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英国移民】
篇一:《2014备考阅读试题《卖豆浆的孩子》》
卖豆浆的孩子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⑤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⑥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⑦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⑧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1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3分)
答:
16.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后填空。(4分)
→我希望这是他将来的一笔财富
17.结合语境,理解第③段“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一句中“熟练”一词的含义。(3分)
答:
18.第⑥段划线句“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9.结合卖豆浆孩子的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 答:
参考答案
15.(3分) 一位十二三岁的男孩,每天坚持在小区门口卖豆浆
16.(4分) 我以为父母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17.(3分) 写孩子对算账、找钱、舀豆浆做得熟知并做来顺手,说明他做这件时间长,突出了孩子的能干。
18.(4分) 外貌、神态,突出小孩的成熟老练、自信坚强形象。
19.(4分) 如:学习孩子那种独立自强的精神,学习他为家长分担生活责任的品质。
篇二:《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Hi!各位同学请注意:务必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不得分。千万记住哦!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2分)
青春是一捧漫天飞扬的花,明媚而忧伤;青春是一抹横亘天际的虹,绚烂而辉煌。青春.
幸福,因为它有前途,只要心中有朝气,何愁秋来惹人思?踏足青春之河,我举手向苍穷,并非一定要摘到晨星,而是需要这个向上的、永不屈服的姿势!
(1)给加点字注音
横亘( ) .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菲律宾政府妄图把我国的黄岩岛据为己有,真可谓异想天开。 ....
B.正是因为郭明义同志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
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C.我被微博包围了,纵观身边的每一张脸都像一个蓄势待发的键盘,随时随地预备发布。 ....
D.享受阅读,往往会让精神生活枝繁叶茂、花团锦簇,滋养着日益枯竭的现代心灵。 ....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营造了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氛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B.市教育局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区相关部门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出问题。
C.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D.初中三年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4.按照所给句式,仿写一个句子(2分)
一根羽毛也许太普通了,但一根一根组舍起来却是孔雀艳丽的彩屏;一缕丝线或许太一般了,但一缕一缕组合起来却是一匹光滑缤纷的绸缎; , 。
5.名著阅读(2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好汉? 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情节。
(1)好汉是: (2)情节:
6.根据提示默写(10分)
(l)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2)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3)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4)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7)《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 。
(8)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
二、阅读(满分40分)
(一)阅读【甲】 【乙】两段选文,完成7~10题(8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②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③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④万,而专属⑤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节选自《战国策》)
【注】①昭奚恤:楚国的令尹(相)。②江乙:卫国人,当时在楚国做官。③长:为首领,执掌。④带甲:精兵。⑤属:隶属,归属。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今齐地方千里____。 .
(2)兽见之皆走____。 .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2)犹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
9.【甲】【乙】两文都采用设喻方法说理。【甲】文邹思用切身经历设喻,劝谏齐威王____;
【乙】文江乙用寓言设喻,告诉楚宣王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寓言故事是____ 。(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14分)
卖豆浆的孩子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装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奈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
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⑤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⑥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⑦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⑧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野趣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选自《少年大世界》有删改)
1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3分)
答:
11.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2分)
→我希望这是他将来的一笔财富
12.结舍语境,理解第③段“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一句中“熟练”一词的含义。(3分)
答:
13.第⑥段划线句“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4.结合卖豆浆孩子的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什么启示?(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越(8分)
打呼噜也有遗传性
①打呼噜(即打鼾)是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一种典型症状。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呼吸道狭窄、肥胖,神经和肌张力调节功能异常都可致病。常见的造成咽腔狭窄的病因有儿童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息内、鼻中膈偏曲等.另外,由于亚洲黄种人不同于白种人的颔面骨性结构特征,一些并不肥胖的人也可发生打鼾。
②上述因素可以来源于遗传,也可以来源于衰老和不当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控制体重、..
戒烟戒酒.建立侧卧住睡眠的习惯,对于预防和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如果症状较重,单纯依靠上述措施也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③家族有遗传因素的人,将来发生打鼾的几率会比别人高,所以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因为与打呼噜和睡眠呼吸障碍相关的多个危险因素具有遗传性,比如肥胖、上呼吸适附近的结构和呼吸控制功能等.大家都知道,孩子会继承父母的一些遗传特征,例如脸型,体型等,这是外观的情况。同样,头、面内部的形状也会受父母的影响,比如小下颌的人容易打呼噜,如果他的孩子也继承小下颔这一领面特征,那么也就继承了易患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患病的危险性增加,而且亲属中患者人数越多,患病的危险性越大。有报道称,患者亲属患病的危险性较其他人群高两倍。美国科学家对681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发现,父母中只要有任何一方经常打鼾,他们孩子打鼾的概率就比父母不打鼾的孩子高3倍。
④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孩子打鼾需要及时就诊。因为儿童是颌面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打鼾、张口呼吸,头面部骨骼常常会发育成容易打鼾的颅面形态,等到成人以后,有可能发展为成人的鼾症、睡眠呼吸障碍。如果到了成人时,许多结构的纠正往往需要做创伤较大的手术,风险也会较高。
⑤所以,打呼噜的现象一定要引起人们的警惕。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本文阐释的事理是什么?(2分)
答:
16.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7.第②段中的加点词“一般”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0分)
展示我们的善良
①善良是什么?是看到不幸会流泪难过,是遇到不平会挺身而出,是对弱者的保护,对恶者的谴责„„
②在如今这个时代,是做冷漠的旁观者,还是做善良的参与者?我们不是没有过这样的追问。当有人见死不救甚至挟尸要价时,我们被深深刺痛;当有人不顾学生安危自己逃之天天还振振有词时,我们异常愤怒。一次次追问中,我们得到了答案。
③人心向善。如同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绚烂花朵般,我们自然而由衷地渴望善良并展示着善良。
④如果不是那场飞来的车祸,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她的名字,美丽的丽,茉莉的莉,她叫张丽莉。与千千万万的我们一样,在波澜不惊的日子里,她只是一个内心善良,热爱生活的普通人80后,与丈夫恩爱,老人眼中的开心果,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然而短短的几秒钟,一个生命的轨迹就此改变。5月8日,熙熙攘攘的学校门口,刚放学的孩子,冲向学生的失控大客车,勇敢而果断冲上前去救人的张丽莉老师„
⑤趋利避害,人之本性,危急时刻,张丽莉可以本能避让,她却冲上前推开两个孩子。这一推,保住的是两个稚嫩的生命,冒的却是失去生命的危险。美丽的大眼睛,灿烂的笑容,最美女教师的救人壮举,向我们展示着那本真的善良如天使般纯洁美丽。这个年轻的生命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更感动激励着我们无数人。
⑥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有奋不顾身抢救落水者,直至溺水身亡被打捞上岸时还保持着救人姿势的人,有为癌症晚期老人圆梦,即使素不相识也可以通过网络帮他将肖像发布到世界
各地的人,有好心的哥免收盲人乘客一份车费,只因为“我挣钱比你容易点”„
⑦是的,每一个英雄的背后,都标注着一个善良的平凡人生。每一个小小的善举背后,都蕴含着一颗善良的心.善良是从我们每个人心底涌出的一股清泉,汩汩向前,生动又鲜活, ⑧有明便有暗,有美便有丑。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是热情的,柔软的。有时不是我们看不见善良,也不是内心的善良不在,而只是有些灰尘蒙翳了我们善良的心灵。拭去那些灰尘看到这个鲜亮美好的世界,你会为之感动,你也会为之行动。
⑨展示我们的善良吧,那本真的善良会唤起我们曾一度遗忘的美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8.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分)
答:
19.本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例子谈谈其作用。(3分)
答:
20.本文第⑧自然段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21.谈谈你对“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摸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是热情的、柔软的。”一句的理解。(3分)
答:
三、写作(满分40分)卖豆浆的孩子阅读答案。
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
(1)题目“我发现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2)“谢谢”这两个字看似很轻很平凡,却又是人类共有的最美丽的语言。试想,人生存在于天地之间,日月星光,风霜雨雪,哪一样不是在无私地惠泽我们,而我们又有何德何能坦然承受.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不要吝惜地道出你的谢谢,表达你的感恩之情,这样,你的胸怀会更宽广,生命也会因此得到滋润,
请以“谢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择题目(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600宇左右。
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容易暴露身份的地名。
试题答案
一(12分)
1.(1)ɡèn(2分)(2)“穷”改为“穹”。2.B(2分)3. C(2分)
4.示例1:一截线条,也许太单调了,但一截一截组合起来,却是一幅美丽斑斓的画图; 示例2:一个字,一个词,也许太平常了,但一经组合起来,却让多少人觉得芬芳盈口,余香满心。(2分)
5. 吴用,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2分)
6. (10分)(1)往来无白丁(2)苟全性命于乱世(3)造化钟神秀(4)江春入旧年
(5)枯藤老树昏鸦(6)无可奈何花落去(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8)大漠孤烟
篇三:《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hē) yǔn) pá) zài)
B yìn) zhì) dì) dāng)
C chuî) qí) jǐ) qiâ)
D bâng) qiǎng) suǐ) z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赃款 凌驾 无与伦比 诚惶诚恐
B.烦躁 藉贯 变幻多姿 相形见绌卖豆浆的孩子阅读答案。
C.馈赠 饶恕 骇人听闻 穷困缭倒
D.诀别 晦暗 气充斗牛 苦心孤诣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B. 才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突
出成绩,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C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卖豆浆的孩子阅读答案。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5. 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他,怎么会不愿意和他亲近呢?
B.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是蕴含深意的。
C.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选项是( )(3分)
;你的表
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
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
①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②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③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二、古诗词鉴赏(3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首联追述往事,说自己参加科举考试而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
过四年。
B、颔联形象地抒发其关于世事人生的深沉慨叹,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也
如雨中浮萍漂泊不定,对世事人生失去信心。
C、颈联叙写往日抗元遭遇的挫折和被囚押的孤苦处境。这两句抒情与叙事融为
一体,感染力极强。
D、尾联笔锋陡转,表达作者身陷绝境时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三、说明文阅读,完成8—10题(9分)
睡眠的重要性卖豆浆的孩子阅读答案。
①为何我们需要睡眠,为什么睡眠这么重要?这个问题已经困扰科学家几个
世纪了,但最后的答案依然没人能确定。有人说睡眠可以给我们一个休息的机会,白天所消耗的体力在晚上能够恢复,但事实是经过足足8小时的睡眠所省下的能
量仅有209千焦,居然只和一片吐司差不多!
②我们之所以需要睡眠,是因为它能够维持我们正常的认知能力,比如演说、记忆力、创造力及灵活的思维等等。换句话说,睡眠对于我们的脑部发展,扮演
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③当你缺乏睡眠,语言、记忆、整合能力及时间观念都会被严重影响,甚至
是停摆。事实上,当你持续清醒17小时以上后,你的表现能力将会下降到等同
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05%,相当于喝下两杯红酒。
④睡眠遭到剥夺也会影响到身体机能以及情绪健康。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会
造成白天非常想睡,也与高血压以及心理压力有关。也有研究报告表示,失眠会
导致肥胖,这是因为体内掌控食欲和体重的化学元素与激素,一般是在睡眠期间
释出的。
⑤当我们因睡觉闭上眼睛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的睡眠时间每90分
钟至110分钟为一循环,而睡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是——快速动眼期和非快速
动眼期。非快速动眼期又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阶段一,浅睡眠。在第一阶段,我们呈现半睡半醒的状态,肌肉会开始放松,有时可能会有轻微的抽筋现象,在
这个阶段很容易被唤醒。阶段二,真实睡眠。在开始浅睡眠的10分钟内,我们
就会进入第二阶段——20分钟左右的真实睡眠。你的呼吸及心跳的速率会慢慢
下降,这个阶段是人类睡眠最大的部分。阶段三、四睡眠。在第三阶段,大脑会
开始产生所谓的“delat电波”。这是一种庞大(振幅很高)又缓慢(频率很低)的电波,呼吸和心跳在这里已经处于最慢的状态。而第四阶段,我们的呼吸开始
变得规律,伴随着有限的肌肉运动,若在这个阶段突然被叫醒,我们会无法及时
调适,醒来之后的几分钟会觉得神情恍惚而且无力。
⑥快速动眼期通常发生在我们睡着后70至90分钟,而在一个晚上大约会
有时轮至上轮的快速动眼期。
⑦其实大脑在晚上的活动非常剧烈,甚至比我们醒着的时候更加活跃,大多
数的梦也是在快速动眼期产生的。我们的眼睛不停地转动,呼吸速率和血压开始
上升,然而我们的身体实际上是“瘫痪”的——这或许是大自然用来防止我们将
自己的梦境表现出来的方式。
⑧那么多少睡眠才足够呢?其实没有固定的睡眠时间,通常是因人而异。根
据英国BBC网站的统计,我们的睡眠时间介于5小时至少11小时之间,平均是
7.75小时。来自英国罗浮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吉姆说:“我们需要的睡眠时间,就是让我们白天不觉得困就好。”
8.下列对“非快速动眼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非快速动眼期”可以分为4个阶段,它和“快速动眼期”是睡眠的两种类
型。
B.“非快速动眼期”的第二个阶段是“真实睡眠期”,每晚有20分钟左右。
C.“非快速动眼期”会使我们的大脑产生一种振幅很高、频率很低的电波。
D.“非快速动眼期”中如果我们的呼吸开始变得规律并伴随着有限的肌肉运动就
说明是深睡眠状态。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睡眠很重要,因为它可以给我们一个休息的机会,使白天所消耗的体力在晚
上能够恢复。
B.当你持续无睡眠17小时以上时,你的血液酒精浓度就会达到0.05%,相当于
喝下两杯红酒。
C.长期失眠会导致肥胖,因为只有在睡眠期间体内才能释放出掌控食欲和体重
的化学元素与激素。
D.睡眠状态中我们不会把自己的梦境表现出来主要是因为那时我们的机体处于
高度松弛状态。
10.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通过对“快速动眼期”和“非快速动眼期”的说明,
使我们明白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但睡眠时间并不是固定的,通常因人而异。
B.文章第①自然段主要采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指出睡眠
是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研究的一个问题。
C.文章第③自然段的加点字“持续”是延续、继续的意思,说明这17小时的
清醒是不间断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从睡眠的重要性谈起,依次说明了我们的睡眠过程,明
确了充足睡眠的标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四、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1.根据提示默写。
(1)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 ,浅草才能没马蹄。(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业者,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能保持着
“ , ”的心态。(范仲淹《岳阳楼记》)
(4)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
是: , 。
(5)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
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 。
五、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甲】 【乙】两段选文,完成12~14题(10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
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
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
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
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
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1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
(1)今齐地方千里 . (2)不复有故态 .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2)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
译文:
14.【甲】文邹忌用自身经历设喻,劝谏齐威王 ;
【乙】文中张孝基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分)
六、记叙文阅读,完成15—19题(12分)
卖豆浆的孩子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
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
豆浆了。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
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
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
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
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装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⑤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⑥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⑦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⑧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点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1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答:
16.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 ( A )→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B )→我希望这是他将来的一笔财富 。(2分)
17.结合语境,理解第③段“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一句中“熟练”一词的含义。(2分)
答:
18.第⑥段划线句“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