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中国古建筑史论文 姓名:
学号:班级: 许 化 英 2007091120 商 务071班
中国古建筑中的文化
有人说建筑师凝固了的诗,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人文情怀。任何建筑,反映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建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立体的反映出时代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古代帝王与宫殿的恢宏精致凸显了皇权的威严与伦理的咄咄逼人;陵墓与坛庙的庄严肃穆昭示着古人对“慎终追远”的重视;叠山理水的山庄、园林,把山、水、石、树融汇一体,又是中国文化追求适意自然与诗意自然的表;中国古代建筑不张扬的个性,而以建筑群体的和谐为至境,也是中国文化追求有序、和谐的绝佳体现。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徜徉,你又不仅流连在精美的楼台殿阁、亭榭廊阙中,还在与古人进行着无言的交流,他不动声色地告诉你:几千年来,帝王权贵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无上权威,富商大贾是如何追求自己的逸乐奢侈,布衣隐士又是怎样装饰自己的精深家园,平民百姓又是怎样营造自己的斗室蜗居„„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又使得中国建筑异彩纷呈,别具特色。藏族建筑粗狂豪放,傣族建筑玲珑纤巧,侗族建筑古拙质朴,苗家的吊脚楼别具风情,等等,都各有千秋,而又不同程度的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即使是汉族建筑,南北东西又风韵独具。北京四合院像中规中矩的士子,温文尔雅;山西的晋商大院,敦厚拘谨;江南水乡宛如处子,清新秀丽;天井式民居白墙青瓦,明朗而素雅;聚族而居的各家圆楼,亲切祥和。多元一体的文化,造就了和而不同的建筑,如繁星点点,共同组成了中国建筑的灿烂银河,使中国建筑以独特的风姿独立于世界之林。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又被称为世界奇观的万里长城,有造福后世的京杭大运河,有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有巍峨壮丽、气魄非凡的古都西安,有富丽堂皇的紫禁城,有代表天受神权的天坛,有千军万马之势的秦始皇兵马俑,有秀丽婉约的江南园林,有亲切祥和的四合院„„.他们不但代表了中国的古老建筑文化,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科学,是古代社会的全面载体。 前几天和同学去过人民商场附近,高耸入云的大楼让人抬头看着很是压抑,我问学建筑的他,为什么要把建筑设计成这样。他回答道为了更大的节省成本和创造效益,我默然。现代城市中的建筑大抵都是如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高高的树
起钢筋水泥铸就的摩天大楼,生活其间忙碌的人们也许已经习惯这样的建筑,并且更多的人把建筑的高大宏伟作为财富的象征。
在一个文化系统里面,建筑无疑是最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比如中国南北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北方多为砖石结构,南方多为木结构;北方多为平屋顶,南方多为斜屋顶。这是中学教科书上内容,笼统而概括,并不见得详实。而这段时间,通过对《中国建筑史》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瑰丽华美的建筑有着深深地文化内涵,让我感受了一次不同建筑和文化的冲击。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那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建筑呢?中国的建筑文化的精髓又是什么呢?怎样用现代的材料去表现中国的建筑文化呢?
现在建筑界的大师们对中国建筑文化有很多的看法。一些人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我个人认为在现代的一些西方建筑上面强加一些中国的建筑元素上去很可笑。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济南洪楼周围的一些建筑群,都是在现代的一些建筑的边上加一些中国建筑的屋檐之类的。也许建筑的设计者是想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但是那样一做后不是协调了,而是别扭了。所谓和谐,就是和而不同,和而同了就没有协调可言了。一些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感觉不够时尚气派。他们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
作为一个建筑师,不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要求,而且给人类精神提供丰富的空间感受。文化,也就是要“人化”,每一种文化都是靠人的活动和思想来支撑的。
中国的建筑不仅有外观的瑰丽华美,更具深深地文化内涵。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庭院,还是巍巍高耸的殿堂,无论是斑驳陆离的雕饰,还是长河落日的雄关,都能于其中品味到历史的沧桑,与古人进行精神的沟通。
第五章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5分)
白族语属于哪一个语族
A.
藏缅语族
B.
苗瑶语族
C.
瑶族语族
D.
汉语族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2
【单选题】(5分)
白族语属于哪一个语支
A.
藏语支
B.
缅语支
C.
彝语支
D.
语支未定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3
【单选题】(5分)
大理白族话属于什么方言区
A.
北部方言
B. 中部方言
C.
南部方言
D.
西部方言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4
【单选题】(5分)
剑川白族话大概有多少人使用
A.
20万
B.
30万
C.
40万
D.
50万
正确答案是:D
查看答案解析【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又使得建筑异彩纷呈,别具特色。藏族建筑粗狂豪放,傣】
5
【单选题】(5分)
白族历史上的称谓“民家”大概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6
【单选题】(5分)
白族的支系那马人主要分布在哪里
A.
怒江
B.
碧江
C.
洱源
D.
剑川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7
【单选题】(5分)
白族人口大概有多少
A.
100多万
B.
200多万
C.
300多万
D.
300多万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8
【单选题】(5分)
白族认为什么颜色的衣服是尊贵的
A.
红色
B.
蓝色
C.
白色
D.
黑色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9
【单选题】(5分)
白族的饮食喜欢什么口味
A.
清淡
B.
酸辣
C.
甘甜
D.
咸鲜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10
【单选题】(5分)
下面哪一种建筑不是白族的
A.
一颗印
B.
三坊一照壁
C.
四合五天井
D.
六合同春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11
【单选题】(5分)
大理白族喜欢用什么砌墙
A.
青砖
B.
土坯
C.
鹅卵石
D.
水泥
正确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12
【单选题】(5分)
白族的“火把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A.
六月二十四
B.
六月二十五
C.
六月二十六
D.
六月二十七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分
第六章
1
【单选题】(6分)
中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壮锦又称“僮锦”、( ),较厚实,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
A.
青花布
B.
“绒花被”
C.
蜡染
D.
苏绣
2
【单选题】(10分)
宁明的花山崖壁画中的人像、兽像、物像(似铜鼓或铜锣的图案、环首刀等)等图案的颜色是( )
A.
赭红色
B.
五颜六色
古铜色
D.
黑棕色
3
【单选题】(6分)
分龙节的时间,有一句话就是“上团吃亥日
的日子
A.
秋分
B.
谷雨
C.
清明
D.
夏至
4
【单选题】(10分)
黎族隆闺里不能进行的活动
下团吃辰日”,是哪个节气前后
睡觉
B.
做饭
C.
玩乐器
D.
玩游戏
5
【单选题】(6分)
放长生鸡仪式中,鸡是通过什么方法固定的
A.
胶水粘
B.
饥饿法
C.
绳子捆绑
D.
定鸡法
6
【单选题】(10分)
在布依族所使用的药材中,最有名的一种草药生长于牂牁江流域,是布依族一直用来避瘴解毒的养生保健珍品,这种草药是( )
A.
毛慈姑
B.
薤叶芸香
C.
黔党参
D.
南沙参
7
【单选题】(6分)
傣族的特色饮食是哪一种?
A.
酸辣鱼
B.
琵琶肉
C.
香茅草烤鱼
D.
鸡肉烂饭
8
【单选题】(6分) 傣族的叙事长诗是?
A.
木卡姆
B.
格萨尔王
C.
江格尔
D.
召树屯
9
【单选题】(10分)
有侗族香格里拉之称的地方是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民俗风情与其建筑特色
土木与工程学院
材102 班
学号2102051012231
日期:2011.10.22
谷伟楠
浅谈中国少数民族民俗风情与其建筑特色
摘要:《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指出:房屋建筑是人类最经常、最普遍使用的生活设施,除少数宫廷建筑和特殊建筑物外,绝大多数建筑物都是就地取材,所以人们在建筑房屋之前,首先要考察当地有哪些可供使用的材料。其次,为啦满足房屋建筑最基本的防御功能,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
关键词:居住环境;结构形式。
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气候变化万千,居住建筑异彩纷呈,姿态万千。少数民族居住建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莆田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南平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无论所使用的材料,还是建筑结构样式,都反映了人们巧妙地利用当地材料,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来营造居所的智慧。 在中国每个少数民族由于居住地的环境不同,所以之间的民族民俗风情与其建筑特色都是大不相同的。接下来我就以傣族与蒙古族为例简单介绍下中国少数民族民俗风情与其建筑特色。
傣族介绍
西双版纳的傣族居住环境:大多在平坝傍水而居,或在河谷依山傍水而居
。
傣族民俗节日:“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泼水、丢沙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目。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傣历六七月,相当于公历4月。
建筑特色: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佛寺和佛塔同样是傣族村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建筑历史悠久,而且多属精美的文物古迹,是傣族建筑技艺的精品和代表作。
这种建筑样式十分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材料资源特点,据以下特点(1)对地面状态的适应能力强,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2)有利于改善住居的生态环境(3)适应热带地区高温、湿热的气候特点。
蒙古族
居住环境:位于我国北边中部,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多草原(6大草原)和湖泊(1000多个)。
上一篇:剪纸蒙古包里的小女孩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