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出自何处?来。

| 英国移民 |

【www.guakaob.com--英国移民】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出自何处?来。(篇一)
《茶谜语》

茶谜语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一只没脚鸡.蹲着不会啼.

吃水不吃米.客来把头低.

言对青山说不清.二人地上说分明.

三人骑牛无有角.一人藏在草木中.

以下各打一字.共成三句话:

垂涎

银川

外孙

热水袋

草木人

三岔口

名列前茅

因小失大

有水就活

黎明前

分开是三个.合起来无数

巧夺天工

有口说假话.有水淹庄稼

两人团结紧.力量顶三人.

只要留心.便能知道

一树能栖二十人

相貌长得恶.六口两只角

风满楼(猜茶名:),

山中无老虎 (猜茶名:),

人间草木知多少(猜茶具),

茶对联

北京万和楼茶社有一副对联: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

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古今茶联层出不穷,细读品味,确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下列茶联就是如此: 尘滤一时净;

清风两腋生。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

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泉香好解相如渴;

火候闲品东坡诗。

吸烟有害,花钱买病;

饮茶有益,醒脑提神。

送水送茶,热情备至;

问寒问暖,体贴入微。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泉从石出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一杯春露暂留客;

两腋清风几欲仙。

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

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从哪里来,忙碌碌带身尘土;

到这厢去,闲坐坐喝碗香茶。

玉碗光含仙掌露;

金芽香带玉溪云。

歇一歇消消暑气;

喝二杯品品香茗。

此处有家乡风月; 举杯是故土人情。 佳肴无肉亦可佳; 雅淡离我尚难雅。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出自何处?来。(篇二)
《关于茶的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爱诗爱文爱画;

赔烟赔酒赔茶。

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 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开坛千里醉;

上桌十里香。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汲来江水烹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烟荡俗尘。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龙团。

春共山中采,

香宜竹里煎。

雀舌未经三月雨,

龙芽新占一枝春。

翠叶烟腾冰碗碧,

绿芽光照玉瓯青。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一杯春露暂留客,

两腋清风几欲仙。

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龙井茶香飘宇高,

虎跑水溢满寰瀛。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

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客至心常热,

人走茶不凉。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

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竹雨松风蕉叶影,

茶烟琴韵读书声。

为善读书是安乐法,

种竹植茶是明妙心。

一帘春影云拖地,

半夜茶声月在天。

石鼎煎香俗物尽洗,

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山静无音水自喻,

茗因有泉味更香。

青山似欲留人住,

香茗何妨为客尝。

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煮沸三江水,

同饮五岳茶。

虽无扬子江中水,

却有蒙山顶上茶。

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

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

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

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

鹿鸣饮宴,迎我佳客,

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随手烹茗化白鹤,

绿地垂柳钓青钱。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得与天下同其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

泉从石出情宜冽,

茶自峰生味更圆。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

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出自何处?来。(篇三)
《茶香四溢》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出自何处?来。(篇四)
《品茗赏联》

在我国,凡是有“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亭、茶座等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礼、茶艺表演的厅堂内,往往可以看到以茶为题材的楹联、对联和匾额,这既美化了环境,增强文化气息,又促进了品茗情趣。

茶联常悬于茶店,作招徕顾客广告之用。相传,成都附近的一个地方,有家茶馆兼酒铺子,老板没有文化,铺子简陋,生意自然萧条。后让贤给儿子经营。青年人脑子灵光,请了位秀才写了幅对联一贴,生意居然从此兴隆起来。联文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这幅奇特的对联,生动贴切,雅俗共赏,引得人们交口相传,慕名前去观看,领略其中的甘苦,“偷闲”、“

乐”一番,于是乎,这家铺子起死回生,春风再度,生意兴隆。

我国许多旅游圣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的茶联: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仅仅十四个字,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之感。成都望江楼有一联,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取材于楼,镶嵌得体。真把一个望江楼写活了。联云: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清·何绍基)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一联: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吟颂这一副出自郑板桥笔下的杰作,仿佛看到了山中烹茗煮茶的的张天师,过着清贫的田园生活。

用对联赞美名茶,为名茶扬名更是别出心裁,不似广告却胜似广告。“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

流传至今。“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

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象喝一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生活中无形中多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类比。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秋夜凉风,夏时阵雨,其清爽,其舒逸,有何能比?松涛环绕,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听风声水声,始可与夏雨秋风相配。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园中置几案,扶瑶琴,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烟透窗,为墨增香。竹生水畔,荷香暗动,月上中天,影落荷池,其情其景让人顿生隔世之意。

古今茶联层出不穷,细读品味,确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下列茶联就是如此: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烟荡俗尘。

尘滤一时净; 清风两腋生。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 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泉香好解相如渴; 火候闲平东坡诗。 龙井泉多奇味; 武夷茶发异香。 喜报捷音一壶春暖; 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龙团。 春共山中采; 香宜竹里煎。 雀舌未经三月雨; 龙芽新占一枝春。 竹粉含新意; 松风寄逸情。 瑞草抽芽分雀舌; 名花采蕊结龙团。 陆羽谱经卢仝解渴; 武夷选品顾渚分香。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出自何处?来。(篇五)
《壶趣——六年级美术下册(湖南美术出版社)》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出自何处?来。(篇六)
《茶楼对联精选》

近水楼台先得月

芳香茶叶最清心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清音盈客座

和气透茶杯

芳香清意府

碧绿净心源

春满壶中留客醉

茶香座上待君来

相如聊解渴

谢朓喜凝眸

香茶一杯解乏力;

古语三句振雄心。

只缘清香成清趣;

全因浓酽有浓情。

翠叶烟腾冰碗碧;

绿茅光照玉瓯青。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香荡文思。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毛尖。

北汲百泉池中水;

南采龙井山上茶。

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

石鼎煎香俗肠尽洗;

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赞龙井赏茉莉一品观音也得有点苦丁

谈琴棋论书画三味人生哪能全是甘甜

竹炉汤沸邀清客

茗婉风生遣睡魔

玉碗光含仙掌露

金芽香带玉溪云

香茶一杯解乏力

吉语三句暖人心

山径摘花春酿酒

竹窗留月夜品茶

碧螺壶中香扑面

绿茶盏内味如春

一天无空座

四时有香茶

清泉烹雀舌

活水煮龙团

七度卢仝碗

三篇陆羽经

龙井泉多奇味

武夷茶发异香

德必有邻邀陆羽

园经涉足学卢仝

客来能解相如渴

火候闲评坡老诗

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

香分花上露

水汲石中泉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识得此中滋味

觅来无上清凉

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

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

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来路可数歇一刻知味

前途无量品一杯何妨

喜报捷音一壶春暖

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看水浒想喝大碗酒

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为品清香频入座

欢同知心细谈心

瓦罐煎茶烧树叶

石泉流水洗椰瓢

水流清影通茶灶

风递幽香入酒筵

柳井有泉好作饮

君山无处不宜茶

壶在心中天在壶

心在壶中地在心

喝口清茶方解渴

吃些糕点又充饥

淡中有味茶偏好

清茗一杯情更真

茶敬客来茶当酒

云山云去云作车

酒醇饭香茶浓

花鲜月明人寿

酒醉英雄汉

茶引博士文

羹香怀帝德

茶色虑民灾

淡酒邀明月

香茶迎故人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碍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长留

楼上一层看塔院朝暾湖天夜月

客来两地话武林山水泸渎莺花

满园春色关不住

茶浓花香醉红尘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出自何处?来。(篇七)
《茶文化诗词对联》

1. 元代诗人刘秉忠 ——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尝云芝茶》)

2. 杨万里的咏茶诗曰

犀日何缘是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3. 西晋左思的《娇女》 “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

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

4. 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5. 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6. 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俱绕

身”

7. 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8. 回文诗: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在题名为《记梦回文

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9.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们是: 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 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诗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虚实相生。 苏东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相传,成都附近的一个地方,有家茶馆兼酒铺子,老板没有文化,铺子简陋,生意自然萧条。后让贤给儿子经营。青年人脑子灵光,请了位秀才写了幅对联一贴,生意居然从此兴隆起来。联文是“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这幅奇特的对联,生动贴切,雅俗共赏,引得人们交口相传,慕名前去观看,领略其中的甘苦,“偷闲”、“作乐”一番,于是乎,这家铺子起死回生,春风再度,生意兴隆。

相传,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一次外游,来到一座庙中小憩,庙里主事的老道见他衣着简朴,相貌平常,对他非常冷谈,顺便说了声“坐”!又对道童说“茶”,待苏东坡坐下交谈后,老道方觉得客人才学过人,来历不凡,又把东坡引至厢房中,客气的说道: “请坐”,并对道童说:“敬茶”。二人经过深入交谈,老道才知道来客是著名的大诗人苏东坡,顿时肃然起敬,连忙作揖说道:“请上座”,把东坡让进客厅,并吩咐道童: “敬香茶”。苏东坡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道离去。老道忙请苏东坡题写对联留念。东坡淡然一笑,挥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北京万和楼茶社有一副对联: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上海一壶春茶楼的对联则是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谐趣。

云南大理有个“旷怡村“酒家,主要是当地名流,那时常有文人雅士集于此,谈诗论画,店主免费招待顾客。于是有人赠酒家一联,甚是有趣。联云:

爱诗爱文爱画;

赔烟赔酒赔茶。

清末民初,广州有个大同茶楼,为了招徕顾客,曾出钜资征联,要求上下联必须嵌入“大”、“同”二字,并具有品茗之意。当时应征者纷纷送上征联,经店主评选,有一副佳作入选:

好事不容易做,大包不容易卖,针鼻铁,薄利只凭微中削;

携子饮茶者多,同父饮茶者少,檐前水,点滴何曾倒转流。

联中巧妙的嵌入“大”、“同”二字,并写有品茗之意,兼谈经商的诀窍,故深得店主人的赞赏。于是将这副联语用良木雕刻,悬挂于店门。据说此联挂出后,大同茶楼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传说一百多年前,四川华阳县有个中兴镇,是个水陆码头,交通要道。镇上有一家“兴盛居”茶馆,对面是一家“望月楼”酒楼。某年春节,茶馆老板请本家秀才撰写一联,贴于店门。联曰: 香分花上露;

水吸石中泉。

此联写得很雅致,顾客争先围观,啧啧称赞。酒楼老板见状亦请一秀才给酒楼撰联: 开坛千里醉;

上桌十里香。

相传,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以“陶陶“两字征联,一人应征写了一联: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嵌入联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体。

重庆嘉陵江茶楼一联,更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上海天然居茶楼一联,更是匠心独具,顺念倒念都成联,为广大客人所喜爱。联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广东的潮阳海潮古刹有一副独脚联,联云:“吾乡陆羽茶经不列名次之泉”,下联至今未有人对上,堪称一绝。

海潮古刹位于城郊西岩山上,唐代兴建,倚山而立,是粤东地区的名刹。寺仙有一泉井,名字叫“问潮井”。独脚茶联就刻在井台边的一块石碑上。据说这独脚联出自清代,兴许是某一日一位满腹经纶的才子游兴正浓时,喝了用井水冲泡的香茗,乘兴而作的。此后慕名前来应对者不少,却没有一人对上。

武夷宫石坊楹联

我国许多旅游圣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 须从前路汲龙泉。

(清)郑燮题焦山自然庵的茶联: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仅仅十四个字,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之感。成都望江楼有一联,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取材于楼,镶嵌得体。真把一个望江楼写活了。联云: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清·何绍基)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一联: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吟颂这一副出自用对联)赞美名茶,为名茶扬名更是别出心裁,不似广告却胜似广告。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流传至今。“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仅仅10个字,把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

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像喝一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生活中无形中多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

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茶总是和精行俭德之人相模拟。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此联为清代名士溥山所题。作者是画家,也是诗人。此联恰是一幅素描风景名画,潇潇竹雨,阵阵松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调琴煮茗,读书赏月,的确是无边风光的雅事。将此联与任何一幅山川煮茗图相配都是不俗的。

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秋夜凉风,夏时阵雨,其清爽,其舒逸,有何能比?松涛环绕, 竹林婆娑,唯此境隔竹支灶,听风声水声,始可与夏雨秋风相配。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园中置几案,扶瑶琴,隔窗有侍童烹茶,茶烟透窗,为墨增香。竹生水畔,荷香暗动,月上中天,影落荷池,其情其景让人顿生隔世之意。

古今茶联层出不穷,细读品味,确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下列茶联就是如此:

松涛烹雪醒诗梦, 九曲夷山采雀舌,

竹院浮烟荡俗尘。 一溪活水煮龙团。

春共山中采, 香分花上露; 煮沸三江水,

香宜竹里煎。 水吸石中泉。 同饮五岳茶。

泉从石出情宜冽, 竹雨松风蕉叶影, 虽无扬子江中水,

茶自峰生味更圆。 茶烟琴韵读书声。 却有蒙山顶上茶。

诗写梅花月, 为善读书是安乐法, 斗酒恣欢,方向骚人正妙述, 茶煎谷雨春。 种竹植茶是明妙心。 杯茶泛碧,庵前过客暂停车。

一杯春露暂留客, 只缘清香成清趣, 鹿鸣饮宴,迎我佳客, 两腋清风几欲仙。 阁下请坐,喝杯清茶。 全因浓酽有浓情。

小天地,大场事,让我一席, 摆开八仙桌, 随手烹茗化白鹤,

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 招徕十六方。 绿地垂柳钓青钱。

龙井茶香飘宇高, 扫来竹叶烹茶叶, 一帘春影云拖地, 虎跑水溢满寰瀛。 劈碎松根煮菜根。 半夜茶声月在天。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 得与天下同其乐, 石鼎煎香俗物尽洗, 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不可一日无此君。 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客至心常热, 泉从石出情宜冽, 山静无音水自喻, 人走茶不凉。 茶自峰生味更圆。 茗因有泉味更香。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龙团雀舌香自幽谷, 青山似欲留人住, 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 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香茗何妨为客尝。

菜在街面摊卖,

春其山中采, 茶在壶中吐香。

香宜竹里煎。

四海咸来不速客,

客到座中宜数碗, 一堂相聚知音人。

水是人间第一泉。

识得此中滋味,

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觅得无上清凉。

凝成云雾顶,瓢出晨露香。

看水浒想喝大碗酒,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 求两餐,分清邪正,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 头头是道,谁宾谁主? 吃一碗,各自西东。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忙什么,吃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

红透夕阳,好趁余辉停马足, 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盏。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攀桂天高亿八百孤寒到此莫忘修士苦, 天下几人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 煎茶地胜看五千文字个中谁是谪仙才。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

关于茶联还有一些小故事:

相传梁启超幼年时聪颖过人,才思敏捷,对句尤是拿手好戏,被当地人称为“神童”。一日,来了位客人,手捧香茗,细啜慢漱,有心考考梁启超,遂用手指沾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下: “饮茶龙上水”的上联,最后一个字刚刚写完,小启超就毫不迟疑地指着桌上的字, 张口应出下联:“写字狗扒田”。四周围观人们哄堂大笑。客人十分尴尬,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他的字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虽为戏言,但童心观物,倒也天趣自然。

还有一副茶联,出于抗战时期重庆某茶馆。联文为:

空袭无常贵客茶资先付,

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寥寥数语,平淡无奇,感伤时局,却见真情,隐刺官家,令人啼笑不得,荡荡民心,尽在言外。

几十年前,在西安莲湖公园上出现一个“奇园茶社”,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奇乎? 不奇,不奇亦奇!

园耶? 是园,是园非园!

上下联第一字把“奇园”二字分别嵌入,别至有味,然而当时人们只知是一副趣联,却不了解其中的真意。直到后来,报纸披露该茶社原是西安地下党的一个秘密交通站,人们才明白“不奇亦奇,是园非园”奥秘。

绍兴驻跸岭茶亭曾挂过这样一副对联: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洗热客,

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

联中措施辞含蓄,寓意深刻,既表达甘泉佳茗给路人带来一丝清香,又道出人生旅途的几分艰险。

茶联发展到了今天,就层出新意,寓以新的内容。比如:

喜报捷音一壶春暖,

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茶与对联

易心堂辑

现在社会上流传的茶联,很多已经找不出作者来了。目前有记载的,数量又比较多的,多出自清代;而留有姓名的,尤以郑板桥为最。

郑板桥: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纸。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山光四面因潮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茗外风清赏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其它: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秀萃明湖游目客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采茶时。

为爱清香请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菜在街头摊卖,茶在壶中吐香。 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紫笋茶。

疑成云雾顶,茗出晨露香。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扁乎?不扁,不扁亦扁!

香飘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圆耶?是圆,是圆非圆!

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 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摆开八仙桌,招徕十六方。

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十载许句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见故人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271279.html

    上一篇:李虞诗词

    下一篇:摩托车手续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出自何处?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