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艺术硕士】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植物的需求持续增长。现阶段人们不仅要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不断追求美观时尚和新颖独特。应运而生的苔藓微景观产品正满足了这一需求。苔藓微景观是以苔藓为主要绿化主体,通过创意设计组成艺术构图,以微缩精致的表现手法,利用苗木的局部或枝叶等与苔藓进行搭配造景,配合一两件玩偶小摆件,表现出一幅微型的生态景观特写。一般放置在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可随意摆放在客厅、书房、办公桌等处。苔藓微景观是近年新兴的一种创意布景方式,其外形精致小巧,既适于摆放,又适于作礼品。相对于现有的一般植物盆栽和手工艺作品,微景观产品作为纯手工打造的绿色作品,更有构建寓意、更有艺术范儿、更有生命活力,更有收藏价值。
1、苔藓怎么养?苔藓的选择与养护
苔藓植物一般生长密集,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够抓紧泥土,有利于保持水苔藓的铺养多采用移植法和栽植法,移植法即在长期阴湿的墙角或河边,选择生长良好的苔藓,用移植铲带薄土铲起(土层厚度小于0.5cm)装入塑料袋中保湿取回,充分保湿可在袋内维持1周左右不枯黄。栽植法即把苔藓揉碎,均匀的铺洒在盆土上,轻轻压实,喷水浇透[1]。常用的苔藓有白发藓、朵朵藓和星星藓。白发藓适用于微景观中的草地,具有细密绿的特点。朵朵藓学名未知,朵朵生长,故取名朵朵藓。朵朵藓适用于微景观中的山峦,坡地造型,也可以用作草地。星星藓也学名未知,因形似星星,人们取名星星藓。星星藓用途较广,可以用于草地,也可以作为矮小绿植造景。
苔藓的养护管理十分关键,最主要的是要保持苔藓正常生长所需的湿度 ,及时补充水分,每天洒水两次,以湿透土皮为度,不可积水。苔藓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在天气炎热时应尽量避免在日光下暴晒,同时避免长期避光,适度的光照有利于其生长。培养过程中以10~30℃生长良好,体色翠绿观赏价值较高,随温度的升高在25~30℃生长最为旺盛[2]。
2、背景植物的选择与养护
背景植物可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意境进行选择搭配,考虑到瓶栽空间有限,且瓶内湿度较大、温度较高、光线较弱的特殊小气候环境,背景植物应选择株型低矮、喜湿、生长缓慢、耐阴或半耐阴的观叶植物,主要为蕨类植物,如狼尾蕨、铁线蕨、肾蕨等,这些小型植物不仅形状美观、颜色翠绿而且生长环境与苔藓类似,可以较好的共存。
蕨类植物喜阴耐湿,生长期应注意保持足够的空气湿度。夏季湿度约为80%,冬季湿度约为60%。避免闷湿和干热,在夏季通风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持环境中空气清新。并且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散射光,强烈的阳光会使蕨类植物变黄甚至整株干枯,但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细弱而且颜色浅淡。生长最适温度为15~27℃,最忌受热,夏季气温27℃以上时应喷水雾降温,并注意通风防闷热。越冬温度5~10℃,低于5℃及时加温防冻。
3、苔藓常规养护方法
光照
苔藓微景观的植物一般喜爱阴暗,不能全天候强烈的直射阳光,一般可选用以下几种方法:6~8小时的台灯照射;全天室内自然光;1~2小时的日照(最好是选日出或日落)。
湿度
苔藓植物喜好潮湿环境却害怕水淹,而制作器皿可以提供一个合适的小环境来维持植物的生活稳定。但过量浇水也是不可行的,浇水的频率应根据室内实时温度调节。每周的水量根据每个器皿的不同在60~400mL之间,时间以傍晚浇水为最佳,要对准植物根部浇水。浇水应以泥土微润,叶子挺拔为准。浇水时最好选用纯净水,以免自来水和矿物水中的矿物质伤害苔藓。如果因故离开数日,最好浇水后用保鲜膜封好瓶口以保持水分。
空气
为了更加接近自然的生长状态,如果是有盖子的容器,最好每天打开盖子让它自然通风1~2小时。如没有盖子,需切忌长期吹风,以免流失水分太快导致植物干枯。
苔藓养护
苔藓比较特殊,它的生长环境需要很大湿度,主要靠叶子吸收水分,因为只有假根,如果浇水不够,叶子会发白,只需要喷水即可恢复,但如果浇水过量叶子会枯黄,假根会烂掉。
植物保护
微景观中的植物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可以按照需要的立意和构图适当修剪,其中苔藓不需要修剪,一旦发现瓶中有老叶、残腐叶片一定要及时从叶柄处剪下并用镊子夹出,防止污染。
霉菌处理
因为长期处于湿润环境下,有可能会滋生少许霉菌,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紫外线来杀死,即用散射光照射3~5小时。
苔藓微景观制作方法:
1常用造景素材
苔藓微景观制作通常以造型别致的器皿,铺设一些土壤和砂石,配置苔藓等绿色植物,最后再加上一些小摆设,辅以无限的创意与灵感,造就一个个奇妙独特的微型景观。制作过程中,具体选用下列素材:
1.1常用土壤
苔藓微景观中使用的土壤类别很多,常用的有轻石、赤玉土、陶粒、水苔等。轻石容重较小,能浮于水。其表面粗糙且有很多气孔,在园林种植中主要用作透气保水材料,以及用作土壤的疏松剂。一般有大颗粒轻石和小颗粒轻石(
1.2常用器皿
在微景观制作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器皿材质和形状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密封瓶、悬挂瓶、创意瓶和传统鱼缸等类型。一般选择玻璃材质或者陶瓷,对于形状和造型根据造景需要、个人喜好等进行灵活选择。
1.3常用苔藓
市面上苔藓的种类多种多样,常用的苔藓主要有以下几种:白发藓垫状丛生,表面上带有一点苍白至灰绿色的感觉,茎直立或微微弯曲,非常适合用于微景观中的草地;朵朵藓的名字由某淘宝卖家取得,暂时还没有任何的学名,非常适用于微景观中的山峦建设和坡地造型,也可以用作草地;星星藓因形似星星而得名,用途十分广泛,可用做土地,也可作为矮小植株造型。
1.4常用植物
除了苔藓植物,制作微景观还选用一些绿色植物进行整体配置。网纹草因叶子呈网纹状而得名,一般有红色和绿色之分,耐阴性极强,冬季寒流侵袭时要放在温暖的地方避免冷风。千叶兰喜爱温暖湿润环境,需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润,因长得十分密集需要分株后再使用。狼尾蕨不耐高温也不耐寒冷,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一般2~3天浇1次水即可。袖珍罗汉松喜爱温暖湿润的环境,耐阴惧寒,不能积水,也不能阳光直射,需要经常浇水。袖珍椰子喜半荫,最好放在窗边明亮处,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避免周围空气过于干燥。袖珍变叶木喜高温、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应置于阳光充足的南窗及通风处。
1.5制作工具
在微景观的制作中,一般需要用镊子、砂勺、尖嘴壶、喷雾器、小型铲、小型耙、刷子等工具。镊子用于铺设苔藓和清理杂质,铺设轻石或装饰沙需要用砂勺,尖嘴壶注水后浇透植物根部,植物整体洒水需要借助喷雾器。当然,为了清洁方便可以使用一次性桌布和一次性手套。
1.6制作配件
在微景观制作中有很多的玩偶可用于创作,一般用地最多的是龙猫系列。龙猫源自于宫崎骏老师的一部动漫《龙猫》,是一部世界闻名的文学作品,喜欢的人也特别多。龙猫系列中各种造型的龙猫和小梅特别受欢迎。此外,小琪猫咪、小蘑菇、造型小品也使用得比较多。
2、苔藓微景观一般制作方法
在苔藓微景观制作前,需要明确作品的主题、重点和主景等关系,在确定主题思想的前提下再考虑主景的选用(
现以主题“唯夏”的苔藓微景观作品为例,具体阐述其一般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本作品所用的器皿材质是高硼硅玻璃,规格是直径约15cm,高约15cm,所用材料有苔藓、观叶植物、龙猫、土壤介质、装饰石和沉木。
(1)放入轻石,数量应为瓶底高度的1/6左右,起到隔水的作用,轻石应该铺薄薄1层就行,否则会影响瓶内空间效果。
(2)放入水苔,将水苔撕成小块均匀的铺在轻石上,只要薄薄1层就可以,用手指或勺子按压平整。
(3)放入种植土,将种植土设为斜面,遵循前低后高的原则,后景部分种植土约为前景的2~3倍,要有层次感。
(4)用喷壶浇透所有种植土,但务必控制好水量,积水位不可高于轻石层。可用镊子拨开土壤确认土壤已经湿润。
(5)先铺好最靠里面的苔藓,铺种苔藓整理成合适的大小并剔除掉污垢,将苔藓按照藓页的同一个方向铺种。
(6)用镊子夹住植物的根部,呈45°角将植物斜插入种植土用另一只手扶住植物上端部分,将镊子慢慢抽出,最后用镊子将根部周围的土壤填压紧实。
(7)继续植入背景植物,方法同前,种背景植物会遇到根系过长的问题,可将根部修剪掉2/3后进行栽种,新的根系会在土壤中继续萌发。
(8)在留白处用配套工具铺入装饰砂石,营造小路或者沙滩效果,此步需要耐心操作以免砂石四处都是。
(9)继续铺入装饰沙,方法同前,按照不同的方式营造河流、水潭、河滩等不同的场景。
(10)在适当的位置放入主题公仔及小装饰物,过程要有耐心,这样出来的成品才好看。做好后,用小喷壶小心的喷湿植物,注意不要喷到蓝沙上,影响美观。
苔藓怎么养?苔藓微景观养护要点:
制作完成后,需将苔藓微景观放在室内有明亮散射光处养护。不久瓶内就会形成湿润的小气候,叶片蒸腾的水分在瓶壁上凝结,沿瓶壁流下,供给植物根部循环吸收利用。在日常养护中如发现瓶中每天早晚出现雾气的时间超过1小时,说明瓶内过于潮湿,需加强瓶内通风;如果瓶壁上无水珠,即需沿瓶壁浇少量水。瓶栽植物需要一定的光照,如果摆放在光线较暗的房间,则要注意经常挪至阳光下接受光照。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叫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是一种大型的食用蛙。它的肉质细嫩,清凉滋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葡萄糖以及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被国内外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捉,自然界中的石蛙日趋减少,价格不断上扬,野生资源破坏极为严重,许多地区的石蛙都处于濒危状态。为了保护野生石蛙资源,我们可以通过养殖商品蛙供应市场和人工增殖放流两条途径,使野生资源变为家养,逐步形成商品化生产。本期节目向大家介绍石蛙的养殖技术。
相关知识:
石蛙的养殖技术(一)
1 石蛙的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石蛙体大而粗壮,成蛙体长10~13厘米,个别达15厘米,重750g以上,它的体形近似于虎纹蛙,体色各异,如浙江大学石蛙养殖场所饲养的石蛙体色就有五种常见类型:①背面呈黑色;②黑色且背部有白色中线;③棕黄;④暗红;⑤花色等不同类型;性成熟后的雄蛙,整个胸部有呈棘状的肉刺,肉刺基部有疣状隆起,但不分成二团,腹部淡黄色。雌性胸部无棘刺,腹面光滑呈白色。
石蛙蝌蚪,躯体长条状,尾巴肥厚,肤色暗黄,并分布黑色星星小点,在躯体与尾部衔接处的背面向下看有黑色的“V”字样花纹,蝌蚪吻突发达,吸附能力很强,蝌蚪无肺,用腮呼吸。
1.2 石蛙的生活习生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的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2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3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1] [2] [3] [4] [5] [6] 下一页
体藓的初期图片
体癣好发于颜面、颈、腰、腹、躯干、四肢等处。原发皮疹为丘疹或小水疱,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中心炎症减轻,伴脱屑或色素沉着,边缘微高出皮面,由丘疹或小水疱连接融合在一起而呈环状。体癣的治疗:涂抹纯中药,朴安堂股清膏,坚持一日三次。
体癣的症状:体癣病变皮轻度炎症,同时体癣会发生单个或多个红色针头大小的丘疹或水疱,另外融合会呈边界清楚的斑片,当然表面细薄鳞屑,而皮疹逐渐向外扩展,中央退形,体癣病的边缘有多数丘疹或水疱排列成一狭窄圈。有时因中央再感染而呈现同心圆形状损害。皮损大小不定,一般直径0.5-5cm之间。可单发,也可数片,并互相融合。
体癣病会损害多发生于潮湿多汗、易受摩擦的部位,如腰围、腋窝等处,亦可发生于躯干和四肢,发生于面部者较少,且表现常不典型。日久皮损可变暗红,其上有细薄鳞屑,局部可有色素沉着。患者常有瘙痒,由于搔抓,局部皮肤呈苔藓样变化。由于病原菌的不同,其临床表现有所差异,红色毛癣菌引起者,病程较慢,皮损多见于面部躯干行四肢,皮损广,类似播散性神经皮炎表现。石膏样毛癣菌常在股部、腋窝及乳房下等潮湿部位,愈后留有色素沉着。羊毛样小孢子菌引起者损害广泛,数目多,炎症明显,周边有水疱、脓胞、鳞屑及结痂。
绿色鞭毛藻(Ostreococcus lucimarinus)
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
石莼(Ulva fasciata)
细小微胞藻(micromonas pusilla)
胶球藻(Coccomyxa subellipsoidea)C-169 团藻( Volvox carteri)
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小立碗藓,苔藓,球蒴藓(Physcomitrella patens) 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
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小米(setaria italica)
玉米 (Zea mays)
高粱(Sorghum bicolor)
洛矶山耧斗菜(Aquilegia coerulea )
玄参科猴面花(Mimulus guttatus)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酿酒葡萄 (Vitis vinifera)
大桉,巨桉,格兰桉(Eucalyptus grandis) 克莱门柚(CITRUS CLEMENTINA)
甜橙(Citrus sinensis)
可可树(Theobroma cacao)
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 番木瓜(Carica papaya)
小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
白菜?(brassica rapa chiifu-401 v1.2)
荠菜 (Capsella rubella)
深山南芥;拟南芥;琴叶拟南芥(arabidopsis lyrata) 拟南芥;阿拉伯芥;鼠耳芥(arabidopsis thaliana) 野草莓(Fragaria vesca)
苹果(Malus domestica)
紫叶桃(prunus persica)
黄瓜(Cucumis sativus)
橹豆,大豆(glycine max) 菜豆(四季豆)( Phaseolus vulgaris)
蒺藜苜蓿 (Medicago truncatula)
毛果杨,杨树(populus trichocarpa)
亚麻(学名:Linum usitatissimum)
蓖麻(Ricinus communis)
木薯(植物)(manihot esculenta)
莱哈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Dangeard ) 无芒雀麦(Hungarian grass)
粟,谷子(foxtail millet)
醉茄(Withania omnifera)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野生猴面花的拉丁学名为Mimulus guttatus; 矮猴面花的拉丁学名为M. nanus。
猴面花属于元参科,拉丁学名为Scrophulariaceae。
广西沙柑(CITRUS NOBILIS)
甜橙(CITRUS AURANTIUM DULCIS) 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来檬(CITRUS AURANTIFOLIA)
红橘 Citrus reticulata
柚 Citrus grandis
豇豆 Vigna sinensis
豆薯(地瓜)(Pachyrrhizus erosus)
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
白云杉:Picea glauca
北美云杉:Picea sitchensis
北美云杉:Pinus taeda 别名:火炬松
耧斗菜:Aquilegia formosa x Aquilegia pubescens Arabidopsis thaliana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甘蓝:Brassica napus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冬油菜:Brassica rapa
辣椒:Capsicum annuum
莱门柚:Citrus clementina
脐橙:Citrus sinensis
大豆:Glycine max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莴苣:Lactuca sativa
百脉根:Lotus japonicus
栽培苹果:Malus x domestica
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欧洲山杨:Populus tremula 美洲山杨:Populus tremuloides 黑杨:Populus trichocarpa
紫叶桃:Prunus persica
野萝卜:Raphanus raphanistrum 萝卜:Raphanus sativus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可可树:Theobroma cacao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葡萄:Vitis vinifera
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fii 大麦:Hordeum vulgare
水稻:Oryza sativa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高粱:Sorghum bicolor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玉米:Zea mays
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团藻:Volvox carteri
体藓图片?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体藓,当然这种皮肤病一般的主要来源是在自己的手足或者一些污染的衣物上面而传染来的。潮湿,肥胖,多汗,摩擦,不注意清洁卫生,有糖尿病等及免疫力低下者易于发病。好发生于面、颈、躯干和四肢等部位。体癣又称"圆癣"或"金钱癣",是由毛发癣菌、小芽孢菌或表皮癣菌引起的皮肤病。其传染来源主要是手癣,足癣,甲癣及污染的衣着等。
一、自觉症状:瘙痒,预后:股癣常有反复发作倾向。病因:病原菌以小孢子菌、毛癣菌为主,也有表皮癣菌。
二、朴安堂股清膏涂抹,坚持一日三次,方便快捷,谨慎用西药药膏,容易使皮肤形成依赖性,
三、皮疹特点:丘疹、水疱或丘疱疹,组成圆形或类圆形的红斑,中心常体癣消退,边缘扩展,形成环状损害,急生期炎症明显,慢性期暗红色,中心消退不明显,但边界清楚。好发部位:潮湿多汗部位。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预习目标:
1、概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
教学重点:认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常见种类,并概括各自特征。
(一)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勾画重点并完成导学提纲的自主学习部分。任务一:阅读教材P72第一段,认识绿色植物的分类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约有 种,举例出几种你知道的植物名称: 。
2、绿色植物可以分为 、 、 、 四大类群,你认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
任务二:阅读教材P72~74,认识藻类植物
1、单细胞的衣藻和多细胞的水绵的颜色都是绿色的,因为它们的细胞内含有 _______,能进行 ,制造有机物。
2、海带和紫菜的颜色都不是绿色的,你认为它们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为什么? 。
3.举例说出几种藻类植物的作用: 4、小结: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大多数生活在 中,少数生活在 ; (2)没有 、 、 的分化。
任务三:阅读教材P74~75,认识苔藓植物
1、列举常见的苔藓植物: 。
2、结合苔藓植物的插图和文字,请分析:
①为什么苔藓植物的植株一般都很矮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利用苔藓植物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其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怎样利用苔藓植物在森林中判断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结;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1)大多数生活在 中;
(2)一般具有 和 ,但茎中没有 ,叶中没有 ,茎和叶里没有 组织;(3)根非常简单,称为 。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部分先独立思考,认真组织答案,形成自己的认识。任务四:阅读教材P76~77,认识蕨类植物
1、列举常见的蕨类植物: 。
2、请分析:蕨类植物的植株为什么比苔藓植物高大?
。
3.孢子是一种 细胞,其作用是 。
4、小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大多数生活在 中。
(2)出现了 、 、 的分化,具有专门的 组织。
(三)总结梳理
1、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
2、小组表现:
达标检测 得分率___________
1、聪明的你一定知道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是:( )
A、动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绿色开花植物
2、苔藓植物的叶的特点是:( )
A.有多层细胞 B.只有一层细胞 C.无细胞结构 D.叶分不清结构
3、蕨类植物比藻类植物的复杂之处是:( )
A.具有根、茎、叶和果实 B.具有真正的根、茎、叶C.具有叶和假根 D.能产生种子
4、海带和铁线蕨的共同特征是:( )
A.生活在水中 B.有茎和叶的分化 C.用孢子繁殖后代 D.没有真正的根
5、下列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较敏感的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6、蕨类植物生活的环境是:( )
A、水里 B、墙壁上 C、阴湿处 D、干燥处
7、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是:( )
A、孢子 B、精子 C、受精卵 D、卵细胞
8、下列哪项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共同具有的特征?( )
A.具有根、茎、叶 B、靠孢子繁殖后代 C、具有茎和叶 D、有输导组织
9.近几年来,海洋赤潮现象频频发生,下列哪类植物与其有关?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孢子植物
10.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春天湖水都泛出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33(2):129~133植物研究2013,
BulletinofBotanicalResearch
16种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蒴齿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王晓蕊
1,2
王立宝
3
李敏
1
赵建成
1*【星星藓学名】
(1.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2.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石家庄050091;3.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系,石家庄050024)
摘要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16种国产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蒴齿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丛藓科植物的
蒴齿为单齿类,齿条1~3回左旋或直立,多具基膜,并密被疣,这些共同特征说明了丛藓科植物蒴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齿条形状和旋转情况及基膜特征等方面又有区别,明显分为3种类型,显示了不同属、种间的遗传分化。最后,本文还讨论了蒴齿特征与干旱环境的适应。关键词
丛藓科;蒴齿;系统学意义;遗传分化【星星藓学名】
文献标志码:A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3.02.001
中图分类号:Q949.35
PeristomeMorphologyCharacteristicsof16SpeciesofFamily
PottiaceaeandtheirSystematicSignificance
2
WANGXiao-Rui1,
WANGLi-Bao3LIMin1ZHAOJian-Cheng1*
050091;
(1.CollegeofLifeScience,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24;2.CollegeofHuihua,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3.TourismDepartmentofHebeiNor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050024)
AbstractTheperistomemorphologyof16speciesofthefamilyPottiaceaewasobservedby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Theresultsshowthattheperistomesofthesespeciesaresimilar.Theyarehaplolepideae.Peristometeethare1-3sinistrorsecirclesorerect,basalmembraneispresentanddenselycoveredwithsmallpapillae.Whilebasedonthedifferencesofshapeandrotationofperistometeethandcharacteristicsofbasalmembrane,threestylesofperistomecanbedistinguished.Itshowsthehereditarydifferentiationofgenusandspecies.Thispaperalsodiscussestheadaptationofperistomemorphologytothexerophyticenvironment.KeywordsPottiaceae;Peristome;systematicsignificance;hereditarydifferentiation在苔藓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过程中,其孢子体特征一度未受重视。自Fleisher之后,苔藓植物的孢子体因形态结构相对稳定,许多重要的分类性状
[1]
越来越多的用于苔藓植物研究中。而蒴齿结构特征同苔藓植物孢子体的演化、对环境的适应及孢
[2]
子的传播方式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对蒴齿的研究报道日渐增多。Brent在SEM下观察了墙藓属Tortula和与之亲缘关系相近的
[3]
几个属部分种的叶细胞、孢子及蒴齿形态。何红燕等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八种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
[4]
植物孢子及蒴齿的形态,认为蒴齿超微形态方面的特征,可为青藓科的分类鉴定提供依据。李利博等在SEM下观察比较了中国产12种真藓属Bryum植物蒴
齿的形态特征,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
分分析,结论为齿片的曲向类型、齿毛是否发育等形
[5]
态特征可以作为真藓属植物种间的分类依据。
丛藓科作为中国苔藓植物中的一个较大类群,
[6]
其系统研究始于陈邦杰教授。陈教授主要依据配子体特征将东亚丛藓科32属的所有种类进行详细描述和绘图,在属级水平上讨论形态学特征,并分析了每种的植物学关系和科内系统发育的漫长
但对于孢子体特征并未做深入探讨。进化过程,
笔者在整理研究河北省丛藓科植物的过程中,16种丛藓科植物的蒴齿进行了SEM观察,对9属、
以期为深入探讨丛藓科植物的系统分类和演化关
系提供佐证。
*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No.C2010000381)第一作者简介:王晓蕊(1977—),女,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苔藓植物学研究。
mail:zhaojiancheng@mail.hebtu.edu.cn通信作者:E-收稿日期:2012-11-14
1材料和方法2观察结果
将带有蒴齿的成熟孢蒴直接粘在金属台的双
570面胶带上,用离子溅射仪喷金镀膜,在日立S-扫描电镜下观察照相。凭证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
大学植物标本室(HBNU)。
表1
Table1
种名Species钝叶芦荟藓Aloinarigida斜叶芦荟藓Aloinaobliquifolia扭口藓Barbulaunguiculata希氏赤藓Syntrichiafragilis疏齿赤藓Syntrichianorvegica高山赤藓Syntrichiasinensis无疣墙藓Tortulamucronifolia北方墙藓Tortulaleucostoma尖叶对齿藓Didymodonconstricus硬叶对齿藓长尖变种Didymodonrigidulusvar.
ditrichoides卵叶藓Hilpertiavelenovskyi反扭藓Timmiellaanomala
蒴齿形态Peristometeethshape
丛藓科植物的蒴齿为单齿类,齿条为线形或狭1~3回左旋或直立,披针形,多具有棋盘状基膜,并密被疣。16种丛藓科植物蒴齿的观察测定结果
详见表1及图版Ⅰ~Ⅱ。
16种丛藓科植物蒴齿形态特征比较
蒴齿纹饰
Peristomeornamentation
凭证标本Voucherspecimen
河北白石山,范庆书95-156
Hebei;FanQingshu,95-156Mt.Baishi,
河北小五台山,赵建成98050-a
Mt.Xiaowutai,Hebei;ZhaoJiancheng,98050-a河北云蒙山,唐伟斌00055-bMt.Yunmeng,Hebei;TangWeibin,00055-b河北驼梁,刘宝臣20144
Hebei;LiuBaochen,20144Mt.Tuoliang,
河北驼梁,韩留福20032
Mt.Tuoliang,Hebei;HanLiufu,20032河北驼梁,赵建成99185Mt.Tuoliang,Hebei;ZhaoJiancheng,99185
图版
Plate2Ⅰ:1,4Ⅰ:3,6Ⅰ:5,8Ⅰ:7,
Comparisonof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peristomeamong16speciesofPottiaceae
2~3回左旋长线形,密被细疣,无明显的节,基膜矮
Longlinear,2-3sinistrorsecircleDensesmallpapillae,non-obviousburl,lowbasalmembrane2~3回左旋长线形,密被细疣,无明显的节,基膜矮Longlinear,2-3sinistrorsecircleDensesmallpapillae,non-obviousburl,lowbasalmembrane2~3回左旋长线形,密被细疣,有多个节,基膜矮Longlinear,2-3sinistrorsecircleDensesmallpapillae,multi-burl,lowbasalmembrane密被细疣,有多个节,基膜高可达蒴齿1/4处,棋盘状1~2回左旋长线形,Densesmallpapillae,multi-burl,tessellatedbasalmembraneasLonglinear,1-2sinistrorsecircle
highas1/4peristome密被细疣,节不明显,基膜较高,棋盘状1~2回左旋长线形,Densesmallpapillae,non-obviousburl,highandtessellated
Longlinear,1-2sinistrorsecircle
basalmembrane密被细疣,有多个节,基膜高,棋盘状2~3回左旋长线形,Densesmallpapillae,multi-burl,highandtessellatedbasal
Longlinear,2-3sinistrorsecircle
membrane
10Ⅰ:9,
12Ⅰ:11,
密被细疣,有多个节,基膜高可达蒴齿中部,棋盘状1~2回左旋长线形,河北围场,赵建成030221Densesmallpapillae,multi-burl,tessellatedbasalmembraneas
Longlinear,1-2sinistrorsecircleWeichangCounty,Hebei;ZhaoJiancheng,030221
highas1/2peristome长线形,稍左旋Longlinear,slightlysinistrorse
短线形,直立
Shotlinear,erect短线形,稍扭曲Shotlinear,slightlytwisted线形,稍左旋Linear,slightlysinistrorse
密被细疣,有多个节,基膜较矮
Densesmallpapillae,multi-burl,lowbasalmembrane密被细疣,节不明显,基膜矮Densesmallpapillae,non-obviousburl,lowbasalmembrane密被细疣,节不明显,基膜不明显
Densesmallpapillae,non-obviousburl,non-obviousbasalmembrane
密被细疣,节不明显,基膜较高,棋盘状Densesmallpapillae,non-obviousburl,highandtessellatedmembranehigh
河北小五台山,李敏97066-bMt.Xiaowutai,Hebei;LiMin,97066-b河北崇礼县小小梨沟,张家树980825-aChongliCounty,Hebei;ZhangJiashu,980825-a
河北小五台山,李敏97041
Mt.XiaowutaiHebei;LiMin,97041河北尚义县打朝沟,李孟军980522-aShangyiCounty,Hebei;LiMengjun,980522-a河北驼梁,李秀芹029Mt.Tuoliang,Hebei;LiXiuqin,029河北驼梁,李秀芹20714
Hebei;LiXiuqin,20714Mt.Tuoliang,
河北驼梁,韩留福20916Hebei;HanLiufu,20916Mt.Tuoliang,
河北十瀑峡,范庆书95-103
Shipugorge,Hebei;FanQingshu,95-103
14Ⅰ:13,16Ⅰ:15,2Ⅱ:1,4Ⅱ:3,
6Ⅱ:5,8Ⅱ:7,10Ⅱ:9,12Ⅱ:11,
线形,直立或稍右旋密被细疣,无明显的节,基膜矮
Linear,erectorslightlydextrorseDensesmallpapillae,non-obviousburl,lowbasalmembrane
大红叶藓狭披针形,稍扭曲密被细疣,有横嵴,基膜不明显
BryoerythrophyllumrubrumNarrowerlanceolate,slightlytwistedDensesmallpapillae,transverseridge,non-obviousbasalmembrane无齿红叶藓Bryoerythrophyllumgymnostomum红叶藓Bryoerythrophyllumrecurvirostrum褶叶小墙藓Weisiposisanomala
较短,披针形,直立Shortlanceolate,erect较短,披针形,直立或稍左旋Shortlanceolate,erectorslightlysinistrorse极短,披针形,直立Veryshortlanceolate,erect
具疣,有横嵴,齿片基部有纵裂,基膜不明显
Papillae,transverseridge,longitudinalcrack,non-obviousbas-almembrane
具疣,有横嵴,基膜不明显Papillae,transverseridge,non-obviousbasalmembrane具纵长嵴状突起,基膜不明显Longitudinalridge,non-obviousbasalmembrane
14Ⅱ:13,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赵建成97251:15,16
Heibei;ZhaoJiancheng,97251ⅡChengdeMountainResort,
3
3.1
讨论
丛藓科植物蒴齿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丛藓科植物蒴齿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时它们
之间又有一定的差别。
基于齿条形状、齿条旋转情况和蒴齿基膜等特16种丛藓科植物的蒴齿又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征,
A.蒴齿的齿条均为长线形,1~3回密被细疣,左旋,具明显棋盘状基膜。如芦荟鲜属(Aloina)、扭口藓属(Barbula)、赤藓属(Syntrichia)和墙藓属(Tortula)。
16种藓类植物分属于丛藓科9属[7~10]。SEM下对16种丛藓科植物蒴齿的观察结果表明:丛藓科植物蒴齿为单层,多数种类齿条为线形或长线形,少数为长披针形,密被细疣,直立或1~3回左旋,具明显或不明显的节或具横脊;以上特征表明【星星藓学名】
B.蒴齿的齿条为短线形,密被细疣,直立或稍旋扭,基膜不明显。如对齿藓属(Didymodon)、卵叶藓属(Hilpertia)和反扭藓属(Timmiella)。
C.蒴齿的齿条较短,披针形,具疣,直立,基膜不明显。如红叶藓属(Bryoerythrophyllum)和小墙藓属(Weisiposis)。
早期的研究中,扭口藓属曾包括很多丛藓科植物的属及种,如芦荟藓属、红叶藓属、对齿藓属等。从蒴齿特征上看,扭口藓属和芦荟藓属确有极大的相似性。Hilpert在对毛口藓科(Trichostomaceae)各属的研究中,将原对齿藓属中的亚属Erythro-[11]phyllum独立成属,即现在的红叶藓属。笔者认蒴齿结构上的差异支持Hilper的观点。Sai-为,
to[12]对丛藓科的属和超属的分类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他观察到蒴齿的变异与孢子体其他特征的变异是密切相联的,且这种趋势表现为平行演化。他把赤藓属并入墙藓属,但是把扭口藓属、红叶藓属和
扭口藓对齿藓属相互分离开来。本研究结果显示,属、红叶藓属和对齿藓属的蒴齿特征区别极为明显,
因此,从蒴齿形态学上的证据支持Saito的观点。赤藓属、墙藓属、链齿藓属及丛藓属属内种的
[13]
划归问题分歧较多。Bridel将具高基膜而成管且这种分类一直被状形态蒴齿的种类归为赤藓属,
沿用,尤其是在欧洲地区。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其他属的蒴齿也具有这些特征,如墙藓属、流苏藓属(Crossidium)和芦荟鲜属及扭口藓属等。本研究也表明,赤藓属和墙藓属在蒴齿特征上相似性很大,确实极难区分,其归属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Zander[14]在2006年对丛藓科植物在属级水平上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综合利用形态解剖学特征外和分子性状,对丛藓科进行了重新分析,提出了将丛藓科划分为5个亚科的观点,即反扭藓亚科(Timmielloideae)、毛口藓亚科(Trichostomoideae)、扭口藓亚科(Barbuloideae)、丛藓亚科(Pottioideae)
[15]
和买氏藓亚科(Merceyoideae)。Frey基本上沿用了Zander的观点。本文所观察的9属在Zander的新系统里,分别划归为3个亚科:反扭藓亚科(包
叶藓属和小墙藓属的蒴齿特征一致,但与对齿藓属
和扭口藓属均差异很大,因此,对这4个属的划归与Zander的观点不一致,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3.2
丛藓科植物蒴齿特征与干旱环境的适应Vitt[2]研究了苔藓植物孢子体的演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其中,对蒴齿的结构与环境变化的适应以及苔藓植物演化之间的联系做了详细阐述。依据Vitt的观点,苔藓植物应起源于潮湿的环境中,其蒴齿高度发达,而蒴齿简化的苔藓植物则由潮湿环境向逐渐干旱的环境过度演化而来,即有发
而具有达双层蒴齿的藓类在系统中是原始的类群,简单的单层蒴齿或蒴齿退化消失的藓类是进化的
类群,本文所观察的16种丛藓科植物的蒴齿均为单层蒴齿,齿条长线形,部分种类(红叶藓属和小墙藓属)蒴齿则退化为短披针形,其蒴齿的二级特干征也极为简化。丛藓科植物多生长于温带高寒、旱的环境中,多属旱生性、钙质土或石灰岩藓类,土稀树生,其简化的蒴齿是适应这种极端生或石生,
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参考文献
1.刘应迪.维特藓类植物分类系统评介[J].吉首大学学1990,11(6):88-94.报:自然科学版,
.The2.VittDH.Adaptivemodesofthemosssporophyte[J]Bryologist,1981,84(2):166-186.
3.BrentDM.ThephylogeneticrelationshipsofTortula:an.TheSEMsurveyandapreliminarycladisticanalysis[J]Bryologist,1985,88(4):388-403.
4.何红燕,熊源新,石磊,等.八种青藓科植物蒴齿及孢子J].广西植物,2011,31(2):188-193.的超微形态研究[
5.李利博,赵建成.真藓属(BryumHedw.)蒴齿形态特征J].植物研究,2009,29(6):651-658.及其分类学意义[
6.ChenPC.StudienuberdieostasiatischenArtenderPotti-aceaeⅡ[J].Hedwigia,1941,80:141-322.
7.ZanderRH.GeneraofthePottiaceae:mossesofharshenvi-J].BullBuffaloSocNatSci,1993,32:112-117.ronments[
8.黎兴江.丛藓科[M].//高谦.中国苔藓志:第2卷.北1996:133-244.京:科学出版社,
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9.白学良.内蒙古苔藓志[1997:199-226.社,
10.LiXJ,CrosbyMR.MossFloraofChina:Vol.2[M].Bei-jing:SciencePress&St.Louis:MissouriBotanicalGardenPress,2001:114-249.
J].11.HilpertF.StudienzurSystematikderTrichostomaceen[
BeihBotCentralbl,1933,50(2):585-706.
J].J12.SaitoK.AmonographofJapanesePottiacea(Musci)[
括反扭藓属)、扭口藓亚科(包括扭口藓属、对齿藓
属、红叶藓属和小墙藓属)和丛藓亚科(包括芦荟鲜属、卵叶藓属、赤藓属和墙藓属)。从蒴齿的形态特征来看,丛藓亚科中除卵叶藓属与其他3属稍有差异外,基本符合Zander的观点;反扭藓属的蒴齿齿条虽为短线形,但向右旋扭,与其他属特征差异较大,支持将其单独划归为一个亚科—反扭藓亚科;红
132
HattoriBotLab,1975a,39:373-537.
植物研究33卷
J].JHattoriBotLab,2006,100:581-602.rustaxon[
15.FreyW,StechM.Bryophytesandseedlessvascularplants[M].//FreyW.SyllabusofPlantFamilies,A.Engler’sSyllabusderPflanzenfamilien.13ed.Part3..Stuttgart:Ge-br.BorntraegerVerlagsbuchhandlung,2009,176-
183.
13.BridelSE.AnimadversionesinMuscologiarecentiorumTo-mumsecundum[J].JournalfurdieBotanik(Schrader),“1800”1802,2(2):299.
14.ZanderRH.ThePottiaceaes.str.asanevolutionaryLaza-
图版ⅠPlateⅠ
丛藓科植物蒴齿电镜扫描形态特征图1~2.钝叶芦荟藓;3~4.斜叶芦荟藓;5~6.扭口藓;7~8.希氏赤藓;9~
10.疏齿赤藓;11~12.高山赤藓;13~14.无疣墙藓;15~16.北方墙藓
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peristomeofPottiaceaeunderSEM1-2.Aloinarigida;3-4.Aloinarigi-
davar.obliquifolia;5-6.Barbulaunguiculata;7-8.Syntrichiafragilis;9-10.Syntrichianorvegica;11-12.Syntrichiasinensis;13-14.Tortulamucronifolia;15-16.Tortulaleucostoma
2期王晓蕊等:16种丛藓科(Pottiaceae)植物蒴齿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133
图版ⅡPlateⅡ
丛藓科植物蒴齿电镜扫描形态特征图1~2.尖叶对齿藓;3~4.硬叶对齿藓长尖变种;5~6.卵叶藓;7~8.反纽
藓;9~10.大红叶藓;11~12.无齿红叶藓;13~14.红叶藓;15~16.褶叶小墙藓
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peristomeofPottiaceaeunderSEM1-2.Didymodonconstricus;3-4.Didy-
modonrigidulusvar.ditrichoides;5-6.Hilpertiavelenovskyi;7-8.Timmiellaanomala;9-10.Bryoerythrophyllumrubrum;11-12.Bryo-erythrophyllumgymnostomum;13-14.Bryoerythrophyllumrecurvirostre;15-16.Weisiopsisanom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