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乐学园】
药成语有哪些篇一
《包含-"药"-字的成语》
1▲不可救药 △bùkějiùyào △典故: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例子:怀疑与猜忌,难道就竟已成了他们~的根性了吗?(郑振铎《桂公塘》十四) 2▲采兰赠药 △cǎilánzèngyào △典故: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出处:《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例子:怪道前日老哥同老嫂在桃园大乐!这就是你弹琴饮酒,~的风流了。(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 3▲对症下药 △duìzhèngxiàyào △典故: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例子: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吧。(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4▲对症之药 △duìzhèngzhīyào △典故: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5▲换汤不换药 △huàntāngbùhuànyào △典故: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改变了,内容还是老一套。
△例子:去了一个段派,复来了一个段派,仍然是~。(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6▲苦口良药 △kǔkǒuliángyào △典故: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7▲良药苦口 △liángyàokǔkǒu △典故: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出处:《孔子家语·六本》:“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例子:夫~,惟冼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三国志·吴志·孙奋传》) 8▲灵丹妙药 △língdānmiàoyào △典故: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 △例子:解决我们的问题没有什么~,只能靠我们自己不懈地努力。 9▲灵丹圣药 △língdānshèngyào △典故: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
10▲无可救药 △wúkějiùyào △典故: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11▲心病还须心药医 △xīnbìngháixūxīnyàoyī △典故:心里的忧虑或恋念成了精神负担,必须消除造成这种精神负担的因素。 12▲药店飞龙 △yàodiànfēilóng △典故: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出处:南朝宋乐府《读曲歌》:“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唐·李商隐《垂柳》诗:“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13▲药笼中物 △yàolóngzhōngwù △典故:药笼中备用的药材。比喻备用的人才。 △出处:《新唐书·元行冲传》:“君正吾药笼中物,不可一日无也。” 14▲药石之言 △yàoshízhīyán △典故:药石:治病的药物和砭石,泛指药物。比喻劝人改过的话。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孙曰:‘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
恶石。’” △例子:高季辅尝谏时政得失,太宗特赐钟一剂日:“进~,故以药石相报。”(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 15▲早占勿药 △zǎozhānwùyào △典故:不用服药而病愈。祝人早日病愈的话。 △出处:《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例子:为了祈求皇帝~,她心甘情愿地拈香磕头,念念有词地祷祝了许久。(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药成语有哪些篇二
《疯狂猜成语2男人喝药是什么?男人喝药答案》
疯狂猜成语2男人喝药是什么?男人喝药答案
疯狂猜成语是一款看图片上的画和字来猜出成语的休闲类益智游戏,游戏中不光考验的是玩家的成语积累量,同时还需要玩家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图片中一个男人捧着一碗药在喝,一边喝还一边说苦。那么这个图片是什么成语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疯狂猜成语2
乡试答案。此题答案是良药苦口
好了,所有内容都介绍完毕了,希望大家能玩的开心。更多游戏资讯与攻略请关注百度攻略&口袋巴士《疯狂猜成语2》专区
百度攻略&口袋巴士 提供1
药成语有哪些篇三
《成语填字 猜药名》
药成语有哪些篇四
《成语填字猜药名》
药成语有哪些篇五
《成语典故:不可救药》
成语典故: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这个成语来源于《诗.大雅.板》,天之方谑,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巩巩。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缴缴,不可救药。
西周王朝到了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不断搜括钱财,发动战争,压迫百姓和奴隶。周厉王即位后,对百姓和奴隶的剥削压迫更重。他贪财好利,独占山林川泽,不许百姓打猎、砍柴、捕鱼,还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行;谁议论他,他就把谁杀死。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固。
眼看周王朝政权摇摇欲坠,关心国家的大臣都很痛心。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改变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国家。可是周厉王不听,一些权臣也嘲笑凡伯,说他昏庸无能,不识时务。凡伯非常气愤,挥笔写了一首长诗,表达自己焦急的心情。这首诗很长,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 “上天正在逞威肆虐,
不要这样盲目快乐。
我这老夫一片诚意,
小子们却是骄傲自得。
我进谏的并非老昏之言。
你们反倒拿来取笑戏谑。
你们的气焰炽盛如火,
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这首诗的内容,是劝说周厉王和那些权臣千万别把忧患当作儿戏,应趁它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尽力防止它。若是忧患越积越多,就像病重一样无法治愈了。果然不出凡伯所料,公元前842年发生暴动,平民和奴隶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走。西周从此哀落下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药成语有哪些篇六
《成语》
附:成语梳理。
1、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来源有五方面:
第一是神话传说,比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第二是寓言故事,比如刻舟求剑、愚公移山
第三是历史故事,比如负荆请罪、毛遂自荐
第四是文人作品,比如耳提面命、人言可畏
第五是外来文化,比如公德无量、醍醐灌顶
无论来自哪些方面,其承载着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的特质都是一致的。
2、成语的特点
( 1 )定型性。成语是定型的语素组合,不但结构稳定,其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譬如 “ 心广体胖” 的 “ 胖 ” ,只能读 pán ,而不能读 pàng ,因为它是安泰舒适的意思; “ 自怨自艾” 的 “ 艾 ” 只能读 yì ,而不能读 ài ,因为它是治理、惩治的意思。又如 “ 闻鸡起舞” 的 “ 舞 ” 只能指舞剑,而不是指跳舞; “ 名门望族” 的 “ 望 ” 是有声望的意思。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乱写、乱读、乱用的情况实在太多,这给学习中的高中学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
( 2 )含义的固定性。不少成语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解释,不能不分场合随意乱用。譬如 “ 七步之才” 指很有才华,绝不是才华很低; “ 江郎才尽” ,是指本来有才而后 “ 尽 ” 了,不能用于本来就无才的人; “ 豆蔻年华” 只能用于形容十几岁的少女,而不能形容其他人; “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问大,而 “ 汗牛充栋” 只是形容书籍多,而不表明学问大。“ 炙手可热”是说人的气焰盛、权势大,不能形容知名度高、不能用于形容当下红人。
( 3 )成语的色彩。成语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譬如, “ 无微不至” 是褒义的, “ 无所不至” 、 “ 无所不为” 是贬义的; “ 东山再起” 是中性的, “ 死灰复燃” 是贬义的。 “ 杀一儆百” 是书面语体的, “ 杀鸡给猴看” 是口头语体的。
3、成语的结构
前面提到,成语的结构是稳定的。从结构形式看,同其他短语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并列(待人接物、任重道远)、承接(放虎归山、马到成功)、目的(画饼充饥、守株待兔)、因果(图穷匕见、温故知新)、主谓(百感交集、居心叵测)、偏正(空中楼阁、纸上谈兵)等。当然,也有一些成语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无法对它们进行语法的划分。
懂得一点成语结构的知识,有助于正确书写、理解,从而正确使用。如 “ 文过饰非 ” 是 “ 文过 ” 与 “ 饰非 ” 的并列, “ 文 ” 与 “ 饰 ” 的意思相近, “ 过 ” 与 “ 非 ” 也就意思相近,因此,就不能将 “ 饰 ” 写成 “ 是 ” 。 “ 待人接物 ” 是 “ 待人 ” 与 “ 接物 ” 的并列, “ 物 ” 就是指人,因而这个成语是指与人相处,而不是其他意思。又如, “ 言简意赅 ” 是 “ 言简 ” 和 “ 意赅 ” 的并列, “ 言 ” 和 “ 意 ” 相对, “ 赅 ” 的意思也与 “ 简 ” 相对,指全、完备。
4、成语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望文生义。
错例:“在语 文 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掉了 文不加点 的毛病。”
这里显然是将“文不加点”的“点”理解成了“标点”。而“文不加点”的真正含义却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错例:“编辑部收到的这些稿件都是 不刊之论 ,无法采用。”
作者显然将“不刊之论”的“刊”理解成了“刊载”“刊登”。其实,“不刊之论”的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消除;修改)。”
(2)褒贬不分。
错例: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同学们无不 弹冠相庆 。
“弹冠相庆”这一成语出自《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这是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写照,可见它是一个贬义成语。
错例:我英勇的公安人员在车站 守株待兔 ,一举将杀人后潜逃的罪犯擒获。
“守株待兔”是一个人们熟知的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用此讽刺了那些拘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后来常用此成语来比喻有的人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这也是一个贬义成语。作者的本意是要赞颂公安人员神机妙算、勇擒凶犯的事迹,自然不应用贬义词。
(3)张冠李戴。
错例: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
芳,《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义项是:敬辞,用于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事物,指人时专指女性。如“芳龄(指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芳名(指女子的名字,一般用于年轻女子)”“芳心(指年轻女子的心)”。可见,“技压群芳”只能用以指女子的技艺超过同性其他人,不能用来称颂男子体操队。只有改为“力挫群雄(雄:这里指男性)”才能说通。 ( 4 )轻重失当。
错例: 李 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 日理万机 。 “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一个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的数学老师虽然工作很劳累,但用“日理万机”来描述,未免轻重失当。
错例:辽沈战役中,我军打得敌人 头破血流 ,狼狈溃逃。
“头破血流”,一般指在斗殴中被打的惨状。上面例句用以描述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中敌人失败的情形,明显力度不够。若用“丢盔卸甲”才比较合适。
( 5 )自相矛盾。
错例: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最后 功亏一篑 ,只获得第八名。
成语“功亏一篑”,出自《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后来人们用以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例句中已经说了“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 “只获得第八名”,就不是“功亏一篑”。只有在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决赛中惜败获得亚军才可以称作“功亏一篑”。
错例: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 萍水相逢 。
“萍水相逢”这一成语,出自王勃《滕王阁序》。原句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意思是像水里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萍水相逢与“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自相矛盾。
( 6 )画蛇添足。
错例:许云峰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 遍体鳞伤 ,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
错例: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 难言之隐 的苦衷。
“难言之隐” 意为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隐”与后面的“苦衷”意思重复。 错例: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 生灵涂炭 。
“生灵涂炭” 意为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生灵”与前面的“人民”意思重复。
( 7 )胡乱模仿。
错例:这个工程如果出了问题,我 拿你是问 。
很明显,“拿你是问”是作者模仿成语“唯你是问”而造的一个短语,但他并没有理解“唯你是问”中的“是”只起提前宾语“你”的作用,并无实义。“唯你是问”即“只问你”。 照此看来,作者仿照的“唯你是问”只能翻译成“拿问你”,这从语法上无论无何是讲不通的。
错例:有的人事前信誓旦旦,拍胸脯打保票,但一出了问题就 躲之夭夭 。
“躲之夭夭”模仿的成语是“逃之夭夭” 。“逃之夭夭” 是逃跑的诙谐说法,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一诗中“桃之夭夭(意思是桃树长得枝叶茂盛)”一句,后以“桃”谐音为“逃”。而作者仿照的“躲之夭夭”中“之夭夭”既无来历,又无意义,可谓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成语的学习与复习这项实践活动,有一部分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即常用错用成语的具体讲解。具体做法是先由教师发给《高考中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梳理》,让学生每人自己认领 3 个,然后逐字进行讲解,如果是典故,要讲解其出处和具体用法,然后到人民网上查找使用该成语的句子两个,作为成语造句,讲明正确用法。同时,提示同学这个成语在使用时容易出错的地方。比如,“不为已甚”,许多人都错读为“不为己甚”。所以学生在讲解时特别强调,这个成语出自《孟子 · 离娄下》。原话是 “ 仲尼不为已甚者 ” ,意思是不做得太过分,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已甚”就是过分。
成语的学习与复习,还有一部分是教师要求的,即要求学生在学习完 每篇课文之后,自己动手进行积累和整理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加上注释,写出造句。教师每周检查,这点是老师们应该始终坚持做的,我不再赘述。
关于成语的学习与复习,有两点是必须关照的。
第一,利用成语讲清楚文言语法,完成初高中文言教学的平稳过渡。从历届高一接班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文言特殊的语法现象一般局限在听说过的层面,但此种用法到底是怎样的用法却都不大明白。这是高中文言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比如,高一第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那里面出现了通假字、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宾语前置等文言特殊的语法现象。通假字、名词活用作动词还好说,学生对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宾语前置普遍感到陌生不理解。此时,如果用成语来讲解文言特殊语法,既可以化解文言语法中
的诸多难点,又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成语和文言文的兴趣,可谓一石二鸟,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通假字:图穷匕见(现) 再接再厉(砺)
名词做动词:春 华 秋 实 无所 事 事 卓尔不 群党 同伐异 兵不 血刃 风马牛不相及
华而不 实 一 鼓作气 寡不 敌 众
形容词作名词:目空一切 破旧立新
“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分别是“坚固的铁甲”和“锐利的兵器”的意思,“见微知著”中的“微”和“著”是“微小的苗头”“显著的趋势”意思,“扶危济困”中的“危”和“困”应理解为“处境危急的人”“生活困苦的人”。
摧 枯 拉 朽 (表枯朽树木)
抱 残 守 缺 (表残破的东西) 乘 坚 策 肥 (表坚车肥马)
拨 乱 反 正 陈陈 相因 从 善 如流 除 恶 务尽
化 险 为夷 除 旧 布 新 好 高 骛 远 拈 轻 怕 重
求 全 责 备 温 故 知 新 激 浊 扬 清 驾 轻 就 熟
体贴入 微 补 偏 救 弊 喜 新 厌 旧 取 长 补 短
避 重 就 轻
形容词作动词:
博 古通今(表通晓) 妄自 菲薄 (表轻视)
彼 竭 我 盈 业精于 勤 (表刻苦学习)
溯本 穷 源
动词作名词:路不拾 遗 抱 残 守 缺 迎 来 送 往 (表往来的客人)
吊 死 问疾(表死去的人) 入 不敷 出
使动用法
赏心悦目 兵不血刃(名词) 天翻地覆(动词) 富国强兵(形容词)
①名词使动用法: 汗马功劳 汗牛充栋:充栋的书使牛出汗
粉身碎骨(使身体变成粉末)
②形容词使动用法 : 小 国 寡 民 (《老子》) 苦 其心志, 劳 其筋骨。
正 本 清 源:使根本正源头清。 丰 衣 足 食:使衣食丰足。
赏 心 悦 目:使心目都感到愉悦。 轻 徭 薄 赋:使徭役赋税都减轻。
惊心动魄 完璧归赵
③动词使动用法 :既 来 之,则 安 之。
闭 月 羞 花:(使月闭,使花羞) 沉 鱼 落 雁
飞 针 走 线:(使针线飞快地穿过) 翻 天 覆 地:(使天地覆转)
伤 天 害 理 起 死 回 生 息 事 宁 人
意动用法
游戏人生(名词) 幸灾乐祸(动词) 不耻下问(形容词)
1. 名词意动 : 侣 鱼虾而 友 麋鹿。
鱼肉 百姓:(以百姓为鱼肉) 草菅 人命:(以人命为草菅)
师 心自用:(以自心为师)
2. 形容词意动: (以……为……、把……当作……)
甘 其食, 美 其服, 安 其居, 乐 其俗。《老子》
孔子登东山而 小 鲁,登泰山而 小 天下。《孟子 尽心上》
不 耻 下问:(以……为耻) 是 己 非 人:(认为……为对 错)
贵 谷 贱 玉 安 居 乐 业 厚 古 薄 今 不远万里 是古非今 幕天席地
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四种文言特殊句式,在成语中也都有呈现:
倒装句
宾语前置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都是疑问代词作宾语,故宾语前置;
时不我待—— 是否定句式,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唯利是图 马首是瞻 唯你是问 惟命是从 唯命是听——这些词中的 “是”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状语后置
成语“青出于蓝”“毕其功于一役”“无济于事” 授人以柄(以柄授人) 都属于“于”字引领的状语后置,“相濡以沫”属于“以”字引领的状语后置。
被动句兔死狗烹(被咬死,被煮吃)“受制于人”、“不齿于人”等用“于”字表被动,还有没有被动词的,例“贻笑大方”“见笑大方”等。
省略句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束之高阁”“千钧一发”“运筹帷幄”“名垂青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都省略“于”字,“杯水车薪”则省略动词“救”。
判断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草木皆兵”“四海之内皆兄弟” “天下为( w é i 是)公” 是肯定判断;“人非草木” “非亲非故”是否定判断。
经过上述的整理,文言语法和句法就一目了然了,学生再见到这些语法现象时,就比较清晰了。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经过这样的讲解与补充,学生也会比较明白了。 第二,在文言课文的学习中,适时加入成语的讲解与扩展。
读懂文言文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所用到的词语,包括实词与虚词。虽说实词易解,虚词难懂,但对于理解文章的思想与要旨来说,掌握实词至为关键。而实词的一词多义性又困扰着学生的文言阅读。因此,在学习文言课文时,要适时加入与重点实词相关的成语,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药成语有哪些篇七
《成语填字猜药名》
药成语有哪些篇八
《成语填字猜药名》
药成语有哪些篇九
《成语》
药成语有哪些篇十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