樽字二十二处,其它如醒、醅、酝、酩、酿、酩酊、醇酣、玉壶、玉筋、玉瓶等二十一处,总计有三百八十五处。” 这么多的饮酒诗本来应该有深入的研究才是,但学界对李白饮酒诗的研究很多,对杜甫饮酒诗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本文拟通过对杜甫饮酒诗的解读进入他的人格世界和心灵世界,并对其文化意义略加阐析。 一.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饮酒诗展现了一个穷愁的大丈夫形象 杜甫青年时代就嗜好饮酒,其早期诗作《夜宴左氏庄》云:“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看剑令人气旺,喝酒令人血热,于豪情中颇见抱负,写出青年杜甫谋求建功立业的决心。他在后期写的《壮游》诗中曾回忆过青年时代酣饮时的豪迈:“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壮游》)。天下尽在胸次之中,在酣畅淋漓,眼空四海的意象中,闪现着青年杜甫那种豪迈不羁,爽健清狂、奋发向上的生命姿态。 在度过了一段裘马清狂的放旷生涯之后,天宝五载(746),35岁的杜甫来到长安,带着他的才气和自信,放言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四
处交游,精神和心理都处在一个高傲,自由,狂放的状态,身上十分明显地表现出盛唐人的浪漫气质,因而在旅食京华之初,他写下了千古奇诗《饮中八仙歌》。学界对此诗多有研究,陈贻焮认为八仙的醉酒体现了盛唐诗人所特有的“不受世情俗务拘束,憧憬个性解放的浪漫精神”。莫励锋则联系当时的背景,指出饮中八仙的“精神状态正是盛唐诗坛风气的形象体现”。天宝年间,朝政已经渐渐走向腐败昏暗,社会矛盾开始激化,而饮中八仙“仍然受到巨大的惯性力量的支配,以充满着浪漫情调的举止(例如痛饮)来消解心底的惆怅失意,他们没有能够,也并不愿意睁大眼睛清醒地正视现实,所以整个诗坛仍然弥漫着浪漫主义的风气” 。 然而,我们发现,在这首诗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浪漫洒脱的作品。杜甫客居长安不久,父亲杜闲便去世了,杜甫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开始穷困起来。与此同时,初入长安时的火热理想被黑暗的现实政治砸得粉碎,曾经的壮志满怀变成酒后的失落。他不得不卖药都市,寄食友朋。在穷困潦倒中,杜甫从一个裘马轻狂的诗酒少年变成了一个未老先衰吞声踯躅的穷酸文士,一个经常以酒浇愁的酒徒。“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杜位宅守岁》)。可以说,《饮中八仙歌》是杜甫最后的浪漫,从此之后,杜甫就不再是轻狂快意,而是穷愁潦倒了——这种穷愁潦倒的生活形态及其带来的心灵悲伤,在其饮酒诗中,得到了生动真实的呈现。 黄庭坚在《老杜浣花溪图引》中形容杜甫说:“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确实,读杜甫中年以后的饮酒诗,我们会处处感受到充满着忧时伤世、愁苦悲凉的情绪。有人概括杜甫一生的痛苦,得出五点:一,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愤;二,国政失策,危机四伏之忧;三,山河破碎,民生艰难之痛;四,潦倒贫困,病痛衰老之伤;五,奔波漂泊,亲友离散之苦。 概括得颇为全面。壮志难酬,山河破碎,民生困苦,漂泊流离,饥寒交迫,这是杜甫后半生所直接面对的。在这样的背景中,他每每悲苦不堪,只能靠诗酒来稍微宣泄内心的苦闷和忧伤。他忧愁澒蒙鸿洞,不可抑制,所以他往往在狂歌中痛饮,在痛饮时流泪: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晦日寻崔戢李封》)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促觞激百虑,掩抑泪潺湲。(《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 杜甫的泣泪酣歌并不只是为自己,虽然他有时候也为自己的遭遇发牢骚
,但仅仅是牢骚而已。当面对天下的纷乱和破碎,他就不仅是牢骚了,而是悲愤,苍凉,痛苦,哀伤。所以他狂歌痛饮,甚至不惜借助外在形骸的放荡不羁来暂时麻醉,所谓“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这样激烈的感情,这样张狂的姿态,折射出来的是极度的悲痛。在这里,杜甫突破了儒家儒雅的外衣,把对天下的那种无法割舍的情感表露到极至。杜甫的这种狂歌痛饮与李白不一样,李白更多的是为挣脱外在的束缚,追求个性生命的自由,他的“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张扬的是一种狂傲,浪漫,自信,而不像杜甫是用泪水筑起来的。杜甫高喊着“狂歌过于胜,得醉即为家”,实际上他是狂歌了,但却找不着内心的归宿,找不到“家”,他找到的是“万国皆戎马”的现实,在干戈衰谢面前,杜甫忍不住泪流满面。自古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杜甫的泪,却一流再流: 长歌激屋梁,泪下流衽席。《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晦日寻崔戢、李封》)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又上后园山脚》)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白马》) 促觞激百虑,掩抑泪潺湲。(《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谒先主庙》) 十年朝夕泪,衣袖不曾干。(《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其一) 这么多的泪水,映现出诗人在万方多难的时世中饱经沧桑的穷愁形象。在忧患悲痛中,他常常是就着泪水而喝“浊酒”。可以说,酒中浸泡了诗人的悲伤和眼泪。我们发现,酒和悲,成为杜甫诗中常见的语词、意象。他是在潦倒中不断重复着内心的煎熬,酒和泪对杜甫来说,已经成了一种无法改变的生活形态,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生命之中。 后人为杜甫树立的雕像,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一个垂暮老人的形象,乱发过耳,满脸愁苦,往往还怜悯地看着脚下疮痍满目的大地,让人无限沉重。在今天看来,他的许多酒诗,如“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等等,早已具有了一种原型意义。这里面的穷愁当然是杜甫式的,但在酒意背后所透射出来的伤痕累累的博大的心灵,难道不是其特有的吗?王安石在《杜甫画像》一诗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恨不得让杜甫重生。闻一多说杜甫是“四
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这除了杜甫的文学成就以外,更是对杜甫的心灵和人格的高度评价。论及此处,说杜甫是一个穷愁的大丈夫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千古天地一丈夫,杜甫实在当之无愧。 二.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饮酒诗展现了一个清醒的醉饮客形象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园歌》) 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独酌成诗》)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二) 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寄岑嘉州(州据蜀江外)》) 可以看出,诗酒对老杜来说,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融进了他的生命里。他虽也有“斗酒新诗终日疏”的闲散清逸,但其更多的是“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的不知身在何方不知归向何处的无奈和伤感。联系杜甫的大半生,不但个人的去向和生死是未知数,更令人难过的是战火中的国家不知何日才能安定。在忧愁太多的时候,诗就派不上多大的用处,只好“任酒醺”,一醉方休。酒能消愁。事实上,杜甫对酒的消愁作用是有着独到体会的,且看他的自述: 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晦日寻崔戢李封》)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羌村三首》其二)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落日》) 在杜甫看来,“一酌散千忧”的酒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事物。既能“慰沉浮”,也能“慰迟暮”。在感到悲伤失望的时候,他往往自斟自饮,希冀醉去,用一醉来解千般愁。醉的直接效果就是精神的遁去,醉了的人虽然身体还在活动,但却暂时失去了清醒的意识,变得神志不清。也就是说,在醉了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变得混混沌沌。醉对一个负担了太多的人来说是一种幸福,虽然短暂,但却可以放下一切的责任和忧愁,一切的失落和委屈,一切的痛苦和哀伤。杜甫喝酒每每希望自己喝醉,就是基于这点,他说“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三绝句》)。杜甫酒诗中“醉”字共有81处,但真正意义上“醉”了的不多,大部分都“醉”得很无奈,更兼哀伤,蕴含着无限的忧愁和悲愤。如“流寓理岂惬,穷愁醉未醒”(《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等等。这些都“醉”得很苦。因而我们怀疑杜甫根本从来就没有“醉”过。
因为一个醉了人的是不会这样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存状态的。在我们看来,他只是在不断地在重复一个醉去的愿望。在这些诗句里,“醉”突出的是他对朝廷的失望以及战乱带给他的内心伤痛,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嘲,而不是真正生理意义上的醉。杜甫一再地暗示自己“醉”了,那是因为杜甫不仅要面对山河破碎,生民凋零的现实,还要面对由此而产生的内心不尽的悲愁,无论内外对他都是一种压迫,所以即使是酒精已经无法让他醉去,他都得喝酒,这种“沉痛迫中肠”的悲苦已经不是他自己所能排遣了,因而他说“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希求真正醉去,一醉千日。李白有句千古名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酒对想浇愁的人永远只是一种毒药,饮鸩止渴,无法自拔。 既然无法醉去,那么必然走向醉的反面——醒。“醒”,在杜甫的酒诗里亦当占一个核心的地位,虽然字面上“醒”字出现得不多,但是,作为一种精神内核,却渗透在字里行间。先来看比较重要的有字面依据的“醒”: 酒尽沙头双玉瓶,众宾皆醉我独醒。(《醉歌行》)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叹庭前甘菊花》) 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又呈窦使君》) 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 此身醒复醉,乘兴即为家。(《春归》) 哀歌时自短,醉舞为谁醒。(《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在困守长安的后期,杜甫因为壮志难酬,加之看不过朝政的昏暗,上层社会的穷奢极欲及他们对下层贫苦百姓所做的压迫和奴役,曾悲愤异常,发出“众宾皆醉我独醒”的振聋发聩的痛苦呼喊。但当天下弥漫在一片战火之中却迟迟得不到平定的时候,杜甫是“愁与醉无醒”,“醒复醉”,甚至还质问“为谁醒”。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极度失落之后无奈的悲痛心理。问题是杜甫自己说“无醒”就真的是“无醒”了吗?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弟妹悲歌里,乾坤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九日登梓州城》) 干戈未偃息,安得酣歌眠。(《寄题江外草堂(梓州作,寄成都故居)》)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九日》) 在这些诗句里,杜甫醉了吗?恰恰相反,他太清醒了,这正是他痛苦的来源。他得用痛饮来麻痹战乱纷争所带来的诸多心理创伤。但是他愈喝愈清醒,不管是“急觞”
喝酒的诗篇四
《唐代饮酒诗浅析》
唐代饮酒诗浅析
【论文提纲】
一、唐代酒文化的繁盛
二、酒在唐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一)交流、助兴作用
(二)遣怀、排忧作用
三、唐代饮酒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一)抒发个人抱负
(二)表达失意愤懑
(三)游戏调侃
(四)羁旅乡愁
(五)叹离伤别
(六)歌颂友谊
(七)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四、饮酒诗中所体现的唐诗人精神风貌
五、结语 唐诗与酒之关系
【论文摘要】《全唐诗》中约有6000多首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酒中或酒后创作的诗数量更多。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对唐代诸多饮酒诗进行整体观照时发现:①酒文化在唐朝十分繁盛,酒在唐代文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这是饮酒诗得以繁荣的根本。②饮酒诗中所体现的唐代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本性的真实写照。③唐代饮酒诗展现出唐诗人开放博大的胸襟,与历史上其他饮酒之风盛行时期的文人风貌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对唐诗与酒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唐代 饮酒诗 思想感情 关系
【Abstract】Nearly 6000 many chants the wine and poem related to wine in " the whole Tang poetry ", poems created in the wine or after drinking are more. To phenomenon this, this text is through drink to a great deal of the Tang Dynasty poem go on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wholly, finding: ①Wine culture grows prosperity very much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wine has important status in scholar's life in the Tang Dynasty, this to drink poem must use prosperous base. ②The poet's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Tang Dynasty reflected in the poem of drinking, was the true portrayal of poet's natural instinct. ③Drink poem show open vast mind, people of Tang poetry, until other wind that drink prevail scholar style and features of period have loud difference very in history the Tang Dynasty. Finally, in sum, this text explain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ang poetry and wine
【Key Words】 The Tang Dynasty Drinking poem Thoughts and feelings Concern
酒文化渊远流长,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生活与艺术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国人而言,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情感寄托。酒文化肇始于夏商,而盛于隋唐。唐代酒文化浸染着诸位诗人的诗歌创作,反之,写酒诗作又丰富和延伸了唐代酒文化的内涵。酒是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唐代饮酒诗人之众,饮酒诗之多充分证明了唐代酒文化对诗人们的影响。
一、唐代酒文化的繁盛
酒文化至唐朝,甚是繁盛。酒的品种之多,酿酒者之众足以让人惊叹。《唐国史补》中有这样的记载:
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 河东之乾和葡萄,岭南之灵溪、博罗,宜城之九酝,浔阳之湓水,京城之西市腔,虾蟆陵郎官清、阿婆清,又有三勒浆类酒,法出波斯。
此外,还有成都的郫筒、新丰的兰陵、西京的葡萄、河东的桑落、曲阿的五醴,苍梧的竹叶等。隋唐时期的酒不仅品类多,而且酒的色泽与味道亦是多种多样。以酒色而言,红黄绿白碧青紫诸色纷呈。《岭表录异》所载岭南广中酿造的酒其色如胭脂,即名为红酒。《酉阳杂俎》载京都贾家以好水酿酒,经宿色泽如绛,名为昆仑觞,这也是红酒中的佳酿。又《杜阳杂编》载宪宗时宫中有乌弋过所进龙膏酒,其酒色黑如漆,饮之令人神爽;武宗时有扶余过所进澄明酒,其色如紫膏,饮之令人骨香。此外,还有菖蒲酒、桃花酒、无忧酒等, 各色纷呈。以酒味而言,有醇烈、甘辛、浓淡、清浊之别。其中以香醇最为贵重,酒中略带甜味①。
酒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唐代酒文化的繁盛,自然要影响人们(特别是文人) 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在当时,酿酒已然成为了人们的生活风尚,除
了各地的酿酒作坊之外,文人之中也不乏醉心于酿酒事业的。初唐政治家魏征就是一位酿酒大师,他所酿美酒品种众多,最为有名的是“酃渌”和“翠涛”②。魏征将此酒进献唐太宗时,太宗赐诗云:“酃渌胜兰生,翠涛过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将“酃渌”和“翠涛”与汉武帝的兰生酒和隋炀帝的玉薤酒相比,可见其味道之佳。
唐代不仅酒的品种多,酿酒者多,饮酒的人更多。诸多诗人都以酒为号,留醉酒乡,如杜甫被尊为“酒圣”,王绩自称“醉吟先生”、“五斗先生”,白居易自称“醉尹”,皮日休自称“醉士”、“醉民”,陆龟蒙及其夫人亦是好酒者,伉俪二人常常对饮赋诗作文。玄宗时, 号称诗书画三绝的广文馆博士郑虔,几无一日不醉酒。还有饮酒者中最富盛名的“饮中八仙”:贺知章,洛阳王李进,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此八人个个都是风韵久存,光鉴百代的豪饮名士。“八仙”之一的李适之“ 雅好宾友,饮酒一斗不乱,夜则宴赏,昼决公务。”被罢相后更是沉溺酒乡„„饮酒对于文人来说, 它已不是简单的助兴饮品,更多的是文人精神内蕴与复杂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外泄,因而唐代大量饮酒诗的出现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二、酒在唐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在感情浓郁或情感活跃时好饮酒,例如在心情郁闷时思饮酒,在情感压抑时欲饮酒,在愁苦时饮酒,在思念亲人时饮酒,在心情激动和快乐时饮酒,喜庆时饮酒,团聚时饮酒等等。总之,酒常常陪伴着人们的感情,也促发着人们的感情。酒能助兴,亦可解愁,更能为诗人遣心抒怀。总体而言,酒在唐人生活中有两大作用:交流、助兴作用和遣怀、排忧作用。
(一)交流、助兴作用。酒有调剂人际关系,释放人的情感,彼此之间充分交
流的作用。唐代把饮酒看成是国泰民安的表现,因此宴饮是经常举行的,热烈而欢洽的宴席处处可见。在这种场面中,酒起着提高兴致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同时又起着感情交流的作用。在宴饮过程中行酒令,赋酒诗,把人们的兴致都提了起来,营造了一个个欢乐的场面。无论是佳节吉日,还是朋友相聚,表达幸福欢畅之情,酒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踏访故人,自然要在宴饮中叙叙旧情。故人团聚,彼此之间应有许多话要说,这样的宴饮如果缺了酒,尽管有鸡黍,田家,绿树,青山,仍然不能使宴饮气氛和人们之间的情感交融达到高潮。而几杯酒下肚,话匣子也随之打开:桑麻长势可好?庄稼收成如何?鸡豚长地可肥壮?„„对故人关切的询问中,使得田家人丰收的喜悦再次涌上心头,两人的感情自然而然便深厚很多。“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藤门今始为君开。 盘餮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客至》
家境贫寒没有山珍海味,只能拿旧年酿制的浊酒来招待客人,然而这并不影响主客之间的交流,只要有酒,就可使彼此之间的交流酣畅淋漓。如果还不过瘾,再唤来邻翁相对而饮,尽所剩之酒,喝它个欢畅自在!
(二)遣怀、排忧作用。历来文人大多属于怀才不遇或不满现状者,内心痛苦、郁闷、悲伤、惆怅,当文人们内心的情感无法渲泄或不足为外人道时,他们共
喝酒的诗篇五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
陶渊明《饮酒》之五赏析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渊明人品高洁,生性淡泊,他是真正的隐士,虽然他也曾做过几任小官,但那都是为解生活之困不得已而为之,每次出仕时间都不长。41岁那年,任彭泽令仅81天,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县吏叫他束带相迎,他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家,安身立命于田园,开始了他一往不回的田园生活。此后再也没有涉足过官场,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享年63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饮酒》诗组中的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此诗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它的语言浅近,结构巧妙,写景如画,意境高远,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心为行役”的“物化”。诗的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够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写隐逸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弃官归田后远离尘世,醉心田园的情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将住所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诗人紧接着就有了一问:“问君何能尔”?你如何能够做到这样呢?然后自问自答“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表面意义是远离俗世,深层意义则是指超脱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这句诗将诗人的生活志向和人生态度明言道出,一个归隐之士的高雅情志跃然纸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渊明爱菊,既是由于菊花的美丽,所谓“秋菊有佳色”,还因为“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赴篱下采菊佐酒可以健身,同时菊也是诗人高风亮节的象征,正如兰之于屈原,梅之于陆游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 “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悠然见南山”就好似在一种无意识之中,在不经意间抬头时,南山撞入了自己的眼帘。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的悠闲心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写出了诗人"悠然"所见之景,体现了诗人宁静恬淡的主观心境。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二句是对全诗的总结,是全篇之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逻辑的语言却无法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诗人在物我两忘和同构中领悟到了一种"忘言"的"真意",体会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提示了全诗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既抒发了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又蕴含着诗人对宇宙人生超然境界的向往和憧憬。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喝酒的诗篇六
《诗词五首——饮酒》
喝酒的诗篇七
《饮酒诗》
在我國古代文化史上,酒這種特殊的飲品與文學創作有著不解之緣。中國古代的飲酒活動與人們的心靈波動緊密結合,乃至一直驅動和影響著幾千年的詩歌藝術。一部中國古代詩歌史,自始至終都和酒文化勾連在一起,甚至常常融合在一起。我國古代詩人普遍地具有飲酒的嗜好,而詩歌有事最適合詠唱飲酒這種文化活動的。酒對古代詩歌創作的確影響很深。
唐代是我國酒文化與詩歌創作二者都登峰造極的一個特殊時代。釀酒業規模產量遠逾兩漢魏晉南北朝各代,酒這種文化意蘊機強的特殊飲品最大限度地普及于民間。所謂“文酒之會”、“詩酒之席”,成為一般文化人尤其是風流詩酒客們心嚮往之的經常性的精神娛樂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唐人寫下大量的飲酒詩。讀唐詩而不及于飲酒詩,那是古典詩歌鑒賞中一項重大的缺失。因為飲酒詩在唐詩中屬於重大題材,這些作品不但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唐詩創作的藝術成就,而且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唐人的文化心態和時代精神,是我們瞭解民族心態的表徵、是人的社會活動和心靈波動留在紙上的“影子”。
本詩選主要參考孟錦貴《唐代飲酒詩選》、《唐人選唐詩》以及《全唐詩》電子版,收錄了五十首風格迥異的唐代飲酒詩,并略作點評。
2011年11月6日
王衍899-926 字化源,原名宗衍。許州舞陽人。前屬先主王建第十一子,封鄭王。宮詞 輝輝赫赫浮玉云,宣華池上月華新。月華如水浸宮殿,有酒不醉真癡人。 月光如水的夜晚,風景如此美好,然而詩人孤寂落寞的心越發顯得淒涼,那些輝煌煊赫都成過眼煙雲,在這樣的晚上,要是沒有酒來助興才真的是遺憾。
王績585-644 字無功,絳州龍門人。居東皋,號東皋子。仕隋為秘書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詔門下省。后棄官還響,放誕縱酒。 過酒家五首 二 此日常昏飲,非關養性靈。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 在酒家看到的醉漢必然多,看得詩人也不免加入他們的行列,實在是跟頤養性靈沒有什麽關係,純粹是受眾人的影響啊。 醉后 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 這首詩是作者將自己的樂酒情懷與阮籍和陶淵明作比,人生在世就是要乘興喝酒乘興放歌,這才算是不虛此行。 看釀酒 六月調神曲,正朝汲美泉。從來作春酒,未省不經年。 釀酒用的是神曲,美泉,作出來的美酒肯定也是香甜醉人,嘗一嘗果然如此,三杯兩盞下肚即忘掉煩惱長醉不醒了。 春晚園林 不道嫌朝隱,無情受陸沉。忽逢今旦樂,還遂少時心。卷書藏篋笥,移榻就園林。老妻能勸酒,少子解彈琴。落花隨處下,春鳥自須吟。兀然成一醉,誰知懷抱深? 這是一首歸隱時候的田園詩歌,和諧溫馨的家庭生活給這個在政治上不得志的詩人帶來一種世俗的歡樂和安撫。
王維 ?-761 字摩秸,原籍祈人,其父遷居蒲州。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官至上書右丞。作品主要為山水詩,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
少年行四首 一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義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翰 生卒年不詳,字子羽,晉陽人。景云元年進士,官仙州別駕。任俠使酒,恃才不羈。
涼州詞二首之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孟浩然 689-740 襄州襄陽人。早年隱居鹿門山。年四十,游長安,應進士不第。詩與王維齊名,稱為“王孟”其詩清淡,長于寫景,多反映隱逸生活。
裴司土員司戶見尋 府僚能枉駕,家醞復新開。落日池上酌,清風松下來。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新梅。誰道山公醉,猶能騎馬回。
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李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詩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嚮民歌神話汲取營養和素材,構成瑰麗絢爛的色彩,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道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尊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愿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酒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行路難三首之一
喝酒的诗篇八
《每天一首古诗词之饮酒》
陶渊明《饮酒》赏析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词义、翻译】
1. [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在这里意为“居住”。 2. [人境]人世间。
3.「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君:陶渊明自谓。 4. [何能尔]为什么能够这样。尔,如此、这样。
5.「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6.「此中」二句:意思是:这里面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此中,此时此地的情境,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7.[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如:风吹草低见牛羊。) 8.[悠然]自得的样子。
9.[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柴桑(今江西九江)以南的庐山。 10.[日夕]傍晚。
11.[相与还]相伴而归。
12.[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13.[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4.[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心高志远,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15.[佳]美好。
16.[山气]指山中景象、气息。 17.[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8.[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但却没有世俗交往的纷扰。
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庐山。 傍晚山色秀丽,鸟儿结伴飞回(山林)。
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内容理解】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
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是万物运转、各得其所的自然法则吗?是对远古纯朴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吗?是任其自然的人生哲理吗?是直率真挚的品格吗?诗人都没有明确地表示,只是含蓄地提出问题,让读者去思考,而他则“欲辨己忘言”。如果结合前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理解,“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也无须说出来,这两句哲理性的小结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无论是写南山傍晚美景,还是或抒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或叙田居的怡然之乐,或道人生之真意,都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那样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不用说,就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群已忘言”这样的句子,虽出语平淡,朴素自然,却也寄情深长,托意高远,蕴理隽永,耐人咀嚼,有无穷的理趣和情趣。
【主旨】诗人借酒为题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中考试题在线】
(一)2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2分 2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2分
2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2分
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意思对即可。2分
(二)1 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1分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三)
1、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1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2“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喝酒的诗篇九
《风流诗酒醉春秋》
风流诗酒醉春秋
----浅谈酒与古代诗人的关系 中国是酒的故乡,更是诗的国度,酒与诗都具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关于酒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既是仪狄酿酒于树洞以及杜康的‚以秫制酒‛之说,都笼罩了一层神话色彩。后世酒徒无暇叩问其真伪,只管在美酒中飘飘然去当神仙就是了。也许正是这种百无禁忌的逍遥,与文学这个自由落体有相通之处,使酒本能地与文学发生了关系。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诗无酒终叵耐,有酒无诗不风流;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诗与酒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一、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诗增酒趣,酒扬诗魂;中国文人的诗酒情结铸就了辉煌的诗酒文化 从《诗经》时代开始,人们就吟唱起‚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涉及到酒,写人们饮酒,写饮酒时的心情的竟达到48篇。至汉代,一代枭雄曹操咏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的豪迈诗章。晋代的陶渊明是实现诗酒真正结缘的第一人,他的现存142篇作品中就有56篇涉及到了酒,真是‚未言心先醉,不再接杯酒。‛陶渊明对酒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他曾以‚五柳先生‛自喻,‚性嗜酒‛,求官的目的只是为了‚公田之利,足以为酒‛,甚至为了种秫酿
酒,不惜家人口食与妻子争执。由此可见陶渊明爱酒之深之切了。
唐代是中国诗歌繁盛的年代,盛唐时期的诗人,几乎个个都是诗酒狂客。唐朝最著名的诗人,号称‚诗仙‛的李白现存诗文1500首中,写到饮酒的达170多首,占16%。他曾经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可以说是篇篇经典,字字珠玑,为自己赢得‚酒仙‛的雅名。诗圣杜甫也是善饮、嗜饮的‚发烧友‛,在他现存诗文1400多首中写到饮酒的多达300首,占21%。 杜甫因曾写到‚性豪业嗜酒‛,而被郭沫若先生谥之为‚酒豪‛。而他的《饮中八仙歌》寥寥数语,却为人们刻画出了八位生于同代的,同样的嗜酒、豪放、旷达的‚酒中神仙‛,更是堪称‚酒诗‛经典。唐朝不仅仅是只有李白、杜甫会喝酒,大凡能吟诗填词者,皆能豪饮。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于武陵《劝酒》:‚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花发多风雨,人生足离别。‛韩愈《闻梨花发赠刘师命》:‚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刘禹锡在《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里更是豪情万丈:‚二十余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王翰的《凉州词》把喝酒写得最是豪气干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还有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杜牧的:‚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李商隐的:‚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还有王昌龄的:‚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冯延巳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秦系的:‚纵酒还须上山去,白云那肯下山来。‛韦庄的‚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惟觉酒多情‛……真可谓是‚赞酒名诗出盛唐,盛唐诗人尽酒仙。‛
到了北宋,范仲淹是‚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柳永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元佑时期,欧阳修是‚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于钟‛,苏轼是‚酒酣胸胆尚开张‛、‚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南渡期的女词人李清照,可算酒中巾帼,她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浓睡不消残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尽了诗酒飘零。继之而起、驰骋诗坛的陆游,曾以《醉歌》明志:‚方我吸酒时,江山人胸中。肺肝生崔嵬,吐出为长虹‛,一腔豪情,借酒力以增强、发泄。辛弃疾的‚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轻杯‛等等带着英雄豪气的酒诗,使得他在诗酒之外又多了些英风侠气,多了一些潇洒风流。 到金元乃至明清时代,诗酒风流虽不像魏晋时期的狂饮傲世,不同于唐代的豪饮倾觞,不似宋代的浅斟低唱,但是
继承了各个时期的不同风采。无论从马致远的‚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到陈维崧的‚残酒亿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从萨都刺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到杨慎的‚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从戚继光的‚朔风虏酒不成醉‛,到袁枚的‚满墙醉影尚欹斜‛;还有‚貂裘换酒也堪豪‛的女中豪杰秋瑾,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诗词的发展虽然处于衰落状态,诗词的精神也远不如前代,但也出现了许多借酒抒怀的诗酒佳作。
二、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宴游交友,佯狂避世;酒承担了多姿多彩的角色
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是早期宫廷宴会最为常见的。他们投壶发矢,以决胜负。后来随着诗歌的流传,宴会上的传统项目也变成了饮酒赋诗。‚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是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中对陈王在平乐观的一场盛大酒宴的追忆。这里的陈王就是指曹植,曹植曾被封为陈王,世称陈思王。他的‚臵酒高殿上……烹羊宰肥牛‛;‚归来宴平斤,美酒斗十斤。‛,都是描写酒宴的诗篇。《三国志〃魏书》本传说他‚任性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本来他因才学敏博,深得曹操宠爱,多次想立他为嗣,但因他饮酒不检,而且误事,遂失去继承权。曹植的哥哥曹丕也酷爱杯中之物,他在留守邺城时,常与文士们相聚宴游,诗酒竞豪。到了唐代,由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酿酒业空前发
展,酒已不在是奢侈品。唐代的诗人又把饮酒聚会、吟诗作赋两项活动融为一体,文人们常常借酒激发诗歌创作热情。唐代诗酒最相连,真正做到了诗酒交融,形成了无酒就无诗,有诗必有酒的独特文化。赞美酒的诗歌更是不计其数。文人独酌固然能助诗兴,催诗情,集宴欢饮尤能推动彼此间的诗兴和诗情的交流。历代诗人因此有大量的即兴唱和之作,而诗人的酒会又常顺理成章地成了诗会。这些文人诗酒之会常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早如西汉梁孝王刘武宴集文士于兔园,命枚乘赋柳,路侨如赋鹤,公孙诡赋鹿,邹阳赋酒,公孙乘赋月,羊胜赋 屏风;其中韩安国赋几不成,被罚酒,大概是文人诗酒 会之始。汉武帝于元封三年在柏梁台宴集群臣,君臣联句赋诗,每人一句,每句用韵,世称‚柏梁体"。不但 开创了一种诗体,也是后来联句诗的最早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的千叟宴,盛况空前,宴上吟诗作赋,更成为酒林佳话!可以说是无酒不成宴,有宴必有诗。
因为都喜欢喝酒,历史上还有过不少喝酒的‚小集团‛。如魏晋时的‚建安七子‛孔融、阮瑀、应瑒、陈琳、徐干、刘祯、王粲便经常聚在一起饮酒赋诗,还有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这‚竹林七贤‛的名号便是由于他们经常聚集在竹林饮酒而得来的;而唐代不但有杜甫笔下的‚饮中八仙‛,同时还有以李白为首的‚竹溪六逸‛;此外,名声不甚显著的酒友集团更是不计其数。
喝酒的诗篇十
《30诗五首-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