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

| 乐学园 |

【www.guakaob.com--乐学园】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篇一
《书院二小松 阅读答案》

书院二小松 阅读答案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 (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篇二
《书院二小松 阅读答案》

书院二小松 阅读答案

书院二小松(4分)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15.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 (流露了作者

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篇三
《初三语文综合阅读提升训练10及答案》

语文能力提升训练——10

班级 姓名

阅读后答题

(一)

(一)趴 下

①美国大西洋赌城的一个周末,一位老太太玩老虎机赢了一桶25美分的硬币。他决定先把这桶硬币放到酒店房间里,然后再下来和丈夫一起吃晚餐。

②老太太捧着那桶硬币走到电梯前。她正要跨进电梯,却发现里面早已有人——两个黑人!

③其中一个身材魁梧,高大得有些吓人。老太太惊呆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两个黑人要打劫我。但转而又想:不要心存偏见,这两个黑人看起来都颇有绅士风度。可她思想中的种族观念根深蒂固,一种强烈的恐惧感让她不知道是否该走进电梯。

④太太呆呆地站在那里,犹豫不定地望着那两个黑人,既紧张又害怕,内心还有一种羞耻感。她想:但愿他们不要看懂我的心思。可她知道,这只是自欺欺人,她犹豫迟疑的样子如此明显,任何人都能看穿她的想法。

⑤老太太的脸开始变红。她知道自己不能老是站在那儿不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她终于迈腿踏进了电梯。她避开他们的目光,面朝外,两眼呆呆地盯着已经关上的电梯门。1秒钟,2秒钟,3秒钟……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她内心的恐惧也在一点一点地堆积。

⑥电梯依然原地不动。‚上帝呀!‛老太太心想,‚我已被他们困在了电梯里,他们是不是就要动手了?‛她心跳加速,所有毛孔开始冒冷汗。就在这时,她听到一个黑人说:‚Hit the floor!‛(趴到地上)。本能告诉她:千万不要反抗,照他们说的去做。老太太慌慌张张地放开小桶,双手按地趴下。那桶硬币‚哗啦啦‛地掉在地上,到处乱滚。

⑦空气仿佛凝固了一样,电梯里一片静寂。几秒钟后,老太太听到一个黑人非常礼貌地说:‚夫人,如果你能告诉我们你住哪一层,我们很高兴帮你按一下按钮。‛她抬起头,疑惑地看着那两个高大的黑人。他们伸出手,将她搀扶起来。老太太有些不解,惊魂未定,两条腿也不听使唤。这时,那位黑人解释说:‚当我和朋友说‘Hit the floor’时,我是要朋友按我们要去的楼层按钮,而不是让您趴到地上,夫人!‛(英语中‚Hit the floor‛有两个含义:趴到地上;按电梯的楼层按钮。)

⑧两位黑人互相对了一下眼神,极力控制住自己不要笑出来。老太太感到无地自容。她想:我的老天,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

⑨三个人一起动手,将滚落一地的硬币一一捡起,放回老太太的小桶里。电梯到了老太太所在的楼层后,两个黑人坚持要把她送到房间门口,礼貌地道晚安,转身离去。就在老太太走进房间的时候,她听到两个人在楼道里大声笑了起来。

⑩第二天一早,一束鲜花送到了老太太的房间——12朵娇艳的玫瑰,每一朵玫瑰花上都挂着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随鲜花送来的还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两位黑人的名字。‛

(选自《读书文摘》2011年2月总第210期,有删改)

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2分)

2.第⑧段“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中的“错误”指什么?她为何会犯错?(3分)

3.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4.两位黑人给老太太送花送钱的目的是什么?文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分)

5.读完本文,你从老太太和两位黑人身上各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二)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儿时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

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语文报》,2010.7-8,有删改)

6.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7.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

8.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4分)

9.结合文意,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4分)

10.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文学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本,说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3分)

(三)

书院二小松(4分)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1.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1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四)

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 ②贮录:储存,收存。 ③遗(wèi):给予。 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 ⑤未展:来不及。 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 ( ) .

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 ...

14.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15.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分)

语文能力提升训练10参考答案

(一)1.(3分)老太太突遇两位黑人的反应。(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

2.(3分)老太太误认为两位黑人要打劫她而趴在了地上。(1分)原因是:①没有听出两位黑人说“趴下”一词的另一层意思;(1分) ②有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1分)

3.(4分)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2分)这样写的作用是:传神地表现出老太太因担心遭黑人打劫而产生的恐惧心理。(2分)

4.(4分)送花的目的:①表明他们早已看穿了老太太的心思;(1分) ②表现他们的宽容大度、友善、慷慨大方。(1分) 这样安排的好处:①两位黑人的表现与老太太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主题(1分) ②用两位黑人的宽容大度、友善和慷慨大主反衬老太太的狭隘偏见和视钱如命。(1分)(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即可给分)

5.(4分)从老太太身上得到的启示:不能以貌取人,要平等待人,不要有种族偏见;(2分)从两个黑人身上得到的启示:做人要宽容、友善、大度。(2分)

(二)6.(3分)

①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

②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③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每点1分)

7.(4分)

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观点。(2分)面对西方学者的偏见,铁凝没有一味迎合,儿时鲜明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坦诚交流,这样不但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而且消除了偏见,赢得了对方的尊重。这一论据使论证有力,增强了说服力(2分)。(作用2分,分析2分)

8.(4分)①西方对我们的文化了解的少(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 ②历史原因,近代中国文化落后,西方文化蓬勃发展(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

③技术原因,汉语难以掌握,世界上精通汉语的学者太少,造成了交流的障碍。

④文化的差异。(每点1分)

9.(4分)“兑”在文中指部分中国作家创作态度花哨,用迎合某些人喜欢的心态去创作,不能潜入到时代的深部,作品质量不高。(2分)“酿”在文中指中国作家潜心创作,踏实地潜入到时代的深部,创作出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2分)

10.(3分)举办中外文学论坛;启动译介、出版工程;举办书展。(每点1分)

(三)11.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2.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四)13.⑴吃 ⑵出征

14.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15.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篇四
中考古诗阅读专题训练与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题

泸县毗卢镇学校:周增剑

1.(2011·义乌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2011·湖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3.(2011·金华)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

枳树的花。

⑴.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⑵.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

4.(2011·温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⑴.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之情的自然流露。

⑵.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5.(2011·玉溪)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②浑:简直。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 的心情。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

6.(2011·嘉兴)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⑴.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7.(2011·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

8.(2011·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⑴.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

⑵.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

9.(2011·肇庆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释】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⑴.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 。

⑵.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0.(2011·济宁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 ,表达了诗人的 。 11(2011·江西省)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⑴.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篇五
《2014年秋初三九月份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宝塔中学2014年秋季初三九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命题:凌泽炎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正面揭示戍边将士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又因没有达到建立军功的目的而没法回去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愁有价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愁有滋味,“剪不断,理不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愁有重量,李清照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温庭筠的词《望江南》中写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思想情绪,既预示独处深闺的女子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又预示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酒”是古文人墨客借以抒情的载体。渡过劫难的刘禹锡,用“酒”重新振作起来,留下了“暂凭杯酒长精神”的诗句;怀才不遇的李白,拒绝金樽清酒,以示悲愤,留下了“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豪迈气概;羁旅异乡的范仲淹,以酒解乡愁,留下了“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感伤。请模仿上面的句子再续写一位古文人借酒抒情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基础与语文实践活动(共23分)

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0、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1)红装素guǒ_______: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红装,原指妇女的

艳装,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guǒ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2)佝偻承tiáo_______:这个故事见《庄子•达生》,大意说鸡胸驼背的老人虽然残废,但用竹

竿粘蝉,百发百中。说明用心专一,就可以达到目的道理。“佝偻”,鸡胸驼背。“承tiáo”,捕蝉。

(3)强guō______不舍:唠唠叨叨说个不完。强guō,过分啰嗦。不舍,不停。

(4)kuò______然无累:心胸广阔平静,不为生活名利所累。廓,空阔,意思是超然物外,不为

世事所累。累,牵挂,连累。

(5)涕sì_____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涕,眼泪。sì,鼻涕。

(6)好高wù______远:好,喜欢;wù,马快跑,引申为追求。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

目标。

1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惟余莽莽..(mǎng) 妖娆.(rǎo) 单.于(dān) 成吉思汗.

(hán) B.田圃.(pú) 留滞.(zhì) 襁褓..(qiǎngbǎo) 润.如油膏(yùn) C.百行.业为先(xíng) 骈.进(pián) 亵渎.(dú) 陨.落(yǔn) D.怜悯.(mǐng) 睿.智(ruì) 扶掖.(yè) 一抔.

土(pō) 1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戴着牛仔帽、扎着马尾辫的年轻男导演,浑身透着浓浓的文艺范儿,看起来跟严肃的法律条文沾不边,但通过两次参与中国昆山法治微电影创作大赛,他拍摄了涉及酒驾、假币等法治题材的几部微电影,这个文艺青年也因此成为“普法达人”,“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还圆了我一直以来的导演梦,有点小小的激动”,他说。 B.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C.“两型社会”建设的引擎——湖北联投集团,注定与黄冈相约相厮守,以恢宏之大手笔打造武冈城铁,打造鄂黄高速,黄冈长江大桥,黄州大道„„黄冈大格局从此产生质的变革。

D.晚清时期,梁启超将科幻文学列入新小说;民国时期,科幻文学主要发挥科普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幻文学是儿童文学里很红的一类;七八十年代很多年轻人都会看科幻,各大报纸也刊登科幻作品和评论。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

,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 C.黄州商城蔬菜批发市场,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月考前,三(九)班的好多同学都比以前更加苦心孤诣....地学习,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感感染。 B.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C.“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1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禁锢”“留滞”“喑哑”“拥挤”这几个词词性不同。

B.“温声细语”“披蓑戴笠”“敬业乐业”“淘神费力”这几个短语与“轻薄无聊”的短语结

构完全相同。 C.“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从事事业。” D.“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是个条件复句。 16、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 B.《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

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水浒》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以前讲述单个英

雄人物的故事;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17、唐朝时期,有一个叫齐己的僧人,做了一首《早梅》的诗,诗中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

数枝开”,自己甚是喜欢。一天,他带着这首诗去拜见诗友郑谷。郑谷看到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有点不恰当,并修改了其中的一个字,结果既扣题目,又有意境多了。齐己作揖拜谢郑谷。从此士林都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①郑谷认为齐己的诗不恰当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郑谷将____________字改为___________字。(1分)

18、请根据情境,从A、B两项中选择恰当的项分别填在横线上,填后并简要回答相关问题。 (4分)

A.日近长安远 B.日远长安近

相传,晋明帝司马绍小时候很聪慧。一日他的父亲晋元帝正陪他玩耍时,一个从旧都长安到建康的人觐见了晋元帝,并汇报北方的情况,元帝听后,想起失陷的国土,禁不住伤心的哭了。明帝见父亲落泪,就问父亲原因,元帝就把西晋灭亡,群臣东渡建国的故事讲给他听。讲完后,元帝就问他:“你觉得长安城和太阳,哪个离我们更远?”明帝毫不犹豫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并说明这样回答的理由,元帝既感到欣慰,又为明帝小小的年纪有如此清晰的思路而感到惊异。可是,第二天,元帝宴请群臣,席间向大臣们讲述昨日与明帝对话,并当着群臣的面再次问明帝,明帝回答与昨日相反。

①在回答元帝落泪之后的提问时,明帝这样说:“(1分) ”明帝这样说的目的:(0.5分) 明帝这样说的理由:(0.5分) ②在回答元帝当着群臣面的提高时,明帝又这样说:“(1分) ”明帝这样说的目的:(0.5分) 明帝这样说的理由:(0.5分)三、浅层阅读理解(26分)

(一)(4分) 书院二小松

唐 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①

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9、诗中“”“(2分) 2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6分)

2014年6月18日武冈城际铁路正式通车,为此《鄂东晚报》开辟了《圆梦同城——武冈城际铁路通车特刊》。下面是6月12日刊登的特刊词,读后按要求答题。

城际列车来了,风驰电掣而来!

28分钟,黄冈到武汉!黄冈进入城铁新时代!

作为高速铁路之一,城际铁路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也是经济发展的标尺。 一条武冈城铁线,穿越历史和未来,一切时空概念彼此被重新定义。它结束了黄冈与武汉“心里位臵近”、实际行驶时间长的问题,不仅方便黄冈市民出行,进入与武汉同城时代,而且有利于推进“双强双兴”,实现弯道赶超,同时开启以黄州城区为中心,辐射团风、浠水的黄冈“城际圈”。

速度重塑时空,城铁驱动的希望列车,将引领黄冈实现新梦想,走向新未来,创造新辉煌! 21、特刊词表达了武冈城铁带给黄冈人民的惊叹之情(2分)

惊叹(1) 惊叹(2) 惊叹(3) 惊叹(4) 22、“一条武冈城铁线,穿越历史和未来,一切时空概念彼此被重新定义。”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

思?把你的理解写在横线上。(2分)

23、根据下联及特刊词的有关内容补写对联的上联:上联,下联:速度重塑时空。

(2分)

(三)(5分)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李栓科

①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

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2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

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入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25.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 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分)

(四)(3分)

26、阅读《一碗泡面敲开名校大门》,然后在文章结尾续写一段议论性的话,贴切地揭示一碗泡

面能敲开名校大门的真正原因和意义。(100字左右)

罗切斯特大学是美国著名大学,该校有7位学者是全美科学院院士,18位学者是美国文理研

究院院士;在它的校友中有8名教授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9名学者获普利策文学奖。

能收到这样一所大学录取通知书,那该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福州一中的王同学就收到了罗切斯特大学录取通知书,更令他兴奋的是,通知书就录取他的原因郑重地写着一条——吃泡面。

小时候,王同学因父母工作的关系,白天都不在家,他又不会煮饭,为图方便就经常吃泡面,从一开始的康师傅,然后合味道,各种品牌的泡面,他都会品尝,对方便面的爱好就这么形成了。

后来,有一次他跟随父母去新加坡,吃了那边一种的泡面后,好吃到有一种“整个世界观都被颠覆了”的感觉。此后,他对吃泡面更加热忱。他开始疯狂收集泡面的过程,攒下零用钱网上求人代购;打听到一位同学的亲戚在做外交官,于是就主动接近同学,拜托他去请他的亲戚带泡面回国;他还关注有关泡面的一切新闻……

就这样,韩国、日本、新加坡、甚至是泰国、越南……各个国家的泡面他都要尝一下。几年下来,亚洲各个品牌的泡面他基本都吃过一遍。

在申请美国大学时,看到特长、爱好一栏,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吃泡面。便试着把这点写到了申请材料里,没想到真的成为录取的一个原因。

一碗普通至极的泡面,就这样创造了一个奇迹。

(五)(8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臵,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

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

!”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

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

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秦汉时楚地方言,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表示惊喜赞叹之意。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2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比.至陈: (2)之.陈: (3)自辩数.: (4)或.说陈王曰: 2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 复立楚国之.

社稷 B.客愚无知,颛妄主,轻.威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自辩数.,乃置 扶苏以数.

谏故

D.杀之以.应陈涉 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 29、翻译下列句子。(2分)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译文:30、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

启示? (1)原因:(1分) (2)启示:(1分)四、深层次阅读赏析(13分)

坚持“一件事原则”

弗罗姆

亲爱的埃迪:

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封信里,我向你谈谈“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

②在对一百多位获得杰出成就的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著名行为学者哈迈尔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的优点。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大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心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之一……

④孩子,这些人物都是你所熟悉的,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明确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井要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他们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无从谈起。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

⑤孩子,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显赫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10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⑥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假想你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假想你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是位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⑦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把你决定去做的那件事当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

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了的那个抽屉。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权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儿,做得好一点儿,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⑧孩子,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上,必如所期。祝你进步!

深爱你的父亲 (有删改) 3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32.请给第③段再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33.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③~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3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五、写作展示(5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目一:有晴有雨的日子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③恰当运用描写、描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

题目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这么三样东西:胡萝卜、鸡蛋、咖啡豆。

一天,它们先后被投入一锅沸腾的开水里。结果,胡萝卜不大一会儿就变软了,完全没有了过去那样的硬实;鸡蛋却慢慢由生变熟,不像以前那样不堪一击,容易破碎了;咖啡豆进入沸水后,则直接毫不犹豫地融化了自己,让开水变成了香浓可口的咖啡。

其实,一马平川的人生坦途是绝对没有的。只不过,有的人像胡萝卜一样向困难低头,经不起挫折的考验;有的人像鸡蛋一样经历挫折后反而愈加坚强;还有的人会像咖啡豆将挫折视为锻炼与发展自己的机会。

生活中,谁不想成功?关键是,在渴求成功的时候,你是选择甘心成为胡萝卜,还是努力成为鸡蛋或咖啡豆?

(摘自《京九晚报》) 请以“视挫折为锻炼与发展自己的机会”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演讲稿,为刚刚进入初三的全体同学发表演讲。

要求:论据典型充分,论证严密有力;要有感染力。

宝塔中学2014年秋季初三九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零落成泥碾作尘 2、北斗阑干南斗斜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斜晖脉脉水悠悠

8、示例:惜别挚友的王维,用储满深挚情谊的浓郁琼浆殷勤送友,留下了“劝君更

尽一杯酒”的感叹。

9、(1)裹 (2)蜩 (3)聒 (4)廓 (5)泗 (6)骛 10、C A、“娆”为ráo “单”为chán B、“圃”为pǔ “润”为rùn D、“悯”为mǐn “抔”为póu 11、C 12、A 13、B 14、B 15、D 16、C

17、①“数枝”梅花都开了,即不是早梅

②把“数”改成“一”或“几” 18、①日远长安近

目的:安慰父亲不要悲伤,要树立信心。

理由:因为从来没听说过有人从太阳那里来,但却听过有人从长安来。 ②日近长安远

目的:重回长安任重道远,希望群臣都要勤勉努力,不能懈怠。

理由:现在我抬头来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我却怎么都看不见长安在哪里。 19、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20、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或: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陪伴的清雅

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21、依次:①城铁速度快,②到汉时间短,③黄冈进入城铁时代④促进黄冈发展

22、这句话高度评价了武冈城铁划时代的意义,说明武汉至黄冈的空间位置拉近、

出行时间缩短与以前发生了变化。 23、城际驱动希望 24、B

25、不能去掉。(1分)“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

能力;(1分)“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1分)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6、示例:其实无论从王同学描述中,还是罗切斯特大学的录取说明里,我们能很

清楚看到,原因不是吃泡面那么简单,而是蕴含其中的“狂热”两字。一个人一旦能狂热地为某件事情付出,一定会走向成功。而这种狂热的精神,是大多数人所缺乏的。 27、(1)等到 (2)去,到 (3)一条一条地说 (4)有的(有的人) 28、B 点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轻视”。

A项,到,的;C项,诉说;屡次。D项,……来;靠,凭借 29、(1)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陈胜的许多老朋友都主动离开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亲近他的人了。 30、(1)成功:顺从民意,深得民心;失败:违背了当初“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

背弃原来兄弟,丧失了民心。 (2)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31、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意思对即可)

32、示例:居里夫人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她专注于此,克服了重重困难,终

于发现了镭并分离出纯镭,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古今中外的事例均可。事例1分,突出目标和专心2分) 33、第③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成功的人都是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专心朝这个目标

努力。(2分)第④⑤⑥段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做到专心。(2分)(意思对即可)

34、比喻论证(1分);生动形象(1分)地论证了“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

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1分)的观点。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篇六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

中考课外古诗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 “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 (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淳朴、自由、优美的农村田园风光。其诗清新可爱,含蓄隽永。 译文:一群村童跑进了村子,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田野里遍地是豆荚和姜芽,村子里的炊烟带来一阵阵煮肉的香味。田里的稻子高高举起了稻花,不知它们的主人是谁呢。看,那里有几只红蜻蜓在飞舞,草枝上竟然还有一只支淘气的绿螳螂。

字词赏析题的命题形式是:①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③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读要求: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步骤: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③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④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阔”字更好。原因:①“阔”是空阔、开阔之意;②“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③“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④“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失”字更好。原因:①“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②“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2.(2011·湖州市)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答题。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①船移江浦②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③花中。

【注释】①逐:跟随。②浦:水边,岸边。③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⑴.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⑵.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答案】(1)逐 移(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

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首描写淮河渔民生活的七绝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

译文: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刚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就忙着捡柴准备在荻花中生火准备煮鱼吃。

3.(2011·金华)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⑴.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⑵.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答案】⑴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⑵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 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解析】此诗是唐代诗人雍陶所做的七言绝句。这首随笔式的小诗,写的是春郊访友的感受,诗人从日常的题材中,挖掘出不平常的情致;用新鲜的构思,表现了村园春色特有的美。作品本身就像诗中写到的枳树花,色彩淡素而又清香袭人,是一篇别具风姿的佳作。

4.(2011·温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⑴.补充点评。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之情的自然流露。

⑵.完成随感。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

【答案】(1)依恋(不舍、挽留)(2)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移家别湖上亭》,唐代诗人戎昱于搬家时所作。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全诗如童话般的意境。抒写了诗人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2011·玉溪)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①离情。

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系:jì,牵连。 ②浑:简直。

①诗中描写诗人搬家时 的心情。

②请从写法上说说最后一句诗的妙处。

【答案】①依依不舍(或留恋)

②这句诗用拟人(或衬托)的写法,形象有趣地写出黄莺连连向我挽留啼叫,使“离情”的表达更加深刻。

5.(2011·嘉兴)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⑴. 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⑵.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⑴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⑵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解析】李群玉的这首诗,却别开生面,第一句是运用绝句中“明起”的手法,从题目的本意说起,不旁逸斜出而直入本题。句中的“一双”,点明题目中的“二小松”。 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神超迈,不同凡俗。第二句就是工笔,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十分新颖而传神的;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别致。在诗人们的笔下,松树有远离尘俗的天籁,

6.(2011·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答案】(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三个要点,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解析】唐代诗人于良史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风格清淡闲雅,极富神韵。这首诗描写春天山中夜景的美丽迷人,抒发了热爱山水的情怀。诗开篇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既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又巧妙地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可谓一箭双雕。接下来的六句则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

7.(2011·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②西。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绘屋梁。

⑴.有人评价本诗“避俗避熟”、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⑵.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答案】⑴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 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意思对即可)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情感、志趣,意思对即可。)

【解析】刘次庄,宋代诗人,这首景色如绘的七绝小诗,构思奇巧,诗笔明丽,情韵恬适,充分体现出诗人追求美的执着和拥抱生活的热情。

8.(2011·肇庆市)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⑴.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

⑵.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⑴落日、绮霞、远山、青草 ⑵.通过描写晚春江上明丽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

【解析】这首小诗(五言绝句)主要写景,而情隐景中,驱遣景物形象,传达了怀乡、思友的感情。在暮春三月的晴江之上,诗人仰视,有落日与绮霞;遥望,有远山如眉黛;俯察,有青青的芳草。这些物态,高低远近,错落有致。韩琮此诗从“晚日”、“远山”写到“春草”,导入“望乡”,情与景协调一致,显得很自然。

9(2011·济宁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 ,表达了诗人的 。

【答案】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 怀乡、思友

10(2011·江西省)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⑴.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⑵.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答案】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

⑵.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相同即可)

【解析】马戴:唐代诗人。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诗歌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力。

11.(2011·兰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①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ào)歌:船歌。

⑴.对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

⑵.“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答案】(1)镜中看(2)示例: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解析】《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ào)歌,渔民的船歌。这首诗,仿拟民歌的韵致,以清新灵妙的笔触,诗歌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写出了兰溪一带的山水之美,渔家的欢快之情,宛如一支妙曲,一幅佳画。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

译文:一弯新月挂在种着柳树的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暴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12(2011·台州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稀疏或零落的样子。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⑴.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⑵.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答案】⑴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 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意对即可) ⑵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点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等其中一个,指出质朴或“淳朴”等).

【解析】《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本诗以清新淳朴的笔调,描写了田园的景象和农村的风光,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全诗声色并貌,动静结合,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王维之诗,诗中有画。

译文: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13(2011·泸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篇七
《2011嘉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嘉兴、舟山市2011年中考试题

语 文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 从高jùn 的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hàn 的海洋到茫 茫的宇宙,那里有奥mì ,哪里就有人类 的足迹。其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 都截止不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 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yù 的脚步。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行走在诗意的江南,醇厚的文化味儿让你陶醉。迷人的田野 着四千年蚕桑的浓厚气息,宁静的乡村 着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热闹的古镇 着中华商业文明的辉煌。在这里,自然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互动,处处展现出水乡独特的神韵和魅力!(隐含 彰显 散发)

3.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名上改正。(4分)

①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②通过这两个新规,对醉驾者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③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15日,浙江共查处酒后驾驶事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多。④不仅醉驾数量大减,各地酒后驾车的数量也大大减少。

4.根据提示默写(共4题,(1)(2)(3)小题任选2题作答,第(4)小题必答)(6分)

(1)山中风光,情趣无限。高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 ,一览众山小”;溪流滋润了蓬勃的生命,“阳春布得泽, ”。

(2)诗人笔下,花是有灵性、有品格的,既有“ ,只有香如故”的风骨,又有“落红不是无情物, ”的情怀。

(3)历史长河,人才辈出。李白有“ ,中间小谢又清发”的感慨,赵翼有“江山代有才人出, ”的抒怀。

(4)5月26日是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它旨在锤炼意志、挑战极限,这与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何其相似。

5.名著阅读。(3分)

(1)(甲)(乙)两

著导读”中的作品封面与插

自己的阅读体验,写出它们

分)

(甲) (乙)

(2)“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是插图(乙)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对 (人名)说的话。(1分)

6.综合性学习。(8分)

5月10日,《浙江日报》刊登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浙江省2010年人口年龄与性别分布示意图”(见下图)。14岁的小华和43岁的父亲看了这幅图后,有一段引人思考的对话。请你根据语言环境,在横线上将父子俩对话的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图是图,请的书教材“名你根据名。(2

小华:老爸,你看这图多漂亮啊!它既像上海世博园里那棱角分明的中国斗拱,一头连接着过去,一头连接着未来;(1)又像 , , 。(3分) 父亲:是啊,不仅如此,老爸还发现了我省人口年龄与性别分布的两个特征。你看出来了吗?

小华:噢,我看出来了!(2)第一 ;第二 。(2分) 父亲:所以啊,二十年后,我国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了,你们的担子可重啦!不但要照顾双方的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小华:(3) 。(3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4题。

(一)杂志风波(16分)

楼下的郝奶奶拿着一本杂志站在门口:“这是你订的吗?”

我一看,正是我等得着急的那本《诗刊》,高兴地说:“是我订的,谢谢您了!这杂志怎么跑您那去了?”

郝奶奶审视着我,把手缩了回去说:“这杂志放进我邮箱里了,我看上面写的地址是家。不过,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我不好意思道:“郝奶奶,杂志确实是我订的,没事乱翻翻。”说完又去接。

然而郝奶奶仍没有要给我的意思,继续问:“那你的邮箱里有没有一本《家庭》?那是我订的。”

“没有。”

郝奶奶仍满脸似信非信的样子:“那我的那本《家庭》哪去了呢?按理儿,你的放到我的邮箱里,我的也应当放在你的邮箱里了!”说完见方厅的桌子上放着几本书,便颤微微地走进来,侦探般一本本翻起来。翻的结果当然没有,于是郝奶奶很是失望地说:“这就怪了,怎么会没有呢?”

“您别急,郝奶奶,说不准现在正在路上呢,明天就到了!”我安慰道。

“不可能,以往这个时候早就到了。”

见郝奶奶正探头探脑地觊觎我的卧室,强忍着火气说:“郝奶奶,您老慢走!”

郝奶奶听出我在下逐客令,边往外挪边说:如果你看到那本《家庭》,一定要给我! 送走郝奶奶,想到他吃不到我做的鱼,我难过得要哭了。

第二天,我刚进家门,郝奶奶又来追问。我真诚地说:“郝奶奶,明天您不要上来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您老送去的!”

郝奶奶没吱声,扶着楼梯一点点地挪下去了。

第三天,我刚推开单元门,郝奶奶便迎了过来,着急地说:“看看有没有我的《家庭》?” 我打开邮箱,里面什么也没有。

郝奶奶满是疑惑地说:“怎么会没有呢?”

这时郝奶奶对门的刘爷爷回来了,见我们都在楼厅里,很关心地问:“怎么了?” 郝奶奶便将事情说了一遍。刘爷爷咳了一声说:“嗯,这理对,应当是放错了!”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我呆在一边,满脸胀得通红,心咚咚狂跳着说:“郝奶奶,别急,明天我去邮局帮您老查一查。”

可第二天正赶上母亲病了,在母亲那忙了一天,连养活自己的菜摊也没出。晚上回来,老远就看见郝奶奶、刘爷爷,还有居委会的几个老太太都站在单元门口张望着。我怯怯地走过去,他们立即向我聚拢来。一个戴红袖标的老太太如盯落网的罪犯般盯着我,很严肃地命令道:“打开邮箱!”

我胆战心惊地打开邮箱,但邮箱很争气,里面仍什么也没有。红袖标非常威严地对我说:“走,上楼去看看!”

“那天郝奶奶已翻过了,没有。”

红袖标正色道:“脚正不怕鞋歪,既然没有怕什么?” 这句话如一把锋利的刀,一下子捅到了我的痛处,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我低着头,乖乖地带他们上楼,打开房门,让他们乱翻起来。

第二天,我急忙往邮局跑,到那一查,确实送完了,只是不知邮递员将它塞到了哪个邮箱里。从邮局出来,我不知回去后该如何面对那些鄙视与怀疑的目光,正心烦意乱,见一家报刊亭里正摆着那期《家庭》,急忙买了一本。

回来后,我敲开了郝奶奶的门。

郝奶奶拿着一个有许多裂痕的破瓦罐走出来,接过杂志,仔细看了看,自信地说:“这就对了,怎能没有呢!”说完顺手把那只破瓦罐扔到门外,哗地一声碎了。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只破瓦罐。

(选自《第四届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作者梅贻涵)

7.根据文章内容,概述故事的“经过”和“结果”。(4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8.结合上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刘爷爷)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

(2)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 ...

9.下面的句子话里有话,请根据语境,分别说出它们的潜台词。(4分)

(1)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2)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

10.文中的故事令人叹息,发人深思。读了本文,你会对文中的“我”或“郝奶奶”们说些什么?(不超过80字)(4分)

(二)海洋垃圾(14分)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篇八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水晶花,是一种晶莹透亮的树脂做成的花,引进我国后迅速风mǐ全国。水晶花色彩xuàn

丽,身zī华丽。它将大自然中花卉、草木、鸟鱼、飞蝶等,通过一双灵巧的手将其晶莹tī

透、璀璨亮丽、栩栩如生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深受现代都市人喜爱。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你打算到南京去呢,还是到扬州去呢?

B.《童年的朋友》选自《童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版)。

C.今天中午,妈妈买了韭菜、大白菜、青菜„„等许多蔬菜。

D.“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他微微一笑,忽然又叹息一声,“唉,谁又不是这样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B.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

C.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警察和赞美诗》结尾别出心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1分)

(1)读书百遍, 。(2) ,吾将上下而求索。

(3)己所不欲, 。(4) ,鲜克有终。

(5)山光悦鸟性, 。

(6)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 ,紫红的桑椹。

(7)在这四年里, ,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

一声。

(8)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一联,把洞

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生动。

5.名著与综合实践。(11分)

他,——“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看看他从

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管如

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镇上的人们都觉得他是真正的英

雄!聪明勇敢机智!

(1)“他”是你熟悉的长篇小说 里的主人公 ,作者是 国现

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4分)

(2)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叛逆淘气而又惹人爱,那么在他的身上有哪些品质让你最为欣赏?

请结合小说中的某一情节具体谈一谈。(4分)

(3)学校举行了名著阅读沙龙活动,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小明发现有些同学读的名著

并不是作者的原著,而是被肆意改编的名著。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

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如果你是

小明, 应该如何提醒他们正确面对这一低俗的文化现象,劝他阅读文学原著呢? (3分)(不

少于30字)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一)阅读《书院二小松》,完成下列题目。(4分)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①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①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6.诗中“ ”和“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分)

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王冕读书》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3分)

王冕读书

王冕者,诸暨①人。幼贫,父使牧牛陇上②,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乃反,

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③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

以居。夜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

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④。

注: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 ②陇上:田边的高地。③已而:不久。

④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暮乃反 反: ②冕因去 去:

③琅琅达旦 旦: ④遂为通儒 遂:

9.下面句子有一处停顿,请用“/”划出。(1分)

窃 入 学 舍 听 诸 生 诵 书

10.找出与文中“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B.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C.至之市,而忘操之。 D.事列《神仙》之传。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译:

(2)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译:

12.读了王冕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三)阅读《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短文,回答13-16题。(13分)

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

①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

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

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

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②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

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

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③麦克古尔教授说: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要做到这一点,

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

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

的气候变暖。

④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如果人

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当前的情况表明,

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

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13.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 (2分)

14.第三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15.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

能删去吗?为什么?(3分)

16.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①措施 ②理由

(四)阅读《生活中需要思考》一文,完成17-19题。(12分)

生活中需要思考

⑴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

⑵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

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

验,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

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果。不能想象,

他在其中任何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可见,思索是

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⑶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重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

⑷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青年时期,一个人要审慎地思索

人生的意义,探索生活的道路。走好这一步,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这一点

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⑸如今,我们面临社会经济转型,面对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将会遇到许多不甚了解,甚至

是全新的问题。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道远,不思索行吗?

⑹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失去思索的生活是平庸的、僵化的生活。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

而是成功的前奏。它能驱散意识中的迷雾,融化灵魂中的冰霜,把人引向无比幸福的明天。

⑺生活中需要思索!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8.文段⑵中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论据有

和 。论证方法的作用

。(6分)

19.为什么说“青年更需要思索”?(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回答)(4分)

(五)阅读《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一文,完成20~24题。(18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

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

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

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

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

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

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

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

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

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

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

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

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

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

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

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

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B刹那

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

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选自《杂文报》

20.结合语境,理解第⑤段中加点的“嗫嚅”一词。(3分)

21.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分)

22.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好在哪里?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2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24.你认为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4分)

三、作文(60分)

总有一些人、事、物像美丽的花朵一般,盛开在你的记忆深处,温暖着你,激励着你,灿烂着你。请采摘一朵,与大家共享。

请以“记忆深处的花朵”为题作文。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人名、和校名。

题目:记忆深处的花朵

泰州市海陵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答案:1.靡 绚 姿 剔

2.C 3.D 4.略

5.(1)《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 美 马克·吐温(1空1分)

(2)结合具体示例2分,分析人物性格品质2分。

(3)参考示例:小明,改编的名著虽然很有意思,但是它对传统与经典的轻视和歪曲,会模糊我们的是非、美丑观念,降低我们的阅读品味。而阅读文学原著可以培养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丰富我们的情感,启迪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坚持阅读文学原著,好吗?(称呼1分,语言切合阅读的作用或意义来谈即可2分)

6.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7.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或流露出了作者了作者对有小松陪伴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8.(1)①善于;②离开;③早晨;④于是,就。

9. 窃 入 学 舍 / 听 诸 生 诵 书

10. B

11.(1)孩子痴迷到这种程度,为什么不由着他呢?或孩子(想)读书这样痴迷,为什么不由着他呢?

(2)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12.(2分)学习要勤奋;成功离不开勤奋学习;学习应该心无杂念(专心)。(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

13.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或“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4.列数字。如“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具体说明拯救地球应立即采取行动。(或“具体说明了排放量减少的程度”也可。)

15. 不能,因为“大约”表明温差是约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如果去掉“大约”就表明是确数1摄氏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只答“不能去掉”不给分;答“不能,因为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没有具体分析给1分)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篇九
《2015年北京延庆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延庆县2015届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

语文试卷 2015.3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书院二小松

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诗首二句,扣紧题目“二小松”着笔,以“出凡尘”极言小松的神韵,

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

B.“自小刺头深草里”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

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C.“而今渐觉出蓬蒿”的“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

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

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两个“凌云”,均指小松。小松尚幼

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

那才是有识见、有意义。

2.“松”作为意象内涵丰富。下列诗句没有表达出诗人高洁品质的两项是(4分)

A.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

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魏晋· 刘桢《赠从第》)

B.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

累累。 (汉乐府《十五从军行》)

C.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梁·范云《咏寒松》)

D.结根生上苑,擢秀迩华池。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露自金盘洒,风从玉

树吹。寄言谢霜雪,贞心自不移。 (隋·李德林《咏松树》)

E.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冬歌》)

3.请简要赏析李诗的尾联“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5分)

4.在古代诗歌中“烟”是一个有着独特审美价值的意象。“烟”以其飘浮、不可捉摸的灵动感,朦胧、遮盖的虚无感以及迷茫、凄迷而忧郁的诗意,延引出无限联想的神秘味道,使人悟到灵趣和妙趣。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频频出现“烟”的意象,陶渊明《归园田居》描写村落的炊烟随风飘升“ ①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开头形容大海上烟波渺茫“ ② ”;杜牧《泊秦淮》用“ ③ ”来描述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把“水”与“烟”结合起来,表现塞外秋景“ ④ ”;王勃《滕王阁序》说“潦水尽而寒潭清, ⑤ ”。这些借助“烟”创设的意境确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5分)

5.下列谜语都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其中谜面与谜底不对称的一项是(3分)

A.凿壁偷光——诸葛瑾 B.天不绝曹——魏延

C.汉朝文书——刘表 D.替爷爷献计——孙策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于是天子曰:“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①,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其秋,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于是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骠骑将军将兵往迎之骠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②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或塌鞠。事多此类。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赞曰:苏建尝说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士大夫无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者,勉之哉!”青谢曰:“武安③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方此意。为将如此。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

注释:①相国、当户:均匈奴的官名。②传:驿站,此指驿站备用的车驾。③武安:武安侯田蚡,武帝叔,武帝少时专权。

6.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5分)

是 时 大 行 李 息 将 城河 上 得 浑 邪 王 使 即 驰 传 以 闻 天 子 闻 之 于 是 恐 其 以 诈 降 而 袭 边 乃 令 骠 骑 将 军 将 兵往 迎 之 骠 骑 既 渡 河 与 浑 邪 王 众 相 望 浑 邪 王 裨 将 见 汉 军 而 多 欲 不 降 者 颇 遁去。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 幸:受宠爱

B.再冠军 再:再一次

C.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 诣:前往,到

D.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 省:体恤

8.下列加点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 大父:祖父

B.天子为治第 治第:为他的军功排序

C.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 吴孙:指吴起和孙武、孙膑

D.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景桓:布义行刚曰景,辟土服远曰桓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

浑邪王和休屠王等想投降汉朝,就先派人到边境(迎接汉人)

B.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打仗)看谋略怎么样,不必学习古代兵法

C.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

他在塞外作战时,最终缺乏粮食,有的士卒不能振奋精神

D.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

那亲切礼待士大夫、招揽贤能者、罢黜无能者的做法,是君主的权力

10.“由此上益重爱之”,“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

看出,汉武帝非常喜爱霍去病,对他的早逝也非常婉惜。请你站在作者的角度,

结合文本,客观地评价霍去病。(6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

一次改变国画命运的艰苦写生

薛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1751.html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