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钟声

| 乐学园 |

【www.guakaob.com--乐学园】

消逝的钟声篇一
《消逝的钟声》

《消逝的钟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消逝的钟声》,认识粗浅,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学背景

1、说教材

《消逝的钟声》是一篇散文,作者是史铁生。本文以一种庄严、宁静的姿态来关照这个世界,通过对冲淡悠远往事及其童年生活的回忆,围绕“听到钟声”的几次感受,将这种特殊的人生体验(宁静、自由、空灵等)上升到对“故乡”新的理解的高度。字里行间,隐含着(儿童的视角叙述、急切的追问、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作者对于经历的沧桑岁月的感慨。全文充满怀旧意味,流露出的是一种宗教一样的平静和通透。

思想如此深刻的散文作品,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在继续提高学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在阅读中,更要审视隐藏在文本表面之下的作者的思维活动,体会语言文字中传递的信息,学会与作者交流、沟通,抓住作者的情感脉搏,进而窥见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文章主旨。

2、说学情

高一(下)学生通过初中和高一(上)的学习,了解了散文的基础知识,对散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对比较复杂的散文,理解不会很全面、深刻,阅读还会有些障碍。因此,教授这类散文,仍需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生深入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法,把握作者的文章风格,并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鉴赏复杂散文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这篇散文比较复杂,高一学生完全读懂几乎是不可能的。从知识背景来看,宗教(基督教)常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政治环境;从艺术上看,这篇散文“本色”而急切的对话,童年生活叙事视角的转变,理性的思辩等这些因素既增加了散文表达的宽度和深度,也是形成学生阅读障碍的重要因素。学生往往沉浸在作者童年生活的回忆、简笔速写式的景色描写以及浓墨重彩的琴音和歌声中,却不知作者想透过这些表达怎样的主旨。而读一篇散文,首先要明白的就是文章的主旨,其他问题都是为主旨服务的,所以把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为:“1、理解“故乡”新的内涵,把握散文主旨。2、分析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学习探究散文主旨的方法,提高散文精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我们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把握主旨的方法,那么探讨主旨的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质疑、探究的能力,找到快速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质疑、探究,深入全面理解文章主旨及其艺术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让学生理解宗教文化对作者的征服,音乐之于作者的瞬间影响和美好感受,从而走进作者宁静的内心世界。所以我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定为:(1)、感受宗教的文化氛围给予作者的心灵的宁静、自由与空灵。(2)、体会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平静与通透。

综上所述,我将教学目标的基本定位为:学生在预习、质疑、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宗教的文化氛围给予作者心灵的宁静、自由与空灵,走进作者宁静的内心世界,理解“故乡”新的内涵,分析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握散文主旨。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双重对话,并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统一,完成本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本文的主要问题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不到位,而且不知道文章的主旨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因此,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立为“故乡”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即“人的故乡是超越时空限制的自由、宁静的心情;故乡是人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这一内涵是如何表达出来的。通过学生课上的交流讨论实现难点的突破,从而为引导学生延着正确的方向探究文章的主旨,“学习探究‘故乡’内涵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散文精读的能力”这一教学重点服务。

教学方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从学生阅读的最初感受出发,通过预习、质疑、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认识;通过教师的启发、引领、修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式为“学生质疑、讨论、交流;教师启发、指导、规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

三、说教学过程

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及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课堂提问,分析探究,再通过课后的拓展阅读,来实现这节课的阅读教学目标,使整节课具有针对性,延展性。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六个环节:教学导入;学生阅读后质疑;分析探讨文章的主旨;教师启发诱导,探究文章表现手法;课堂小结;作业。

(一).教学导入:

1.在中国人的心中,永远解不开的是乡土情结。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故乡是一首优美的诗,缠绵的情。它是余光中先生《乡愁》里的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它是郁达夫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史铁生先生的一篇散文《消逝的钟声》,看看他对故乡的理解又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余光中的《乡愁》学生耳熟能详,郁达夫《故都的秋》为高一必修2所学,并且对“故乡”的理解与本节课所学有重要关系,由此导入本课容易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学习热情,重要的是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估计学生知道的不会太多,或者理解不到位,这是本节课的起点。

(二).学生阅读课文,发现、质疑,自由提问(学生已读,读省略)

3.学生问题:1、2、3、„„

由于导入部分的指向性非常强,我想这一环节中,学生所提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文章主旨的理解或者主旨表现的艺术手法上,不会刚开始就过多地集中到个别语句的理解上去。这一环节,主要意图是了解学生阅读的最初感受和阅读障碍,然后以此为依据,在对“故乡”内涵进行清晰界定的基础上,为重点探讨作者对“故乡”理解的艺术表现手法奠定基础。

教师预设:

(1) 作者第二段写斯大林的死,有何用意?

(2)文章1/3的文字没有写钟声,“消逝的钟声”作为标题,理由何在?

(3)本文标题为“消逝的钟声”,但作者却从童年生活回忆写起,而且将童年生活的回忆写得细腻入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钟声到底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使得他在异国他乡听到钟声时就会感到“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童年”,为什么?

(5)消逝的钟声有何含义?

(6)“钟声”与“故乡”有什么关系?

(7)作者听到琴声、歌声后,为什么有灵魂被惊动的感觉?

(8)文章中多处景物描写有何好处?

(9)第三段写小时候作者想去城外,可奶奶不让去,能够表现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但并不能说明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与作者最后所提及的“故乡”理解有何关系?

(以上回答见课文详解)

„„

这些问题教师作充分预设,课堂上有很多问题可能不会出现。学生的问题有的可能与理解本文主旨无关,可搁置,课后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课文有关但讨论的意义不大,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自行解决或教师简单指导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对理解文章主旨有大帮助,并由此引出教师的问题,由师生讨论重点解决。

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并对学生讨论结果做评价规范,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示范者,可根据课堂情况适当调整。

(三).分析探讨文章的主旨。

4.分析探讨作者对“故乡”新的理解。

从学生的阅读的最初感受出发,分析探讨作者对“故乡”新的理解,这一环节,可以

在学生阅读、思考第14段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相互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虽然此时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较浅的层次,但还是能够根据14段文章的结尾概括出作者对“故乡”的理解,这就为学生深层次理解作者的“故乡”奠

学生发言:(略)谈到阴影部分,要注意引导。

教师小结:

人的故乡是超越时空限制的辽阔无比(自由、宁静)的心情;人的故乡是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

5.分析探讨作者为什么会对“故乡”产生这种新的理解。

学生根据第14段探讨,作者的理解简而言之,故乡是心情,是归宿。作者是40年后,到达异国他乡,听到钟声后引起了对童年的回忆,继而触发了“故乡的心情”。

分析示例:

(1).“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作者仿佛回到了童年,在异国回到了故乡,此时作者心中的“故乡”已经超出了地域的界限,正好呼应文中“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

(2).“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这写的是什么?这是写作者到达异国他乡后的感受,整个氛围让作者感到舒适、宁静、自由,因而“故乡”是心情,是心灵的归宿。

教师要适时引导,低台阶,小步走,这一环节旨在深化学生对作者“故乡”的理解。

(四).探究文章表现手法。

6.分析探究作者是怎样把他对“故乡”的理解表达出来的呢?

步骤(1).教师引导,过渡:

我们对作者的“故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作者是怎样把他对“故乡”的理解一步一步表达出来的。作者来到异国后,听到钟声引起了童年生活的回忆继而触发了“故乡”的心情。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两方面去思考:其一,为什么钟声会引起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其二,为什么童年生活会触发“故乡”的心情?

步骤(2).学生在了解补充材料(见附件)的前提下,结合文本内容,分组讨论:为

什么钟声会引起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学生讨论,回答:(略)

分析示例:

(1).“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 分析:钟声伴随着作者的出生,有种宿命的缘分。当发现钟声的来源时有种似曾相识的浪漫,也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2).教堂、尖顶、拱门、长廊、宽大的房子、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等等——共同构成了基督教堂典型的建筑特征,给人一种的庄严感。

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响风琴(管风琴)、琴声和歌声、有形与无形、摸了摸我的头、彩蛋、糖果、圣诞礼物、钟声等等——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基督教文化气场。

(3).“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

“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

“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 “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

分析:歌声是宁静又欢欣的,“我”获得了“圣礼”,接受了赐福,得到了“圣诞礼物”,这些无形的内容与上文有形的建筑、礼仪等共同创设了一种庄严、空灵、宁静、自由的宗教文化氛围,使“我”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并给“我”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感受。

教师小结:

首先,钟声伴随着作者的出生,有种宿命的缘分。当发现钟声的来源时有种似曾相识的浪漫,也有蓦然回首的惊喜。其次,钟声是一个幼童第一次走进教堂,感受到教堂的庄严,听到宁静又欢欣的歌声,并得到了“圣礼”之后才听到的。教堂建筑、琴声和歌声、圣礼、钟声等这些有形与无形的内容共同创设了一种庄严、空灵、宁静、自由的宗教文化,它给作者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感受,因此,听到钟声就引起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钟声是庄严、空灵、宁静、自由的宗教文化的象征。

步骤(3)、思考并回答“为什么童年生活会触发‘故乡’的心情”?

有了上述的探讨,总结,学生思考“为什么童年生活会触发‘故乡’的心情”这一问题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分析示例:

40年后,我在异国他乡获得的感受是舒适、宁静、自由的。作者儿时的感受(心情)是庄严、宁静、自由、空灵的。40年后再次听到钟声的心情(感受)与作者儿时的感受(心情)是吻合的,一致的,所以童年生活会触发“故乡”的心情。

消逝的钟声篇二
《消逝的钟声》

1.文章标题为“消逝的钟声”,作者却先从斯大林的死写起,并对小街作详细的描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试简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答案:写出了幼时的“我”的童真、懵懂和对外面未知世界的渴盼,为下文突出琴声、歌声和钟声的对“我”的精神洗礼作铺垫。

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⑸段描述作者听到琴声和歌声时的感受的句子。(6分) 答:

答案:通感、想象(1分):“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象也随之飞扬起来”,桌椅、墙壁、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化听觉为视觉;“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化听觉为触觉,形象地写出了幼时的“我”初涉音乐后内心受到的洗礼,灵魂受到的震动,表现了“我”清澈的心灵世界。(1分)正侧结合(1分):化听觉为视觉和触觉的句子都是正面描写,奶奶的那句“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侧面印证了“我”听到琴声时痴迷的情态。(1分)排比(1分):三个“羡慕”铺写出作者意犹未尽的心灵饥渴。(1分)

3.与第⑷段相比,第⑾段描写的景物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4分)

答:

答案:所见景物多了些许沉稳和宁静。(2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段景物是“我”经历了极为纯净的钟声的精神洗礼后,内心归于沉稳而进入忘我境界的写照。(2分)

4.文章结尾划线句子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请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故乡”的理解。(8分)

答:

答案:这几句话是对内心故乡的精彩阐述,“故乡”它不仅仅止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地理位置上的含义,还有超越时空限制的心理层面的意义。(2分)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深深地怀念。(2分)收束全文,卒章显志,深化主旨。(2分)当我们在异地他乡时,都会因一些小小的事物引起对故乡的回忆,从而产生相应的感受和心情,拥有亲切感和归属感。这种心情就是一种特殊的“故乡”。(2分)

⑵我记事早。我记事早的一个标记,是斯大林的死。有一天父亲把一个黑色镜框挂在墙上,奶奶抱着我走近看,说:斯大林死了。镜框中是一个陌生的老头儿,突出的特点是胡子都集中在上唇。在奶奶的琢州口音中,“斯”读三声。我心想,既如此还有什么好说,这个“大林”当然是死的呀?我不断重复奶奶的话,把“斯”读成三声,觉得有趣,觉得别人竟然都没有发现这一点可真是奇怪。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1953年,那年我两岁。

11.文章开头两个加点词“张望”和“终于”分别有什么意蕴?(6分)

12.文章第3段三处画线的写景句分别是按怎样的层次或角度展开描写的?这些描写有何作用?(5分)

13.文章以“消逝的钟声”为标题体现了怎样的艺术匠心?(6分)

14.有人说,可以将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删去。你认为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消逝的钟声篇三
《消逝的钟声》

消逝的钟声

作者:史铁生

来源:《课外阅读》2011年第09期

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儿;因为有小吃摊儿,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

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四十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的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彻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消逝的钟声篇四
《消逝的钟声》

消逝的钟声

作者:史铁生

来源:《文理导航·阅读与作文》2013年第04期

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我记事早。我记事早的一个标记是斯大林的死。有一天父亲把一个黑色镜框挂在墙上,奶奶抱着我走近看,说:斯大林死了。镜框中是一个陌生的老头儿,突出的特点是胡子都集中在上唇。在奶奶的琢州口音中,“斯”读三声。我心想,既如此还有什么好说,这个“大林”当然是死的呀?我不断重复奶奶的话,把“斯”读成三声,觉得有趣,觉得别人竟然都没有发现这一点可真是奇怪。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1953年,那年我两岁。

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象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嘛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叮玲铛琅叮玲铛琅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零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象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惟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象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

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他!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它在哪儿呀,奶奶?”

“什么,你说什么?”

“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他。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他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他,我好象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象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消逝的钟声篇五
《试卷、答案卷》

高一语文(必修一)模块阶段测试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鹰击长空, , 。

(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 长沙》)

(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4)复为慷慨羽声, , 。

(二)文言文阅读(34分)

课内文言文知识复习,完成2--6题(19分)

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 (3分)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失其所与,不知。

3、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3分)

A、行李之往来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朝济而夕设版焉

4、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③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④何厌之有 ⑤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⑦燕王拜送于庭 ⑧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⑨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①⑦/②⑥/③⑧/⑤⑨/④ B、①④⑨/②⑤⑧/③⑥/⑦

C、①④⑦/②⑥⑨/③⑧/⑤ D、①⑥⑨/②④/③⑤⑦/⑧

5、下列句子分别属于哪种情况(填写序号即可) (4分)

①名词作动词 ②名词作状语 ③意动用法 ④使动用法

(1)、群臣怪之( ) .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 )

(3)、使使以闻大王 ( ) .

(4)、进兵北略地 ( ) .

6、翻译(6分)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

②而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3分)

课外延伸。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共15分)

齐攻鲁,至其郊,望见野妇人抱一儿、携一儿而行。军且及之,弃其所抱,抱其所携而走于山。儿随而啼,妇人疾行不顾。齐将问儿曰:“走者尔母耶?”曰:“是也。”“母所抱者谁也?”曰:“不知也。”

齐将乃追之。军士引弓将射之,曰:“止!不止,吾将射尔。”妇人乃还。齐将问之曰:“所抱者谁也?所弃者谁也?”妇人对曰:“所抱者,妾兄之子也;弃者,妾之子也。见军之至,将及于追,力不能两护,故弃妾之子。”齐将曰:“子之于母,其亲爱也,痛甚于心,今释之而反抱兄之子,何也?”妇人曰:“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夫背公义而向私爱,亡兄子而存妾子,幸而得免,则鲁君不吾畜,大夫不吾养,庶民国人不吾与也。夫如是,则胁肩无所容,而累足无所履也。子虽痛乎,独谓义何?故忍弃子而行义。不能无义而视鲁国。”

于是齐将案兵而止,使人言于齐君曰:“鲁未可伐。乃至于境,山泽之妇人耳,犹知持节行义,不以私害公,而况于朝臣士大夫乎?请还。”齐君许之。鲁君闻之,赐束帛百端,号曰“义姑姊”。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妇人疾行不顾 顾:考虑

B、军且及之 及:赶上

C、今释之而反抱兄之子 释:丢弃

D、不能无义而视鲁国 视:面对

8、下列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军士引弓将射之。

B、力不能两护,故弃妾之子。

C、子之于母,其亲爱也。

D、鲁君闻之,赐束帛百端,号曰“义姑姊”。

9、全都能直接表现妇人良好品德的一组是( ) (3分)

①“母所抱者谁也?”曰:“不知也。”

②儿随而啼,妇人疾行不顾。

③妇人对曰:“所抱者,妾兄之子也;弃者,妾之子也„„”

④己之子,私爱也。兄之子,公义也。

⑤故忍弃子而行义。不能无义而视鲁国。

⑥山泽之妇人耳,犹知持节行义,不以私害公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0、翻译上面文言选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弃其所抱,抱其所携而走于山。

(2)所抱者,妾兄之子也。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1-12题(6分)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 (3分)

12、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点明时令是 , 抒情主人公从花开等到花残,用“花残”二字渲染 的气氛, 衬托出主人公 的心情。(3分,每空一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15分)

13、填空。(5分)

《家》中塑造了两位有时代新思想的女性,其一是琴,她敢于冲破封建束缚, 接受新式教育,其二是 ,敢于冲破封建藩篱,首先剪掉头发; 同时也塑造了多位悲剧女性,有被逼跳湖自杀的鸣凤,有代替鸣凤出嫁冯乐山

的;《家》还塑造了高家的纨绔子弟,在外面 安了另一个家,他在初八晚上特意请人闹龙灯,并抱怨烟花不够,玩得不尽兴, 而 对此大为不满,认为他们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 上,具有新思想的他在战争结束后与他人合办了一份报纸 。

14、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旧历新年,高家吃年饭,根据辈分分为上下两桌,座位有严格的安排,连上菜的仆人也是指定的。大家小心翼翼,上下两桌都是清清静静的。高老太爷望着满堂子孙,明白他“四世同堂”的梦想已实现,脸上浮出满足的微笑。

B、美丽而富有反抗意识的琴听到表哥觉民告诉她“外专”已决定明年秋季招收女生的消息后,欣喜万分,回到家后她就与母亲商量报考外专的事情,可母亲怕惹闲话没有表示支持,这让她非常失望。

C、大嫂瑞珏陪被关禁闭的小叔下棋解闷,她极有才华,又非常贤惠,因为觉新爱梅的缘故,她专门为他画梅花,并亲自去折梅回来作插花,觉慧在心里 替不明真相的嫂嫂难过。

D、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运动,他跟同学一起上街游行、散发传单。陈姨太向高老太爷告发此事,于是觉慧遭到祖父的严厉训斥,高老太爷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据理力争,但为了防止祖父再生气,只好假意屈服于他的不合理要求。

E、觉慧诅咒觉新、觉民、剑云在大家庭制度下默默忍耐的生活方式。面对觉慧劈头的指责,觉新感到凄苦,他解释他所处的困境:父母早亡,作为长兄他肩负着照顾弟妹的职责,从而不得不在家里委屈求全,将个人幸福完全牺牲。

15、简述题(二选一)(5分)

(1)简述觉新与梅表姐的爱情悲剧。

(2)简述鸣凤之死。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2分)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①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②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吗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③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④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

消逝的钟声篇六
《江苏省201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江苏省201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拟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1.下列词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果脯./胸脯.

B.复辟./辟.邪

C.积攒./攒.聚

D.牲畜./畜.牧炮.羊肉/如法炮.制梁山泊./淡泊.明志和.稀泥/和.衷共济独角.戏/勾心斗角.堵塞./闭目塞.听钥.匙/北门锁钥.诘.责/诘.屈聱牙肥胖./心宽体胖.)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大自然是是美的源泉,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不仅给了我们精神的滋养,而且无私地养育了人类。

B.他作为全国唯一落马的党外副省级高官,深知树大招风、物极必反的道理,对到手的官位分外珍惜,他不事张扬,为人低调,受礼受贿胆大心细,不显山,不露水。

C.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

D.1月16日,昆明市林业局在市区检查宾馆饭店时,查获已被宰杀的穿山甲两只、巨蜥两只、熊掌四只。

3.(4分)仿照例句子,另选两个对象,设计一组对话。要求:表达一定的意蕴,句式与逻辑关系大体一致,不求字数相等。(4分)

河与海的对话________________

海:你为什么这么浑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因为我在人间走了很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文艺评论家和部长》,根据原文脉络、思想、语言风格,为小说添加一个恰当的结尾。(答案不超过20个字)

“你看施普罗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评论家回答:“部长,我以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部长摇了摇头。评论家:“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部长摇头。“确切地说,就是对那些没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有表达清楚。”部长摇头。“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部长又摇头。“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5~8题。(共19分)

沈伦,字顺仪,开封太康人。少习《三礼》,以讲学自给。(后)周显德初,太祖(赵匡胤)领.同州节度,宣徽使昝居润与伦厚善,荐于太祖,留幕府。太祖继领滑、许、宋三镇,皆署.从事,掌留后财货,以廉闻。及受周禅,召为户部郎中。

奉使吴越归,奏便宜..十数事,皆从之。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还具以白。朝论沮之曰:“今以军储振饥民,若荐饥无征,孰任其咎?”太祖以问,伦曰:“国家以廪粟济民,自当召和气,致丰稔,岂复有水旱耶?此当决于宸衷。”太祖即命发廪贷民。建隆三年,迁给事中。王师伐蜀,用为随军水陆转运使。王全斌、崔彦进之入成都也,竞取民家玉帛子女,伦独居佛寺,饭蔬食,有以珍异奇巧物为献者,伦皆拒之。东归,箧中

所有,才图书数卷而已。先是,伦第庳陋,处之晏如。时权要多冒禁市巨木秦、陇间,以营私宅,及事败露,皆自启于上前。伦亦尝为母市木营佛舍,因奏其事。太祖笑谓曰:“尔非逾矩者。”知其未葺居第,因遣中使按图督工为治之。伦私告使者,愿得制度..狭小。使者以闻,上亦不违其志。

伦清介醇谨,好释氏,信因果。尝盛夏坐室中,恣蚊蚋囋其肤,童子秉箑(扇子)至,辄叱之,冀以徼福。在相位日,值岁饥,乡人假粟者皆与之,殆至千斛。岁余尽焚其券。微时娶阎氏,无子,妾田氏生继宗。雍熙四年,卒,年七十九。赠侍中。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赵匡胤)领领.同州节度.:统率,率领

B.皆署.从事

C.奏便宜..十数事

D.愿得制度..狭小署.:委任便宜..:因利乘便,见机行事制度..:规章,办法

)(选自《宋史·沈伦传》))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沈伦“清廉爱民”的一组是(3分)(

①奉使吴越归,奏便宜十数事,皆从之

②国家以廪粟济民,自当召和气……

③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

④伦独居佛寺,饭蔬食

⑤有以珍异奇巧物为献者,伦皆拒之

⑥岁余尽焚其券

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⑤⑥D.②④⑥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伦年轻时学习《周礼》《仪礼》《礼记》,以讲学谋生,后因人举荐,逐步为官,最终官至宰相。

B.沈伦来自社会底层,对人民的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当他发现百姓闹饥荒时,便采纳了他人的意见,请求皇上动用军粮,开仓济民,并且力排众议,拯救了天下苍生。

C.沈伦年少好学,后随军作战期间,仍爱惜图书,因此他日后信奉佛教,拒绝童子的热情服务,希望以此积德求福。

D.沈伦对住宅低矮毫不在意,但为了母亲也曾购买木材建造佛舍,皇帝并未因此责备他,反而派人为他修建住宅,皇帝对他的恩遇由此可见一斑。

8.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以军储振饥民,若荐饥无征,孰任其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是,伦第庳陋,处之晏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相位日,值岁饥,乡人假粟者皆与之,殆至千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两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①北阙:指帝宫。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②青阳:指春天。

(1)联系全诗,分析“不才明主弃”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从“不才”“明主”“不才明主弃”三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月夜窗虚”中的“虚”字用得好很传神,分析传神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怀古》)

(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⑴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⑵终于世..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好像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吗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3)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4)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

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片。那一刻的感受我终身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5)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6)“它在哪儿呀,奶奶?”“什么,你说什么?”“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7)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8)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9)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10)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

(11)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选自《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1.文章开头两个加点词“张望”和“终于”分别有什么意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3段三处画线的写景句分别是按怎样的层次或角度展开描写的?这些描写有何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以“消逝的钟声”为标题体现了怎样的艺术匠心?(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人说,可以将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删去。你认为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17题。

人总得有一点锋芒

陈鲁民

①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至少有两家半都主张做人要喜怒不形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来培养出无数玲珑圆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②唐朝人苏味道,处世圆滑,模棱两可,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人称“苏模棱”,居然能混到宰相高位。还是唐朝,娄师德身为宰相,却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从不露锋芒;不仅如此,他还教育将要赴任做官的弟弟:“假如人家唾你的脸,不擦它也会自己干掉,应当笑着接受。”这两位之所以能一路顺利,位极人臣,大概就与从不露锋芒有关。

③相反,敢露锋芒者,一般都难得善终。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答曰:“十万。”再问:“你能带多少兵?”答曰:“多多益善。”瞧,一点也不客气,丝毫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宋高宗是个无能的皇帝,秦桧又是个卖国宰相,人家一门心思求和自保,岳武穆却要“直捣黄龙”,却要“还我河山”,却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锋芒毕露,又怎能躲过“风波亭”之劫?

④武将锋芒太露固无好下场,文人太露锋芒也难成善果。李太白潇洒飘逸,恃才傲物,终因锋芒太露而难以见容官场,纵是明皇赏识,也无法弄个一官半职。只好一生浪迹天涯,与酒作伴,自慰“天生我材必有用”。苏东坡一生豪放不羁,才华横溢,却屡遭磨难,不仅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就是在文化圈里,也是非议四起,竞相攻讦。何以如此,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确,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同代的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余秋雨《山居笔记》)。苏东坡,又一个锋芒太露的牺牲品!

⑤锋芒,既然使那么多的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于是就有“聪明人”去研究怎样才能远离锋芒。明代有个官员叫张干,四朝元老,人称“不倒翁”。有人向他请教,怎样平息诽谤?答曰:无辩。又问,怎样制止怨恨?答曰:不争。再问如何明哲保身?答曰:去锋。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自保之术,不争不辩,无怨无怒,玲珑圆滑。与世无争,果如此,官运不衰、荣华富贵都是可以预期的。可是我们再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人人都这样唯唯诺诺,窝窝囊囊,遇事不敢出头,做事害怕承担责任,社会还怎么前进?倘若,中国历史上少了韩信的十面埋伏,少了岳飞的怒发冲冠,少了李白的笑傲江湖,少了苏轼的大江东去,这历史不也太郁闷太无趣太乏味了吗?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为秦桧所忌。其好友劝其不该如此锋芒太露,张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知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回肠荡气,足以告慰古今一切锋芒之士,当为此浮一大白。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朝有个娄师德和他的弟弟娄师馨都是藏锋敛刃、明哲保身之流,虽官运亨通,位极人臣,却遭后人鄙弃。

B.淮阴侯韩信当初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立下赫赫功勋,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被刘邦政权杀灭了宗族,而韩信不知谦恭、才高震主、锋芒毕露是很重要的因素。

C.历史上的苏东坡太有才了,名声太大了,“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但根据苏辙和余秋雨的看法,苏东坡就倒霉在名气太大上,悲剧有其必然性。如果苏东坡的才能再低一点,名气再小一点,锋芒再内敛一点,应当可以以官至宰相作为人生归宿。

D.明代四朝元老“不倒翁”张干,深谙求官、为官之道和自保之术,本文作者嗤之以鼻,对他完全否定。

消逝的钟声篇七
《试论江苏省201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江苏省201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拟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

1.下列词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果脯/胸脯 炮羊肉/如法炮制 堵塞/闭目塞听 ......

B.复辟/辟邪 梁山泊/淡泊明志 钥匙/北门锁钥 ......

C.积攒/攒聚 和稀泥/和衷共济 诘责/诘屈聱牙 ......

D.牲畜/畜牧 独角戏/勾心斗角 肥胖/心宽体胖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大自然是是美的源泉,她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她不仅给了我们精神的滋养,而且无私地养育了人类。

B.他作为全国唯一落马的党外副省级高官,深知树大招风、物极必反的道理,对到手的官位分外珍惜,他不事张扬,为人低调,受礼受贿胆大心细,不显山,不露水。

C.传统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钳制思想、束缚行动的本性,常常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会引出某种不堪设想和不忍设想的后果。

D.1月16日,昆明市林业局在市区检查宾馆饭店时,查获已被宰杀的穿山甲两只、巨蜥两只、熊掌四只。

3.(4分)仿照例句子,另选两个对象,设计一组对话。要求:表达一定的意蕴,句式与逻辑关系大体一致,不求字数相等。(4分)

河与海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

海:你为什么这么浑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因为我在人间走了很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阅读下面的微型小说《文艺评论家和部长》,根据原文脉络、思想、语言风格,为小说添加一个恰当的结尾。(答案不超过20个字)

“你看施普罗创作的小说怎么样?”部长问道。评论家回答:“部长,我以为他创作的小说是好的。”部长摇了摇头。评论家:“我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针对咖啡馆里那些为数很少的庸俗的知识分子。”部长摇头。“确切地说,就是对那些没有鉴赏力的人。刚才我没有表达清楚。”部长摇头。“总的来说,部长先生,这是一部坏小说。”部长又摇头。“当然也不能全部否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完成5~8题。(共19分)

沈伦,字顺仪,开封太康人。少习《三礼》,以讲学自给。(后)周显德初,太祖(赵匡胤)领同州节度,宣徽使昝居润与伦厚善,荐于太祖,留幕府。太祖继领滑、许、宋三镇,.

皆署从事,掌留后财货,以廉闻。及受周禅,召为户部郎中。 .

奉使吴越归,奏便宜十数事,皆从之。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

“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还具以白。朝论沮之曰:“今以军储振饥民,若荐饥无征,孰任其咎?”太祖以问,伦曰:“国家以廪粟济民,自当召和气,致丰稔,岂复有水旱耶?此当决于宸衷。”太祖即命发廪贷民。

建隆三年,迁给事中。王师伐蜀,用为随军水陆转运使。王全斌、崔彦进之入成都也,竞取民家玉帛子女,伦独居佛寺,饭蔬食,有以珍异奇巧物为献者,伦皆拒之。东归,箧中所有,才图书数卷而已。 先是,伦第庳陋,处之晏如。时权要多冒禁市巨木秦、陇间,以营私宅,及事败露,皆自启于上前。伦亦尝为母市木营佛舍,因奏其事。太祖笑谓曰:“尔非逾矩者。”知其未葺居第,因遣中使按图督工为治之。伦私告使者,愿得制度狭小。使者以闻,上亦不违其志。 ..

伦清介醇谨,好释氏,信因果。尝盛夏坐室中,恣蚊蚋囋其肤,童子秉箑(扇子)至,辄叱之,冀以徼福。在相位日,值岁饥,乡人假粟者皆与之,殆至千斛。岁余尽焚其券。微时娶阎氏,无子,妾田氏生继宗。雍熙四年,卒,年七十九。赠侍中。

(选自《宋史·沈伦传》)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祖(赵匡胤)领同州节度 领:统率,率领 ..

B.皆署从事 署:委任 ..

C.奏便宜十数事 便宜:因利乘便,见机行事 ....

D.愿得制度狭小 制度:规章,办法 ....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沈伦“清廉爱民”的一组是(3分)( )

① 奉使吴越归,奏便宜十数事,皆从之

② 国家以廪粟济民,自当召和气„„

③ 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傥贷于民,至秋复收新粟

④ 伦独居佛寺,饭蔬食

⑤ 有以珍异奇巧物为献者,伦皆拒之

⑥ 岁余尽焚其券

A.① ② ④ B.① ③ ⑤ C.③ ⑤ ⑥ D.② ④ ⑥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沈伦年轻时学习《周礼》《仪礼》《礼记》,以讲学谋生,后因人举荐,逐步为官,最终官至宰相。

B.沈伦来自社会底层,对人民的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当他发现百姓闹饥荒时,便采纳了他人的意见,请求皇上动用军粮,开仓济民,并且力排众议,拯救了天下苍生。

C.沈伦年少好学,后随军作战期间,仍爱惜图书,因此他日后信奉佛教,拒绝童子的热情服务,希望以此积德求福。

D.沈伦对住宅低矮毫不在意,但为了母亲也曾购买木材建造佛舍,皇帝并未因此责备他,反而派人为他修建住宅,皇帝对他的恩遇由此可见一斑。

8.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今以军储振饥民,若荐饥无征,孰任其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先是,伦第庳陋,处之晏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相位日,值岁饥,乡人假粟者皆与之,殆至千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两题。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

①北阙:指帝宫。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②青阳:指春天。

(1)联系全诗,分析“不才明主弃”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从“不才”“明主”“不才明主弃”三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月夜窗虚”中的“虚”字用得好很传神,分析传神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怀古》)

(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⑴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

⑵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

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好像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吗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

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3)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4)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片。那一刻的感受我终身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5)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6)“它在哪儿呀,奶奶?” “什么,你说什么?” “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7)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8)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9)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10)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

(11)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选自《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1.文章开头两个加点词“张望”和“终于”分别有什么意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第3段三处画线的写景句分别是按怎样的层次或角度展开描写的?这些描写有何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以“消逝的钟声”为标题体现了怎样的艺术匠心?(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人说,可以将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删去。你认为如何?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17题。

人总得有一点锋芒

陈鲁民

①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至少有两家半都主张做人要喜怒不形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来培养出无数玲珑圆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②唐朝人苏味道,处世圆滑,模棱两可,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人称“苏模棱”,居然能混到宰相高位。还是唐朝,娄师德身为宰相,却明哲保身,八面玲珑,从不露锋芒;不仅如此,他还教育将要赴任做官的弟弟:“假如人家唾你的脸,不擦它也会自己干掉,应当笑着接受。”这两位之所以能一路顺利,位极人臣,大概就与从不露锋芒有关。

③相反,敢露锋芒者,一般都难得善终。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答曰:“十万。”再问:“你能带多少兵?”答曰:“多多益善。”瞧,一点也不客气,丝毫不知收敛锋芒,虽说刘邦几年后才收拾他,其实这会儿已经对他起了戒心。宋高宗是个无能的皇帝,秦桧又是个卖国宰相,人家一门心思求和自保,岳武穆却要“直捣黄龙”,却要“还我河山”,却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此锋芒毕露,又怎能躲过“风波亭”之劫?

④武将锋芒太露固无好下场,文人太露锋芒也难成善果。李太白潇洒飘逸,恃才傲物,终因锋芒太露而难以见容官场,纵是明皇赏识,也无法弄个一官半职。只好一生浪迹天涯,与酒作伴,自慰“天生我材必有用”。苏东坡一生豪放不羁,才华横溢,却屡遭磨难,不仅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就是在文化圈里,也是非议四起,竞相攻讦。何以如此,其弟苏辙一语道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确,正因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同代的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余秋雨《山居笔记》)。苏东坡,又一个锋芒太露的牺牲品!

⑤锋芒,既然使那么多的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于是就有“聪明人”去研究怎样才能远离锋芒。明代有个官员叫张干,四朝元老,人称“不倒翁”。有人向他请教,怎样平息诽谤?答曰:无辩。又问,怎样制止怨恨?答曰:不争。再问如何明哲保身?答曰:去锋。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自保之术,不争不辩,无怨无怒,玲珑圆滑。与世无争,果如此,官运不衰、荣华富贵都是可以预期的。可是我们再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人人都这样唯唯诺诺,窝窝囊囊,遇事不敢出头,做事害怕承担责任,社会还怎么前进?倘若,中国历史上少了韩信的十面埋伏,少了岳飞的怒发冲冠,少了李白的笑傲江湖,少了苏轼的大江东去,这历史不也太郁闷太无趣太乏味了吗?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为秦桧所忌。其好友劝其不该如此锋芒太露,张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知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回肠荡气,足以告慰古今一切锋芒之士,当为此浮一大白。

消逝的钟声篇八
《史铁生作品》

编辑推荐

《史铁生作品系列(纪念版)(套装共7册)》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史铁生作品系列:命若琴弦(纪念版)》目录:

爱情的命运

兄弟

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午餐半小时

没有太阳的角落

“傻人”的希望

绿色的梦

树林里的上帝

绵绵的秋雨

神童

黑黑

小小说四篇

人间

巷口老树下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白色的纸帆

夏天的玫瑰

老人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白云

奶奶的星星

足球

……

《史铁生作品系列:原罪·宿命(纪念版)》目录:

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

插队的故事

礼拜日

原罪·宿命

中篇1或短篇4

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

《史铁生作品系列:我与地坛(纪念版)》目录:

我与地坛

记忆与印象1

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

消逝的钟声

我的幼儿园

二姥姥

一个人形空白

叛逆者

老家

庙的回忆

九层大楼

记忆与印象2

重病之时

八子

看电影

珊珊

小恒

老海棠树

孙姨和梅娘

M的故事

B老师

庄子

……

《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纪念版)》目录: 病隙碎笔1

病隙碎笔2

病隙碎笔3

病隙碎笔4

病隙碎笔5

病隙碎笔6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代后记 随想与反省——《礼拜日》代后记

答自己问

自言自语

笔墨良心

没有生活

也说散文热

谢幕

写作四谈

《史铁生作品集》后记

获“庄重文文学奖”时的发言

熟练与陌生

宿命的写作

……

《史铁生作品系列:务虚笔记(纪念版)》目录:

一 写作之夜

二 残疾与爱情

三 死亡序幕

四 童年之门

五 恋人

六 生日

七 母亲

八 人群

九 夏天的墙

十 白色鸟

十一 白杨树

十二 欲望

十三 葵林故事(上)

十四 昨天

十五 小街

十六 葵林故事(下)

十七 害怕

十八 孤单与孤独

十九 差别

二十 无极之维

二十一 猜测

二十二 结束或开始

……

《史铁生作品系列:我的丁一之旅(纪念版)》

《史铁生作品系列:扶轮问路妄想电影(纪念版)》

消逝的钟声篇九
《寂寞的钟声》

《寂寞的钟声》钟声,古典的、沉重的思绪被人敲的粉碎,满地的落叶被风卷起,黄昏……黑夜,在一个人的视野里一无所有。——题记误会+排挤+侮辱=一个人的心碎……童樱是一个机灵而又十分可爱的女孩,但在她的童年生活里,却是一幅褪了色的油画,看不出色彩来……到了青少年时期,怀着崇敬的她,想找回失去的色彩,可是…因为勤奋和一颗默默的心颇得老师们的称赞而引来同窗室友的强烈不满和嫉妒,童樱的心再次被敲击,在中学时代,经受了数之不尽的误会、排挤和侮辱,但是她一直忍着,童樱想用心去打动同窗室友的心,可是,似乎……嫉妒这等功力太强大,远远的阻挡了‘心之箭’,根本无法穿越这一道又一道的强光……习惯了独处,习惯了不言语,习惯了孤独,习惯了安静!!!似乎令人心碎的往事却无法让人习惯,于是,只能忍耐,忍耐……中学时代即将结束,明天,大概是最后一次同室友们见面吧!大概也是最后一次听到室友们的呼吸声吧!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梦境……入口……童樱一个人走在伴有樱花树的小道间,漫无目的…静静地…一个人走着……两旁的树映出了所有孤立童樱的人的面孔——童樱望着一张张再熟悉不过的面孔,漠然了,一声声指责、一句句的评击、一串串嘲讽的笑语、杂乱却又清晰的话语穿过童樱的耳畔直接穿进心房……童樱面无表情的漠视着,昂首挺胸的朝前走——不停地朝前走——她要让那些话语随着耳边的疾风被风卷起并且带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哗哗作响,她依然朝前走,漫无目的的朝前走,只为了能摆脱掉那些话语……风,依然在吹——终于脱离哪一张张面孔,可是那些话语却仍伴在耳边,甩也甩不掉。童樱开始随着风拼命的奔跑,风吹拂着耳旁的秀发……吹拂着腰间的丝带……童樱踩着疾风。不停地朝前跑!停下脚步,才发觉原来到了西湖边,不远处传来老禅师敲木鱼的声音,一声接着一声,急促不断——童樱随着木鱼声来到了寺院,空荡的寺院,了无生趣,只有那亭中的大钟随着风的协助,时不时的发出一些无生气的声响。童樱走上亭台,手紧握钟绳,一下、又一下……的撞了起来——钟声传出好远——好远,童樱闭紧眼睛,让心和钟碰撞在一起,一下、又一下……风声……风声……雨声……风停止了对树叶的蹂躏,苍穹此时下起了如细丝般的雨,一滴、又一滴的落下……童樱仍然不停的让心和钟进行着碰撞、

碰撞、碰撞……此时的钟声,响亮的声音在消逝……此时正渐渐响起与内心相衬映的‘寂寞之声’——越来越响!传至十里、二十里、百里之外……钟声,在寂寞的陪衬下更加寂寞。一句句话反反复复……失眠是一种理由,杯里剩下的孤独被雨水吞噬……今夜,和我说话的人没有语言,他们哑了,寂寞的声音多么动人……坚守寂寞是需要勇气的,寂寞的心灵空洞而曼妙,就如同碧海青天里用灵魂起舞的嫦娥。失眠夜需要一个理由,孤独也是一个专利。失眠的灵魂还吸吮这文字特有的气息,流浪的云朵盛开出空洞的生机。孤独喂养了夜的自由,光润而丰腴……大概是明天吧,也许是明天的明天,生活抑郁的湖面,便在盛夏点缀成几片绿色的爱,在点亮几首粉蓝色的诗,婷婷地撑开生命的精彩……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初二:李玉丛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uelileikaoshi/85248.html

    上一篇:有感悟的说说

    下一篇:关于好的句子

    【消逝的钟声】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