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推广

| 工程硕士 |

【www.guakaob.com--工程硕士】

绿色建筑及其推广探析
绿色建筑,推广 第一篇

绿色建筑及其推广探析

高 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 710055)

摘要: 绿色建筑即生态建筑,其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三大主题,形成一个立体、全方位的环保工程,具备了节能、节水、节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延长建筑物寿命等多重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绿色建筑的出现与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满足社会民生需求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建筑节能与环保更深层次的优化与拓展。毫无疑问绿色建筑将会在中国逐渐兴起,也是建立创新性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仍面临着困难并存在着问题,需对大力推广我国绿色建筑的相关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 绿色技术; 推广策略; 制约因素;

中国分类号:TU13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是遵循保护地球环境、节约资源、确保人居环境质量这样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建筑理念,又称可持续建筑或生态建筑。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归纳来说,绿色建筑是应用环境回馈和资源效率的集成思维去设计和建造的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提高居住品质。而目前来看,常规的建筑技术很难达成目标,这就要求绿色建筑要突破传统建筑技术的种种制约,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新技术、新材料,以及绿色的施工与运营管理,来实现建筑选址的规划合理、资源利用的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的综合有效、建筑环境的健康舒适、废物排放的减量无害和建筑功能的灵活适宜。

2.绿色建筑的发展

在 21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都是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的共同发展战略。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自然资源总量的 40%,能源总量 40%,而其所造成的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的 40%。因此在建筑领域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人类实现持续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年建筑量居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增长迅速,而许多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居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在 46 种支持性资源中,到2020年就只有6种资源能够自给,其余大量要依靠进口。也就是说,国内建筑市场的旺盛需求以及建筑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建筑业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建筑业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功能质量的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应

考虑环境影响,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即发展绿色建筑[2]。

3.绿色建筑的建材

所谓绿色建材,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老百姓用着放心的建材"。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并具有本质安全、防灾减灾、使用舒适等性能的建材产品。绿色建材不是一种或一类单独或特殊的具体产品,而是对建材“健康、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一种要求,是对建筑材料在原料的加工、生产、施工、使用及废弃处理等环节贯彻环保意识并实施环保技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责任。

绿色建材首先应建立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它必须满足建材的相关要求;其次,绿色建材的“绿色”是相对的。绿色建材要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如“少用资源和能源”,怎么算少用? 没有也无法定量化,所以绿色是相对的,离开了相互比较或者说离开了一定的“参照物”谈“绿色建材”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4.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又称节能建筑或生态建筑,其基本目标是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使建筑物自然资源的损耗(材料和能源)和环境污染降到最低,形成一个健康、舒适、无害的空间,使建筑的质量}功能和性能与目的相统一,使环保性能、费用和经济性能相平衡,拆除时能够做到与自然界相融合。也就是说,绿色建筑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具有传统建筑无可比拟的优势,其特点见表

1.

推行绿色建筑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体现,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业由高能耗}高污染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今世界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长期目标,为更好地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实现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建设适合自己国情的“绿色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5.绿色建筑的技术系统分析

绿色建筑的建设依赖于绿色技术的支撑,技术的瓶颈直接导致了我国绿色建筑规模化程度较低。

(1)绿色技术应用与扩散水平:绿色技术成本是推广绿色建筑的关键。任何绿色技术的应用都是研发、改进、推广的过程,绿色建筑技术的成本是开发商、消费者和设计师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研发投入、绿色技术的应用与扩散水平[3]

决定了技术的应用成本,技术扩散程度越大,说明该项技术的市场普及率较高,技术较为成熟,具有良好的生态性能和经济性能,应用成本较低。

(2)绿色技术适宜性水平:适宜技术是指具备技术可行、经济适用、生态环保特点的技术。设计师在制定技术策略时要注重因地制宜,不可盲目地进行“产品堆砌”和“技术冷拼”,既要考虑技术的地域环境适宜性、资源/能源节约效能、舒适性改善,又要注重其经济适用性。绿色技术适宜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设计师的绿色设计水平。

(3)绿色建筑质量性能水平:绿色建筑的最终功能是为消费者的生活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绿色建筑的质量性能水平要求环境品质能够满足环保健康和居住的舒适性,是消费者对住宅的直观体验的评价,质量性能水平的好坏来源于设计、施工、适宜技术体系的集成,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可。

6.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2006 年3月16日,原国家建设部公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于 2006 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体系包括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设)、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各大指标中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标准中对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分别提出了要求,特别是在住宅建筑标准中突出强调了有关室内环境的采光、隔声、通风、室内空气质量各项参数指标。随着绿色建筑的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家绿色建筑评价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建立还处于初始阶段,完善和发展中国绿色建筑评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缺乏实践经验,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尚属空白。近年来,有关部门围绕着建筑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颁布了一些单项的技术法规。2002 年,原建设部科技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出版了比较客观科学的绿色生态住宅评价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其指标体系主要参考了美国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2.0),同时融合了我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等法规的有关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是我国在这方面研究正式迈出的第一步。2002 版《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的指标体系主要分为 5 个子项: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能源与环境、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提出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体系。

7.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2)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的原则: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

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3)健康舒适原则: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心,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8.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绿色建筑认知缺乏:社会目前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的内涵[4],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把“绿色建筑”等同于“绿化”。甚至有些房产商对豪华和所谓的高科技建筑打出绿色招牌,使“绿色=昂贵”的理解日益深入人心。普通老百姓,甚至一些行业人员,把绿色建筑等同于贵族建筑。这种“绿色”误区大大降低了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阻碍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2)绿色建筑技术及产品还不成熟:我国绿色建筑基础研究滞后,国内节能技术、节能建材及产品还很不成熟,使用成本高且种类不全,配套施工技术复杂,用后易产生一些工程问题,致使开发商缺乏尝试节能建筑的兴趣,更不用说涉足需

要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支持的绿色建筑了。若大量采用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必然导致绿色建筑造价昂贵,不利于应用推广。

(3)绿色建筑成本初期投入大,长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从绿色建筑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其初期投入较高,虽然长期的社会效益、环境和生态效益显而易见,但直接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却相对较低,成本回收期长。而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当前社会,投资人出于投资风险考虑,往往追逐短期利润和资金的快速回笼,对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不高,而为了寻求卖点,“绿色建筑”这样的词语更多的会出现在开发商炒作的广告语里,而不是实际建设中。

(4)绿色建筑专业人才和机构缺乏:目前,我国尽管部分学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热情非常高,但相当多的设计人员不熟悉绿色建筑设计,采用绿色建筑方案往往会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从而降低了实践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同时,绿色建筑的落实,需要一种在项目前期就有多个工种、多个责任方参与的“整体设计”理念,并贯穿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使用的全过程。而在国内,很多方案开始没有考虑成熟,后期再深入调整,很难实现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功能。因此,迫切需要设置与绿色建筑相关的专业机构,培养绿色建筑专业人才,使各工种相互协调、整体作业。

(5)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完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涉及到多个领域,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研究课题。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现在也出台了一些标准和技术导则,但体系并不完善。国内现阶段很多项目是为评星、评级而做的绿色建筑,出现了技术“冷拼”以及戴“绿帽子”现象[5]。为了拿到相应奖项或分值,不惜代价使用高新科技,或花钱做摆设,完全忽视建筑成本和功能,走上极端的误区。

9.绿色建筑的规模化推进策略

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基于宏观经济条件,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激发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的热情、有效降低绿色技术成本、保证绿色建筑质量性能水平是现阶段绿色建筑形成规模效应面临的一大挑战。

(1)加强绿色意识,加快绿色建筑相关研究:通过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促使开发商积极开发绿色建筑,从源头上有效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同时倡导绿色经营方式,进行绿色运营、管理、营销、服务等。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加快国内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不断降低初投成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密切跟踪研究国际绿色建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加强技术合作,汲取有益经验,推动市场融合,不断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

(2)梯度化推进绿色建筑:宏观经济是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梯度化推进绿色建筑。鼓励在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优先试点推广绿色建筑,加大绿色建筑的实施力度和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经济水平一般地区结合自身条件,划分重点区域发展绿色建筑;而经济水平较弱的地区扩大单体建筑示范规模,逐步向规模化推进绿色建筑。

(3)建立“示范性”绿色建筑:消费者了解绿色建筑的途径通常是媒体,得到的是简单的概念层次的理解,并且消费者在购房时的“四节一环保”的绿色理念比较薄弱,不愿出高价购买绿色建筑。要使消费者真正认可绿色建筑,就需要把绿色建筑理念的理解扩展到实体层面,在不同地区建立绿色建筑示范区,让消费者切实体会到绿色建筑的好处,将绿色建筑节能的数据对公众予以公布,并对

【绿色建筑,推广】

绿色建筑节约的运营成本、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进行宣传,用消费者的口碑宣传绿色建筑,促使绿色建筑被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

(4)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绿色建筑的接受度因城市经济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了绿色建筑的建设规模。政府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必须对绿色建筑在不同城市实施时带来的经济效率差异性开展研究,立足当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居民收入水平、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需额外承担的费用等,利用税收、财政价格补贴等经济杠杆,对消费者、开发商、缺乏经济驱动的设计师等行为主体实行激励,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降低贷款额度、延长贷款年限给予绿色建筑参与者优惠[6]。

(5)提高绿色技术产业化水平:绿色技术的成本是影响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绿色技术在没有形成产业化之前都是比较昂贵的,因此,吸引资金相对雄厚的企业为绿色技术的推广提供第一次动力,积极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使用和推广,提高绿色技术的扩散水平,同时绿色技术通过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进入商业化运作的绿色技术最终可以形成产业的绿色自觉[7],从而降低绿色技术成本。

(6)加快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开发与实施,加强急需人才培养:我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国情,针对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律法规等的不同来合理开发、有效实施。应尽快完善绿色建筑国家和地方标准体系,尽快制定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评估标准,实施绿色建筑及相关产品标识制度,建立评价监管体系,规范评估机制,切实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对急需熟知绿色建筑理念、致力于绿色建筑建设的专业人才,可通过高等院校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或增加绿色建筑相关课程,来培养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可通过定期组织绿色建筑相关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应用能力;还可在建筑师资格认证或行业资质相关评审中,适当增加对绿色建筑知识的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素养。

10.结语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理想,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经济部门都有责任为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而奋斗。绿色建筑体系正是国际建筑界为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绿色建筑推广的前景及要点
绿色建筑,推广 第二篇

中国绿色建筑推广的前景及要点

近年来,“绿色”、“生态”成了社会的时髦用语,建筑界也是如此,几乎每个设计方案说明书都要用到“绿色”、“生态”这些词汇,但是什么是绿色建筑呢?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简言之,绿色建筑即应该做到3个方面: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气候保护,因此,绿色建筑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

1 绿色建筑现状及前景分析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城市化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据最新研究,我国城市化率自2000 年以来,每年均以超过1%的速度递增,每年约新建18亿~20亿m2建筑。然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据欧洲建筑师协会测算,建筑能耗占用了整个社会中能耗的50%。消耗了50%的水资源,40%的原材料,并对80%的农地减少量负责。同时,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气体效应、50%的水污染、48%的固体废弃物和50%的氟氯化物均来自于建筑[2]。因此,无论是能源、物质消耗,还是污染的产生,建筑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对于我国城市建筑来说,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型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而绿色建筑的推广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世界范围内,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通行的理念,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德国、英国、瑞典等,其绿色建筑不但是一种理念,而且已经进行了实践示范,并且将绿色建筑纳入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理念还是技术实践,中国的绿色建筑与国际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首先,在理念上,绿色建筑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理念中,许多业内人士,甚至是一些科技学者在绿色建筑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在他们看来,绿色建筑就是超低能耗建筑、高科技建筑,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更有甚者,认为绿色建筑等于绿化面积。其次,在实践技术上,目前我国的建筑产业作为一个复杂多样的产业群体,存在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住宅能耗平均高出

3.5 倍,还处在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问题相当突出。而这种发展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城市综合质量的提高和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影响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可喜的是,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我国已经加快了绿色建筑的步伐,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在逐步得到完善,比如:《节约能源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法规相继出台和施行,为绿色建筑工作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业内人士,也在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作大量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已经逐渐融入企业,特别是建筑相关企业的管理理念。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绿色建筑已是大势所趋,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必然面临整合升级,建筑设计及家居设

计也越来越呈现专业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城市现代建筑对其总运行成本、节能环保、用户体验、与建筑外观的结合等都提出了新要求。

同时,来自资金、政策方面的压力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关注性价比高的产品,为物业增值以推进市场销售。房地产开发商只有不断了解信息,更新理念,把关注环保节能的客户需求和新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带来更高的收益。

总之,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民生的需求,顺应了经济增长方式战略转型的需要,又是我国建立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2 绿色建筑要点分析

2.1 理念先行,走出误区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从一般意义上讲,绿色建筑并没有比普通建筑的成本提高。同时,绿色建筑并不一定就是高科技的建筑,更不是“呆板”的建筑,它可以形式多样,而且鼓励建筑师创新。一方面吸收传统建筑的理念,充分体现本地化;另一方面则全面进行材料、工艺的创新,充分体现自主创新、依照本地实情创新。因此,在推广绿色建筑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绿色建筑的理念,使绿色建筑理念得到政府部门、开发商、投资商和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管理人员以至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从而保证绿色建筑理念在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以体现和质量监督与保障。

2.2 法律保障,政府引导

为保证绿色建筑的推广,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必须加以完善和修改。宏观上要研究确定发展绿色建筑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逐步构建推进绿色建筑的产业结构。在《建筑法》、《节约能源法》和《规划法》中要体现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内容,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做出补充要求;同时,必须建立适合目前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估、认证、标志等制度,巩固评价体系。从而在立项、规划、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核准销售、维护使用等环节上均有法可依。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则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开工的强制性门槛。项目建成后应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标准的,不得进入市场。同时,为了促进法律、法规体系的落实,政府应以市场为基础,根据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情况制定推进绿色建筑实施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制定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和国家特殊的财政鼓励政策相结合的推广政策。而在此过程中,政府应与企业合作,特别是加强与有影响力的大型建筑企业合作,构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交流平台, 使得具有经济可行性的技术迅速推广,从而推广绿色建筑的发展。

2.3 从设计到验收全覆盖

建筑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设计、施工和验收,到建筑物的维护和使用各个阶段都影响到总的节能及环保效果,因此,绿色建筑的推广应覆盖从设计到验收的整个过程。

(1)设计阶段。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国内某个城市的某建筑被定向爆破的消息,而部分被爆破的建筑的寿命并不长,有的才十几年甚至几年。从绿色建筑的角度考虑,建筑应该寿命长,同样的资源的投入可以有更长的使用期,从而节约资源。建筑的寿命长,不仅仅是这个建筑“很结实,很牢固,经久不坏”,还需要这个建筑有很好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前瞻性,能够应对未来的功能变化和发展。所以进行建筑设计时,考虑建筑的寿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策略。而目前,一方面建筑设计寿命偏短;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房屋在其寿命还没有终结时就被爆破拆除,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作为绿色建筑中重要的一环,建筑物节能应当体现在整个的建筑生命周期中,因此,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新建建筑物的节能效果,也要考虑建筑物随着使用年限增长导致的节能效果的下降。同时,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后期改造的灵活性。而在绿色建筑设备和技术的采用上,则不一定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最环保的技术,而应该在达标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及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采用合理的技术和设备;

(2)施工和验收阶段。建筑物能否实现设计的节能及环保目标,施工阶段是关键一环。此环节中,建筑材料(包括零部件及设备)的质量、施工工艺的选择和施工管理则是重中之重。首先,在建材的采购上,施工单位(有时为建设单位)主观上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将质量放在第一位,杜绝伪劣材料进入工程;其次,政府作为监督者,则更应起到监督作用,要多措并举、部门联动,对建材的制造、销售以及采购的各环节进行监管;再次,在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明确地规定以绿色建筑施工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施工组织和管理,比如,通过合理的施工线路规划,减少运输,减少填土,推广合理的施工工艺,严格管理,杜绝返工等,以减少能源的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在施工过程及验收阶段,监理和项目验收部门则根据绿色建筑的标准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建筑物和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与检测,加强对保温材料的厚度、热导率、外窗热导率、气密性等热工指数的控制,使其符合设计文件的严格规定。

2.4 环保、新型材料的研究与推广

建筑材料的“绿色”与否是推行绿色建筑的关键。

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门窗的密闭性决定着建筑的能耗;墙体采用黏土砖即是对自然的破坏;装饰材料释放的各种毒害气体则直接对居住环境造成污染。而传统的建筑材料基本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新型、环保材料的研究与推广则势在必行。

目前国际上称之为绿色、生态的环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等。与传统建材相比,新型建材主要是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大量的工业废弃物质,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减少或避免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更为主要的是,在其产品结束其使用寿命后,还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不会形成新的废弃物。

环保新型材料的发展在我国已起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型环保建材无论是在研究、开发还是实施上均有一定差距。①建筑46%的能耗均通过门窗损失[3],然而在门窗产品的使用上,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标准,因此,造成目前产品质量混乱,以次充好的局面,许多开发商往往将双层玻璃作为真空玻璃来宣传进而提价;②作为清洁环保能源的太阳能,其转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太阳能为何到现在也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建筑呢?③所有的装修材料厂家都说自己的产品绿色环保,但事实上,大多数生产企业和经销商连自己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国家的哪条标准都不了解[4];④墙体革新已推出数年,但其执行标准、范围及实效均有限。因而就造成眼下的局面:要么根本无标准可依;要么虽然技术可靠,但推行不畅;要么就是有标准,但要求低、范围窄或是执行不力。因此,政府须加强对新型环保建材的研发,制定相应标准,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对建筑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采取相应的政策激励和市场机制,以使新型环保建材得以研发和及时推广。

3 结语

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和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传统的粗放式城市发展模式必须改变,绿色建筑是这一改变的必然模式和结果,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绿色建筑的推广,必须在建立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使用上全覆盖式加以监督和管理,同时,大力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而所有推广的政策与技术要点,归根到底只有2 条:一是强制性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二是优惠政策的制定与使用。只有两手抓,绿色建筑才能顺利推广。

参考文献:

[1]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晨风。资源与人居环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7):1-3。

[3]建筑节能,门窗先行[J/OL].中国建材网,[2008-9-8]。

[4]陈杨生,谢浩。呼唤环保型建材,促进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3):19-22。

推广绿色建筑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绿色建筑,推广 第三篇

浅析推广绿色建筑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摘要:文章分析了绿色建筑推广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加大宣传、立法和建立长期激励机制方面的具

体措施,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能耗;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2374(2012)22-0086-03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业在

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

业之一。建筑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广大人民群众

生活质量的大事。但建筑业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的产业,传统的

建筑业往往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此同时,伴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每年有大约20亿平方米的建

筑总量产生,这给我国能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寻求一种建筑业可持续地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发展迫在眉睫。国内

外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它以人、

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工技术

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充

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东能源危机,20世纪90

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成熟。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引入

了绿色建筑的概念,但直到2005年10月以后,才真正由国家主导

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的法则,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

量之间和谐发展的理念。而将“绿色”理念引入建筑领域,就形成

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就是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

和室内外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在全生命周期内节约资源(节能、节

地、节水、节材)、环境友好的建筑。绿色建筑也被称之为可持续

建筑,它不仅仅是一种节能和环保的建筑概念,更是一个包含自然、

社会、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概念。人们在应用绿色建筑的

概念时,更多地考虑了建筑物建造和建筑材料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在

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对人类的生态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非常符合

政府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它是构成循环经济的一

个重要方面。绿色建筑所提倡的节能、环保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有效途径。

2 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上提出这样一个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升为基本国策,使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早在“十一五”之

前,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1996年,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会将绿色建筑正式列为在“九五”计划重点课题。2002

年底,科技部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对绿色

建筑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与绿色建筑相适应

的评估方法。2004年,建设部和科技部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

纳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进行重点研究。该课题研究了绿

色建筑的评估准则和技术标准,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

技术和配套设备,并力求通过将相关技术集成一体化,建立若干示

范工程,形成我国绿色建筑核心技术的研发基地和自主创新平台。

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的建筑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

绿色建筑的推广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减少排放有害气体、改

善大气质量,也有助于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适度。从长期发展角度来

看,发展绿色建筑还带动了建筑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绿色

【绿色建筑,推广】

建筑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能为人们提供健康和适用的生活空间,

它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人、自然与建筑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

途径。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推广和发展绿色建筑对于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3 推广绿色建筑的途径

绿色建筑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

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绿色建筑的推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3.1 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绿色建筑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可能就是提高建

筑的绿化率,这显然是错误的。依这种理解,让人们增加投资去接

受绿色建筑,必定会遇到重重困难,所以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宣传是

推广绿色建筑的必要举措。绿色建筑应该走出科研单位、走出学校,

让专家、研究员以外的普通民众也增加对绿色建筑的了解,认识到

绿色建筑的投资回报和长远收益,绿色建筑的发展才会更加顺利。

针对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开发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来说,向这

些群体宣传绿色建筑的意义更为重大,对他们的要求不止是理解概

念那么简单,因为他们是建筑行业的从业者,他们也是应用绿色建

筑的主要推动者,应该使他们认识到绿色建筑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

潮流和趋势的。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十分关键的,对绿色建

筑概念理解不深刻早晚会被淘汰的。建筑行业的从业者们多一分紧

迫感,绿色建筑的推广就能早一点实现。从具体的实施方法来讲,

可以加强示范项目的推广和宣传,特别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共建

筑,应率先实行绿色建筑标准,做到节能、环保,让公众真实地感

受到绿色节能建筑带来的优越性。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开发带来的好

处,提倡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环保

的消费风尚,可以改变传统的消费理念,从源头上有效地推动了绿

色建筑的发展。

3.2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长期以来,国家的工业、交通行业是节能关注的重点,而对建筑

节能投入的精力较少。我国制定的许多政策和法律法规针对的都是【绿色建筑,推广】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以外的行业,而绿色建筑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和

民间的自发组织在进行自身调节,况且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欧美

等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完善,民间自发组织机构的调节能力也十分有

限,造成绿色建筑的初期投入比普通建筑要高,根据市场经济基本

原理,资金对普通建筑的投入肯定要多于对绿色建筑的投入,这势

必会影响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其实纵观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

市场与法制的发展不难看出,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完全依赖市场经济

的力量解决所有问题的,对待这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的问

题,没有政府的介入而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是行不通的。目前,

我国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法规只有《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

构节能条例》以及一些其他的地方性法规,真正上升到国家强制管

理层面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出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显

得较为落后。例如,美国俄勒冈州在2001年通过《可持续发展法

案》,该法案从立法的角度上对“可持续性”的概念进行了明确,

还将该州的发展目标定为可持续发展,同时该法案也作为州政府及

有关机构协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重要依据。欧盟及其成员国

也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了一项关于建筑产品的强制法案,该

法案为欧盟及其成员国境内的建筑产品的防火性能、能源利用和环

境影响的最低执行标准。2004年,欧盟还发表官方声明指出,欧盟

将努力成为制定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相关方面的政策推动者和带

头人。日本也采取了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措施的办

绿色建筑推广之我见
绿色建筑,推广 第四篇

绿色建筑推广之我见

[摘 要]推广绿色建筑是合国情、顺民意的一项利民之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理念。本人结合房地产开发实践经验,从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标识等方面,对推广绿色建筑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766602.html

    上一篇:监理员见习总结

    下一篇:建筑品质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