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父母去世了

| 乐学园 |

【www.guakaob.com--乐学园】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篇一
《问:小朋友的父母在一次意外中去世,我(小朋友的亲人)可以》

父母疑难十解(学童编)

目录

1. 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劲

2. 孩子总是在上网

3. 孩子有「自闭症」?

4. 孩子是「同性恋」?

5. 孩子常常驳嘴

6. 孩子被欺负

7. 孩子「过度活跃」?

8. 孩子上网结交异性

9. 孩子说做人很辛苦

10. 孩子脾气坏

1

1.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劲

家长问:

心理学家答:

女儿在升上小一后,做功课愈来愈慢,对她多番提醒后,虽然稍有改善,但仍要做功课及温习至晚上。她好像对学习提不起劲,有什么方法令她勤力读书? 要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先要从两方面了解问题的所在,才能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第一方面,家长要知道孩子功课的数量和难度。升上小一后,老师对孩子的要求会比幼稚园时高一些,孩子可能需要时间适应,例如:功课的数量增多,孩子自然需要长时间来完成。另外,如果孩子觉得功课困难,就容易以拖延手段去逃避,或因感到失败沮丧而想放弃。这时候,家长要给孩子适当的协助,帮助孩子克服功课上的困难,家长可以亲自督导教授,或寻找兄姐、补习导师等其他人帮忙。 第二方面,家长要注意孩子本身在学习上的问题。孩子可能因为缺乏专注力而不能完成功课。家长可以留意孩子日常的表现,如果在游戏时或看电视时可以专注一段长时间(例如一、两个小时),唯独在做功课时显得「心散」、「坐不定」,2

这样应该不是专注力问题而是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相

反,如果孩子无时无刻都不能专注完成一件事,或常常表现

过动,家长就需要考虑帯孩子去做专业的评估了。

要令孩子勤力读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

趣和动力。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法,家长可以参考:

 让书本的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关(例如让孩子计价购

物并处理找赎;以文字发电话短讯…等等)

 诱发好奇心(例如参观博物馆、科学馆,或在家中做

小实验…等等)

 善用游戏学习(例如简单的串字游戏、纸牌的21点

游戏…等等)

 启发思考(例如有趣的智力问题、天文和物理现象的

解释…等等)

3

2.孩子总是在上网

家长问:

心理学家答:

儿子总是在上网及流连社交网站,不愿温习。有什么方法可以令他改变? 上网可说是现代最便宜又方便的娱乐,上网可以在家中随时随地收看各地的电视节目、下载各类型音乐、和朋友聊天(还不需要付电话通话费!)、玩电子游戏和看书、杂志、网上论坛等等。由此可知,网上世界的吸引力有多大…尤其是比起较为枯燥艰难的课本学习。 因此,这个问题肯定是「预防胜于治疗」的。家长可以做到的是避免让孩子从小就过份倚赖电子产品,不要因为「贪方便」和「唔使烦」就以电子玩具或电脑游戏打发不停问问题或说话的孩子,相反,家长要用多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培养多方面的兴趣,避免养成倚赖电子产品的习惯。要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家长不妨参考上题提及的方法。总之,家长和孩子都不要一坐下来就打电话游戏、上社交网站、上Youtube看片;回家就第一时间开电脑; 假日就打电子游戏、看下载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孩子日后沉溺上网生活。 4

如果怀疑或发现孩子上网成瘾,可以参考由社会福利署家庭

生活教育资料中心印制的「NET仔NET女 叻父母」小册子

(或致电2922 9218 香港家庭福利会

沉迷上网热线及辅导服务 (

3.孩子有「自闭症」?

家长问: 儿子很少说话,就算问他也是「十问九唔应」,他在学校只

得一、两个朋友,他有「自闭症」吗?

心理学家答: 首先,家长要知道「自闭症」是一个先天疾病,会严重影响

正常发展沟通、语言和社交的能力,受自闭症影响的儿童和

一般儿童不一样,他们需要特别的训练,但只要经过训练,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也可以和别人沟通,表达自我。(有兴趣

了解自闭症的家长,我建议你们参阅由卫生署儿童体能智力

测验服务出版的小册子,叫做「妈妈假若我很不同」。也可

查阅网页

大多数孩子并不是患有自闭症,他们只是性格比较内向,喜

欢独处多于和别人一起,或是未能好好掌握社交技巧,令他

们不擅长和朋辈建立关系。家长可以安排多一些有其他小朋

友的社交场合让孩子参与,并从中教导孩子与人相处的技

5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篇二
《朋友亲人去世慰问词》

1.逝者已登仙界,生者节哀顺变。请记得,他的教诲和疼爱会永远陪伴在你身边,你的脑海里还会经常浮现出他微笑的慈颜;请为了关心你的亲朋更加积极而快乐地活着,让他在天堂里为你自豪!

2.生者幸福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安慰。请记得,ta會永遠活在你的心裏,ta的愛都會一直陪伴你;请为了关心你的朋友、兄弟更加积极而快乐地生活。节哀顺變

3.生老病死是人生中常有的事,不要太伤心了,大家都会这样,或许他去了天堂是一件好事吧,会很幸福,你开心他也会开心,因为,他在天上看着你呢!!!

4.生老病死我们无力改变,活着就意味着坚强!多珍惜身边的亲人,多孝顺他们,不对死者的爱转移给其他最爱的亲人,不要总沉浸在痛苦里。佛经里不是讲死亦为生,只不过是在另一个我们看不见的空间里生啊!

5.亲人以乘黄鹤去,人去音存楼不空。但以笑颜慰慈恩,从来此恨最无穷。

6.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爷爷虽然离开他了,但是爷爷留下了许多东西,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7.亲人会在天上注视着你。陪伴着你。亲人一直都会在你身边。只是你看不到他了.

8.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无法去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我们只能在心里为死去的人默默祈祷,希望他们在另一个天堂也活过的很好!

9.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人人都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10.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11.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老人家,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他的在天之灵.

12.别太难过了,我接下来最应该做的就是振作起来,一切都挽回不了了,我们还要继续生活下去,不知是为自己,也为你哥哥,好好活下去~!。

13.去的已经去了,但他一定不希望我们活着的人过得痛苦。他一定希望我们在表达了适度的悲哀之后,应该照样会好好地活着。他会在另一个世界为我们祝福的!

14.他是到另一个地方完成自己的任务,我们应该祝福他.因为他在与大自然亲密

的接触.天天开心是最好的.

15.天有不测风云,这些事是谁会愿意谁能想到的呢?失去了 那个曾经我们天天一起快乐生活的人,这怎能不让人难过,可是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想要是他在天堂看到你们不吃饭,他也会难过的。

你的亲人只是到了你看不到的地方,但是他们能看到你,他们不希望因为他们而让你过得不好,要让他们知道你是非坚强的人,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人生就是这样,想要拥有却不能够拥有,或许会使人们自暴自弃。

确实失去,就要越坚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无法挽回过去。就让我们坚强起来,失去了一个人,至少还有其他人,不会让我们觉得寂寞的!

逝者安息,生者奋发

生者奋然,死者安息.

尽人事!听天命!万事终究有始有终!随缘

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顺变珍惜眼前人

节哀顺便,不要太难过了.照顾好身体.

家人会在那边过的很好.一定不希望看到大家太难过!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自然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常活我心中

你的亲人去世了,不要太伤心难过,在天国,他不会喜欢你这样消沉的,打起精神,努力吧,为了你的亲人。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在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东西。人人都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篇三
《父亲死了》

父亲死了

作者:迟宇宙

来源:《视野》2010年第10期

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

父亲死了。

那天晚上,我正在济南采访。吃晚饭的时候,老家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说:“叔叔(我父亲)出了点事情,你能不能回家?”我当时没在意,就说明天赶回去。之后的两个钟头,不停地有人打电话过来。我知道,父亲出了大事。

10点半,姨夫打来了第二个电话,说:“你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马上回家!”听到这句话,我哭了。

我一定要见父亲最后一面。

车在路上颠簸,从济南,到淄博,到青州,到潍坊,到昌邑,到莱州已是凌晨3点半。换一辆出租车,到家已是4点半。

家里人都在等我,我说去医院看看父亲,他们说天明吧,天明太平间才开门。

父亲已经死了。他不要我了……

父亲是一个石匠,从13岁就开始干这个行当。我的老家,没有别的资源,土地的出产,仅仅够维持温饱。几乎所有的家庭都靠石头为生,大部分男人都在采石矿里“打石头”。然而打石头这种活命的方式,实在危险。由于大部分采石矿都是私人承包,矿主和石匠们都想多挣点钱,很少去考虑安全的事情。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也缺乏严格的管理,几乎每年都有人被石头夺走性命。石匠们的受伤,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不但我自己连父亲本人都没有特别在意。

白天,是石匠们“放—炮—喽—”的喊声;晚上,是机器的轰鸣声。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父亲的凿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那凿石的声音越来越稠密,越来越急促。他为我凿出了一条成长的路,却给自己凿出了一座坟墓。

母亲说,那天中午,她要父亲到邮局去取我汇回家的钱。父亲说:“今天下午要放炮(爆破),少了我怎么行?”父亲上山的时候很高兴,他拿着一把钉耙舞来舞去,还唱着歌。母亲在后面喊:“你等等我!”他理也不理,走得很匆忙。母亲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躺在太平间的铁棺里了。

10月19日下午,父亲的遗体火化。第二天中午,出殡。一切都按照老家的习俗。家族里的人负责帮忙处理日常事物与吃饭、喝酒,我能为父亲做的,只有痛哭、下跪和不让自己倒下去。

在处理父亲后事的几天里,小妹不停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她不相信父亲已经死了。我也不相信,母亲也不相信。我们老是觉得,他出远门去了。

然而,父亲还是死了。

整理父亲的遗物,是一个更为悲伤的过程。因为不知道该丢掉哪些东西,该保存哪些东西。我在遗物中看到了一张50元钱的收据。他单位的领导说那是“三路一桥”的集资款。“一桥”是高架桥,“三路”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剩下的“一路”是什么,至今我也没弄清楚。莱州要修建这些东西,市民要集资。母亲告诉我,父亲曾经说过,这钱他是为我交的,为了以后我回家方便,有高速公路走,还有铁路走,不会像现在这么麻烦。母亲说,父亲一直认为这是件好事,尽管父亲不知道这种集资的程序是否合法。

父亲曾经有两大嗜好:抽烟、喝酒。烟后来他戒了,我还在抽。他和母亲劝我很多次,我也下过很多次决心,却终于为自己找了许多理由,搪塞了过去。在套间的一个抽屉里,有几条烟和十几个打火机。母亲说,那是父亲留下来,准备我回家过年用的。

父亲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爱唠叨,尤其在喝酒之后。母亲总说他是一个 “唠叨勺子”。父亲爱喝酒,但酒量太小,加上山东的酒风太烈,所以经常喝得酩酊大醉。以前醉了后就骂母亲,后来变成了吹牛,乱吹。我大学毕业,妹妹到胜利油田师专读美术系后他吹牛便有了固定的格式。我从母亲那儿听到了两种 ——“我儿子女儿都考上了大学,一个是作家,一个是画家,都是家。你儿子,不行。”“我儿子一个月给我寄1000块钱。”这样的吹牛,往往引起别人的反感,父亲却看不透。

自己干的是文字工作,写的东西里却很少提到父亲,惟一的一次还是说:“父亲是个石匠,怯懦又没有什么心计。”现在想起来,真的很难过。

山东农村的习俗是,人死后每过七天家人便要给死者“烧七”,以寄托怀念。12月1日晚上我回到家,为父亲烧最后一个“七”。12月4日上午,母亲给开始整理“烧七”需要带的东西。除了香火之外,她要我给父亲折一个“钱包”,一个“手提包”。我不知道打了一辈子石头的父亲是否用得上,但我还是折了……

第二天早晨,我就返回了广州。那时,我的心里已经少了悲伤,而多了怀念和责任。我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带着点苍老。

1999年10月17日,我的父亲死了,只有47岁。还差19天,我满23岁。

(曲子贞摘自《南方周末》,本刊有删节韦尔乔图)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篇四
《家长课堂:世界各国如何对孩子“死亡教育”》

家长课堂:世界各国如何对孩子“死亡教育”

人老了真的会死吗?

人死了会不会再有一个我?

一年级小朋友想不通 很崩溃很崩溃

爸爸妈妈也解释不了 很担心很担心

昨日10:40,叶女士来电:我的小孩子读一 年级,最近他无意中发现人老了要死,这两天都非常害怕这个问题。整个人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我怀疑可能是看电视看到了。他成绩很好,也没有什么烦恼,最近 被这个人老要死的问题一直困扰。他当时问爸爸,人老真的会死吗?他爸爸很直接就说是的,他当场吓哭了,然后天天在说做人没有意思。我们最近有个朋友因为人太胖了突然死了,我儿子更加害怕了。他问人死了以后不会再有一个我吗?他爸爸又很直接地说不会,他整个人都崩溃了,是不是他爸爸回答太直接了,吓到小朋友了,哎哟,担心死我了。叶女士和丈夫都是广东人,十几年前来到浙江诸暨,做建筑工程的生意,现在,叶女士一家在诸暨买了房子,安了家。

叶女士夫妻平时工作比较忙,照顾儿子的时间不多,但提到儿子,叶女士很骄傲。 儿子今年8岁,读小学一年级,学习成绩名列前 茅,在父母心中,是个十分聪明的“小大人”。“他实在太聪明了,说话跟大人一样,第一次跟他接触的大人都说他讲话老到成熟。他呀,什么东西都比同龄人懂得 早……呵呵,我从小就培养他看书的习惯,到现在他已经看了四五百本书了,家里书柜里的书,我都不知道给他换了多少批了。”叶女士说,儿子看的书,并不是同 龄人看的卡通书,辅导书,而是地理百科历史古籍,前不久刚读完红楼梦,有些字还不认识,也觉得有意思,一些章节反复看了几遍。

因为书看得多,叶女士的儿子总会提出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的问题,大人根本回答不了。

“昨天吃晚饭时,他突然问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让我和他爸爸觉得莫名其妙。”叶女士说,她和孩子平时就像朋友一样,常常进行平等的交流,但当儿子问一些“雷人”的问题时,大人们就无言以对了,可儿子不会善罢甘休,会一直问下去。

“儿子气呼呼地说,你们不说我也知道,人迟早要死的,所以人生也没什么意义!”叶女士说,儿子还说,电视里讲,人老了会死……这让他们很惊讶,很担心。

吃晚饭,妈妈收拾碗筷时,儿子又缠着爸爸问同样的问题,正看电视的爸爸有些不耐烦,直接说:“人迟早都要死的,死了就没了。”

“那我死了以后,不会重新再造一个我出来吗?”儿子又问,爸爸点点头,没想到儿子突然大哭起来,心情很低落了,说上学也没意义了,看书也没意义了,做人也没意思了。

叶女士说,她当时就埋怨丈夫,不应该和孩子说 得那么直白,丈夫开始还不服气,说反正早晚要告诉孩子,晚说不如早说,但后来看儿子心情那么糟,就心疼了,但又不知该如何跟只有8岁的儿子解释什么是死 亡,想来想去,就对儿子说,“人老了都会得一种病,叫癌症,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没办法治好癌症,所以人老了就要死去。”

没想到儿子反问:“外公外婆以后会得癌症吗?”

“会!”叶女士点点头,儿子却更加难过;“我不要外婆外公死!”

看着儿子一直难过,叶女士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来想去,她想到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我告诉他,这次神舟九号飞到太空,就是去做科学研究的,其中一项就是研究能治愈癌症的药物,大家吃了这种药,以后都能长生不老。”

“他听我这么说,好像开心了一点,但马上又问我,这种药什么时候能研究出来。”叶女士回答,早的话也许明年,晚的话就要几十年了。

“妈妈,你太早把我生出来了!”儿子哇的一声又哭了,边哭边抱怨说,“你为什么不等药研究出来了再把我生出来!万一爸爸妈妈得癌症的时候药还没发明那怎么办?”

叶女士说,儿子很聪明,但总问他们一些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也很头痛。她担心家长(微博)错误的回答会给他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今天我一个朋友带他去绍兴玩了,他暂时把烦恼忘记了,就怕他回来又会想起来,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从4岁开始就会有死亡概念

没有正确引导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很多成年人认为,幼儿心智不够成熟,他们接触的应该是安徒生童话、动画片和积木玩具,死亡对他们来说过于深奥。

但是,大人们确实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突然某一天,孩子问起什么是“死亡”,他们却不知该如何作答。让孩子过早接触死亡,是否会引来悲观和绝望?幼儿死亡教育真的有必要吗?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多年来从事幼儿死亡教育研究。她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因此张淑美认为,幼儿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孩子问什么是死亡

你会怎么回答?

严女士,大学文化,媒体从业人员,儿子今年4岁

我会告诉儿子,人生就是条路,路边有很多有趣好玩的风景,但所有的路都有尽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路走完,所以要好好保护自己,走得越久越好,争取能在有限的道路里看

到无限风景,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不用害怕。

陈妈妈,大学文化,公司财务,女儿今年5岁

女儿问过我,为什么人死了要变成白骨?

我想了想,告诉她,因为人没有了生命就像小树被小虫子侵害了,把里面的水吸干了,而人的骨头最硬,所以人要是被病菌侵害,或者发生意外失去了生命,就会成了骨头。 说实话,我还没有信心对孩子说关于死亡的话题,有时她会说:妈妈骑车小心,不然会被撞死,我赶紧制止她说下去。有次她问我,吴斌叔叔死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哭,我尽量婉转地告诉她,死亡有时也很伟大。

郑先生,初中文化,玻璃厂工人,女儿今年4岁

我女儿以前遇到过火灾,差点死掉,当时多亏好 心人帮忙凑齐医药费,女儿才救回来,现在脸上还留了疤痕。我现在总是会和女儿讲过去的那些事,不管她能不能听懂。我总是跟她说,人死了就会长很多的疤痕, 你脸上有一点疤痕,就是在快死的时候,大家把你救了回来,以后只要好好生活,疤痕就会没有的。

现在女儿从来不去危险的地方玩,我想她听懂了。

段师傅,高中文化,出租车司机,儿子今年10岁

我儿子性格内向,一次看电视新闻,一个出租车司机出车祸死掉了,他大哭,拉着我问,爸爸也是开出租车的,你会不会死?

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死亡,不想让儿子那么早明白这些残酷的道理,我就和他说,对开车的人来说,小心开车,不违法,对走路的人来说,走斑马线,人行道,这样生命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老师是怎么回答孩子的?

朱盈,三塘实验幼托园的老师,带小班,班上有30个3到5岁的小朋友。

朱老师说,小班的孩子年纪小,还从来没有主动问过她什么是死亡。

“他们对死亡的概念,主要还是从动画片里得到的。比如他们会说机器人死了,就是再也修不好了,以后在动画片里都不会出现了。我也会引导孩子们认识死亡,我们班里有个自然角,墙上贴着很多动植物,我就会告诉他们植物死了会怎么样,动物死了会怎么样……” 朱老师说,5月份她看见一只死了的小鸟,就带孩子们为小鸟举办了葬礼,顺便让孩子们讨论了一下。

王老师,杭州茅以升实验学校“生命教育”授课老师。她说这门课学校已经开了8年多了,全校学生都要上。

“关于死亡的问题,我们更多的是从科学方面来解释,比如新陈代谢减缓、细胞老化等等,告诉学生死亡是很正常的生命过程,并不可怕。”

王老师说,孩子一般不会主动提“死”的问题,一旦提出来了,必定是孩子看到、听到或者想到了。

“家长和老师尽量不要主动向孩子解释什么是 死,如果他问到了,记住一定要正面回答。回答时实事求是,不要用“他走了”、“他睡着了”这些话作答。还有的孩子经常会问:“妈妈(爸爸)你会死吗?”如 果家长直接回答“会”,孩子就会认为马上就要发生了,心里会受到惊吓。回答这类问题时,家长一定要说很老很老才会死,或过很长很长时间才会死。”

王老师说,“老”的概念会让孩子觉得时间很长,可以缓解“死”这个字眼给孩子带来的不安。

怎么科学地告诉孩子

什么是死亡?

面对“死亡”这个必须面对但谁都不愿意提及的话题,大人们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徐方忠说,少年儿童对死亡的认知,根据年龄,家庭教育的不同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表现也完全不一样。

婴幼儿期间

用比喻法解释

对婴幼儿(0-4岁)阶段的孩子来说,刚把吃喝拉撒和说话学会的他们,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只能从爸爸妈妈嘴里知道,死亡是件不好的事,不开心的事。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就是死亡了。也可以把死亡比喻为人生很厉害的病,救不活了,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了,家里有老人去世时,就可以这样告诉他们,让他们对死亡有个粗浅的认识。幼儿园期间

死亡教育能提高危险认知的能力

对于幼儿园(4-7岁)阶段的孩子,这时他们 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家长们的教育下,能辨别一些最基本的是非。孩子们已经慢慢学会思考,一味的用比喻举例子的做法,孩子反而要被弄混了,这时 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人有本能对危险认知的能力,国外也曾做 过实验,把婴儿举到悬崖边时,婴儿的心跳明显加速,但这些生理上的反应不足以保护孩子的安全。”徐主任说,孩子们对许多潜在的危险是没有认知的,比如孩子 们走到河边,知道河水很凉快,就会慢慢往河中间走,

但孩子并不知道河中间很深,很危险,然后就溺死了,把危险教育做好,孩子看到河水就会恐惧,就不敢往河 中间走。

所以这个阶段,“生命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安全,要告诉孩子,危险的东西很疼,不能去碰,哪里有危险,都要说清楚。

上了小学的孩子

教育他们用科学的方法看待问题

上了小学(7-13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就像叶女士儿子一样,会思考,会判断,什么是死亡?死亡是什么?

这时,家长就不能拐弯抹角,用比喻举例混过去,应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平静地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害怕,反而会欣然接受。”徐主任说,不过,家长们切记,和孩子们表达“死亡”的言论时,千万不要去吓孩子,不要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 世界各国对孩子们“死亡教育”

有不同的教学方案

美国

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到1976年,已有 1500多所中小学校实施死亡教育的课程。在“死亡课”上,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会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 并且让他们通过表演的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等。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会直截了当地回答;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 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美国有一本书叫《一片叶子落下来》,发行量已 经超过1800万册,非常适合3岁至9岁的孩子。这本书从一片叶子由春天的绿,到夏天的最为生机盎然,到秋天的红橙,最后枯萎,离开树枝,归于大地的过 程。告诉孩子,死亡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与平静,我们为什么要害怕死亡呢?我们应该像那片叶子一样,因为自己曾经是树的生命的一部分而感到骄傲!

英国

在英国,皇家学院于1976年建立了死亡教育 机构,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台后,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 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教育部门认为,这门课程将帮助孩子们“体验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且学会在各种“非常情 况下把握住对情绪的控制力度”。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篇五
《父母不会再原地等你》

父母

不会在原地等你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中国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3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人生无论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

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想在国外定居,父母也很支持,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可到了决定的关头,他犹豫了。这些人在国外,看着朋友们来回奔波于美国中国的,这回有朋友的母亲病重了,这回又有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回去奔丧了。回来后,朋友们都长吁短叹的,后悔不已。并且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早知道。。。。。,早知道。。。。。。。”这种情况让他战栗不已,跟着也有了电话恐惧症,害怕听到来自国内的电话,特别是家里的电话,恐惧一直围绕着他。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是父母单独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思前想后,他下了个大决定,回国!美国的朋友们都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好好地陪父母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回国了。

回国后,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离城不远的郊外居住,过着田园般悠闲的生活。他每天都回家吃饭,周末一般没什么活动也呆在家里,陪父母聊天,下棋。某一周末,朋友们约他出去玩,时间是两天一夜的周末,说“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们都聚会少了,一直呆在郊外多闷啊。走,去好好地玩他个天翻地覆,去父母少陪两天没事的”他拒绝了朋友,淡定地说:“父母老了,他们不

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说完后就回家了。他所不知道的是,那天的聚会没办成,朋友们都马上赶回家了。。。。。。因为,父母不会在原地一直等你的!

看完后感慨万千,以前的辅导员曾对我说,她的很多同学博士毕业后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尽管有一些在学术领域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他们的心始终充满了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年龄已经六十有余,但美国这边的事业有放不下,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就像头顶悬着什么东西时刻会砸下来。

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你的。也许,等你有一天人生辉煌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让你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曾私下耻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曾经我很赞叹“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梦想去云游四方。

带着这个梦想,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殊不知世事艰辛,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体会到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次离去的结束意味着更远的离去,归期却不可知。回头再望,家乡是如此美丽,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

仔细再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觉其中的奥秘。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游必有方”呢?

每一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放一次大假,总是很晚才回去,又很早就返校了;即使在家里的一段时间,也是整天对着电脑,忙这忙那,搞东搞西,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许是真的忙碌,也许是习惯了漂泊,也许唯有父母能不挑剔我的所作所为……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父亲依旧再三叮嘱我:在外多注意身体!此刻,我深感——母爱、父爱如山!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对"孝"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切不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夜已深了,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此刻是否依旧还在忙碌着或已睡下。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篇六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父母 不会在原地等你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中国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3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但世事不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人生无论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

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想在国外定居,父母也很支持,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可到了决定的关头,他犹豫了。这些人在国外,看着朋友们来回奔波于美国中国的,这回有朋友的母亲病重了,这回又有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回去奔丧了。回来后,朋友们都长吁短叹的,后悔不已。并且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早知道。。。。。,早知道。。。。。。。”这种情况让他战栗不已,跟着也有了电话恐惧症,害怕听到来自国内的电话,特别是家里的电话,恐惧一直围绕着他。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是父母单独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思前想后,他下了个大决定,回国!美国的朋友们都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好好地陪父母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回国了。

回国后,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离城不远的郊外居住,过着田园般悠闲的生活。他每天都回家吃饭,周末一般没什么活动也呆在家里,陪父母聊天,下棋。某一周末,朋友们约他出去玩,时间是两天一夜的周末,说“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们都聚会少了,一直呆在郊外多闷啊。走,去好好地玩他个天翻地覆,父母少陪两天没事的”他拒绝了朋友,淡定地说:“父母老了,他们不会

一直在原地等你的!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说完后就回家了。他所不知道的是,那天的聚会没办成,朋友们都马上赶回家了。。。。。。因为,父母不会在原地一直等你的!

看完后感慨万千,以前的辅导员曾对我说,她的很多同学博士毕业后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尽管有一些在学术领域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他们的心始终充满了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年龄已经六十有余,但美国这边的事业有放不下,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就像头顶悬着什么东西时刻会砸下来。

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你的。也许,等你有一天人生辉煌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让你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曾私下耻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曾经我很赞叹“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梦想去云游四方。

带着这个梦想,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殊不知世事艰辛,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体会到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次离去的结束意味着更远的离去,归期却不可知。回头再望,家乡是如此美丽,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

仔细再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觉其中的奥秘。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游必有方”呢?

每一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放一次大假,总是很晚才回去,又很早就返校了;即使在家里的一段时间,也是整天对着电脑,忙这忙那,搞东搞西,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许是真的忙碌,也许是习惯了漂泊,也许唯有父母能不挑剔我的所作所为……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父亲依旧再三叮嘱我:在外多注意身体!此刻,我深感——母爱、父爱如山!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对"孝"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切不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夜已深了,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此刻是否依旧还在忙碌着或已睡下。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篇七
《父亲去世十周年祭》

父亲去世十周年祭

时光真快,一转眼,父亲去世已整整十周年!

十年前的今天,父亲因肝癌去世。因历史***罪蹲了15年监狱的贫困僚倒的父亲,什么都没有给我们留下,只留给我一个遗愿:希望能葬在有山有水的地方。

父亲去世时,我没在身边,我是长子,却未能给他老人家送终。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我竟与父亲做了生死决别!

当时,我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也是为了做最后的拼搏,我携自己的专利技术投资入股一家南方的电子公司并任副总经理兼干总工程师的工作。因公司事务缠身必须得走。因此我非常为难:一边是处于倪留之际的老爸,一边是自己为之拼搏的事业!

苍天啊!你让我怎么权衡?我该如何选择?

遗憾的是最终我还是走上了那条不孝之路,在老爸的病榻旁我做出了残忍的抉择.一个大男人用撕心裂肺的哭声宣告了一场令人心碎的生离死别.至今每每想起来仍是肠断心碎。

可能是苍天对我不孝的惩罚吧,不久,我的投资宣告失败。从此,我更深深的无奈的陷入到我人生的十年低谷的谷底!从此我开始浪迹天涯......从山东,浙江,到广西,安徽,回到北京又再次南下杭州,广州,深圳,上海......这期间,不仅没有赚到翻身的钱,反到花了70万的费用,其中好多都是亲戚朋友们对我的支助,甚至是从未谋面的网友对我的支助!总共欠下一百多万的债务。

时值2003年,同居女友求一位高人为我算命,断定我三年后将

转运!

父亲去世后,已是风烛残年的母亲时常在电话中向我哭述她的孤独和无助。同居女友也劝我:回家吧!

咳......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之为刑役兮,愁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检,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于是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中。只是,对于父亲的“希望能葬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这个遗愿,我仍无力实现。因为要偿还高利贷,还要偿还亲朋好友的借款,一大堆的债务压得我抬不起头,喘不过气。

2005年,我再次认真的思过,我到底还能不能翻身?我决定从磨炼自己的毅力做起,戒烟!我一举戒掉了抽了37年的烟!于是信心倍增。

2006年,到了算命先生说的“三年后”。一天,父亲在梦中送给我一大笔钱,没隔几日,又梦到父亲给我送房票!紧接着,左眼皮巨跳三天!分明是父亲在冥冥中拉了我一把。

让我的事业在一夜之间取得惊喜的成功!名利双收!

可是,这时我仍然做了不孝之子。有了钱,不是去给已故多年尚未入土为安的父亲买块墓地,而是给8年搬了10次家的妻和女儿买了一处花园洋房。后来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还债,还债,还是还债!所以,直到昨天,在父亲去世十周年的前一天,我终于为他在一处山水环绕紧邻佛家净土的辽宁省最好的示范墓地的最中央,买了一个墓穴。了却了父亲生前的最终愿望。

父亲,您安息吧!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篇八
《别拿父母不当朋友》

别拿父母不当朋友!

在你进入成人世界之前,亲爱的孩子,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人人都渴望忠诚的友情,然而90%的人都浪费了他们的两个最忠诚的朋友。如果你也无视这样的幸运,你将错过命运最宝贵的恩赐。

亲爱的孩子,你很聪明,但是你要进入的是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你会想错,也可能做错,而你自己体验到的时候,又已经错过。所以,在你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之前,我先要给你介绍两个最重要的成年人——你的父母。

你也许说这没有必要,我天天和他们在一起,还不了解吗?其实啊,天天在一起的人,才会有可怕的陌生。你不知道,在塑造你的命运的程序中,一百个老师,都抵不上一对父母。我们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同学、了解偶像、了解朋友,了解你喜欢的女孩或男孩,但是你花了多少时间去了解父母——这世上你绝对最应该了解的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就说痛苦吧,你知道父母的痛苦吗?你说我知道,他们养我不容易,含辛茹苦。不,这些对他们不算苦。不论做出多少牺牲,甚至付出生命,他们都会乐在其中,父母最苦的,是得不到孩子的理解,敲不开儿女的心门。

因为我身处成人世界,所以我更能够体会到这些父母的无奈。你知道:驾驶汽车,需要考证。要不然,不是伤人就是伤己;当律师需要考证,要不然,不是违法就是输了官司。但是,教育子女是天大的事,你看到哪个父母考过证。他们也是个孩子啊,自己甚至还来不及成熟,就仓促地登上了父母的驾驶舱。更何况,他得到的是一台智能的、会发火、会无缘无故就抛锚的一辆车。

全天下都在教育孩子,哪有人来教育父母?没有练习的机会,怎么能不犯错误。老板可以辞退员工,父母无法辞退孩子;打工可以跳槽,父母却不能辞职。难怪他们发脾气。别人对你耐心,那是因为别人可以冷静,父母对你发火,因为他们心情急迫。

你也许会说,既然他们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为什么我要听他们的话?我要告诉你,他们缺少经验,还是比你老练。就像一只没有经过训练的大公鸡,也百倍地强过刚破壳的小鸡雏。你的现在进行时,都是他们的过去完成时了。他经历了小男孩,血气方刚,为了一件小事打得头破血流;她也经历了小女生,憧憬爱情,想到那个帅哥就小鹿乱撞、满脸羞红。同时,你没有经历过的一些事,他们也比你更早地经历过,比如说当求学变成打工,比如当爱情变成婚姻。就算他们有些地方不如你,你不与他们建立师生关系,但你至少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在某一门课程中你拿到了高分,因为你很幸运,因为别人答错了的那道题你曾做过。在成年人的考场上,你同样会遇到很多必须完成的考题。比如,“怎样才能拥有真正值得信赖的友情?”如果,你愿意把父母当作一本习题集,付出时间和耐心多做几遍,你可能会发现,你眼中那个专制的父亲,没法沟通的男人,原来可以成为你最讲义气的哥们儿,当你需要有人为你两肋插刀的时候,他早已为你插了十多把刀;而那个唠叨的母亲,不可理喻的女人,原来可以成为你最亲的红颜知己,你的宝哥哥、林妹妹可以为了一句话离你而去。而父母却可以为了你和他的那一半翻脸,拎起“离婚”的大棒把那个家伙打出去。

孩子,你该庆幸你有个家。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就是你的第一个训练场,父母就是你的教练加陪练。这两个人会击倒你,但不会弄伤你。况且,如果你不能把这两个世界上最疼你、爱你的人,变成你的朋友,你到社会上怎么交朋友?在成人世界里,几乎90%的人都忽视了他们最应该结交的两个最忠诚的朋友。而你不同,你要成为那幸运的10%,你将得到命运最宝贵的恩赐。

那么如何成为父母的朋友呢?关键的问题,是要和他们交流,我告诉你一个魔力词汇,

叫作“示爱”,就是明明白白表示你的爱。亲爱的孩子,你记得《小王子》那个寓言故事吗?向那个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学习“示爱”吧。从十岁开始就陆续给母亲写信,直到他长大成为飞行员,直到他幸福地逝去,留下了100封家书。最近我读了他信,被他对母亲的挚爱深深打动了,我想,有一天你做了父母,你也会感动的想哭。

当他成为飞行员,他没有感到海阔天空,而是写信给母亲:

“教我什么叫浩瀚的,不是银河,不是飞行,也不是海洋,而是在您房里的另一张床。那时候要是生病了,真是大好的机会。每个人都想生一次病。只有感冒的人才能享有这片无尽的海洋。”

你看,他写得多动情,没有人想生病啊,儿子想生病,因为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光,是生病时,躺在母亲卧室里的另一张床上,享受母亲的呵护。

当接到母亲寄来的包裹时,他没有视作理所当然,他写道:

“您的一衣一物都能让我满心温暖。您的大围巾、您的手套,包裹的是我的心。” 当在沙漠中失事,历经危难才回来,他立刻写信给妈妈:

“我是靠着妈妈您才回来的。您简直就像守护天使,坚强、聪慧、盈满祝福;夜里一个人的时候,我都向您祈祷,您可知道?”„„我的好妈妈,我读着您纸短情长的家书,哭了,因为我在沙漠里呼唤了您的名字。”

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没有冷漠的坚强:

“今晚我真的难过得想哭。当我伤心难过的时候,您真的是唯一的慰籍。记得我还是孩子的时候,背着书包回家,因为被处罚,边走边哭——您可还记得,是在勒芒的时候,只要您亲亲我,就什么都忘了。您曾是对抗督学和学监的强大依靠。回到您的屋里,就觉得安全了,在您的屋里,没有危险,只要做您的孩子就好。真好。”

即使我们长成参天大树,在父母眼里,我们还是需要呵护的小草。当父母的,天然就有这种“被需要”的幸福。我的孩子,如果你能学一学圣埃克苏佩里,理解父母的爱,并且明白的向父母表示我们的爱,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这世上的一切一切的重要,都没有他们的爱更重要。那么,我们的父母就会成为天下最幸福的父母,你也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曾经,我也和你一样被父亲深爱着,他讲话不多,是一个沉默的男人,深沉得让我读不懂他,当我真正懂得他的时候,他已经去世了。亲爱的孩子,这世上有很多的遗憾,做父母的遗憾是“父欲教而木成舟”,——当我们懂得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他们已经定型了;做儿女的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当我们知道回报父母时,他们已经永远的离开了。 孩子,不管多么美满的缘分,都有曲终人散的时候,而且多是做父母的先走。这世上什么人的爱最细微,是父母;这世上什么人的爱最博大,是父母;这世上什么人的爱最长久,是父母;这世上什么爱最短暂,还是父母。亲爱的孩子,让我们珍惜吧,趁他们还在,做点什么,让他们感受我们的爱。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篇九
《如何安慰失去亲人的朋友》

当我们接到消息,说某个认识的人死去时,随着心思快速活动,我们会经历种种反应。那可能是震惊、愤怒、歉疚,或是一种深刻、拉心扯肺的伤痛。当这些复杂的感受从心中划过,我们会开始想到逝者的种种,为他们哀痛。想要做点事情——任何事情——来抚平这样的痛苦。但不幸的是,我们通常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要迟疑 尽快联络最最重要的,是尽快和遭此打击的人联系上。对丧亲者人来说,第一时间的接触,是他们得到支持的最重要因素。收到丧亲之痛的人会从他人那里得到力量和支撑,就像植物依靠阳光而得以生存、茁壮。我们必须伸出援手,丧亲者才能够从我们身上得到力量。如果距离不成问题,就应到场,倘无不妥,就立刻去探视丧亲者。当然,有时候两地相隔,这是办不到的,若是如此,那就打通电话或写封信去慰问,不要迟疑。人跟人在一起得到力量每次有亲人过世,来安慰的人总会让我们惊讶。他们总是我意想不到的人。起初,我会对某些近亲好友感到失望和不满,因为他们竟没有在我悲伤的时刻有所表示。后来我才知道,我的悲伤会让那些关系特殊的人手足无措,而真正来的人则比较适合帮忙。关系密切的朋友往往悲不自抑,内心犹豫,而未能到丧宅走动。他们帮不上什么忙,反倒是不由自主上门来吊唁的人,更能有力地为丧亲者打气。因此,你必须听从内心的召唤,以确定是不是要去安慰人家。英文字的“安慰”(comfort),是由两个拉丁字根“com”和“fortis ”组成的,意思是“人跟人在一起得到力量”。亲友过世时,丧亲者强烈地需要安慰,而最亲近的家人却往往无法当彼此的后盾,因为自己也悲不自胜。有时候关系较为疏远的亲友——在这种场合不算核心要角的人——反而能付出援助、能量和气力,这常常是那些心力耗竭的至亲所拿不出来的。例如,幼子罹难,为人父母的受到如此打击,要想彼此扶助,常常难乎其难,他们也许不但不相互扶持,反倒拖拽住对方,往下拉扯。一位社会助人者将这种情形比拟为两根弯曲的棍子,弯曲的部分就是它最痛苦的部分,支撑不了任何人。一位儿子去世的父亲说道,当他度过了还算不错的一天,快要重见天日了,太太却往往还在窒息的边缘苦苦挣扎。狂暴的拉扯会把快要脱困的人拉下来,引起怨憎,依次又产生愤恨、歉疚和无数负面的情绪。因此,我们先别以为对方家里人那么多,而自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对于丧亲者来说,外来的协助是极为宝贵的,温柔地伸出援手吧。拥你入怀再多的鲜花,再多的膳食和慰问卡,都

无法取代你个人的同在。心中的温暖,一种特定的慰抚作用,只能在人与人的接触中产生。伸出手来温暖地触碰,被坚实的臂膀拥入怀中,一同落泪,都格外能够抚平悲伤。我婆婆葬礼的那一天,一位侄儿带给我的肢体接触,让我明白这种身体带给心理的支撑的重要性。那是一个酷寒的十一月天,气温不到华氏十度(摄氏零下四十度)。定居在加州的丈夫和我,身上只有最单薄的衣物,我穿一件质料很轻的外套,我丈夫则是平常上班穿的西装。萧索的墓园里,冷风呼嚎着,大地冰封,我们下了车,脚下吱吱嘎嘎地响。侄儿大卫为我们开车门,我们下车,他没有走开,反而把大衣拉开来,张开手臂将我们拉向他的身体。大卫块头很大,很轻易地把我们拥入怀中,用大衣阻挡寒风。我们并立着,一直到葬礼结束。每次讲起这件事,我没有不为之哽咽、热泪盈眶的。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卫的体温给了我们温暖,而是他那双臂膀带来的庇护,还有那份细心体贴感动了我们夫妻俩,让我们的哀痛好过了点。当最需要的时候,不同辈分的人相互伸出援手,我很感激那些时刻和记忆。化解这世上的不幸卡尔?孟宁格(Carl Menninger )曾说,我们的生命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化解世界上的不幸。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提供这么做的机会。有时很花力气,有时却轻而易举,有时是在葬礼时用大衣拥着自己的亲属!但是很多人却因怠惰、害怕或自私而裹足不前。帮助一位遭受丧亲之痛的人,就是在化解这个世界上的不幸。那可能会耽误你的计划,打乱了你的行程的安排,但是帮助别人是件很有价值的事,这便是给你的犒赏。罗伯?温宁嘉在《希望的礼物》(A Gift of Hope )一书中,谈到了如何从打击和心碎中熬过来。他采访一百多人,想明瞭他们何以能禁得起生命中重大的悲剧事件。结果有个重要的发现:那些人总是记得某个扶助他们、并且带来希望的人。露薏丝?卡柔(Louise Carroll)于《安慰》一文中也写道关于哀伤的人,“虽然看不出他眼中含着眼泪,但是身体上的触碰和爱的关怀一定让他的内心为之温暖。往后,他也许记不得当时人家说了什么,但他将会记住那份温暖和亲近。那将会有一层爱的油膏覆盖在他的悲伤之上,帮助他度过艰难的时光。”爱的油膏要怎样才能创造出来呢?只要真心关怀,有助人的意愿、倾听的双耳、诚挚的祈祷,和尽可能到场与他们同在。初接触到丧亲者,要对他们开口说些什么是很难的,很多人会回避他们,因为想不出该讲什么话才适当。似乎没有任何话语和措辞是对劲的。但是用不着那样,你只

要讲出心里的感受就可以了。圣艾修培里曾经写道:“唯有带着真心看待事物才能看得正确,光凭肉眼是看不到要点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太会隐藏自己真正的感情。当我们询问一位痛失所爱的人最近好不好?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还可以。”我们要越过这些刻板的答案,探出真情。与你同在有时候拥抱或握手所能表达出的切身感受,要比话语来得好。我常问那些丧亲者,什么是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讯息,他们总是一再地说,那时人家讲了些什么话都不记得了,但是那天来到家里的人,他们总都记得。到丧亲者家中吊唁时,态度要委婉坦然,有同情心。同情心是指从怜悯进入到感同身受,是用一种温厚的方式对他们敞开胸怀。这意味着要把个人的忧虑和需要搁一边,完全把自己腾出来,与丧亲悲痛之人“同在”。表达同情通常是什么话也不要说。我看到一位牧师的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位牧师来到逝者的床边,和亲属们一起祷告之后,便进到客厅,脱下外衣,解下领带,然后在一张摇椅上坐下,一言不发。我们安宁疗护的义工一看到那位牧师坐镇下来,便明白自己该做的已经告一段落,不必再逗留下去。牧师会照料逝者的妻子,一直到其他亲属赶来。他并没有说什么话,但整个屋子都能因他的存在而感受到那份悲悯。我叔叔过世的那天晚上,情形也与此类似。一位年轻人前来吊唁,自称是我叔叔十年前中学教过的学生。他说我叔叔是个好人,一位很好的老师。之后他就在屋内的角落坐下,整整逗留了四个小时。到最后,那位年轻人默默地跪在叔叔的灵柩旁边,之后才辞去,我叔叔一家人和我都感动得说不出话来。那么漫长、悲伤的四个小时里,那位年轻人什么话也不必说,他的同在胜过千言万语。附录——不得体的客套话人们在内心不安或讲不出话时,通常会说些陈词套话。我和很多有过丧亲之痛的人谈话得知,当一个人刚刚失去所爱时,最不适宜向他们讲些客套话。老掉牙的客套话太做作,太没有意义,一点都帮不上什么忙。事实上,那会让哀戚的人觉得不被人了解,更感到孤单。请不要说:时间会治疗一切。看开点吧。你心爱的人已经上天堂了。老天决不会让我们承受不了的。请你节哀。你的感受我能了解。一切都会没事的。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请尽管说。请改说:你一定感到这样的痛苦没有止境。这种痛苦实在太令人难以承受了。你心爱的人已经解脱了,但我知道你还很痛苦!你一定觉得非常的苦。请你尽情地哭吧

,没关系的。我好担心你,真不敢想像你现在的感受。我能为你做什么吗,请告诉我。我明天再打电话来,看看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作者:文/琼恩?柯尔芙 (临终关怀专业医师)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篇十
《朋友间礼貌称呼》

朋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别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校称:寒窗、鸡窗。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学生称:门生、受业。 同学称:同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0228.html

    【朋友的父母去世了】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