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反思

| 艺术硕士 |

【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齐白石,一位博古通今的国画大师,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他画的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地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反思 第一篇

  本课是小学美术五年级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课。主要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齐白石的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将齐白石作品的欣赏环节交给学生来自己主持和介绍,分组进行,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由于是第一课)在介绍是总是那几个少数学生参与。

  2、大多数学生不敢说,怕说错,或是不愿意说。

  3、学生不思考,不去体会,随意性强,不善于更好地去组织语言。

  4、对中国画知识了解掌握不够。

  针对以上几点不足,在今后教学中,我应做到:①培养学生学习趣,由被动变主动;②注重美术知识的渗透;③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反思 第二篇

  1、当前美术新课程走向:学习美术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都成为美术家,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所以仅仅局限于美术学科内部的教育,将难以全面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因此,在保留美术课程系统性的同时,教师在设计美术作业时应该进行加强学科间联系和交流的尝试,注重美术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的融合。如通过寻找语文、音乐、科学等各学科与美术学科相关的教学内容,然后从知识、能力等方面来找其中的横向联系,找到其结合点等,并且根据情况,重新设计美术作业,从而实现有机整合,达到综合学习、灵活运用的目的。

  2、美术与语文的整合:美术形式和语文形式是儿童表达内心世界的最直接的方式,虽然两者形式不同,却可以相互诱导。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老师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准确地寻找渗透艺术教育的联结点,巧妙而自然地让学生体验并融入其中,让你的课堂到处充满美,让学生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

  3、善用欣赏交流法,发展儿童的鉴赏及表达能力: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名家作品,了解名家名画,叙述艺术家们的光辉人生。用美的作品熏陶、感发学生,对学生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附学生观后感原稿一篇: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最佩服谁吗?那就是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齐白石爷爷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小的时候砍柴、放牛……只读过一年书。他的画技高超。

  我最喜欢齐白石爷爷的《群虾》图,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作品时,非常佩服齐白石。瞧!那虾的神态、虾的动作、虾的颜色,栩栩如生。

  听说齐白石爷爷不仅是画家,还是书法家、诗人和篆刻家。由于他的勤奋而留下了大量作品,知道这件事以后,我觉得我在齐白石爷爷的眼里显得太渺小了。我攥住拳头,用指甲紧扣手心,暗自决定: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做一个象齐白石爷爷一样的伟人!

  齐白石爷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全离不开他每天的观察和坚持,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冻死的苍蝇,没有累死的蜜蜂。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反思 第三篇

  本节课中我穿插几个故事,使课堂变得特别生动,我课前找了2个关于齐白石的故事,画虾的故事,不接见日本人的故事,孩子虽然对齐白石不是那么有兴趣,可是故事却让他们了解了齐白石。想让孩子喜欢你的课那么我们就应该课前想办法让再枯燥的课变得生动些。

  对齐白石的画孩子的认识还不足,但是却让孩子认识到了齐白石的艺术修养,我认为让孩子明白一个艺术家的品行要比他的画来的珍贵这也是本节课中重要的一个目标。

  有些知识虽然课本上有,但是我们要根据孩子的现状去上课,不要太死板,就如每个班级的学习情况都不一样。让孩子一点一点去学会远远要比全部灌给他而不知所谓强得多。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1357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