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奋进的古诗词

| 体育高考 |

【www.guakaob.com--体育高考】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篇一
《催人奋进的诗句》

催人奋进的诗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对联》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催人奋进的诗句

催人奋进的句子

催人奋进的话语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篇二
《最牛的古诗句和催人奋进的句子》

最牛的古诗句和催人奋进的句子

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最消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最高的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架碳车碾冰辙。(白居易)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李白)

被风吹的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杜甫)

最穷的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

世上最长的马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苏东坡戏谑苏小妹句)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篇三
《学生作文素材:激励人生 催人奋进的劝学诗》

劝学诗 朱熹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解说: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别号紫阳,又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

劝学诗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解说: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中国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励学篇 宋真宗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杂诗 陶渊明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约352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闲情赋》

等。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 唐代原是润州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虽出身微贱,却独禀天地之灵秀,出落得美慧无双,不仅占尽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能歌善舞,甚至还会写诗填词作曲,江南女子的秀丽与文采她身上尽数体现,作为歌妓曾风靡了江南一带。

劝学诗 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昌黎先生集》,《外集》十卷等。

四季读书歌 熊伯伊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

寸阳分阴须爱惜,休负春色与时光。

夏读书,日正长,打开书,喜洋洋。

田野勤耕桑麻秀,灯下苦读声朗朗。

荷花池畔风光好,芭蕉树下气候凉。

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

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

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

熊伯伊 民国年间,湖北崇阳有儒医熊伯伊酷爱读书,博学多才。他不仅妙手回春。而且能诗善文。熊伯伊曾作《四季读书歌》一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白鹿洞诗 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王贞白,字有道(875—958),号灵溪。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唐乾宁二年(895)登进士,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闲居书事 杜荀鹤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篇四
《论古诗词意象中的人生哲理》

论古诗词意象中的人生哲理

广西民族大学2010级汉语专业 徐湘敏

摘要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是诗歌的灵魂。“意象是情感的表现,是诗人的内心景象。在古诗词意象中,诗人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人生观都寄托于诗词里。在诗词里,释放自己内心的世界及感悟。

关键词 :意象 感悟 人生哲理

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精髓,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都有诗词的载体。古诗词借物喻情,是非常典型的文学范例。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人生短暂,在短短几十个春秋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人不可能一生一帆风顺,理想与抱负往往在现实社会中被扼杀。在理想与抱负没有得到实现时,人往往会无法适从,便会产生各种情感。情感积淀多了,就需要渲泄出来。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物种,在千百年前,我们的先贤就懂得把情思、理想、抱负借景物抒情的方法,写入了诗词中,在诗词中发泄自己内心的感触、对人生的困惑。

古语有“前人栽树,后人纳凉。”诗人在诗词中展现了自己的情感思想,也给后人留下许多人生哲理,让我们在诗句、词间感悟人生价值。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每首诗词都有其独特的意蕴。意象是诗的内涵,看清了诗中的意象,才能读懂诗人的感情,理解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在诗词中聆听人生哲理,感悟幸福的真谛。

一、从古诗词意象中感悟奋进 点亮希望之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我们处于人生的黑夜时期时,你也不要忘记给自己一缕希望的阳光,这一缕阳光或许看似微弱,但它却可能拯救整个人生!

古诗词中有不少催人奋进、鼓励向上的诗句。如:“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这些诗句告诉我们一些人生哲理,点亮我们心中的希望,并启发我们探究先贤的思想与智慧,摆脱心理的束缚,大胆地领略探索的愉悦。鼓励我们要怀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看待事物,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拥有将士们的爽朗豪放的性情,为国征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年青人做事要大胆地“崭露头角”,积极地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才能抓住机会,受到“成功”的青睐。

打开你的思路,放远你的视线。抬起头来审视前面的路,你就能脱离平凡,走在人先,点亮希望之光。

二、从古诗词意象中感悟品德 提高个人修养

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风雨和彩虹总是交替出现。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的操守,修养个人品德。先哲孟子所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身处逆境不得志,就要锐意进取,更多地注意自身的品德能力的提高;由此可以认识到品德的修养对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在现代社会,放眼所及,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新奇,精彩的各种各样的人、事、物,对于各种诱惑及贬斥,我们是否能抵制得住内心的燥动?宋代诗人程颢在《游月陂》中给了我们明示“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要提升内心的自我修养,以静心来抵御纷扰世界的诱惑与困扰。心静了,品格如何?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光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看取莲心净,方知不染心。”(唐·孟浩然《题大禹志义公禅房》)表明了内心思想的高尚、纯洁,品格行为的清白,如莲一般出污泥而不染。有好的品格,还要有内在美。“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一个人的外表美不美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个人的内在美,即这个人的心灵美,修养美,气质美,那才是拥有好品德的人。

三、从古诗词意象中感叹时间的珍贵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岁月流逝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在大千世界中,时间是最容易被忽视,被虚度的东西。也可以说,时间似乎总是人们最容易浪费掉的东西。人生短暂,时间在不经意间就会从手指间流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时光转逝,你想留也留不住,现在不是叫你留住时间,而是时间可贵,要懂得珍惜。“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当你回首往事,却发现已经过了那么多年,可那仿佛就在昨天。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告诫莘莘学子,要珍惜光阴,时间难买,不可虚度。时间是珍贵的,它不会为谁而停留。时间不等人,你能做的就是珍惜它,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把酒问月》)今夜的月亮和一千年前的月亮是一样圆,一样明亮如玉盘。虽然过去了一千多个春秋,人类世代更替,逝者如斯,然而明月则亘古不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你还在为一件恼人的事纠结时,要告诉你的是应该放下,去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烦恼无时不在,可时间是不等你慢慢思考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一个人如果不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时间,就会被时间俘虏,成为时间的弱者。一旦在时间面前成为弱者,他将永远是一个弱者。因为放弃时间的人,同样也会被时间放弃。 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解读诗歌的意象,熟知诗歌意象,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就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陈树宝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象组合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3)胡应麟 《诗薮》

(4)邑人 《哈佛教授讲给学生的人生哲理》中国华生出版社 2008 .11

(5)乔万民 《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6.1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篇五
《古诗心》

阅读成就自信,经典照亮童心------时小娟

【信息时间: 2011-3-14 阅读次数:

15 】【我要打印】【关闭】

泱泱中华、英才辈出,经典古诗文璨若星晨,其中蕴藏着的是中华几千年的“精神灯塔”,沐浴着代代中华人。少年儿童是记忆的黄金时代,有选择地让他们诵读一些经典之作,借由先哲的风范,熏陶我们的学生,引入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良的孩子,日积月累,就会“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必将奠定孩子一生融入社会、事业有成、感受幸福的基础。新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可见,新课程需要我们把古诗文诵读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点。从学校德育工作视角分析,学校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华美德传承与创建的基地是时代的呼唤,经典古诗文诵读是德育工程中的一种有效性途径。那如何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

面着手:

一、文化熏陶, 耳濡目染

为了让孩子们对古诗词产生浓厚兴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就要努力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寓有诗情,一砖一瓦充满诗语。草坪、花圃的的石头上、路灯柱等都写上了诗义的语言,给孩子一种温馨的体验。如《三字经》、《唐诗宋词》等诗、文作品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板报、橱窗、走廊常年刊录古诗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若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等励志、劝勉的千古名句,随处可见。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播放诗词曲赋和诗词音乐,特别是是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一批为中国古诗词谱曲的《新学堂歌》,这些歌曲因为曲调质朴优美,旋律简单易记,受到孩子的喜爱。正如《唱唐诗》一歌中这样写道: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凫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相思的红豆,巫山的雪,边寨的战士回乡的歌,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这些曲子让整个校园充满诗韵,让学生沐浴在中国经典文化的长河之中,受到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当孩子们置身与校园中,随时都会感觉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在这样校园的环境中,阅读才能成

为一种随时皆可行的事情。

二、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为了使学生学习古文不枯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开展“每天一诵读”、“每周一诗”、“每月一主题”、“每年一届古诗节”活动。各班都精选唐宋诗词及《三字经》等经典中的名句、名篇,在黑板开辟一块“古诗天地”专栏,第天抄一句名言,或一首古诗,利用晨会、午间和上课的前两分钟让学生读背。每天保证10-20分钟的诵读时间。在理念上,我们提倡“休闲诵读”,不强加“任务”,不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快乐的阅读、背

诵古诗文。

通过学习古文,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学生的班训,“温故而知新”成为学生学习的座右铭;“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成为学生们做人追求的目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为学生们为人的态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为提醒学生们珍惜时间的警句„„让会背古文成为学校学生中的一种时尚,会引用古

文中的名句成为学生们最引以为豪的行为。

三、保持热情,家校合力

为了让孩子保持吟诵经典的热情,我们可以动员家长一起参与到其中。要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首先要做好家长沟通工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我们可以向全体家长宣传了活动的内容意义与方法,去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在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家长不但有热诚,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温经受益,一家兴致高昂,语文是最好的亲

子活动。

四、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古诗文诵读需要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激励措施激活师生内在热情, 以持久保持旺盛的兴趣,我们要坚持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星星擂台”以对抗赛的方式,激发斗志;“每周之星”,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推出本周出色的同学,树立典型,引导学生赶学标兵;以“班级星”、“年级星”、“校级星”三级评比的目标激励式,引导学生不断冲击新目标攀登新高峰;以“书香班级”评选,表彰优秀集体,鞭策落后的班级;以文艺表演,演讲等方式给表现出色的同学以展示的舞台。对各种标兵和先进用校报,校园网对外发布宣传,当然更多的

是诵读课堂,老师富有智慧的即时性评价。哪怕只是赠送一张小笑脸,一个大拇指,一颗小金星,唤起学生心中热情。保证了古诗文诵读热

情持续高涨经久不衰。

五、生成日记,促其德行。

“先教生做人,后望生成龙”这是被我校教师广泛提及的一句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明确提出“为学”的目的首先是“修身”。在“修身”与“学问”之间,是以“修身”为本。这是以德行为先,求知学文为后的中国儒学传统,德行教化须在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为此,我们为学生开设学《弟子规》后感征文比赛,借文本诵读生成日记,促进学生的德行。同时,这项工作还应做到持之以恒,深入生心。

总之,古诗文诵读是为学生注入中华文化源头活水,诵读大量振奋精神,温润生命的诗文,将使学生受益终身。那一首首工整优美,寓意深刻的诗词,宛如一只短笛,吹奏出诱人的曲调,使人遐想,让人感叹,给人振奋,催人奋进。从小让学生直面古诗文,诵读古诗文,是弘扬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的一大功德无量的事。我们将义无返顾地把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铸人铸魂的功德事业坚持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开出花、结出果。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篇六
《古诗词默写》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篇七
《诗词鉴赏能力论》

鉴赏能力论

鉴赏能力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鉴别、欣赏的能力。鉴赏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比如知觉能力、想象能力、领悟能力、回味能力等等。通过对文学形象和语言的感受、理解、想象,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对艺术品进行评价。诗词、绘画、音乐、书法,亦可是某种综合,都是可以鉴赏的。在中国诗歌中,中国历代的大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都写过不少闪耀思想光辉的诗篇,唐宋更是其高峰,通过对诗词的学习,培养感情,关心民生,以仁者爱人指导自身的思想,以刚直不阿的品格立身社会,同时通过对诗中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的体验,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品位。做到讲气节、讲节操、讲廉耻、讲正气、讲有所不为、讲不唯上不唯官、讲民本思想、讲平民意识。从而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诗词,意存高远,博大精美,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诗词可以兴、观、群、怨。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产生了无数优秀的诗人,他们的作品,或是催人奋进的一声号角;或是抚慰人们心灵的一股清泉,这些诗句闪烁着真理的辉,给人以鼓舞、以感动、以启迪,更给人强有力的激发。

从屈原《离骚》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从李白《将进酒》到李煜《虞美人》;从陆游“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到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到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留下了多少文人骚客的激扬愤慨、满腹忧愁。作为语言艺术的诗词,是诗人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通过艺术的加工,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我们阅读这些文字艺术,就要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和丰富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艺术美。

品诗,首先要先品味富有表现能力的诗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其次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最根本的是要学会知人论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前面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并抓住一

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有的时候诗词常常喜欢引词据典,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所以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

再次,要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依据梅花开于百花之先的特点,生发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与百花争宠斗艳,任随百花妒忌,甘愿独受凄寒,赋予梅花不求荣华的高尚情操。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浅尽出。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易卜生曾说过,“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真正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对作品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诗词的鉴赏能使人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其实诗词的鉴赏能力还可以考察到一个人的对艺术品的客观分辨力,看出一个人的自我的一种判断能力,即一个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叶圣陶说过,“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地阅读。”鉴赏能力作为一种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其养成自然离不开多读、精读。夏丐尊在《怎样读》中说:“读书就是知其人,不知其人,是无从读书的。”

在这里我们队曹植的《七步诗》为例吧!

七步诗

——曹植(东汉末年)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从这首诗的表面上来看的话,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首感慨诗词,说的同根而生的萁和豆自相残杀的事情,如果是简简单单的这么想的话,未免也太简简单单了。这就是一种对艺术品的客观分辨。我们要对此深入的探究。实质上,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诗人取譬之妙,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读完这种诗后,一种是内心震撼,难以自制的愤慨,对封建王朝这种人吃人兄弟相残的现象的嗤之以鼻,一种是对这种现象的冷漠,甚至是一种从内心迸发的一种认同人类世界仿丛林弱肉强食法则的心理。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我判断能力的体现,自我价值观的一种体现。诗词的鉴赏就是从鉴赏的过程中,看出人心深处的情感,或许是同情善良,或许是冷漠无知,或许是贪婪扭曲的心性。诗词的鉴赏就是通过这个来陶冶和培养人性中善良的一面,通过惩恶扬善,对丑恶现象的抑制,对善良伟大的行为褒扬,从而达到正确的引导读者的价值观的正确取向。这就是诗词的真正的力量!

诗词鉴赏能力的体现,就是内心心性的体现。当然这种体现不是简简单单是诗词的鉴赏中的,在绘画艺术、音乐艺术、书法艺术等等中都是得到体现的。人内心深处的体现,也是人内在的一种涵养,自身素质的客观体现。所以说,为什么每个人对同一样作品的赏析,结果却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是从自身角度的出发,对客观事物、客观艺术的存在,通过自身的价值观理念,综合的进行评析的过程。

鉴赏鉴赏,鉴的是读者的心性,赏的是作者的内涵。

钟祖国,《浅论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年 第17期 柏秀珍,《正确荣辱感的构建和诗词鉴赏》,重庆三峡学院院报2009年第1期 高有奎,《诗词鉴赏三步走》,《晋阳学刊》2000年第4期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篇八
《品读古诗词 感悟真人生》

品读古诗词 感悟真人生

——从古诗词中寻求人生的真谛

李小东

(农业资源与环境10级1班 2010512216)

摘要 古诗词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它是一个时代,一个王朝,一个诗词人最简洁、最真实的写照。品读这些文化中的精品,感受诗词作者的心路历程,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深思人生,从而感悟人生,让生活变得也想古诗词那样简约而不简单。

关键词 古诗词 感悟 人生

王国维引用三句古词来形容成大学问人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归纳的三境界,第一境界为求学与立志之境,此为“知”之大境界。第二境界为“行”之境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坚忍不拔。第三境界为“得”之境界,功到自然成。

古语有“前人栽树,后人纳凉。”诗人在诗词中展现了自己的情感思想,也给后人留下许多人生哲理,让我们在诗句、词间感悟人生价值。

一、从古诗词意象中感悟奋进 点亮希望之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我们处于人生的黑夜时期时,你也不要忘记给自己一缕希望的阳光,这一缕阳光或许看似微弱,但它却可能拯救整个人生!

古诗词中有不少催人奋进、鼓励向上的诗句。如:”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之八)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这些诗句告诉我们一些人生哲理,点亮我们心中的希望,并启发我们探究先贤的思想与智慧,摆脱心理的束缚,大胆地领略探索的愉悦。鼓励我们要怀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看待事物,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拥有将士们的爽朗豪放的性情,为国征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年青人做事要大胆地“崭露头角”,积极地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才能抓住机会,受到“成功”的青睐。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这些诗的作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那种不惧艰险,自强不息,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永不放弃的精神。困难只能折磨他们的肉体,但摧残不了他们高尚的灵魂。如果用花他形容他们,那他们就是凌寒绽放的梅花,出淤泥不染的荷花。他们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坚持自己的目标。“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坚持走下去,总有一天你将会成功。

二、从古诗词意象中感叹时间的珍贵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岁月流逝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在大千世界中,时间是最容易被忽视,被虚度的东西。也可以说,时间似乎总是人们最容易浪费掉

的东西。人生短暂,时间在不经意间就会从手指间流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潜)时光转逝,你想留也留不住,现在不是叫你留住时间,而是时间可贵,要懂得珍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当你回首往事,却发现已经过了那么多年,可那仿佛就在昨天。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告诫莘莘学子,要珍惜光阴,时间难买,不可虚度。时间是珍贵的,它不会为谁而停留。时间不等人,你能做的就是珍惜它,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读一首好诗词,会勾起你内心深处情感的触动,每次的触动都将会带给你不同的收获,它让你有时间静下来思考我们所走过的路,仔细想一想,我们每天都为那些无用的事劳累奔波,心灵被自己的身体所服役,在茫茫人海中迷失了自己,不知所措。

多读诗词,读好诗词,品味那些真真的人生之路,不断地反思,坚持自己的理想,在你困难的时候想一想那些诗人是怎么坚持的。诗词人生,人生如诗词,学习经典文化,我们才能有所收获。自强不息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食指《相信未来》节选

参考文献

(1)陈树宝 诗歌中的意象与意象组合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6)

(2)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3)邑人 《哈佛教授讲给学生的人生哲理》中国华生出版社 2008 .11

(4)乔万民 《千家诗·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6.1

(5)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社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篇九
《古诗》

古诗: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选自:宋 郭茂倩收编的《乐府歌词·相和歌词》汉代民间诗歌

注词: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照耀。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名句欣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

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反而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中心 : 前四句通过朝露易逝、花草枯萎和百川归海说明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且

一去不复返,后一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

再徒然叹息。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

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古诗:野望

唐 王绩 字无功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马兽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选自:《东皋子集》卷中。

注词:东皋: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依:归依。

犊:小牛。

怀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薇,是一种植物

落晖:落日。

简析: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

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点评: 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

早的五言律诗之一。王尧衢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古唐诗合解)

古诗:早寒江上有怀

唐 孟浩然 汉族,本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又称之为孟山人。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译文: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选自:《孟浩然集》

注词: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

雁南度:大雁南飞

襄水曲: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指汉水。曲,曲折转弯处。

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

天际:天边。

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

平海夕漫漫:形容长江水势很大。

注音:曲qǔ

看kàn

简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此诗的最后两句既实写当时情形,又隐喻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慨。这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 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

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

以又有起兴的作用。“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尽”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

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

水与海相平,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

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孟浩然 汉族,本名浩,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又称之为孟山人。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仲夏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

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正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却有愧于圣明天子。坐着看垂钓的人,空有一腔羡慕之情。

选自:《孟襄阳集》

注词:涵虚混太清: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太清,天空。

云梦泽:云梦,古泽名。

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河。

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徒:只

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注音:济jì

思想感情: 诗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前四句描绘洞

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抒写诗人渴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简析: 这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这四句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古诗:黄鹤楼

崔颢 唐朝汴州 唐玄宗开元11年进士 曾为太仆寺丞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白日下汉江之碧树清晰可数,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我发愁。

注词: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昔人:过去,从前的人 。 (昔 假借为“昨。”从前;过去)

反:通返,返回。

.悠悠:久远的意思。

历历:清楚可数。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乡:故乡。

愁:乡愁。

赏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

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二句描述了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

忆,极富人情味:艳阳高照,碧空如洗。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伫立在眼前。和煦的阳光洒满江面,温暖着亲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

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篇十
《古诗词及解析》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蒸腾的水汽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这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赏析】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应,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轻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一幅苍凉壮观的大漠黄昏图!“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境界的开阔;“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把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赏析】这两句诗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赏析】这是说大自然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

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赏析】“曲”、“幽”、“深”三字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这两句诗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赏析】从诗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两句诗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赏析】这两句诗描写出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地了,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种豆早出晚归是多么艰辛、多么苦累,然而诗人并不抱怨。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赏析】以丝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1、莫道不消魂,帘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赏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1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赏析】“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这两句诗点题,写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1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赏析】这两句诗把愁苦的心情表达得非常生动。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暗示愁绪难消: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

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赏析】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格调豪迈奔放,让人们感受到诗人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1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赏析】面对朋友被贬往荒凉僻远的地方,自己远隔千里,无法相送,诗人只好委托明月把一颗愁心带到朋友的身边,分担他的痛苦。诗人为什么偏要托明月?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强烈,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赏析】沉舟侧畔,有干帆竞发;病树前头,是万木皆春。诗句有催人奋进的感人力量。这两句诗本意是劝慰白居易不要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后来引申出“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和真理。

1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以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增添了未来重聚时的乐。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赏析】这两句诗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细腻生动,是非常工巧的对偶句,却又那样自然,仿佛是信手拈来,一点看不出雕琢的痕迹。

1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赏析】千嶂、孤城、长烟、落日,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境界开阔。“孤城闭”三字反映了宋朝守军军事力量的薄弱。

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青蛙叫的似乎就是“丰年、丰年”,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词句表现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0、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赏析】这两句诗运用拟人手法把静态的无情感的景物写活了。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情有独钟。弯弯的河流环绕葱绿的农田,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两座青山居然直接推门而入,向主人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

2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赏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站得高就不怕浮云遮眼,就能看得远。它寓论于景,用“不畏”、“自缘”两词化实为虚,借景抒情,兼发议论。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与坚强意志。

2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赏析】这两句诗意境优美而含蓄,蕴涵着生活的哲理。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

2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赏析】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学习,原来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也就僵化了。诗句通过明净的池塘和流动的活水之间的关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思想观念才能不断更新,头脑才能保持清醒,才能取得新成绩。

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赏析】这两句诗以落花为喻,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融为一体,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人议论,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忱。

25、《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这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宏伟意境,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26、《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此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同时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写出了新旧事物之间相互交替的辩证关系,表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27、《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28、《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

【赏析】这四句是此诗的核心部分,也是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

29、《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赏析】诗人描写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动中寓静表现“惊鹊”和“鸣蝉”的情态,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30、《天净沙秋思》---“秋思之祖”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则描绘了一种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刻画了这样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现

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道尽天涯游子之悲”。

31、《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赏析】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32、《归园田居》“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赏析】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对“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蕴含了不要在那浑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33、《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讨寄希望于侥幸,暗含自己生不逢时、才能无法施展的怨悵之情。

34、《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

3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词人把酒问月,问人生,借月之盈亏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世事自古就难以完美无缺,人们应当以豁达的胸襟去面对。

3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诗可用来向

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道尽千载离人之心”,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

37、《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赏析】此三句描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与议论。

38、《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道出了作者对历史的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77876.html

    【催人奋进的古诗词】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