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乐学园】
葵花鹦鹉篇一
《7.葵花凤头鹦鹉饲养与繁殖》
葵花凤头鹦鹉饲养与繁殖 葵花鹦鹉,英文名 cacatua galerita,其中还有小葵花凤头鹦鹉、鲑色葵花凤头鹦鹉、大白葵 花凤头鹦鹉等几种。 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 东部及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 新几内亚及北部、 东部岛屿等地。葵花凤头鹦鹉体长 40-50 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凤头寿命很长,寿命 一般为 40 年左右,也有的活到 60-80 年。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黄色冠羽,在受 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 葵花凤头鹦鹉体长 40-50 厘米, 体羽主要为白色。 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 头顶有黄色冠羽, 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凤头鹦鹉的羽毛雌 雄同色,无法从羽色鉴别雌雄。雄鸟眼沙为黑色,雌鸟为褐色。葵花鹦鹉的羽冠颜色随产地 不同而不同,有的几乎是白色的,而松巴岛的葵花鹦鹉羽冠几乎是橘黄色。 食物以葵花籽、玉米、花生米、高粱、稻子为主,每天加喂些苹果和少量青菜。 饲料以普通鸟食即可,不要让鸟偏食葵花子,青菜水果随时供应。 人工饲养应采用金属笼或金属架,架两边设有金属的食罐、水罐。葵花凤头鹦鹉嘴掾坚 硬,破坏性强,饲主要经常检查锁链牢固情况,以免鹦鹉咬坏后逃跑。该鹦鹉聪明,乖巧, 富有感情。鸣声响亮,善学人语,深受朗鹦鹉爱好者喜爱。 这种鹦鹉进食相当谨慎, 而且大鸟不容易接受新食物, 所以在饲养时尽量让幼鸟尝试各 种食物,以免造成偏食;葵花鹦鹉叫声也比较大,家庭饲养应当注意不要干扰邻居的生活; 中国多数是上架饲养,建议还是采用大型鸟笼饲养为好,这种鹦鹉容易亲近人,如果在 感情上缺少照顾的话,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啄羽症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筑巢于高耸的树洞中,澳洲南方的繁殖期在 8 月至次年 1 月,北方在 5~12 月,一 窝 约有 2~3 颗蛋,通常 2 颗,30 天后孵化,70 天后羽毛长成;饲养葵花 凤头鹦鹉就 像饲养其它的凤头鹦鹉一样,需对它付出多一些的关心与注意,尤其只饲养一只时; 它们常常只亲近主人一人,而对他人有攻击性,可学会一些把戏,一些野外捕捉的野 生鸟也可变的很驯服,公鸟的说话能力较母鸟佳。有时巨大的叫声非常吵杂,尤其是 晨间及傍晚,啃咬力很强,笼舍必须够坚固,它们需要大笼舍,至少 5x1.2x2m 的规 格,最好是 6x2x2m 较理想,提供新鲜树枝与玩具供咬嚼,也可消除无聊。在澳洲葵 花凤头鹦鹉在澳洲本土的繁殖不多,因为有许多野外的幼鸟能够合法的捕捉,因为葵 花凤头鹦鹉在野外的数量算是稳定且安全(全世界总数量约有 50 万只
以上),在繁殖 期间会明显地变安静,提供的巢箱要加上坚固的金属边,可使用金属制巢箱,或将其 外挂于笼外,否则强大的咬合力会严重地破坏木制巢箱 ,4、5 岁以后有繁殖能力, 一次约产 2 至 3 颗蛋,孵化期约 30 天,9 至 10 星期后羽毛长成,有时对巢箱检查会 显的敏感与不安。 葵花鹦鹉的 葵花鹦鹉的繁殖 人工饲养繁殖并不容易, 除非您能买到一对本来就和睦相处的葵花鹦鹉, 不然雄鸟常会 攻击雌鸟。 繁殖期间公鸟对母鸟会更具攻击性, 此情形若发生, 过小的笼舍会使母鸟因受攻击却无处 多藏而死亡,所以饲养于较大的鸟舍中较为理想,而使用有两个出入口的 T 字型巢箱可以 使母鸟较不易受公鸟的严重攻击; 约在 3 至 4 岁时始有繁殖能力, 人工繁殖鸟的繁殖难度不 高,一窝约产 2 至 3 颗蛋,亲鸟会轮孵蛋,孵化期约 28 天,8 至 10 周大时羽毛长成。但仍 会依赖亲鸟一起生活约 2 个月; 幼鸟太晚出巢,有时会遭公鸟攻击,人工繁殖的小葵 花 凤头鹦鹉不难照顾,适应环境后身体会很强健,且能耐低温,啃咬破坏力很强,巢箱与笼舍需相当坚固,若饲养一对常会发生公鸟对母鸟十分具侵略性与攻击性的行 为,公鸟常会追着母鸟跑,甚至攻击母鸟,有时会发生使母鸟致死的情况,给予公鸟 适当的剪翅以及提供它们宽敞的鸟舍会使情形改善,最好也能提供一些树枝或玩具供 其啃咬,小葵花凤头鹦鹉以及橘冠凤头鹦鹉由于近年大量的野生鸟出口与走私,已经 由二级升为一级保育名单。繁殖:除了避免购买野生鸟外,公鸟与母鸟是否合得来也 须注意,不然会容易发生上述公鸟攻击母鸟的情形,繁殖期间公鸟对母鸟会更具攻击 性,此情形若发生,过小的笼舍会使母鸟因受攻击却无处多藏而死亡,所以饲养于较 大的鸟舍中较为理想, 而使用有两个出入口的 T 字型巢箱可以使母鸟较不易受公鸟的 严重攻击。
葵花鹦鹉篇二
《葵花鹦鹉绦虫病原及肠道组织病理的初步研究1》
葵花鹦鹉绦虫病原及肠道组织病理的初步研究1
孙艳敏1,李海云1,陈立1,亓霄1,陈仕焯2
1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州 (510642)
2番禺区欢乐鸟场,广州 (520329)
E-mail:
摘 要:本文采用常规尸解,石蜡切片、苏木精-曙红染色(H-E),绦虫整体醋酸明矾洋红染色等方法对一只病死的蓝眼葵花鹦鹉的绦虫病原及肠道组织病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蓝眼葵花鹦鹉肠道内生有大量瑞氏绦虫,集结成团堵塞了肠道。由于绦虫头节的详细形态未观察清楚,不能确定到种。肠道组织病理分析结果发现肠粘膜上皮部分组织病变、坏死、脱落,小肠绒毛固有层、粘膜下层及浆膜内有充血、炎细胞浸润等。显示该种绦虫对该鹦鹉肠道组织造成了一定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鹦鹉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关键词:鹦鹉;绦虫病原;肠组织;病理。
中图分类号:Q 文献标识码:A
蓝眼葵花凤头鹦鹉(Blue-eyed Cockatoo Cacatua ophthalmica)属于鹦形目(Psittaciformes)鹦鹉科(Psittacidae),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岸毕斯马克群岛的新不列颠岛以及新爱尔兰岛上[1]。它们经常在低海拔的原始森林及周边活动,近几年由于森林面积减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管在野外还是人工养殖,这种鹦鹉的数量都很稀少[2]。该种鹦鹉因其外观整洁漂亮,性情温顺乖巧,很受人们喜爱,是一种珍贵的观赏鸟。近年有鹦鹉爱好者高价引种入国内饲养。
蓝眼葵花凤头鹦鹉为杂食性鸟类,其天然食物包括植物种子、坚果、浆果、无花果、昆虫等[3],由于食性较杂,所以很容易感染寄生虫。绦虫是鸟类肠道主要寄生蠕虫之一[4,5,6],多通过绦虫中间宿主:昆虫、其它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鱼、蛙等使鸟类感染。绦虫蚴进入鸟体后,主要依靠头节的吻突、吸盘等进行伸缩运动,使头节吸附在小肠绒毛上,自身通过体壁的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宿主肠道内的营养物质,再运输到各个组织器官,并代谢合成自身所需要的物质。绦虫夺取宿主的营养,使宿主营养不良,身体消瘦,抵抗力下降,严重者会致死。虽然鸟类绦虫感染较为普遍,种类很多,但鹦鹉中仅记录有东亚鹦鹉(Psittacula manilensis)、东方淡色玫瑰鹦鹉(Platycerus eximus)、纯色鹦哥(Brotogeris tirica)及灰头鹦鹉(Psittacula himalayana)可感染赛尼苛氏绦虫(Cotugnia seni Meggitt,1926)[7] 。未见其它鹦鹉寄生绦虫方面及肠道组织病理方面的相关报道,本文通过常规尸解,石蜡切片、苏木精-曙红染色(H-E),绦虫整体醋酸明矾洋红染色等方法对一只病死的蓝眼葵花鹦鹉的绦虫病原及肠道组织病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期为鹦鹉绦虫病害防治、珍贵鹦鹉的保护提供科学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实验用蓝眼葵花鹦鹉来自广州番禺欢乐鸟场,为该场新购入的珍贵鹦鹉,购入不久后因感冒发烧并发肺炎等症救治无效死亡,死后尸解,将呼吸、消化等系统分开,用10%福尔马林固定后带回实验室。尸解时发现肠道内有较多绦虫充填,部分被剖出,一并固定带回实1本课题得到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06025794)及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03]14号) 的资助。
验室进行后续处理。将带有绦虫的肠道截成小段,经过脱水处理后用常规石蜡包埋,对整个包埋块连续切片,切片厚度约5µm,二甲苯脱蜡后用HE染色法染色,加拿大树胶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剖出的部分绦虫用醋酸明矾洋红进行整体染色处理,封片后主要观察头节、成节及孕节的结构。
2. 结 果
2.1鹦鹉病况及死后尸检
这只蓝眼葵花鹦鹉(右图)在从市场购入时体重只有440克(正常体重应为500-750克),极度消瘦。羽毛凌乱无光泽,尾羽数量极少;眼神呆滞,不爱活动;进食量极少,常呕吐,嗉囊不消化,大量饮水;粪便青黄,水样,便血等多种病症。在经过增强免疫力的治疗(胃管灌饲维生素)之后,灌服抗菌、消炎药环丙沙星和治疗球虫的药物,处理三天后,仍不见有好转,最终死亡。死亡称重为480克(体重增加是因为治疗过程中多次灌药,并向腹腔内注射了生理盐水所致)。
解剖发现食物残留在肌胃、腺胃内,未消化而发臭,肠道内生有大量绦虫,集结成团堵塞了肠道。
2.2鹦鹉绦虫病原
鹦鹉绦虫病原长约120-160 mm;最大宽约1.08-1.36mm;链体具缘膜。石蜡切片及整体压片结果显示绦虫头节呈圆锥形,纵径约0.193-0.218 mm,横径约0.122-0.151mm,与体节相比头节极其微小,上面分布有四个吸盘成四角对称排列在吻突周围,吻突较宽大;吸盘边缘和吻突上都有斧型(T型)小钩分布,因仅有一批样品,且绦虫头节有的已损坏,吸盘边缘和吻突上小钩排列及数目等具体情况未观察清楚,吸盘大小为0.082×0.058mm。体节数量众多,内有一套生殖系统,生殖孔规则开口于节片一侧边缘中央偏前位置;未成节与成节节片宽度大于长度,孕节宽度与长度大致相等。成节中卵巢位于节片近中央,分为两叶,叶边缘有不规则或指状突起,卵黄腺位于节片近中部靠后方,近椭圆形,边缘不规则;睾丸椭圆形,13-21枚,大小为(0.030-0.045)×(0.042-0.057),分布于雌性生殖器官两侧,近孔侧5-8枚,反孔侧8-13枚;阴茎囊椭圆到梨形,大小为约(0.057-0.071)× (0.022-0.036);孕节内充满卵囊,每个卵囊内有3-7个虫卵(可称胚体,最后发育为六钩蚴)每节内卵囊数约有20-30枚。(图版Ⅰ)
2.3鹦鹉肠道组织病理
观察肠道的病理组织切片,可见肠壁组织内充血,浆膜层内静脉血管扩张,充血。绦虫寄生的部位,肠壁粘膜上皮部分变性,坏死,柱状细胞多变性溶解,杯状细胞增多,排列无规则;固有层内充血,部分区域出现炎症反应。(图版Ⅱ与图版Ⅲ)
图版Ⅰ 孙艳敏等 葵花鹦鹉绦虫病原及肠道组织病理的初步研究
plate Ⅰ Sun Yanmin et al Primary study on cestode pathogen of Cacatua ophthalmica and its intestinal
pathology
图版Ⅰ说明
图1、鹦鹉瑞氏绦虫头节;标尺:50µm 图2、头节放大;标尺:20µm
图3、头节斜切;标尺:10µm 图4、链体之成熟节片;标尺:200µm
图5、雌性生殖器官放大;标尺:20µm 图6、孕节标尺:50µm
缩略词:ec,卵囊;gp,生殖孔;n,颈;oo,卵模;ov,卵巢;ros,吻突;s,头节;suc,吸盘;sp,棘;t,睾丸;v,卵黄腺。
Explanation of plate Ⅰ
Scare bar: 50µm Fig 2, amplified scolex; Scare bar: 20µm Fig 1, scolex of Raillietina(R) sp.;
Fig 3,oblique-section of scolex; Scare bar: 10µm Fig 4, mature proglottids of strobila; bar: 200µm
Fig 5, amplified female reproductive organs; bar: 20µm Fig 6,gravid proglottid. Scare bar: 50µm Abbreviations: ec, egg capsule; gp, genital pore;, neck; oo, ootype;ov, overy; ros, rostellum; s,scolex; suc, sucker; sp, spine; t,testes;v, vitelline。
图版Ⅱ 孙艳敏等 葵花鹦鹉绦虫病原及肠道组织病理的初步研究
plate Ⅱ Sun Yanmin et al Primary study on cestode pathogen of Cacatua ophthalmica and its intestinal
pathology
图版Ⅱ说明
图1、带虫小肠切片,箭头示肠道内绦虫。标尺:200µm
图2、小肠切片,箭头示肠道多处组织充血。标尺:100µm
Explanation of plateⅡ
Fig 1, section of intestine with tapeworms, arrows show tapeworms in intestinal tract. Scare bar: 200µm Fig 2, section of intestine, arrows show hyperemias in intestinal tract tissues. Scare bar: 100µm
图版Ⅲ 孙艳敏等 葵花鹦鹉绦虫病原及肠道组织病理的初步研究
plate Ⅲ Sun Yanmin et al Primary study on cestode pathogen of Cacatua ophthalmica and its intestinal
pathology
图版Ⅲ说明
图1.肠组织病理变化, a:固有层充血, b:杯状细胞增多, c脱落的上皮组织, d:炎症反应; 标尺:50µm 图2.吸盘吸附在小肠绒毛上。标尺:20µm
Explanation of plate Ⅲ
Fig 1,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intestinal tract; a, hyperemias in lamina propria mucosa; b,
increase of goblet cells; c, exuviae epithelial tissues; d, inflammation of lamina propria mucosae. Scare bar: 50µm Fig 2, sucker sticking the intestinal villus. Scare bar: 20µm
3. 讨论
3.1鹦鹉绦虫病原
根据绦虫组织切片及整体压片染色观察,寄生在这只蓝眼葵花鹦鹉肠道内的病原绦虫初步鉴定为圆叶目戴文科(cyclophyllidae,davaineidae 1907)[8]瑞氏属(Raillietina)。由于此种绦虫头节的详细形态未观察清楚,不能确定到种。但从成节与孕节形态结构上分析,此种绦虫与寄生于鸟类的瑞氏绦虫Raillietina (R) kantipura Sharma, 1943;R. (R) torquata和
R. (R)
葵花鹦鹉篇三
《各种鹦鹉雏鸟的体长》
各种鹦鹉雏鸟的体长
葵花鹦鹉篇四
《鹦鹉的分类和饲养方法》
牡丹鹦鹉
【形态特征】
牡丹鹦鹉,体长约14厘米,嘴红色短粗,呈倒钩状。鼻和眼皮白色,面颊到胸部橘红色,其余羽毛翠绿色,爪灰色。与鹦鹉科其他品种相比,牡丹鹦鹉尾较短。
【生活习性】
牡丹鹦鹉似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浆果为食。可成对或成群笼养,为避免鹦鹉咬坏笼子,应采用铁丝网笼。未发育成熟的雏鸟可养在一个大笼内,一般1立方米不超过15只。繁殖用的笼子应挂一个有相当于5只鹦鹉体积的巢,可用三合板或纸板做,开一个直径5~8厘米的孔。不论群养笼还是繁殖笼,除在笼体的后部装鸟巢,笼内还要准备栖杠1根,水浴器1个,食、水罐各1个。食物主要以谷子和稗子为主;还要喂些麻籽或苏子、蔬菜、骨粉、牡蛎粉。
牡丹鹦鹉亦称“情侣”鹦鹉。属鹦形目,鹦鹉科,计有9个品种,均产于非洲。我国常见的有黑头牡丹鹦鹉和棕头牡丹鹦鹉两种.
[形态]牡丹鹦鹉体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喙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另有棕头牡丹鹦鹉,头部棕褐色,俗称棕头牡丹.
[生态]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桨果为食。在南方,该鸟常集群危害农作物及果园,遭到当地农民驱赶。由于这种鸟羽色艳丽,常被捕捉饲养,致使野生数量越来越少.
[饲养管理]人工饲养牡丹鹦鹉可成对或成群笼养。繁殖鸟的活动空间不得小于0.5立方米。鸟笼需用12号的铅丝编制,网眼的直径不得超过2厘米,以防鸟钻出飞走。笼底应铺细沙,并及时清理粪便,保持笼内清洁卫生。如果养一对牡丹鹦鹉进行人工繁殖,可自制一个70厘米×60厘米× 50厘米大小的繁殖笼,内放20厘米×16厘米×16厘米大小的人工巢箱,箱的前面开一直径5厘米的圆形出入口,口下设一木台,供鸟进出时蹬踏。牡丹鹦鹉的饲料是稻谷、谷子、粟子、小米等,为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还要加喂10%的麻子或葵花籽、牡蛎粉、青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谷、谷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给。
[繁殖]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他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外出外,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独立生活,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
绯 胸 鹦 鹉
介绍: 绯胸鹦鹉属于鹦形目,鹦鹉科,英文名Psittacula alexandri ,又名红嘴绿鹦鹉、大鹦哥、大紫胸鹦鹉,海南鹦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云南南部、广西、广东及海南岛。向南一直延伸到国外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地。目前除家庭饲养外,野生的数量已十分稀少。
绯胸鹦鹉体重约150克,体长约33厘米。羽色上绿下红,雄鸟额基有一黑纹,向左右伸达至眼;最外侧初级飞羽几乎为纯黑褐色,中央尾羽天蓝色,有长长的楔状尾,十分漂亮。雄鸟和雌鸟上嘴颜色不同,雄鸟是珊瑚红色,雌鸟为黑色,这是两性最易区别的特征。其观赏饲养一般爱选择雄鸟。成鸟雌雄的区分可根据上嘴的颜色,雌鸟黑褐色,雄鸟红色。但幼鸟雌雄区别若是根据嘴的颜色,不太容易区分。因为幼鸟嘴色不仅雌雄相同。而且随着日龄而有变化。雏鸟时期呈红色、近离巢时变褐色,出飞后分别变成红色(雄鸟)或黑褐色(雌鸟)。
绯胸鹦鹉体形优美,羽彩绚丽,能效仿人语,故人们喜欢饲养。为了学“说话”,或者使其繁殖,最好选择幼鸟饲养。很多有经验的饲养者,可以人工繁殖绯胸鹦鹉,成功率很高。平时饲养成鸟主要饲料可按玉米3份、稻谷3份、花生果(连壳)1份及一些青绿饲料(苹果、青菜或其他瓜果类)、少量昆虫等配合喂养。饮水要清洁,每天要更换。笼内设一砂池,砂粒需经太阳暴晒消毒过。在越冬期可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一点维生素E。
金 刚 鹦 鹉
介绍:红金刚鹦鹉,英文名:Green-Winged Macaw,学名: Ara Chloroptera 产地:巴拿马东部至巴拉圭。身长约90厘米,体重1200~1400克,深红色,肩部及翅膀的覆羽是黄色,翅膀、尾部及尾羽的末梢是蓝色的。脸颊上有几条红色的线条,灰白色的上喙,上喙下边的基部为灰黑色,下喙为黑色。黄眼,深灰色的脚。母鸟体型较小,头部也较小。成对或是成群的生活在一起,通常栖息在
树的顶端。性情温和,对小孩友善,但容易受到突如其来的吵杂声或是移动的惊吓。母鸟产下2~3个卵,孵化期为24~26天。在野外,幼鸟通常三个月离巢,但是人工饲养往往超过一百天才能离巢。
金刚鹦鹉
大金刚鹦鹉的种类
琉璃金刚鹦鹉 对于一般饲养者而言,琉璃金刚鹦鹉有趣且充满娱乐性,它因此而理所应当的广受欢迎。但是,它们被广泛饲养的原因往往被错误的认为是它们相对普通,而且它们被频繁的与其他种类进行杂交。或许,作为最常见的大金刚鹦鹉,它们的性情的确理想,很容易适应新的生存环境。相对于其他的大金刚鹦鹉,它们是非常友善的,很容易融入你的家庭。对于琉璃金刚鹦鹉,可选择的颜色有三种。
绿金刚鹦鹉 千万不要被它的名字误导了,事实上,绿金刚鹦鹉是以绯红色为主只是在翅膀上有绿色的带线。在它们脸的部分有横贯的红色羽毛,看起来很象是印第安战士脸上的图案。由于很少被饲养,这种极度聪明的鸟类对任何事情都显的很好奇,尤其是喜欢与人类交流。绿金刚鹦鹉近期才开始出现在宠物店里。野外捕获的鸟类是难于饲养的,然而家庭繁殖的幼鸟又供不应求。绿金刚鹦鹉是所有的金刚鹦鹉中最聪明的一种,它们又喜欢恶作剧的倾向,快速学习的能力也非常强。在不同的群体中,它们具有超群的友好交往能力。从形体上,绿金刚鹦鹉比琉璃鹦鹉和绯红金刚鹦鹉都要大的多。比起小丑鹦鹉和紫蓝鹦鹉,它们是鹦鹉家庭中最大的。此外,绿金刚鹦鹉有两个亚种,其中的一种和紫蓝金刚鹦鹉一样大!
军用金刚鹦鹉 这是一群最被低估了的鹦鹉种类,它们的性情和语言能力都足以跟琉璃金刚鹦鹉媲美。军用金刚鹦鹉具有一身的暗淡色调,这或许使它们在其他同类面前显的有点失色,可它们依然是非常漂亮的。由于鸟类的走私问题始终存在,此类鸟的购买是有限度的。军用金刚鹦鹉比前述的几种都要小,因此,对于喜欢喂养小型鸟类的人来说,是很不错的选择。军用金刚鹦鹉天性善良,相较于于其他的大金刚鹦鹉也不算活跃。在新环境中,它们很容易快速的成为人类的朋友。
红胸金刚鹦鹉 这类滑稽且引人注目的金刚鹦鹉比常见的一些种类要小的多。它们具有欢乐的声音和淘气的性情。红胸金刚鹦鹉喜欢吃坚果和包谷,在美国本土和玻利维亚,它们主要吃这两类食物。作为一个中等大小的金刚鹦鹉鸟类,它们大约两英尺长,却比同类中较大的成员要少一英尺。但它们性格上的诸多优点,足以弥补其体形上的差距。尽管它们或许不象琉璃金刚鹦鹉和绯红金刚鹦鹉那样常见,供饲养的鸟种还是可以找到的。
绯红金刚鹦鹉 在这类鹦鹉身上,你会看到大自然在色彩搭配上所创造的奇迹。绯红金刚鹦鹉可以列入世界上最漂亮的十种鹦鹉之一,在种群中会最快获的人们的喜爱。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公众生活,它们肯定会变成真正爱炫耀的一群。作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金刚鹦鹉,绯红金刚鹦鹉对于任何不当的饲养方式都非常的敏感,因此它们有的时候会被称为"刺头",但 如果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长,并有适当的时间从笼子里出来玩耍,它们将会可以和琉璃金刚鹦鹉媲美。绯红金刚鹦鹉对环境异常敏感,不适合孤立喂养。它们可以成为最有趣最可爱的家庭成员,但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不当饲养,或者被耍弄,它们会变的顽固且沉闷。绯红金刚鹦鹉的种类很多,最不寻常,最值的注意的一种,是翅膀上具有翡翠的绿色和黄色的色块。野生绯红金刚鹦鹉的数量持续减少,目前已经收到热带环保人士的广泛关注。
紫蓝金刚鹦鹉 此类鹦鹉是族群中最大的,足有四英尺长和展开可宽达四尺的翅膀。最近的调查表明,紫蓝金刚鹦鹉的数量在2500-3000只之间。不同于大部分的金刚鹦鹉,紫蓝是很挑剔的食客。在野生条件下,它们以两种不同的棕榈果为食;在家养条件下,以澳大利亚胡桃,巴西豆,榛子,胡桃,杏仁,大胡桃,坚果和椰子进行饲养都非常成功,苏式饼干,水果和蔬菜也可以作为补充食物。它们的饮食要求较高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较低的维生素。由于它们特殊的饮食习惯,还由于它们需要很大的 笼子供它们生存,因此,饲养紫蓝金刚鹦鹉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作为宠物的金刚鹦鹉
如果能给予健康的饮食,有适当从笼子里解脱的自由,并受到大量的关注,金刚鹦鹉会成为你一生的长期伴侣。这些鸟类都很长寿,在它们的一生中,也许会看到很多猫或狗在你家里的出生和死亡。正是由于它们的长寿,以金刚鹦鹉为
宠物并不应当是一个草率的决定,不能一时冲动的买回家又后悔。我们的一些客户会带着它们的鸟儿去上班,在那儿度过它们的一天,就象第二个家一样,这种安排把客户和它们的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还有些人会为他们的鸟建立很大的生活空间,让鸟儿快乐的生活。相当数量的金刚鹦鹉种类在美国和世界各地被喂养,还有些种类依然难于饲养,其野生数量也依然很低。野生的小丑鹦鹉,紫蓝鹦鹉和蓝喉鹦鹉(Blue-throated)的数量近年来都急剧降低。就我个人的意见,这些鹦鹉太珍稀,不适合做宠物,但我想鼓励那些有经验的饲养者喂养这些品种。 健康
在考虑购买金刚鹦鹉的时候,这是一个需要独立做考虑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卖金刚鹦鹉的人都应该会愿意让他们的鸟儿接受鸟类兽医的检查,然后再让你带他们回家,其中包括全面的血液检查(即CBC),喉部和气管的健康和鹦鹉病的抵抗性。你大概需要等两天的时间,才能获的这些检查的最后结果。鸟儿应该有带兽医签字的证书。如果所有的检测都表明鸟儿没有明显的疾病,那么你就可以很有信心的把它们买回家。为了预防起见,新鸟即使经历了所有的检查,也最好跟你已养的鸟儿隔离最少45天。
年龄
年龄是仅次于健康和性情的重要考虑因素。买一个年龄较小的鸟,没办法保证它们能很驯服,而买一个年老一点的金刚鹦鹉也不代表它们会成为好的宠物。金刚鹦鹉是独立的生物体,即使到了一岁甚至一岁半,它们也依然保持生长。金刚鹦鹉的幼鸟具有黑色的眼睛,眼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变浅。小丑鹦鹉和紫蓝鹦鹉例外,即使进入成熟期,它们的眼睛也还是黑色的。
凤 头 鹦 鹉
介绍: 葵花凤头鹦鹉,英文名Cacatua galerita,其中还有小葵花凤头鹦鹉、鲑色葵花凤头鹦鹉、大白葵花凤头鹦鹉等几种。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及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新几内亚及北部、东部岛屿等地。
葵花凤头鹦鹉体长40-50厘米,体羽主要为白色。葵花凤头寿命很长,寿命一般为40年左右,也有的活到60-80年。葵花鹦鹉羽毛雪白漂亮,头顶有黄色冠羽,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便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葵花
葵花鹦鹉篇五
《鹦鹉》
葵花鹦鹉篇六
《鹦鹉》
葵花鹦鹉篇七
《花与乔布斯 葵花凤头鹦鹉》
花与乔布斯 葵花凤头鹦鹉
作者:
来源:《宠物世界·猫迷》2012年第07期
这个题目和岩井俊二的那部片子无关,和那颗咬过一口的苹果也关系不大。只是为了让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乔布斯变成一只鸟,头顶还开出一朵花,会是什么模样……
这时候,一只葵花凤头鹦鹉也许会抢在你前面回答:“我,我,我……”
葵花凤头鹦鹉
英文名:cacatua galerita
分布区域:澳大利亚北部、
东部及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
身长:40~50cm
寿命:40~60年
性格:聪明、亲人、敏感
饲养难度:☆☆☆☆
与猫相配度:☆☆
这家伙到底有多聪明?
动物们的智商总是给人类惊喜,比如说我们的鹦鹉朋友,有证据显示,世界上最聪明的鹦鹉,智商可以达到5岁儿童的水平。
这只高智商的鹦鹉叫亚历克斯,这只非洲灰鹦鹉直到现在都是美国科学研究的最宝贵财富之一。它可以计算6以内的加法,还在学习如何计算7以内的加法。另外,它能叫出50种物体、7种颜色和5种形状的名字。但这位天才已经在2007年去世了,享年31岁。
我们今天要隆重介绍的小葵花凤头鹦鹉虽然智商不及亚历克斯,但也能达到2~3岁小朋友的水平,算得上是鸟类“高智商俱乐部”的成员之一。
它都吃什么?
它的食物以葵花籽、玉米、花生米、高粱、稻子为主,为了摄取足够的维生素,每天加喂些苹果和少量青菜。目前市场上也有专门给它们准备的鸟粮可以选择。
它究竟有多萌?
因为外表可爱,身材适中,性格温顺,小葵花凤头鹦鹉很早以前就被捕捉喂养,并当做宠物了。在澳大利亚,喂养葵花鹦鹉作为宠物的人越来越多。
它们全身的羽毛丰润雪白,头顶有黄色的花冠,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会完全打开,就像在头顶开了一朵可爱的葵花,因此得名。和其他鹦鹉相比,它似乎更喜欢人类,喜欢和主人互动,并非常依赖你,就像个孩子一样总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它们和主人之间的互动和情感,甚至并不比猫和狗差,而且,它似乎真的可以和你交谈。当然,主人要付出的心血也是不少的。 葵花鹦鹉有多少种?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葵花鹦鹉”,会发现,葵花鹦鹉竟然包含如此多的品种,它们拥有许多颜色,样子和大小也不相同。我们今天的模特只是其中一种,叫小葵花凤头鹦鹉,也被叫做“小巴丹”,而这个品种之中又分了4个亚种。
问自己几个问题先
看到这样一个会飞,会卖萌,会说话的小家伙,很少有人不心动,但是,在决定养一只鹦鹉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回答的时候稍有犹豫,就毫不犹豫地放弃带它回家的想法。 你能照顾它至少40年吗?
请注意,是至少40年,实际上,在精心照顾下,这个小家伙活到60岁也很普遍,活到80岁也是有的,甚至有一只鹦鹉活到了100岁。因此,养一只鹦鹉不是说你要照顾它一辈子的问题,而是它要陪你后半辈子的问题。不是我说丧气话,也许当你七老八十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这笔活的遗产究竟要留给谁。
你能教好它吗?
葵花鹦鹉非常聪明,但并不意味着它天生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它究竟会成长成怎样,关键在主人。无论是生活习惯、学习说话、还是小把戏,都需要主人有充分的耐心和小小的技巧。要知道,如果你的鹦鹉学坏了,那一定是你的错。
你的猫同意吗?
鹦鹉可不是只要放在笼子里,给点吃喝就能万事大吉的鸟。它们非常需要你的照顾和关注,这很可能引起你家猫咪的嫉妒。因此,你家猫咪是否能接受这样的外来者,及以后如何平均分配你的爱,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特邀模特 怀特
年龄:1岁4个月
性别: 男 体重:536克
喜欢吃:面条、苹果、芒果。
其他家庭成员:博美犬球球。
最不喜欢:主人出门。
最喜欢说的话:
“怀特,小怀特,怀特怀!”
它也会得抑郁症
葵花鹦鹉篇八
《鹦鹉双毒》
鹦鹉双毒
鹦鹉喙羽症 PBFD (Psittacine Beak & Feather Disease)
由PBFD病毒引起,此疾病症状顾名思意,即是会造成鹦鹉鸟喙及羽毛病变,属于高传染性病,发病时常见
病急或重症,甚至迅速死亡。此疾病首先发现在1970年代中期的南太平洋鹦鹉(south pacific psittacine),症状为羽毛不规则生长及脱落,鸟喙变形,最后因免疫力降低引发感染而死亡。后来又陆续发现PBFD病毒于超 过40种鹦鹉,包括葵花鹦鹉、非洲灰鹦鹉、折衷鹦鹉、爱情鹦鹉、虎皮鹦鹉、亚马逊鹦鹉、金刚鹦鹉及小鹦哥等。
PBFD 病毒介绍
传染方式
PBFD属于高传染性病,患鸟的血液、羽屑粪便、嗉囊分泌中都可分离出病毒。其中又以羽屑为最重要的散
为不具封套之20面体对称病毒,环状单股DNA,分类在圆病毒属(Circovirus),环状病毒科(Circoviridae)。
布来源,因此若饲养环境中有感染者,容易经由羽屑散播。因为幼鸟的免疫系统较不健全,所以容易受到感染,三岁以上的鸟儿大多能有较强的免疫力。因此,若鸟儿具有良好的免疫力,则病毒在入侵鸟体初期可被免疫系统 清除而不会发病。
PBFD的症状
典型的初始症状是羽毛脱落变形、新生毛紊乱残缺、不规则生长、毛糠消失、过长嘴巴、免疫力低落、体重下降、厌食等。然而临床症状会因鸟种以及年龄不同。
急性及亚急性感染容易发生在30日龄遇换羽的幼鸟,病征为羽毛破烂、出血、弯曲变形,以及过早脱落等。其他症状包含下痢、嗉囊停滞、厌食等。出现症状的患鸟,可能在当天或数周内死亡。较常见于灰鹦及巴丹的幼鸟。
慢性型感染于三岁以内的鸟较易发生,患鸟可能免疫力低下,引发二次感染而死亡。羽毛上的病变包含羽鞘未脱落,羽毛根部出血,羽毛变形等。绒羽通常先掉落,接着冠羽,飞羽,尾羽等体羽也开始掉落。有些患鸟已鸟喙的病变较不会发生于其他种鹦鹉。病变包含口腔溃疡,鸟喙过长或断裂,喙尖端坏死。多半伴随有细菌或霉菌的继发性感染。
PBFD对于鸟儿病程就如AIDS对人类侵蚀般,病鸟最终因免疫系统丧失,继发其他病毒、细菌、霉菌和寄生虫感染招致死亡。
经全身秃毛,但仍可再活数个月至数年后才死亡。慢性型感染者,除了桃色巴丹,摩鹿加巴丹以及葵花巴丹之外,
诊断方法
免疫组织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stry),血液凝集试验(Hemagglutination),血液凝集抑制试试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in situ hybridization,电子显微镜检法 (Electron Microscopy ),及分 子生物PCR检验法( PCR test)目前以分子生物PCR检验法为灵敏度最高、特异性最好的诊断方式。而研究显示
鸟儿受感染2天的血液中即可侦测出PBFD病毒,即鸟而受到感染在潜伏期以分子生物PCR检验法可测得PBFD病毒,远比其他检验方式来的敏感、快速、正确。
预防方法
目前尚未有疫苗防治,预防PBFD传染一重要方法为分子生物PCR血液筛检,建议筛检时机为 1.新引进的鸟儿
2.怀疑感染或曾接触病鸟者
3.分子生物PCR检测PBFD病毒呈阳性,但羽毛正常者,建议隔离4到6周后再做检验
4.因PBFD病毒可在体内存活数月之久,因此曾经感染过,看似康复的鸟,建议隔离并做检验。 此外,帮助鸟儿建立强壮的免疫力也是让鸟儿免于病毒侵害的方法。
治疗方式
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给于受感染的鸟儿支持疗法。
检体种类(以血液检体为佳,因在潜伏期的羽毛可能测不到病毒,而感染后2天之血液即能测得病毒存在)
1.羽毛检体∶拔取鸟儿胸、腹或背部3-5根羽毛,装在透明夹链塑胶袋里。 【送验之羽毛必须是由鸟儿身上所拔取,非鸟儿自然掉落之羽毛或脱落的胎毛】
2.血液检体∶以消毒过之剪刀剪鸟爪的末端,再以纸片吸取1-2滴血液,待血液自然干燥后装在透明夹链塑胶袋里。 【纸片需大于1*1公分,选以图画纸或吸水性佳且不易破损的纸类为佳】
葵花鹦鹉篇九
《鹦鹉大观》
葵花鹦鹉篇十
《棕榈凤头鹦鹉》
棕榈凤头鹦鹉
棕榈凤头鹦鹉(学名:Probosciger aterrimus)仅1属1
种,脸裸露,似金刚鹦鹉,故又称“椰子金刚”。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栖息于热带雨林中,森林边缘地带、开阔稀树的草原地带等。以植物种子及嫩芽为食。通常成对活动,繁殖期聚小群,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其周围岛屿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约克角半岛北部地区。在国际宠物市场很受欢迎,售价达1万多元美金,但人工繁殖较困难,所以盗捕现象很严重,种群数量受到威胁。
目录
1外形特征 2栖息环境 3生活习性 4分布范围 5繁殖方式 6亚种分化 7保护级别
1外形特征
棕榈凤头鹦鹉(40张)
棕榈凤头鹦鹉共有三个亚种,体长49-68厘米,翼展70-100厘米,体重500-950克。是十分美丽且独特的凤头鹦鹉,由于脸部没有羽毛的特色与金刚鹦鹉一样,所以又有人称“椰子金刚”,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鹦鹉。成年鹦鹉,顶冠如波峰缕缕耸立在头顶部,颇为壮观。巨大的鸟喙仅次于紫蓝金刚鹦鹉,位居鹦鹉界第二。上下颌骨强烈弯曲,两下颌骨不相交,是凤头鹦鹉中唯一上下鸟喙无法完全密合,能看见其红黑色条纹的舌头的种类。全身黑灰色,有着灰黑色的羽冠,脸部的裸皮一般为浅红色,其颜色从白色到暗红色有变化,颜色的亮度取决于生存的环境和鹦鹉的健康状态。像金刚鹦鹉一样,兴奋或激动的
时候,面颊的裸皮也会变的潮红,同时头部的羽冠会扬起。虹膜黑色,脚爪黑灰色。[1]
2栖息环境
在新几内亚的族群多栖息于热带雨林中,森林边缘地带、开阔稀树的草原地带等,澳洲族群分布在森林、次生林和成熟的林地、桉树林地及其邻近的雨林区等地。[1]
3生活习性
喜欢坐落在树木繁茂的地方,林区边缘适合它们觅食和筑巢。有时单独一只活动,常成对或5、6只聚集活动,觅食也会聚集30左右的小群。单独的棕榈凤头鹦鹉,日出时开始的活动,会选择高枝无叶的树木,直到月光照亮了宁静的夜晚。雄鸟会用巨大有力的嘴剥开食用又大又硬的种子与坚果,水果、嫩芽、浆果也是主要食物,它们脸部的颜色会依情绪而改变,受惊吓或兴奋时会由粉红色变深红色。繁殖期对留在其领土边界之外的亚成鸟和非亲鸟并不在意。[1]
4分布范围
棕榈凤头鹦鹉分布图[2]
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周围的岛屿,澳大利亚昆士兰的约克角半岛北部地区,印度尼西亚。[3]
5繁殖方式
棕榈凤头鹦鹉(3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