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乐学园】
去逝安慰的话篇一
《亲人长辈去世哀悼词短信安慰问候》
亲人长辈去世哀悼词短信安慰问候
逝去的不仅是一位长者,更是我们人生的向导;离开的不仅是一位亲人,更是我们坚强的依靠。悲痛长号、泪眼呼啸,让我们祈祷,愿他走入天国的怀抱!
有人说这个世界是有轮回的,生生世世皆因果。死者则入土为安,生的人定是有着深深怀念。给死者送上一份哀思,为生者寄托一份祝福。惟愿离去的人安心走好。 没有你我一度不知道路要如何继续,但是我知道你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我,反以我擦干眼泪,重拾信心,让你可以在天国一样看到积极向上的我。同样祝你一路好走。 没有你我一度不知道路要如何继续,但是我知道你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我,反以我擦干眼泪,重拾信心,让你可以在天国一样看到积极向上的。同样祝你一路好走。 您是我黑暗中的指路明灯,您是我人生航程中的导航仪,您是我茁壮成长的阳光和水,老师您的恩惠我无以为报,只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您在天国为我祝福。 心儿啊,你为何让我这样地悲伤;泪儿啊,你为何断断续续地流淌;人儿啊,你为何孤独在远方彷徨;风儿啊,带去我们对你崇敬荣光;逝去的人儿啊,愿你一路走好! 再也听不见那温馨的叮咛,再也看不见那亲切的身影,任凭伤心的泪眼盈盈,任凭思念的心绪飘零,惊闻噩信,痛心难平。敬请节哀!
腊月寒冬雨纷纷,他乡游子欲断魂,遥问苍天何处去,细雨绵绵轻轻啼,雨润大地遍南北,寓寄祝福两度寒,阴阳两界无由泪,唯借飘雨送哀愁!
去逝安慰的话篇二
《感谢与安慰》
<<感谢和安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或对需要安慰的人进行安慰。
2、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锻炼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感受人间真情,倡导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设计理念:
从激发情感入手,在实际事例当中,体会情感。在充分练习说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评议,通过评议,理解怎样说、如何说,再通过亲身经历的人或事,施以强化训练,进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教学难点:
评议时应引导学生评价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等,掌握表达者的语调、语气、动作表情等方面内容。
设计意图:
本节课力求达到新课标要求的要充分体现听和说的双向互动这一特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本课的形式是要模拟生活情境练习交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情感,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准备: 创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有关感谢的诗歌要让学生提前预习。
教学设计:
一、唤起真情,激情导入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我们刚刚学完第六组课文,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使人间充满了温暖。李白、王维与朋友的真挚友谊令人难忘,台湾青年在地震的灾难中坚持给大陆同胞捐献骨髓的场面,催人泪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感情,感悟到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今天我们以“感谢和安慰”为话题,进行一次口语交际练习,让我们也来化作爱的天使,来学会感谢,学会安慰。
(课件出示交际主题:感谢与安慰)
二、模拟情景:
1、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中,18岁的杭州青年小钱很不幸,年纪轻轻,就得了白血病,在他生命之花即将凋谢的时候,在海峡的彼岸,台湾青年就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了他,使小钱重新获得生命。他们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使大陆和台湾人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有一天,小钱见到了那个给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小钱会怎么样呢?他们之间会产生什么情景呢?
2、同桌模拟表演。
3、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适时引导。
4、师小结:同学们的表演的确让人感动,我们在向他人表示感谢时,态度一定要真诚,让受感谢的人能感受到你的确是在真心诚意地向他表示谢意。
1、师过渡语:《爱的教育》一书中的卡罗纳多可怜啊,爱他的母亲去逝了,他伤心极了,眼睛都哭红了。可是他来到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像亲人一样地关心他,安慰他,让我们看看他的老师是怎样安慰他的吧!(教师模拟安慰卡罗纳)
2、卡罗纳听了老师的话,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3、作为同学,我们应样去安慰他呢?(指名说)
4、教师小结:在别人遇到伤心或不幸的时候,我们要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送去我们的安慰,一定会让他从悲伤中走出来,忘记烦恼,变得快乐起来。这种安慰可以是有声的语言,也可以是无声的行动。
三、模拟表演:
1、生活中,我们一定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做呢?怎么说
2、课件出示。选择一个情景,和你的同伴演一演。
①情景一:下午放学回家,发现钥匙忘记带了,只好坐在家门口等。可爸爸妈妈偏偏迟迟不回家。这时,邻居的阿姨来了┈┈
②中午放学,无气骤变,我在教室里冷得瑟瑟发抖,焦急无助地望着天。这时,奶奶顶风冒雨为我们送来了雨伞和外套┈┈
③妈妈下岗了,很难过┈┈
3、指名上台表演。
4、看来,大家都学会了感谢与安慰。大家都学会了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了。
四、心灵沟通室。
1、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就生活在一个集体,经过了1000多个日子。这里有关心你的老师,有和你朝夕相处的同学。你一定受到过他们的帮助。今天,
我们就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用我们贴心的话语对他们表示感谢。让我们的心与心靠的更近一些吧!(课件出示:“心灵沟通室”及音乐)
2、学生自由感谢帮助过自己的老师或同学。
3、刚才你感谢了谁,说了什么感谢的话?。
4、过渡语:感谢的话就像一座桥梁,连通了你我的心灵。当我们遇到伤心难过时,有人来安慰我们,就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瞬间变得开朗起来。
5看看我们班的同学伤心难过的时候,同学们是怎么安慰他们的:
情景一:余玉婕同学的脚受伤了,当她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大家都对她说了些什么?大家是怎么安慰她的?
采访余玉婕,听了大家的安慰,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情景二:望艺博在上次的作文测试中因为没有做完,十分伤心,在座位上号啕大哭。大家看见了,是怎么安慰他的?
望艺博同学,你听了大家对你的安慰,有什么感受?
五、祝福与鼓励,现场表演。
1 师:今天是吴乐同学的生日,老师想问问他。
你今天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愿望?今天也给同学们创造一些机会,送点祝福给他吧?
2、指名说祝福,老师送祝福。
3、师:吴乐,你听了大家的祝福,是什么心情?想对大家说点什么?(吴乐对大家说感谢的话。)
4、师:周文睿同学明天就将去参加青少年宫组织的英语口语大赛了,采访一下,你此时的心情怎样?你希望同学们对你说些什么?
听了大家的鼓励,你此时的心情怎样?
六、结束语
1、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会了什么?
2、小结:让我们心中充满感激,让我们学会为他人送去安慰,让爱的阳光普照我们每个人的心田。让我们在一曲《爱的奉献》中去感受爱的力量吧!
3、哼唱歌曲《爱的奉献》。
4、最后,老师把我最真诚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愿送你给,愿我们学会感激、学会安慰、学会祝福、学会鼓励。愿我们的生活笑口常开。
去逝安慰的话篇三
《口语与交际---感谢语安慰》
去逝安慰的话篇四
《写在外婆去世日》
写在外婆去世日
这片文章本应该开始于两个月之前,但由于各种原因,下笔总无语,不知道要从何说起,也不知道我要表达什么,所以一拖再拖。下午听老爸用那种疲惫的声音告诉我外婆去世的消息,我压制不住内心蠢蠢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敲出了这篇文章。
下午想着给老妈打个电话安慰安慰,可是我始终没敢拨出这个电话,我不知道电话那头的母亲是嚎啕大哭、还是已经泪不成泣了,我害怕听到母亲悲伤的声音,我害怕我的情绪也会失控,所以最终还是没拨通电话。
外婆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没有特别之处,育有三儿五女,是一个相当平凡相当平凡的农村劳动妇女,在她七十多岁的时候,听力衰减的比较厉害,平时和她说话都要大声的讲,打电话她基本上听不见,所以平时也不会和她通电话,只是偶尔给老妈打电话的时候,老妈真好在外婆家,老妈会把电话递给外婆,外婆会说几句关心我的话,其他时间基本上没有外婆的消息。虽然我和外婆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她对我的爱我还是能感受到的,尤其是我上大学以后,她对我特别好,可能是由于我上了大学,这是很普通很普通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外婆看来,这很了不起,也许是她的其他外孙都没有完整的读完高中的缘故!我每次回家都必去外婆家,她也会给我留很多好吃的,尤其是春节去她家,我也享受着其它表兄弟没有的压岁钱,如果我不接过来,她会用很严厉的语气和我说,直到我接过钱的那一刻,她的表情才会变的平静,甚至到我工作以后,她还会给我压岁钱,这个时候我不会
再接了,而会给她钱,虽然给的不多,但是我能感觉到她很开心。
就在三周之前我回上海的那天,去看过她老人家,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给我藏了核桃,还给我找出了苹果,但是我只待了二十多分钟左右就走了,她要给我装核桃,被窝拒绝了,告诉她我回上海不方便带,看得出来她有点失望,最后她笑着把我送出来。但是我有怎么能想到这竟然是我最后一次见她老人家?
写到这里,我的眼眶已经开始湿润了,还记得开头我说这篇文章应该开始于两个月前嘛!下面要说的才是我这两个月以来蠢蠢已久的情绪。。。。。。
我的三舅,也就是抚养我外婆的舅舅,一个街坊邻居都称赞的大好人,做过村支书,带领着全村人民致富,得到的好评连连。现育有一儿一女,上有八十岁老母,女儿去年已经结婚,儿子由于各种原因,进了不该去的地方,近几年过着被限制自由的生活,这也是舅舅、舅母心中永远的痛,也是所有亲戚为之遗憾的一件事,这样已经够一个普通家庭承受了
本来家庭条件很不错的三舅,由于儿子的事情,为了避开一些流言蜚语,所以和舅母去天津打工。舅舅在天津某公司从事体力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没有怨言。她心中的伤疤也会慢慢减轻,但是好景不长,渐渐恢复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10月6号舅舅在施工时发生了事故,不慎从桥上摔下,致使腰椎折断,神经线断裂,三根肋骨骨折,肺部破伤,整个人陷入重度昏迷状态,随后在工友的帮助下住进了天津骨科医院脊椎科。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负责人一直躲避事实,逃
避责任,不想承担法律责任,不想支付医药费,致使医药费无法及时筹集,手术一拖再拖,二舅在发生事故后赶到天津,一起寻求解决方法,但是对几个没有多少文化的民工来说,不会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面对巨额的手术费用,亲戚、邻里乡情七拼八凑的,施工现场负责人迫于舆论的压力下,拿出来二十万,再加上自己筹备的二十万,10月30日上午做了手术暂且缓解了生命危险,但身体下半部分已经完全瘫痪,这个消息对于这个普通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这意味着这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断了。术后疗养与康复是漫长而痛苦的,高昂的医药费用就像无底深渊,慢慢的吞噬着这个家庭。舅舅不仅遭受着身体病痛的折磨,更遭受着精神的折磨。他的家人也是伤心欲绝,再出了事故以后,舅母、女儿、女婿都在医院全天照顾,二舅也在天津跑里跑外的处理事故与纠纷呢,至于我前面提到的我应该有三个舅舅的,我的大舅我为什么没提呢,其实写文章的时候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要不要提这个人呢,提嘛,他真的啥事都没做,不提嘛,我的愤怒情绪又无处发泄,所以还是提一下吧!也许以后我再也不会提这个人了。我承认我很极端,但是这之间发生的好多事情,我就不一一叙述了!
舅舅手术后的第三周转到了康复医院,对于后续疗养费用,现场负责人却只字未提,也不肯露面。面对这样的情形,真是让人感觉心寒。但是老天并未怜悯这家人,而又一次做弄着这家人,我的外婆今天下午去世了,这让这个将近奔溃的家庭彻底奔溃了,表妹和二舅三天前又赶回家里,照顾生病的外婆,在家里忙里忙外,我的大舅貌
似依旧无所事事,这也是我感觉人心冷漠的原因之一。我们常说的人在做,天在看,我也表示怀疑了。。。。。。
还在天津病床上的三舅听到这个消息也奔溃了,不吃不喝,我不能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就像我不敢给老妈打电话一样,不对,应该比这个悲痛无数倍!听老爸说,就在外婆去世的前两天,人也糊涂了,但是会时不时的提到这么几个字“她的小儿子去那了?她见不上她的孙子了?她的小儿媳妇哪去了?”我不能想象外婆当时是怎么一种心态,但是她是带着很多遗憾离去的,但愿她老人家一路走好,在极乐世界一切安好!补充一句,三舅出事故的事情外婆不知道,害怕她老人家受不了,所有人都瞒着她!
文章写到这里,我也不知道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表达什么,只是感觉写出来我心情会好点,仅此而已!
最后,祝外婆一路走好!祝舅舅早日出院,期望能出现医学奇迹,让舅舅再一次站起来!!!感谢今晚给我打电话的人,我没接是因为不想我的负面情绪影响到你们,还望你们理解!
去逝安慰的话篇五
《等你→在记忆中死去》
等你→在回忆中死去
爱是什么东西,有没有意义 你是什么东西,伤透我的心 你的爱情像游戏,我却爱得很彻底 其实我爱你,反而让你受委屈 勾过手指的你,该不该放弃 曾经不弃不离,你却不在意 用尽一身的力气,守护一生的约定 难道这是我一厢情愿的秘密
等你的好消息,却等不到半点安慰的话语 只有你满脸的嫌弃
等你的好消息,再等也没有半滴温柔残余 我开始不再相信,童话中天荒地老的约定 烧掉了回忆,从此你从记忆里删去 谢谢你让我懂得放弃,学会了哭泣 等你也好想你,却等到了铺天盖地的雷雨 和遍体鳞伤的自己
等你也好想你,却等到了一个无人的废墟 我们却都回不去,再没有曾经爱过的痕迹
人烟稀薄的大街上
我们不期而遇
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
谁都没有停下脚步回头望去 擦肩而过的瞬间
一切突然安静
熟悉的香气会很致命 总会在回忆世界
找到你的身影
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忘记 我们走过的曾经
曾许下的约定
如果会分开就要安静
绝对不许打扰对方要的感情 独自在回忆中
简单沉默的死去
我还在原地等待着你 自己却不能控制自己 冷笑着对你潇洒放弃 说好不许再让你担心 我还在原地等待着你 脚步却逐渐的在抽离 就这样倔强的走下去 沉浸在回忆
慢慢的死去
画面不停的倒转
我们回到原地
你眼中藏着什么秘密 左右而行的脚步
你并没有犹豫
脸上是让人绝望的平静 最害怕寂寞的你
现在会在哪里
和谁在做着同样的梦境
不停的告诉着自己不要太在意 回忆留给自己
幸福全部都给你
去逝安慰的话篇六
《汉语委婉语》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 刘冬梅
[摘 要]委婉语是重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社会心理学在语言中的反映。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恐惧,也是人类痛苦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它常为人们所忌讳,死亡主题是委婉语产生的永久源泉。本文从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作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死亡 委婉语 语用原则 构成手段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9)08-0103-02
较早给“委婉”下定义的陈望道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说:委婉 即“说话时不直接表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王希杰先生则在陈氏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使定义更为严谨科学,他说:“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或者说词语)就是“委婉语”。委婉语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用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双方都能采用柔和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而且帮助谈话者克服谈论某些事物时的心理障碍,冲淡或排除各种不愉快的联想。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自古以来将语言看作具有魔力的思想意识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死”对人类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从社会心理上讲,“死亡”总要伴随着痛苦,引起恐惧和忧虑,无论什么人都有打心眼里不愿意提及这些神秘的字眼,所以在汉语中,对于死亡的委婉语足有成百上千,人们通过一切办法避免谈及死亡。
一、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原则
1.Leech的礼貌原则在委婉语中的体现
英国著名学者利奇把礼貌原则划分为六大类:(1)得体准则(Tact Maxim)。(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其中,一致准则指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②尽量增加双方一致。同情准则指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而与死亡相关的委婉语主要体现了一致原则与同情原则.一致准则与同情准则是死亡委婉语所遵循的重要语用原则。
不管在哪种文化中,人们都期盼平安健康、吉祥如意,但难以避免生老病死的不幸发生。对此,人们会感到沮丧、伤感、忌讳。所以在谈论死亡时尽力净化“死”所带来的损害性的情感联想,避免正面接触这一主题,减少自己与他人情感上的对立,与对方建立共同的感情基础,引起与对方情感上的共鸣,为了让对方体会到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或体现对死者的亲属,朋友的同情,人们不直接谈及死亡,而采用含蓄、婉转的方式来表达此意思,这有利于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缓和气氛。即尽力净化“死”所带来的损害性的情感。现代汉语如“走了”、“离开了”、“永诀”、“永别了”、等表达难以割舍之情,尤指亲友的死亡;“没了”“去世了”、“不在了”、“物故”、“故世”、“过世”、“谢世”则用来表达一般意义的避讳,避免重提死亡这一神秘而又可怕的字眼;如果是针对生前处境艰难或久病、恶病缠身的人的死亡,通常用“解脱了”等表示同情和安慰;未成年去世称:“夭折”、“夭亡”;对于年轻人过早的死亡称之为“被夺去了生命”;对于年
轻女子去世称“香消玉碎”、“香消玉殒”、“沉珠璧碎”、“葬玉埋香”等,表示对女子的怜惜之情,也别具美感;将妻子之死称为“断弦”;“玉楼修记”、“玉楼赴召”、“地下修文”等用于文人;而对于为正义事业而亡的英雄,通常称之为“牺牲”、“阵亡”、“就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舍生取义”、“献身”、“为国捐躯”、“以身殉职”等;对于为了人民国家的利益操劳过度而死的人民公仆则常用“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来表示对英雄人物的尊重,爱戴与不舍。这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直言的刺激和伤害,表现出适当的礼貌,体现了语言文化高度发达的中华民族以善待人的特点。
2.合作原则在死亡委婉语中的体现。
英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认为,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双方话语都能互相理解,共同配合,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这就是他提出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他将这个原则归纳为四个准则:(1)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2)质的准则(Quality Maxim)。(3)关系准则(Relevant Maxim)。(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其中质的准则指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然而,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中,说话人往往违反这个合作原则,以达到某种目的和效果,在委婉语的运用中尤其是这样。就“死亡”的委婉语而言,有很多就属于这类。中文里“去了”、“不在了”、“走了”、“离开了我们”等等的原意仅指离开说话者所在的位置、场所,有时跟孩子谈论起死亡时会说他的亲人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另外像“睡着了”、“得到了安息”等词语的使用都与死亡毫无关联,都不能如实的表达说话人真正的含义,都是说话人出于对听话人或死者的尊重故意违反“质”的准则而不直接说出“死亡”一词。说话人以违反合作原则为代价来实现礼貌原则,而日积月累,在共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
… 人们都理解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委婉语所表达的真正含义,而避免了直接提及死亡。
二、死亡委婉语的构成手段
1.语义手段
运用语义手段构成委婉语就是通过两种表达方式在语义上的“张冠李戴”,削减原表达方式粗俗的一面,使得语义得到“美化”,从而使“不雅”之义堂而皇之地登入“大雅之堂”。传统修辞学认为委婉语的语义构成手段有两种:语义扬升和语义模糊。而死亡委婉语中主要使用的是语义模糊手段。语义模糊就是指“把一些秘而不宣或者令人厌恶、恐惧的事物在语义上进行淡化、泛化、模糊化”。如:“停止呼吸”“咽气”“下世”“仙去”“没了”“上天”“与世长辞”等都通过其他一些与生命,死亡有着某种程度的关系的另外的现象来表示死亡,都是对死亡这一现象的模糊化。除此之外,与“死”有关的字眼也用相应的委婉词来替代,如:临死时叫“大限、弥留”;坟墓叫“阴宅”等。
2.修辞手段
在死亡委婉语中,比喻法是比较常用的手段。比喻法即隐喻和借喻,就是根据禁忌事物的特点,将其描绘成具有相同特点可接受的事物。都将死亡比作休息或睡眠,用“长眠”“睡着了”“长睡不醒”等代替“死亡”.另外,在文章中视情况运用比喻的情况也经常发生.例如,“聂耳以23岁的青春年华,过早地写下他生命的休止符。”(何为《他的进军号》)这句话中,将聂耳的死比喻成写下生命的休止符,与聂耳音乐家的身份相符,又避免了直接提及死亡这一让人难过的词语,可以使听者能理解而且更容易接受.“杜月笙疾病缠身,身体极度虚弱,最后油枯灯尽,魂断香江。”油枯灯尽的含义大家都能理解,指灯由于缺油而熄灭,从而比喻杜月笙的死亡。这个比喻从感情色彩上来说符合杜月笙这一黑社会老大的身份,符合读者对于他的感情色彩。
3.语用手段
委婉语的使用也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课题。语用手段实际上就是间接言语行为,委婉语也是如此。在交际中“找托词”、“答非所问”可以避免正面回答或表态的语言行为是间接表示与对方感情不一致的一种交际策略。我们在电视中经常会看到一个场景,医院中病人家属问大夫病人情况怎么样了,大夫通常会摇摇头说,“准备后事吧”。这句并没有直接回答病人家属的问题,似乎以不相关的话语作答,从而委婉地表示“病人已经没有救了,病人是必死无疑了。”。又尽量避免直接说出实情对病人家属造成的伤害。
三、委婉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1.汉语委婉语的阶级性
“古代中国的制度文化曾使中国成为一个官本位的社会”(郭锦桴,1993:369),皇权至高无上,官僚等级制度森严。早在周代礼制中,人便分为十等,各等地位权利不同。秦代法律更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规定。封建统治者非但生前要高人一等,而且死后也要别于庶民。大量的汉语死亡委婉语显示中国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也就是说,不同社会阶层,不同身份之人们的死亡要选用不同的词,不能滥用。如:帝王之死——大讳、大行、弃天下、驾崩、晏驾;诸侯大臣之死——薨、薨背;大夫之死——卒,士之死——不禄,庶民之死——死”。跟“死亡”相联系的“坟墓”、“墓地”当然也在禁忌之列,其委婉语也有类似的等级差别。皇帝的称“陵”、“陵寝”等,而庶民的只能叫“蒿里”、“幽宅”等,也是等级分明。在现代社会,这种阶级性已经逐渐消弱。
2.汉语委婉语的宗教性
由于汉民族没有一个统一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等都有其追随的信徒,但信仰者在全民族人口中所占比例太小,宗教禁忌没有对全民族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来源于宗教的委婉语并没有得到全部推广,大部分仍然只在宗教范围内使用。汉语中“死亡”的委婉语多来自道教和佛教。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达观、淡泊的生死观在委婉语中得以充分体现,如“隐化、迁形、物化、遁化、羽化、气散、归道山”等,道教的神仙学说给后世留下了“化仙,升天,升仙,仙逝,驾鹤西游”等委婉语。佛教发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佛教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依据一定的因果关系,在“六道”(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中轮回,历经苦难,生死相续,只有皈依佛门,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进入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直接来源于佛教教义的死亡委婉语“涅槃”,是佛教所指的最高境界的音译。来自佛教的委婉语有“成佛,圆寂,归真,坐化,寂灭”等。佛祖释迦牟尼居住在西方的极乐世界,凡是佛教的善男信女们生前行善积德,憧憬着死后能够到达西方的极乐世界,能够见到佛祖,因此在汉语中也有了“上西天”、“归西”、“上天”、“归天”、“见佛祖”等对于死的委婉的说法。
3.死亡委婉语中体现的关于死亡的态度
(1)委婉语中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通过对死亡的另外一些说法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中华民族对死亡的态度。汉语中的“物化”、“委化”、“蜕化”、“遁化”等反映出中国人把死亡看作是向自然转化的过程。“返真”、“返真元”反映出汉文化中人将死亡看作一种回归,死后又重新融入大自然的思想。这一系列对待死亡的豁达态度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离”和“归”是汉民族对“死亡”的认知心理,人死就是离开现有的一切,汉语中的“谢世、辞世”等便反映了这种观念,而汉语中则有“归土、归天”等表达人死是回到人类最终的家园——自然。
(2)委婉语中体现出对死亡的恐惧,躲避
语言禁忌起源于人们对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即把名和实等同起来。能够引起恐惧的事物在语言中不能提及,只能用委婉语来代替。可以说,最初的委婉语是因禁忌回避的需要而产生的,与“语言的灵物崇拜”有关。“语言的灵物崇拜”赋予了语言赐福的神奇魔
力。由于害怕降祸,有些事物或现象遭到了禁忌。用来指称这些事物和现象的词语同样不能被提及。但是在交际中有时又必须表达这些内容,于是人们创造了一种代用品—委婉语来解决这个矛盾。从而经常采用间接、回避、模糊甚至美化的委婉方式来迂回地表达令人不悦的生理现象,给人比较含蓄的感觉。委婉语的使用掩盖了使人难于启齿的令人难堪的事实,避免了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尴尬和唐突现象,给交际双方以温和、含蓄、文雅的印象。这一点在死亡委婉语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有时人们在谈及死亡时使用委婉语仅仅是为了避免说起及听到那个让人恐惧的词语,尽可能的减轻在感情上的痛苦。4.死亡委婉语中体现的价值观
言语禁忌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必然受制于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以及价值体系等一系列超语言的人文因素这就是说言语禁忌具有民族性。长期从事英语委婉语研究的专家尼曼指出:哪些事物以及这些事物的那一部分是可接受的或者是受禁忌的,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标准,同一文化的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不同的标准。社会价值观影响语言,更是影响着委婉语。
汉文化中大力讴歌为国献身,舍生取义,因此有关这类死亡的委婉语,往往含有高度的褒义。汉语中常用如“牺牲”、捐躯、“就义”、“阵亡”、“献身”、“殉国”、“以身许国”以及“成仁”、“赴义”、“就义”、“殉道”、“殉节”等委婉语,说明汉文化中备受推崇的“仁”、“义”、“道”、“节”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它们长期以来主宰着中国文化的主流。这些委婉语鲜明地反映出人们的价值取向,即为国战死,为国家人民献出生命是十分光荣的事情。相反,对敌人、罪犯或不值得尊敬之人的死都持贬斥态度。汉语中用“丧命”、“送命”、“毙命”、“完蛋了”、“见阎王”、“下地狱”、“吃枪子”、“翘辫子”等来表达轻蔑之情,甚至含有解恨或称快的意味。不同的词语表示出不同的感情色彩,也体现出中国文化对于不同种类的死亡不同的态度。
四、结语
对不“快”事物之回避,出于“忌讳”;对不“雅”事物之回避,出于“礼貌”,这是委婉语产生的两大社会心理基础。有关死亡委婉语的出现也是如此。在构成手段上,死亡委婉语同其他种类的委婉语一样,通过语义手段,修辞手段,语用手段等不同的方式表现出相同的含义。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及时地反映人们对现行社会生活的态度,同时又时刻受其生成环境——社会要素的制约。委婉语即属于语言现象又属于文化现象,从汉语死亡委婉语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有所了解。综上所述,委婉语不仅指的是词语本身,更是一种积极的语言交际方式。委婉语的运用削减了原词粗俗直接的本意,模糊雅化了原词。只有对委婉语细心研究,熟悉其功能,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使用它,进而有利于社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高霄、王慧青:《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对比研究》,《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年第2期。
[2]何自然:《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1990年。
[3]李国南:《委婉语与宗教》,《福建外语》2000年第3期。
[4]李思国、姜焱:《英汉“死亡”代用语跨文化对比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第11期。
[5]龙洁虹:《汉语中的委婉语》,《教育艺术》2007年第8期。
[6]吕洁:《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1期。
[7]吴平:《英汉修辞手段比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杨文秀:《从英汉死亡委婉语看中英文化》,《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9]赵文兰:《从委婉语透视中美两种文化心理的共性》,《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版权说明:文章版权属于文内作者和节杂志社,本站引用仅为交流学习之用。如需转载,请注明原版权。
去逝安慰的话篇七
《纪念我逝世的书本》
《纪念我逝世的书本》人们忙碌的一天。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早晨吃了两个馍馍,爸爸叫‘他’帮忙吧凳子拿着和他一起去赶集。当话已经说了不止一遍时,‘他’还是照样没反映。就没人理‘他’各做各的事去了,我吃完了这两个馍馍看凳子还是摆在那里,于是就帮爸爸把凳子送去了。 大家都辛辛苦苦的忙碌了一天,而只有‘他’却在网吧“舒舒服服”的过了一整天。以为今天会各平常一样照常度过,可事事难料。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我本想在楼上去上厕所的,不经意间在楼梯上看到了我的一本作文书。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我的书会在这里看到,它应该和我其它的一些书放在一起的啊。这时我心里就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好像在告诉我我的书有危险了,我快速的跑到了我放书的地方,只见装书的箱子是空的旁边还放着一台称。这时我的直觉告诉我书已经全部卖掉了……我压制住了心中的愤怒,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安慰自己到我的书不会有事的,它只是被妈妈放到另一个地方收起来了,明知这是假的还是希望这是事实。飞快的跑到了楼下问正在炒菜的妈妈,希望妈妈的话能给我希望能不让我失望。可事实就是这么不经人料,妈妈却只说了一句“我哪有时间去管你那些书啊这时我整个人就像一只发怒的恐龙,把家都翻了个遍就是没看到有几本书。妈妈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叫我等菜熟了之后用碗盛起来。她去把那个正在网吧的人叫回来要我好好的问‘他’把书放在哪了,因为妈妈还始终不相信我的书已被‘他’卖了。菜已经盛好了人也回来了,我也按照了妈妈说的心平气和的和‘他’说话。 我说:我问你把我楼上的书放哪去了 他说:你的书关我什么事啊 (这时我真的很想打他,我使劲的忍住了心中的气愤,把电视关掉) 非常和气的说:我知道你把我的书给卖掉了,现在还不迟快点带我去把书找回来就算 (可是他不是不理我,说关电视就别关得我火。考虑到要吃饭了我也不想和他吵起来就没有再继续问下去了,一切等吃完饭再说吧)、 吃完饭之后,他还没吃饭在那看着电视看到我吃完了就跑去楼上把门关上了。我休息了一下也跟了上去,门是关好了的我敲门说你开门带我去把书找回来。他没理我照样在里面风扇吹起,心中的怒火一 涌而上,脚不由自主的踢了门。我使劲的叫了十几句之后他也热很愤怒的开了门出来的一句话就是问我:是不是想不想打架。我也很快的说:是,你给我等者。我就下去把我以经准备好了的竹子枝拿了上来,但门已经关上了,我听见里面的风扇依然
着心里非常的不爽。门踢了几十脚,嗓子都快叫破了他不是不开门,我就跑下楼去世准备把电闸给关了。邻居门都看我用棍子去戳很危险叫我妈妈阻止了我,妈妈看我这样冲动,陪我上去叫他把书找回来,我把手里的竹子枝给了妈妈,我两一起上楼去了。但随他怎样就是不开门我和妈妈一起用脚踢门,门依旧没开。不知妈妈从哪搬来了个梯子,准备架上去,但妈妈爬不过去,我说:我来。我不知道这时是怎么了有什么胆给我,竟然不怕摔就这样慢慢的爬过了这堵墙,而他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想是有些害怕了吧。那时我是穿着鞋子的,而他的床则是挨着这墙,我正是穿着鞋子往他的床上踩过去的。 跳下床把门开了,妈妈站在门口而我就站在门后。看着他双手紧握里早就准备好了的一根棍子,我知道了他的用意。妈妈话也没说就用竹枝打向他,而他就像一个疯子一样一只手正好抓向了妈妈的头揪着妈妈的头发,另一支手拿着棍子准备打向妈妈,我赶紧抓着他的另一只手。而妈妈还想打他,可妈妈打一下他那只在妈妈头上的手就会揪头发越紧。我知道那种感受,因为我的头发也被那样的揪过。我根本无法去对付他,只有使劲的叫楼下正在做事的爸爸。就这样不知被爸爸打识了几个耳光之后手终于松开了,而一旁的妈妈哭喊着。她说的让我最心痛的一句话就是“我也不想活了,这样活着还有什么用啊,儿子都成了这样,我做的一切不就是为了你吗,如今你就这么死不争气全家人做的不有什么意思啊”。我眼睁睁的看着在一旁哭的妈妈却不知该如何去解决这件事情,唯一会做的就是在一旁哭…… 事情已经没办法了,过了一个小时之后爸爸说要他明天带他去找书。我去洗澡了,洗完澡之后我疲惫的躺在床上,我想了很多我觉得我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待在有‘他’的这个家。他也洗完澡之后把我的门一脚踢开,我已不想再理他反了过去,而他就把我所有摆在桌上的东西都扔在了我的床上,他把桌子放在了我的床上用背背到他的房里。我以他会到此为止了的,但之后他又把墙敲的很响,口里一直骂一些很难听的话,还一直往我这边扔东西。我忍了又忍,把耳机塞在我的耳朵里把声音调到了最大,直到听不到他那听了就让人心烦的声音为止。可他还是一直在那扔东西,我不想忍的时候就把他仍过来的东西再扔过去。为了让爸妈不再气了我忍,之后我下楼去了。 第二天我和妈妈到了废品人地方,来迟了,所有的东西都已经经过了打包被一个个袋子装了起来,全部都扔到了车上准备运走了。看着眼前这么多的袋子我却没有办法把
我的书给找回来,心好痛,突然感觉这世上好灰暗,我的前途就你随着这些书一样不知要被送到哪个地方去。我希望奇迹能够像电视里面那样降临到我身上,我在心里一直说:“我的书,你们快告诉我你们到底是被装在哪个袋子里啊。你们不是一直很听我的话的吗,为什么今天就这么不听话啊”。我想把一个个袋子都拆开来看一遍,可是谁又会给一天的时间让我去翻呢!我彻底绝望了。回想起以前在课堂上作的那些笔记,我的一本本专业书,在上面写的一些话……我的书就这样在几毛钱一斤的价格下全部都没了。难到我的书我的心思我的等等就只值这几毛钱吗?我真的很想跟那个卖书的人说几句“难道你就值这区区的几毛钱吗?书也可以卖,家也可以败。你要知道你已经不小了,也该懂事了。人不能靠天天在网吧游戏厅度过的,没钱了就偷,把家里的东西去卖。难道你以后还要去抢吗?就算成绩不好可人品却不能败啊”。 我远在某一个脚落的书本们,我祝福你们不管你们是被送到哪一个地方,送去做什么都希望你们一路走好。你们的主人没有好好保护好你们,希望你们能遇到更好更珍惜你们的主人。再见了,我的书本们…… 年7月11日中午
去逝安慰的话篇八
《女孩为去世男友留言四年 条条留言寄托哀思》
女孩为去世男友留言四年 条条留言寄托哀思“我想用400余年的光景,奔赴一场未知,如果这不是一场梦,离开前,我一定要再见你一次。”近日,在网上被疯狂围观的一则爱情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她叫张希,内蒙古人,后移民加拿大;他叫秦川,一个年轻的音乐人,飞行员。2009年12月19日两人在温哥华游泳时,秦川不幸溺水身亡,面对厄运,张希从一开始无尽的悲伤,到现在已坚持四年在男友人人网留言板上留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用一条条留言来寄托哀思,只“希望ICU门打开的时候,是你走出来,跟我说咱回家!” 四年后 人人头像依旧是两人合影 在张希的人人网相册里,她依旧保留着与秦川的聊天记录以及两人的合影。她的头像也是两人的合影:他撇着嘴角“卖萌”微笑,她则依偎在他肩膀上,洋溢着一脸的幸福。在人人网上,他依然是她的特别好友,她说:“我的骆驼眼,我永远不会放弃,我会一直等你回来,我爱你。”从2009年的12月20日直到今天,她依旧在怀念着她和他曾经的点点滴滴,她一直在更新自己的新鲜事,也许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告诉”男友,她很乐观,也很坚强,只是四年来最想念的人依旧是他,所有的故事都在改变,不同的人在生命里来来往往不停地走过,演绎各自的精彩,而她只用这样的留言向他诉说思念。 张希在秦川的人人网页面上的留言话语很生活化:“宝贝儿,我又伤心了,你来哄哄我嘛。你还说明年万圣节也要一起过,你还说明年万圣节要化妆的,亲爱的,想你了,你不陪我说话我一直发呆,你忍心?”“骆驼眼,我又盯着你的学校发了一天的呆,感觉你好像只是去了航校了,没有跟我电脑视频而已,我的手机时间又到了,你给我发短信吧,晚上八点你给我打电话吧?”“你的页面怎么不显示以前的东西了呢?为什么没有新鲜事了呢?难道真的过去了那么久?”一段话,一个问句,就好像已故的男友就在她身边,从未离开,每一句话都像是在对话,简单朴实没有喧哗,一句“我等你回来”让很多网友看了也潸然落泪。 网友:400页留言,真的被感动了 从张希Clare的留言看,她最初对男友的离世感到非常悲痛并表示要在人人上一直陪着男友“直到无数周年”,而张希真的一路走了下去,每天在人人上跟男友“说话”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回忆过去,记录现在,无论是分享快乐,还是“吐槽”考试,仿佛男友一直都在自己的身边。很多网友翻看了张希Clare的400页留言之后表示被感动得一塌糊涂,都哭了。 网友“胡丽平”说:打开人人话
题,又看到一个让人心疼的故事。一个人半夜躲被窝里看,边看边哭,哭到歇斯底里。每一页都在看,张希一直活在回忆里,再也走不出来。相信秦川的灵魂一定一直在陪着她,坚守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而早在几年前就熟知张希和秦川这段爱情故事的网友“王柰诺诺”这样说道:这两天又看见张希这名字,还记得三年前我坐在宿舍里一页页翻她留言的场景。四年了,她还在等。以前看过别人的一段悼词:我知道我有多么希望你在另外一个世界快乐,你就有多么希望我在这个世界快乐,我们的快乐互为前提,我一定做到。 网友 “王佳妮”则表示,半年前申请过人人、没意思删了,今天来了,是奔着张希clare,四年了,姑娘依然每天在人人给已故的他留言,她的表达方式和故事像三毛和荷西。看得我老感动了!珍惜眼前人、身边人!这真的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姑娘,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吧! 还有一些担心张希的网友在感动的同时也表示希望张希能够尽快走出阴影,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网友“韩婧”:挺能理解你的心情的,但是也别陷得太深了,还是得好好活着,这样他才会安心!“网友”陈沁迩:在微博里看到你的事 ,然后回到校内 一点一点从开头开始翻,坚持的女孩善良的女孩 ,开始和过程都是如此美好善良 ,何必害怕结局呢 ?都会好的吧,祝福!“网友”程以然:张希,能听到我说的吗,秦川已经走了哦,不知道怎么去形容你们,好想看看你的愿望实现,看到秦川回来,但是4年已经过去了,你是个坚强的女孩吧,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网友“张小玉”则温馨提示:“请各位不要再打扰这位女孩的生活了,安慰的话也许她听过了无数遍了,也许她现在真的生活得很好,爱情诚可贵,她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让她内心的那份美好一直这样保持着,挺好的!”来源:新华网
去逝安慰的话篇九
《对死亡的认识》
去逝安慰的话篇十
《父亲去世引发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