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001.1923:《孤儿救主记》 张石川
002.1933:《姊妹花》 郑正秋
003.1934:《神女》 吴永刚 这部影片代表了中国无声电影的思想艺术成就
004.1934:《大路》 孙瑜 诗意电影,左翼电影的经典作品 005.1934:《渔光曲》 蔡楚生 1935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006.1934:《桃李劫》 应云卫 中国有声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007.1937:《马路天使》 袁牧之 风格极为独特,典型的中国式影片
008.1947:《八千里路云和月》 史东山 最优秀的进步电影之一
009.1947:《一江春水向东流》 蔡楚生、郑君里 中国传统电影艺术风格的经典作品
010.1947:《假凤虚凰》 佐临 早期经典喜剧作品
011.1948:《万家灯火》 沈浮 中国早期电影艺术杰作
012.1948:《小城之春》 费穆 中国电影里程碑式的经典佳作 013.1950:《我这一辈子》 石挥 具有深度人文关怀的电影 014.1951:《误佳期》 朱石麟、白沉(香港) 香港经典喜剧作品
015.1956:《祝福》 桑弧 1957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016.1959:《林则徐》 郑君里、岑范 具有民族化风格的历史传记片
017.1959:《林家铺子》 水华 1983年12届葡萄牙菲格拉福滋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018.1962:《李双双》 鲁韧
019.1963:《农奴》 李骏 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大奖 020.1963:《早春二月》 谢铁骊 中国具有争议的禁片
021.1963:《梁山伯与祝英台》 李翰祥(台湾) 1963年第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
022.1964:《养鸭人家》 李行(台湾) 台湾“健康写实”电影代表作
023.1971:《秋决》 李行(台湾) 反思文化电影作品 024.1972:《精武门》 罗维(香港) 中国经典功夫片
025.1973:《侠女》 胡金铨(香港) 新派武侠片经典作品,1975年第28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综合技术大奖
026.1979:《蝶变》 徐克(香港) 香港新电影的开山之作 027.1979:《疯劫》 许鞍华(香港)
028.1980。:《天云山传奇》 谢晋 1981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
029.1982:《城南旧事》 吴怡弓 1983年第2届马尼拉电影节金鹰奖最佳故事片
030.1983:《风柜来的人》 侯孝贤(台湾) 台湾新电影里程
碑作品
031.1984:《一个和八个》 张军钊 第五代导演开山之作 032.1984:《黄土地》 陈凯歌 第五代发标之作
033.1984:《玉卿嫂》 张毅(台湾)
034.1985:《黑炮事件》 黄建新 黑色幽默经典佳作
035.1985:《警察故事》 成龙(香港) 中国功夫片和西方警匪片的有机融合
036.1986:《盗马贼》 田壮壮
037.1987:《晚钟》 吴子牛 1989年第39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038.1987:《芙蓉镇》 谢晋 “伤痕电影”的重要作品,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奖
039.1987:《老井》 吴天明 1987年第2届日本国际电影节故事片大奖
040.1987:《人鬼情》 黄蜀芹 一部真正的女性电影
041.1987:《红高粱》 张艺谋 1988年第38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042.1988:《天安门》 时间(曹节)(纪录片)
043.1988:《顽主》 米家山 著名的王朔“痞子电影”
044.1989:《悲情城市》 侯孝贤(台湾) 1989年第46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45.1989:《本命年》 谢飞 1990年第40届德国柏林国际电
影节银熊奖
046.1990:《流浪北京》 吴文光 新纪录电影的开篇之作 047.1991.《阮玲玉》 关锦鹏(香港) 1993年第4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048.199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杨德昌(台湾) 台湾电影里程碑式作品
049.1991:《双旗镇刀客》 何平
050.1992:《杂嘴子》 刘苗苗
051.1992:《北京杂种》 张元
052.1992:《秋菊打官司》 张艺谋 1992年第49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53.1992:《霸王别姬》 陈凯歌 1993年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054.1992:《无言的山丘》 王童(台湾) 1993年第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055.1993:《冬春的日子》 王小帅
056.1993:《头发乱了》 管虎
057.1993:《活着》 张艺谋 1994年第4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058.1993:《喜宴》 李安(台湾) 1993年第43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059.1994:《爱情万岁》 蔡明亮(台湾) 1994年第51届意
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060.1994:《背靠背 脸对脸》 黄建新、杨亚洲
061.1994:《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 1994年第51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062.1994:《感光年代》 阿年
063.1994:《被告山杠爷》 范元 比《秋菊打官司》内容更深刻的新农村电影
064.1994:《东邪西毒》 王家卫(香港) 后现代武侠电影 065.1995:《民警故事》 宁赢
066.1995:《女人四十》 许鞍华(香港) 1995年第45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067.1995:《大话西游上下集》刘镇伟(香港) 周星驰“后现代主义解构”作品
068.1996:《巫山云雨》 章明 1996年第15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青年电影龙虎奖
069.1996:《太阳有耳》 严浩(香港)1996年第46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070.1996:《爸爸》 王朔、冯小刚 灰色电影
071.1996:《食神》 周星驰、李力持(香港)
072.1996:《八廓南街16号》 段锦川 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 073.1997:《长大成人》 路学长
074.1997:《小武》 贾樟柯
十部大陆禁播的获奖片,你看过几部?
1、《十七岁的单车》(2000年)
该片是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王小帅的最新作品。王小帅在没有拿到审片结论之前便携片参加了柏林国际电影节,虽赢得一尊银熊,却被禁止在国内公映。
2、《鬼子来了》(2000年)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圈内口碑不错,因没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别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
3、《苏州河》(2000年)
获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日本银座影展大奖。影片以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表现对爱的执著和爱之意义的探讨。因首先在台 湾上映遭禁映。
4、《过年回家》(1999年)
获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是一个关于宽容和爱的故事,主人公过年回家,倾诉了17年的难言人生。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导演张元受到处罚。
5、《赵先生》(1998年)
本片获第51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
导演:吕乐
摄影:王大麟
主演:施京明 张芝华 陈怡南 蒋雯丽
第5代最杰出的摄影师之一吕乐试图通过拍摄处女作《赵先生》,像他的同门师兄张艺谋一样成功转型成电影导演。但这一努力却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效,虽然本片在瑞士洛加诺电影节获得金奖,不过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在国内被禁映。他执导的第二部电影《小说》据说因为情节晦涩,映射中国百姓悲惨生活,也处在封存状态中。
6、《小武》(1997)
导演贾樟柯凭借《小武》在国际影坛一举成名,成为青年导演中后来居上的代表人物。他的拍片方式与其他一些人并无二致,都是走国际融资与发行的道路,基本与本土电影市场不发生任何关系。在国内,《小武》及其他类似的电影作品,因诋毁政党形象,涉嫌煽动都是通过盗版VC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7、《邮差》(1995年)
这部电影是导演何建军得到鹿特丹电影节的一个基金的资助拍摄,并在欧洲完成后期制作的。这就决定了本片不可能在国内获得放映的机会。从国外电影节或电影基金获取资金支持是不少青年电影导演的基本运作方式,也是他们完成的电影无法与观众见面的重要原因。涉嫌诋毁中国官员形象。
8、《活着》(1994年)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男演员奖。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表现人在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可悲的顽强和坚韧,因诋毁社会主义法制,诋毁政党执政能力,迄今不能公映。
9、《东宫西宫》(1996年)
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编剧、摄影大奖。根据王小波的小说改编,讲述一对同性恋者复杂的心路历程,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涉嫌宣传腐化思维,迄今未被准许上映。
10、《蓝风筝》(1993年)
获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审查未通过即参赛,导致中国电
影代表团退出东京电影节,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诋毁之政党形象,该片迄今不能获准上映。
《苹果》 被禁原因:涉及色情内容
《鬼子来了》 被禁原因:美化日本鬼子,丑化中国人,未经批准参加戛纳电影节 少林足球,被禁原因:1.在没有送国家电影局审查的情况下就擅自在香港公映
2.没通过审查,是因为电影局拒绝受理少足的送审
3.拒绝受理送审,是因为星辉与大陆协拍方的纠纷还在诉讼未决阶段
4.星辉与大陆协拍方的纠纷,焦点在于《少林足球》这个片名应否修改
5.《少林足球》片名的麻烦,起源于“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少林足球》把“少林”与“足球”并列,影响了佛教徒的宗教感情,也影响千年少林寺的严肃性。
《颐和园》 被禁原因:涉及****与色情内容
《蓝风筝》 被禁原因:涉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政治运动
《北京杂种》 被禁原因:不详
《妈妈》 被禁原因:家暴
《活着》 被禁原因:涉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政治运动
《东宫西宫》 被禁原因:诋毁社会主义形象,宣传腐化思想
《小武》 被禁原因:丑化人民警察形象
《红色角落》 被禁原因:丑化我党干部清廉的形象
《天浴》 被禁原因:涉及文革与色情内容
《赵先生》 被禁原因:内容不健康
《苏州河》 被禁原因:没有正确反映我党的形象
《血杀》 被禁原因:尚未找到曾申请在内地上映的证据或被禁证据
《华丽的假期》 被禁原因:涉及韩国光州事件,会让中国人联想到6~~~四事件
《维多利亚一号》 被禁原因:涉及房地产现状和色情
《昂山素季》 被禁原因:涉及缅甸民主化运动,会让中国人产生联想
《武训传》 被禁原因:美化封建王朝,伟大领袖不喜欢
《国产凌凌漆》 被禁原因:讽刺我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
《十七岁的单车》 被禁原因:批判社会
《太极旗飘扬》 被禁原因:丑化我人民志愿军的光辉形象
《光棍儿》 被禁原因:丑化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形象
《盲井》 被禁原因:诋毁我党领导下的美好中国社会,涉及色情内容
《盲山》涉及色情内容与人口拐卖,也小小的抹黑了一下我党村干部的形象
《霸王别姬》 刚才有位吧友提到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当年是公映的,由于电影涉及到文革,本来广电总局想禁止公映的,但由于该电影在国际上拿的奖太多了,太出名了,口碑太好啦,所以得以在中国大陆小规模公映,貌似是说邓大大看过,说可以放的
《春风沉醉的夜晚》 被禁原因:因为导演是娄烨
《邮差》 被禁原因:本片色调总体昏暗,气氛和人物都很压抑,“败坏”了邮政形象,容易使“外人”误解当今中国
《芙蓉镇》 有人说这部也被禁了,没有,这部当年是成功公映的,而且还得了很多奖,我也纳闷这部也是涉及到文革的为何能成功公映。
《任逍遥》 被禁原因:不详
《苦恋,又名:太阳和人》 被禁原因:影射个人崇拜(影片情节小晨光在庙宇里,看到金身佛爷的脸是黑的,于是问道:“为什么这个佛爷这么黑呀?”长老回答:“是善男信女的香火把它熏黑的……”。有人认为这是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一种影射。) 原剧本结尾处,主人公凌晨光用生命最后的力量在雪地上爬出了一个问号。在拍摄中间,时任中宣部部长王任重,派人直接到了现场传达指令:你们这个戏,别的地方暂时我不管,结尾那个大问号不能拍。故最终电影版本在结尾时将问号改为了省略号出现在银幕,也因此影片被攻击成“这部电影很恶毒,对着红太阳打了六炮”。
凌晨光的女儿执意要出国,在亲人试图挽留她的时候,她说:“你们爱祖国,可是祖国爱你们吗?”这段台词成为《苦恋》最大的罪状
《八旗子弟》 被禁原因:涉及色情
《儿子》 被禁原因:这是一部很难归类的影片,张元本人有时称之为纪实电影。《儿子》是请一家四口表演他们自己的故事。
《悬恋》 被禁原因:不详
《大鸿米店》 被禁原因:涉及色情 现已解禁
《看上去很美》 被禁原因:批判教育制度
《二弟》 被禁原因:涉及偷渡
《天上的恋人》 被禁原因:不详
《山清水秀》 被禁原因:本片是关于粤北一个山村农民阿水一生的悲剧故事,为了生活,为了能让其妹妹读书,为了能凑钱保住犯了死刑的弟弟。卖血,卖仔,甚至卖妻,最后妹妹却没有再继续读书而跑去深圳打工,犯了死刑弟弟最终也没有能保住性命,阿水最终也因为卖血得了鬼佬病死去,而她的妻子秋月也在挑炭中死于瀑布潭下……
《陈默与美婷》 被禁原因:不详
《哭泣的女人》 被禁原因:在北京打工的贵州女子王桂香,丈夫因赌博而动手打瞎了别人的眼睛,结果被抓了去坐牢 。而王则被迫回到了家乡小镇,丈夫的离开,让这个脆弱的女人感到辛苦:除了要挣钱养家还 有一个三岁的小孩要带。王桂香心里盘算着攒钱去把丈夫赎出来,但这对不懂任何手艺的她来说也不是件容易事。 她过去的情人现在是镇上做殡葬买卖的老板,他就叫王桂香去做哭丧婆。王桂香哭死人的名气 越来越大 。就这样,请她的人多了,钱也挣的多了,她开始过上原来的衣食无忧的日子,还能时常给千里之外监狱里的丈夫寄去些补品。王桂香将足够的钱交给了监狱长,在家安心的等着丈夫回来的时候,结果噩耗传来,丈夫 因为越狱,半路拒捕,被公安击毙。消息传到镇上,人们都在想这回王桂香可得大哭一场了, 谁知她只是发呆,无声无息。但是第二天,在一个老板的葬礼上,她哭的死去活来,挣了不少 红包……(知道为什么了吧)
《象与鱼,又名:今年夏天》 被禁原因:女同
裸血,被禁原因:不详
桃花满天红被禁原因:不详
《广场》(纪录片,段锦川、张元)1994 被禁原因:六六四四
《心.心》 被禁原因:揭露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阴暗面
《旧约》 被禁原因:同性恋题材
《安阳婴儿》 被禁原因:反映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给伟大的社会主义抹黑!!
《海鲜》 被禁原因:丑化人民警察形象
《站台》 被禁原因:小人物的故事
《动词变位》 被禁原因:因为是描写**那一年毕业的大学生踏上社会后迷茫的故事
《诗意年代》 被禁原因:描写当代中国作家的迷茫
《过年回家》 被禁原因:剧情太残酷了 据说没有被禁,据说是张元导演第一部允许公映的电影,你们看过没。
《冤家父子》 著名导演冯小刚唯一一部主演的电影,著名作家王朔唯一一部导演的作品 被禁原因:很简单,没有经过广电总局的审查就私自去海外参加影展
《孩子王》 被禁原因:反映知青的故事,批判文革,批判教育制度
《都市天堂》 被禁原因:讲述农村青年去城市里务工的悲惨生活
《扁担·姑娘》 被禁原因:反映农村青年在城市里的悲惨生活
《纸》 被禁原因:描写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的故事
《谁见过野生动物的节日》 被禁原因:它由江子在公厕中受到同性性"骚扰"和同伴对他的"污名"而包含于影片始终。17岁的江子在公园厕所中受到一个男人公然的性挑逗,随后,他这种经历又被三个同性同伴命名为"同性恋"。由于恐惧和清洗"污名"的双重动机,他筹划了一场暴力行动,从而引发出一出又一出有关于道德、伦理、法律和科学的黑色喜剧。 《极度寒冷》 被禁原因:青年前卫艺术家用生命批判社会!!!(青年前卫艺术家齐雷(贾宏声饰)的一项行为艺术由四部分组成:立秋日模拟土葬;冬至日模拟溺死,立春日是象征性的火葬;夏至日,他将用尽自己的体温去融化一块巨大的冰。在最后的这一部分中,他将真正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把这个抗议社会的冷酷的行为命名为“冰葬”,当他的女友(马晓晴饰)和朋友们了解到他的意图时,力图劝说他放弃自毁。)
《迷岸》 被禁原因:超现实电影,精神病人的养成
【编导】考电影学、导演、编剧必看的各国100部电影 美国:30部
《2001:太空漫游》《雨中曲》《热情似火》《教父》
《星期五女郎》《马尔他之鹰》《日落大道》《美人计》《生于七月四日》
《写在风中》《双倍赔偿》《黄金时代》《最后一场电影》《日落黄沙》
《美国丽人》《铁面无私》《无因的反叛》《江湖侠侣》
《安妮霍尔》《周末狂热》《公民凯恩》《史密斯先生去华盛顿》《终结者2》 《白雪公主》《刺激1995》《天堂的烦恼》《剪刀手爱德华》《搜索者》
法国:20部
《巴黎野玫瑰》《坏血》《碧海情》《白色婚礼》《三个男人和一个摇篮》
《大风暴Z》《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广岛之恋》《天堂的子女们》
《瑟堡的雨伞》《逃犯贝贝》《驳船亚特兰大号》《虎口脱险》《游戏规则》 《百万法郎》《独行杀手》《天涯沦落女》《劳拉蒙太斯》《乡村牧师的日记》 英国:10部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浪子春潮》《红菱艳》《鸟人》
《愤怒的回顾》《第三人》《薰衣草山的暴徒》《小孩与鹰》
意大利:10部
《美国往事》《西部往事》《好坏丑》《八部半》《意大利式的离婚》
《温别尔托.D》《卡比利亚之夜》《1900》《放大》【那些禁止在大陆上映的100部电影】
德国:6部
《铁皮鼓》《玛丽布劳恩的婚姻》《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日出》《M》
苏俄:5部
《雁南飞》《战舰波将金》《士兵之歌》《乡愁》《办公室的故事》
日本:5部
《东京物语》《二十四只眼睛》《七武士》《心中天网岛》
其他国家:14部
《埃尔维拉.麦迪甘》《第七封印》《红军与白军》《一条安达鲁狗》
《地下》《十诫》《两生花》《呼喊与细语》《黑暗中的舞者》
《征服者佩尔》《无主之地》《卡门》《流浪艺人》《暴雨将至》
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佳片
一百年的电影,一百部的电影,在中国电影的夜空中寻找一些最亮的星星并不容易,难免有所遗漏,因为灿烂的星空很容易让人们的目光迷失,但谨以这样的方式向中国电影,和中国那些真诚对待的电影工作者们致敬!
这个帖子的内容出自《看电影》杂志为中国电影百年所出的一部增刊,这个评选是《看电影》编辑部综合中国电影工作者、电影学者、影迷网络及邮件投票结果最终整理而成的,虽然尽力照顾了方方面面的题材、风格、类型、影响力等等的因素,但它一定带有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和不公正性。实际上任何一种形式的评选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偏颇的,因为人类的价值观和角度本身就是千差万别,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所看重的价值也会有所变化,这也是电影永远具有新鲜的无穷魅力的原因。
100、《一个字头的诞生》
导演:韦家辉(1997年)
如果说六十年代中期的张彻开创了香港电影的英雄时代,那么九十年代之后,特别是徐克的《黄飞鸿》之后,香港电影则基本上进入了解构英雄或曰“反英雄”的时代,《一个字头的诞生》可以看作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本片尤其强调了“选择”的重要,影片对黑帮人物的诠释是完全颠覆性的,而全片的手法也完全是颠覆性的,无论运镜、剪辑、音乐、结构全部不循章法,而又表现出极高的技巧性和令人称绝的创意,可谓鬼才之作。
本片站在彻底的严肃的对立面上,彻底嘲弄和解构了一切黑帮英雄片中曾有过的庄严。然而在这个两段式影片的结尾,韦家辉却又令时光倒回从前,提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命题:你眼下的行为,正决定着你的未来,尽管命运无法把握,但结局却可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99、《十三太保》 导演:张彻(1970年)
张彻逝世于2002年,他留给世人的,除了他一生倡导的“阳刚”二字,还有由他开创的中国暴力美学一派,如果说《独臂刀》是张彻电影精神的代表,那么《十三太保》则是张彻电影美学的代表。
本片亦是狄龙和姜大卫登上银幕最初的作品之一,这两位形象气质各异的小伙子为张彻提供了新的灵感,而本片中也正是狄龙的一段借鉴京剧《太平桥》的死亡之舞,以及姜大卫的五马分尸场面最令人难忘。这两幕也正表现了张彻电影美学的一贯特色——阳刚、惨烈,而毫不血腥残忍,反而充满了唯美神秘的气息。
本片既有千军万马攻城略地的场面,亦有张彻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搏杀,视觉效果凌厉,
人物个性栩栩如生,可说是邵氏黄金时代娱乐片的代表作之一。
98、《祝福》 导演:桑弧(1956年)
桑弧是新中国文艺片导演的代表之一,他与那一代的许多电影导演一样,对中国戏曲艺术有很深的研究,从中得到大量的营养,并且乐于在电影中表现其意味。【那些禁止在大陆上映的100部电影】
桑弧曾执导过一系列颇具影响的戏曲片,《祝福》一片也明显可以看出桑弧对戏曲艺术的借鉴,片中主角白杨的走位、表演,影片的节奏感,都表现出很强的戏曲味。而影片的美术氛围亦体现出厚重而细腻的特色,构图严谨,是一精巧之作。
但这样的风格化的表现并没有夺去鲁迅原着中厚重的悲剧和批判精神,而是桑弧的更加生活化的处理之后,再次过渡到最终的悲剧,更加令人感同身受。可以说桑弧的改编是使其更加符合电影形式,也更加为普通观众接受了。
97、《爱情万岁》 导演:蔡明亮(1994年)
中国台湾导演素来喜欢把镜头对准现代都市中生活的普通人,蔡明亮便是其中对此发扬得很好的一位。《爱》是蔡明亮执导的第二部作品,跟他近期的作品相比,《爱》在探讨生命价值的时候更加人性化。
一个售楼小姐,一个做小买卖的男人和一个推销骨灰盒的男孩,三个没有家的人由一把钥匙联系在了一起。售楼小姐和男人维持肉体关系,男孩对男人的爱恋也在空荡荡的房间中肆意蔓延。他们都是需要通过与他人缠绵来解救自己的人,这是一个充满严肃性和启发性的哲学命题。空虚的灵魂飘荡在繁华的城市上空,青春和爱情在生命面前显得无能为力,男孩偷偷穿起女人的衣服,就如同影片中性与性别的模糊。影片最后售楼小姐长达8分钟的哭泣镜头是情感压抑后的一次释放,哭过了,生活还是未完待续。
蔡明亮运用了大量的空镜去捕捉和表现三个人或者三个人背后所隐藏的一个群落的人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对待生活更为细微的认知。整部影片的对白极少,编实验剧出身的蔡明亮认为,当语言已经失去它传达情感的意义的时候,它的存在就显得画蛇添足了。
96、《早春二月》 导演:谢铁骊(1963年)
六十年代初是新中国电影步入成熟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尽管它并不是孕育中国电影最好的年代。如《早春二月》就被狭隘地理解为“三角恋”而列入批判对象,作为“反面教材”连续在
57个城市放映,不过这倒在一定程度上令这部佳作更加为人所熟知。
影片描述的是旧中国知识分子寻找出路的过程,这是影片主人公萧涧秋的困惑,也是永远摆在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一个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冲撞是每个时代都无法避免的,在个人对社会委身与反击中,同情曲解为伤害,拯救变成了刀子,牺牲换来了流言,孙道临曾评说过他所饰演的萧涧秋是一个多余的人,亦如是知识分子所置身的尴尬处境。
影片最后萧涧秋毅然离开小镇和爱人,踏上革命的旅程,把自己的出路化身于民族的出路之中。导演在影片中运用大量的空镜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挣扎,镜头中的小镇充满了诗情画竟,被称为人道主义的散文诗。
95、《色情男女》 导演:尔冬升(1996年)
影片讲述一个连续失败三部电影的导演,迫不得已接拍三级片,过程中遇到的辛酸和挣扎。在这部充满反讽和自嘲的精神影片中,尔冬升以无奈到极点,而又反生出希望的态度,探讨了香港电商业电影的现状,和创作艺术电影的艰难。在香港电影经历寒冬后缓缓复苏的今天来看,几乎有种寓言的味道。
虽然影片的题材严肃,却用了相当轻松有趣的方式来表达,是一部非常难得的,令人笑着思考,笑着担忧的影片。尔冬升也许称不上大师,但却是一个灵魂真实,永远可以触动我们的电影人。
94、《哪咤闹海》 导演:王树忱、严定宪、徐景达(1979年)
中国电影早期的动画片尽管是拍给孩子看的,其中却往往蕴含有深刻的人文精神,《哪咤闹海》可说是其中的代表,这部可以媲美《大闹天宫》的中国动画杰作,而在感染力方面则又是《大闹天宫》所不如的,孩子们在看这部动画片时,会被哪咤的经历所感染、流泪,而当我们以成人的眼光再次看这部作品,则会发现这部浪漫主义的动画作品,实际上那样生动地描绘了人在成长中所必须面对的挫折和委屈,童年时第一次面对一个与成人们曾描绘过的不一样的成人世界时的痛苦、童年世界的纯真与成人世界的伪善、童年的勇敢的弱小与成人的强大的软弱„„只不过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或者《香港制造》等片中所描绘的残酷青春不同的是,在动画片里,我们可以让童心最终胜利,战胜成人世界,而在真实里这是不可能的。儿童和成人可以从中看到两个不同的故事,这也是中国动画片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了。【那些禁止在大陆上映的100部电影】
王树忱以笔名王往编剧了《哪咤闹海》的故事,其一波三折,剧力万钧的情节设计突出了王树忱强调戏剧冲突的创作态度,另外两位导演严定宪负责影片的动作设计,影片哪咤自刎的高潮戏就是他设计的,徐景达负责影片的特效设计,赋予了影片精彩的奇幻感。
93、《血战台儿庄》
导演:杨光远(1986年)
本片可说是中国抗战电影中非常值得尊敬的一部,事实上本片有仅在内地上映时取得轰动,在港台、海外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导演杨光远在八十年代拍出这样一部令全世界中国人都得到震撼和感动的影片,其意义不可埋没。
杨光远选择台儿庄战役这样的题材来拍摄,也正是被这场战役的戏剧性,和中国军人在其时表现出来的壮烈英勇、有死无退,以抛弃宿怨的精神所打动。《血战台儿庄》很好地做到了戏剧性与纪实性的结合,而历史的具有的悲壮也使这种平衡得以可能。
影片采用接近纪录片的风格拍摄,台儿庄之战的种种动人之笔,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再现,结尾“血肉长城”的意味更使影片的意义得到最终的升华。这部二十年前的作品在中国战争电影中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92、《女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1995年)
传奇女星萧芳芳在她的黄金时期选择离开演艺圈,出国求学,曾令无数喜欢她的影迷为之不解和惋惜。幸而萧芳芳后来再次回到电影的世界,而本片亦成为她的真正代表作品,她在片中不着痕迹地演出了一个照顾痴呆老人的女人的内心世界,令人信服。
本片也令萧芳芳夺得柏林电影展、香港电影金像奖和中国台湾金马奖的三重影后。《女人四十》亦是女导演许鞍华的女性电影的代表作,展示出港片中少有的女性关怀,全片深沉内敛,悲中有喜,感人至深。
91、《半斤八两》 导演:许冠文(1976年)
七十年代初,李小龙出演功夫片,连破香港票房记录。但李小龙自73年去逝之后,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就轮到由许冠文来打破了。从1974年到1976年,许冠文兄弟的喜剧片连续成为香港电影票房冠军,1976年的《半斤八两》更是狂收850万港币,成为香港喜剧片划时代的作品。
本片由许氏三兄弟联合主演,其成功在于切中当时香港社会的普遍心态,以市井谐趣反映当时的时局和人生百态,房东小人物的自嘲,其以红肠模仿李小龙双节棍打斗的场面,不仅在当时回应李小龙逝世的英雄真空,也成为许氏喜剧时代的经典场景。本片成为香港市井喜剧时代的代表作品,许冠文《冷面笑匠》的特质,在片中得到尤其突出的表现。
90、《刀》
导演:徐克(1995年)
刀的出现对徐克来说是必然的,因为他已经联合程小东、张叔平等人将浪漫武侠的风格推到不可超越的地步,而李连杰、林青霞等人的离开也使传统的武侠片必然成为一种飘渺的回忆。一直坚持“以今日之我打败昨日之我”的徐克在这种情况下拍摄了《刀》。
《刀》打破了传统的故事结构与拍摄方式,强调世界的残酷,人心的暴戾,“当它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人就成为一把刀,见人就斩”。
影片在故事上完全打消了传统电影的戏剧性,转而强调真实世界的偶发性,在画面上打消了之前的构图与原则,转而以接近纪录片的手法拍摄这一武侠作品,而这正是徐克的意图——突显真实世界的残忍与人心的残忍,以及在这个残忍的背景之下的残酷的浪漫。
89、《纵横四海》 导演:吴宇森(1991年)
吴宇森在以《英雄本色》一举成名之前,曾常被公司派去拍摄喜剧片,当然吴宇森骨子里是个比较沉重的人,这就是吴宇森之所以成为《英雄本色》之前的吴宇森,而《英雄本色》又充满了悲愤感的原因。
然而《纵横四海》中的吴宇森表现却十分惊人,虽然不算是喜剧片,却成为港片中最具有喜剧感的电影之一,这里面有编剧杜国威的的功劳,也与吴宇森此时的心境有关,还有,吴宇森始终可以以各己的态度发掘周润发的潜质,他曾经说,周润发的个人经历和他很像,所以喜欢以周润发来作自己的代言,这显然是指《英雄本色》。
而《纵横四海》中,吴宇森又发掘了周润发另外的一种乐观洒脱的气质,使之饰演了另外一个如此令人难忘的角色,而张国荣、钟楚红的发挥也与周润发相映成趣,本片的结构可能来自张彻的《无名英雄》,而张彻是在革命的题材上发展的冒险喜剧,吴宇森却是由他所偏爱的艺术——绘画上面发展出来冒险的喜剧,本片能够将通俗题材的枪战冒险赋予优雅浪漫的气质,细节更是丰富之极。
《纵横四海》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架空的世界,相当于童话。因为这部影片,吴宇森便不仅仅是一个暴力教父,亦同样是一位童话家。
88、《半边人》 导演:方育平(1983年)
本片是方育平继1981年的《父子情》之后,再次以写实手法拍摄的一部作品,有《秋菊打官司》和《樱桃的滋味》的十年之前,方育平已经开始用接近纪录片的手法拍摄影片,并使现实与电影几乎难以分清其界限。
《半边人》中,方育平选取的演员许素莹在片中扮演的角色根本就是她自己,她片中的家人也是她真实中的家人,一些事件的发生,其真实往往予人以震撼感,而竟是在拍摄过程中偶然纪录到的真实事件。
《半边人》摒弃了戏剧化的处理,以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的态度拍摄这一作品,甚至让摄制组入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