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乐学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重要情节篇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用知识和信心主宰命运
班级:初一___班长 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
学习提示:利用课后时间读原著,做到了解作家和作品;了解基本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作品艺术特色;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享年88岁。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是她的处女作,是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撰写完成的。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海伦·凯勒和拿破仑是19世纪两个最杰出的人。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2.创作背景
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1898年,海伦·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
1900年秋,再考进哈佛大学的德克利夫学院,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教人难以置信。
最后于1904年,海伦·凯勒成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而且成绩优异。而这么多年来沙莉文老师则一直留在海伦·凯勒身边,并将教科书及上课内容写在海伦·凯勒的手掌上,让凯勒能了解其内容。沙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不离不弃,因此海伦·凯勒一生十分感激她。
从1902年4月开始,她又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在美国的一家杂志上连载她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
第二年结集出版后轰动了美国文坛,甚至被誉为1902年世界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之一。海伦以真实、自然的笔触再现了自己生命之初21年的生活,为世人留下了一首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在中国出版时翻译者加入了海伦一篇优美的散文并以此为书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微勾联·创造背景】
12部必考名著中,只有海伦·凯勒和奥斯特洛夫斯基有着类似的经历:海伦·凯勒19个月大的时候成为一个盲聋哑人,奥斯特洛夫斯基25岁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海伦·凯勒22岁时开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写作,奥斯特洛夫斯基26岁时开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创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自传体散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自传体小说。我们只有在阅读过程在去感受两文作者写作时的感受。
4.阅读提示
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主要写了海伦·凯勒变成盲聋哑后的生活。海伦·凯勒刚开始对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爱等等,她是多么希望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凯勒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凯勒重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凯勒重新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充满着激情。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凯勒学会了阅读,学会了许多的字,也让她知道了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凯勒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比如:过圣诞节、拥抱海洋、体会秋季和冬天等等。
第二,介绍了海伦·凯勒的求学生活。在海伦·凯勒的求学生活中,海伦·凯勒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等等。海伦·凯勒在学习中,由于她的不屈不饶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在这过程中海伦·凯勒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她成功地实现了她的大学梦想,
她进入了哈佛大学。在她的大学生活中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所以在繁重的功课中她非常吃力,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她非常地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第三,毕业后踏入社会的生活。开始遇到了很多悲伤的事,比如:慈母的去世。后来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伟人的帮助和激励,顽强地站立着。比如:爱迪生、马克·吐温等等。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四,写了她参加慈善活动等等。
二、情节解读
全书主要有五章:第一章:张开心灵的眼睛;第二章:信心与希望;第三章:走出黑暗与寂静;第四章:春风化雨;五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章:张开心灵的眼睛
【内容梗概】主要叙写了海伦初到帕金斯盲人学校之前的故事。包括生病之前美好的回忆、生病时父母对海伦无微不至的关怀、莎莉文小姐的到来、初到帕金斯盲人学校等主要事迹。这期间的海伦由一个天资聪颖的孩童坠入无色无语无声的深渊,性格变得怪戾而孤僻,直到莎莉文小姐激起了她的求知欲。
(一)懵懂世界
【主要情节】光明和声音;童年记忆;爱的摇篮;希望
情节1:
1880年6月27日,我出生在美国的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父亲亚瑟·凯勒曾是南北战争时的南军上尉,母亲凯蒂。那时,我们家的屋子被葡萄、爬藤蔷薇和金银花遮盖着,小阳台也藏在黄蔷薇和南方茯苓花的花丛里,成了蜂鸟和蜜蜂的世界。
[解读:优美的生活环境为海伦感受生活奠定了基础,让她在黑暗的世界里嗅到了自然的美丽]
情节点评:
开篇介绍自己的身世,这是自传不可缺少的内容。
【情节点评】叙述了海伦的身世,交代她生活环境的幽雅、美丽,为其热爱生活、抗争命运奠定了基础。
情节2:
我生命的开始是简单而普通的。先是为了命名争吵不休,之后,为了要带我去教堂受洗。我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了不服输(第一次提起)的个性,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个性非常倔强。
[解读:海伦的降生让这个家庭显得更加温馨,为后文爸爸对海伦的关怀备至作了铺垫。]
【微勾联·不服输】“不服输”是海伦·凯勒性格的主要特征。在作品中,她多次提到自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抓住这一性格特征对于我们理解海伦·凯勒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帮助。
情节点评:
【情节点评·不服输】第一次提到“不服输”“好奇心”,暗示了海伦此生的不平凡。
【阅读启示】海伦的不服输性格,给我们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拼搏的理由。
情节3:
一场高烧已经让我失去了视力和听力。在那漫长的黑夜里能得到一点儿光明,完全是靠着母亲的慈爱和智慧。我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无理取闹,在我把母亲锁在储藏室里这个恶作剧后,父母决定要尽快请人来管教我。父亲性格温和,仁慈而宽厚,非常热爱这个家庭。但1896年父亲的逝世,让我第一次尝到死别的悲痛滋味。我和妹妹米丽珠之间的关系也很不协调,直到我懂事之后,米珠丽和我之间变得心心相印。
[解读:虽然是一个复杂的大家庭,但海伦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爱,浓浓的父爱令她身心愉悦,深深的母爱一直包容着她,后来的姐妹之爱更是令她心生幸福。]
[情节点评】
① 19个月的记忆让海伦看到了她一生的美丽。
②倔强的性格和再二再三的恶作剧,为莎莉文小姐的到来做了铺垫。
情节4:
6岁时,父亲带我去巴尔的摩治眼睛,医生表示无能为力,但告诉我说我可以接受教育,于是全家人又启程去华盛顿。在华盛顿,我见到贝尔博士(第一次出现),感到了他的温厚和热情。贝尔博士建议父亲写信给波士顿柏金斯学校校长安纳诺斯先生,请他为我物色一位启蒙老师,并最终如愿。
[解读:贝尔博士给了我们温暖,也带给我们希望——莎莉文老师走进了我的生活。]
【微勾联·终生不忘】贝尔博士、卡内基先生、马克·吐温先生,以及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些名字,在海伦·凯勒的头脑中烙下一个个印迹,就像“好事情”对于阿廖沙、朱赫来对于保尔,令他们终生不忘并心怀感激。
【人物关联·贝尔博士】第一次提到贝尔博士,后来成了终生的朋友。
【阅读评价】朋友,照亮了海伦的内心世界,也激起了她回报社会的愿望。
[情节点评·去华盛顿]有了前文的铺垫,父母为我的奔波显得顺理成章了。这趟旅游让我 看到了希望,并且感到: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重要情节篇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重要情节篇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重要情节篇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章 “张开心灵的眼睛”
本章简要介绍了海伦在家庭教师到来前所度过的一段时光。
1880 年 6 月 27 日,海伦出生于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个月后感冒高烧不退,19 导致胃、脑充血,在救治后失去了听、视觉,变成了一名聋哑人。6 岁时,海伦前往巴尔的摩治疗眼睛,在齐夏姆医生的建议下前往华盛顿,结识了贝尔博士。在贝尔博士的建议下,写信寄往柏金斯盲人学校,寻求家庭教师。
第二章“信心与希望”
本章主要讲述了海伦读柏金斯盲人学校到哈佛大学的这一段历程。
1887 年 3 月 3 日莎莉文老师进入海伦的生活,开始改变她的人生,利用唇读法和在手上拼写单词教导海伦。1888 年,海伦前往波士顿就读柏金斯学校。1890 年 3 月 26 日 她在霍勒斯学校校长萨拉-富勒指导下学习发声。1892 年重复创作出 《霜王》,侵犯版权,受到严厉惩处,一生难忘。1893 年 3 月参加世界博览会,学习固定正规课程。1894 年出席夏达奎市举行的“美国聋人语言教学促进会”,进入莱特-赫马森聋人学校学习数学、自然、地理、德语和法语。1896 年进入剑桥女子中学,1898 年退学,在教师基斯指导下准备哈佛大学入学考试。1899 年 6 月底参加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 学院入学考试顺利通过, 1901 年入学。 1904年与哈佛大学毕业。
第三章“走 出黑暗与寂静”
本章介绍了海伦毕业后的生活状况以及她学习说话的过程。
1905—1911 和莎莉文老师及其丈夫梅西居住于连衫别墅,过着快乐的作家生活,期间曾出任过马萨诸塞州盲人教育委员。1910—1913 重新学习说话,由怀特指导。1916 年四处做反战演讲。1920 年进入波多大厦的杂耍剧院参加客串演出,1924 年退出演艺圈。
第四章“春风化雨——莎莉文老师的故事”
本章讲述了海伦的老师莎莉文的背景及照顾她海伦时的种种艰辛。
1866 年爱尔兰移民者托马斯夫妇生下她,1969 年她患上眼疾,一连串不幸的事随之 发生:托马斯酗酒,爱丽丝肺结核病入膏肓。最后她被伯伯约翰和伯母苏希达收养,1876年2月2日被送往德士堡贫民救济院。1880 年在考察团帮助下入学于柏金斯学校。1883 年开刀,使眼疾转为半盲。1884 年误闯法庭, 结果遭校长训斥,后来被好心的霍布金义母收养,1886 年毕业。1887 年离开柏金斯。后来她悉心教导海伦直到 1963 年 10 月 19 日与世长辞。
第五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章主要讲述了如果给海伦三天光明,她会怎样做。
第一天:她要看看自己生活的地方,以及给予过他帮助的人。
第二天:她要了解人类的文化和历史,还要亲眼看看让她沉迷的戏剧和电影。 第三天:她将漫步在纽约,仔细品味世界。
最后,海伦-凯勒告诫我们要珍惜光明与时间,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人物性格
海伦:不怕困难,身残志坚,百折不挠,机智聪明,知恩图报,乐观积极
1.她虽然是一名残疾人,但却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成长,最终成功(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机智聪明)
2.她从小成为了残疾人,而在生活中又遭遇种种不幸,如在一开始只能用十分困难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因侵犯版权而被处罚等,但她却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只为更好的明天而去努力(百折不挠,身残志坚)
3.她是一个聋子,盲人,但她没有放弃希望,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有了希望,重燃生活的信心,并奋斗(乐观积极)
莎莉文老师:有耐心,细心,有教育方法,聪明,体贴他人,关爱儿童,富有爱心,坚强
1.她一次次教海伦水(water),而没有放弃,在花园中让海伦体会水,教会她(有耐心,有教育方法,聪明)
2.她在与海伦初次见面时 送海伦一些礼物,让她开心(富有爱心,关爱儿童)
3.她的小时候也遭遇了种种不幸,而她却没有放弃希望并,且帮助了海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重要情节篇五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重要情节篇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是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之
[2]一。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主要作品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老师》等。[4]
内容概括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哑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扔东西。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爱等等,她是多么希望能重新得到光明。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在沙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知道了爱,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比如:过圣诞节、拥抱海洋、体会秋季和冬天等等。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在海伦的求学生涯中,海伦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等等。海伦在学习中,由于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在这过程中海伦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功实现了她的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在她的大学生活中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繁重的功课中她非常的吃力,在老师的帮助以及她自己的努力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语言。但大学毕业后她却遇到了悲伤的事,比如:慈母的去世。海伦后来还介绍了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伟人,比如:爱迪生、马克·吐温等等。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2] 主体思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一个失去视觉的女孩对世界以及对自己自身价值的探索与思考,对生命发出了美丽的疑问。无疑,她无法看见有色彩的世界,但是她却可以感受各种色彩,感受生命的奇妙。这本小说的作者海伦凯勒女士是一个坚强有对世界充满爱与感激的人,这本小说她充满着爱的幻想,告诫这世界上的所有人,我们应当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充满价值。
情节概括
她的世界只有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
但她却顽强地认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我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也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第三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世界是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的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
人物分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海伦.凯勤对生活的热爱,她用热情的态度劝戒世人应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她祈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这个世界,使她熟悉身边的一切,海伦.凯勤想看到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这却只是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正是苦难铸就了海伦.凯勤坚强的性格。她作为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却有着超过常人的健康心理。她用自己的所能感受到的,所能想象到的情景,表达自己对求知的渴望和对人类的真挚热爱。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诫他人,健康的心理是人类成功的最基本条件,有健康身体而没有健康心理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纵然是身体残疾也不会抱怨命运的安排,不接受和渴求他人的怜悯,他们会凭着自我坚强的毅力到达理想的彼岸.海伦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残志不残。
海伦虽然身患残疾,但她的品性、人格却是美好的;虽然面对种种在他人看来难以克服的困难,但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一个残疾人的生命价值。像海伦这样身残志坚,作出了一个健全的人所没有的巨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人类还有很多。从他们身上,我们悟出了生命的真谛:奉献、创造和奋斗。
莎莉文的性格和蔼可亲,有责任心善良,她不嫌弃身体有缺陷的小孩子,她很善良,也很宽容,她容忍海伦对她发脾气,她还懂得为人着想,乐于助人、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善于启发引导,热爱教育 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往往会珍藏起来。只要别人一弄坏你珍藏多年的心爱玩叶儿,就会破口大骂,死里不饶人。
我最喜欢的就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了,因为一拿起这本书,我就会一丝不苟地看起来,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绝不会一目十行,而且爸妈跟我讲话的时候,我都心不在焉的,所以我喜欢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完全失去听力和视力的情况下,如何走出心中的黑暗与孤寂,任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勇气和坚持,在莎莉文教师精神上的帮助下,以优秀的成绩下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艰苦学习,终于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成功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的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整个人生中只有过19个月的光明和和完好的声音。当翻过一面的时候,真不敢相信,我看到的竟然是一场禽兽般的噩梦的高烧
夺走她的视力和听力,我情不自禁的为她感到伤心与难过,那样浓,那样深,一股强烈的潮水不时向我涌来,我生怕她永远都不能从没有视力,没有听力的惊恐和悲凉中走出来。可当我看见她能依据大脑的反复思考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时,我的心中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极大的希望。又看到她在莎莉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一些语言,我又不禁为她感到骄傲和自豪。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海伦·凯勒小时候的故事,由于她看不到别人的口形又听不见人家的发音,可想而知她学习开口说话是一件天大的任务,但她用自己顽强的毅力,经过一番的折腾,终于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天气很暖和”真是一个奇迹。
读了这本书,我心里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自己有一个完整的体魄,我应该好好的使用它,决不让它白白流失,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使自己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
——————————————————————
灵魂的光辉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风在吹,你看不见它的身影,但却能从每一次呼吸中感受到它的流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用心灵去感知世界,不要等到失去才去珍惜。
——题记我要说的是一位特殊的残疾人,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简称海伦),她是十九世纪盲、聋、哑女作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代表作。
她听不见、看不到、不会说话,她以一个身残志坚女性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要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一丝光明。这本书真实地写出了海伦在无声黑暗中挣扎,后来遇到了人生中的“恩师”,并在恩师的帮助下迎来了人生光明的过程。给我三天光明,这是海伦心中的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困难,但对于海伦来说却比登天还难。
当我初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只是泛读了一遍,并没有多大的启示。但当我再一次读后,我感受到了它活跃着的思想;当我第三次拿起书品读后,我深深地明白了书中的精髓——珍惜。海伦以自己的命运和梦想,告诫人们要珍惜现有的生活,珍惜光明的时光,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人寿几何?逝如朝霜”人的一生除了睡觉、吃饭、工作、生病„„在这1万多天里,能有多少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呢?有效利用属于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钟,你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啊! 我敬佩海伦,因她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孤独,却取得了常人都取得不了的辉煌成就。因她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也能考上哈佛大学,并掌握了五国语言;我感激海伦,因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以及走出黑暗的过程记录下来,给后世以勉励;我崇尚海伦,因她以充沛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写下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让每个视力正常的人在心灵上产生巨大震撼,让每个失去视力的人从中汲取无穷力量。
为何一位弱女子却能写出如此感情澎湃的文章?这是心灵美好的光芒,这是灵魂光辉的灿烂!拥有如此悲惨命运的人都如此,我不禁低头沉思——我可曾迎来光明?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愿我们学习海伦身上所表现的高贵品质、顽强的意志与惊人的耐力;愿世人理解何为爱、勇气与感恩;愿这鼓舞人心的故事永远流传;愿这灵魂的光辉永不黯淡。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潇潇雨夜,打开窗户,听着雨滴敲打树叶的声音,微风惊动树枝的声响,望着路灯下飘洒的银丝般的细雨,我心里充满了对海伦。凯勒的敬佩!
这几天我正在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里,海伦那“不平静”的人生以及她与命运抗争的历程鼓舞了我,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作为正常人的我很难想象一个双目失明,失聪,失语的人可以用心去感知天地万物,用心去倾听世上最美妙的声音;用心去欣赏世上最美丽的风景!
海伦本来也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女孩,半岁的时候就会说一些简单的语言,刚一岁就会走路,她比一般的小孩要聪明得多,好学得多,然而好景不长,幸福时光总是结束的太快,19个月的时候,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再醒来时耳朵聋了;眼睛瞎了;一张灵巧的小嘴也不会说话了,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一个19个月大的小孩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其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一般人来讲这种难度超出人的想象,这种痛苦是不可忍受的!
幸运的是海伦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安妮。莎利文。莎利文老师不但打开了海伦的心灵之窗,更改变了她的一生,从只会用手语表示意思到可以独立阅读再到用口与他人交流,海伦付出了比同龄人上千万倍的努力,她接受了命运的挑战,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为人类创造了奇迹!
正是由于她这种惊人的毅力,才使她进入了很多健康人都难以追求到的哈佛大学,毕业后她用生命的力量四处奔波创建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因此她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赞扬和嘉奖!
海伦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不平静”的,它给予人们极大的鼓舞;给那些残疾人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给我们健全的人太多的启示。这使我感到:我们这些健康的小朋友们,不能迟疑;不能虚度光阴,应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写的,我想这位作家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吧。她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很小的时候既聋又哑还盲。也许大家都不会相信,正是这个残疾的女孩子竟创造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奇迹。她不仅学会
了多种语言,还考进了剑桥大学。她就是用这种惊人的成绩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海伦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自己看不见多姿多彩的世界,却又是那么想看一眼这个她生活的地方。所以她非常羡慕那些有一双明亮眼睛的朋友,希望他们能好好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了一个失明者对光明的无限渴望。哪怕只有三天,短短三天,她也一定会加倍珍惜,她也能在这短短的三天做出许多事。那么,大家想一下,我们这些耳聪目明的人,不要说三天,就是三十天,三百天-----甚至更多的时间,大家又是怎样安排的呢?假如说什么时候我们只有三天光明了,过了三天的期限我们再也不能看到美好的世界,那会发生什么情况?大家一定会说:“我们要抓紧时间,把各门功课做好,把要做的事情做好,把时间安排的井井有条,一分一秒都不能轻易地浪费。”
对啊!同学们,为什么要到失去时才去醒悟,才去叹息,才会觉得光明实在太宝贵呢?连海伦?凯勒都可以在黑暗中探求光明,摸索寻找正确的人生之路,我们这些正常人又何尝不可?我希望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后,好地学习,好好地生活,合理安排时间,不轻言放弃,不轻易被击倒,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这样才不会辜负了上帝赐予我们的明亮眼睛,和一切美好的东西。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才会无限留恋,才觉得光明的宝贵。
是的,珍惜现在,珍惜每时每刻,应该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她才如此幸运。在她19个月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这个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谴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她古怪、粗暴、无礼,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得以与人沟通。一接触到了知识,孤独的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之路。当海伦感悟到“水”——这个她所认识的第一个字后,便开始了对知识、对世界强烈的渴求,开始了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像一块海绵不断地从生命本身汲取知识。对知识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竟然学会了德语、拉丁语、法语等多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吸取着那些伟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学习比做攀登奇山险峰,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点进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渐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直到璀璨的云端、蓝天的深处、希望的顶峰!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
书中,海伦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她去骑马、划船、游泳、划雪橇,甚至独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甚至去“欣赏”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重要情节篇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交流课》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交流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和交流,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把握作品的语言的优美和隽永,体会感受作者与生命作斗争的精神。
2、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把握作品的语言的优美和隽永,体会感受海伦·凯勒与生命作斗争的精神。
2、感受写法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识人物
1、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共同读了一本书叫——出示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它的作者是——海伦·凯勒(出示图片)
2、这是一本奇书,2005年世界图书销量排行榜的第一名,美国家庭几乎家家都有这本书。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回顾一下它的主要内容吧!
3、读完这本书,海伦·凯勒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4、马克·吐温曾经这样评价过海伦·凯勒: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暴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出示,指名读。)
(二)研读文本,感悟人物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你读这本书的时候,读了书的哪些地方?哪些内容?(封面、封底、前言、导读等)
1)师:我们怎样去读呢?(粗读 就是粗粗地看一遍,了解一些大概就行。不必逐字逐句读。)作者简介一般是在书的最前面,请大家打开书粗粗地看一遍。
2)从作者简介中你了解到一些什么?简单介绍一下。
书中有一个主人公,她虽集盲聋哑于一身,但她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她是美国的骄傲。她的名字叫——海伦.凯勒。
2、还要看什么?板书 (目录)
师: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看书的大概内容,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
1)那我们也先看看目录中有什么内容。
2)从目录中你能了解到一些什么信息?请学生自由发言
师:目录也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啊!
3、接下来要看什么?板书 点击(序言)
师介绍序言的作用(课件):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比较简单的作者序有时也用“前言”。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由作者邀请知名专家或组织编写本书的单位所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该书的意图,意义,主要内容,全书重点及特点,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内容涉及的人物和事情。它的标题用“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的也包括翻译过程中的某些事务性说明,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内容比较简单的也可以“译者前言”或“译者的话”为标题,一般排在目录之前。
看这部分内容,我们也可以用浏览的方式来看
学生看序言部分,交流:你从序言中又了解到一些什么?
3、师:刚才我们读了目录、作者简介、序言,对文章和作者有了大致的了解,那我们不妨合上书本,先想一下你想知道什么?或猜想一下故事情节,再打开书看,我想,肯定会别有一番感受,我们会因为故事情节被自己猜中了而欢呼雀跃,会因为书中精彩描述而惊叹,你们有兴趣来猜想一下吗? 板书:想情节 内容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猜想
4、老师看完书后摘录了作品中几段精彩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分组出示文中片段)
第一组:
我这个眼睛看不见的人仅仅通过触摸就发现了成百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我感觉到一片树叶的精美的对称。我将手爱抚地摸着桦树光滑的表面或松树粗糙不平的树皮。春天我满怀希望地触摸树枝,搜寻叶芽,这大自然冬眠后苏醒的第一个征兆。我感受花朵令人愉快的丝绒般的质感,发现她惊人的盘绕结构,为我揭示出大自然的某种神奇。如果我非常幸运,偶尔当我把手轻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时,会感觉到一只小鸟高歌时快乐的震颤„„
师: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这段文字
刚才,你是怎么读这段话的?(细细地读,边读边想像)板书:细读 想像 除了读还要想,请你再细细地读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心中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交流
师:透过这传神、优美的文字,海伦告诉我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还记得我们四年级时学过的课文,文中的安静也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身为残疾的他们尚且如此,那健康的我们就更应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就是我们从这段文字中所感悟出来的。(板书:感悟)
我们读这样优美、经典的语段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读,边读边想象,再感悟。就用这种方法读读下面的两段话,相信你会有新的收获。
第二组:爱就像太阳出来以前天空里的云。你摸不到云彩,但是你感觉到了雨,因而知道花和干渴的土地在炎热的一天以后是多么高兴得到雨水。你也摸不到爱,但是你感觉到它倾注进一切东西里面去的甜蜜温馨。没有了爱你就不会快活,不会想玩耍。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那样充满热情。”
学生读文,交流:你读出了什么?联系自己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师:你们很会读书,除了会看,还会思考,把你们刚才的那番感悟写在这段文字的旁边,那就是一次非常好的读书笔记,也可以把它摘录下来,不时地去看看,肯定会给你有所启发。板书:读书笔记
5、教师小结:我也很喜欢看这本书,当我读着读着,常常会忘记她的生理缺陷,她使用“看到、听见”这样的字眼,她对景色的描绘充满了光感、色调感和音韵感。传记中对在海上遇到风暴和在铁路桥上遇到火车的惊险状况的描述之
生动,真的很难以相信这是出自一个盲聋人之笔!我摘录的这些仅仅是书中的沧海一粟,还有许许多多更为精彩、更为惊人的语言。让我们用眼、用心去通读,读完整本书,细细去品位这一世界奇书,认识这位世界奇人。
6、感悟“光明”。
1)光明,对于我们这样身体健全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平常,但对于一个盲、聋、哑的人来说,光明意味着什么?海伦·凯勒这样想——出示P237最后3小节读一读。她将如何安排这三天?
2)有了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
△出示:首先,我希望长久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当我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帮我张开了心灵的眼睛。
(1)“凝视”是什么意思?(专心地看;目不转睛地看;用心地看;用情地看)
(2)“长久地凝视”中包含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呢?
(3)读好这段话。
读着这段话,我们头脑中不禁浮现出海伦和沙莉文老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你眼前的是哪些画面?
a、莎莉文老师教育“我”认识“水”。(给了我知识)
b、莎莉文老师引导“我”理解 “爱”。
c、莎莉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她的生活起了怎样的变化?(给了她快乐和精神)
(4)小结: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就像为海伦打开了一扇厚重的大门,把海伦从黑暗中引向光明。(出示投影片)是莎莉文老师让海伦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海伦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现在你明白海伦为什么要长久地凝视她亲爱的老师了吗?
(5)再读这段话。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和海伦一起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用海伦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她是为了爱我才来的”老师,当然是海伦首先要看的,而且是要长久地凝视的老师,这是她最大、最真诚的心愿。作为残疾人,莎莉文老师给予了海伦足够的同情、耐心和坚强。
3)海伦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了同情与坚强,也学到了同情与坚强。在这篇文章中,她也流露出来了,你发现了吗?
(1)出示:从第五大道出发,我要环城游览——到公园大道上去,到贫民窟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我还将参观外国人的居住区,进行一次不出国门的海外旅行。我会尽量睁大眼睛注视幸福和悲惨的全部景象,以便能够深人了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P244)
(2)出示:我的眼睛决不轻易放过一处风景,我将争取密切关注每一件事物。有些景象令人愉快,使人陶醉;也有些则是极其凄惨,令人感伤。对于后者,我绝不闭上我的双眼,因为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它们面前闭上眼睛,就等于关闭了一半的思想。(P245)
△文字是有深度的,从这两段话中你又读出了海伦怎样的内心呢?
△这是海伦对全人类的关注,对富人与穷人,对普通人与孩子,对外国人的关注,对幸福与不幸人的关注。一个残疾人,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本应让世人来关心与同情,可她却同情关心别人。一个多么博大的胸怀,一颗多么慈爱的心,这就是博爱。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和最善良的本性。
△ “我绝不闭上我的双眼”,这是对困难、挫折、悲惨的正视。勇敢地去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这就是海伦的精神。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学会了说话,她能用几国文字进行演讲。
(3)看录象:
这是海伦在用英语进行演讲。
这是海伦在用法语进行演讲。
△你看到了什么?
7、相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一定给你带来心灵的震撼,请你把你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交流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三、总结延伸
从海伦深刻的人生体验中,我们感受到了她对人类的爱。这么细腻、丰富而又深厚的爱,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乐观向上,看到了坚韧不拔,看到了善良与美丽,看到了她的伟大与神奇,所以受到感染,更充满了感激。难怪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再读这句话)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重要情节篇八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十分钟导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好书推荐课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生本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第22课就是节选于海伦·凯勒写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上完这篇课文后,许多学生都被海伦·凯勒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在生本理念中更是以阅读为核心,突出“以读引读”的教学理念,但是我们往往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课外阅读课是一种新的课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拓学生文学眼界、激发学生文学兴趣、丰富学生文学积累,教会学生读书方法,这是一种充分展现“以人为本”理念的教育教学行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海伦·凯勒的事迹,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因此,我设计了这一节好书推荐课,向学生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 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本书着重描写了海伦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奋斗的经历。文字优美华丽,感情真挚深邃,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励志读物。我想力图通过这样的课例,使学生不但爱“读”,而且会 “读”,读得更好更有收获,同时,我想通过这一节课为激发大家思考“如何更有效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研究作用。
目标预设:
1、初步了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内容,产生阅读兴趣。
2、能初步领悟并学会从“封面、前言、后记”了解主要内容,并通过质疑的方式,养成带着问题阅读全书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内容,养成带着问题阅读全书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音乐渲染
1、游戏:闭上眼睛写“光明”。交流感受。3
二、推荐本书,整体了解
1、(命运交响曲配以海伦·凯勒的图片)是啊,海伦.凯勒,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女子,虽然一生幽闭在盲聋哑的世界里,然而她却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拥抱世界,用惊人毅力面对困境,找到了人生的光明。你们想不想知道海伦·凯勒更多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她的一本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如果你认真地去阅读,一定会更深刻地了解海伦·凯勒。
2、这么好的一本书,就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吧。
拿到这本书,我们先看什么?(学生回答)从封面、前言、后记这些中能帮我们大致了解主人公海伦·凯特和书中的主要内容。(板书:封面、前言、后记)
(1)
(2) 品读前言、后记,了解主要内容。一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就让我们走进海伦,感受她内心世界,去触摸她纯洁的灵魂。 质疑。看了前言,你有哪些疑问尚待解决?(出示目录)同学们
课外自己去读这本书,边读边思考,你一定会有许多收获的。
3、小结。
对于这本书,人们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屏幕出示)
海伦·凯勒被评为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这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伟大的经历和平凡的故事完美结合。海伦·凯勒堪称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
——美国《时代周刊》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以抚摸的方式参观了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后来她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传世名篇中深情地写道:如果给她三天光明,她要把最宝贵的第三天留给博物馆,对整个世界作匆匆一瞥,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历史兴衰和沧桑巨变。
——温家宝总理
前言
写自传回忆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真令我觉得惶恐不安,一道惟幕笼罩住了我的童年,要把它掀开,的确让我疑虑重重。
写自传本身是件难事,更何况童年已久远,至于哪些是事实,哪些只是我的幻觉想像,我自已也分不清楚了。
只不过,在残存的记忆中,有些事情的发生,仍然不时鲜明地在我脑中闪现,虽然只是片断的、零碎的,但对于我的人生,却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为避免冗长乏味,我只把最有兴趣和最有价值的一些情节,作一些陈述。
后记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她不仅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而且还将自己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记录下来,给后世以勉励。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作者以真实、自然的笔触再现了自己生命之初21年的生活,为世人留下了一首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该书出版于1902年。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评论说:“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
整整100 年,今天当我们重读这部著作时,依然能发现其所闪耀的光芒——人类的精神远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书中人物所展现出的品质。意志。耐力等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给蒙尘的心灵以洗涤。„„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年代,爱和勇气都是我们生存的基础,这也正是我们出版此书的目的。
„„
我们把《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师》三本书以及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进行汇编,完整系统地介绍了海伦。凯勒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许多文字还是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话。”我们希望那些激动人心,鼓舞人们上进的作品能够永远流传下去。
编译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重要情节篇九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重要情节篇十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