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观后感

| 乐学园 |

【www.guakaob.com--乐学园】

《我的1919》观后感篇一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让签字。”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终于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这部电影,这并不是一部新电影,甚至有点老。早在我读高一的时,历史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这一部片子。但由于种种原因,观看的时间一再推后。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种战争片,整片充满着鲜血和枪炮声,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充满看不见的硝烟,充满着悲壮。1919年是个特殊的时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这是这部电影的内容。

当我看到顾维钧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时;当我看到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时;当我看到他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时,我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我为他感到自豪,他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而当我看到肖克俭因为组织留学生抗议,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直至最后一书告爱妻,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我为他而心痛,为他而愤怒。他要用他的热血来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民。然而当时在他们背后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也许正是印证了那一句至理名言“弱国无外交”,当时的政府竟然会要求代表团在和会上签字,他们完全不顾及人民的想法。

巴黎和会是失败的,但我个人觉得,它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真因为这个巴黎和会,才有了五四运动,我们要感谢顾维钧,是他拒绝签字,因为这样,1919年才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才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1919年6月28日,中国人民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弱国无外交”,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现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了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今天天在下雨,与之我的心情也是充满了愤怒.

历史上的1919就是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转折点,而电影[我的1919]却是记录了1919年哪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总是看到了江山的满目创伤,多少的英雄长眠地下,多少失去家园和儿女的中国人在哭泣.

心情很是不爽,总觉得中国哪个时候的因果关系是:清的闭门锁国和糜烂的王朝,腐败的官僚,造成的民不聊生.人们的无知和社会的现实,让中国的历史上重重的落下了耻辱的痕迹.

[我的1919]是外交官顾维钧的回忆录,里面记实了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ZF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肖克俭自焚的场面,我仿佛和大多数的人一般,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燃起的熊熊烈火,在不断的壮大,永不熄灭.

列强们的逼迫,中国人却是不屈.我们仍然要昂首,我们要向前看.

山东的割据,让我们看清楚了列强们的无耻,这也让他们在以后的历史中受到了惩罚.

我想到了弱国的悲哀,没有在国际上占据地位,所以我们的土地就要受到列强们的割据,却割给日本.这个恶心的民族.

我们的一系列的内斗,已经是创伤累累,已经没有办法和他们斗了.所以我们就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只有向上,别人才不会看不起你,只有向上,我们才不会带着耻辱.只有向上,我们才能够站在世界的顶峰.

我们要迎头向上,冲破前面的阻隔,冲破黑暗的束缚.黎明,永远都是象征!

我们不要背负着亡国的耻辱.

我们更不能让哪个充满了幻想的民族凌驾于我们的头上.

我们应该努力.

[我的1919]

我热爱中国,这个祖国是我们的家庭,我们只有和睦相处,才能够团结一心.

我想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分子力量,虽然和螺丝钉一般,却也是力量.全国的各个人们都献出自己的力量呢.是否能够推动这个社会.

推动地球,那是我的幻想.

而创造完美的社会,这是我的梦想.

我们都应该向前进.

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 创造,拿起手中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终于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这部电影,这并不是一部新电影,甚至有点老。早在我读高一的时,历史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这一部片子。但由于种种原因,观看的时间一再推后。

历史上的1919就是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转折点,而电影[我的1919]却是记录了1919年哪个时代所发生的事情.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总是看到了江山的满目创伤,多少的英雄长眠地下,多少失去家园和儿女的中国人在哭泣.

心情很是不爽,总觉得中国哪个时候的因果关系是:清的闭门锁国和糜烂的王朝,腐败的官僚,造成的民不聊生.人们的无知和社会的现实,让中国的历史上重重的落下了耻辱的痕迹.

列强们的逼迫,中国人却是不屈.我们仍然要昂首,我们要向前看. 山东的割据,让我们看清楚了列强们的无耻,这也让他们在以后的历史中受到了惩罚.

我想到了弱国的悲哀,没有在国际上占据地位,所以我们的土地就要受到列强们的割据,却割给日本.这个恶心的民族.

我们的一系列的内斗,已经是创伤累累,已经没有办法和他们斗了.所以我们就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只有向上,别人才不会看不起你,只有向上,我们才不会带着耻辱.只有向上,我们才能够站在世界的顶峰.

我们要迎头向上,冲破前面的阻隔,冲破黑暗的束缚.黎明,永远都是象征!

我们不要背负着亡国的耻辱.

《我的1919》观后感篇二
《《我的1919》观后感》

确切地说,在上大学之前我对1919的认识都只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上。它的历史意义是历史老师多次重复才强硬地记忆在我的脑子里的。我知道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不合理特权,想要维护中国的主权。但是野心勃勃的日本帝国态度强硬地拒绝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合理要求,而且还得到了美国等对中国图谋不轨的列强们的支持!!然而北洋政府居然还准备在这样的合约上签字!!!!这次的外交失败化成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点爆了各阶层人民积蓄太久的愤怒!我也知道1919年的这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知道的仅是这些了。1919,我不知道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到底是哪般哪般,做了何种努力,也不知道列强是如何欺负我们的,甚至不知道还有位铮铮铁骨的外交才子—顾维钧。可是,这次的电影《我的1919》告诉了我这些,让我切身感受这段交杂列强欺凌和北洋政府的无能无知以及中国爱国分子的铮铮铁骨与威武不屈的精神的历史片段。说实话,课堂上看的时候不是太懂,后来百度了下顾维钧、肖克检等主要角色和巴黎和会的具体情况再看这部电影,罢了再次思考那些对于1919的历史定位,不再只是了解,多了些领会,有些东西会铭记在心里。

故事情节就不再叙述了,只说我观影后的收获。首先影片给人印象最深的无疑是顾维钧在外交是的不卑不亢,灵活机智,据理力争的形象。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外交家应有的范儿,在列强的欺辱面前毫不示弱。他有为国家豁出去的胆量,也能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努力维护这个满是伤痕的祖国的利益,是个令人敬佩的优秀外交家。但

是让我思考最多的却是与顾维钧形成对照的肖克俭及那些爱国民众。不可否认,他们都满怀爱国热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为民众取得更多利益,他们不顾一切游行、抗议,甚至最后绝望的肖克俭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的场景都是如此感人,可是这些热血青年所做的爱国行为真的都是对的吗?是不是当问题抬到爱国这个主题是,行为就可以不理智,不用考虑这些“爱国运动“是否会影响大局了呢?在中国面对列强欺凌艰难外交的时候发动罢工浪潮还被捕已经让中法关系更加紧张了,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更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接着又是集会、抗议。。这不是添乱吗?更让人心痛的是他们不加思考围打顾维钧的情节,真是不问是非, 不分黑白。爱国民勇敢,充满激情,这很好。快撑不下去的中国需要民众的觉醒和反抗,但绝不是这种不顾大局的盲目爱国主义!爱国行为不应该是情绪的产物,而是要时刻与国家的动态相连。他们那些激烈而直白的爱国主义固然能引起爱国者的强烈共鸣,但自以为是的草率行事,更多的是会适得其反,让国家陷入更深的僵局!爱国需要有智慧的思想者,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莽夫!再说说肖克俭在凡尔赛宫广场的自焚,真的令我感动不已,现在想到那一幕,依然无比触动。我想肖克俭是想用生命表示对国家的绝望,对腐败无能的政府和无耻的列强的抗议,也是想唤醒沉睡麻木的中国人罢。。。那是肖克俭最后的呐喊,是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是他对信仰执着的追求。但从理性的角度讲,肖克俭的做法是明智的吗,这对帝国主义的肮脏交易有什么影响呢?对无能的北洋政府有有什么

影响呢?为什么不留下来引导正确的工人运动呢?选择飞蛾扑火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只是让正需要爱国青年的祖国又失去了一个人才,多么可惜啊。

不论怎么说,顾维钧和肖克俭及民众的爱国精神都是十分令人触动的, 同时也发人深省。活在当代,中国国力在不断提升,再不是一个懦弱不能的小国,被欺凌的可能确实比较小了。可是这物欲横流的新中国,大家汲汲追求都是车子,房子,金钱,权利,享受、、、试问,倘若他日中国再次被欺,又会有几个青年愿意放弃一切奋起反抗呢?

《我的1919》观后感篇三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看完《我的1919》这部大片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中国代表团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所受到的种种屈辱而感到震惊,为在和会中英、美、法等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作为盟友的中国的行为而感到痛恨。此时此刻,我深深的感悟到“弱国无外交”这一真理。

1914—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实质上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

《我的1919》正是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召开的巴黎和会而导演的。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这次会议的实质正如克里蒙梭所说的:“不割地、不赔偿,那我们还要这场战争干什么?我要像榨桔子汁那样把德国榨干。”实质上这次会议就是要求德国、奥匈帝国等战败国割地、赔偿以及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了这次会议,但是,在会议谈判以及外交斡旋的过程中,中国代表团受到了种种屈辱。大片中由陈道明主演的驻美公使且素有外交才子之称的顾均维,他刚出场就遭到了巴黎街头的一些一战期间的老兵的洗劫以及后来那些妓女的围堵,这些都反映了一战后的法国的混乱,进一步可以想像得到一战对欧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中国代表在谈判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碍。首先,中国代表在提交会议提案时,遭到了法国总理即当时巴黎和会主席克里蒙梭的冷淡,中国原该有五个代表席位也只剩下两个。在和会上中国代表向会议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中日“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有的各项权利等要求。但会议被英、法、美等国操纵,不在乎中

国的合理要求,只将山东问题列入会议讨论。这些都说明了这次会议是赤裸裸的强权主义,没有实力,一切都是空谈。

外交是复杂的,不仅需要外交代表人机警,更重要的是需要充足的国力作为后盾。在争夺出席席位上,顾均维的做法让我感到吃惊,他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中国的权利,让我从心底感到佩服!

顾均维和肖克俭是好朋友,虽然他们之间经常为工作方式不同而吵架,但他们都有一颗火热的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在这次和会上,使中国能够得到平等的地位,得到山东的主权而努力,肖克俭一直都在为和会谈判收集有利资料,当他看到他的妻子梅从国内带来的资料时,他兴奋的像个孩子,却使得他的妻子梅心生抱怨:“书比我还重要啊,早知道这样,我就不带这些东西来了。”最后,在得知中国在和会谈判中失败的消息后,肖克俭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为了表达中国人民的愤怒,为了激起世界正义的力量,他在凡尔赛宫会议前自焚了,当时我感觉心理像塞了一块石头似得,很难受,很压抑„„。

在顾均维第一次出席巴黎和会的会议上,日本代表为了夺去我们的山东省,谎言戏说我们中国没有派遣一兵一卒,没有为大战的胜利作出贡献。顾均维机智的用一个怀表欲擒故纵地戏弄了日本代表牧野,怒斥他们的行为是公开的盗窃行为,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证明中国为这次战争派出了14万华工,这些华工遍布整个欧洲战场,为作战的后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华工大多数都是来自山东省的,他们都是希望大战结束后能够让山东重新获得自由。顾俊伟正言说:“山东是我们中国的,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在战略上,山东也是孔子的出生地,孔子在我们中国就如你们欧洲的耶稣,而山东对于我们中国,

就如你们欧洲对于耶路撒冷一样,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欧洲不能没有耶路撒冷。”顾均维的这一场舌战赢得了部分代表们对中国的同情,也赢得了世界正义人士对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中国的支持,因此,后来,克里蒙梭遭到了正义人士的袭击,这些都是正义人士对正义的呼吁。

顾均维第二次出现在巴黎和会上,那是宣布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时候也是和会结束代表们签字的时候,那时候,顾均维很失望,对和会的代表们失望了,我也看到顾均维愤怒了,为英、法、美等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同盟国感到愤怒,为他们不顾中国人民的感受把山东权利移交给日本而感到愤怒。最后,中国代表顶住了北洋军政府的压力拒绝在和会上签字。

在片尾里的那个裸男所唱的:“我是上帝,我是神仙,福禄灾难由我来降临,生杀大权由我掌,惩罚奖励我分配,想给灾难用炮弹,想给福禄用漆封,快些向我做祈祷,免得天上飘黑云。”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场景啊,强烈的讽刺了列强们赤裸裸的强盗行为。

看完这部历史剧之后,我的大脑是一片空白,我仿佛又看到了八国联军侵入圆

明园烧杀抢掠的强盗行为,我又想起了南京大屠杀的情景,在这一刻,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义愤填膺,我热血沸腾了,我甚至恨不得化身为绝世杀手,让这些强盗们一个个客死异乡,但是这些都已成为历史,我们不能改变它,我们唯有记住它,让它刺痛我的心,让他刺痛国人的心,让我们记住曾经的所受的屈辱,让我们永远都要记住这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信息学院10级自动化二班

张良仁

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我的1919》观后感篇四
《《我的1919》观后感》

杰哥制造 必属精品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展示的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的这段尘封的历史。1919年一战刚结束战胜国便在在法国召开凡尔赛会议即"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然而当时中国自以为作为战胜国参加和会,就可以借此对过去百年所犯下的错误加以改正,废除外国在华特权,收回中国的领土,但这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盛宴” 中国任然只是“鱼肉”,给中国人的只有屈辱。

《我的1919》从顾维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巴黎和会及自己心路历程的记述,还原了一个比较真实的历史场景,唤起了观众对那个年代的追忆和感慨。 当时的清政府,落后而腐朽,对外无法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却残酷地镇压各种形式的爱国运动,已经完全沦为了列强们以华治华的暴力机器。“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人,就别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一味地服从只是一种奴性的体现,完全无法换来丝毫的怜悯,反而只会招来更多的厌恶情绪。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当时清政府的孱弱决定了中国在国际交际事务上处于的被动地位。不可否认,顾维钧是国际外交界的天纵英才,此外,他还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责任感,可以说他的一生就是外交的一生。

电影中顾维钧在会议上制造的“金表事件”是对日本的戏弄和嘲讽,毫不留情地打击了牧野男爵的嚣张气焰,借用类比的方法引出了自己观点,一席慷慨激昂的讲话让人难以忘怀,尤其是最后一句: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山东是永远是中国的,她就象母亲的孩子,永远不会送给任何人!”虽是短短的一句话,语气却中饱含着其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愤怒,以及对国土遭到践踏的悲痛。正是这个恰到好处的类比,诠释了山东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引发了在座他国代表的理解与共鸣。美国总统威尔逊第一个开始鼓掌,紧接着除日本代表之外的所有国家代表都献出了自己的掌声,高傲的西方人也不得不为这东方人的智慧所折服。电影的另一条“爱国线”,则由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牵动。弘扬爱国思想,唤醒麻木民众,组织华工抗议游行,肖克俭代表的是具有先进思想的爱国先驱者形象。也许,有人觉得这种人存在的价值并不大,在历史的长卷中甚至无法留下自己的名字。但是事实好像并非如此,历史之所以能前进正是有无数这样舍生取义的先驱者的推动,他们每个人的力量积聚到同一个点上时,也能发挥排山倒海的巨大作用。所以永远不要忽视人民的力量,正如那句古话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个场景让我难以忘怀,凡尔赛宫前的那一抹灼眼的火光。那是肖克俭最后的呐喊,是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是他对信仰执着的追求,同时,也是湮灭。从理性的角度讲,肖克俭的做法并不明智,这对帝国主义的肮脏交易毫无影响,他应该留下来继续引导工人罢工,也许他能够用实际行动唤醒更多麻木的民众。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飞蛾扑火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肖克俭用自己的身体点亮了一盏明灯,引燃了更多中国人心中的斗志,同时也刺痛了列强们的双眼。他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不畏强权,从今天起,中国人将挺起自己的脊梁!

然而在今天,我们不会再被欺负, 中国早已走出了“弱国无外交”的阴影。现在我们能在国际上以大国姿态行事,可以与其他国家相抗衡甚至超越一些发达国家了。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安于这太平世界,放任让自己,要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要重新回忆起那段屈辱的往事,用它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电影《我的1919》让我们见证了先驱们为国家所付出的努力与代价,今天,我们也应该发愤图强,为我们的国家,人民努力!!!

《我的1919》观后感篇五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在历史的轮回里,中国充满了沧桑.

我知道,作为那个时代的中国,得到这样一个令我们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大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俗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这是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中国,一个拥有四万万铁血儿女的国家,饱受了多少的心酸悲苦,欺压暴虐,他们是在怎样的忍受这样的羞辱!但顾维钧和先进的青年们再次让我们沸腾起来,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去赞扬他们,他们是铁铮铮的好男儿!面对屈辱的历史让我感到了愤怒,顾维钧精彩的演讲使我感到激昂,那不屈的意志,铮铮的铁骨更使更拍案而起,心潮起伏!

我仍能记得影片开头那激昂而悲壮的音乐,那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威武的石狮子屹立在战火之中似乎象征着东方睡狮的觉醒!人们所痛恨的战争在1918年11月11日结束.

影片有一个镜头,克里蒙梭在比剑,那种张扬的狼子野心毫无保留的展现了出来,他要瓜分德国,那也就注定了他必然要在中国问题上做出可想的结果,顾维钧特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终也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而结果.但是,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坚定,中国人的执着,中国人的勇气,中国人的铮铮不屈!

至今我仍深深震撼于两次和会上陈道明那精彩绝伦的表演!顾维钧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俊朗劲挺,眉宇之间英气逼人,看着他耍弄那条狗一般的日人外交官,当众发言的顾维钧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下来,"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左手拿着表向四面展示)."(这表实际是他捡到,这里借题发挥,顾的机智展露无遗~),会场开始交头接耳,顾维钧彬彬有礼的样子,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说到这脸上还是笑).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面孔严峻起来,语调升高),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一个高潮) 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第二个高潮,语气加重,一波比一波高) !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为这个"盗……窃"之间的停顿叫好!) 是不是无耻啊 是不是…极端的无耻 !!! !!!(语气凌厉到了极点,说话同时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地一插,旋即猛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剑光,闪电般射向那无能可怜的日人!)

再说说最后一场戏.如果说第一次和会的亮相陈道明是一种阳刚劲健的融化力的话,最末的亮相那就是一种同样带着阳刚劲健的凄绝愤慨之美,顾维钧的"沉痛的低调"映照的是一个国家的凄绝无奈,或者说,他个人的沉默寓示着一个大国无声的愤怒和创痛.我看到陈道明凝着脸,咬着牙,红着眼,右手成拳抵在那份耻辱的和约上,提起来,顿了一顿,接着一个决断往和约封皮上一敲,最后无限沉痛化为一句淡定却有似千钧的话,向无耻的列强的宣言——"请你们记住 请你们记住 中国

人永远不会忘记 这沉痛的一天",旋即侧身朝会场外走去,甩也不甩主席团那帮鸟人,看也不看那些轰然围上来的各国记者,面无表情,眼神坚定,甩手大步,如同武侠片里的大侠,竟是带股气场般,记者堆不挨他的身破浪分波般散开去……

我是一个山东人,当我看到他高亢的热情与激昂的斗志时,我感觉自己时被燃烧了一样,"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是多么一句经典而又坚决的表态!作为一个山东人,一想起自己的家乡曾经接受过怎样的血的洗礼,怎样的压迫摧残,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愤怒!一种久久也不能平息的怒火!有的时候我们太过于安于这太平世界,放任的让自己疯狂,舒适安逸的生活磨灭了我们的斗志,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 是不是要重新拾起那以不曾记起地往事 !那是一段心酸悲痛的历史,我们真的不想在去提起它,它会触痛我们的伤疤,我们的屈辱!!!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虽然它是痛的,但我们的痛苦不能白白的遭受,我们的祖先替我们承受了这么多的屈辱,一步一步的挺过来,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

在今天,我们不能再被欺负,我们要重新回忆起那段屈辱的往事,用它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勿忘国耻!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气势,有中国人的勇气,有中国人的脊梁!山东,一个对我而言是多么深刻的词语啊,我在这片土地上成长,她给了我生命,哺育我,教育我,勿忘国耻!

《我的1919》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战乱平息后的时代,1919承载了太多太多. 中国人民还我河山拒签条约的请求,中国代表团唇枪舌战对决帝国主义的争辩,中国政府的妥协退让.我敢说在巴黎抗议的中国人都是勇敢的.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山东的爱,对中国的爱,对中国魂的诠释.书写了一张凄烈,壮美的历史画面.一句"他们欺骗了我们"道出了列强的真正嘴脸,好一群剪了辫子的中国人!

然而,巴黎和会——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不惜牺牲中国的利益来维持所谓的和平,帝国主义的棍棒破坏了中国人的讲演,一幕幕残不忍睹的厮杀,加在了中国人的头上,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人的神圣主权,但蹂碎不了中国的魂.

可中国人民的声讨,换来的只是军阀政府的一句"签字吧".我不知道他们那些"公仆"们是如何理解的,如何能忍受

1919中国对帝国主义西方列强第一次说"不",顶着政府的压力,顶着人民的压力,顶着中国的外交压力,顾维钧仍然没有退缩,挽回的是什么 留住的又是什么 印象中还存留着那片烈火,那激昂的琴声.他是中国人民用血液点燃的,是中国人民用身躯支撑的!

是的,中国需要强大,更是在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们必须要挑起这个重担,而且,我相信,我们能够做好!

————段浩瀚

10软、网51

2011/5/15

《我的1919》观后感篇六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在一次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上,我们观看了爱国影片《我的1919》。我曾经看过这部影片,当我再一次观看时,我的情感又一次进入剧中那个年代、那个环境,我真切地感受顾维钧、肖克俭那样一批人的精神世界之后,我时时涌动着一种热力,不由自主地在纸上记录着一段台词、一个细节抑或一个场景的气氛。我知道自己再一次被它感动。于是,我想对这部影片以及片中的主人公—顾维钧做一些评价并且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在西方文化和文明以前所未有的诱惑深刻地干预着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同时,西方国家的中心主义情结和霸权优越感又刻骨铭心地刺激着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和破坏社群的认同想象。90年代以来,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受挫、美国对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刁难、加入WTO面临的层层阻碍、日本对钓鱼岛的挑衅、一些国家对南沙群岛的虎视眈眈,特别是1999年美国对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的轰炸、台湾李登辉“一中一台”政治意图的公开化。

这一系列事件都激发了相当数量的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于是,“中国可以说‘不’”作为一种流行话语便代表了朝野上下具有相当公众性的社会心理。《我的1919》理所当然地将在中国历史上那样一个沉痛而绝望的“中国不可以说不”的事件叙述成为了一个激烈而悲壮的“中国可以说不”的故事,,1919的历史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舞台,演出一种慷慨激昂的国族想象。

《我的1919》,这部以描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西方列强欺辱中国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巴黎和会事件为题材。在这次会议上,西方列强强迫作为战胜国一方的中国接受丧权辱国的战后条约,从而引发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意义当然远远不只是举起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旗,而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使国人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文明古国,由于自身政治经济

文化的落伍,已经濒临被“开除球籍”(鲁迅语)的绝境。

因而现代化实际上成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关键词,在当时,现代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批判性反省和革命性改造,而且也在于对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开放性“拿来”和几乎“全盘”吸收。这一历史性的阶段,对于这以后中国的百年历史,应该说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这部影片以民族和国家为故事主题,以承载这一民族精神道义、勇气、智慧的英雄或英雄群像为叙事主体,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二元对立为叙事格局,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的直接或间接的国家威胁作为叙事中的危机驱动元素,以红色意象的中国革命与黄色意象的中华文化的重叠作为国家主义置换民族主义的视觉策略,用一种“爱国主义”的精神模式,在调用民众民族主义情绪来强化对西方国家强权势力的拒斥的同时,也通过塑造共同的民族意识和社群信念来凝聚人们对既定国家秩序和结构的信任和维护,国家主义精神借助于民族主义感情获得了语境支撑。

影片所塑造的主要“正面形象”顾维钧、肖克俭等都具有西方教育背景,故事的环境也在法国巴黎。但五四前后,以国家的现代化为背景的中西文化冲突,以鲁迅、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反省,五四运动那种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精神在影片中都很少被感受到。

影片整个叙事结构是以西方国家对中华民族肆无忌惮的欺辱和中国人对这种屈辱的义正词严的抗争为基本叙述框架的,影片极力渲染和烘托一种民族尊严和民族情绪,很少关注西方各国为什么能够如此无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数千千万人的民族利益;更很难回答既然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

显然,这部影片并不想讲述一个让人“温故而知新”的历史故事,而是叙述了

一个塑造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故事,影片用一种封闭的叙事策略回避了历史所留给人们的“症候性”疑问,淡化了历史意识和理性精神,而强化了其抗外、反帝的民族主义情绪,影片将这一事件所导致的当时的民族自我反省的革命性实践精神转化为现在的对西方霸权所产生的民族反感。应该说,这与其说是一种艺术的需要毋宁说是时代的需要。

1919年,对于本世纪的中国是最具魅力的年份。影片选择了“巴黎和会”这样的国际重大事件作为背景,描绘了一群中国人的典型。

影片中进入西方人视野中的英雄——顾维钧(主人公)是一位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精通外语的中国人,影片极力地展示了他的个人(而不是国族)才华和魅力,表现了他如何以能言善辩惊服了西方人,特别是征服了两位法国房东让娜母女,他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精英,他作为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全权代表之一,在这场国际外交风云中,高瞻远瞩,以其卓越的外交才华,舌战日本,游说欧美,力争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民族权益,改变中国屈辱的外交地位。

1919年1月28日,他在巴黎和会上即席发表了影响全世界的阐述中国立场的演说。这次演说被誉为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经典性的发言,载入中国外交史册。当和会即将举行闭幕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团长和其他成员纷纷逃离时,顾维钧、王正廷坚持到闭幕,拒绝在和会上签字。这个行为,被历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划下最光辉的句号。毛泽东主席说:“我很敬佩顾维钧先生的外交才华和为人”,这无疑是对顾维钧的外交生涯作了最高的评价。

顾维钧睿智、潇洒的态度,确立了影片的主题、影片的基调,也确立了这个人物的内在性格;顾维钧的个性,表现了一个民族的一个时代。

影片播放结束,我已经感到热血沸腾,心中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觉悟。 "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这坚实激昂,代表着四万万人民意愿的声音在巴黎会上让世界为之一惊,一位年轻有为、充满爱国情的中国外交官,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但尽管这样,在1919年,那血雨腥风、国衰民弱的日子里,中国人民还是只能面对丧权辱国的协议。这是外交的失败,这是政府的失败,这是中国的失败!

悲哉!悲那 列强的铁蹄在中国的领土上肆意践踏;悲那中国政府昏庸无道,软弱无力,悲那外交官虽然以精彩绝伦的演讲博得了喝彩,却换不来一份平等的协定;悲那拥有四万万人口的泱泱大国却不如日本说话更有份量。国人的愤怒,化为烈火在巴黎熊熊燃烧;青年的愤慨化为"五·四"在中华天地上如火如荼,不签字的中国人才对得起民族,对得起时代。

记住这个年头,1919,饱受凌辱的中国第一次--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1919,这个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以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没有经济发展,没有长治久安,没有国富民强,就算有100个,甚至1000个顾维均,也会被列强藐视蹂躏。惟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历史的车轮辘辘向前,人类文明高速发展,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虽然硝烟不再弥漫,炮火不再轰鸣,鲜花取代荒芜,笑容驱散恐怖,但新的正义新的形式紧张激烈地进行着,各国的科技、文化和经济就是新的兵种。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重任,面临着时代,对于我们的严竣考验,在这风华正茂的时期,我们没有理由不充实自己,学好知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绝对没有过时。也许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像顾维均那样在和会上慷慨激昂,但有朝一日,我们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激情四溢地宣读自己的成果,那同样是自豪的中国之音。有实力,才会有魅力。我们努力要让祖国富强,祖国的富强才能使我们说话更加理直气壮,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于我们今天的一分一秒,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国家富强的需要。

让我们记住1919,记住它给我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警示;让我们回味1919,回味它给我们带来的痛楚与苦涩。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勇于进取,开拓创新,在纷乱的国际格局中,将历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的1919》观后感篇七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又一次警钟长鸣,给我们以居安思危的训诫!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顾维钧受了感动,说:“山东是中国的,我们拒绝签字!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了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

平等是何等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脯,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现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了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 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志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一颗再尖锐的沙砾,又怎么能敌过一块坚固而巨大的石头呢?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这样慷慨激昂而又字正辞严的话语又有什么用呢?充其量是赢来了让娜母女的支持。有用么?无奈啊!

实际上,不论何时,国家强则外交赢的真理都是不变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建国初期为什么饿着肚皮都要发展重工业,为什么坚苦卓绝都要研究原子弹氢弹,为什么排除万难都要钻探油气田。或者说为什么如今的朝鲜要发展核武器,为什么当代的印度要搞航天。

为的就是能在世界舞台上说一句有分量的话,为了能在这个地球上站稳脚跟,不致像鲁迅先生说的,被开除“球籍”啊!

巴黎和会结束了,棕红色的漆封里,掩埋着死难者的尸骨,掺和着中国人的

血泪,为列强们的分赃画上了句号。影片沉重地向观众又暗示了一条历史规律:弱国没有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我的1919》观后感篇八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每一部描述历史的电影都有一股股震撼人心的力量,那份历史厚重感会让你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完《我的1919》之后,我颇有感触。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

一颗再尖锐的沙砾,又怎么能敌得过一块坚固而巨大的石头呢?

请13亿的中国人牢牢记住吧: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影片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这是一位中国外交官讲述的一段屈辱的外交史,当我在写这些的时候电影中的一幕幕又呈现在我的脑海里。愤怒!当日本无耻地要求占领山东的时候,当顾维钧正义的呼声遭到拒绝的时候,当中国人民被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我们自动

么能不愤怒?当中国人民展开拒签和约斗争的时候,当顾维钧、陆征祥不顾北洋政府的命令拒签和约的时候,我们又怎能不感动呢? 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赤诚的爱国之心,也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它会永记在我们心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它更激励我们发愤图强,学习更多知识,长大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1919》观后感篇九
《《我的1919》观后感》

观看电影《我的1919》有感

——谈理性爱国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顾维钧如是说,部分有正义的法国人也是这么说。1919年一个特殊的岁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举国上下对巴黎和会充满了期望。期望能从巴黎和会上挽回中国在一战时失去的利益。但事物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巴黎和会深刻的验证了弱国无外交的真理。正如:顾维钧最后说了一句“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一天”。理性爱国,时代的需要。

一、谈谈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这个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和会,又是个大国操纵的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遏制德国及苏俄等战败国,与此同时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企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和会上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中国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但英、法、意主张将德国的利益转送给日本,美国提出暂交英法意美日五国共管,遭到日本拒绝。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的权益。当时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之一,驻美公使顾维,27岁出任驻美国公使,是当时最年轻的外交使节。1919年,他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出席和会。在会议上,他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宗教等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但日本凭着自己强大的势力威胁和会主席,这是何等的无耻。而英、美、法三国,不顾中国代表的强烈抗议,仍然宣布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提案被否决了。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引起中国人民的抗议,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人民运动不断涌起,顾维钧等

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中国政府却要求签字。中国政府的腐败妥协令中国人民愤怒,也令顾维钧愤怒。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顾维钧以理服人,他的爱国、才领无一不让人佩服。

二、谈谈钓鱼岛事件

中新网10月14日电 综合报道,日本上演非法“购买”钓鱼岛闹剧一月有余,就在中日双方将于近期举行新一轮磋商之时,日本政府围绕钓鱼岛问题仍动作频频。外交方面,日外相将访问欧洲三国,并准备在五个国家增设大使馆,还决定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向国外投放相关宣传册;军事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14日举行海上阅兵式,日美还计划在11月举行联合“夺岛”演习。演习预定在冲绳县渡名喜村的入砂岛实施。该无人岛位于冲绳主岛以西约60公里,面积0.26平方公里。整个岛屿都是美国空军靶场,用以训练对地射击及空投照明弹等。预计自卫队及美军的参加总人数将达1万人。

日本政府罔顾历史,非法“购买”钓鱼岛,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怒和不满。几天来,我国不少城市都爆发了针对日本的示威游行。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冒充爱国青年混杂在游行、抗议队伍中进行打砸抢等活动,严重扰乱了各地治安和正常的抗议活动,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这使我想到了影片里的一个人:肖克俭,一个满腔愤怒的中国人。游行,罢工,示威游行,最后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看到这最后的一幕,我很痛心,虽然我同样被他的勇气,被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所震撼,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不明智的,相比顾维钧,明显稚嫩了许多。因为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

三、谈谈理性爱国

崔永元:没有基本的是非是因为没有基本的教养,没有基本的教养是因为没有基本的教化。不看重法律,不培养公民,打砸抢烧会成为表达习惯。人民网在《日本右翼最惧怕中国民众理性爱国》中说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捍卫祖国的核心利益,是一场道义的较量,一场正义与否的交锋,我们不能被日本的无赖带着走。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让世界看到,和平崛起的中国,政府治理在进步,国民素质在提升。大时代需要大国民,日本右翼最惧怕中国国民的强大。理性爱国、奋力强国、精心治国,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在日本政府做出

侵犯中国主权行动时,我们当然要亮出自己的态度。但爱国应该在中国法律框架。内进行,僭越法律底线的“爱国”行为只能授人以柄,损害国家形象,使亲者痛、仇者快。在日本政府做出侵犯中国主权行动时,我们当然要亮出自己的态度。但爱国应该在中国法律框架内进行,僭越法律底线的“爱国”行为只能授人以柄,损害国家形象,使亲者痛、仇者快。理性爱国,时代的呼声。

学学顾维钧,理性爱国。学学他怀着不卑不亢的精神据理力争,不肯轻易退让;学学他机智和勇敢。《我的1919》,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只有强大了,才有说话的权利;只有理性爱国,才是真正的爱国!

《我的1919》观后感篇十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历史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必须强大。

对于20世纪,最有意义的不是世界大战,而是战后和平条约的签订,这部回忆录主要是讲述外交官顾维钧以战胜国代表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他在巴黎和会上不屈不挠的斗争,他通晓英语,法语,但是他却还是义无反顾的用汉语发言。他是一位勇敢的,智慧的,伟大的爱国青年。

1919年是个特殊的时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中国政府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让签字。” 在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外交失败,代表团成员成了众矢之的,更有甚者,说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愿意以三个人头来换代表团成员的一个人头,之前的担忧“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似乎正在成为现实。国内政府叫他们签字——他们倒像成了卖国贼。

与顾维钧相对应的另一个人,他的好朋友肖克俭,是个不折不扣

的爱国主义者,领导工人有幸罢工,为争取山东权利为废除“二十一条”领导法国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游行示威,最终视死如归,在凡尔赛广场自焚,以死来抗议《巴黎和约》的签订,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相对于顾维钧,他的爱国是激烈而直白的,引起无数爱国者的共鸣。

似乎肖克俭这个人物的出现就是为了与顾维钧相对照的,肖克俭的激烈而直白的爱国容易被人们所儿呢和赞同,但是谁又能说顾维钧不是同样爱国的呢?他在和会的最后,拒绝和约签字,在未接到国内政府关于任何拒绝签字的通知的前提下,仅仅从这里,便可知道他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他与肖克俭不同的只是,他在运用自己的方式与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其实是殊途同归。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种战争片,整片充满着鲜血和枪炮声,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充满看不见的硝烟,充满着悲壮。然而,事情的结果仍然未能被改变,最高委员会最终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然后再由日本将租借地归还给中国,但归还后仍享有全部经济权利包括胶州铁路,这无疑是对中国的羞辱,对中国来说这是不公平的,是极端的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顾维钧没有屈服,没有退缩,他说这种方案无疑会在亚洲种下祸根,对中国不利,对世界和平也不利,他说出了其中的弊端,但却没人相信,反而说那是危言耸听,那就让历史来说明一切吧,充满自信的话语征服无数中国人。

一部电影只有几十分钟,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有多长„„

作为年轻人,这类电影对于我们对来说是沉重无趣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翻开这些影片去看的时候,才能明白里面的内容和深意。中国随着历史的发展告别了战争迎来和平。而在世界的舞台上,仍在继续。这些年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世界纷争都呈现在我们眼前。从前未听说过的国家,一次次再重复着好像这些年代的战争悲剧。伊拉克,阿富汗,到现在的叙利亚,还有危机四伏的朝鲜半岛~~~~。每件事都重现了当年在凡尔赛的谈判桌上类似的情景。不管是当年的万国会还是现在的联合国,发生争执和摩擦的时候,总会有更多无辜的生命用血和泪上演悲剧。而这些中东国家每一个都有当年二次大战中国的影子,不同的只是换了战争的借口和国家的名字。

爱国有很多种,爱国的人也有很多种,我至今仍然不能说清顾维钧和肖克俭的爱国方式究竟孰优孰劣,只是他们身上都具备着那份爱国的热情,这是毋庸置疑的。肖克俭这个人,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存在过我并不清楚,因为查不到真实的资料,但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想说,在我们去判断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时候,或许该设身处地地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任务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位置,这样才不至于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历史的真相,这是我们面对历史时应有的,也是影片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的视角。

岁月永是流驶,天下已然太平。只有向上,别人才不会看不起你,只有向上,我们才不会带着耻辱.只有向上,我们才能够站在世界的顶峰.

历史在不断前进,但那屈辱的历史却无法被尘埃淹没,唯有变得

强大才不会继续被欺辱,中国人是有勇气,有智慧的,那不屈的脊梁无法被磨灭。勿忘国耻!我们责任重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0256.html

    【《我的1919》观后感】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