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章摘句造句

| 乐学园 |

【www.guakaob.com--乐学园】

寻章摘句造句篇一
《180个成语造句备选》

乐不思蜀:乐而忘返。中性词。如:这个地方太美了,我都有点乐不思蜀了。或指乐而忘本。贬义词。理屈词穷: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吟风弄月:指喜欢用风花雪月做题材来写作。含贬义

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恻隐之心:对受苦难的不幸的人表示同情。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不用于指坏人

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引起冲突的双方都有责任,行云流水:比喻自然不拘束多指文章、歌唱等也指动作连贯流畅。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一片冰心:形容高洁品行。

曾经沧海难为水: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出处:元稹诗《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一般用来修饰人。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一个人的行动和他的目的正好相反。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见于《晋书·文苑传》)。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塞翁失马: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披荆斩棘"改为"劈波斩浪"。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一般只作谓语,后面不带其他成分。如:要想在这上千人中找到他,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蛮横。B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的时候,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此处属感情色彩不当。D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扬。"虞"是"猜测""料想"的意思,再在前面加上"没有想到",属多余

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认不出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人。可改为"有眼不识金镶玉"比喻认不出有价值的东西) 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应改为"大势所趋"。人满为患:指人太多带来了麻烦,不能修饰"人",否则,重复。也不能单纯表示"人多"。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动摇不定。亦作首施两端。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应改为"骇人听闻"。)

捉襟见肘:比喻困难很多,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遇,用于初识。莫衷一是:指意见纷纭,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贬义左右逢源:意谓学问的功夫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后比喻处事行文,写书作画等得心应手。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不孚众望:不为群众所信服。孚,使人信服。飞短流长: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不能形容瀑布。)

竭泽而渔:排尽湖中或池塘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贬义词。呼之欲出:对象是指"画像"或"作品中人物"。)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原句所述之事已发生,并非"未然"。令行禁止:指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此句误以为是"禁止"的意思。呆滞:除了形容迟钝、不灵活;还形容资金等流通不畅。打退堂鼓:比喻做事中途变卦,退缩。原句说的"事情"已完成,不存在"中途变卦"。) 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如:老师讲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泾jīng渭分明:泾河的水清,渭河的水浑,泾河的水流进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秀色可餐:有双重含义。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也可指景色非常优美。A.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全部出动,贬义词。此处为感情色彩不当。C.暗箱操作:指利用职权暗地里办事(多指不公正、不合法的)。D.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贬义词)

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不能用来形容聪明智慧。B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C涣然冰释:指两人间的误会、疑虑、矛盾等消除,不能用来指一个

人的烦恼消除。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两者的关系非常疏远或根本没有关系。"换汤不换药"指改变了形式,没有改变内容,须前后有对照才行。)

"丁是丁,卯是卯"只能形容做事认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比喻世界很复杂,什么奇怪的人和事物都有."手无寸铁"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气宇轩昂"只适用于人。气宇,指人的仪表、气质;轩昂,精神饱满。形容人气质不凡。)

相见恨晚"是形容意气相投,用在人与人之间; "叹为观止"是用来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褒义词。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望其项背"指能够看见他人的后背和脖子,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只能用于否定意思的句子中 "一发而不可收拾"是事情坏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了。贬义词。应改为"一发而不可收",表示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止。褒义词。"特立独行"意为立身行事不同于流俗,形容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 (梦(妙)笔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打牙祭:原指每逢月初、月中吃一顿有荤hūn菜的饭,后来泛指偶尔吃一顿丰盛的饭菜。隔着锅台上炕:指不按规矩办事。如:高喜扬是正职,不提正职提副职,这不是隔着锅台上炕吗?)

若要甜,加点盐:即映衬。"肝胆相照":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彼此以真心相见。如:弟与公子以~,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姚雪垠《李自成》)。一般用于两者之间,不能用于一个人; "情不自禁"指感情激动而不能控制自己,不合句意,可改为"不由自主"; "上行下效"多指做坏事。贬义词。) .琴瑟失调:比喻夫妻关系不谐调;噤jìn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 B.奄奄一息:形容人的气息微弱。)

. 一举两得:做一件事得到了两个方面的收获。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感同身受:①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②泛指别人遭到困难,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此取其②昌黎是"别出心裁",东坡应为"别开生面"。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贬义词 与人为善:跟人一同做好事。现在泛指善意帮助人。天衣无缝:比喻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深入浅出:道理表述得很深刻,使用的语言却通俗浅显。销声匿迹:形容生物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曲终人散:乐曲终了,听众离去。比喻事情结束,人们各自离去。)

感同身受:心里感激得就像自己亲身受到(恩惠)一样。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文中误用"没有整体把握"。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各自为政:比喻不顾整体利益,各搞一套。贬义词。)

(浮光掠影:比喻一晃就消逝,印象不深刻;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语义表达刚好相反。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现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不绝如缕:指形势危急或声音悠长。 涣然冰释:一般用于矛盾、误会、疑虑等的消除,用于"烦恼"使用对象不当。可以说"烟消云散"。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贬义词。用于纪念邱少云的事迹,使用对象不当。大放厥词: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妙手回春"指医生能把垂危的病人医好,只能指医生。使用对象不当

暗送秋波:指男女暗中眉目传情,也指暗中与敌人或其他社会关系勾结。这里表现了李某勾结日寇的丑态。推波助澜:比喻推动了坏事物的发展,并帮助它制造声势,含贬义。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前所未有。中性词。丑媳妇早晚是要见公婆: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人知道

从长计议:是慢慢商量,做长远打算,不急于作出决定的意思。开诚布公:指诚意待人,坦白无私,属形容词短语。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D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不瘟不火:戏曲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暴,形容恰到好处。褒义词。) 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声势,没有实际行动。本句适合用"闪烁其词"不期而遇:指人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只用于人与人之间。与语境不符。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不能用于指"一名"。)

鼎力相助:敬词,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不能用于指自己。权宜之计: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如:自成心中认为成立娘子军只是一时~,往后怎么个办法,他还没有想妥当。尘埃落定:指一件事情已经有了结果。虽然结束但是没有结果的不能用,

一定要有结果才行。 "尘埃落定"不是成语,来自于某年藏族作家阿来的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不能带补语。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只用于人与人之间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杂。年富力强:形容中青年人。顺水推舟:顺应形势说话办事。

细大不捐:捐,抛弃,舍弃。细小的和大的都不舍弃,形容所有的都兼收并蓄(一般指做学问)。清官难断家务事:指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别人难以处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指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多含褒义。堂而皇之:形容公开,不加掩饰。)

炙手可热:比喻有权有势的人权利很大,气焰很盛。)

无风不起浪: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一般用在口语中,不与庄重的词语共同使用,属语体色彩不合的错误。)

因噎yē废食: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怨声载zài道: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用于很多人同时怨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一方在法庭上受审问。投井下石:有人掉在井里,不去搭救,反而向井里扔石头。比喻乘人危急的时候加以陷害。

濯濯童山:光秃秃的山D灭顶之灾:灭顶:水漫过头顶。指被水淹死。比喻毁灭性的灾难。如: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的汪洋大海。

鼎力相助:是敬辞,一般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帮助。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别人,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自己没有主见。只用于贬义。苦心孤诣:指尽心钻研、思索,达到了别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一般指个人行为。乱点鸳鸯谱: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

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某种思想、作风,习俗或问题难以改变。一般指不好的事。贬义词。B见仁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现多比喻出色的佳人)

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与刺探无关;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船到码头车到站:任务已经完成,目标已经达到。"九牛二虎之力"应为"三头六臂",本句强调的不是费力大,而是本领大。"明日黄花"泛指过时的事物 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后人超过前人。)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比喻反复无常的人玩弄手段和权术。贬义词。尾大不掉: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柳暗花明: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

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气冲牛斗: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东山再起:比喻有地位的人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盗版图书先前不能说是有地位;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过时的的事物。

风声鹤唳:指听到风声鹤叫,都怀疑是敌兵追来:形容人极其惊恐疑惧。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思想。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时,再从中取利。这里宜用"袖手旁观"。投井下石: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引处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说。囊中之物:比喻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很容易得到的东西。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贬义词。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中性词。无可厚非:厚,深重;非,非议,否定。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区别"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煞有介事:原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

(身无长物:身无分文,十分贫穷,此处符合语境。溢美之词,过分的夸赞,含贬义,与"发自内心"感情色彩不合,.金蝉脱壳:比喻人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句中无此意)

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处之泰然:处在危急或困难的境地。却跟平常一样。等同于"安之若素"。不为wéi已yǐ甚:已甚,过分。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

萎靡不振:指人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判若两人:同一个人前后看起来像两个人。应指同一个人。投桃报李:指礼尚往来。瓜田李下:比喻引起嫌疑的地方。)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多指对未来不好的情况的估计,此处用于已发生的事情,错误。)

花落谁家:荣誉或奖励属于谁。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不合语境。脱胎换骨: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

万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lòng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B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也指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比喻潜伏着巨大的危机。炙手可热:指有权有势的人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贬义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事情的成败、好坏完全出于一个人的策划。B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对象指人。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像的。常作贬义词。此处不适用。也指人的构思新奇。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早就蓄谋已久,千方百计地盘算。为贬义词。起死回生:指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不能指病人自己。等同于"妙手回春"。无独有偶:独,一个;偶,一双。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一般用作贬义,至少不能用于褒义。 一石激起千层浪:使本来平静的局面引起动荡 一面之词:指争执双方的一方所说的话;C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先后的位置弄颠倒了。

刮目相看:别人有了进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车水马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断 言之凿凿záo:形容话说得非常确定。哑然失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褒义词。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不指女子美貌。涎xián皮赖脸: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贬义词。

一病不起:指得病后再也没有从床上起来,指病死。含饴yí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乐趣。毁家纾shū难:毁,毁坏;纾,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褒义词。这里用作贬义词不当。

玉不琢,不成器: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炉火纯青:指技艺高超。与粗犷、勇猛、灵巧、迅速不搭配。改为"淋漓尽致"。群起而攻之:一起指责攻击。刘备借荆州:暗含有借无还之意。应改为"大意失荆州"粗心大意的意思。

忘年交:指年龄相差大的人结为朋友,何况是称"大哥"。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比喻地位高的人一旦失去权势,处境还不如普通百姓。与句子语境不合。绝无仅有:指极其少有。无可厚非:不可以过分责备。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而众多。拔出萝卜带出泥:谚语,比喻一个犯罪分子落网,带出了一批犯罪分子。不合语境。白娘子喝雄黄酒--原形毕露:歇后语,其字底意是现原形或原形毕露

荡气回肠: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动人,令人~。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褒义词。此处应用"置若罔闻"。掉书袋:喜欢引证古书,卖弄渊博。用在这里明显错了;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做事认真,毫不马虎。

信笔涂鸦:指胡乱写作或字写得很差,多用作谦辞。没有乱涂乱画的意思。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属望文生义 妄自菲薄:不能带宾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指外表华美,里头一团糟,常比喻不学无术,徒有堂堂外表的人。句中用来指文章,弄错适用对象。)从善如流:形容能很

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好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只要为人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贬义词.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做不好的事情。贬义词。麻木不仁: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即可指人也可指大自然,巧夺天工:只能指人。如:①当我们徒步沿百丈溪溯流而上,向桐柏村进发的时候,你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②古人云: "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 说的是璞玉只有经过人们鬼斧神工的雕琢才有无限的魅力和无比珍贵的。)

三个妇女一台戏:指妇女们相聚在一起,总爱说说笑笑,热闹得像演戏一样。此谚语可改为"三个臭皮匠,合成诸葛亮"或"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或"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意为人多智谋多。B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指不重视,不注意,不关心。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贬义词。仰人鼻息:比喻依赖人,看人的脸色行事。)

同日而语:即相提并论。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只用于否定句。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界,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或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例如:不知道这位老画师是观察了多少的活虾,才能够画虾画得这样~的。相濡rú以沫: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登堂入室:比喻做学问由浅入深,达到更高水平。不是指进入正规场合;立竿见影:比喻见效很快,与本句意思无关系 一文不名: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这里应作"一文不值"。

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意同"袖手旁观"。此处属望文生义。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常用来形容声响、浪潮、斗争呼声等。用错对象,也不合实情。灵丹妙药:原指能治好百病的药。比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故态复萌:旧日的习气或老毛病重新出现。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

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不符合句中"听"这一特定语境。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强调不出所料,然而句子前后表意相反,使用不当。格格不入:指彼此双方有抵触,不投合,不相容。与原句意不符。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其完美无缺,不是指自我约束和自我严格要求;另外,它的后边不能带宾语) 薪尽火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一代地流传。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防备。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必多寻思,就能写出来。"拈来"后不带宾语。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本句指有眼光。

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想像办事而不管客观实际。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别树一帜:指另外竖起一面旗帜,形容与众不同,另成一家。此处应为"匠心独运",指独特的艺术构思。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消息传播很快,此处应为"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有口皆碑:好的东西到处流传。为褒义词,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对。惺惺惜惺惺:惺惺,指聪慧的人;惜,爱惜。比喻同类的人互相爱惜。如:古人有言:"~,好汉惜好汉。"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指一个人未行动时如处女那样娴雅,行动时如逃脱的兔子那样迅捷。)

繁文缛节:指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用在句中不合文意 绘声绘色:描写、叙述生动逼真。应改为"有声有色" 形容说话或表演或其他活动精彩生动。大快朵颐: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地受到损害。一鳞一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鳞,西露爪,使人难见全貌,后比喻事物零星片断。中性词。 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不可一世:指自以为超出同时代的人,形容自命不凡,狂妄到了极点;贬义词。)

寻章摘句造句篇二
《九上15课造句》

歇斯底里:看着她歇斯底里的哭喊,我们也很难过。

一落千丈:因为沉迷于游戏中,我的成绩一落千丈

斩钉截铁:对于她的无理要求,他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她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完成

格物致知:当代中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袖手旁观:大家都在帮忙,你为什么袖手旁观!

寻章摘句:他不过是个庸才,写文章只会做些寻章摘句的事。

味同嚼蜡:他讲的故事好无趣,简直是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他这个人喜欢鸡蛋里挑骨头、要求太高,以致吹毛求疵,惹人厌烦。

不求甚解:中小学学生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相当普遍.

狂妄自大:有时候,狂妄自大是一个人致命的弱点.

咬文嚼字:她一说话就咬文嚼字,听起来非常可笑。

因小失大:处理问题要分清主次,不要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芝麻.

豁然贯通:经过一番冥思苦想,最后终于豁然贯通。

他把文章反复细看了十来遍,忽然豁然贯通,悟出了一个道理。

开卷有益:读了一下午的书,弄懂了不少问题,真是开卷有益啊。

寻章摘句造句篇三
《语文成语》

A

·哀而不伤: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还形容装出悲哀的样子,但并不真正伤心。)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按部就班: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哀兵必胜:褒义,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引申到国家和民族

·嗷嗷待哺: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

B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坂上走丸: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班荆道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不稂不莠: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满足的,后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是不止出现一次。 ·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鞭辟人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言辞或文章道理很深刻、透彻。

·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

·剥茧抽丝: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鞭长莫及:比喻力不能及。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闭门造车:原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新颖。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百尺竿头: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暴虎冯(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抱残守缺: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C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唇亡齿寒:比喻关系密切,厉害共同。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陈陈相因: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

·础润知雨: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惨淡经营:指在文学创作上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D

·大音希声: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E F

·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像黑夜一样。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风雨飘摇:比喻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

·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分庭抗礼: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奉为圭臬: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方枘圆凿:比喻两件事格格不入,不能相合,或者比喻事情的不可能。 ·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G

·高山仰止:意为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后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仰慕。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高妙。

· 鬼斧神工(巧夺天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

H

·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比喻天下太平。

·毫发不爽:形容丝毫不差。

·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

·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

·怀瑾握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

J

·积重难返: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不良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狡兔三窟:原来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现在多用贬义。

·精卫填海:比喻意志坚定。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积羽沉舟: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K

·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L

·令人发指:形容极度愤怒。

·梁上君子:窃贼。

·略见一斑: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况,但不够全面。

M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

·门庭若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靡靡之音:多形容音乐。柔弱、颓废、萎靡不振的音乐。

·沐猴而冠:比喻本质不好,而装扮得很像样。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张网捕雀。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

N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P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Q

·曲突徙薪:突:烟囱。比喻事先预防,以免发生危险。

·奇文共赏 :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R

·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如椽之笔;多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比力雄健。

·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 ·人心不古: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S

·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率尔成章:形容写文章粗疏草率,不认真。

·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指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T

·特立独行:形容人有操守,有见识,不同流合污。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W

·无出其右:褒义,指人和事物中的最佳者。

·无以复加:贬义,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挖耳当招: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

·瓦釜雷鸣: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X

·寻章摘句: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Y

·倚马可待:比喻文章写得快。

·移天易日: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一片哗然:形容许多人吵吵嚷嚷,一般用于形容消息(多指不好的消息)传开,引起轰动。 ·一言九鼎: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针对性。

Z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坐而论道: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重足而立:形容恐惧。

·椎心泣血: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筑室道谋;比喻做事没有主见,缺乏计划,东问西问,事情终于办不成.

后不带宾语的成语:出奇制胜;

易混:★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形容聊天,属误用

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不敢越雷池一步:意思是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多指保守、拘泥;也有作“不得越雷池一步”的,意思好似不准超越规定的范围,多指压制、束缚。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寻章摘句造句篇四
《课堂疑难知识辅导》

课堂疑难知识辅导

1.史学理论只能按抽象程度粗略划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理论层次。《史学概论》只是史学理论的一种具体模式或一门课程。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文件,其中,“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属于“历史学”的二级学科,编号为060101

2.钱学森把现代科学的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文艺理论、行为科学9个大类。软科学的研究目的是为各级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咨询服务,面向社会发展咨询业。

3.1939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晶体学)(John Desmond Bernal Bernal 1901~1971)贝尔纳出版《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成为科学学建立的奠基石。

4. 1982年,“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也正式成立;钱三强首任理事长。创办了第一份科学学的专门杂志——《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5.史学学也分为理论史学学和应用史学学两部分,前者研究如历史学的性质与特点、历史学的结构、历史学的功能之类的命题;后者研究如文物鉴定法、影视史学、史学人才就业之类的命题。

6. 中国留日学生汪荣宝,在近代最早把日本学者坪井九马三的史学理论著作《史学研究法》,介绍到了中国。

7. 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方面的专著。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在继承刘知几才、学、识“史家三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史德”概念,发展为“史家四长”理论。

8.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创刊了第一本史学理论专门杂志——《史学理论》,后改名为《史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首先招了收史学理论研究生。

9. 19世纪晚期德国史学家朋汉姆(一译伯因汉)出版《史学方法论》,是近代西方最早的一部史学方法论专著。

10.“本体论”是哲学中使用最广、歧义最大的概念,它最初指“存在论”,17世纪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rudolphus goclenius,1547~1628)最早使用这一概念,创造出新词ontologie,直译即“存在学”或“存在论”。本来,在亚里士多德和传统哲学中,“本体论”和“形而上学”是同义语,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胡塞尔时,把它变为了两个对立的概念,即“形而上学”是研究“物自体”的学说,是自然哲学;而“本体论”(第一哲学)是研究纯粹内在意识。

11.19世纪法国作家大仲马有句名言:“历史是挂我小说的钉子。”表达了对历史意义的一种理解。

12.中国古代长期使用“史”字,而“历史”一词出现较晚。魏晋南北朝时,裴松之《三国志注》有:“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校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这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历史”一词。

13. 20世纪初,美国相对主义贝克尔提出著名的“两种历史”观点:一种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一种指“主体化的历史,即历史知识”。中国学界囿于理解的错误,曾一度予以荒谬批判。

14.当代最进步的史学理论认为,判断历史事实历史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主体间性,而不是历史之真、史学实践、权威的陈述之类。

15. 19世纪瑞士著名文化史与艺术史家雅各布?布克哈特说:“历史学——一切科学中最不科学的学问。历史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诗;它是最美最生动的篇章。”强调了历史学的艺术学科属性。19世纪德国史学家蒙森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历史学者或许更多的是艺术家而不是学者。”现代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指出:“我们所说的‘历史研究是以事实为根

据的’,这种说法根本不符合事实。因为这些‘实事’只不过是一系列被接收下来的判断罢了。”

16.梁启超揭露中国专制时代的历史学时,提出了著名的“四弊”、“三恶”、“二害”说。

17. 18世纪,伏尔泰首先提出历史助学概念,不久意大利哲学家维科出版《关于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理》(简称新科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思辨历史哲学的奠基之作。西方思辨历史哲学发展到20世纪开始向批判的、分析的历史哲学发生转向,其最后一位思辨历史哲学大师是英国的汤因比,代表作为《历史研究》。

18. 20世纪意大利思想家克罗齐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著名论断,他们被人们习惯地划归新黑格尔主义学派。

19.复旦大学的张广智教授,在中国当代史学界最早提出并倡导“影视史学”主张。

20.“史学评论”主要对史学作品、史学专业者和史学运动过程,展开评论;一般不去评论具体史实。

21.后现代主义史学观:“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兴起的思潮,首先兴起于文学艺术领域,到80年代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代表人物有福柯、德里达、李欧塔等。其基本思想是:怀疑乐观主义者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肯定性描述,否定自启蒙运动以来一直被奉为圭臬的人文的、自由的、理性的尺度,怀疑客观知识的可能性、文字和文本的单义性,人自身的统一性,拒绝承认真理的存在。在历史学领域表现为:不再承认历史是一个统一的有规律可循的连续过程;否认历史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认为时间不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直线;历史学所依据的史料可以有多种解释,文献只反映语言内部规则,不能通过文本发现历史真相;历史知识背后隐藏着权力;历史学家的任务不是恢复历史真相和发现真理,而是探寻历史学家怎样制造了“真理效果”。

22.科学哲学四巨头:指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最有影响的四个著名思想家,即:英国的卡尔?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提出了“证伪理论”,代表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等;美国的索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ln 1922-1996),提出了“范式”理论,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哥白尼革命》等;英国的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 Lakatos 1922-1974),提出“科学研究纲领”理论,代表作《证明与反驳》、《否证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等;美国的普尔?卡尔?费耶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d 1924—1994),提出了“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理论,代表作《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自由社会中的科学》、《理性主义及科学的兴起》等。

23.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某种原则,对历史研究对象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比较,以寻求异同的研究方法。可在比较中接近认识历史的本质和深层关系;突破狭隘的民族、种族、国别观念,增强历史认识的公正性、客观性;开阔历史认识的角度和视野。历史比较研究的内容、方式,既可作宏观的历史比较,也可作微观的比较;既有纵向的历史阶段的比较,又有横向的地区历史比较;还可以作社会结构比较、文明体系比较等等。必须遵守历史比较的可比性原则和深层次比较原则。比较研究的程序是:确定主题,分别对比较对象进行研究,找出对象的异同,分析原因,探求本质和规律。

24.心理史学方法:是指各派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由于现代心理学流派纷呈(如精神分析学派、疾病障碍学派、发展心理学派、人文主义学派、社会学派等),观点各异,因而心理史学方法至今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范式。在美国,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影响最深远。常用的心理分析方法主要有:个案分析法,问卷分析法,回溯动因法,语义分析法(包括笔迹鉴定法、遣词造句分析法、称谓分析法),梦的解析法。

25.传统史学形态:在西方,主要以兰克学派和实证主义史学为代表;在中国,主要指古代史学,有时也包括近代考据学。广义地看,其共同特征是:在研究对象上,强调以求真的精神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把研究重点放在搞清历史事件、政治法律制度的背景和后果方

面,而不注重历史的理性内涵或反对对历史作任何概念性归纳和解释;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在政治与事件方面作史料调查,通过对文献史料的“科学考证”,运用形象思维,再现过去社会的部分生活;在与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上,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忽视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在研究目的上,以满足审美愉悦和进行社会教化作为基本价值追求。在写作方式上,以叙述或描述为主,追求文字的艺术性、生动性。简言之,传统史学形态就是一种叙事性(或称描述性)史学。狭义地看,传统史学形态主要指其史学成果形式,几乎以文字表述为其全部形式,并产生了许多相对固定、因循不绝的史书体裁、体例和语言文字规则。

26.新史学形态:主要指第二战以来西方以法国年鉴派为核心的史学流派。它是在20世纪上半叶在批判传统史学的过程中诞生的,大致到50年代即已占据了西方史坛的主导地位,70年代达到鼎盛,之后便进入了激烈争论和变化之中。广义地看,新史学史学形态,突破了政治史的局限,把人类过去的一切活动都视为历史研究的内容,进行全面研究和总体研究;突破了传统史学单纯强调史料考证的局限,广泛开展理论概括和历史解释;打破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力主并实践了跨学科研究;反对单纯的历史叙述或描述,强调分析、解释。简言之,新史学形态就是一种分析性史学。狭义地看,新史学史学形态单指它的成果形式,表现为在章节体中大量使用抽象概念、数学公式、数据表、图形表等等,可读性较差。

27.历史学系统结构(大结构)与单元结构(小结构)各自的构成要素:历史学的系统结构(大结构)要素包括:具体史学、史学学和历史哲学;历史学的单元结构(小结构)要素包括:史学主体、史学客体、史学中介和表现形式。历史学“大结构”中的任何一部分,都必然包含着“小结构”;反之亦然。

28. 后现代史学大师海登?怀特的主要史学观点:(1)历史学是一个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2)研究历史,需要一种历史相对主义的立足点。就像置身一条不停前行的船上,观察另外一条不停移动的船。第一条船是现在,第二条船是过去。(3)历史的因果关系并非单一、直线、机械的发生,故研究历史应用多元时间观代替单一时间观。(4)历史意识模式是抽象、机械、含糊的,不足以描述与解释整个历史过程。(5)历史唯有以故事的形式,才能获得最恰当的表现,因为,历史性的体验是一种时间性体验,它只能通过叙事的方式以比喻来把握。

(6)历史的意义,在于将历史情节化。历史和虚构同属叙事的不同类型,它们赋于时间性过程不同的意义。历史叙事唯有通过比喻和想象才能获得。历史学家倘若不能以叙事作为表现实在的形式,他们就不可能得到历史。

29. 学习、研究史学理论(史学学)的重要意义:表现为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两大方面,具体有4点:(1)是现代历史学概念不可或缺的内涵,是现代历史学结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可以使中国历史学从根本上摆脱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羁绊与阴影,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3)可使历史研究者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4)是高校“历史系学生跨入研究领域的入门或向导”。

30.为什么说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1)史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时空异位与间隔,使主客体之间不能建立起直接的对象性关系,主体要想达到对客体的理解与把握,只能凭借史料作为认识中介。(2)从原则上说,传统概念的科学都是实证科学,任何实证研究都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一切实证研究的学术纪律。(3)史料有能力提供关于历史事实的信息,有资格充当史学认识的中介。(4)强调的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基础地位,决不是承认“史学本是史料学”,要充分认识到史料的缺陷和丑陋。

31.赵吉惠先生对史学方法意义的概括:赵吉惠《史学方法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中,把史学方法的重要意义或作用概括成三个方面:一、史学方法是完成史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二、史学方法标志历史学发展水平和特定历史阶段;三、史学方法是划分新旧史学家、评判一个历史家史学成就的显著标志。

32.史学通俗化途径:(1)史学专业者的通俗化。(2)服务对象的通俗化。(3)史学内

容的通俗化。(4)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通俗化。(5)与市场关系的通俗化。

33.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理由:(一)首先承认,历史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由是:①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有限客观性”。②历史学担负有部分探索历史本质和规律的使命(即求真)。③历史学家在从事历史研究时都尽量把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作为首要品格。④史学家大量借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某些方法,从而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二)其次又要承认,历史学的科学性是大有局限的,它并不具备严格意义即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理由是:判断一门学科是不是真正的科学,最根本和最主要的是看它获取知识的程序是否遵循了:研究对象不为人的意志而改变;研究过程不容研究者的个人情感插足其间;研究结论能通过重演的手段予以验证。具体来看:①尽管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的,但史学家借以追溯历史对象的凭据本身却是不尽客观的。②历史研究过程无法避免研究者的个人情感插足其间。③历史研究结论无法通过重演的手段予以验证。(三)再次还需承认,历史学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难解难分的血缘关系。这主要表现为:①历史本身包含着美的内容,是历史美学价值的自然基础。②历史学不只需要抽象思维,也需要形象思维。③历史学的表现形式离不开艺术。总之,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或者说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据英国史学家屈维廉(1876~1962 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20世纪英国自由派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的分析,这种两重性的统一,极为显明地表现于历史研究的三个步骤上,即科学的、想象的(或推测的)和文学的。也就是说,史学家积累、整理史料,确定历史事实的过程是科学化的;对有关史实做出的解释是推测的或想象的;用文学形式把它表达出来是叙述的艺术。

34.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一)能满足社会普通民众的好奇心理需求(娱情功能)。满足:一是喜欢刺探隐私;二是总怀念旧事,发思古之幽情;三是喜欢历史故事的拟实性、生动性。

(二)历史学以历史资料或历史信息的形式,为经济建设、工程技术、科学研究、文化娱乐等行业提供服务(资料功能)。如强烈的文物收藏和文物保护意识。(三)能帮助各种文化层次的人们摆正人生坐标,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明智功能)。如儒家主动入世的人生观、佛家遁世的来生人生观、道家清心寡欲、健身养性、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人生观等。(四)可以为决策者、当政者提供历史借鉴(资治功能)。

35.史学认识的检验都是间接检验论辩:(1)史学认识不是都可以检验的,而可以检验的史学认识都只能是间接检验;检验的标准是现今的社会实践和史学实践;为保证检验的可信度,必须把我们习惯的“证实”性检验方式,转变为波普尔倡导的“证伪”性检验方式。

(2)这是因为史学认识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表现为:第一,史学认识所反映的客体的实践过程,是永远过去的、一去不复返的,因此史学认识根本无法拿回过去的实践活动中直接检验。第二,过去的实践活动也不会重演,史学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家那样把对象带回实验室,通过重演来验证认识。无数自然科学结论都是可以在实验室的重演状态下加以验证的,而历史学则永远做不到。第三,在历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上,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就意味着,历史学不可能是一门纯粹的科学,因而不是所有的史学认识都可以检验(譬如历史学进行艺术地虚构、夸张、想像、猜测的那部分内容,就犹如“上帝的存在”这一命题一样,是永远无法检验的),而且能够检验的史学认识,其真理性程度要比其他认识具有更大的相对性和有限性。因此,史学认识的检验对认识主体具有更大的依赖性。(3)如果说“实践标准”说是正确的话,那么用来检验史学认识的实践都只能是间接实践,即当今的实践,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现今的社会实践检验,一是现今的史学实践的检验。后者是最多、最常用的方式。(4)现今的社会实践检验,又可分成两种方式:一种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规律的认识,可以用现今的社会实践加以检验。另一种是对于仍然以某种形态存在于现实社会的历史事物,也可以用现今的社会实践检验。史学实践的检验包括:考古发掘、民族史考察、实地调查、考订文献资料等。(5)既然史学认识的检验都是间接检验,那么其他检验标准和

方式如“权威们的陈述”说、“主体间性”说等,在一定的范围内也都是可以使用的。(6)无论是现今的社会实践检验还是史学实践检验,所依据的理论基础都是逻辑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也不例外)。逻辑实证主义的主旨是:一切科学的认识都是可以用经验事实证实的,证实的方法是运用归纳推理。因而经验事实的确凿性和归纳推理的正确性,成为研究者的价值追求目标。然而,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科学哲学的巨大发展,这种观念和追求受到了猛烈批判,人们的科学价值观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变。波普尔的科学认识发生理论,评价与检验科学认识的“证伪”方法等,对于转变我们关于史学认识的真理性(或科学)观念,修正传统检验理论的错误,具有十分珍贵的借鉴价值。

36.现代史学专业者应当具备的修养: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把刘知几、章学诚的史家修养理论进一步归结为“史家四长”。作为现代史学专业者,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完善为:(一)史德,是史学主体的思想与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即史学专业者的职业道德。传统的史德包含:(1)史学家治史的“直笔、公心”的态度;(2)史学家认识历史时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关系。现代的史德修养制定为:求真存实,秉笔直书;贴近生活,服务现实;夯实功底,严谨治学。(二)史识,指分析评价历史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传统的史识包含:(1)鉴别史料的能力(2)剖断史义的能力。现代史识目标:外围层次的唯物史观、内层核心的“历史学自身的学科理论”。(三)史学,指掌握史料与其他知识的水平和程度。传统的史学包含:以明道为宗旨,以养气、炼识、成才为内容是学的要义。现代史学包含:掌握充分可靠的史料、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常新的思维方式。(四)史才,传统史才指:(1)选择组织考辩史料的能力(2)书写、叙事的方法和技巧。现代史才:表现为史学主体研究历史与表述历史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史学主体四大修养的具体目标虽然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史学”是主体修养的门户和源泉,“史识”是核心和中枢,“史德”是灵魂和警卫,“史才”是翅膀和舟车。

寻章摘句造句篇五
《阅读Microsoft Word 文档》

浅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生是喜爱读书的,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课堂上虽然教给他们系统的、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但还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他们就要阅读其他各种书籍。

为了使小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特别是让他们明确为什么要重视读书,必须加强他们的阅读指导。怎样指导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呢?

一是要教育学生具有明确的读书目的,引导他们读好书。使他们懂得:读书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是学习而不消遣,读书要有始有终,不要贪多贪快,不求甚解。

二是对学生阅读的书籍要进行选择,要注意: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可接受性、广泛性。

三是向他们提出读书要求,经常了解他们的读书情况,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向他们介绍阅读的顺序和阅读的方法。

一、为什么要重视读书

古语说:"幼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这句话形容了幼年学习读书的重要和效益。

纵览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以至于那些在自己工作范围里做出成绩的人,没有不重视读书的。许多人刻苦读书的故事,一直传诵在人们中间。古往今来,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为什么都这样重视读书呢?这是因为读书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读书,是为了明确,它对于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以及道德品质、文明习惯的培养,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越多,精神就越健壮而勇敢。"今天,对小学生来说,政治的、文学的、科学的和各种各样的书籍,特别是阅读好的政治读物和优秀文学作品,自然会对小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培养高尚的道行情操起着积极的作用。

读书,是为了开阔视野,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激发和坚定小学生进一步探索文化科学奥秘的愿望和志向。陈毅同志曾谆谆教导青少年说:"建设社会主义,各科知识都有用,都需要,一样也不能偏废。"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总量越来越大的今天,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书本的知识虽然是间接的,但它也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因此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另外,通过读书得来的知识,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可以越过几万年的时间差距,了解人类的生活状况,也不受空间限制,可以超越亿万公里,说细了解有关宇宙方面的知识。

读书,是为了提高认识和写作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积学以储宝",意思是积累知识是为写作储存宝的资料,因为多读书可以提高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可以多知多闻,让文章有根据;通过阅读,可以揣摩和借鉴写文章的规律,学习遣词造句,立意谋篇。读和写可以说存在着鱼和水的关系。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又可以相应地提高阅读能力。

宋代学者朱熹有一首《观书有感》的名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获得思想和知识比喻成源头的活水,形象地告诉我们,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透澈明晰,知识广博精深,就要像池塘引起活水一样,通过读书源源不断地补充新东西。小学生正处在读书学习的黄金时期,一定要像著名人物那样重视读书,让知识武装小学生的头脑,并服务于建设祖国的事业。

二、要讲究读书方法

目前,世界上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已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阅读书,许多专家对阅读能力的构成、阅读的心理过程、阅读的方法和阅读速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事实证明,这门学科的建立,对于指导人们有效地读书,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有这样一个成语"开卷有益",意思说:只要打开书本就能有所收获,这句话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读书方法不对头,不懂得怎样选择读物,不懂得对读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开卷就不定有益,或虽然有益而益处不大。

有人曾批评过错误的读书方法。一种是"饥不择食"式。不管是什么书,拿来就读,逮着什么看什么,这对于小学生来讲十分有害。教师要善于对学生阅读的书籍进行选择,如果不善于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一定目的选择有益的书籍,便会花在读书上的时间不少,学习收获却不大。另一种是"走马观花"式。读时贪多求快,粗枝大叶,不善于对读物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书读得很多,却像沙子过水一样,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一种是"寻章摘句"式,读起书来很细致,有些章节甚至能够背下来,但却不善于归纳和概括,抓不住读物的主要观点,结果,学到的知识就像一堆没有用绳子串起来的铜钱,不能成为系统的东西。 从以上的情况看,不讲究读书方法,即使喜欢读书,效果也不一定好。那么,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应该养成哪些好的习惯呢?

读书,要专心。阅读是否专心,常常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小学生学习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常受阅读环境的干

挠,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不能较长时间地把注意力放在阅读上,因此教师在阅读时要创造良好的阅读气氛,以吸引他们阅读时的注意力。

读书,还要加强记忆。记忆是读书的深化。读书要培养自己的兴趣,有兴趣才能专心致志,多动脑筋,加深理解。理解了才能记得牢;反过来,记忆也能帮助理解。记忆通过联想和多次的反复回忆又能深化理解。"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要不断地向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读书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是学习而不是消遣,读书要有始终,不要贪多贪快,不求甚解。

三、对小学生阅读指导的要求

1.怎样选择阅读书籍

让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要经过慎重选择。选择要求:①思想性。要求内容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抵制荒诞、凶杀、迷信等反科学的坏书对学生的影响。②知识性。选择的书籍能配合学生的课堂学习,帮助他们发展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③科学性。读物内容的科学性必须正确,至少没有常识性错误。④可读性。要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过于艰深而超过学生理解程度的书刊,和过于简单而使学生乏味的读物,都是应当避免的。⑤广泛性。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些通俗科学读物,如科学发明史、科学家传记、旅行记、探险记、星空巡礼和科学幻想故事等。阅读面广泛,收获才能大。

2.怎样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与阅读过程有直接关系。据研究,人们的阅读过程有两种。一种是看到文字,先读出声,再由声音在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这就是常说的"朗读"(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常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这就是常说的"默读"。由于默读不必经过发音阶段,而直接由文字认识意义,所以速度要比朗读快。就一般的阅读者来说,汉语朗读每分钟是150~200字,而默读每分钟可在400~600字。因此,要想读书快,就应重视默读,养成一看到文字直接就想到意思的习惯(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养成并达到这种阅读速度)。

练习默读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口,不发音,也不要动嘴唇,眼睛加快扫视页面的速度,吸收文字所表示的意思。时间长了,阅读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另外,阅读速度和认知方式也有关系。据研究,阅读的认识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合成式认知",即逐个辨识每个汉字,再循序合成词和句子,逐步理解它的意思(小学低年级学生常用这种方式);一种是"整体式认知",即一次辨认一个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整体地理解它的意思。很显然,整体式认知一次辨认字数较多,因此比合成认知的速度要快得多。有人做过实验,逐个辨认不成词句的汉字,每分钟公能辨认100个左右;整体辨认成为句子的汉字,每分钟可达500个左右。因此,要提高阅读速度就要逐渐训练小学生养成整体认知的习惯。 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人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把阅读分成许多种方式,经常用到有精读、略读和浏览三种。

精读是人们普遍提倡的一种读书方式,它是指下功夫仔细、认真地读。在认读方面,要求按照顺序,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字,不允许错认和漏认;在理解方面,要求对文章的词、句、段、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思考。哪些文章需要精读,要从个人的实际出发来安排。有的可以结合课内的学习选择内容加以精读。如配合自然、语文学习一些名家、名篇、传记,认真阅读、欣赏品味;有的根据实际需要去详细阅读,如搞活动,要准备某一方面的专题介绍;有的则是从自己的爱好或特长出发,加以选择。如喜爱无线电,就可以在这方面确定精读的文章或书籍,有计划地学习。精读和博览常一起出现,叫精读博览。"博览"就是广泛阅读,如蜜蜂酿蜜,需多方采蜜。据说每酿造1公斤蜜,必须在200多万朵花上采集原料。知识的蓄积如同蓄水一样,只有蓄得满,才能向外流淌。总之,为了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必须精读和博览结合。

略读也是很重要的读书方式。在认读方面它不同于精读,眼光有时要像雷达扫描一样快速掠过页面,对于那些一般的材料,常常略去不看,专门搜索表达文章观点的重点句,找到后反复注视,加深认识。在理解方面,略读不是逐词逐句进行的,而是力求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脉络。只对文章的主要观点做出评判,不对文章进行全面衡量。一些阅读学的著作指出:略读是为了概括文章或段落中心而进行的一种阅读,它只要求在跳跃式的感知过程中抓住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重点句,在对文章有了概括的认识后,才进一步仔细研读。他们认为,略读是学习和科研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读书方式,略读与"走马观花"式的读书方法有本质不同。前者是一种有目的,精神高度集中的阅读方式,而后者则是毫无目的,漫不经心的乱翻。

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知识的增加,人们迫切要求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对于略读这种方式,也同样予以重视和运用。在小学生高年级学生中可以逐步培养训练这种读书习惯。

浏览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浏览的认读是行云流水式的,虽然是连续的,但却不求仔细,在理解方面不

求深入,只求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在评价方面,要求能够敏锐地发现读物中有价值的部分,而不对文章做全面评判。

鲁迅先生认为浏览并不是消极的读书,他说:"现在有些老实人和我闲谈之后,常说我书看得很多,略谈一下,我也的确好像书看得很多,殊不知就为了常常随手翻翻的缘故,却没有本本细看"。这随便翻翻其实就是浏览。在浏览中可以博采各种知识,也可以比较、评价,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养成浏览杂志、报纸的习惯,能尽快地知道国内外的大事及各方面的动态,还可以尽快地选择出其中自己最需要了解的东西,或最急需知道的内容,再精读或略读。

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阅读方式的优劣,常是人们争论的问题,有人主张精读反对略读和浏览,说"不求甚解则如勿读。"有的人批评精读是寻章摘句,是搞繁琐哲学。其实这些看法都有片面性,仔细想一想就可以知道各种读书方法都是受读书目的、读物的内容制约的。各种阅读方式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关键是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加以选择和运用。

有美国,有人提出以学习为目的阅读,可以分为五步,第一步是浏览,拿到一本书,大概看一篇,了解一下内容;第二步略读,抓住书中的主要观点,发现疑难问题;第三步精读,深入思考,加深理解;第四步背育,记住所读书本的主要内容;第五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这个五步读书法就是各种读书方式的综合运用。

3.怎样加强记忆

读书的目的是获得知识,积累知识,并且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注意记忆就达不到预定的目的。记忆又是检验阅读效果的重要标准,读懂了,记住了,读书才算是有成效。怎样读书才能加强记忆呢?

阅读时,一定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据心理学研究,阅读中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阅读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随便翻翻,但翻过之后,不自觉地记住了一些东西,用的时候回想起来,这样的记忆就叫无意的识记忆;如果阅读时,有一定目的,又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经过自觉的努力去识记文章的内容,读过后能清楚地回忆起来,这样的记忆就叫有意识记忆。有意识记忆比无意识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无意识记忆留在脑子里印象有深有浅,感兴趣的东西印象深,记得时间也长,不感兴趣的东西印象浅,过后就忘。小学生对待阅读,多数学生采用无意识记忆,凭兴趣出发。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时要使学生懂得想要获得较好的记忆效果,就要带着任务读书,这样在阅读时有了目的,大脑就能积极、主动地去识记读过的内容。

阅读时,一定要积极思考,加深对读物的理解。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二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心理学家指出,按照阅读时的理解程度,记忆又有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两种。对阅读材料不求理解,只靠反复诵读记住读过的东西,这样的记忆叫机械记忆,如读书时碰到人名、地名、年代等就要靠死记硬背,直到记住为止。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了文章的内容观点,这样的记忆就叫意义记忆。有人做过实验,识忆12个不成词的汉字,需要复习16次才能背下来,识记408个字的诗歌;只需复习8次就能背下来,前者因为字与字之间没有意义联系,只能靠机械记忆,所以记得慢;在诗歌中,字与字之间形成了意义联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所以记得快。阅读文章,绝大多数在内容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因此要积极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效果才好。

阅读时,除了要有意识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之外,还应采用一些辅助方法帮助记忆。

边读边想。我国古代名人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首先要读懂它的内容,知道它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这是起码的要求。还要领会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而悟出一定的道理。高年级的学生,还需要从一篇文章里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实验结果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分析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读书的时候就要开动脑筋,边读边想。

边读边动笔。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做些记号,或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加些批注,有利于深入理解。

如果读的书是属于自己的,就可以在书上做些标记,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摘记在本上或纸上,记些什么呢?如看到精彩的语句、重要内容可用"~~~~"线标出;重点词语可加着重号"· ",以引起注意,便于促进自己反复体会动脑记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随时在旁边打"?",便于进一步思考或供别人研究;也可把自己的认识或受到的启发用小字注在旁边,以便反复品味。

联系法。即在阅读中将阅读材料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记忆。如看到辛亥革命爆发年代是1911年,就联系到党的诞生是1921年,中间相差恰好是10年,这样一联系辛亥革命的年代就比较好记了。

读书时,帮助理解、记忆的方法还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

4.怎样收集资料和摘录

前边我们谈到了读书时要教育学生边读边想,通过自己动脑筋分析,把文章真正读懂。但是仅仅做到这一步

还不够,还要把获得的知识、学到的方法、受到教育积累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不断促进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这样收获才更大。所以还要教育、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理解是积累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储存在记忆中,也才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我们指导学生看了那么多书,凭脑子让他们记下来,是很困难的,我们还应该教会他们在阅读中积累知识。要让他们学会手脑并用,有的可以背下来,有的就用各种办法把学到的东西做成记录,储存起来,一旦需要,翻翻笔记就可以找到,这是一种好的读书习惯,下面介绍几种积累方法。

(1)剪贴 书籍、报纸的杂志是资料的主要来源。除了要培养学生养成浏览杂志、报纸的习惯外,还要学会保留杂志、报纸的方法。对低年级的学生除要从小教会他们爱护书、报、杂志外,还应教会他们收集报纸、杂志。学生订了不少的报刊,内容都很丰富,其中有些材料是有保留价值的,但是分散在每张报纸上,时间长了查找起来很麻烦,也容易丢失。这就需要学生把平时读报刊发现的有益的材料剪下来,按专题贴在废杂志上或旧年历上装订在一起,做为资料,便于随时查阅。

(2)摘录 (或读书卡)摘录就是从读过的文章中有选择地抄录些东西,摘抄的内容可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来确定。抄在什么地方?可分门别类摘抄成专集,也可分类抄成书卡。摘抄可以摘录文章的某一段、某几句。也可记录简要的内容,但是摘抄(或书卡)都要记录摘录的书名,页数,甚至出版社,便于以后需要时查找。

(3) 写读书笔记 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如获得一定的知识,学到了别人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人家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等,以及从读物中受到的启发、教育和提高认识能力等等。要教会学生把这些收获随时记录下来,写成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种类很多,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确定,有的学生边读书边写些读书随笔,着重记下自己读书刊时的一些印象,感受体会,有一点写一点比较自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分门别类做些专题笔记,把动植物、历史等方面的内容专门记在一个本上,需要时,翻出来看看。

总之,积累资料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资料即使堆积成山,如果束之高阁置于脑后,仍是一堆废纸。资料还要经常进行整理,随时翻阅。使它系统化起来。

书到用时方嫌少,学然后知不足。资料积累是无尽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点滴地积累,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

5.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人说:"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顾问的次数"。因此,图书馆被看作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场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学会看书,向书中的老师请教,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有专家认为:学生敢不敢发言,会不会提出问题,是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志。他们认为缺乏自信的人是难于自立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基础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

小学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以什么样的指导,怎样指导更积极有效,还需要深入研究。但是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是不容置疑的。因为阅读能力是一种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学生具有了自学能力不仅对学生时期,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也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这种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自学能力可通过课内外进行,主要包括阅读教材,使用工具书和阅读课外书籍。阅读教学有四项主要目标:扩大词汇、矫正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和理解文章。训练指导一般可通过预习、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来进行。

(1)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先阅读教材,最好能从低年级开始。由教师作适当的指导,提出预习要求和思考问题。如阅读一篇课文,要着重看什么?如果不提要求,学生很可能盲目地读过去。独立阅读一篇课文是用来考查学生对重点训练项目掌握的程度的。考查哪一个项目,考查哪些内容,教师必须十分明确,再结合课文内容提出具体的问题,布置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有目标、有任务、有要求,他们就能集中思维,认真阅读,独立思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能进行探索,运用学到的重点训练项目,培养自学能力。也可以按单元或课时进行,使学生通过预习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问题和思路,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学会提出问题,同时还可适当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

(2)课内阅读 也要从低年级抓起,要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使学生学会各种形式的阅读(通读、精读、选读等),并按规定的速度进行阅读。学会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教师还要善于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定义,划分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弄清其中各部分的逻辑关系。要启发学生思考,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使阅读过程成为不断生疑、质疑和释颖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写内容提要、提纲,以及如何利用表格、示意图做系统的归类工作和按专题作出概括性总结等。

教材中某些课文可以让学生在课内阅读,或结合教材由教师提供一些补充教材、资料让学生阅读,也可把重

点讲解和阅读结合起来。如讲人体知识,就可组织学生阅读有关人体方面的科技书,根据所学内容,分先后阅读《人体探秘》、《身体里的联欢会》、《肝脏的故事》、《人体怎样保护自己》等有关章节,这样,丰富的课外知识既使学生大开眼界,又巩固了课上所学的知识。

(3)课外阅读 包括学生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料,参考书来研究教材中的问题和阅读与教材没有直接联系的书籍。学生研究课内外问题时,要学会找参考书,学会利用图书馆中图书分类目录卡片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段话:"学生读课外书,要注意养成好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梗概,是好习惯。把全估计一下,预定分若干日看完,而且果真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朋友,是好习惯。自觉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

在训练指导学生阅读时,看看学生是不是养成了这些好习惯。总之,要教会学生目览、口诵、脑思和手写(有的需要动手实践)的习惯。经过这样耐心、细致的训练和指导,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会得到提高的。

6.怎样组织学生阅读

指导学生开展阅读的组织方式一般有三种:①个人阅读,可利用课内就某一内容分散阅读,也可布置阅读内容课外进行;②读书小组,将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相近的学生组成小组,互相帮助、交流;③群众性读书活动,如举办科学故事会、科学专题讨论会和与科学家和作家见面会、伟大科学家和作家的纪念会、科学知识、图片展览会、有趣的科学表演晚会、每人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等活动。

要使部读指导工作进行得好,重要的是指导教师有高度责任感,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如经常了解他们的读书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自学,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给他们指出读书的方向,促使他们认真地去读。还要向学生指导阅读的顺序和阅读的方法。适当地组织一些读书讨论会等,这样既检查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作文指导方法

在小学生中不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占多数,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是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学生喜欢写自己想的,。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作文指导的。

1、 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

3、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诚于中”才能“形于外”。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又是做人的问题。我们要通过作文教学,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既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又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内容。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习作不胡编乱造,不搞“五子登科”——动辄就是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就得有生活,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4、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5、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这一个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阅读的

寻章摘句造句篇六
《成语积累200个(有答案)》

意思: 造句:

2、【唉声叹气】

意思: 造句:

3、【按兵不动】

意思: 造句:

4、【黯然失色】

意思: 造句: 5【慷慨激昂】

意思: 造句:

6、【飞扬跋扈】

意思: 造句:

7、【纵横捭阖】

意思: 造句:

8、【略见一斑】

意思: 造句:

9、【有口皆碑】

意思: 造句: 10【并行不悖】

意思: 造句:

意思: 造句:

2、【筚路蓝缕】

意思: 造句:

3、【刚愎自用】

意思: 造句:

4、【鞭长莫及】

意思: 造句: 5【明辨是非】

意思: 造句:

6、【按部就班】

意思: 造句:

7、【别出心裁】

意思: 造句:

8、【层出不穷】

意思: 造句:

9、【为虎作伥】

意思: 造句: 10【得不偿失】

意思: 造句:

意思: 造句:

2、【纵横驰骋】

意思: 造句:

3、【相形见绌】

意思: 造句:

4、【川流不息】

意思: 造句: 5【穷奢极侈】

意思: 造句:

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意思: 造句:

7、【措手不及】

意思: 造句:

8、【披星戴月】

意思: 造句:

9、【虎视眈眈】

意思: 造句: 10【赴汤蹈火】

意思: 造句:

意思: 造句:

2、【穷兵黩武】

意思: 造句:

3、【出尔反尔】

意思: 造句:

4、【流言蜚语】

意思: 造句: 5【发愤图强】

意思: 造句:

6、【破釜沉舟】

意思: 造句:

7、【肺腑之言】

意思: 造句:

8、【名列前茅】

意思: 造句:

9、【重蹈覆辙】

意思: 造句: 10【言简意赅】

意思: 造句:

意思: 造句:

2、【如鲠在喉】

意思: 造句:

3、【沽名钓誉】

意思: 造句:

4、【事必躬亲】

意思: 造句: 5【蛊惑人心】

意思: 造句:

6、【顾影自怜】

意思: 造句:

7、【阴谋诡计】

意思: 造句:

8、【短小精悍】

意思: 造句:

9、【引吭高歌】

意思: 造句: 10【一丘之貉】

意思: 造句: 成语积累6

1、【老奸巨滑】

寻章摘句造句篇七
《积累、理解、鉴赏》

积累·理解·鉴赏

——刍议阅读的三种类型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阅读又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更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的具体体现。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将学生的阅读分为积累型阅读、理解型阅读、鉴赏型阅读三种类型。

一、 积累型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生要 “有较丰富的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妙语佳句、名篇名段所吸引,优美文字的意味总是让人久久回味。作为语文教师要时刻注意,要引导学生“留心”,在阅读活动中随时随地注重语言的积累,只有积小流,积跬步,才能成江海致千里,这样会为语文的教学夯实基础。 广读熟背,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经验。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从大量阅读基础上积累语言。(1)采用“寻章摘句法”积累语言。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把那些优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句段抄到专用笔记本上,加以背诵。如学生在学习了《燕子》这篇课文后,了解到课文中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要求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去寻找描写春天景物的文章,把其中优美的句段摘录下来,多读读,多背背;(2)采用“滚雪球”的方法让学生积累相关的一大串精彩的词语。如让学生分类积累写人物神态、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的词语,描写天气、景物的词语等。(3)从广告、影视作品、网络等信息渠道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学生表达起来就会达到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的境界。

二、理解型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当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主动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

文章的理解和体验,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图文结合

各年级教材中都有许多插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阅读的兴趣。这些插图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如在《春蚕》一文中有一幅母亲深夜喂蚕图。在读“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这一段话时,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在饱含深情的阅读中体会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女是多么的辛苦,从而升华对母亲的赞扬和歌颂。

2、调换词语

每篇课文的作者在遣词造句上都进行了细细推敲,学生一方面要细细揣摩文字意味,学习作者灵活使用语言文字的方法,领悟语言文字包含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又不要迷信作者,而要用自己的心去读,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从文章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独特的东西,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尝试调换词语,在新词与旧词的对照中,学生往往能得到独特的体验,获取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学生在阅读《荷花》中“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一句时,尝试将“冒”换成“钻”和“露”进行对比,认为“钻”的速度较快,用力较大,放在这里不真实;“露”只有显露出来的意思,又不能反映荷花的生机;只有“冒”才能形象描绘出白荷花慢慢生长,掀开挨挨挤挤的荷叶,缓缓开放的过程,才能突出白荷花生机勃勃的样子。

3、形象演示

课文中有些文字形象生动,呼之欲出,读后有如临其境、见其形、闻其声、嗅其味、观其变的感觉。阅读时,如果调动多种感官将这些文字进行“还原”、“加工”的处理,就会达到阅读的最佳效果。如《爬山虎的脚》中讲爬山虎怎样爬墙一部分,对从未见过爬山虎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的确不容易,但是,如果抓住课文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用手臂当爬山虎的藤,用手指当爬山虎的脚,在桌上或黑板上模仿一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诸如课本剧表演、模拟形体和声音、把文字还原成图画、

在脑海中“放电影”均可实现在阅读中理解文字、拓展思维的目的。

4、角色易位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把课堂当成文中描写的某个环境,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某个人物,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设身处地地进入角色去开展阅读活动。如读《参观人民大会堂》时,自己是一位参观者;读《荷花》时,让自己置身于荷塘边,把自己当作叶圣陶先生;读《精彩的马戏》时,自己是一位观众;读《雨中》时,自己是雨中助人为乐的红领巾„„

5、填补空白

所谓“空白”,是指文中言尽而意未了的地方。若能利用“空白”大胆想象,给予合情合理的补充,不仅能丰富原文的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小摄影师》中当小摄影师发现忘了带胶卷匆匆离开高尔基后再没出现。他会回来吗?他会遇到什么事?这无疑是学生最想了解的。面对这一“空白”,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了新奇大胆的设想续编故事。有学生说小摄影师回家拿了胶卷想到高尔基工作繁忙不忍心再去打扰;有学生说小摄影师在车上遇到一位好心的记者叔叔送他一个胶卷,他立即返回受到高尔基的热情接待;有学生说小摄影师回家找遍了每一个角落也没找到胶卷,后来竟在自己的身上的衣兜里找到了„„这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阅读能力。

三、鉴赏型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均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句句亮丽,篇篇珠玑,可谓集各种美之大成:有清新怡人的自然美,有让人崇尚的人物形象美,有优美质朴的语言美„„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一改过去那种枯燥的分析、单调的说教,从读入手,以读为主,让学生在美的情感体验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净化。

1、欣赏自然景物美

大自然中的景物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神奇浩瀚的宇宙太空,变幻莫测的日月

星辰;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海,纵横交错的奇峰峭壁;雄奇壮美的瀑布飞泉,温柔秀美的江南丝雨;风光旖丽的黄山云海,清新秀丽的桂林漓江„„在语文教材中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俯拾皆是:《海上日出》《迷人的张家界》《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哪一篇不是一幅秀美的风景画?我们在教学描写自然景物这类课文时,要充分挖掘文章中蕴含着的自然美育因素,让学生通过文章的描绘来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升华出对大自然、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热爱之情。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文时,让学生在轻曼的音乐中美读“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一段文字,欣赏草塘的奇特风光,自己仿佛置身于草塘之中,深深地感受到草塘的色彩之美妙,从而进入美的境界中。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作者用优美简洁的语言,写出了桂林的山美、水美。为了让学生感受这一优美情景,我让学生初读知大意,再读明思路,细读想画面,深读悟情景,在读中想,在想中读。正确处理课文中重音、速度、停顿和语调的变化,突出几个“真”,深情地朗读几个语气词,再抓住重点词“奇、秀、险、静、清、绿”等。一边读,一边想,感受美的画面,领悦美的意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渲染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领略大自然景物的神奇秀美,从而得到美的体验和美的感染,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效果。学生在欣赏课文中描绘的景物时,自然会由于美的享受而心胸开阔、神清气爽,得到审美满足的愉悦。

2、崇尚人物形象美

语文教材犹如万花筒般精采,很多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或崇高,或伟大,或平凡,或善良„„不论哪种形象,都能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审美的愉悦,从而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我的战友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文章中的人物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的精神,让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丰碑》中掌管部队棉衣发放的军需处长为了战士不挨冻,

自己却穿着单薄的衣衫,结果活活冻死在行军途中,这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让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小摄影师》《一张珍贵的照片》中伟人领袖们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品质让学生受到浓浓的人文熏陶;《小抄写员》《鲁本的秘密》中小主人公表现出的真善美让小读者们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无时无刻不荡涤着每一个学生的审美心灵,无时无刻不激励着学生做一个积极向上、品行雅致的人,鼓舞着学生做一个真善美的人。只要我们教师一反过去枯燥乏味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和作品中的人物在感情上同喜同悲,学生就会充溢着丰富的情感,不由自主地在心中荡漾起美好的情怀,从而明辨是非,净化心灵,受到润物无声的审美熏陶。

3、品味文章语言美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不乏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语言文字是作者作品思想感情的载体,教师要通过生动、富于魅力的范读,诱发学生的美感,再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感悟文章,玩味语言,使学生得到审美的愉悦。如学习《鸟的天堂》中“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段文字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反复品味文章准确传神、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作者当时的感受,体会作者物我两忘的心态和文字深远的意境。又如文章描写群鸟嬉戏的场面:“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这段文字节奏明快,以词为主,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在学习这段文字时,教师利用《百鸟朝凤》的音乐渲染情景,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到“应接不暇”的感觉。这样朗读下来,学生虽然感到身心疲惫,但能得到美的满足。

总之,阅读教学要打破思维定势,构建多维立体的思维模式。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加强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加强积累,获取新知识,准确理解阅读内容,进而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熏陶,

寻章摘句造句篇八
《语文基础知识巩固测验一》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0’ meí yǒu bǐ rãn gâng gāo de shān

meí

jiān( )默 shē( )侈 zhāo( )花夕拾 蝇营狗gǒu ( )

梦 (huàn) 挺 (bá) 新陈 (dài)谢 孜孜不 (juàn)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A.烙(lào)铁 晕(yùn)车 粗犷(kuàng) 莘莘(xīn)学子

B.称(chân)心 遂(suì)愿 船舷(xián) 茅塞(sâ)顿开

C.应(yìng)届 角(juã)色 笑靥(yǎn) 不落窠(kē)臼

D.模(mï)板 惬(qiâ)意 广袤(mào) 风靡(mí)一时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2’

A.折本(shã) 折扣(zhã) 屏障(píng) 鳞次栉比(jiã)

B.模型(mï) 模样(mú) 绽放(zhàn) 络绎不绝(luî)

C.俊俏(jùn) 穿梭(suō) 揣摩(chuǎi) 根深蒂固(dì)

D.提防(dī) 河堤(dī) 干涸(hã) 亘古不变(hãn)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A.安抚(fǔ) 联袂(mâi) 断壁残垣(yuán)

B.和煦(xī) 吟诵(yín) 忍俊不禁(jīn)

C.遨游(ào) 湍急(tuān) 扣人心弦(xuán)

D.追溯(shuî) 粘贴(zhān) 高屋建瓴(lǐng)

5.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 2’

A.曾鲜(xiǎn)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

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赵州桥结构匀称(chân)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像倾听水声,

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C.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iã)难作者,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

数则需咀嚼(juã)消化。

D.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xuán);我听见有人啜(chuî)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

是我自己。

6.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A、无可置疑 旁骛 馈赠 B、冥思遐想 急躁 颓唐

C、因地治宜 仰幕 熹微 D、怒不可遏 绯红 斑斓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A.阴凉 真谛 世外桃园 精妙绝伦

B.婵娟 肆虐 沤心沥血 三顾茅庐

C.踊跃 云霄 应接不瑕 座无虚席

D.燥热 震憾 焕然一新 生意盎然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

A.悠闲 无与仑比 引经据典 B.骊歌 锋芒毕露 怡然自得

C.技俩 走投无路 天衣无缝 D.污秽 长吁短叹 通霄达旦

9.下列与成语相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

A.诸葛亮——东汉末——三顾茅庐——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B.李白——唐朝——铁杵磨针——比喻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C.陶渊明——南宋——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D.蔺相如——战国——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10.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

A.《济南的冬天》——现代——老舍 B.《马说》——宋朝——韩愈

C.《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 D.《皇帝的新装》——丹麦——安徒生

11.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2’

A.《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B.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并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

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C.古典名著《水浒》,成功地塑造了“花和尚”武松、“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

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是

著名作家张爱玲深情歌颂母爱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 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

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12、文学常识填空。(10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 》的开卷诗。

《朝花夕拾》是 (作者)的散文集。作品不仅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时弊的批判,表达出作者

强烈的爱憎。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__________ 。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小说家 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水浒传》的作者是

《西游记》的作者是 《红楼梦》的作者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

《麦琪的礼物》的作者是

13.仿写句子。(8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 。

也许你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忍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 , , 。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狼藉的砖瓦; , ,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 , 。

14.根据下面语段,仿写一段话,要求结构相似。(10分)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

陶渊明悠然南山,喝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

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

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15.2010年5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济宁市承办2014年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同时,市政

府承诺: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部热情,把二十三届省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

的运动会。为宣传好本次省运会,请你为下面这条宣传标语的上联拟写下联。(2分)

上联:手拉手当好东道主

下联:

16.古诗文填空20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2) “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3)“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1分)

(4)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在忧伤失意时,去倾听“了却君王天下事, ”

的豪言壮语;在遇到艰难险阻时,去倾听“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气魄;

在前途迷茫时,去倾听“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执著坚毅;在消磨时光时,去倾听

“少壮不努力, ”的慨叹警醒。(4分)

(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磨难的意义。(1分)

(6)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我市相关部门向市民征集含有“飞鸟”的诗词佳句,镌刻在公园的山石廊柱

上,请推荐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外均可. (2分)

(7)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8)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10)予独爱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周敦颐《爱莲说》)

(11)《<论语>六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两句是“ , 。”

(1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17. 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1—2题。10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暖树:向阳的树枝。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说说你的理由。4分

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造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

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试加以评析。6分

1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任务1-3题。(10分)

秋 水 《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

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

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百川灌河 (2)东面而视 ..

(3)河伯始旋其面目 (4)而轻伯夷之义者 ..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译:

( 2)“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

3.这篇寓言的寓意是: (2分)

现代文阅读(20分)

19.茂名荔枝 (10分)

茂名盛产荔枝,故称“荔乡”。

茂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红壤丘陵山地多,监罗两江滩涂开阔,适宜荔枝生产。至2002

年止,茂名全市种植荔枝177.22万亩,荔枝总产量达37.44万吨之多,是我国荔枝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

茂名荔枝,果色鲜艳、果大核小、肉质爽脆,享誉国内外市场,是最具竞争力的水果之一。茂名地区,由

于具有栽种荔枝的特殊环境气候,荔枝于5月下旬6月上旬便可以成熟收获,比国内其他产区早熟15-30

天,可以抢先占领国内外市场。

茂名是我国荔枝原产地之一。茂名荔枝有野生荔枝和种植荔枝两大类。汉朝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说荔枝

产地“左苍梧,右西极”,秦朝时,今信宜北部归苍梧郡,可见产地是指今茂名北部范围。野生荔枝,一般

树杆高挺,果实细小,其肉较薄,其味较酸。野生荔枝经过人划地归属,定期收摘,物虽有主,但其质劣,

乡民一般称之为火山枝、酸枝、野枝。野生荔枝经过人工栽培矮化、世代的去劣保优,便成了现在茂名荔

枝的佳品。茂名地区优质品种的荔枝颇多,诸如白糖罂、白腊、黑叶、妃子笑、桂味、鉴江红糯、糯米糍

和挂绿等30多种。其中优中之冠者数鉴江红糯、蜂糖罂、白糖罂和进奉了。白糖罂早熟稳产丰产;白腊早

熟优质;鉴江红糯迟熟、肉黄核小、皮厚耐贮;蜂糖罂果大、核细、清甜有浓香;进奉稳产高产,具有单

性结果的基因。

(选自《茂名风物》,有删改)

1.茂名荔枝的特点有哪些?(3分)

答:(1)2)

(3)2.第四段介绍茂名野生荔枝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3.说明文讲究语言的准确性。请就下面语句对加点的词语进行简单分析。(4分)

(1

(2)野生荔枝,一般树杆高挺,果实细小,其肉较薄。

寻章摘句造句篇九
《成语积累》

课前活动 成语积累

每日快餐(10)成语识记(注意多义词,两可词)

1、 左右逢源: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

贬义用法较常见。

例句: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

已。错

2、 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形容都市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例句:每当夜幕降临,街道上灯红酒绿,热闹非常。正确

3、指手画脚:多用来指轻率地指点、批评,也可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示意。

例句: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错

4、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例句: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正确

5、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例句: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正确

6、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例句:事件发生之前,政府并没有一个运行有效地预警系统,老百姓只能在假想中自我分析,因此,这次“非典型肺炎”所引起的恐慌,并非空穴来风。正确

7、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的很彻底。

例句:“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正确

8、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达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例句:TVB编剧可谓想入非非,将《水浒传》和《无间道》凑成一个现代警匪故事,只是想象力太丰富就流于胡编乱造。正确

9、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例句:老校长性情极温和,却是一个绵里藏针的人,在原则问题上,他向来是非分明,一丝不苟,对师生要求严格。 正确

10、按图索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例句:他们根据受害者提出的线索,先找王某,再按图索骥,最终找到了制造假酒的黑窝。正确

11、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例句:汉奸李某,抗战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降,公开作了日寇的走狗。正确

12、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例句:我们做事情有时候要瞻前顾后,考虑周全。正确

13、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例句:今年春晚除了彭丽媛的独唱无伴舞外,其他的歌舞节目都是群体的,服装尽显华丽,演员个个长袖善舞,台下看得眼花缭乱。 错误

例句: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深圳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

深圳市获得乐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 错误

14、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例句: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正确

15、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

例句:本来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正确

16、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例句: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得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正确

17、肝脑涂地: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

例句: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

18、一针见血: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本义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例句: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19、光天化日:现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而现在所提供的语境显然符合它生存的“原生状态”。

例句:他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光天化日同他再也没有缘分了。

20、另眼相看: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例句:研究生招收标准太松太滥,使原本含金量相当高的中国大学生所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大大贬值,不仅自己觉得不地道,在国际上也被人另眼相看。错误

每日快餐(11)成语识记(注意多义词,两可词)

21、惨淡经营:本是形容画家在下笔之前用心考虑画面布局的辛苦。后来比喻艰苦创立、困难地经营某一事业。

例句:王全书同志的著作集《感悟中原》即将出版,这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经验结集,也是他长期惨淡经营的成果。正确

22、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例句: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正确

例句: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正确

23、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例句: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错误

24、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例句: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正确

25、金玉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例句:医学博士王祥学识渊博,他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的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正确

26、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例句:想不到祖父变化这么大,满头白发,老气横秋,连走路者很困难了。 错误

27、登峰造极: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也可以说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美妙无比。 例句: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写得非常好,真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正确

28、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例句:蹇叔的老谋深算,弦高的勇敢机智,先轸的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正确

29、粗枝大叶:形容简略或概括。也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该义项使用较多)。 例句: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正确

30、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例句: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

例句: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31、分庭抗礼: 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例句: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

例句:法国当时正处于动乱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 与国王分庭抗礼。

32、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例句: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

例句: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33、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例句: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他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之色。

例句: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34、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例句: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

例句: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35、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 例句: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 例句: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

36、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例句: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 例句: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

37、两袖清风:比喻做官清廉,也比喻贫穷或手头没有积蓄。

例句:王县长为官清廉,两袖清风。

例句:解放前,他在村上当个穷教师,落得个两袖清风,依然住着祖上留下的三间草屋。

38、平铺直叙:常指写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也指即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

例句: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每日快餐(12)成语识记(区分褒贬)

1、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例句:陕西的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错误

2、过江之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例句:为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服务行业面向市场,不断改革,在服务的多样化上下功夫,使消费者如过江之鲫,纷纷而至,从而效益大增。错误

3、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例句:据报道,沿用了20年的高中语文课本将改头换面,由两种新版教材代替,呼唤多年的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终于迈开了一步。错误

4、寻章摘句: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例句:为了写好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错误

5、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坏事)

例句: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错误

6、趋之若鹜: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例句: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错误

7、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形容蓄谋已久。

例句: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长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

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错误

8、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例句: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到中国投资。错误

9、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例句: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正确

10、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例句:他的最新力作只是在形式上独树一帜、哗众取宠而已,内容上还是他以前小说题材的翻版,没有丝毫的突破。错误

11、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例句: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错误

12、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

例句: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错误

13、洗心革面: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例句: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地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错误

14、官样文章: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贬

例句:应用文,比如“计划”、“总结”、“合同”、“调查报告”之类,都是官样文章,要写得科明通俗,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错误

15、甚嚣尘上: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贬

例句:当“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很多人把书籍当废纸卖出的时候,郭承望却去书店买了本《资本论》。错误

16、事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贬

例句: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正确

17、“装腔作势”是指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和姿态,形容做作。

例句: 这次演出比较成功,只是个别动作有点装腔作势,不自然。 错误,动作只能“作势”,不能“装腔”.

每日快餐(13)成语识记(区分对象)

寻章摘句造句篇十
《九年级上册成语》

【红装素裹】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 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例句:在足球场上,荷兰飞人克鲁伊夫因其球技精湛, 在各个赛场上功勋卓著,也被人尊称为足球场上的“一代天骄” 。

【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声音温和而委婉,多形容女子。例句:这个女 孩很腼腆,与人讨论问题时,总是温声细语的。

【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例句:山里的地, 处处润如油膏,都是种庄稼的好地方。

【敬业乐群】敬业:专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 处。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例句:自己调整心境,朋友之间、社会之 间,可以敬业乐群而不孤立,所谓以文会友。

【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只取一句或数句, 而不顾及全文与其本义。例句: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 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

【不二法门】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 的方法。例句: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

【言行相顾】指言行不互相矛盾;语言和行为相对。

【强聒不舍】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 个不停。例句: “强聒不舍”虽然是勇壮的行为,但我所奉行的,却是“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这一句古老话。

【弥留之际】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媚上欺下】讨好上司,欺侮下属。例句: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上欺下,俯伏 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

【兼而有之】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例句:在科学研究方面,基础科学知识和应 用科学知识应该兼而有之。

【孤军奋战】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持、帮助 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黎民百姓】指普通老百姓。

【恼羞成怒】指因气恼,羞臊而大发脾气。含贬义。

【恪尽职守】恪:认真。尽:完善。尽自己的努力,严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比喻谨慎 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例句:每个公务员都应该恪尽职守,不能徇私枉法。

【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廓然无累】廓:空阔。 (思想)空空如也,没有什么牵挂。超然物外,不被世事所累。 例句: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重蹈覆辙】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蹈:踏上; 覆:翻,倒;辙:车轮辗过的痕迹。例句: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涕,眼泪。泗,鼻涕。

【自知之明】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透彻的了解自己(多指缺点) 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例句:他“说” 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化为乌有】乌有:哪有,何有。乌:虚幻;不存在。变得什么都没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无与伦比】伦:类,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例句: 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最热情的接待。

【怒不可遏】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歇斯底里】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例句:他甚至歇斯底里骂孩子,神经质抱住老 婆哭鼻子。

【十拿九稳】比喻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不可动摇。

【轻而易举】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办事容易,毫不费力。例句:这多么轻而易举 啊,但效果非常之大。

【持之以恒】持:保持,坚持;恒:恒心。有恒心地长期坚持下去。例句:体育运动贵 在持之以恒。

【格物致知】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例句:同学之间有什么困难,应该极力帮助,而不应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 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或读书时只摘取漂亮词句,不做深入 研究。

【味同嚼蜡】嚼:咀嚼。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求:寻找,查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不求甚解】甚:过分;解:了解,理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 释上多花功夫,只领会文章的精髓。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 况。例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

【狂妄自大】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自大:十分骄傲。形 容人十分骄傲自满。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后指故意卖弄 自己的学识。也指十分认真地斟酌字句。例句: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 的精神实质。

【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例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放弃了科研, 岂不是因小失大?

【豁然贯通】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开卷有益】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哀叹现在。指一种落寞、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为人民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苦恼。

【对答如流】对答:回答。回答对话像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唯唯连声】唯唯:谦卑的应答。连声应答,以示顺从。例句:船家唯唯连声,搭扶手, 请上了船。

【茶饭无心】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例句:眼看着一分节礼要被人夺 去,更是茶饭无心,坐立不安。

【挖心搜胆】指苦苦思考,费尽心思。

【精血诚聚】精聚为髓,精髓化生为血(精血同源) ,由于肝肾同源于精血,指把心力都聚 集在一起。也指认真学习,费尽心思;呕心沥血地做成了一件事情。

【不言而喻】不需解释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简单、明了。

【锲而不舍】锲:雕刻;刻。舍:停止。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不轻易放弃。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79138.html

    【寻章摘句造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