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美术高考】
不倒翁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儿童玩具,最早记载出现于唐代。形状像人而在造形和重量上制成一经触动就摇摆然后恢复直立状态。不倒翁也可比喻某些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有贬义。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美术不倒翁反思,供大家参考。不倒翁
教学内容:三年级《艺术》上册第一单元 制作不倒翁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不倒翁,巩固 和运用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科学知识。
2、通过制作不倒翁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在艺术中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演示用的材料一份(按学生的准备材料放大)。各种各样的不倒翁样品。
(2)橡皮泥或湿胶泥。
(3)录音机及歌曲《不倒翁》
2、学生准备
(1)空蛋壳或乒乓球一个。
(2)彩色纸一张,橡皮泥、胶水,剪刀,彩色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歌曲导入: 大家知道刚才听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呢?(不倒翁)
2、有一首儿歌,写的就是不倒翁(出示儿歌内容)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不倒翁
说你 呆,你真呆,
胡子一大把,样子像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
把你一推你一歪,
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来。
有节奏地再读一遍(边拍节拍边读儿歌)这首儿歌讲的就是不管你怎样推,不倒翁就是不会倒,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倒翁,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3、出示不倒翁,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师让不倒翁动起来,请几名同学上台动一动,拿一拿不倒翁,说说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不倒翁身体是圆的,底部比较重,上面比较轻)
4、进入集体活动环节,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在不倒翁肚子里的东西如果很少不倒翁能否不倒?
(2)、制作不倒翁应该先进行那一步,请同学们看老师做一遍
(3)小黑板出示制作方法(教师边讲边进行操作演示)
①拿出蛋壳或乒乓球:(课前已准备好)
②给空蛋壳或乒乓球加橡皮泥:将橡皮泥用二个手指送进蛋壳内,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先不要压平。放的时候动作要轻,不要把蛋壳弄破。
③调整橡皮泥的位置:将放好橡皮泥的蛋壳放在桌子上,看蛋壳是否立直?如立不直,应调整一下橡皮泥的位置。使蛋壳能立直后在蛋壳内将橡皮泥压平。
④做帽子:把正方形纸的一角剪成弧形,粘成一个圆锥形的帽子。将帽子粘在蛋壳的开口上。
⑤用彩色笔给不倒翁画上眉毛、眼睛、鼻子、嘴。蛋壳不倒翁就做好了。
5、指导学生动手制作不倒翁
讲讲自己打算制作的不倒翁的样子是怎么样的?(小娃娃、老爷爷)
6、分组制作不倒翁。(配乐:儿歌《不倒翁》)
大家比一比,看谁的不倒翁做得好:①不倒翁立得直;②外形美观,表面干净。 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导,对能力差的进行示范,及时发现有创意的进行表扬。
7、进行讲评活动。先让学生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等。教师进行个别讲评,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学生,注意发现他的作品的优点,以激发其自信心。
8、与自己做的不到翁一起玩。(边玩边读歌谣《不倒翁》)
﹤板书设计﹥
不倒翁 制作方法
(1)在蛋壳或乒乓球内放入橡皮泥
(2)调整橡皮泥的位置
(3)做帽子
(4)画五官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兴趣。课前我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份制作材料,为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从课始到动手制作这一过程,学生的兴趣盎然,积极地投入到动手制作中。但是由于我只准备了两个不倒翁,课堂上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玩不倒翁,积累感性认识。因而,学生对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的认识基本上是由老师牵着,按老师的设计一点一点来认识的,学生的学习有点茫然。在制作不倒翁第三步“做帽子"时,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也许有一定的难度,做得较慢,我在示范过程中可作重点详细指导。
在今后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程度高低来设计教学过程,尽可能的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些。
设计意图:不倒翁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或容易见到的玩具,它们可能曾一次次地被扳倒可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他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对于不倒玩具扳不倒的原因,它们还未曾想过。在这次活动中,就是通过一组研究不倒玩具不倒秘密的对比实验,找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不倒翁》本次活动需要蛋壳来制作不倒翁,所以在活动前请要请小朋友收集蛋壳,网站而且蛋壳开口要在小的一面,还要洗干净。主要活动环节为: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三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活动目标:
1、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不倒翁,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网站
3、体验制作、装饰活动的乐趣。
4、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玩具”的秘密,发现这些不倒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4、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使幼儿认识到将不倒玩具中装入物体后,不倒玩具上轻下重就可以站住,但是一扳就倒,需要将重的物体固定在半球体的底部中央才能做成不倒玩具。
5、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⒈空蛋壳人手一个、彩泥、固体胶、双面胶、各种材料的装饰品若干、剪刀。
⒉ppt课件。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怎么扳也扳不倒。
教学难点:
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激发对不倒翁的兴趣。
1、师:你们玩过不倒翁吗?它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不倒翁的样子吧!
2、幼儿模仿不倒翁摇摆。网站
3、师出示用空蛋壳制作的不倒翁范例,激发幼儿自己制作不倒翁的兴趣。
师:你喜欢哪个不倒翁,为什么?
二、讨论制作不倒翁的方法。
1、提问:谁知道不倒翁为什么会不倒?怎样做能让它不倒呢?
2、个别幼儿尝试,集体讨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正确的制作方法。
3、小结:尝试从蛋壳顶部放入橡皮泥,并轻轻地把它固定,不倒就说明你成功了。
三、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制作并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1、请幼儿先找到鸡蛋的平衡点再由少到多逐渐在鸡蛋壳里添加橡皮泥,使鸡蛋变得不倒。
2、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来创作不倒翁。(在每组上准备一些不同材料的装饰物,幼儿可自己选择进行装饰)教师可适当协助幼儿完成。
四、作品展示与交流。
1、讨论创作过程中有无遇到困难,如果有,请幼儿说说是如何克服的。
2、幼儿展示作品时说说自己特色的地方。
师:你的不倒翁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色?
3、引导幼儿陈列作品,大家观摩作品,并给予鼓励。
师:你觉得谁的不倒翁最特别,为什么?
五、完成制作
小朋友一起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六、结束部分:
把幼儿制作好的蛋壳不倒翁展示出来,共同欣赏。
老师:“大家都把准备丢掉的蛋壳制作成这么漂亮好玩的玩具,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废品,稍为改变一下,就可以重新利用起来,只要细心观察、留意;生活处处可以变废为宝”。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积极探索不倒翁,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这样孩子们所获得的经验都是在自己的探索中得到的,在大脑中的印象自然也就比单由教师传授的更加深刻。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本次活动既有科学的探索,又有动手制作的环节,这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是一种孩子们很喜欢的活动形式,因此进行得比较成功,然而在活动中我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活动准备的材料不够多,一些能力强的幼儿还想到了很多创新的方法,可是却在材料上受到了限制。所以我没有给孩子们更好的发挥空间。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我应该多准备一些材料,供幼儿更好地进行操作。
通过这次活动,再次验证了那句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温馨提示:心理学家、教育家常常把儿童看作“直觉的科学家”。因为,儿童从一开始就格外关注运动的物。他们观察、感受、认识着周围的物理现象,并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建构着用以解释物理现象的“理论”。他们几乎就像科学家那样关注着每一个新鲜的、奇异的现象、他们孜孜不倦地把新的发现充实到自己的“理论”之中,并以新的认识、网站新的“理论”充实或代替已有的认识,修正原来的“理论”。真是这样的潜能,使得每一个儿童都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
上一篇: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篇
下一篇:植物写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