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乐学园】
克制欲望分论点篇一
《克制欲望》
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
2012-02-10 03:49:56
人最基本的欲望就是财、色、名、食、睡。我觉得一定的欲望是需要的,也是合理的,毕竟我们都是凡夫。比如,如果说你没有吃饭的欲望,那你就会得厌食症了,然后长时间不吃饭就会死;睡觉也是,如果你没有睡觉的欲望,而你又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的话,你身体也没办法维持;再比如,我们现在是凡夫,想要成佛,那想要成佛的这种心理其实也是一种欲望。如果连一点点成佛的欲望都没有,那你是肯定成不了佛的!所以我觉得一定的欲望是合理的,也是需要的。
我想师父提出“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这个主题,这里面的欲望应该是指过度的欲望,比如对财、色、名、食、睡的一个过度的追求和贪慕。
那过度的欲望该如何去克制呢?我觉得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自己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昨天也谈到要有信仰,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信仰,他就会去坚持和追求什么东西。同样,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就会去追求,或者说是哪一种程度上去追求某种东西。就像如果你觉得这辈子的意义就是一定要成为亿万富翁,那你可能就会拼了命的去追求金钱,因为你的价值观告诉你,如果不成为亿万富翁,那就是失败的人生。如果有这么一种观念的话,那你这辈子就会成为钱的奴隶,可能你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甚至连一百万都不需要,但为了证明自己是成功的,你就会想方设法去追求,那这就是过度的欲望。当然,如果你想成为亿万富翁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他人,利益社会,那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是值得赞赏的。但实际上,大部分的人追求金钱都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身价,面子,等等。这就是由于不正确的观念使自己滋生出无止境的欲望!从而去追求很多无意义的东西。
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说我一定要找一份工资多高的工作,一定要进一家多大的公司,三五年之内要赚多少钱,要在公司里当上什么职位,甚至会想说几年之后同学聚会的时候,我一定要是其中混得最好的,无论是薪水还是职位,那样多有面子……却很少人会真正去想我为什么需要这些?我真的需要这么多吗?真正得到这些之后又能有多大的意义?只是觉得别人都那样,我也要那样,否则就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劲。所以哪怕是累得死去活来,根本没有什么快乐可言,可是还是觉得这是值得的,这是我必须去追求的,这是我成功人生的标志,我必须要这样去做,所以很多时候完全迷失了自己。这就是因为大家都被一种普遍接受的,同时又是盲目的价值观所导向和左右,这种价值观就认为,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标榜一个人的成功,才会幸福快乐。其实这是错误的!
然后这两年,可能是我自己的价值观有点改变了吧,就会去思考说,有这个必要吗?其实需要的东西并不多,而且真正得到金钱,地位的人大部分反而更不快乐,更不幸福。那我为什么要去浪费这个时间和精力呢?就像最近也听说我某某同学留学回来进了多好的公司,一进去就是年薪几十万,然后某某又在海关当上什么大官,多威风,等等。要是在以前,我应该会很羡慕,但是现在当我听到这些的时候,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反而替自己感到庆幸,我觉得自己要比他们早觉悟一点点。他们的烦恼,痛苦和不安肯定比我要多得多。因为所谓的薪水,风光其实都只是表面的,而本质是什么呢?他们每天都被工作,人际关系、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牢牢拴住,甚至大部分的人整天都被这些东西缠得痛苦不堪!欲罢不能!然后只能无可奈地摇摇头安慰自己说:这就是人生,如果没有这些酸甜苦辣,那有什么意义呢!其实人生完全可以既有意义,又简单、自在,就看你怎么选择。我拥有的虽然没有他们多,但是我会过得比他们清净,安宁。所以,如果
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往往就会过度的去追求自己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那这种就是我们要克制的贪欲,所以要首先调整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傻傻的去追求一些东西,就是因为没有看清它的真相和本质,所以往往会被表象所迷惑。就比如爱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爱得死去活来,为某一个人神魂颠倒,或是撕心裂肺,失魂落魄,甚至有的人一天不谈恋爱就会死一样。就是因为他只看到爱情是多么美好,多么伟大,多么崇高的一面,所以甚至宁愿为之死而无憾。但其实爱情的本质是极度自私的!而且是痛苦的!一旦你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话,可能你就不会这么执着地去追求了。所以,当你认清了事物的本质,可能你的执著和贪求就会少很多。
第三,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人生定位,转移注意力。就是好好思考这一辈子最值得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然后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因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当你全身心专注于一件事情,并从中找到乐趣的时候,其它各方面的欲望就会少很多。
所以总结一下,我觉得克制欲望的三个方面就是,第一,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认清事物的本质。第三,找到生命的意义,转移注意力。阿弥陀佛!
——慧云
刚才慧云的分享给我一点点启示,就是我觉得欲望是可以划分的:有善的欲望,像我们升起学习佛法的欲望就属于善的欲望;有恶的欲望;还有不善不恶的欲望,比如基本的需求,吃饭,睡觉。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我的快乐来自于所有欲望的满足。但是当这些欲望被满足后,我发现自己并不快乐。相反,内心会有一种更强的空虚感和孤独感。于是我问自己,这就是生活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除此之外,是不是没有其他的生活状态?后来我接触了佛法,学到了两个字:“放下”。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做到却非常难!我一直认为,放下某些欲望就会让自己失去很多。
就像我曾经有一串很喜爱的念珠,他的价格并不昂贵,但是因为我很喜爱,所以就赋予了它很高的价值,偶尔一时找不到就会以为弄丢了,然后就很着急。后来,我不断的学习尝试放下,最后我把这串念珠送给一个朋友的时候,我发现并没有如我之前想的那样难放下,相反却是很释然,很轻松的,从没有过的轻松!
所以,面对欲望升起的时候,我的方法就是不停的告诉自己放下。想想你走的时候,是要将一切都放下的,那么此时,你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开益
我想分享三点:一、只要是在欲界天内的众生,都会有欲望。二、当欲望的念头升起的时候,想办法观照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我需要多少?想要多少?当这样问自己的时候,可能很多念头
就能舍掉了。如果不能时刻提醒和观照自己的话,很多不可克制的欲望就会产生。三、之前有看到宣化上人讲,学习楞严咒能克制欲望,而且只要楞严咒住世的话,正法就会长住。我现在在学习,如果各位同修有时间,也希望大家一起学习。
——朱芹
“欲”这个字,左边一个八,一个人,一个口,右边一个欠字,那么欠什么呢?就是欠吃的,欠一口饭,就是说,“欲”字给人的感觉就是有饥饿感在里面,相比“盼望”,“渴望”,“希望”,这些词,它有更迫切想要得到的意思。
欲望起来后,会让人为了得到他而不择手段。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应该一分为二来看,我觉得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欲望没有好坏,没有对错,而且是人人都有的。如果是为了满足自己合理的要求,并用正当的手段得到,那这个欲望是好的;但如果是侵害了其他众生的利益的话,那这个欲望就是恶的。
具体怎么克制自己的欲望呢?我觉得买彩票是最大的欲望,两块钱也许就可以重大奖。有个人用两块钱买了彩票,结果真中了五百万大奖。他用这个钱全买了房子,后来一场大火把他的房子全烧了。很多人就替他惋惜说,你看你五百万的房子就这样烧了!而他说,我烧掉的只是两块钱而已!所以当一个人遇到大喜大悲,大灾难的时候,如果他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这一切,那么他就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李居士
贤崇法师——
这个题目很好,我一直在听,感觉特别好!
首先,什么是欲望?我们之所以能来到这个世间,就是被“欲”牵引着来的,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不可能没有欲望。那作为一个修行者,我们该如何做到泰然处之?因为当我们不能意识到这种欲的可怕的时候,那我们的身心就会随着它团团转,被搞得心力交瘁。
最近我在外面碰到很多人,他们事业有成,名望很大,甚至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却很痛苦!他们这个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由于他们无止境的欲望!就像我们同修讲的,当你有一个亿的时候,你还想要5个亿;当你当上了市长后,你还想要当省长……当欲望没有止境的时候,你的痛苦就没法消除。所以有很多人生活得诚惶诚恐,得到了又担心失去,甚至是得了抑郁症,那也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里产生的,所以他的生活永远都无法清净。
阿布刚才讲说,如果没有欲望,商业就不发达了,社会就不运转了,我们人活着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上次收到一个邮件,里面就讲到现在宇宙发生的种种奇怪现象,当你把这些怪现象综合起来考虑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可怕。
比如,前面两千多年所发生的地震还没有现在五十年多;还有,现在我们身边平均每一百个人里面就有两三个人得癌症,这在以前是很少的。记得小时候我们村—个老人家得了癌症,可能20多年才会听说有这么一个,但现在总是能听到谁谁谁得癌症了;甚至现在我们喝的水,吸的空气,吃的大米,碗里的青菜都有毒!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这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欲望,无止境的欲望需求和索取导致这种后果。所以霍金讲,可能这个地球我们能利用的就只剩一百多年了。如果我们的欲望就这样没有限制地一直膨胀下去,发展下去的话,真的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提升自己,还要努力去影响别人。水少用一些,衣服少添一些,这样不但能使自己的内心平和,而且可以减少浪费和污染。
我们推广禅修,实际上就是要消除我们无止境的欲望,少—点烦恼,少一点不快乐,少一点内心的焦虑。当我们从深层次去挖掘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内心所有的不快乐都是源于欲望而产生的。如果我们认为这种欲望是好事情的话,那我们就成为了它的奴隶。我们需要有更多的钱,更好的车,更大的房子,更漂亮的衣服,等等。那将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每个人的欲望都不加克制的膨胀,所以人和人的矛盾,人和物的矛盾,人和世界的矛盾就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一个可怕的结局。就像很多人问我说,你怎么跑到寺院里面去住?你在那里能干什么?我说,看起来我们在寺院里面好像是没干什么,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得到一份清净和安宁,或是得到一点改变,那就是我们在这里所做每一件事情的真正价值所在。
所以,我觉得人的欲望是可以管理、可以梳理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就像男女欲望一样,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书画家,他们的一生都沉浸在创作中,所以就算没有男女欲望他们也可以过得很好;还有很多禅师,他们沉浸在禅的喜乐里面,也不需要男女欲望。这就告诉我们什么?当我们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没有体验到另一种快乐的时候,我们就会沉浸在最原始、最粗浅的的五欲之乐里面。当然了,吃一点饭,睡一点觉那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合理的。
所以我再三强调,为什么我们每天晚上一定要一起共修体验禅的快乐?因为没有这种快乐的时候,你各种各样的妄念和欲望就会起来,你会想说我要找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美食,买什么样的衣服,等等,然后你就会呆不下去。
为什么我们无始劫以来都沉沦在这个三界里?就是被欲望所牵绊着,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绳子牢牢的缠绕着你。所以,当佛大彻大悟的时候,魔王就很恐惧。恐惧什么呢?因为他魔子魔孙少了。什么是魔?其实就是我们内心不断升起的那种欲望。如果没有认识到这点,你每天就会被魔所障碍,活在恐惧和挂碍之中,烦恼自然而然就会增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我们每天修行就是要觉察到自己内心的这种状态,然后去降伏它。降伏不是把它压下去,而是要把它疏导开来,拔出来,并对制他;相反,如果你不断逃避,不断压制的话,最后你就反而会被它所控制。
我上次到新昌去讲课,有个妇联主席说她连续八年没有睡过好觉,长时间就靠安眠药入睡。我就跟她打了个比方:假设大海上有两艘船碰在一起了,如果两艘都没有人,那没事;一艘有人,一艘没人,也没事;但如果两艘都有人,那肯定就会闹得天翻地覆!其实我们的烦恼就是这样产生的,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对,相互找问题,相互计较,于是一大堆的问题出来了,这也是由于我们的各种欲望在作祟。当我们通过思维将这些东西理顺了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一切都不是问题;而当我们不断逃避时,就会衍生出更大的问题。所以,我们禅修就是要用“觉察”、“观照”、“觉醒”这些词时刻看住自己的心:为什么别人说我的时候,我会难受?为什么别人对我不好,我就会起嗔恨心?……这种内心不平衡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积累的习气,所以只要一碰到外境,我们内心相应的那颗种子就显现出来了,显现出来后,各种各样的烦恼就来了,就这么简
单。而且我们往往会把它忽略,于是烦恼就会肆意遍布我们的身心。
最后,我希望每天晚上的养息香我们都能够认真分享,一起探讨,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内部的这些人,更重要的是,通过养息香这么一个有碰撞的对接,并通过把它放到网络上去,将这种考虑问题的理念传达给他人,从而影响和利益更多的人。所以,当你讲的时候,要想到我针对的是大众。说不定若干年后,我们的养息香将会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利益社会的方式。这是我的一个期待,希望大家一起来把它完成。
慧海法师——
大家分享得都很到位。我们处在欲界当中,每一个人都是有欲望的,不可能没有。那克制是什么?就是规范它,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叫欲望泛滥,这很关键。
很多人玩着玩着就过度了,因为他不懂得克制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玩,什么时候不能玩。当然,我不是说我们要禁欲,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观察自己每一个欲望念头的出现,并学会怎样去消融它,而不是压制它。压制的话,就像一块冰,你越压它,体积会膨胀得越大;而消融是什么?就是通过你的善念和智慧把它排解掉。就像太阳一出来,就把所有的阴霾都消去了。所以,欲望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是怎么样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事情。
再说到更现实的问题,比如我们在香海禅寺,所有的师父也好,义工也好,当你欲望升起的时候,就要想想,这里是我欲望发挥的平台吗?合适吗?然后提醒自己,观照自己:这是佛门清净之地,我不能在这边随便乱来,不能有这种非份之想。这就是克制,就是在你动念的那一刻,第一时间就把这个念头给断掉,不再给它继续滋长的机会。如果你觉得:无所谓啊,反正不差我们两个,于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下地狱的路上也不差你们两个了!
再比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自由一点,都想偷懒一下,而我们法师每次出去那么辛苦,可是只要一回来就马上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打坐,分享?他这是为了他自己吗?难道他就不想让自己休息一下?他就不知道很累的时候睡一觉的感觉有多好?可他却总是牵挂着大家!那我们又为他考虑了多少呢?这都是欲望!随心所欲这种人最可怕,一个人的人格马上就没了。所以,我们要在欲望升起的那一刻,心对境的那一刻,及时观照自己:我这样做是不是不地道,很缺德?不要给它制造条件,这也就是禅修。尤其是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要给自己制造欲望升起的条件,除非你能“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哇,那你是大菩萨!大家都服了你。所以禅修是什么,就是时时刻刻让自己的心清净,清醒,不要随便让欲望的念头出现。
今天晚上提出这个话题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规范自己的欲望,规范得好,你的成佛之路就快了;规范得不好,你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我们一直在说,你人做好了再谈成佛的事,人都做不好,免谈。阿弥陀佛!
克制欲望分论点篇二
《克制人生的欲望》
克制人生的欲望 自制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 自制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在一个人成就事业的过程 自制也可助其一臂之力。 中,自制也可助其一臂之力。 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定律。因此说, 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定律。因此说,一个人要想取 有所得必有所失 得并非是唾手可得的成功,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自制 得并非是唾手可得的成功,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 可以说是努力的同义语。 可以说是努力的同义语。 自制,就要克服欲望。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 自制,就要克服欲望。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但人也 自制 有些想法超出了自身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有些想法超出了自身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有人说了,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有人说了,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务必戒奢 有人说了 克俭,节制欲望,只有有所弃,才能有所得。 克俭,节制欲望,只有有所弃,才能有所得。 自制不仅仅是在物质上克制欲望, 自制不仅仅是在物质上克制欲望,对于一个要想取得 自制不仅仅是在物质上克制欲望 成功的人来说,精神上的自制力也是重要的。 成功的人来说,精神上的自制力也是重要的。衣食住行毕 竟是身外之物,不少人都能成功, 竟是身外之物,不少人都能成功,甚至是尽善尽美地克 但精神上的、意志力上的自制却非人人都能做到。 制,但精神上的、意志力上的自制却非人人都能做到。 如果你今天计划做某件事,但早上起床后, 如果你今天计划做某件事,但早上起床后,因昨晚休 如果你今天计划做某件事 息得太晚而困倦,你是否义无反顾地披衣下床? 息得太晚而困倦,你是否义无反顾地披衣下床? 如果你要远行,但身体乏力, 如果你要远行,但身体乏力,你是否要停止旅行的计 如果你要远行 划? 如果你正在做的一件事遇到了极大的、 如果你正在做的一件事遇到了极大的、难以克服的困 如果你正在做的一件事遇到了极大的 难,你是继续做呢,还是停下来等等看? 你是继续做呢,还是停下来等等看? 诸如此类的问题,若在纸面上回答,答案一目了然, 诸如此类的问题,若在纸面上回答,答案一目了然, 诸如此类的问题 但若放在现实中,你身在其中,自己去拷问自己, 但若放在现实中,你身在其中,自己去拷问自己,恐怕也 就不会回答得太利索了。眼见的事实是, 就不会回答得太利索了。眼见的事实是,有那么多的人在 生活、工作中遇到了难题,都被打趴下了。 生活、工作中遇到了难题,都被打趴下了。他们不是不会
简单地回答这些问题, 简单地回答这些问题,而是思想上的自制力难以控制自己。 因此,又有人说了,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 因此,又有人说了,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话的含 因此 义是说,一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于外界, 义是说,一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自 除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不好之外, 身,除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不好之外,自身能做的事不 做或做不好,那就是自身的问题,是自制力的问题。 做或做不好,那就是自身的问题,是自制力的问题。 长话短说,一个成功的人,其自制力表现在: 长话短说,一个成功的人,其自制力表现在:大家都 长话短说 做但情理上不能做的事,他自制而不去做; 做但情理上不能做的事,他自制而不去做;大家都不做但 情理上应做的事,他强制自己去做。做与不做, 情理上应做的事,他强制自己去做。做与不做,克制与强 超乎常人性情之外,就是取得成功的因素。 制,超乎常人性情之外,就是取得成功的因素。
克制欲望分论点篇三
《克制欲望》
克制欲望分论点篇四
《为什么要克制欲望》
为什么要克制欲望不知是在哪本书上,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欲望像海水,喝得越多,越是口渴。 说句实在的,那本书的作者姓名我早就忘得无影无踪了,但书中的这句话却实实 在在地镌刻在我心灵底板上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就是:一点欲望都不存在的人是找不到的。欲望确实是很难 抵挡的,连聪慧异常的夏娃都禁不住种种告诫,而偷吃了那只禁果,何况我们这 些在攘攘红尘中穿行的凡人。 欲望号街车,常悄悄地开至你的身边,它的载重量尽管已经有相当大的吨位了, 但你依然不能满足: 位子是处级还不行, 你想的是厅级; 房子是三室一厅还不行, 你想的是四室一厅甚至别墅;票子鼓鼓囊囊还不行,你想的是戒指还不够沉、美 元还不够用…… 如果说人生是一道难解的方程式,我们未必知道它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但我们至 少知道,一个人的欲望与他现有的生活条件总是成正比例的。说白了就是,生活 条件越差的人, 他的欲望可能就越小; 生活条件越好的人, 他的欲望可能就越大。 譬如说,对于一个穷困潦倒、吃上顿没下顿的人来说,他最大的欲望可能仅仅是 填饱肚子;而对于一个锦衣玉食者来说,他整日所操心的绝不是温饱问题,而是 在社会的天平上,怎样用欲望的砝码,称出自己生存的质量。针对后一种情况, 东坡先生早就指出: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 难,人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真有道之士也。 欲望,其实就是你灵魂中的痒。痛,可以忍住,而痒却是越挠越想挠的。 欲望, 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 人有活着的欲望, 有要饭吃要衣穿要房住的欲望。 最基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当然是一种痛苦。但是,所有的欲望都得到了满足也 未必是一种幸福——何况,人压根儿就不可能有所有的欲望都得到满足的时候, 因为,欲望的尽头还是欲望。心为形役,神为欲伤,我们何必强求自己去追求那 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呢?也许,只有那些疲惫不堪地走完了紫陌红尘的人,在经过 生命的最后一个驿站时,才会心力交瘁而又无可奈何地感喟:欲望像海水,原来 是越喝越渴的。 人,还是过得平淡一些好,别总是患得患失地活着。你不必为欲望的满足而欣喜 若狂,也不必为欲望的未满足而悲悲戚戚。=======================================================断绝食物的诱惑:朋友正在吃蛋糕、电视上正播出令人垂涎的美食节目、身旁的人正吃面吃得津津 有味, 这些行为, 都会放肆地挑逗你的味觉神经, 刺激着你那未大快朵颐的食欲, 让你的减肥大计一夕摧毁。与其瞪着桌上的佳肴拼命地吞口
水忍耐,不如把食物 收起来, 眼不见为净。 所以, 去除刺激食欲的源头, 就是节食成功的第一项关键。 休闲的时刻,手边不要放置食物。空腹时特别容易受到美食的刺激,要避免收看 美食节目、杂志或避开节目中的吃饭场景、零食广告等等。在餐厅吃饭,最容易 受到甜点的诱惑,所以一吃完饭最好马上杂开餐桌。不要在不熟悉的地点吃饭。 吃完饭后立刻刷牙,不要边吃饭边聊天。 空腹时不要去购物。 购物前先列出一 张清单。结帐之前再检查一下自己所买的东西不小心多买的糖果点心,最后一定 会进了你的胃。 节食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无法战胜空腹感,怎样认清真正的空腹感呢? 空腹感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血糖降低引起的肌饿感;另一种是因为无聊、疲倦 或情绪不稳,造成的假空腹感。前者是生理上真正的空腹感,而后者则是假的渴 望感。当你有空腹的感觉时,先静下来分析一下,究竟是真正的空腹感,还是假 的渴望感。进行下列五个行动,如果发现空腹感消失了,就不是真正的空腹感, 而是假的渴望感。 1:伸手去拿食物前,先等三分钟。 2:拿走刺激食欲的东 西。 3:采取行动:冲个澡、关掉电视机改成看书,或是打电话给朋友等,改变行为 和心理的感觉。4:转移阵地。5:避免孤独:无聊、寂寞,也会引起空腹感, 和人讲讲话,就能够在情感交流中,扫除空腹感。 如何克服渴望感? 肚子不饿却一直吃东西,正是减肥失败的一大杀手。除了利用前面的方法了解空 腹感与渴望感的不同,了解自己想吃东西的原因、分析想吃东西的状况,更有助 于你能减肥成功。 如果实在无法忍受, 一定非吃东西不可时, 不妨喝无糖的咖啡、 茶、天然的蔬果汁,或吃耐嚼的小鱼干、低热量的海带等来解馋。你知道什么叫 节食中的魔鬼考验期吗?也许节食中的你常不自觉地就陷入了魔鬼考验期的情 境当中而不自知,所以有心节食的你一定得知道如何度过节食的魔鬼考验期!每 个人产生吃东西冲动的时间点并不是固定的。你会不会在下班后,心情一放松就 突然想吃东西呢?或者平常上班时,还蛮有自制力的,但一到周末或放长假时, 就毫无节制地大吃, 这种让人想疯狂大吃的夜晚或周末, 就是所谓的魔鬼考验期。 如何克服魔鬼考验期 1:一到周末就想吃甜点:一到轻松时刻就受不了甜点诱惑的人,最好一到假日 就出外走走,避开想吃的时机。 2:下课后就被朋友找去吃高热量的食物:事先找好不吃的借口,即使不得已被 朋友拖去,也要尽量择低热量的餐点。 3:份内的工作告一段落后,突然很想大吃一顿:应该选择吃东西以外的
方式, 来犒赏自己的辛劳,例如看电影、买衣服或逛街等等。 一定要先去除刺激食欲的源头,而先决条件就是要改变场所或行为。如果你独自 一人难克服障碍时,最好向朋友或家人求助。表面上看来,节食与思考似乎没有 直接的关连,但其中其实是大有文章的。你是不是常把绝对或一定这几个字挂在嘴边?想节食的人,愈是喜欢把话说得死死的,就愈会折磨自己。这种失败的例 子很多,看一下这样子的恶性循环: 下定决心绝对不吃 ×××→受不了诱惑吃了→吃完后感到后悔→自我责备,罪恶 感很重→放弃节食→又胖回去→丧失自信心。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就只能得到 一个比节食之前更肥的身躯,和更重的挫折感而已。 改变你的思考方式: 已经吃了 ×××,绝对没得救了。 一时的失控不代表失败。 这么努力了还是没有效果。 即使体重没有减轻,行动也变得比较轻松了。 今天先吃,明天再开始节食。 从今天就开始努力。 肥胖是遗传,没有办法改变。 饮食习惯比遗传的影响力更大。 继续节食的原动力,在于不用绝对话语或思考,把自己限制得死死的。心情放轻 松才是成功的秘诀。最重要的是,就算节食失败了,也不要自我否定,要正向的 思考,继续保持快乐的心情进行减肥。 =============================================道教的《清静经》所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可是现实世界中的人生, 正如孔子所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人们对 食色性也 于色欲与饮食的追求,与贪图富贵功名的享受并重,要想作到“离情弃欲,所以绝 累”,在一般的人,是不可能的事。我记得在一本笔记上看到一则故事说:时代一 位巨公,听到一位修道的人,已有九十多岁,望之只像四十岁的中年人,便请他来, 问修长生不老的道术。这个道人说:我一生不近女色。这位巨公听了,便说:“那 有什么意思,我不要学了。”这个故事,便是代表了一般人的心理,所以古今多少 名士,作了许多反游仙的诗,如“(女亘)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以及 “妾夫真薄命,不幸做神仙。”都是普通心理的反应,这与“辜负香衾事早朝”, 同样都是注重男女饮食,便是人生真谛的思想,如出一辙。但是,相反地说,仙佛 之道,的确也非易事,丹道 丹道家对于修炼神仙方术的人选,非常注重生理上的先天乘 丹道 赋,所谓“此身无有神仙骨,纵遇真仙莫浪求。”唐代名臣李泌,生有自来,骨节 珊然,但懒残禅师只许他有一十年太平宰相的骨相。麻衣道者谓钱若水,子无仙骨, 但可贵为公卿耳!杜甫诗
克制欲望分论点篇五
《古人关于克制自己欲望的至理名言》
古人关于克制自己欲望的至理名言:
自反,克己,去人欲,格物。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克己复礼为仁。
存天理,去人欲。
格物致知,知知止也、
宇宙世界为什么充满着种种矛盾和对立统一呢?这个问题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剖析五构素宇宙中物体的消费矛盾运动。那物体为什么存在消费矛盾运动呢,即为什么会有五构素物体论中所述两类哲学问题呢?等等。从物体存在法则我们可以作出回答,即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因为虚物质存在,直接原因是消费体系矛盾律、方向不变原理的效应和物体按层次结构存在,而在表现上则是能力有限与欲望无穷的矛盾存在。
本章 01指出了欲望无穷, 02指出了能力有限,二者集于物体一身从而使所有物体变成了矛盾体。如果有人问到“世界是矛盾”的哲理出自何处,答案应该是:物体存在法则就是“世界矛盾”的发源地。
解决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这一基本矛盾有两条路经:一是保护资源并节制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但这并非治本之策;二是源源不断地开发新资源,这一根本出路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诉求。实现这一诉求需要进行自觉、持续、全面的创新,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蕴和客观要求。
克制欲望分论点篇六
《人生要学会克制不切实际的欲望》
人生要学会克制不切实际的欲望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欲望是一片海,人生是一叶舟。人生之舟能出去,能回来才是最好的生活。能出去是一种本事,能回来是一种境界。许多人的失败和痛苦,不是出不去,而是回不来。只有懂得克制不切实际的欲望,又不断加固小舟,人生才能悠然自得。欲望是海,节制是岸,懂得回头,幸福无边。
克制欲望分论点篇七
《延迟欲望培养自我克制能力》
延迟欲望培养自我克制能力
亲爱的孩子们:
您们好!
周末到了哟,快让忙碌的心放松一下吧,和父母在一块聊聊学校的故事,让父母分享您的校园生活和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有什么建议也可以向父母倾诉哟;想踏青的孩子要提前把作业完成,然后和父母一块踏青去吧,尽情享受春日的阳光,尽情沐浴春风的温暖,尽情感受春天的魅力,让家充满亲情的味道吧。
还是说故事给孩子们听吧。一个商人因为业务发展的需要,决定招聘一个小伙计。
他在商店里的窗户上,贴了一张独特的广告:“招聘:一个能自我克制的男士。每星期4美元,合适者可以拿6美元。”
“自我克制”这个术语在村里引起了议论,这有点不平常。这引起了小伙子们的思考,也引起了父母们的思考。这自然引来了众多求职者。
每个求职者都要经过一个特别的考试。
“能阅读吗?孩子。”
“能,先生。”
“你能读一读这一段吗?”他把一张纸放在小伙子的面前。
“可以,先生。”
“你能一刻不停顿地朗读吗?”
“可以,先生。”
“很好,跟我来。”商人把他带到他的私人办公室,然后把门关上。 他把这张报纸送到小伙子手上,上面印着他答应不停顿地读完的那一段文字。阅读刚一开始,商人就放出6只可爱的小狗,小狗跑到男孩的脚边。这太过分了,男孩经受不住诱惑要看看美丽的小狗。由于视线离开了阅读材料,男孩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读错了。当然,他失去了这次机会。
就这样,商人打发了70个男孩。终于,有个男孩不受诱惑一口气读完了。商人很高兴。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商人问:“你在读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你脚边的小狗吗?” 男孩回答道:“对,先生。”
“我想你应该知道他们的存在,对吗?”
“对,先生。”
“那么,为什么你不看一看它们?”
“因为我告诉过你,我要不停顿的读完这一段。”
“你总是遵守你的诺言吗?”
“的确是,我总是努力地去做,先生。”
商人在办公室走着,突然高兴地说道:“你就是我要的人。明天7点种来,你每周的工资是6美元。我相信,你大有发展的前途。” 后来,男孩的最终发展的确如商人所说,若干年后,男孩成了一个有着良好口碑的百万富翁。
孩子们,自制力就是自我克制的能力。克制是一种意志,是一种历练,是一种节制的美,忍耐的美。大凡有所作为的人一定是个有克制之美的人;一个克制力强的人,也往往是生活的强者和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因克制,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从而不断抵御和放弃各种诱人的欲望步履走过人生之路,收获人生的每一个季节。所以自我克制是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不能自我克制,所以无法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该做的事情中,因而误了很多的事儿。有的孩子也是如此,该学习的时候想着玩,该玩的时候有牵挂着学习,结果玩不好,也学不好;有的孩子由于不能克制自己贪玩的欲望,就把该干的事儿统统给忘了,等玩过之后再想干就没有时间了。
这样的情况,老师过去也有过,所以克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等待和学习中培养。有的孩子该完成的作业都做完了,本来说好的可以看电视了,可是老师建议: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妨对自己说:现在还不能看,推迟5分钟再看吧;有的孩子看见糖果就想吃,本来也可以吃的,但是老师建议: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妨对自己说延迟5分钟再吃吧;有的孩子喜欢看电视,尽管什么事儿都干完了,可是老师建议不妨对自己说:待会儿再看也不迟的......用这样的方法来培养自己克制的能力,比如:第一、二周延迟5分钟满足自己的欲望,第二、三周延迟10分钟满足自己的欲望,第三、四周延迟一刻钟满足自己的欲望,第五、六周延迟20分钟满足自己的欲望,第七、八周延迟25分钟满足自己的欲望,第九、十周延迟半个小时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一来,我坚信您的克制能力就在两个半月的磨砺中拥有了。
曾经看见一个幼儿园教师做了一个实验:在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放了3块饼干,老师对小朋友说现在想吃可以的,老师要出去一下,如果等老师回来时,还没有吃饼干的小朋友,老师就再奖励3快饼干。说完老师就走了,十分钟后,老师回到教室发现33个小朋友中有20个小朋友已经将饼干吃完了,有11个小朋友正在吃,1个小朋友手里拿着饼干慢慢舔着,一个小朋友把头低着不看桌子上的饼干。
在十分钟的等待中,小朋友面对饼干的诱惑所表现的不同态度证明了每个小朋友的克制能力是不同的,只有一名小朋友抵制了饼干的的诱惑,采用不看饼干的方式最终取得了三块饼干的回报。
孩子,对于自我克制能力的培养,不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更为重要的是能针对自己的某种弱点有意识的进行一定的训练,逐渐培养克制能力。因为我们真的很需要这样的能力。
祝孩子们健康、快乐、进取!
邹老师敬上
2012年4月13日
克制欲望分论点篇八
《如何克制上网欲望》
先上重磅武器,之后再解释: RescueTime:自动统计每天在各种网站各停留了多少时间,屏蔽指定网站。可设定限额。
Freedom:完全切断互联网。
Anti-Social:屏蔽指定网站。
Self-Control:屏蔽指定网站。
Concentrate:制定一系列任务,每个任务各有屏蔽的和允许使用的应用或网站。
StayFocused:限制自己每天上某些网站的时间。
平台: Windows:Freedom,Anti-Social,RescueTime
Mac OSX:Freedom,Anti-Social,RescueTime,Self-Control,Concentrate
Linux:Self-Control(下载链接),RescueTime,Anti-Social
安卓:Freedom,Anti-Social,RescueTime
iOS:系统自带的访问限制
谷歌浏览器插件:RescueTime,StayFocused
火狐浏览器插件:RescueTime
费用:
免费:RescueTime(试用版),Self-Control,StayFocused
收费:
RescueTime Pro:$9/月,$72/年 Freedom:终身 $10,60 天免费试用 Anti-Social:终身$15,60 天免费试用 Freedom + Anti-Social 套餐:终身 $20 Concentrate:终身 $29
建议屏蔽网站:
国内:人人网,新浪微博,知乎,优酷,豆瓣,煎蛋,果壳,天涯 国外:Facebook, Twitter, YouTube, Vimeo, 9GAG, Reddit
安装 RescueTime 试用版,根据统计结果屏蔽
解释:
为什么要借助这些外力的帮助呢?人的意志力不是很强大的吗?
人的意志力再强大也有限,再强大也不能持续抵抗上网的诱惑。上网的甜头很明显:世界上最好笑最新奇的事,鼠标点几下就可以全看到了。天天被这种内容刺激,人哪有心情离开网络去做别的事?在「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知识想推荐给年轻人?」里的回答,不断在网上获得刺激的信息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的行为。
在沙坑里,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
划下,然后重新来过。即便这个过程重复得再多次,我们还是得到相同的结果。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你不用责怪自己,控制不住上网在所有人身上都会发生,并不是你意志力薄弱。所以呢,只能借助外力来强迫自己了。当你把费时的社交网站都屏蔽了,相信我,你一定会感觉很好。上述那些应用不管免费收费我大多都用过,现在在用的是收费的 Anti-Social,我觉得 20 美金简直太值得了,这也许是我除了买 Kindle 最划算的花销了。
没有打扰时,以前要几个晚上才能做完的事,现在一会儿就不知不觉地做完了。没有什么事给你拖延的机会,开始做事也简单多了。大多数拖延的事,开始是最难的,只要开始 5 分钟,坚持下去会容易得多。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推荐这些应用,而不是各种时间管理技巧。有时候,承认自己的弱点才是最有效的解决之道。
克制欲望分论点篇九
《哲学导论复习资料》
哲学导论复习
一、“四书”“五经”的作者分别是谁?
评析:“四书”“五经”的作者很多都存在争议,以上表格的内容仅为参考,从作者的确定程度来看,个人认为考“四书”的可能性比较大,《论语》的可能性最大,《大学》和《中庸》的作者值得注意。
二、概述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学说,并对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评述。
孔子:(1)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①孔子认为“仁人”应当具备五种品德: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仁”是为人的最高准则,仁人要用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对别人无所要求。孔子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出发,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规范,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爱人”就是“仁”的第一要义,是“仁”在实践中的理论基础。②从恢复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行“仁”以“孝悌”为先。③从道德修养着眼,提出“仁者安仁”。④从道德完成,坚持真理着眼,提出“杀身成仁”。
(2)孔子思想的哲学成分:①重人轻天,对鬼神“敬而远之”,对鬼神问题“存而不论”,反映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但本质上仍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承认命运论,但在实际行动上,与命运抗争。孔子指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但孔子有承认命定论,提出“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3)中庸思想(中庸思想是孔子“仁”的方法论。是其思想的最高层次):①“过犹不及”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提出:a政治上,提倡“居敬而行简”,但又反对“居简而行简”;b经济上,提倡“惠而不费,劳而不怨”(《尧曰》);c文艺上,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d道德伦理上,反对“以德报怨”,提倡“以直报怨”;e教育上,提倡学思不可废,“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②和而不同思想(所谓和,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所谓同,就是人为地去掉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强求简单的同一。a政治上,强调缓和矛盾,既要求人们不“犯上作乱”,又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b经济上,强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③文学艺术上,则强调善美结合,尽善尽美。
(4)政治思想:①关于仁德政治的思想:a为政以德,关心人民;b克己复礼,以身作则;c“齐之以礼”,重在教育。②关于贤人政治的思想:孔子认为仁德政治的实现还必须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且他认为选拔人才必须打破门地界限。③关于“正名”的思想:孔子的“正名”,就是从原西周政治结构的观点出发,来纠正当时政治领域中天子、诸侯、大夫
这一等级序列中名实不符的情况,以保持他所希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稳定秩序,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一统。
(5)伦理思想:①重视伦理道德的社会作用。孔子重视对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提倡以德服人,以德治国。②重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就是修己以安百姓。③重视学习与实践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同时他认为道德修养具有主观能动性,必须有自觉性、坚持性。④重义轻利的道德观。⑤“仁”是孔子道德规范体系中起统帅作用的核心。其他道德规范,如“忠、孝、悌、智、勇”都是“仁”的思想在处理不同的伦理关系的具体体现。
(6)教育思想:①“有教无类”与“诲人不倦”。②在德育第一的前提下,德、智、体全面发展。③联系实际,因材施教。a 联系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b在教学中联系现实或历史上的实际事例进行教育;阐述自己的政治伦理与哲学观点;c教育学生理论必须联系实际,也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③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鼓励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
孟子:(1)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2)“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3)“王道”政治是孟子仁政学说中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
(4)“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历史意义:孔孟思想是儒家思想核心部分。自汉武帝之后,孔孟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既有利于规范人的行为,巩固统治秩序,维持社会稳定,又能起到凝聚中华民族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团结的重要纽带。(原创) 现实意义:(1)孔孟的思想主张和平,对促进世界和平意义重大。
(2)孔孟思想主张忠孝,有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
(3)孔孟思想主张修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在强调道德的同时,也强调规
则、程序,而这正是法制的基础。
(4)孔孟礼乐思想有助于提高民族的人文素质、精神素质。
(5)孔孟的诚信思想,对建立市场规范意义重大。
此处提供一篇关于孔孟思想现实意义的论文(注意加粗字体的内容): .........
试论孔孟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孔孟仁学思想,自古以来一直作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和知识分子治国齐家平天下的金科玉律而奉为佳臬。可见孔孟仁学思想对中华民族长久而巨大的影响。李泽厚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中,将孔子的“仁”分为四个层面:(a)血缘基础;(b)心理原则;(c)人道主义;(d)个体人格。四因素的相互制约,构成有机整体,其精神特征是“实践理性”,而孟子的“仁”是通过“仁政—不忍人之心—四端—人格本体”的内收路线,赋予心理情感以先验的形而上性质,最终归结为道德主体性的建立。孔子与孟子对“仁”认识形式上虽有所区别(特别是孟子奇特的“养气”说),但本质上却是殊途同归,都是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达到体用不二的目的。具体而言,孔孟仁学思想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资政教化、发展经济等方面的哲学思想,历经几千年,岁月仍不掩其光华。其功用性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孟仁学思想博大精深,只言片语难窥其径。其现实意义现仅能以沧海中作一瓢饮而证之。
一、“仁者爱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有助于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净化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建设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
子曰:“仁者,爱人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孔子看来,人
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爱的关系。作为社会中个体的人应该对己要自强不息,对人要善为人谋,多为别人着想,成己成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除此之外至少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孔子的这种处世哲学中,体现了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人人平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孟子更是进一步提出了“人”与“非人”的界限。孟子曰:“仁者,人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在中国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由于部分贪官污吏的腐败和一些人道德沦丧,致使社会风气败坏,一部分人崇拜金钱,惟利是图,不择手段,卖淫嫖娼现象屡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屡打不尽,做人全无人格,行事已愈为人的底线伦理。因此,大力张扬孔孟的仁学思想,对于端正社会风气,发扬中国传统做人美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提倡德政,以民为贵,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谋福利,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相通的,有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对提高全社会的凝聚力,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法治国,以德治国”精神,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孔子主张“德政”,反对不教而诛。因此提出了:“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而孟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在政治上,治理国家“民为贵”的思想。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孔孟的“仁学”将人民和民心的背向提到关乎国家、政治存亡的高度。给后世为政者划出了一条政治上的生死线。纵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无一不是执政者不关心人民疾苦。执政数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甚微,当权者形成特权阶层,从行为上和心理上,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产生隔阂甚至对立,以至于庞大的苏联在一夜之间冰消瓦解,却没有遭到任何的抵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如斯言。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正因为此,江泽民同志才提出了“以法治国,以德治国”。针对那些贪污腐败的党员干部应该坚决以法绳之,端正党纪党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关心人民疾苦,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才能以德服人,以德教化民众,得到人民的拥护支持,才能够保证我们国家长治久安。
三、养民、惠民、富民,使人民富裕起来,是当今社会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政府必须对民众作出的承诺,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孔孟“仁学”在经济上提出的:养民、惠民、富民的主张,对于今天发展经济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孟子曰:制民之产,有恒产,有恒心;无恒产,则无恒心,无恒心,则放僻邪纵。人民只有富裕起来,才能够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够安定。国家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继而带动全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与孔孟仁学中的养民、惠民、富民主张从根本上是相通的。在处于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企改革的阵痛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够完善,导致一部分人失去工作,没有生活来源,仅靠微薄的政府补助养家糊口。此外全国还有二千万左右的贫困人口,生活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偏远地区。而这些现状需要各级政府下大力气广开就业门路,发展地方经济才能改变。中国共产党的富民强国政策已经作为国策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需要各级政府官员本着“养民、惠民、富民”的宗旨,在做任何事情时,多考虑群众利益,不扰民,不害民,使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唯有如此,才能够国泰民安,实现国家长久持续地发展。
孔孟仁学那种重视现实,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那种乐观进取,舍我其谁的进取精神,在中国悠久历史上起着进步推动作用。但是其中所谓“安贫乐道”“何必曰利”,以道德而不以物质作为价值尺度,要求某种平均化的经济平等的小生产思想,是不利于我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的。因此,我们只有本着扬弃的态度继承孔孟仁学思想,孔孟仁学结构的优良传统,才有可能成为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贡献。
评述:①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比较,个人认为考孔子的思想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以上给的孔子思想的介绍更加详细,如果考到孟子的思想,同学们还可以自我发挥一下,最好结合《孟子》中的原话对分论点进行佐证,例如以前学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内容;
②重点复习孔孟思想的哲学成分,考试时可以从天命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向进行论述,具体如下:
天命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用中庸之道折中协调,称为“天道主义”,即“天理人道主义”,天指神灵之天和自然之天,依道德和律理而行,道指人的心性和行为,靠修养和检省而存,道,相辅以成事。
认识论:在承认“生知(生下来就有知)”的同时,非常重视“学而知之”,见闻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指出了获得理性认识的学思结合的道路。
方法论:孔子提倡中庸,中庸就是永恒地、恰当地控制感情和行为的一种情态和道德规范,要获得它,就必须不偏不倚、不阴不阳、不紧不怕、不离不即、不好不坏,折中,“公允”,这就是方法论。孟子认为志、气相随,先志后气,立志养气能带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孔孟都提倡中庸,但他们的根本区别就是孔子主张言行一致,志在复古保守;孟子提出的中庸是靠养气,志在拟古创新。
③回答现实意义时还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这里主要指教育领域)和环境分领域进行论述。具体如下:
经济:这里主要指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
政治: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教育: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环境: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孔子家语·五帝德》“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④这种题目阅读题干,明白题干的意思很重要,在回答时注意论点和论据的有机结合。
三、阐释老子的道家思想。
1、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
(1)无为而不敢为
老子的无为并非是一切不为的意思,更绝非是一种无政府的主义,而是要“去甚、去奢、去泰”,任何一切人为的自作聪明,或贪、或嗔、或痴,均需去除。所以,在想要达到“无为”的过程当中,已经包含了“有为”的成分了。
然而“自然”是道的精神表现,“不敢为”即是不敢强以人为而伤自然人性与天道,但也不是放任而以随波逐流的方式来服膺于自然;是人文化的自然,而非原始的自然。
(2)无为而无以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于此提倡的是“公仁”、“公爱”,而非“私仁”、“私爱”。但由于老子对于现实社会的关爱,所以透过另一种无为的方式,来展现他的“有为”、“有私”,所以,老子的无为即有为,无私即有私,是至大至公之为,是至大至公之私。
(3)无为而无不为
前面所提,老子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而行,减少一切人为的一己私欲,但他仍然重视“为”的功夫,是“辅万物之自然”的不敢为,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无以为,最后,藉此以完成其“无不为”的境界。因此,“无为”只是老子的一种手段,其目的则在达成“有为。” 于是经由这种无为,天地万物各归其本位,各随自然而生,「这就是无为的效果,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涵义。
2、老子无为思想的开展
无为思想是老子的处世哲学的原则,由无为开展的各项功夫,如柔弱、不争、无知、无欲等等,我们就以此为出发点,归纳为修养论和政治论两方面来论述。
(1)修养论
老子的无为是对世俗思想的反动,他对无为所开展的功夫均采反向操作,老子说:“反者道之动。”无为即依此方式来表现。
①抱朴守真
老子无为的思想,表现于修养上,即是抱朴守真,也就是保持内在纯真质朴的本性而不妄为。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器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老子所教我们追求的是如同婴儿般的质朴,没有后天习染自然的德性,也就是“常德”。 ②清利寡欲
老子要我们追求的是归真反朴的常道,自然不能受到外界的诱惑,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故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其彼此。”
争名逐利,爱货贪财,这些是人所谓有为之事,都是老子所不为、所唾弃的。所以要去除外诱,用以远祸养生。
③无知守愚
老子无为思想表现在修养上,则是要弃绝经验的知识,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学而言,先秦时代多含知行两层涵义,所以绝学有弃绝所知与所为的有为之事,也就是老子反对以有为的聪明来玩弄世事,而赞成大智若愚的缘故。 ④致虚守静
要达成无为,致虚是必然的要求。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观以复。”只有致虚才能使心空虚无知,唯有守静才能去除欲念的纷扰,使心安宁静默,虚静是要以虚胜实,以静致动,达成无不为的目的,也因此成就静观的智慧。
⑤无私不争
老子的无为是法天地的无私,法大自然,如江水大海的不争、善下。他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无私之私与不争之争,正是他对“无为而无不为”的推衍,圣贤之私,并非是一己之小私,所争的,也非世俗之争,而是争全人类的福祉,老子之无私与不争,也当是如此。
(2)政治论
老子厌恶政治上的过度有为,而提倡无为,如:“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所以对于政治
克制欲望分论点篇十
《诱惑作文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