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

| 体育高考 |

【www.guakaob.com--体育高考】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篇一
《楚辞唯美句子》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总芳之芜秽。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萧艾也。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涉开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予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老冉冉兮既极,不亲近兮愈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喜莫喜兮新相知。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为!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苟予心之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皇天之不纯正兮,何百姓之震愆。

思骞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孰无施而又报兮,孰无实而有获。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欲变节以从俗兮,愧易初而屈志。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微霜降以下沦兮,悼芳草之先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之诳攘。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众鸟皆有所登棲兮,凤独惶惶而无所集。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食不媮而为饱兮,衣不苟而为温。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篇二
《楚辞的美学价值四题》

第27卷第6期2006年11月

云梦学刊JournalofYunmeng

Vol.27,No.6Nov.2006

楚辞的美学价值四题

朱良志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要:楚辞本身并不是美学著作,但却是研究中国美学不应忽视的角度。骚人遗韵,开辟了中国人审美生活的新境界。

说到楚辞的精神气质,“自怜”二字最可当之。楚辞的“自怜”,一是自怒,二是自爱,三是自慰,三者一体相联。楚辞的格调是忧郁的,楚辞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楚辞的“自怜”还深藏着一种超越情怀,在超越的境界中延伸生命、寄托理想。从哲学和艺术观念上看,楚辞对后代的重大启发之一,是关于时间的咏叹。此称为“物哀”意识。楚辞触动着中国艺术琴弦的最隐微之处,中国艺术的唯美传统、超越情怀、感伤的气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存在价值的追寻等,这些艺术世界的核心内涵,都与楚辞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楚辞;自怜;感伤;唯美;远游;物哀中图分类号:I222.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6-6365(2006)06-0037-11

楚辞本身并不是美学著作,但却是研究中国美

学不应忽视的角度①。一是楚辞本身就具有对美的问题的思考,如其“内美”说;二是楚辞中潜藏的美学气质所引发的关于美学和人生的思考。当儒家理性主义风行之时,楚辞所带有的超迈、烂漫、自由的情调,为中国人的审美生活注入了新质。《诗经》和楚辞,一南一北,构成了影响战国以来中国人审美生活的两大因素。如果说北风是庙堂的,民俗的,而南骚则可以说是自我的,艺术的。楚辞与庄子有很相近的精神气质,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喜欢将庄骚并列,庄骚是南方审美精神的卓越代表。三是楚辞本身的体式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的精彩绝艳的语言形式,回环往复的咏叹风调,缠绵悱恻的情感节奏,要妙宜修的风格体式,体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范,影响了后代中国人的美的创造。综此三者,可以说,骚人遗韵,开辟了中国人审美生活的新境界。

本文不打算对与楚辞相关的美学问题作全面的论述,打算从其精神气质方面,谈楚辞与中国美学的深层沟连,从而对其美学价值作一些评论。说到楚辞的精神气质,“自怜”二字最可当之。前人

说:“楚辞一言以蔽之,曰‘惆怅兮自怜’。”楚辞的“自怜”,一是自怨,哀怨叹惋,惆怅盘旋,楚楚可怜,一种绝望的心灵摩挲,体现了往复回环的格调。二是自爱,自我珍摄,对灵性的自我护持,有强烈的唯美情调。三是自慰,时不我济,天不我助,唯自己起一种信心,予生命以嘉赏。慰藉,不是躬自安慰,

收稿日期:2006-05-26

而是寻求解脱,不随波逐流的自我勉励和高飞远翥

的情性超越,构成了楚辞独特的解脱之道,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超越哲学。自怜而感伤,感伤不是怨怨艾艾,而是自爱,现实予自爱者以强烈的抗力,那就伸展为性灵的远游。三者一体相联。“自怜”是楚辞精神气质的一条隐在的线,容我沿此一线而从容说之。

一、感伤

楚辞有一种一唱三叹、往复回环的美。楚辞的格调是忧郁的,《离骚》者,犹离忧也。“骚人墨客”的骚,就有多愁善感的意思,是一种惆怅自怜。唐代史学家令狐德棻说楚辞“宏才艳发,有恻隐之美”,这是很有见地的。司马迁说:“虽放流,睠顾楚国,

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也道出楚辞往复回环的美的特点。

楚辞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感伤的格调,敏感的情怀,多思的心胸,楚辞中几乎是倾泻着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热情、焦虑和绝望。李白诗云:“正声起微茫,哀怨起骚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楚辞是一首如怨如诉的羌曲。刘禹锡《潇湘神词》云:“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楚辞如夜晚的潇湘水,幽咽地流淌着。前人有所谓“画屏飞去潇湘月,一床夜月吹羌笛”的诗,正含此意。

明人蒋之翘曾说:“予读楚辞,观其悲壮处,似高渐离击筑,荆卿和歌于市,相乐也。已而相泣,旁

2006年云梦学刊38

“屈子之缠绵,枚叔、长卿之巨丽,渊若无人者。凄婉处,似穷旅相思,当西风夜雨之际,人刘熙载说:

明之高逸,宇宙间赋,归趣总不外此三种。”以“缠哀蛩叫湿,残灯照愁。幽奇处,似入山径无人,但闻

绵”概括楚辞,道出了楚辞乱而复的特点。中国艺猩啼蛇啸,木魅山鬼习人语来向人拜……”

就与楚辞有密切的关楚辞传达的就是这样的凄婉之曲。骚人情深,术中有一种独特的眷顾意识,

系。王夫之曾说:诗要给人“一意回旋往复”的感幽咽情愫,蔚成中国艺术凄婉地回旋。清初画家萧

觉,楚辞有之。云从有《离骚经图》,其上画家有跋语道:“秋风秋

楚辞这样的精神感染了无数的中国艺术家。如雨,万木凋摇,每闻要妙之音,不觉涕泗之横集。”

石涛,他简直就是两千年后的屈原,读石涛,如阅屈可谓独对骚人,情之深切!④

原心迹。石涛是广西全州人,此地位于潇水和湘江王夫之说,《九歌》妙在“婉娩缠绵”,“低回

的交界处,故石涛号清湘老人、湘源谷口人。他的朋沉郁”,“悱恻内储,含悲音于不觉耳”。“含悲音于

友洪去芜说:“清湘道人出自潇湘,故所见皆是楚不觉耳”,颇为准确地概括了楚辞悲剧的特点。楚

辞。其画随笔所到,无不可从《九歌》、《山鬼》中想辞的悲,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悲剧,它是一种淡

见之。”石涛故世后,画家闵华在《过石涛上人故淡的忧愁,似淡若浓,似有若无,绵长幽咽。就像游

“泽兰丛与潇湘竹,迅扫霜毫忆楚子于途中,当秋风萧瑟之夜,冷雨凄迷,苍林呼号,居》诗中说:

词。”凄婉之意如影影绰绰的光影,别有一种缠绵悱恻的他们都注意到石涛与楚辞的联系。石涛自己

意韵。它不是昵昵儿女之语,也不都是慷慨悲凉之也曾引苏轼之诗题画说:“丹青写春色,欲补《离声,而是如怨如诉的衷曲。如《九歌・湘夫人》开章骚》传。”石涛由潇湘来,他的一生都带有这潇湘精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神。他的艺术也带有这浓厚的潇湘遗韵、楚人风神。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萧瑟,洞庭波起,在浩淼的屈骚传统中所包含的杜鹃啼血式的期待,置入了石天际,揉进理想的影像,在迷离的影像中,置入淡淡涛的禅心艺绪中去。的哀愁。石涛到底要期待什么?他期待的是他的故国,

谭嗣同《画兰》诗云:“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那个逝去的“大本”。他期待的是他的故乡,自离湘舲起暮诗。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开故乡之后,他再没有踏上故乡的路,但心中几乎骚》。”一天风雨写《离骚》,真可概括楚辞的凄美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故乡的呼唤。故国、故乡,都具有特点。楚辞中所散发的悠悠愁怨,如洞庭的烟波、潇有形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石涛期待归返自己生命湘的夜雨。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愁,而是漫天风雨写的“故园”那种自由的、纯净的、自性的清明世界,《离骚》。这是他理想中的净界。石涛诗、画中所表现出的故

第一,杜鹃啼血。屈骚的传统,包含着一种永恒国、故乡之思,往往和生命的故园意识混合在一起,的期待精神,一种杜鹃啼血式的期待,虽不能实现,或者可以说,他以故乡、故国有形世界的期待,来表却在心中永远地呼唤,虽九死其犹未悔地等待,明现理想中心灵净界的追求。他心中永不泯灭的是做知不可实现却在心中永不泯灭的等待。像李商隐一个清湘人。那里是他的“大本”空间的本原和性《锦瑟》诗所说的“望帝春心托杜鹃”。相传蜀帝杜灵的原初。石涛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如杜鹃啼血,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杜鹃。望帝,就是希望之不停地啼叫。石涛终生画友姜实节在评石涛《写兰

神,杜鹃啼血,是一种永不止息的希望和期待。有希册》时说:“湘江万里无归路,应向春风泣鹧鸪。”望才会去等待,在等待中永不泯灭地期望。虽然难归,但心灵深处却在不停地啼鸣。这正是楚

元人范德机评李白《远别离》:“此篇最有楚辞的精神。人风,所贵乎楚言者,断如复断,乱如复乱,而辞义石涛以艺术之心,回味那曾经有过的一切繁反复行乎其间者,实未尝断而乱也。使人一唱三叹,华,一切都不可挽回地逝去,一切的影像都在心灵而有遗音。”一唱三叹,似断非断,断而又连,乱而的西风下萧瑟飘零。石涛喜欢玩味这时间的美感。又乱,未尝断,未尝乱,其实正是楚辞之遗音。石涛的画如同留住过去影像的相册,他不时地一帧

前人说,楚辞多乱,多复。楚辞有独特的情感节一帧打开,重温过去的时光,感受时间流动背后的奏和诗歌韵律,往复回环,复中有乱,乱中有断。每失望、凋落,也在享受过去的斑斑陈迹所带给他的一顾三回首,每一语必以三语复之。“瞻之在前,忽荣光。这包括对故国的眷顾(如谒明孝陵),但更多焉在后”,构成了楚辞曲折回环的特有体式。楚辞的是对人生的深省,他是在回溯中品味人生的美清

第6期朱良志:楚辞的美学价值四题39

这也是楚辞的精魂。

石涛的诗作中充满了不可实现的叹惋,明知不可,还要奋力地回旋,将绝望当希望观,在吟玩绝望中自怜。正像他的朋友张少文在题其画时所说的:“寒夜灯昏酒盏空,关心偶见画图中。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渔竿老钓翁。”世界中已经没有了鱼虾,可钓翁还是独自垂竿。屈原将无可实现的理想化作天国的俯瞰,石涛将不可复原的家国影像糅进了他的诗画。郑板桥说石涛的画“墨点无多泪自多”,并非说石涛心心念念于他的旧国,要做一个旧国的臣子,其实说的就是这深层的回顾意识。

不能实现的,在想象中描画它;破灭的,在心灵中复原它;逝去的,就在记忆中追逐它;宇宙永远没有回答,那就化作风,化作云,化作晨曦,化作晚霞,那就是我需要的回答。石涛绘画的意象就是这样,无可奈何的美感,迷离的美感。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渔竿老钓翁。石涛的艺术可以说念念在楚风,处处出湘韵。石涛一生喜作墨荷,其墨荷堪称石涛风格,黑入太阴,玄奥无比。他题墨荷画云:“不见峰头十丈红,别与芳思写江风。翠翘金钿明莺镜,疑是湘妃出水中。”小荷凌波而出,沐浴江风暮霭,如同湘妃从水中跃然而出。他的荷花画的是《九歌》中《湘夫人》的境界。他有《题松竹梅》云:“铁爪攫云起蛰龙,翠葆忽降海山峰。玉箫欲歇湘江冷,素子离离月下逢。”前二句写松,第三句送竹,第四句写梅。玉箫欲歇湘江冷,那是怎样的凄楚可怜;而素子离离月下逢,缟衣素裳,仙袂飘飘,真是梅魂欲断。斑竹一枝千滴泪,月下梅魂多凄清。石涛就是以这梅魂竹韵,来表达胸中凄楚可怜的情致。

第二,无可奈何。唐代诗人贾岛诗云:“寂寞在潇湘。”楚辞中有一种寂寞无可奈何的精神,充满了无可奈何的美。楚辞中所展现的是一个芳菲世界,却是一个寂寞的芳菲世界。明王世贞说:“《天问》一篇,杂举古今来不可解之事问之,若己之忠而见疑,亦天实为之,思而不得,转而为怨,怨而不得,转而为问,问君加他人不得,不容不问天也。此是屈大夫无可奈何处。”其实,不仅是《天问》,整个楚辞都笼罩着这样的色彩,寂寞的怀抱,幽咽的怨情,二分细腻,三分无奈,充盈于楚辞之中。诗人讴歌着,叩问着,坦陈着心扉,诉说着凄楚。楚辞的格调是凄迷萧瑟的,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是潇湘。这萧瑟的景致,是寂寞的天地,这寂寞的天地中有特殊的美感。前人有句云:“蜀魄哭来春寂寞,梦魂吟后月朦胧”。这格调就是楚人之境。

赋,却有山鬼含睇的说法:“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

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山鬼》)这真是微妙珑玲,不可方物。充满了迷离的美感。在一个不见天日的幽篁深处,一个悠然的神女,披着薜荔,身系女萝,衣裙上缀满石兰、杜衡等香物,坐着香车出现了,但这香气四溢的世界,却是一个寂寞世界,寂寞的思念,无可奈何的情怀充斥于这样的空间。这就是我所说的寂寞的芳菲世界。

楚辞为什么将这样的芳菲世界笼罩在寂寞的轻烟之中?这正是楚辞的高妙之处,她的要妙宜修之处。无可奈何可以说是传统中国艺术的常境,它有特殊的美感。

无可奈何是无法排遣,是一种性灵的执着,不思量,自难忘,在心头,挥之不去。自慰自解,强以自慰,足堪可怜。人被抛掷到一个命运无法避免的境地,面临着命运无法逃避的危险,惜春,而春自离去;悲秋,而秋风正劲;泪眼问花,花儿不语;寄心高飞的征鸟,而鸟儿瞬间消失;时光如水,偏有脆弱的敏感的心灵应对;命运难测,而每每忍受着命运的撩拨。断云残雨无意绪,寂寞在朝朝暮暮;归路不知在何处,浪迹在无边途中。正是“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人生在世,何人没有寂寞。生命本身或许就是一个寂寞的等待。无可奈何之境,是一种性灵的怅惘,放不下,又提不起;求不成,又解不得。似悲非悲,似解非解。传刘禹锡作《石头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白居易读此后叹道:“后人将无法再作”。此诗妙处即在寂寞。它将一个旧朝子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豁然袒露出来。月光撩拨着,潮水激越着,人无法自已。

楚辞的这种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在美学上具有很高价值。中国艺术中的楚湘情调多与此有关。清人南田提倡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就深得楚辞之风。南田在评董源《潇湘图》等时说:“偶一披玩,忽如寄身荒崖邃谷,寂寞无人之境。树色离披,涧路盘折,景不盈尺,游目无穷。”他认为云林最得此境:“云林通乎南宫,此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便俗。”他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亟宜着笔。”在寂寞无可奈何之处,他看到的是一种灵气,他嗅到一种生命的香味,听到了绝妙的音乐。在这燕舞飞花、声情并集的世界中,他悟到了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他说:“秋夜烟光,山腰如带,幽篁古槎相

2006年云梦学刊40

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我被放逐了。”渔云汉,虽欲不思,乌得不思。”淡淡的忧伤弥漫开

父说:“在我看来,圣人应该不凝滞于物,与世推来,这艺术境界,就是南田心中的“伊人”,那风姿

移。世人如果都浑浊不清,为什么不随其波而扬其绰约但又渺然难寻的理想境界。

流?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你不也去大醉一场,何苦自第三,迷离恍惚。翁方刚评《九章》说“极尽迷

己深思高举,弄到这步田地?”离”,不知迷离正是楚骚本色,或谓之有镜花水月

屈原说:“这怎么行呢?古话说:新沐者必弹的美。清人张诗说:“然盲之文,吾能知其葩,腐之

冠,新浴者必振衣;我的干净清洁的身心,怎么能忍文,吾能知其愤;庄之文,吾能知其幻,班之文,吾能

心为这污浊弄脏?我宁愿葬身于鱼腹,也不愿意苟知其密……若屈子,吾不知其翩飘乎从何而来,从

活!”渔父微微一笑,摇着桨走了,从船那边传来他何而往也。此必半天云霞,卷舒乎空濛有无之中,或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浓或淡,或斜或整,或聚或散,倏忽变化,不可思议,的歌声:

兮,可以濯吾足。”不可摹捉。”这段评论极形容楚辞的迷离恍惚之

渔父和屈原都爱性灵的清洁,却选择不同的道美。

路。屈原有洁癖,史书上说他“瘦细美髯,丰神朗古诗有所谓“西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在这

秀,长九尺,好奇服,冠切云之冠,性洁,一日三濯一片江湖,像斑竹一枝千滴泪的传说一样,无不透

缨”出迷离的神韵。董其昌曾说:“画潇湘图,意在荒远这是外在的。屈原还是个精神上的洁癖者。古

灭没,……望之模糊郁葱,似入林有猿啼虎嗥者,乃语有所谓“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楚辞的精神称。”潇湘楚韵,原是在迷离中荡漾。“一片潇湘落气魄足可当之。屈原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笔端,骚人千古带愁看。不堪秋著枫林港,雨阔烟深之以修能。”“内美”是他毕生的追求,在蝇营狗苟夜钓寒。”迷离的江湖之思,从潇湘清景中传出。正的楚国,他没有选择随波逐流,没有像渔父那样超是苍梧之野烟漠漠,潇湘无日不迷离。然世外,而选择的是用玉石俱焚的决心来护持自己

迷离恍惚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董其昌对“隔帘的高洁理想。看花”之美颇为倾心;李日华谓“绘事必以微茫惨他的诗满溢着这种洁净情怀。《离骚》云:“制淡”为妙境;清恽南田云:“山水要迷离”;布颜图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云:作画要有“乱里苍茫”;戴熙云:画之境应是兮,长余佩之陆离”。诗人是一位以香为生命滋养“阴阴沉沉若风雨杂遝而骤至,飘飘渺渺若云烟吞的人,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吐于太空”。迷离微茫能产生比清晰直露更好的美真像《庄子》中所描绘的“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感⑨。这不是简单的模糊不清,而是意绪的微茫难食,非澧泉不饮”的大鹏,他用生命护持洁净的精

在《九歌・湘夫人》中,诗人发挥想象,装点一个明,似有还无,若存若失。潇湘的情韵在荒远灭没,神。

芬芳世界,迎接他的新娘。这芳香的世界就是他的楚辞的高妙在迷离恍惚。

香是他的天国,他的乐土,他的众香界。他写楚辞的杜鹃啼血、无可奈何以及迷离恍惚处,理想。道:“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恍惚兮远以其独有的感伤气质直刺中国艺术的奥府,中国艺

望,观流水兮潺湲。”这是何等美妙的世界。明胡应术往复回环的回旋之美,打上了楚辞的深深烙印。

麟甚至说:“唐人绝句千万,不能出此范围。”芷、兰二、唯美

等香花异卉,成了楚辞的精神背景。自怜是对自我性灵的珍摄。南朝裴子野说:“若

楚文化中就有香草美人的传统。在那个泽国的悱恻芳菲,则楚骚为之祖。”楚辞是中国艺术中的

水上岸边,生长着无数的香花异卉,自古以来,采香唯美派。楚辞是清香四溢的,又是缠绵悱恻的。楚辞

草以赠美人,悬香花以避邪逆,储异卉以净身心,形的香中有冷,冷中孕香,可谓一剂冷香之丸。在中国

成了丰富的楚地风俗。如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中,这样一个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人存在的意义多到社

会群体中去追寻,人的“私自之怜”不能说不被允有一女子,身旁有薰炉,手上握有香囊,其中有茅

香、桂、椒、辛夷、杜蘅、佩兰等香物。楚人对香物爱许,至少是不获提倡。楚辞所体现出的这一精神,毋

宁说是一种艺术的补偿。入骨髓。楚辞吮吸着这样的文化,将其变成一种精

神的寄托,出落为一种自珍的精神。楚辞《渔父》一篇,韵味悠长。屈原被放逐之

后,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唐李善说:“楚国词人,御兰芬于绝代。”王国

维说,楚辞的传统在“要妙宜修”。这样的评价很有见到他如此模样,非常惊讶,便问:“你不是楚国的

第6期朱良志:楚辞的美学价值四题41

美相融的美好世界,一个美人香草和美意灵心融合

的传统。在这个意义上说,楚辞的“自怜”,就是“自爱”。庄子也追求性灵的独立高洁,但庄子并不强调内美与外美的统一。

清人赵翼有句云:“地经三闾草亦香。”屈原所走过的路,连草也散发出香味,真是不可思议,这是对楚辞洁净香魂的生动概括。

在中国,楚辞几乎成为美的化身。这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在美与丑的拔河中,在净染、污染两种力量的较量中,楚辞强化了中国文化中美和净的力量。楚辞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影响,首先是一种精神气质的影响。从美学上看,它不是启发后人喜欢香草美人,而是珍摄自己的精神。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在《红楼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在楚辞的影响下,表现的对洁净精神的珍爱。

李贺《咏竹》诗云:“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笼千万枝。”他从楚辞中窥出了清洁精神。李商隐《木兰花》小诗云:“洞庭波冷晓侵寒,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驾着一叶小舟,日日在凄冷的洞庭湖上远行,去追求理想中的木兰花。然而自己所驾的就是木兰小舟,自己原来就在这木兰舟中。这首诗表达的就是楚辞中清香的精神境界。那种对真实生命的信心。

赵子昂在《洞庭东山图》上跋诗云:“木兰为舟兮桂为楫,渺予怀兮风一叶。”他以楚辞的格调来作画,以楚辞的精神深化画意。为什么以木兰为舟,以桂花为楫,很显然,香木香花表达的是对性灵护持的态度。在中国很多艺术家那里,艺术创造,其实就是精心结撰起性灵的木兰舟。一如辛弃疾词云:“千古离骚文物,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楚辞的精神,化为中国艺术的芳菲世界。楚辞吮吸着楚风中的爱香传统,楚辞的爱香传统又影响着中国艺术的香世界。“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艺术家何尝不是这样吮吸着楚辞的精魂!两晋时期士人的清逸追求,元代艺术家心目中的清清世界(在他们那里,“清”成为一个反映时代思想倾向的关键词),明末清初士人以楚辞的香意精心呵护着内在的灵蹊,都受到了楚辞香意的熏陶。

辛弃疾《蝶恋花》词云:“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娥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花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萋萋,真是一个很好的象征。它展示了这位乱世诗

人的性灵追求。谭嗣同《洞庭夜泊》:“帝子遗清泪,湘累赋远游。汀洲芳草歇,何处寄离忧。”芳草,是楚辞的精魂,他将忧愁寄在潇湘的芳草中。

楚辞的香草美人传统,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也产生潜在影响。如花鸟画作为独立画科在中唐以后,两宋时已然形成与人物、山水鼎立而三的独立画科。从花鸟画发展的整体情况看,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写实型的,如五代时黄家富贵之作,徽宗朝的写实花鸟等;一是寄托型的,就是通过花鸟寄托精神。在后一点上,楚辞的影响至为明显。

苏轼《春兰》题画诗云:“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一种传统,中国艺术家的花鸟情思,和追求高洁的情怀密不可分。元人张翥《楚兰》:“鹈夬鸟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他所申说的就是这种精神。

南宋赵孟坚是王室画家,擅画花鸟。他将自己的故国旧梦,融进了他颇为擅长的墨梅、兰、竹、石之中。他的画的主调就是楚辞的清净精神、唯美情怀。元邓文原《题赵子固墨兰》诗云:“承平洒翰向丘园,芳佩累累寄墨痕。已有怀沙哀郢意,至今春草忆王孙。”元韩性《题赵子固墨兰》:“镂琼为佩翠为裳,冷落游蜂试采香。烟雨馆寒春寂寂,不知清梦到沅湘。”他们的点题中,抓住了楚辞的精神,点出了子固梅兰等的清魂。

郑思肖也是一位南宋时期的花鸟画家,他的画寄托的也是故国情思。倪云林《秋风蕙兰》:“秋风蕙兰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以香意表现故国之思,传达了故国虽不在、精神却长存的清净气质。他画画,就是在写《离骚》。

扬州八怪多以花鸟称世,金农、郑板桥、李方膺、李魚單等都是画兰画梅的高手。楚辞的内美精神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李方膺《兰友》诗云:“平生交友数兰亲,潦倒风尘情更真。作客廿年寻旧梦,往来多在楚江滨。”李魚單《清影》:“清影相看墨数痕,是谁能返屈骚魂。此生若在山中住,勾引兰花长到门。”他们是以骚人风韵来作画,画的是心中的内美,自己的清净精神。他们的精神永远徘徊在楚江之滨。

三、远游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篇三
《楚辞与诗经的爱情诗》

比较楚辞和诗经中的爱情

诗经和楚辞都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其中的爱情描写更是生动突出,在此,将诗经与楚辞中的爱情小小的比较一下。

楚辞中的爱情诗都含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恋爱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对爱情和两人未来的生活怀着美好的向往和憧憬,即使是暂时遇到一点阻碍也不会对心中的感情有很大的动摇,是全心全意的来对待的。《诗经》中的爱情诗内容则多种多样,有乐观欣喜的,有暗思成愁的,也有悲伤失望的,这些诗表达了多种情绪变化。

从内容形式上看,楚辞中两首爱情诗内容单一——《湘夫人》《山鬼》描的都是恋爱约会中一方等待另一方的情状,不仅有仿描写人物倾世容颜的铺垫,还有清丽的景色作为渲染,仿佛一道精致的菜肴,色香味俱全,让人赏心悦目;《诗经》则描写了人世间多种爱情形式,有单相思的,有两情相悦的,有被抛弃的,还有思归的,这些诗歌给我们的视觉和思想呈上一堂盛宴,在欣赏这些诗歌的同时不禁产生种种思考,对人世,以及情感。

楚辞中的男女主人公都非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而是自然中的神或者精灵,他们的爱情不会像世俗中的爱情一样有诸多羁绊,不会一方等待有封建门第观念,不会受到封建家长的阻碍,不会受到世俗流言蜚语的伤害,他们的性格更加单纯明净、豪爽洒脱。如在《湘夫人》中,湘君因湘夫人失信未至,而将湘夫人赠与的袂和褋抛入水中,还留下一句“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有一种小孩子气,如赌气一般,虽然说心中的爱与恨是成反比的,恨之愈切则爱之愈深。与

此对比,《诗经》中的主人公则是有着浓厚的人味,因为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他们的感情就更加丰富多样更浓重一些,离我们的实际生活更近,更富生活气息。如《将仲子》中少女既希望情人前来与自己约会,又畏惧旁人的闲言碎语,矛盾纠结的样子展现得十分生动:在《静女》中,男子在城墙下等待女子而不至时,搔首踟蹰,表现出一种着急与迫切的情绪,而女子终于姗姗来迟后又很欣喜,一个前后态度的转变便将恋爱中的人特点就勾画出来了。

因为诗歌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性格的不同,诗歌的风格自然也不同。

楚辞的作者是屈原,屈原乃楚国大夫,因向楚王忠贞直谏而受到党群小人的谗言陷害,最终被流放,乃至空有一腔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屈原的内心,是希望碰上贤明能慧眼识英才的君主并展示自己的抱负,能生活在一个和平安乐的盛世中,看到平民百姓都不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总是忧心忡忡。但是现实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最终认识到在实际中是无法达到这个理想的,他只能在文字中寄托自己的梦。寄情于山水,寄情于神灵,才能彻底的无视尘世的喧嚣,才能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思想,才能让有情人都可以成眷属,不受任何的束缚。文章表达的所有意蕴都是作者内心的想法。

而《诗经》中的诗按照现在大多数人支持的意见是孔子选诗的结果。孔子从三千余篇古诗中挑取了三百余篇写作手法较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编选入册。而这些诗多出于民间,由不同的人所作,因而风格不同,所传达的内容也不同,大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民风民情,所以

同是爱情诗,有表达爱情甜蜜的,有盼望一场良缘的,有气愤所嫁非良人的,有思夫的等等。可谓面面俱到。

另外,二者在写作手法和特点上,楚也有区别。

楚辞中的爱情诗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将诗中场景一一刻画出来,仿佛一幅幅画卷似的。屈原还善用各种物象,婉转的表达内心的情感,在他的诗中常出现蛟龙、麋鹿、狸等动物和江蓠、椒桂、兰茝等馨香植物,再用淡然悠远而绵长的情思连缀起来,使得文章呈现出一种超尘脱俗唯美的状态,极富浪漫主义气息。

《诗经》中则不光有白描的痕迹,还有人物对话情景等的描写,且有些诗句显得很通俗口语化,如《将仲子》。整个诗看起来就如同一部电影,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情、衣着等似乎都生动的呈现于脑海中,美则美,更带有生活的气息,是人世的美。

在共同点上,它们的主题选取的都是爱情的形式;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性和节奏感;描写的都很生动真实,很有美感„„

以上都是我的感受和体会,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各位不吝赐教。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篇四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

壹、詩經與楚辭的比較

貳、辭賦之綜合歸納

一、辭賦包括楚辭和漢賦。

二、賦,為中國文學所獨具之文體,介於詩文之間。

三、起源於先秦,導源於詩經、肇名於荀子,創始於楚辭、大盛於兩漢,唯美於六朝,

式微於唐、宋。

四、賦的流別:

註:屈原為我國辭賦家之祖。

離騷為辭賦之祖。

司馬相如為最有名的漢賦作家。

司馬相如、楊雄、班固、張衡為漢賦四大家。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篇五
《楚辞》

荆楚文化与楚辞 ■ 尚显成说到楚文化,不能不说《楚辞》;说到《楚辞》,不能不说到屈原、宋玉。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楚王族来自于中原。《史记·楚世家》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颛顼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其后代为祝融,掌火,生活在以今河南新郑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其中有“季连,芈姓”,整个部族逐步迁到了荆山山脉,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了楚民族。春秋战国时代,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已成为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但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楚人性格的桀骜不驯,楚山楚水秀美多姿,楚地巫术神秘玄奥。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感,造成了楚国文化的高度发展。楚辞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楚辞”有以下特点:1、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楚辞”大量地使用楚国的方言。语气词“兮”“些”“只”的运用,不但数量很多,还成为语言形式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校定楚词序》说:“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2、“楚辞”充分反映了它那个时代政治变革的斗争,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楚辞”所提出的,并企图解决的问题是带有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特别是屈原的诗歌,不仅与他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课题有关,而且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与历史的客观进程相一致。3、“楚辞”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的结晶。它不仅代表着那个时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代表着一种根底深沉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中充满了浪漫的激情,保留着绚烂鲜丽的南方远古传统,残存着强有力的巫术宗教,充满着奇异想象的神话传说。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我国文学史上爱国主义的中心人物。屈原主张效法楚先王等古代贤君,向“辟在荆山,筚路蓝缕”,顽强拼搏的楚先王熊绎和贤相孙叔敖学习,做到 “国富强而法立”。他再三表示要改革政治,起到引导的作用,“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的美政思想,过去认为是他出使齐国,受到齐国稷下学派影响的产物。屈原的“美政”与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一致的地方,屈原和孔子一样,都推崇尧舜禹汤和文武周公,都重仁义,主张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屈原“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和孔子所提倡的举贤才也是一致的。郭店楚简的出土证明,屈原的美政思想,其根源早已在楚国生根。屈原“美政”理想的主要内容就是明君贤臣共兴楚

国。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修明法度。这些思想,郭店楚简早已表达得淋漓尽致。包山楚简中,还有民告官的案例。荆门楚墓出土文物精美丰富,花纹图案造型引人注目的除了青铜器之外,还有我国保存得最早、最完美的漆画、连环画《金秋迎宾出行图》。其色彩的绚丽、笔触的飘逸,构思的巧妙神奇,和屈原楚辞的艺术风格完全一致。有人曾否认屈原的存在,认为他的作品是汉儒所为。海内外学者,迢迢千里万里奔来荆门,就为亲眼目睹荆门出土的楚文物原件。看了这些辉煌的楚文物,谁还能不叹服楚文化的博大精深?谁还能怀疑屈原的存在?宋玉是屈原以后楚辞的领袖人物,郊郢(今荆门钟祥)人,他出身低微,曾仕楚襄王,自奉屈原为师,学习屈原。他的《九辩》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开篇,将诗人的感情和自然景物互相衬托,写萧瑟的秋景、远行的凄怆、送别的愁绪;再写贫士失职的不平以及羁旅的孤独惆怅,衬托出一个绝美的悲秋主题。这种悲秋怜我的情绪,最终酝酿成一个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的经典的“悲秋情节”,影响所及,后来的人们,大多把秋天当成了凄楚、悲凉、离别、感伤的日子,宋玉也因此以《九辩》在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宋玉的《九辩》直抒胸臆,发展了屈原的“赋”,还为汉赋的出现起到了开山助产的作用。“楚辞”不仅是楚文化的代表,也是汉文化的代表,楚汉文化是不可分的。在汉王朝建立以后的一个长时期中,“楚辞”仍然是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直到汉武帝时代才出现的典型汉赋,也是和“楚辞”一脉相承的。“楚辞”不但是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而且还主宰了四百多年两汉文学艺术思潮,给予中国文学艺术极大的影响。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楚辞,在中国先秦文学史上占居了半壁江山。荆门的楚文化哺育了屈原、宋玉这两位楚辞的领袖,实为荆门的光荣!我眼中的楚辞作者:墨长痕 分类:未分类 提交日期:2008-10-27 19:38:00 | 访问量:277    潇湘楚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一方迤逦的水土,孕育出了多少浪漫而执着的灵魂。假使你有幸可以身临其境,也决然不会意外她的美丽与秀气。     “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湘夫人,九州大地上,再也没有哪条河流能像湘江这样被赋予如此美丽多情的女神吧。《史记·五帝本纪》中载“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山”娥皇、女英二妃往哭之,泪水撒在了江

南的翠竹上,从此,这片土地上的竹子都成了斑点竹,即著名的湘妃竹。二妃也因伤心过度而死在了这片夺去她们爱人生命的土地上。她们的亡魂,也被尊为湘水的女神。这也许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浪漫爱情故事,也许是因为千年的文化积淀,使这片土地上女子都有了美丽而痴情的禀赋。也许正是因为此,曹雪芹才使得林黛玉的家乡在了湖南,才有了大观园里的潇湘馆,才有了所有人心目中的林妹妹…… 也许正是因为此,才有了沈从文笔下的翠翠…… 《湘夫人》一章可谓意境深远,承前启后。     开中国浪漫主义诗歌先河的屈原,正是在这片土地上获得了灵感。他所升华出来的精粹,影响着历代文人。“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它的出现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新的领域,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后人往往把“风”“骚”并称,把《楚辞》和《诗经》作为自己创作的榜样。    我并不否认《楚辞》中有以香草美人喻君的说法,也不怀疑当时的楚国有迎神的男巫女巫所对唱的“九歌”。但倘若一个对《楚辞》一无所知的人在初读它的时候,大抵会想到这表到的是爱情。再倘若,我们且放下这许多的包袱,就把其中一些篇章当作爱情主题的诗歌来欣赏,未尝不是一种唯美的意境。更何况,《楚辞》也非纯粹出自屈原之手。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在《诗经》中比比皆是,而且开篇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饶是如此,《诗经》也被孔子曲解为“思无邪”,是什么“后妃之德”。那我们是应该本着原著的意思来理解还是以原著的注解来理解呢?即使孔子就生活在《诗经》产生的那个时代,也并不排除其个人意志对文学作品的渗透。所以,尽管《楚辞》中的主要章节可以考证为屈原作品,并结合其生平进行解读,但并不可以肯定其中的所有作品都是以“离忧”“爱国”为主线。    一部作品的本意,往往在其所产生的影响中可以彰显。    以《湘夫人》为例,假使就认定它是出自屈原之手,而且,屈原是以“湘夫人”喻“楚君”,籍此来表达他对楚王的忠诚。这种方式也太委婉了吧?况且,“湘夫人”在屈原借用之前,已有具体的表达内涵。如若挪作他用,则实为牵强,而且不好为人所接受。若是本着湘妃的传说来解释,则会更为通顺,而且从其对后世的影响中可以得到证明。如果,《湘夫人》的作者另有他人,则作爱情诗表达的可能性会更大。至于香草美人以喻君,我认为,在诗人直接道出“美人”“秋兰”这些词句的地方,可以认为是

喻君。    我以为,学者在研究学术问题的时候,不可以带着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心态,即先给屈原一个评价,然后所有的问题都往这个评价上归因。就像是结果先于原因而产生一样。有点类似于心理学上的“刻板印象”。两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扯起这个话题,说,中国哪个地方地方的女孩子长得比较漂亮,答案你只能听见一个,四川。如果有人说起山西的事情,人们大概先会在心里想起“黑煤窑”这个词。至于四川女子俱是美女吗?也不尽然。至于山西的老百姓都在黑煤窑里做苦力吗?谁又能这么说。但是这个“刻板印象”就像本能反应一样,让你先入为主地下这种结论。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橘颂》据认是屈原早期的作品。我们从此可以看出《渔父》篇中“皓皓之白”与《离骚》篇中“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的影子。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性格总是在慢慢的形成中。屈原最后自沉汨罗,以身殉国,是因为一生的理想破灭;楚国灭亡,爱国主义情怀的彰现。一生的理想不会形成于一朝一夕。故而,《橘颂》是屈原早期的作品。这样的推断就比较符合常理,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屈原,而非纯粹的揣测中的屈原。    《楚辞》之中,不可不提及的是浪漫主义与爱国主义。这两者的融合在近代的中国谱下了辉煌绚丽的篇章!如果你去过岳麓山,一定会深深地体会到所谓的青山有幸埋忠骨。拾级而上,依次会看到刘道一、曹莊、陈天华、蒋翊武、蔡锷、黄兴等等辛亥革命先烈之墓。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半部是由湖南人写就的。如果要列的话,这份名单将会足够长: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谭嗣同、宋教仁、杨度、章士钊、齐白石、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以至于胡耀邦、朱镕基……    这些先行者,怀着美好的憧憬,带着自己的主张,走上历史的舞台。一生致力于把中国改造成为一个民主自由的的社会,为中国的百姓“谋永福也”。他们像流星一样划破天空,尽管短暂,却足够绚丽。他们无愧于“国士”的称号。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国殇》乃是为战场上牺牲将士所作的祭祀之歌,因为他们是为国牺牲,国家为他们祭祀,所以称之为“国殇”。这一曲《国殇》,乃是为所有的爱国者而作,屈原若泉下有知,后继有人,也该安息了吧。    战国时期,诸侯连横合纵,各个流派惟恐不仕于诸侯,只为施展一己的抱复,“楚虽有才,晋实用之”,这种情况是屡见不

鲜。然而屈原则立场鲜明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三湘大地是因为有了屈原,而涌现出了这许多的国之菁华,还是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方神奇的土地……     《离骚》终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美政”的理想破灭,宁可投水而自尽!这使得屈原千百年来,成为为中国读书人的脊梁。岳麓书院左侧,专为屈原修了一座屈子祠。像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一样的扣人心弦:“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才形成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者。现存《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楚辞的特征:形式上两两成句,多在6至8个字之间;上分句末尾常用虚词“兮”或“思”;节奏明显,音调舒缓,富于音乐美;涉及许多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所使用的艺术手段很多,抒情风格浓郁,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楚辞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关于《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宋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指出:“盖后世之士祖述其词,尊之为经耳。”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司马迁在《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篇六
《楚辞的美学价值四题》

第,(卷第/期GH)I"#$%&’()*+),$-.)/-0

345-,(*674-/748-6,&&/

,&&/年%%月

%&’()*+,-朱良志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0

.

/0楚辞本身并不是美学著作!但却是研究中国美学不应忽视的角度&骚人遗韵)开辟了中国人审美生活的新境界&

说到楚辞的精神气质*/自怜$二字最可当之&楚辞的/自怜$!一是自怒!二是自爱!三是自慰!三者一体相联&楚辞的格调是忧郁的!楚辞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楚辞的/自怜$还深藏着一种超越情怀!在超越的境界中延伸生命’寄托理想&从哲学和艺术观念上看!楚辞对后代的重大启发之一!是关于时间的咏叹&此称为/物哀$意识&楚辞触动着中国艺术琴弦的最隐微之处!中国艺术的唯美传统’超越情怀’感伤的气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存在价值的追寻等!这些艺术世界的核心内涵!都与楚辞有密切的关系&

1230楚辞%自怜%感伤%唯美%远游%物哀456780+,,,-.

9:;<80!

9=>80%&&/0/1/2$,&&/0&/0&&1(0%%

楚辞本身并不是美学著作!但却是研究中国美学不应忽视的角度!"一是楚辞本身就具有对美的问题的思考!如其#内美$说%二是楚辞中潜藏的美学气质所引发的关于美学和人生的思考&当儒家理性主义风行之时!楚辞所带有的超迈’烂漫’自由的情调!为中国人的审美生活注入了新质"(诗经)和楚辞!一南一北!构成了影响战国以来中国人审美生活的两大因素&如果说北风是庙堂的!民俗的!而南骚则可以说是自我的!艺术的&楚辞与庄子有很相近的精神气质!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喜欢将庄骚并列!庄骚是南方审美精神的卓越代表&三是楚辞本身的体式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的精彩绝艳的语言形式!回环往复的咏叹风调!缠绵悱恻的情感节奏!要妙宜修的风格体式!体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范!影响了后代中国人的美的创造&综此三者!可以说!骚人遗韵!开辟了中国人审美生活的新境界&

本文不打算对与楚辞相关的美学问题作全面的论述!打算从其精神气质方面!谈楚辞与中国美学的深层沟连!从而对其美学价值作一些评论&说到楚辞的精神气质!#自怜$二字最可当之&前人说*#楚辞一言以蔽之!曰+惆怅兮自怜,&$"楚辞的#自怜$!一是自怨!哀怨叹惋!惆怅盘旋!楚楚可怜!一种绝望的心灵摩挲!体现了往复回环的格调&二是自爱!自我珍摄!对灵性的自我护持!有强烈的唯美情调&三是自慰!时不我济!天不我助!唯自己起一种信心!予生命以嘉赏&慰藉!不是躬自安慰!而是

?@AB0!""#$"%$!#

寻求解脱!不随波逐流的自我勉励和高飞远翥的情性超越!构成了楚辞独特的解脱之道!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超越哲学&自怜而感伤!感伤不是怨怨艾艾!而是自爱!现实予自爱者以强烈的抗力!那就伸展为性灵的远游&三者一体相联&#自怜$是楚辞精神气质的一条隐在的线!容我沿此一线而从容说之&

!"#$

楚辞有一种一唱三叹’往复回环的美&楚辞的格调是忧郁的!(离骚)者!犹离忧也&#骚人墨客$的骚!就有多愁善感的意思!是一种惆怅自怜&唐代史学家令狐德棻说楚辞#宏才艳发!有恻隐之美$!这是很有见地的&司马迁说*#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也道出楚辞往复回环的美的特点&

楚辞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感伤的格调!敏感的情怀!多思的心胸!楚辞中几乎是倾泻着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热情’焦虑和绝望&李白诗云*/正声起微茫!哀怨起骚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楚辞是一首如怨如诉的羌曲&刘禹锡(潇湘神词)云*/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楚辞如夜晚的潇湘水!幽咽地流淌着&前人有所谓/画屏飞去潇湘月!一床夜月吹羌笛$的诗!正含此意&

明人蒋之翘曾说*/予读楚辞!观其悲壮处!似高渐离击筑!荆卿和歌于市!相乐也&已而相泣!旁

CDEF0朱良志$&’%%$0!男!安徽滁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中国艺术&

万方数据

!"

云梦学刊!""#年

若无人者!凄婉处"似穷旅相思"当西风夜雨之际"哀蛩叫湿"残灯照愁!幽奇处"似入山径无人"但闻猩啼蛇啸"木魅山鬼习人语来向人拜#$%

楚辞传达的就是这样的凄婉之曲&骚人情深"幽咽情愫"蔚成中国艺术凄婉地回旋&清初画家萧云从有’离骚经图("其上画家有跋语道)*秋风秋雨"万木凋摇"每闻要妙之音"不觉涕泗之横集!%可谓独对骚人"情之深切+

!

高逸"宇宙间赋"归趣总不外此三种&%以*缠绵%概括楚辞"道出了楚辞乱而复的特点&中国艺术中有一种独特的眷顾意识"就与楚辞有密切的关系&王夫之曾说)诗要给人*一意回旋往复%的感觉"楚辞有之&

楚辞这样的精神感染了无数的中国艺术家&如石涛"他简直就是两千年后的屈原"读石涛"如阅屈原心迹&石涛是广西全州人"此地位于潇水和湘江的交界处"故石涛号清湘老人-湘源谷口人&他的朋友洪去芜说)*清湘道人出自潇湘"故所见皆是楚王夫之说"’九歌(妙在*婉娩缠绵%"*低回沉郁%"*悱恻内储"含悲音于不觉耳%!*含悲音于不觉耳%"颇为准确地概括了楚辞悲剧的特点!楚辞的悲"不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悲剧"它是一种淡淡的忧愁"似淡若浓"似有若无"绵长幽咽!就像游子于途中"当秋风萧瑟之夜"冷雨凄迷"苍林呼号"凄婉之意如影影绰绰的光影"别有一种缠绵悱恻的意韵!它不是昵昵儿女之语"也不都是慷慨悲凉之声"而是如怨如诉的衷曲!如’九歌,湘夫人(开章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萧瑟"洞庭波起"在浩淼的天际"揉进理想的影像"在迷离的影像中"置入淡淡的哀愁!

谭嗣同’画兰(诗云)*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舲起暮诗!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一天风雨写’离骚("真可概括楚辞的凄美特点!楚辞中所散发的悠悠愁怨"如洞庭的烟波-潇湘的夜雨&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愁"而是漫天风雨写’离骚(&

第一"杜鹃啼血&屈骚的传统"包含着一种永恒的期待精神"一种杜鹃啼血式的期待"虽不能实现"却在心中永远地呼唤"虽九死其犹未悔地等待"明知不可实现却在心中永不泯灭的等待&像李商隐’锦瑟(诗所说的*望帝春心托杜鹃%&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杜鹃&望帝"就是希望之神"杜鹃啼血"是一种永不止息的希望和期待&有希望才会去等待"在等待中永不泯灭地期望&

元人范德机评李白’远别离()*此篇最有楚人风"所贵乎楚言者"断如复断"乱如复乱"而辞义反复行乎其间者"实未尝断而乱也&使人一唱三叹"而有遗音&%一唱三叹"似断非断"断而又连"乱而又乱"未尝断"未尝乱"其实正是楚辞之遗音&

前人说"楚辞多乱"多复&楚辞有独特的情感节奏和诗歌韵律"往复回环"复中有乱"乱中有断&每一顾三回首"每一语必以三语复之&*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构成了楚辞曲折回环的特有体式&楚辞中有一诗名为*悲回风%"就是一个很好的象征&清人

刘熙载说)*万方数据

屈子之缠绵"枚叔-长卿之巨丽"渊明之

辞&其画随笔所到"无不可从’九歌(-’山鬼(中想见之&%石涛故世后"画家闵华在’过石涛上人故居(诗中说)*泽兰丛与潇湘竹"迅扫霜毫忆楚词&%"他们都注意到石涛与楚辞的联系&石涛自己也曾引苏轼之诗题画说)*丹青写春色"欲补’离骚(传&%石涛由潇湘来"他的一生都带有这潇湘精神&他的艺术也带有这浓厚的潇湘遗韵-楚人风神&屈骚传统中所包含的杜鹃啼血式的期待"置入了石涛的禅心艺绪中去&

石涛到底要期待什么.他期待的是他的故国"那个逝去的*大本%#!他期待的是他的故乡"自离开故乡之后"他再没有踏上故乡的路"但心中几乎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故乡的呼唤!故国-故乡"都具有有形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石涛期待归返自己生命的*故园%那种自由的-纯净的-自性的清明世界"这是他理想中的净界!石涛诗-画中所表现出的故国-故乡之思"往往和生命的故园意识混合在一起"或者可以说"他以故乡-故国有形世界的期待"来表现理想中心灵净界的追求!他心中永不泯灭的是做一个清湘人!那里是他的*大本%空间的本原和性灵的原初!石涛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如杜鹃啼血"不停地啼叫!石涛终生画友姜实节在评石涛’写兰册(时说)*湘江万里无归路"应向春风泣鹧鸪!%$虽然难归"但心灵深处却在不停地啼鸣!这正是楚辞的精神!

石涛以艺术之心"回味那曾经有过的一切繁华"一切都不可挽回地逝去"一切的影像都在心灵的西风下萧瑟飘零!石涛喜欢玩味这时间的美感!石涛的画如同留住过去影像的相册"他不时地一帧一帧打开"重温过去的时光"感受时间流动背后的失望-凋落"也在享受过去的斑斑陈迹所带给他的荣光!这包括对故国的眷顾%如谒明孝陵/"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深省"他是在回溯中品味人生的美感!每一顾而三回首"构成了石涛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也是楚辞的精魂!

第!期朱良志#楚辞的美学价值四题"#

石涛的诗作中充满了不可实现的叹惋!明知不可!还要奋力地回旋!将绝望当希望观!在吟玩绝望中自怜"正像他的朋友张少文在题其画时所说的#$寒夜灯昏酒盏空!关心偶见画图中%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渔竿老钓翁"&世界中已经没有了鱼虾!可钓翁还是独自垂竿%屈原将无可实现的理想化作天国的俯瞰!石涛将不可复原的家国影像糅进了他的诗画%郑板桥说石涛的画$墨点无多泪自多&!并非说石涛心心念念于他的旧国!要做一个旧国的臣子!其实说的就是这深层的回顾意识%

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山鬼)*这真是微妙珑玲!不可方物"充满了迷离的美感"在一个不见天日的幽篁深处!一个悠然的神女!披着薜荔!身系女萝!衣裙上缀满石兰+杜衡等香物!坐着香车出现了!但这香气四溢的世界!却是一个寂寞世界!寂寞的思念!无可奈何的情怀充斥于这样的空间%这就是我所说的寂寞的芳菲世界%

楚辞为什么将这样的芳菲世界笼罩在寂寞的不能实现的!在想象中描画它’破灭的!在心灵中复原它’逝去的!就在记忆中追逐它’宇宙永远没有回答!那就化作风!化作云!化作晨曦!化作晚霞!那就是我需要的回答%石涛绘画的意象就是这样!无可奈何的美感!迷离的美感%可怜大地鱼虾尽!犹有渔竿老钓翁%石涛的艺术可以说念念在楚风!处处出湘韵%石涛一生喜作墨荷!其墨荷堪称石涛风格!黑入太阴!玄奥无比%他题墨荷画云#$不见峰头十丈红!别与芳思写江风%翠翘金钿明莺镜!疑是湘妃出水中%&小荷凌波而出!沐浴江风暮霭!如同湘妃从水中跃然而出%他的荷花画的是(九歌)中(湘夫人)的境界%他有(题松竹梅)云#$铁爪攫云起蛰龙!翠葆忽降海山峰%玉箫欲歇湘江冷!素子离离月下逢%&前二句写松!第三句送竹!第四句写梅%玉箫欲歇湘江冷!那是怎样的凄楚可怜’而素子离离月下逢!缟衣素裳!仙袂飘飘!真是梅魂欲断%斑竹一枝千滴泪!月下梅魂多凄清%石涛就是以这梅魂竹韵!来表达胸中凄楚可怜的情致%

第二!无可奈何%唐代诗人贾岛诗云#$寂寞在潇湘%&楚辞中有一种寂寞无可奈何的精神!充满了无可奈何的美%楚辞中所展现的是一个芳菲世界!却是一个寂寞的芳菲世界%明王世贞说#$(天问)一篇!杂举古今来不可解之事问之!若己之忠而见疑!亦天实为之!思而不得!转而为怨!怨而不得!转而为问!问君加他人不得!不容不问天也%此是屈大夫无可奈何处%&其实!不仅是(天问)!整个楚辞都笼罩着这样的色彩!寂寞的怀抱!幽咽的怨情!二分细腻!三分无奈!充盈于楚辞之中%诗人讴歌着!叩问着!坦陈着心扉!诉说着凄楚%楚辞的格调是凄迷萧瑟的!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是潇湘%这萧瑟的景致!是寂寞的天地!这寂寞的天地中有特殊的美感%前人有句云#$蜀魄哭来春寂寞!梦魂吟后月朦胧&%这格调就是楚人之境%

在(庄子)中!有西施颦病处最美的说法!在屈

赋!却有山鬼含睇的说法万方数据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

轻烟之中,这正是楚辞的高妙之处!她的要妙宜修之处%无可奈何可以说是传统中国艺术的常境!它有特殊的美感%

无可奈何是无法排遣!是一种性灵的执着!不思量!自难忘!在心头!挥之不去%自慰自解!强以自慰!足堪可怜%人被抛掷到一个命运无法避免的境地!面临着命运无法逃避的危险!惜春!而春自离去’悲秋!而秋风正劲’泪眼问花!花儿不语’寄心高飞的征鸟!而鸟儿瞬间消失’时光如水!偏有脆弱的敏感的心灵应对’命运难测!而每每忍受着命运的撩拨%断云残雨无意绪!寂寞在朝朝暮暮’归路不知在何处!浪迹在无边途中%正是$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人生在世!何人没有寂寞%生命本身或许就是一个寂寞的等待%无可奈何之境!是一种性灵的怅惘!放不下!又提不起’求不成!又解不得%似悲非悲!似解非解%传刘禹锡作(石头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白居易读此后叹道#$后人将无法再作&%此诗妙处即在寂寞%它将一个旧朝子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豁然袒露出来%月光撩拨着!潮水激越着!人无法自已%

楚辞的这种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在美学上具有很高价值%中国艺术中的楚湘情调多与此有关%清人南田提倡寂寞无可奈何之境!就深得楚辞之风%南田在评董源(潇湘图)等时说#$偶一披玩!忽如寄身荒崖邃谷!寂寞无人之境%树色离披!涧路盘折!景不盈尺!游目无穷%&他认为云林最得此境#$云林通乎南宫!此真寂寞之境!再着一点便俗%&他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入想!亟宜着笔%&在寂寞无可奈何之处!他看到的是一种灵气!他嗅到一种生命的香味!听到了绝妙的音乐%在这燕舞飞花+声情并集的世界中!他悟到了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他说#$秋夜烟光!山腰如带!幽篁古槎相间!溪流激

!"

云梦学刊!""#年

波!又淡淡之!所谓伊人于此盘游!渺若云汉!虽欲不思!乌得不思"#淡淡的忧伤弥漫开来!这艺术境界!就是南田心中的$伊人%!那风姿绰约但又渺然难寻的理想境界&

第三!迷离恍惚&翁方刚评’九章(说)极尽迷离%!不知迷离正是楚骚本色!或谓之有镜花水月的美&清人张诗说*)然盲之文!吾能知其葩!腐之文!吾能知其愤+庄之文!吾能知其幻!班之文!吾能知其密,-若屈子!吾不知其翩飘乎从何而来!从何而往也&此必半天云霞!卷舒乎空濛有无之中!或浓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我被放逐了&%渔父说*$在我看来!圣人应该不凝滞于物!与世推移&世人如果都浑浊不清!为什么不随其波而扬其流/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你不也去大醉一场!何苦自己深思高举!弄到这步田地/%

屈原说*$这怎么行呢/古话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我的干净清洁的身心!怎么能忍心为这污浊弄脏/我宁愿葬身于鱼腹!也不愿意苟活0%渔父微微一笑!摇着桨走了!从船那边传来他的歌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或淡!或斜或整!或聚或散!倏忽变化!不可思议!不可摹捉&%!这段评论极形容楚辞的迷离恍惚之美&

古诗有所谓$西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在这一片江湖!像斑竹一枝千滴泪的传说一样!无不透出迷离的神韵&董其昌曾说*$画潇湘图!意在荒远灭没!--望之模糊郁葱!似入林有猿啼虎嗥者!乃称&%潇湘楚韵!原是在迷离中荡漾&$一片潇湘落笔端!骚人千古带愁看&不堪秋著枫林港!雨阔烟深夜钓寒&%迷离的江湖之思!从潇湘清景中传出&正是苍梧之野烟漠漠!潇湘无日不迷离&

迷离恍惚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董其昌对$隔帘看花%之美颇为倾心+李日华谓$绘事必以微茫惨淡%为妙境+清恽南田云*$山水要迷离%+布颜图云*作画要有$乱里苍茫%+戴熙云*画之境应是$阴阴沉沉若风雨杂遝而骤至!飘飘渺渺若云烟吞吐于太空%&迷离微茫能产生比清晰直露更好的美感"&这不是简单的模糊不清!而是意绪的微茫难明!似有还无!若存若失&潇湘的情韵在荒远灭没!楚辞的高妙在迷离恍惚&

楚辞的杜鹃啼血.无可奈何以及迷离恍惚处!以其独有的感伤气质直刺中国艺术的奥府!中国艺术往复回环的回旋之美!打上了楚辞的深深烙印&

!"#$

自怜是对自我性灵的珍摄&南朝裴子野说*$若悱恻芳菲!则楚骚为之祖&%楚辞是中国艺术中的唯美派&楚辞是清香四溢的!又是缠绵悱恻的&楚辞的香中有冷!冷中孕香!可谓一剂冷香之丸&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人存在的意义多到社会群体中去追寻!人的$私自之怜%不能说不被允许!至少是不获提倡&楚辞所体现出的这一精神!毋宁说是一种艺术的补偿&

楚辞’渔父(一篇!韵味悠长&屈原被放逐之后!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到他如此模样闾大夫吗/万方数据

!非常惊讶!便问*$你不是楚国的三

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0%屈原说*$举世皆

兮!可以濯吾足&%

渔父和屈原都爱性灵的清洁!却选择不同的道路&屈原有洁癖!史书上说他$瘦细美髯!丰神朗秀!长九尺!好奇服!冠切云之冠!性洁!一日三濯缨%#这是外在的&屈原还是个精神上的洁癖者&古语有所谓$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楚辞的精神气魄足可当之&屈原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内美%是他毕生的追求!在蝇营狗苟的楚国!他没有选择随波逐流!没有像渔父那样超然世外!而选择的是用玉石俱焚的决心来护持自己的高洁理想&

他的诗满溢着这种洁净情怀&’离骚(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诗人是一位以香为生命滋养的人!他$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真像’庄子(中所描绘的$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澧泉不饮%的大鹏!他用生命护持洁净的精神&在’九歌1湘夫人(中!诗人发挥想象!装点一个芬芳世界!迎接他的新娘&这芳香的世界就是他的理想&香是他的天国!他的乐土!他的众香界&他写道*$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恍惚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这是何等美妙的世界&明胡应麟甚至说*$唐人绝句千万!不能出此范围&%芷.兰等香花异卉!成了楚辞的精神背景&

楚文化中就有香草美人的传统&在那个泽国的水上岸边!生长着无数的香花异卉!自古以来!采香草以赠美人!悬香花以避邪逆!储异卉以净身心!形成了丰富的楚地风俗&如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中!有一女子!身旁有薰炉!手上握有香囊!其中有茅香.桂.椒.辛夷.杜蘅.佩兰等香物&楚人对香物爱入骨髓&楚辞吮吸着这样的文化!将其变成一种精神的寄托!出落为一种自珍的精神&

唐李善说*$楚国词人!御兰芬于绝代&%王国维说!楚辞的传统在$要妙宜修%&这样的评价很有见地&从美学观念的发展看!楚辞确立了内美和外美

第!期朱良志&楚辞的美学价值四题"#

相融的美好世界!一个美人香草和美意灵心融合的传统"在这个意义上说!楚辞的#自怜$!就是#自爱$%庄子也追求性灵的独立高洁!但庄子并不强调内美与外美的统一"

清人赵翼有句云&#地经三闾草亦香%$屈原所走过的路!连草也散发出香味!真是不可思议!这是对楚辞洁净香魂的生动概括%

在中国!楚辞几乎成为美的化身%这是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在美与丑的拔河中!在净染’污染两种力量的较量中!楚辞强化了中国文化萋!真是一个很好的象征%它展示了这位乱世诗人的性灵追求%谭嗣同)洞庭夜泊*&#帝子遗清泪!湘累赋远游%汀洲芳草歇!何处寄离忧%$芳草!是楚辞的精魂!他将忧愁寄在潇湘的芳草中%

楚辞的香草美人传统!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也产生潜在影响%如花鸟画作为独立画科在中唐以后!两宋时已然形成与人物’山水鼎立而三的独立画科%从花鸟画发展的整体情况看!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写实型的!如五代时黄家富贵之作!徽宗朝的写实花鸟等-一是寄托型的!就是通过花鸟寄托中美和净的力量"楚辞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影响!首先是一种精神气质的影响"从美学上看!它不是启发后人喜欢香草美人!而是珍摄自己的精神"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在)红楼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在楚辞的影响下!表现的对洁净精神的珍爱%

李贺)咏竹*诗云&#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笼千万枝%$他从楚辞中窥出了清洁精神%李商隐)木兰花*小诗云&#洞庭波冷晓侵寒!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驾着一叶小舟!日日在凄冷的洞庭湖上远行!去追求理想中的木兰花%然而自己所驾的就是木兰小舟!自己原来就在这木兰舟中%这首诗表达的就是楚辞中清香的精神境界%那种对真实生命的信心%

赵子昂在)洞庭东山图*上跋诗云&#木兰为舟兮桂为楫!渺予怀兮风一叶%$他以楚辞的格调来作画!以楚辞的精神深化画意%为什么以木兰为舟!以桂花为楫!很显然!香木香花表达的是对性灵护持的态度%在中国很多艺术家那里!艺术创造!其实就是精心结撰起性灵的木兰舟%一如辛弃疾词云&#千古离骚文物!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楚辞的精神!化为中国艺术的芳菲世界%楚辞吮吸着楚风中的爱香传统!楚辞的爱香传统又影响着中国艺术的香世界%#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艺术家何尝不是这样吮吸着楚辞的精魂+两晋时期士人的清逸追求!元代艺术家心目中的清清世界!在他们那里!#清$成为一个反映时代思想倾向的关键词,!明末清初士人以楚辞的香意精心呵护着内在的灵蹊!都受到了楚辞香意的熏陶%

辛弃疾)蝶恋花*词云&#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娥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花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

湘累歌未了万方数据

!石龙舞罢松风晓%$宝瑟冷冷!芳草萋

精神%在后一点上!楚辞的影响至为明显%

苏轼)春兰*题画诗云&#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一种传统!中国艺术家的花鸟情思!和追求高洁的情怀密不可分%元人张翥)楚兰*&#鹈夬鸟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他所申说的就是这种精神%

南宋赵孟坚是王室画家!擅画花鸟%他将自己的故国旧梦!融进了他颇为擅长的墨梅’兰’竹’石之中%他的画的主调就是楚辞的清净精神’唯美情怀%元邓文原)题赵子固墨兰*诗云&#承平洒翰向丘园!芳佩累累寄墨痕%已有怀沙哀郢意!至今春草忆王孙%$元韩性)题赵子固墨兰*&#镂琼为佩翠为裳!冷落游蜂试采香%烟雨馆寒春寂寂!不知清梦到沅湘%$他们的点题中!抓住了楚辞的精神!点出了子固梅兰等的清魂%

郑思肖也是一位南宋时期的花鸟画家!他的画寄托的也是故国情思%倪云林)秋风蕙兰*&#秋风蕙兰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以香意表现故国之思!传达了故国虽不在’精神却长存的清净气质%他画画!就是在写)离骚*%

扬州八怪多以花鸟称世!金农’郑板桥’李方膺’李魚單等都是画兰画梅的高手%楚辞的内美精神成为他们的共同追求%李方膺)兰友*诗云&#平生交友数兰亲!潦倒风尘情更真%作客廿年寻旧梦!往来多在楚江滨%$李魚單)清影*&#清影相看墨数痕!是谁能返屈骚魂%此生若在山中住!勾引兰花长到门%$他们是以骚人风韵来作画!画的是心中的内美!自己的清净精神%他们的精神永远徘徊在楚江之滨%

!"#$

楚辞的#自怜$还深藏着一种超越情怀!在超越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篇七
《楚辞》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篇八
《大学语文题库》

1.本诗中所说“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作者等待的是什么?

A. 中国内战结束

B. 祖国统一

C. 新中国建立

D. 抗战胜利

参考答案:D

2.《我的四个假想敌》中引用了叶慈的话,请问下面关于叶慈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B.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C. 苏联革命诗人

D.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

参考答案:B 3.()深刻影响了冯至的诗歌创作。

A. 里尔克

B. 惠特曼

C. 莎士比亚

D. 叶慈

参考答案:A

4.王蒙曾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诸葛亮斩马谡的故事,这个例子说明的是语言的哪个陷阱?

A. 言不尽意

B. 脱离生活 C. 狗屎化效应

D. 言过其实

参考答案:D

5.现代诗人戴望舒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 九叶派

B. 朦胧诗派

C. 新月派

D. 现代派

参考答案:D

6.《复仇》中“无血的大戮”是指

A. 路人围观裸身男女,虽未使用利刃,却分明是一种杀戮 B. 统治者以旧礼教教化国民,令其愚昧冷漠,此是不见血的“吃人”或杀戮

C. 裸身男女毫无动作,以致路人因无戏可看而“干枯到失了生趣”

D. 裸身男女在旷野上拥抱,他们在表达生命力

参考答案:C

7.《史记·刺客列传》起首写荆轲分别与盖聂和鲁句践交往的故事,这里运用的手法是

A. 场面描写

B. 先抑后扬

C. 细节描写

D. 侧面烘托

参考答案:B

8.下列作家的祖籍不在河南的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李商隐

参考答案:A

9.本文的体裁是?

A. 掌故笔记

B. 记人散文

C. 记旧散文

D. 报告文学

参考答案:A

10.李白《玉阶怨》中的入声字是

A. 帘

B. 生

C. 白

D. 侵

参考答案:C

11.《我学国文的经验》最初发表于()

A. 《谈虎集》

B. 《谈龙集》

C. 孔德月刊》

D. 《雨天的书》

参考答案:C

12.关于如何理解《一只独立独行的猪》中的幽默风格,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自嘲

B. 冷幽默

C. 搞笑

D. 用方言达成“笑果”

参考答案:B

13.“新亭对泣”的典故出自于:

A. 《哀江南赋》

B. 《恨赋》

C. 《别赋》

D. 《世说新语》

参考答案:D

14.《史记·刺客列传》里,司马迁人物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是

A. 太子丹处置失当

B. 效法曹沬生劫之

C. 尺八匕首不及七尺之剑

D. 剑术粗疏

参考答案:A

15.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

A. 朱熹《楚辞集注》

B. 洪兴祖《楚辞补注》

C. 王逸《楚辞章句》

D.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参考答案:C

16.下列苏轼的作品中没有出现“杖”这一意象的是

A. 《东坡》

B.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C. 《和子由渑池怀旧》

D. 《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

参考答案:C

17.从《天才梦》看,张爱玲认为自己是

A. 勤勉型作家

B. 批判型作家

C. 讽刺型作家

D. 天才型作家

参考答案:D

18.开创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宋诗影响颇大的唐代诗人是:

A. 韩愈

B. 李商隐

C. 杜甫

D. 李白

参考答案:A

19.()是张爱玲的作品集

A. 《流言》

B. 《在黑暗中》

C. 《昨日之歌》

D. 《十四行集》

参考答案:A

20.《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一词中最被苏轼赞叹的词句是

A.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B.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C.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D.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参考答案:D

21.此文末尾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请问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人物并不在这五人中?

A. 豫让

B. 要离

C. 聂政

D. 专诸

参考答案:B

22.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

A. 苏青

B. 张爱玲

C. 萧红

D. 唐敏

参考答案:B

23.下面哪个人物对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A. 老舍

B. 周立波

C. 赵树理

D. 胡兰城

参考答案:D

24.下列不属于《诗经》中“风”诗的是

A. 周南

B. 召南

C. 唐

D. 楚

参考答案:D

25.鲁迅将()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A. 穆旦

B. 冯至

C. 戴望舒

D. 闻一多

参考答案:B

26.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第三境为:

A.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C. 欲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

D.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参考答案:B

27.马丁路德金所说的“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指?

A. 华盛顿

B. 罗斯福

C. 林肯

D. 肯尼迪

参考答案:C

28.()是周作人的翻译作品。

A. 《天演论》

B. 《孤儿记》

C. 《平民文学》

D. 《十五小豪杰》

参考答案:B

29.《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中最为悲观的词句是

A. 独倚栏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B.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C.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D. 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参考答案:C

30.戴望舒此诗写于哪里?

A. 台湾

B. 广州

C. 香港

D. 新加坡

参考答案:C

31.在《梵高的坟茔》中,范曾着力贬抑的画家是谁

A. 毕加索

B. 莫奈

C. 高更

D. 罗丹

参考答案:A

32.周作人的文学观是()

A. 人的文学

B. 唯美文学

C. 自由文学

D. 政治文学

参考答案:A

33.从《复仇》可见鲁迅一种特殊的心态,这种心态是

A. 捣乱心态

B. 速朽心态

C. 狂人式的被迫害妄想

D. 从容赴死心态

参考答案:A

34.下列诗句中运用谐音双关修辞手法的是:

A.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B.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C.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D.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参考答案:A

35.梵·高是哪国的画家

A. 意大利

B. 英国

C. 德国

D. 荷兰

参考答案:D

36.《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所说“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此“俗谛”实有所指,指的是

A. 共产主义

B. 三民主义

C. 法西斯主义

D. 自由主义

参考答案:B

37.下列作家,对魏晋文章情有独钟的是

A. 鲁迅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篇九
《2013年大语测试题亲测版答案》

【福利向】2013年大语测试题亲测版答案

作者 : 宋伊梦

表示大枣君亲测火速50.00整。使用方法为:一边点开测试题,另一面把下面的文字拷贝到Word或者WPS里面,蓝后应用查找功能~【我才不要解释怎么用“查找”呢!】 如果还有疏漏„„请自行度娘解决之„„

火速行动起来吧少年们~

————————————————我是经过提示后有所修改的分割线——————————————————

【感谢高升君 @高升.Gosen(321846858) 】郁达夫的成名作是:沉沦

——————————————————————————————————————————————————

1.本诗中所说“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作者等待的是什么?

A. 中国内战结束

B. 祖国统一

C. 新中国建立

D. 抗战胜利

参考答案:D

2.《我的四个假想敌》中引用了叶慈的话,请问下面关于叶慈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B.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C. 苏联革命诗人

D.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

参考答案:B

3.()深刻影响了冯至的诗歌创作。

A. 里尔克

B. 惠特曼

C. 莎士比亚

D. 叶慈

参考答案:A

4.王蒙曾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举了诸葛亮斩马谡的故事,这个例子说明的是语言的哪个陷阱?

A. 言不尽意

B. 脱离生活

C. 狗屎化效应

D. 言过其实

参考答案:D

5.现代诗人戴望舒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 九叶派

B. 朦胧诗派

C. 新月派

D. 现代派

参考答案:D

6.《复仇》中“无血的大戮”是指

A. 路人围观裸身男女,虽未使用利刃,却分明是一种杀戮

B. 统治者以旧礼教教化国民,令其愚昧冷漠,此是不见血的“吃人”或杀戮

C. 裸身男女毫无动作,以致路人因无戏可看而“干枯到失了生趣”

D. 裸身男女在旷野上拥抱,他们在表达生命力

参考答案:C

7.《史记·刺客列传》起首写荆轲分别与盖聂和鲁句践交往的故事,这里运用的手法是

A. 场面描写

B. 先抑后扬

C. 细节描写

D. 侧面烘托

参考答案:B

8.下列作家的祖籍不在河南的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李商隐

参考答案:A

9.本文的体裁是?

A. 掌故笔记

B. 记人散文

C. 记旧散文

D. 报告文学

参考答案:A

10.李白《玉阶怨》中的入声字是

A. 帘

B. 生

C. 白

D. 侵

参考答案:C

11.《我学国文的经验》最初发表于()

A. 《谈虎集》

B. 《谈龙集》

C. 孔德月刊》

D. 《雨天的书》

参考答案:C

12.关于如何理解《一只独立独行的猪》中的幽默风格,下面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自嘲

B. 冷幽默

C. 搞笑

D. 用方言达成“笑果”

参考答案:B

13.“新亭对泣”的典故出自于:

A. 《哀江南赋》

B. 《恨赋》

C. 《别赋》

D. 《世说新语》

参考答案:D

14.《史记·刺客列传》里,司马迁人物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是

A. 太子丹处置失当

B. 效法曹沬生劫之

C. 尺八匕首不及七尺之剑

D. 剑术粗疏

参考答案:A

15.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

A. 朱熹《楚辞集注》

B. 洪兴祖《楚辞补注》

C. 王逸《楚辞章句》

D.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参考答案:C

16.下列苏轼的作品中没有出现“杖”这一意象的是

A. 《东坡》

B.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C. 《和子由渑池怀旧》

D. 《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

参考答案:C

17.从《天才梦》看,张爱玲认为自己是

A. 勤勉型作家

B. 批判型作家

C. 讽刺型作家

D. 天才型作家

参考答案:D

18.开创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宋诗影响颇大的唐代诗人是:

A. 韩愈

B. 李商隐

C. 杜甫

D. 李白

参考答案:A

19.()是张爱玲的作品集

A. 《流言》

B. 《在黑暗中》

C. 《昨日之歌》

D. 《十四行集》

参考答案:A

20.《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一词中最被苏轼赞叹的词句是

A.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B.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C.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D.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参考答案:D

21.此文末尾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请问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人物并不在这五人中?

A. 豫让

B. 要离

C. 聂政

D. 专诸

参考答案:B

22.散文集《流言》的作者是

A. 苏青

B. 张爱玲

C. 萧红

D. 唐敏

参考答案:B

23.下面哪个人物对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A. 老舍

B. 周立波

C. 赵树理

D. 胡兰城

参考答案:D

24.下列不属于《诗经》中“风”诗的是

A. 周南

B. 召南

C. 唐

D. 楚

参考答案:D

25.鲁迅将()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A. 穆旦

B. 冯至

C. 戴望舒

D. 闻一多

参考答案:B

26.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其第三境为:

A.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C. 欲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

D.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参考答案:B

27.马丁路德金所说的“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指?

A. 华盛顿

B. 罗斯福

C. 林肯

D. 肯尼迪

参考答案:C

28.()是周作人的翻译作品。

A. 《天演论》

B. 《孤儿记》

C. 《平民文学》

D. 《十五小豪杰》

参考答案:B

29.《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中最为悲观的词句是

A. 独倚栏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B.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C.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D. 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

参考答案:C

30.戴望舒此诗写于哪里?

A. 台湾

B. 广州

C. 香港

D. 新加坡

参考答案:C

31.在《梵高的坟茔》中,范曾着力贬抑的画家是谁

A. 毕加索

B. 莫奈

C. 高更

D. 罗丹

参考答案:A

32.周作人的文学观是()

A. 人的文学

B. 唯美文学

C. 自由文学

D. 政治文学

参考答案:A

33.从《复仇》可见鲁迅一种特殊的心态,这种心态是

A. 捣乱心态

B. 速朽心态

C. 狂人式的被迫害妄想

D. 从容赴死心态

参考答案:A

34.下列诗句中运用谐音双关修辞手法的是:

A.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B.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C.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D.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参考答案:A

35.梵·高是哪国的画家

A. 意大利

B. 英国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篇十
《离骚》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76790.html

    【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