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工程硕士】
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文章标题: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夏主任,市人大各位领导:
在“村村通”建设的开局之年,市人大组成如此高规格的调研组,深入基层,对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开展调研,既凸显了农村公路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彰现了上级领导对基层交通部门的关心和厚爱,更增添了我们立志把“村村通”建设成为“领导满意
、群众受益”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下面,将我区“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力争用3-5年的时间,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1000公里,基本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油路(水泥路)”,形成与国省道干线网相衔接、布局合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农村公路网。
二、工程进展
2006年我区“村村通”工程计划项目55条,总里程218公里(国债项目19个108.9公里、交通项目36个109.1公里),总投资6540万元。截止10月底,累计开工项目达67个、占项目计划的121.8;开工里程272.5公里、占计划建设里程的125;路基完成266公里、占计划的125;路面完成132公里、占计划61;完成投资5979万元,占计划投资的91。“村村通”工程已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三、主要措施
“村村通”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其特点是点多、面广、单项规模小、难管理,而实施这项工程建设,难点是资金配套,重点是质量管理,关键是行政推动。为抢抓机遇,切实搞好“村村通”工程建设,我区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一是行政上强力推动。区委、区政府把“村村通”建设列为政府8件实事之首,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组和招投标中心,出台了《实施意见》、补助标准和考核办法,召开了动员会和现场会,建立了工程进度月调度和定期督查制度。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乡(镇)村主抓、交通监管、群众监督”的工作体制,开局之年所有乡镇办在项目实施上都实现了零的突破。 二是资金上广开渠道。为落实工程配套资金,区政府从拮据的财力中安排资金予以每公里1.5万元的配套补助,各乡(镇)村广泛宣传发动,利用多种形式多元筹资,有的以集体经济为支撑,有的发动在经济发展中的成功人士捐款,特别是交通条件较差的地方群众捐资踊跃,形成了“政府投资、乡(镇)出资、农民捐资、成功人士捐助”的筹资机制;同时利用其他项目建设配套、打捆实施“村村通”工程,有效地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制约。
三是工作上热情服务。“村村通”工程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在工程建设领导组的统一领导下,统一协调各部门全力配合支持工程建设,区招投标中心统一全区“村村通”招标工作,限时办结;交通、发改认真负责项目的审批、规划和设计;财政部门加强资金调度,确保资金按进度计量支付;交通部门编发了《“村村通”工程建设管理手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简易手册》,先后举办了4期培训班,培训乡镇村监理、义务监督员、资
料管理员300多人次。实行了局班子成员联系乡镇、技术人员联系项目制度,抽调全部17名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跟踪指导,并规定每月到现场监督指导不少于3次、每个项目开工必须旁站1天。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带着技术进村、带着经验上路、带着感情服务、带着责任管理。
四是质量上严格管理。针对“村村通”工程项目特点和区情实际,我区设定了“企业自主负责,群众义务监察,乡(镇)村责任监理,交通依法监督”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模式,实行严格的程序监控和质量管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把“五关”即路基关、配合比关、设备关、施工关、检测关;严控“四度”即宽度、厚度、强度和平整度。明确规定:违反施工程序的责令停工,质量不合格的停拨工程款,发生责任事故全区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工程质量。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检查中,我区所有在建项目没有一个被责令停工。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问题。尽管我区对“村村通”项目补助已达11.5万元/公里,部分乡镇也给予3000-20000元/公里补助,但与每公里近20万元的造价相比,仍有较大资金缺口,资金问题依然是制约“村村通”建设快速推进和造成各地进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
二是质量问题。质量优良,是“村村通”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但由于“村村通”建设规模小,里程短,道路标准低,部分人员没有对其质量引起高度重视,存在有盲目自信、指导监督不力现象,产生了混凝土配比不到位,路基处理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认识问题。部分乡镇对“村村通”工程建设还未引起高度重视,对
群众宣传发动还不到位,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展。
五、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对市本级“村村通”资金、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后进村、
[1] [2] 贫困村能按期完成任务。
2、鼓励管理模式创新。既要严格按建设程序加强管理,又要结合实际,切实有效地确保质量。
3、积极探索管养机制的建立,既要村村通,又要村村养,确保建成公路的畅通、安全、有效使用。
4、坚持路运站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全力推进农村班车通达工程建设,确保做到路通、站建、车通。
“
村村通”工程泽被宣州,惠及“三农”。我局将以本次调研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各位领导的指示精神,举全局之力,确保工作不欠账、质量不出事,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来源于文秘114网,欢迎阅读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2016村村通农村公路调研报告
一、现状
目前,镇镇村公路总里程是50.4公里,宽度为4.5米,其中乡道12公里,村道38.4公里,柏油路50.4公里,已损坏影响出行40公里,从2016年开始至今,全镇村村通公路建设已近有十年时间,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便捷,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有显著改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车辆不段增加,特别载重车辆吨位多数道路使用频繁,部分道路已损坏严重,路面坑洼不平,直接影响群众出行。
二、主要问题及困难
1、建设资金问题。“村村通”工程配套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资金是村村通公路建设的核心问题,但是上级补贴资金有限,乡村两级在配套资金上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从建设资金运转来看,如修建4.5米宽、18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上整修路肩,再加上路基,就至少需要40万元/公里,如果按省里每公里只补助15万元,尚有25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难以落实,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上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敢争取。
另外由于资金短缺农村公路项目附属设施基本没有,直接群众的出行安全;同时也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建设单位欠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欠材料供应商,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影响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还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列系问题。
2、基层债务问题。村村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广大农村百姓千百年来的梦想与祈盼,群众热情之高前所未有。村村通工程建设是当前的一项惠民工程,村民把它当作对干部满意程度的最低要求,处在中间的镇村基层领导压力之大超过想象,筹集资金的能力非常有限,无配套资金或配套资金较少或配套资金迟迟不得到位的情况下,开工一条路就得欠几十万元,启动非常困难。
3、工程质量问题。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以及大规模建设导致项目管理难以跟上,由于建设道路成本过高,利润偏低,导致质量、安全隐患增多。除了村村通公路的主体质量之外,还有道路的边沟、排水等附属设施的质量更得不到保证,有的路基、路面和构造物标准过低,造成路面过早破坏,抗灾能力弱,不仅“畅”的问题没有解决,“通”的问题也得不到保证。
三、建议
1、建议市政府建立“村村通公路建设领导专班”,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强对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负责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建议全市各乡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新增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办法筹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一是交通部门争取一点:通村公路修建油路(水泥路)的工程竣工后,经省、市交通部门验收合格的,由交通局争取补助到位。
二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市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其补贴标准可据市财政收入情况而定,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按政策补贴多少。
三是乡镇村自筹一点: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用民主方法筹集资金。
四是社会捐资一点:可发动“四有”(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家乡有感情)人士对家乡公路建设进行赞助,也可采取立“功德碑”的形式,发动农民群众捐资。
五是部门帮扶一点:利用省市扶贫对口单位、市直联系单位、小康工作队驻点单位帮扶修建通村公路,解决部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六是项目资金列一点:在扶贫资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等与通村公路相关联项目资金中列一部分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3、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事关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不高,但是质量要求绝不能降低。如果在质量上出了问题,“民心工程”就变成了“伤心工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决不能留下质量隐患。要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要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领导,完善养护管理体制,在农村公路养护上,要牢牢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与各部门、各乡镇联合探讨,签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目标。结合我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要求,必须加快管理养护体制和机制改革步伐,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机构,确立稳定长效的管理养护资金来源,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据划定的各级养护路段,建立严格的分级负责制和分段包干养护责任制。除上级交通部门安排的养护资金外,市、乡、村每年应安排必要的养护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同时,可通过采取管养结合、村民承包养护等多种养护方式,降低养护成本。
一、现状
目前,镇镇村公路总里程是50.4公里,宽度为4.5米,其中乡道12公里,村道38.4公里,柏油路50.4公里,已损坏影响出行40公里,从2005年开始至今,全镇村村通公路建设已近有十年时间,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便捷,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有显著改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车辆不段增加,特别载重车辆吨位多数道路使用频繁,部分道路已损坏严重,路面坑洼不平,直接影响群众出行。
二、主要问题及困难
1、建设资金问题。“村村通”工程配套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资金是村村通公路建设的核心问题,但是上级补贴资金有限,乡村两级在配套资金上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从建设资金运转来看,如修建4.5米宽、18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上整修路肩,再加上路基,就至少需要40万元/公里,如果按省里每公里只补助15万元,尚有25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难以落实,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上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敢争取。
另外由于资金短缺农村公路项目附属设施基本没有,直接群众的出行安全;同时也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建设单位欠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欠材料供应商,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影响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还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列系问题。
2、基层债务问题。村村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广大农村百姓千百年来的梦想与祈盼,群众热情之高前所未有。村村通工程建设是当前的一项惠民工程,村民把它当作对干部满意程度的最低要求,处在中间的镇村基层领导压力之大超过想象,筹集资金的能力非常有限,无配套资金或配套资金较少或配套资金迟迟不得到位的情况下,开工一条路就得欠几十万元,启动非常困难。
3、工程质量问题。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以及大规模建设导致项目管理难以跟上,由于建设道路成本过高,利润偏低,导致质量、安全隐患增多。除了村村通公路的主体质量之外,还有道路的边沟、排水等附属设施的质量更得不到保证,有的路基、路面和构造物标准过低,造成路面过早破坏,抗灾能力弱,不仅“畅”的问题没有解决,“通”的问题也得不到保证。
三、建议
1、建议市政府建立“村村通公路建设领导专班”,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强对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负责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建议全市各乡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新增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办法筹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
一是交通部门争取一点:通村公路修建油路(水泥路)的工程竣工后,经省、市交通部门验收合格的,由交通局争取补助到位。
二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市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其补贴标准可据市财政收入情况而定,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按政策补贴多少。
三是乡镇村自筹一点: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用民主方法筹集资金。
四是社会捐资一点:可发动“四有”(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家乡有感情)人士对家乡公路建设进行赞助,也可采取立“功德碑”的形式,发动农民群众捐资。
五是部门帮扶一点:利用省市扶贫对口单位、市直联系单位、小康工作队驻点单位帮扶修建通村公路,解决部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六是项目资金列一点:在扶贫资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等与通村公路相关联项目资金中列一部分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3、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事关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不高,但是质量要求绝不能降低。如果在质量上出了问题,“民心工程”就变成了“伤心工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决不能留下质量隐患。要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要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领导,完善养护管理体制,在农村公路养护上,要牢牢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与各部门、各乡镇联合探讨,签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目标。结合我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要求,必须加快管理养护体制和机制改革步伐,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机构,确立稳定长效的管理养护资金来源,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据划定的各级养护路段,建立严格的分级负责制和分段包干养护责任制。除上级交通部门安排的养护资金外,市、乡、村每年应安排必要的养护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同时,可通过采取管养结合、村民承包养护等多种养护方式,降低养护成本。
居村建办[2008]04号
农村公路“村村通”民生工程实施方案
居巢区民生办:
为顺利完成我区2008年民生工程项目100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面的建设任务,特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1、3月6日、4月11日区村村通工程指挥部分别召开了全区交通工作会议和村村通现场会(柘皋),总结前年工作,布署2008
年民生工程任务,并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签定目标责任状。
2、区村村通办公室3月底与乡镇将村村通建设计划对接完成,
在计划对接中充分征求乡镇、村意见,广泛听取群众的要求,修群
众所需的路。
3、 规定节点期。根据区政府统一部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招投标(4月底前完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基层(6月底前完
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路面主体(10月底前完成);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路肩及安保设施(11月底前完成)。
4、质量方面:严把质量关,除企业自检,社会监理外,区质监技术人员定期与不定期加大对工程的检查力度。
5、落实责任制。区成立由人大、政府、政协牵头,财政局、监察局、发改委、交通局四单位为成员单位负责督查城郊片、巢西片、巢南片、巢北片村村通工程,并按照区委、区政府62项重点工程要求,逐月调度,通报质量、进度,确保村村通工程顺利实施。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三日
通村水泥(油)路提质(G209至天洼)
投 标 文 件
投 标 人: 岢岚县材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且盖章)
2015年08月01日
(一)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
1、投标函
政府:
1.我方己仔细研究了村水泥(油)路提质(G209至天洼)工程 施工招标文件的全部内容,愿意以人民币(大写) 捌拾柒万壹仟零叁拾伍圆叁角陆分(¥871035.36元 )的投标总报价,工期 30 日历天,按合同约定实施和完成承包工程,修补工程中的任何缺陷,工程质量达到 合格 标准。
2.我方承诺在投标有效期内不修改、撤销投标文件。 3.如我方中标:
3.1我方承诺在收到中标通知书后,在中标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与你方签订合同。 3.2随同本投标函递交的投标函附录属于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 3.3我方承诺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向你方递交履约担保。 3.4我方承诺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完成并移交全部合同工程。
3.我方在此声明,所递交的投标文件及有关资料内容完整、真实和准确。 4.其他补充说明。
投标人:岢同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 吕望东 地址: 山西省民生四路18号 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036300
2015 年 08月 01 日
2、投标函附录【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
(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投 标 人:岢岚县同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地 址: 岢岚县城内 成立时间: 2011 年 04 月 20 日 经营期限: 2011年04月20日至2016年04月21日 姓 名: ,性 别: 男 年 龄: ,职 务: 经理
系山西省岢岚县创逸达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特此证明。
投标人:吕望东 2015 年 08月 01 日
三、技术标部分格式 (一)施工组织设计
一、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岢岚县高家会乡境内通村水泥(油)路提质工程,G209至天洼段:原道路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2种,本次提质改善主要为原沥青路面上踏铺3cm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并在全线部分段落中设臵排水、防护,线路长度为2.978公里。
二、 编制依据
(一)主要设计依据
岢岚县农村公路村通水泥(油)路完善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主要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2012 2、《公路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3、《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G 034-2000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JCF10-2006
三、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本工程按施工程序从下到上的施工顺序,依次进行河卵石稳定基层、混凝土面层、路缘石的施工,具体施工方案如下:
一、河卵石稳定基层
河卵石稳定土采用厂拌法进行施工. 工艺流程如下图:
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摊铺集料→整平和轻压→摆放和摊铺水泥→拌和(干拌)→加水并湿拌→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的处理→养生.
准备下承层: 下承层表面必须平整、坚实,具有合格的高程、宽度、横坡,无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
测量放样: 恢复中线桩, 并在两侧边缘外设指子桩, 标出河卵石稳定层的边缘的松铺高程和设计高层.
摊铺整型: 混合料运至现场后, 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型. 然后用轮胎压路机立即快速碾压1遍, 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再重复以上步骤. 整平过程中, 对于局部的
一、管护任务
我镇农村公路是指“通畅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含在建和未建)的硬板化主要公路,共计246条433.6公里,至2016年已建成硬板化233条340公里,尚差13条93.6公里,计划至2016年底基本完成。
全镇农村公路拥有单位34个社区(村),具体任务分解见计划表。
二、领导机构
成立“镇人民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领导、监督、指导工作。
有关社区(村)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辖区的公路管护工作。
三、质量要求
按照“畅、安、洁、绿、美”的要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应达到:路基边坡稳定、路肩整洁、排水畅通;路面整洁、横坡适度、行车舒适;构造物、桥涵等结构完好,功能正常;路沟标准、内侧植草、无污积物,排水畅通,宜绿化路段不留空白;沿线设施完善,无侵占、破坏道路现象。
四、管护模式
实行农村公路常态管护,即“专门设备+专项资金+专人”进行路段管护。具体要求是:
1、镇政府投入资金购置专门护路设备,按公路里程和实际路况核定,约2公里为1个标段,每个标段拨给1部割草机及1部手推车。
2、专项管护费列入镇财政预算,按每年每公里3000元标准,将管护费拨给有关社区(村)。管护费主要用于护路员工资、割草机加油及维修保养,购买除草剂,购买其他管路工具及劳保用品等,不足部分自筹。
3、雇请专门护路工。由有关社区(村)雇请护路工,按每个标段雇请一名护路员,制定护路员工作职责,由社区(村)监督施行。
4、因水灾等自然灾害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时,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尽快恢复受灾公路畅通秩序。
五、奖罚制度
(一)年终评奖:为调动各社区(村)的护路积极性,提升公路管护质量,镇领导小组将于年底组织全镇农村公路检查评比工作,制订评奖方案(考评方案另定),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在全镇年终总结大会上进行通报表扬。
(二)处罚方法:检查评比中如发现漠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管理养护混乱,养护质量低劣、养护生产存在严重不足等综合考评差的单位,给予全镇通报批评,并对其今后建设和养护计划暂缓实施。待整改到位,验收合格后再行处理。
一、现状
目前,镇镇村公路总里程是50.4公里,宽度为4.5米,其中乡道12公里,村道38.4公里,柏油路50.4公里,已损坏影响出行40公里,从2016年开始至今,全镇村村通公路建设已近有十年时间,给群众出行带来了便捷,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有显著改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车辆不段增加,特别载重车辆吨位多数道路使用频繁,部分道路已损坏严重,路面坑洼不平,直接影响群众出行。
二、主要问题及困难
1、建设资金问题。“村村通”工程配套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资金是村村通公路建设的核心问题,但是上级补贴资金有限,乡村两级在配套资金上却存在着较大的缺口。从建设资金运转来看,如修建4.5米宽、18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加上整修路肩,再加上路基,就至少需要40万元/公里,如果按省里每公里只补助15万元,尚有25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难以落实,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导致上级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不敢争取。
另外由于资金短缺农村公路项目附属设施基本没有,直接群众的出行安全;同时也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建设单位欠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欠材料供应商,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但影响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还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列系问题。
2、基层债务问题。村村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广大农村百姓千百年来的梦想与祈盼,群众热情之高前所未有。村村通工程建设是当前的一项惠民工程,村民把它当作对干部满意程度的最低要求,处在中间的镇村基层领导压力之大超过想象,筹集资金的能力非常有限,无配套资金或配套资金较少或配套资金迟迟不得到位的情况下,开工一条路就得欠几十万元,启动非常困难。
3、工程质量问题。由于资金缺口较大以及大规模建设导致项目管理难以跟上,由于建设道路成本过高,利润偏低,导致质量、安全隐患增多。除了村村通公路的主体质量之外,还有道路的边沟、排水等附属设施的质量更得不到保证,有的路基、路面和构造物标准过低,造成路面过早破坏,抗灾能力弱,不仅“畅”的问题没有解决,“通”的问题也得不到保证。
三、建议
1、建议市政府建立“村村通公路建设领导专班”,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强对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负责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建议全市各乡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新增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办法筹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一是交通部门争取一点:通村公路修建油路(水泥路)的工程竣工后,经省、市交通部门验收合格的,由交通局争取补助到位。
二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市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其补贴标准可据市财政收入情况而定,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按政策补贴多少。
三是乡镇村自筹一点: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用民主方法筹集资金。
四是社会捐资一点:可发动“四有”(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家乡有感情)人士对家乡公路建设进行赞助,也可采取立“功德碑”的形式,发动农民群众捐资。
五是部门帮扶一点:利用省市扶贫对口单位、市直联系单位、小康工作队驻点单位帮扶修建通村公路,解决部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六是项目资金列一点:在扶贫资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等与通村公路相关联项目资金中列一部分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3、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事关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不高,但是质量要求绝不能降低。如果在质量上出了问题,“民心工程”就变成了“伤心工程”。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决不能留下质量隐患。要认真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要充分发挥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领导,完善养护管理体制,在农村公路养护上,要牢牢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与各部门、各乡镇联合探讨,签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并以此作为年终考核目标。结合我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要求,必须加快管理养护体制和机制改革步伐,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机构,确立稳定长效的管理养护资金来源,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据划定的各级养护路段,建立严格的分级负责制和分段包干养护责任制。除上级交通部门安排的养护资金外,市、乡、村每年应安排必要的养护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同时,可通过采取管养结合、村民承包养护等多种养护方式,降低养护成本。
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路线全长公里,路基宽米,路面宽米,采用路面结构形式.工程由乡政府筹资建设,市交委依据相关文件给予一定补助,区交通局负责工程的实施及技术指导工作.本工程于年月日开工,年月日完工,工期天.本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市交委补助万元.经区交通局自检,市交通质监站检验,评定为工程,通过了交通主管部门组织的验收.
目录
1,工程项目概况
2,区域公路图
3,施工合同
4,监理合同
5,开工报告
6,项目竣工图纸(路线平纵面,路基,路面,桥涵)
7,区交通局工程质量自评报告
8,验收小组名单
9,工程验收书(部门,镇政府会签)
10,质量评定表,质量检验报告
武汉市通行政村公路质量监理协议书
本协议书由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与(以下称乙方)共同订立.鉴于甲方已委托乙方为通村水泥(油)路面工程提供质量监理服务,为明确双方在合同期间的义务,责任,权力和利益,兹就以下事项达成协议:
一,工程监理范围
公里水泥路建设工程.
二,甲方责任与权力
1,向乙方提交工程监理范围的设计文件及工程量清单;
2,提供监理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工作的必要条件;
3,向乙方提供工程施工合同及工程建设的有关文件;
三,乙方的责任和权力
1,负责对合同内工程的质量监理,依据《规范》和《技术标准》行使监理权力,包括工程质量,工程结算及工程进度控制;
2,负责检查工程材料,设备,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有权拒绝使用.有权对工程质量随时进行检验和抽查.
3,签署开工报告意见,报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4,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有权停止工程施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有权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以保障合同规定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5,工程变更经乙方现场核实后报请甲方批准,方可生效.
四,监理费用计取及支付
1,监理费用根据甲乙双方协商,以工程施工实际里程每公里元计.
2,付款方式:监理费用工程完工后付95,剩余5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以后全部拨付.
五,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后,自年月日生效,在按照监理合同的规定结清监理服务费用后自然失效.
六,本协议书正本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协议书副本份,双方各执份.
业主:(盖章)监理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武汉市通行政村公路施工合同
甲方:
乙方:
甲方拟建公路,里程公里.甲乙双方确定该工程合同价元(人民币小写元),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现达成以下协议:
1,建设工期:本工程必须在年月日之前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并由工程质量监督员签发开工报告.工程必须在年月日之前完工.乙方项目人员及机械必须在开工日期之前进场.由于乙方施工人员和机械没有按时进场,导致工期延误所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负责.
2,工程承包范围:路线长度,桩号,起终点;技术等级,路基,路面宽度及类型;基层,底基层厚度及类型等.
3,甲方责任和义务:为使工程顺利完工,甲方协助乙方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工程按合同价款向乙方支付工程款,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和结算手续.
4,乙方责任和义务:乙方要按照合同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法规组织施工,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格标准,并争取达到优良;及时向甲方提供施工计划,形象进度以及实验检验资料;工程完工后及时向甲方提供竣工验收资料;合同期间应注意施工安全,如发生质量及安全事故,一切责任及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5,质量保修范围和期限:乙方向甲方提出工程竣工时,同时向甲方出具质量保修书.保修期为年,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维修发生的费用由乙方自理.
6,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7,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
甲方乙方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
年月日年月日
武汉市通行政村公路质量自评报告
一,概述
工程位于,线路全长公里,路基宽米,路面宽米,建设标准
路面结构采用,厚度厘米,基层,底基层采用,厚度厘米.该工程建设单位:;工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二,质量自评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2,《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交公路发[1995]1081号)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文章标题: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十五”期间,在交通部、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村公路等级得到了大幅提高,农村公路硬化率由2000年的10提高到2015年底的46,到2015年底实现了96.2的乡(镇)通油(水泥)路、91.0的行政村通公路、52.5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缓解了乡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了改善。现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市简介
**市地处**中部偏西,位于赣江中游,罗霄山脉中段以东,属山地丘陵区,地势东、西、南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南北长218公里,东西宽207公里,全市总面积25271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14,居全省设区市的第二位。全市辖13个县(市、区),213个乡镇,7个街道,3112个行政村,人口470万。**是历史名城,素有“江南望郡”、“文章节义之邦”、“金庐陵”的美称,人才辈出,名士荟萃,文化发达,名胜遍布,**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是红色旅游圣地。
到2015年底,**市农村公路总数达到13788公里,其中县道3198公里,乡道3343公里,村道7247公里,比“九五”末的6352公里增长117.2。
二、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2002年以来,部、厅下达给我市的中央补助农村油(水泥)路建设计划项目主要有县通乡国债、革命老区、通达工程、井冈山革命圣地、战备公路、商品粮基地、国家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等七类项目计962个5659.6公里,计划投资28.4亿元,其中:中央国债1.8亿元,车购税6.2亿元,地方国债0.5亿元,地方自筹19.9亿元。
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4719.9公里,占计划里程5659.6公里的83.4,完成路面3414.4公里,占计划里程的60.3,完成投资19.7亿元;已建成项目540个3138.9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962个的56.1,在建项目420个2493.7公里,未开工项目2个27.0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60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176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402个。各类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1、县通乡国债项目:部、厅下达我市的县通乡国债计划项目69个1045.8公里,计划投资8.1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1010.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6.7,完成路面822.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78.7,完成投资6.7亿元;已建成项目52个775.8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75.4,在建项目17个270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53个。
2、革命老区项目:部、厅下达我市的革命老区计划项目有18个181.25公里,计划投资1.5亿元。截止6月底,已全面完工,完成投资1.1亿元,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1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9个。
3、通达工程:部、厅下达我市的通达工程计划项目有204个928.3公里,计划投资4.8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862.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3.0,完成路面862.9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3.0,完成投资3.5亿元;已建成项目200个862.9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97.6,在建项目2个38.4公里,未开工项目2个27.0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2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6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176个。
4、井冈山革命圣地项目:部、厅下达我市革命圣地计划项目有387个2151.6公里,计划投资8.3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2059.3公里,占计划里程的95.7,完成油(水泥)路面1236.8公里,占计划里程的57.5,完成投资6.5亿元;已建成项目215个1113.5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55.6,在建项目172个1038.1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乡(镇)4个,新增通公路行政村148个,新增通油(水泥)路行政村207个。
5、战备公路项目:部、厅下达我市战备公路计划项目1个9公里,计划投资1290万元。截止6月底,该项目已完工,完成投资1200万元。
6、商品粮基地项目:部、厅下达我市商品粮基地计划项目2个24公里,计划投资1739万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24公里,占计划里程的100,完成水泥砼路面2公里,占计划里程的8.3,完成投资495万元。
7、国家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部、厅下达我市国家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281个1319.6公里,计划投资5.3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路基572.5公里,占计划里程的43.4,完成水泥砼路面299.56公里,占计划里程的22.7,完成投资
1.3亿元;已建成项目54个196.4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19.2,在建项目227个1123.2公里。
三、建设成效
“十五”期间是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好时期,投资之多,里程增长之快,质量之高前所未有。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得到了缓解。“十五”期间,我市新改建农村公路7672公里,其中:油(水泥)路4605公里,砂石路306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
到2015年底,全市213个乡(镇)有205个乡(镇)通了油(水泥)路,占乡(镇)总数的96.2;全市3112个行政村有2832个已通公路、1635个已通油(水泥)路,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91.0和52.5。
1、公路运输有了很大的发展。
公路建设的发展,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九五”末的2000年,**市有营运客、货车9440辆,其中客车2590辆,49165客位,货车7350辆26852吨。到2015年,全市有营运客、货车11314辆,比“九五”末增长19.9;其中客车1663辆34923客位,由于京九铁路开通和运输结构的调整,客车和客位数比“九五”末分别有所减少;货车9651辆51876吨,比“九五”末分别增长31.3和93.2。
“九五”末的2000年,完成客运量3566万人,周转量168281万人公里,“十五”末的2015年完成客运量4285万人,周转量206173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2.2和22.5。
“九五”末的2000年完成货运量1951万吨,周转量167786万吨公里,“十五”末的2015年完成货运量2501万吨,周转量23609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8.2和40.7。
2、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环境,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市37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产品流通,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优质粮油、草食畜禽、特种水产、林产化工等优质农产品一车车运往全国各地。山区的矿产、水电、森林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便利的农村交通,加快了农业招商,吸引了一批批外商来农村办厂,很多农民农忙务农,农闲进厂,安置了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农民收入大幅度地提高,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67元,比2000年增加1161元。
3、“红、绿、古”旅游火爆。
便捷的交通为我市旅游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和活力,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664.7万人,全市的旅游收入达3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1倍和3.2倍。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红、绿、古”旅游将进一步升温,旅游兴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Tv4
1.3亿元;已建成项目54个196.4公里,占计划项目个数的19.2,在建项目227个1123.2公里。
三、建设成效
“十五”期间是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好时期,投资之多,里程增长之快,质量之高前所未有。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进一步得到了缓解。“十五”期间,我市新改建农村公路7672公里,其中:油(水泥)路4605公里,砂石路306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8.6亿元。
到2015年底,全市213个乡(镇)有205个乡(镇)通了油(水泥)路,占乡(镇)总数的96.2;全市3112个行政村有2832个已通公路、1635个已通油(水泥)路,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91.0和52.5。
1、公路运输有了很大的发展。
公路建设的发展,给公路运输带来了发展的空间,促进了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九五”末的2000年,**市有营运客、货车9440辆,其中客车2590辆,49165客位,货车7350辆26852吨。到2015年,全市有营运客、货车11314辆,比“九五”末增长19.9;其中客车1663辆34923客位,由于京九铁路开通和运输结构的调整,客车和客位数比“九五”末分别有所减少;货车9651辆51876吨,比“九五”末分别增长31.3和93.2。
“九五”末的2000年,完成客运量3566万人,周转量168281万人公里,“十五”末的2015年完成客运量4285万人,周转量206173万人公里,分别增长22.2和22.5。
“九五”末的2000年完成货运量1951万吨,周转量167786万吨公里,“十五”末的2015年完成货运量2501万吨,周转量23609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8.2和40.7。
2、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农村的交通环境,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市370万农民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快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产品流通,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优质粮油、草食畜禽、特种水产、林产化工等优质农产品一车车运往全国各地。山区的矿产、水电、森林资源得到了开发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便利的农村交通,加快了农业招商,吸引了一批批外商来农村办厂,很多农民农忙务农,农闲进厂,安置了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农民收入大幅度地提高,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67元,比2000年增加1161元。
3、“红、绿、古”旅游火爆。
便捷的交通为我市旅游业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和活力,2015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达664.7万人,全市的旅游收入达35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3.1倍和3.2倍。随着交通的发展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红、绿、古”旅游将进一步升温,旅游兴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汇报材料。T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