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美术的说说

| 美术高考 |

【www.guakaob.com--美术高考】

带有美术的说说篇一
《想象说说写写画画》

带有美术的说说篇二
《说说如何上好一节美术课,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说说如何上好一节美术课,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附有一篇教学设计,字数不少于400字。

提交者: 朱东晓 (提交时间: 2012-3-18 0:42:29)

答题内容:

上好一节课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 很多学生说他们喜欢某个教师,盼着上他的课,也有的学生说不喜欢某个教师,怕或烦上他们的课,同样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值得我们深思。教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呢?

第一, 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 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第二, 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第三, 语言和板书,课堂的通行证。教师应做到,语言准确,精炼简洁,形象生动。好的板书,简洁,形象,字迹工整清秀,带有很强的启发性和欣赏价值,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第四, 充满热爱之情,注入不竭的动力。如果教师本身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获取知识。教师教学中自然流露的激情、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技巧都能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形成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

作为新教师,虽然经过一定量的教师能力、教师素质、教育技能的培训,但毕竟是刚刚出道,经验不足,或多或少会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而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备不好课就根本谈不上上好一节课。因此,知道怎样备好一节课是非常重要的。而备好一节课一般应该包括:备好教学知识内容、备好学生、备好教学方法这几个环节。

对一个新教师来说,坚持听课,可使自己尽快成长。那么,新教师在听课时应该怎样听呢?

听一节课,应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对新教师来说,听课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关注教师的教。新教师不同于学生,听课的目的是回去教学生,所以,首要目的是要看指导教师怎样教。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

1. 课的结构。2.重点与难点的突破3.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运用。4.课堂气氛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新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疑问学生活动(或练习)的时间是否充裕得当?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学习方法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

在听课时,新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以下两种角色:

1.审美者。新教师在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与闪光点,为我所用。

2.参与者。新教师在听课时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

旁观者。只有有“备”而听,而且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上好每一堂课奠定好基础。

总之,上好一节课是需要许多方面的因素的,我们所上的每一节课也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无论怎样的课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反思。反思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反思使我们锦上添花。所以上好一节课对于每一个老师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年级美术上册《绚丽的阳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绚丽的阳光》是"欣赏•评述"的类型课,作为本套教材中学阶段三个独立的欣赏课教学单元之一,本课《绚丽的阳光》试图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强化一种最为实用与常见的欣赏方法——比较的欣赏方法,帮助学生在对比或类比中获得对特定作品更加深入的艺术感知与内心体验,从而提高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二是初步掌握研究一个艺术流派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应该注意关注哪些相关的角度与层面,从而了解一些现代美术史学的研究角度与方法.通过对绘画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的比较和经典作品从不同层面的分析,强化学生养成一种"比较欣赏"的良好习惯. 教材主体内容定位在印象派是东西方艺术平衡及与相关课目知识整合的选择.教材介绍了19世纪末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代表画家以及印象派绘画与科学成就的联系.本课首先明确了印象派绘画在西方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意义和地位.帮助学生进入印象派绘画与古典绘画色彩特点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其为何"极大地丰富了色彩的表现能力".在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分别从色彩倾向,对光色构成的理解和表现以及笔触的运用和表现特点等方面积极引导并提出相应的思考题,为学习讨论提供基本路径,促进学生之间更有效地展开学习讨论,也为教学的深入进行做好必要的铺垫.接下来教材重点帮助教学从色调倾向,对光色的理解和表现以及笔触的运用和表现特点几个方面对《日出•印象》进行重点分析,然后通过展现同时代其他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归纳出印象派绘画在题材,笔触和光色气氛表现等方面的典型特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教材介绍印象画派部分画家和他们的作品,不但帮助学生从不同题材的绘画作品中归纳印象派绘画共同的艺术特点,也为学生搜集资料和短文写作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线索.

"活动一"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强化一种比较的欣赏方法,帮助学生在对比与类比中获得对特定作品更加深入的艺术感知与内心体验.

"活动二"设置更加侧重学生对艺术流派的相关了解与探索,通过一篇欣赏短文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从更多角度与层面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及艺术流派的看法. "教学提示"对印象派绘画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概括:科学成果对艺术风格形成与变化的影响,艺术家对色彩的认识过程以及自然科学法则和他们艺术观点的结合运用. "教学评价"的建立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为基准,分别从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习得水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资料库"选用了莫奈在不同时间光色变化中对卢昂大教堂的写生,以这一著名的事例及一组写生作品的类比,再现了印象派画家对自然光色探索表现的过程.

"学习大空间"选用了新印象派代表画家修拉和西涅克的点彩画,提示了印象派绘画对其后艺术的影响.突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解一个艺术流派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应该注意关注哪些相关的角度与层面的编写意图.

二,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 *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

*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

三,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日出•印象》可以作为教学的欣赏导入.旭日初升,雾气迷蒙,画家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水面流光溢彩,显得生机勃勃.透过淡紫色的晨雾,港口的船只若隐若现,具有含蓄的气息.画家运用神奇的画笔将这瞬间的印象永驻在画布上,使它成为永恒.提倡课堂教学运用教材中提示的作品局部放大法,强化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视觉记忆,同时为作品笔触,造型等具体的形式分析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教材P30的两组图片比较明确地呈现了印象派绘画与古典主义绘画的风格差异.适合作为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一"设置的教学讨论素材.强化作品形式的比较和风格的感受,尝试引导学生就两组作品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并展开讨论.

1,画面色调的比较;

2, 光色的不同表现;

3, 笔触.

如果教学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利用影视媒体设备,展现这些作品清晰的放大图片.也可以根据对教材的理解,课前寻找其他一些风格明显,画面清晰的经典作品,作为教材作品图片的补充信息,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P31一段介绍莫奈的文字提供了对《日出•印象》的一种艺术感受及与此幅作品相关艺术事件的简单描述,教学中不宜把对作品的审美感受拘泥于教材的这一种介绍,鼓励学生自己感受作品的视觉印象才是更为合理的教学选择.《日出•印象》的欣赏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侧重对细节进行研究和讨论:画面气氛,色彩关系,造型手法以及笔触的运用,表现题材等等.务必把握教材中提示的几个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运用有关色彩知识和学习方法,分析画面的色彩关系;感受画面上表现早晨的朦胧气氛;比较学院派严谨的造型结构和细腻的形象塑造,庄重严肃的主题等等,逐步整体把握印象派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归纳总结:

1, 印象派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2, 作品欣赏学习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的方法.

布置课后学习活动,明确为第二课时准备的资料收集和短文写作的方法及要求. 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有关书

目或直接提供资料供学生选择,根据学生特点分别指定任务.短文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重点落在对具体作品形式美感的感受上.

积极策划一次班级演讲活动:鼓励学生独自完成或小组合作,制作多媒体演示讲稿,整理自己对艺术作品进行自主欣赏探究的结果.

(第二课时)

展开即兴演讲活动,学生根据课前收集,整理的结果,评论自己喜爱的印象派绘画作品,借助媒体,展示学习探究的成果.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同意见进行辩论.活动前教师可以明确提示从以下几点评价学生的演讲,引导学生演讲努力的方向.

1, 自觉运用比较的欣赏方法,研究印象派绘画的基本特点;

2, 具有较好的逻辑分析能力,在欣赏活动中把情感与理智有机结合起来; 3, 在欣赏活动中能够表现出对自然色彩,生活情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

4, 大胆参与,见解独特,语言生动,表达清晰.

本课时生动活泼的关键是把课堂教学时间作为教学成果展示的时间,把教材上"活动二"的欣赏短文写作变成课前的准备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能,也提供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学习空间.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尽量在每次学生展示后及时做出简短的评价,一是对应关照活动前提出的评价要点给予学生合适的定位,重点是鼓励;二是必须及时更正学生在演讲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三是提示学生提高作品欣赏水准的具体建议.

四,教学选择

为达到"了解印象主义美术,通过欣赏活动,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形式:

1, 组织报告会或收集印刷品举办展览,让学生直接从资料中了解印象主义绘画; 2, 通过色彩游戏或一定目的的简单练习,如阳光下的云,一棵树和地上的投影,物体明暗两面的色彩关系等等,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了解印象派绘画;

3,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通过艺术史线索简介印象派绘画产生的条件以及对现代美术的影响,从较高的层面上把握和理解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五,教学建议

为了加强学生对作品艺术手法的直观感受,本课可以大量采用作品局部抽取放大法.

注意在回顾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直接利用《多彩的风景》学习中获得的色彩观察方法与经验来分析印象派作品色彩处理的特点.

本课如果没有更多清晰图片资料的支持,就很难让学生从作品形式技巧方面的分析过程中获得更多真正有意义的直观审美感受.一般来讲,现在许多网络图库中一些高清晰印象派作品的图片都可以基本满足教学的要求.但是,对于信息资料相对贫乏的地区,或许根本没有多媒体的设备作为日常的教学支撑,所以在此教学就有必要避实就虚了.建议教师紧紧抓住P31大幅的《日出•印象》进行作品形式技巧的重点分析,力争以点带面地组织教学深入开展,帮助学生初步理会印象派的绘画特点.虽然比较的方法是美术欣赏中极为常见的方法,但是在作品的具体比较中却存在较大的教学选择空间.比如,特定的作品与什么作品相比较 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教材中为凸现印象派的艺术特点,选择了古典主义画派的作品来进行对比.这样的比较适合帮助学生区分印象派以前的艺术风格与印象派之间形式上的大体风格差异,教材上设置"活动一"的讨论就是这个意图.这里值得指出的是"活动一"很难单独成为支撑一个课时的学习活动,更多意义上可视为课时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至于印象派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与风格,或许光运用对比的欣赏方法就不够了.此时选择比较的作品建议是印象派的一些代表作.对同一画派作品的仔细类比,往往是获得某个艺术流派更多艺术风格特征的重要手段.

六,教学资料

19世纪西方的美术中心在法国,主宰法国画坛的仍然是有政治势力的官方学院派.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画界有一部分青年画家反对官方学院派古典主义艺术的墨守成规,由于他们的创新作品不能在官方艺术沙龙展出而强烈反对官方的艺术作品审查制度,他们要求艺术上的革新和创作自由,经常聚集在巴黎的盖尔波瓦咖啡馆自由交换对艺术的见解,共同寻求艺术创新道路.

由于光学和色彩学研究成果的突破,使追求创新的画家们深受影响和启发,他们尝试着纯粹的"外光"描绘,以及新的色彩关系分析,并把这种自然科学的法则和他们的艺术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是因为光的照射作

用,才显现出它的物象,而一切物象又是不同色彩的结合.太阳光是由七种原色组合而成,如果离开了光和色彩便没有这个七彩的世界.他们还认为,画家要认识这个世界,主要是从"光"和"色彩"的观点上去认识,"光"和"色彩"既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心,也就是画家认识世界的中心,所以画家的任务也就在于如何去表现光和色彩的效果."光"为"色"之母,有光才有色,世界上任何具体的物象和事件只是传达光和色彩的媒介罢了,它本身的意义是次要的.这种艺术观

念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从而支配他们的创作活动,形成了排斥主题的艺术倾向.由于他们把"光"和"色彩"看成是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在阳光下一律是平等的.雷诺阿曾说过:"自然之中,决无贫富贵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种近乎偏执的艺术观念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绘"光".一方面促使艺术家开始走进自然环境与现实生活中,不拘于描绘所谓高雅的画面与室内场景,大量的平民生活场景进入了艺术家描绘的视线,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印象派绘画的主张客观上使艺术从贵族宫殿走进了世俗生活.这标志着与传统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法和艺术效果的决裂.所以说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

印象派画家在阳光探索和色彩分析上有重要发现,在对光与色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技巧,他们倡导走出画室,面对自然写生,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出现不寻常的新鲜生动的感觉,揭示了大自然丰富灿烂的景象,这是对艺术创造的一大贡献.他们的艺术是属于现实主义范畴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在艺术中的反映.他们的艺术创造是具有革新和社会进步意义的.

印象派的产生是西方绘画发展的必然结果.绘画自16世纪威尼斯画派起就关注光和色彩的描绘,尤其是提香,而后经鲁本斯,委拉斯贵兹,伦勃朗,哈尔斯和维米尔,在他们的作品中都闪耀着迷人的色彩,尤其是善于描绘阳光的维米尔,他曾描绘过充满阳光的房间,可谓印象派的先驱者;英国风景画大师透纳和康斯太勃尔画中充满阳光和空气,使法国的德拉克洛瓦如获至宝,他在自己的画中就已竭力表现过,人们称他是"打开印象主义天窗"的画家;巴比松画派的画家已经将自己的画架移到室外大自然中去对景写生,为印象主义画家开了先河;库尔贝的画中已经充满了阳光.所有这些大师们的探索成就,都为印象主义画派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官方学院派的压制,这批年轻画家探索创新的作品不能在官方举办的艺术沙龙展出,于是他们共同于1863年举办了"落选沙龙画展",遭到古典主义学院派的猛烈攻击.年轻画家们没有灰心,又埋头奋斗10年,于1874年在巴黎的闹市区举办了震惊画坛的"无名艺术家,油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展览".在这次画展中展出了莫奈的一幅风景画,题名"印象•日出".有位叫勒罗瓦的作家发表了一篇小品文评论这次展览,题为"一次印象主义的展览",以此讽刺莫奈作品脱离学院派古典主义的艺术审美标准."印象派"由此而得名.1876年举办第二次展览,有20位画家参加,这次展览干脆打出了"印象主义画展"的旗号,从此印象派登上了法国画坛,扩及欧洲,影响世界.

带有美术的说说篇三
《二年级美术想想 说说 画画 写写》

带有美术的说说篇四
《【有画快说】游戏美术学习新思路》

【有画快说】 专注游戏原画难点讲解

【有画快说】是广州名动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有画说》系列节目的第一分类节目作品。

而【有画快说】节目就是用小而精的10分钟左右的时间 ,通过大量鲜活生动的真实案例,从价值观的审判到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专业,细致,完整,体系化地去对数字美术领域,众参与者困惑的疑难杂症,知识点进行解惑答疑的其人娱话式的全民美术节目。

本节目主要针对,美术爱好者,数字娱乐行业从业人员,美术方向的梦想家们,并为这样一群热血,激情的梦想家解决在绘画过程,尤其是数字美术方向上的一些疑难知识点,节目组致力于与梦想家门沟通互动,并表心的希望能通过节目去传达绘画的方法与技巧,做到经验知识的无差的传播,助力于每一位美术方向的爱好者,数字美术的梦想家们在绘画的道路上一路长虹。

带有美术的说说篇五
《美术也有家庭作业》

美术也有家庭作业?!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杨书虎

“今天,我给大家布置一项家庭作业„„”话还未说完,同学们议论纷纷。一个调皮学生嚷到,“美术也有家庭作业?”“是啊!?”我继续说:“我们的家庭作业是——回家后观察周围的大树,看看树干、树枝、树叶的形状、色彩,摸一摸,感受一下树皮的纹路,特别是枝叶与树干的关系,并作好记录,如果能勾一勾、画一画更好!下次上课时把你观察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这是我在一次美术课下课时的结语。从同学们的表情和反应看,对于美术有家庭作业还颇感新奇,必竟这是个传统思维认为的副科中,是从不留家庭作业的。只要一说起家庭作业,人们无一例外的想到的是语文、数学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美术这样的学科的,这也难怪这些学生们“大惊小怪”了。

家庭作业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家庭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识转化为技能。因为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手段。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家庭作业可以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一些创造性的作业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一个学生如果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将来一定是一位负责任的人,值得信任的人。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孩子一旦能自觉做好家庭作业,对于他今后事业的成功发展,远比我们的想像要大。

家庭作业是我们美术教师的重要阵地。家庭作业作为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它不仅可以传达教师对于学业的重视,更能培养孩子们对于学业成败的责任感。美术课素来一画了之、一作(制作)了之,以致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致虽高,而问他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时,往往难有答上者,以致所学知识断链了。作为一门学科,美术和语文、数学一样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的要求,语文数学在学生头脑中、家长心中为什么占据了那么多位置,除去它本身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美术教师(艺术)自我放弃、丢弃了自己的权利---布置家庭作业。也就是说不是别人占领了我们的阵地,而是我们放弃了自己的阵地,从来不布置家庭作业,就是显著的例子。长期的习惯,使我们对“美术有家庭作业”显得莫名惊诧了。说到底是我们自己没重视,我们自己都不重视何来要求别人重视之呢?

家庭作业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一座桥梁——使家长能及时知晓孩子在学校中学了些什么,并吸引家长对子女成长的关注。有一些家长不了解,不支持美术教学,就是因为他不知道孩子学美术学了些什么,美术给他的孩子带来些什么,而美术家庭作业这座桥梁正是家长了解美术学科、美术教学内容,了解美术教师的一个纽带,是家长与子女、家长与教师、与学校相沟通的一个有利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家长知道娃娃今天又学会了画大船、又学会了制作汽车、捏橡皮泥、又将学习写生或剪纸„„通过这个载体家长明确了:喔,老师是在培养他(她)的观察力、老师是在让他体验成功„„这样何愁家长不了解美术,不了解美术教学,又何愁他不支持和参与我们的教学呢?

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反馈的一面镜子。对于老师来说:老师布置和检查家庭作业,就可以透过作业反馈教情、学情,学生学的怎么样,自己教和怎么样,这个知识点学生是特别感觉兴趣,还是兴趣不大,甚至没有兴趣„„这对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充实或调剂教学内容和手段有着重要的作用。

虽说家庭作业很重要,但在学生课业负担已经很是不轻的情况下,作为美术学科,如何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布置什么样的家庭作业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首先,家庭作业的布置要适量适当,不加重他们的课业负担,但他们通过努力又完全能完成的。其次我们要注意质与量的结合、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注重知识性与实践创新。

作为美术学科,家庭作的形式主要分为:

1、预习式 预习式 即将下次要学习的内容分解一部分作为作业布置下去,为下次上课作好铺垫。如上例中的观察大树,让学生课前有意识的观察大树,就是为下节课写生大树作准备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很多我们常见的东西,我们往往会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正因为它常见,易见,反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以致于上课说到时,很多学生都知道;但要深入,往细里讲讲,又都不知道了。所以,这样的课文就可以布置事先观察的作业,并提出明确的要求:看什么?怎么看?引导他们明确自己观察的对象是什么,观察的目的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不盲目观察,内容无需太复杂,这些都要有交待。

2、巩固式 巩固式即将当天所学,加以再练习,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加强。如:“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制作了泥条娃娃,你们都学会了吗?”“学会了”“回家去,教你的爸爸或妈妈,制作一个泥条娃娃,下次带来我欣赏一下,看看哪位小老师教得最好!”技能性的东西是需要不断重复来强化的,没有达到一定的量,它是很难形成的。把刚刚学到的新方法在课后进行复习,再运用,就是一种技能的强化。当然,我们要把这些任务布置的巧妙一些,不要太直接。要激起孩子们自己去做的意愿,让他感觉这不是任务,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自豪和骄傲:回家当小老师,做个礼物送亲友„„就是很好的方法。

3、延伸式 延伸式就是学习了一种画法,一种制作方法,要求他们利用这种方法去做相应的练习,就是这种画法(制作方法)的延伸训练。如“今天我们用对称剪纸的方法剪制了蝴蝶,你还能用这种方法剪些什么呢?回家去剪一些不同的对称图案,我们看哪位同学剪得又多又好!别忘了,下次带上展示展示。”延伸式的作业就给学生另加的,而且在层次上还有提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一定要注意语言的激励和引导,要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将课堂上的热情燃烧到课外。

4、补充式 一节课的时间,除去老师讲授的时间,其实学生练习的时间并不多,尤其是只要求一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将未完成的作业变成家庭作业,以免学生因时间不够而潦草完成,避免交差了事。如:“同学们画了许多漂亮的房子,可惜,这些

漂亮的房子还没“修完”,好喔,回家之后,你们再继续修建你们的城堡、高楼,下节课,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同学高楼最美,城堡最有特点为,他将被评为“小小建筑师”喔!补充式很好的解决了作业做不完的现,但又有加重学生负担之嫌,尤其是到了高年段时,容易引起部分家长和老师的诘问。作为美术老师,我们也要理直气壮一些,向他们灌输和讲解一下美术的巨大功能。学,生学习累了,做做自己喜欢的手工,画画自己爱好的作品,其实就是一种调节和放松。是从劳累的左半脑中解放出来,用的是空闲的右半脑,完全就是休息,根本就不是负担。

5、阅读式 美术家庭作业可以适当布置些阅读性的作业。阅读性美术作业要有一定的目标,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如学习《节日的装饰》课前后,就可布置学生找一些有关我国过节的材料和国外过节这方面资料画册来阅读。课前阅读,让学生先了解相关的节日文化和习俗,这对于课文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课后让学生阅读,加深对节日相关文化的认识和补充,让他的知识更完整,更系统和全面。

不过,在布置美术家庭作业时还应该注意:

1、分量适当,切不可加重负担,使学生忘而生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减负喊了这么多年,学生书包越来越来重,是不争的事实。作为在很多人眼中很不起眼的我们在作业布置上一定要控制量,要让学生和家长感觉并没有增加负担。

2、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置,也不是每课一定都要画画作作才叫作

带有美术的说说篇六
《有趣的美术课》

《有趣的美术课》有趣的美术课  祁县第三小学四年级44班武新斐今天我们班三十几个同学去上美术课。这是一堂有许多老师来听课的。老师早让我们准备好几种蔬菜和水果等必备的材料。  一上课,老师就把她的几件水果、蔬菜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并告诉大家应该怎样思考,怎样搭配,怎样从自己的材料里挑选适合的材料。还打开多媒体让我们看各种造型的作品,让我们从中学习。  开始做了,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材料,构思着自己的作品。想好以后,同学们开始动手做了起来。我拿苹果、梨、豆角、黑豆、西红柿和毛线。把苹果上挖上嘴当头,再把两颗黑豆放上去当眼睛,把小西红柿用牙签扎上当鼻子,上面弄上毛线当头发,再拿一个小梨当身体,把豆角用牙签分别扎上当手和脚。一个漂亮的水果娃娃就做好了。老师看见我做的好,就把我叫到讲台上让我说说是怎样构思的。  这节美术课真是太有趣了。

带有美术的说说篇七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带有美术的说说篇八
《美术老师说过的的经典语录 幽默且富含哲理》

美术老师的经典语录 很有哲理

1.兴趣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对于一个一知半解的事物,何来兴趣,即便有,也只是好感。用心画了,懂得多了,兴趣可能就慢慢来了。

2.素描重理性,色彩重感性。所以为什么有些画家一张素描作业会画上一个月,这是可以理解的。试想,你画画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3.一个会学习的学生,他的学习一定是主动的,主动的学习,主动的总结经验,主动的研究如何进步的方法,主动的达到老师的要求„„如果你是被动的,那就有点麻烦。

4.有一个学生每一次见我都问:老师,怎样才能把素描画好?我回答:多画。他又问:能不能具体一些。我答:问具体些。

5.很多学生不喜欢画画,只想走高考捷径,所以常常感到很痛苦。其实,你别以为你通过美术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若你是个有责任感的人,当你进入大学的那一刻,痛苦才刚刚开始„„

6.一个学习不好的人,一般情况下,画得也不好。因为前辈们说了,态度决定一切!在理!

7.你可能是一个细心且富有耐心的人,但你要知道,一张好的素描作品并不是面面俱到。

8.我上课的时候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观察、多比较,因为只有认真观察才会引起思考,他们总不听。

9.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那是囿于他们的视野。好比在困难时期,人们最大的理想就是有田种,只要春天播种了,秋天就有收获,而画画却不能。

10.有一个学生,目标是中央美院,他总是在我面前重复他的目标,似乎每说一次就能与目标近些了。

11.你可能很崇拜梵高、毕加索,当你还是个“婴儿”的时候,你应该试着崇拜徐悲鸿。

12.你打小就喜欢唱歌画画,大人都夸你聪明伶俐。长大后,你开始学画画,却感到很痛苦,因为怎么也画不好。你知道吗?画画不是闹着玩的。

13.有一个学生在画室里摔画板,因为画不好画。我对此感到很遗憾,因为这使得我不敢接近他。

14.有一个学生总向我抱怨不会画衬布,我问:你会画苹果吗?她答:我最喜欢画苹果,我说:那我用衬布把一个苹果包裹住给你画,你不就会画衬布了。

15.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为什么你教的跟我以前的老师教的都不一样?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我并非想证明到底是谁教得好。首先,有人见过有两个完全教的一样的老师吗?其次,老师的教法一样对你有什么好处呢?难道是教你数学运算吗?历史证明,往往是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人才会思考,才会选择,才会超越。再次,画好一张画有很多的方法,如果你固执于一种方法的话,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16.很多学生迫不及待的问我,老师,画素描该不该用手蹭,对于这样的提问我常无言以对。达芬奇、丢勒、荷尔拜英等大师从不蹭,而后期的苏氏素描几乎都是蹭出来的。一个无知的提问。

17.很多人说,绘画要眼高手低。眼高手低是个贬义词,说的是人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绘画上,说的是在一定基础上,你的眼光总是要比动手先一步。眼光是你的认识和理解。对你的动手有着指导意义,眼光一直在提高,动手就跟着进步。眼光若有局限,素描则原地踏步。但你的眼光再高,却不动手的话,那真的就成贬义词了。

18.你肯定听说过“宁方勿圆”。如果你真的这样画的话,那你画了一群砖块。

19.《笑傲江湖》里的剑宗大师风清扬说:世界上最厉害的招式就是无招。如果你总死记口诀招式的话,你的作品总要落入俗套。

20.我常教导学生:笔削尖,慢慢画,不懂就问,但他们总给我来反的

21.一个初学画画的学生大彻大悟:其实画画没有什么难的,就是在一张白纸上把该涂黑的涂黑就行了。这个学生一语道破天机。但你知道什么地方该涂黑吗?涂多黑?这就是画画的学问。

22.对比,不止有明暗,还有色调、形状、面积、粗细、多少、聚散、动静、质感的差异、线条的走向„„

23.画家黄永玉说: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出息了就去画画去了。你不会也这样想吧!那你肯定学不好画。

带有美术的说说篇九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

金静芳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改革课堂旧式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我总结了教学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征,如下:

1、可以采用的开放命题形式 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如书中

“小鸟找家”一课,我就采用了以自编的“小鸟找家”的童话故事入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想象故事情节后自由拟题,于是作业时“我和蝴蝶一起玩”、“妈妈再见”、“小鸟迷路了”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 2、可以采用开放的题材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例如在部分设计制作课单元,我就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做起,如把学习的数字卡片和生活中的人、事、物结合起来做成“数字变变变”、“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以下,重新设计并画出来”。这

些形式比起过去美术课本里的纹样设计、二方连续设计等有趣的多。

3、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月生活想结合的能力。

4、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程序 大胆突破从低—中—高年级的年级界限,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例如在低年级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感;可以灵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情感与冷暖等;

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变化的笔触和变化的色彩。 5、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 “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 “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日常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兴趣盎然,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黄桂芳

《田园诗情》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荷兰充满了一派田园诗情:密布交错的运河、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悠然自得的奶牛、骏马和绵羊„„一切都那么静谧、安闲。课文通过几个画面描写了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每一段话,都洋溢着荷兰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不觉为之动容。

在教学时,我遵循着从整体到细节,再到整体的方法,如开头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一下子走入了荷兰,看看荷兰的风光到底有何特点,有何诗意。学生们通过一个整体的朗读,对文本有了一个鸟瞰的感知:了解了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草原奶牛图、低地骏马图、动物世界图、傍晚挤奶图、宁静夜晚图,并一一板书后,我打乱教学顺序,让同学们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田园图,细细地去品读,体会其所包蕴的诗情画意。

在尊重学生意愿后,我们首先学习了学生最喜欢的动物世界图。的确,这幅拥有众多动物的悠闲画面令人陶醉。教学这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动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物世界的悠闲,仅仅停留在课文内容的表面,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我从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紧扣“悠然自得”展开教学,而“天堂”一词的教学,为学生明确动物为什么能悠闲自在地生活做好铺垫。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切合学情的问题设计,也发掘出学生的智慧。

在整课的朗读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像牧场的绿草、鲜花、运河等,我全都注意放大他们的美,让这些美能更好地诗化,点缀那些生灵的诗意。对于重点的语句,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绿草,什么样的鲜花,什么样的骏马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对于像这类文质兼美的文本,我觉得就应该老老实实地通过再现式的朗读,让学生踏踏实实地感受到语言本身的魅力与美妙。

在读懂课文完成积累的基础上,让学

生说说“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积淀,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并且,通过表达,学生阅读个性化特征得到了彰显,为后续学习明确了目标。

由此,我不禁想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

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确,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个性化的朗读更是一门艺术。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把真正的荷兰读活了,学生进行了有创造的思维。

这样个性化的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因此,为学生的朗读铺设个性化的道路,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任莉娟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的含义以及对平均分积累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要求让学生学会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认识除法》教学反思

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的重要手段。为此,整堂课的设计我便以学生的操作活动为主,安排了从“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引

出除法算式,介绍除号和算式的读法。再从“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活动中引出除法算式,并介绍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每次活动过后都安排同类的“试一试”。这样把平均分物体的两种分法都用除法算式表示,使学生比较全面地初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并且,学生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

本节课的教学,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既有成功之处,又有不足,概括下来有以下几点:

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本节课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教师讲坐缆车的故事,使学生自觉的融入新知识的学习,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 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本节课通过“帮小朋友安排坐缆车和帮老师分铅笔”等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方法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 3、 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创设坐缆车和分铅笔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交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注重了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是,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仅仅是题目素材选自生活就可以了,而是要选择切合学生利益的内容。在整节课的教学我还应该多用些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喜欢参与到数学课中来。另外今后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79417.html

    上一篇:美术室标语

    下一篇:赞美美术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