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法国移民】
篇一:《让子弹飞完全解读》
《让子弹飞》完全剧情解读
张麻子盘查强奸的事情时,各人独白是很重要的提示。此时老二表明自己是同性恋,注定了其悲剧的结局。 有人奇怪为什么胡万被当做是麻匪那晚,黄四郎没乘机做掉张麻子,注意看张麻子身后的人数,老二不在,并且张麻子已经威胁是否真的要火拼?警告其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
花姐的突然转变很生硬且没有任何铺垫。其实花姐根本没有改变,纯粹博取信任。
花姐给黄四郎的礼盒里面装的是两颗钻石,黄四郎一看就知道花姐已经搞定了汤师爷和老二老三,于是便假装卖个人情给花姐放过了老二和老三,本来他是带人来干掉他们的。
花姐搞定了老三却没有搞定老二,因为老二是同性恋。
张麻子在给老二布置任务时汤师爷在旁偷听,导致张麻子率众弟兄出鹅城剿匪,兄弟里只有预先埋伏的老二死了,其他被偷袭的却只有老七负了轻伤。
汤师爷买的就是鹅城的官,试想假如买的是富饶的康城县长,区区一个青楼女子也能买得起?另一方面,师爷如果带着的是康城的,并且黄四郎把6张都给他,那么总共应该有7张,假如黄四郎留着一张(后面解释为什么留一张),那么应该是剩下6张;而师爷死的时候说只有5张,这是不可能的。说明汤师爷买的确是鹅城的县长,而这张委任状没必要带出来了,黄四郎只给他5张。康城的县长是黄四郎买的六个县之一,用来引诱张麻子一伙走东边去山西康城的方向踩地雷,前面黄四郎说的第二步,就是给委任状。 黄四郎给假张麻子布置任务时有两套方案,甲方案不用说就是干掉了张麻子。而乙方案就是偷袭行动失败,师爷借假张麻子的口说自己的老婆孩子被杀回鹅城给黄四郎报信(其实老婆孩子都是假的,试想汤师爷到鹅城才多久,她老婆就找到从山西找到南方的鹅城来了?)。
没有想到汤师爷和张麻子产生了感情,他没有回鹅城报信而是驾着装满银子的一辆马车往山西去了。 汤师爷上策本应该是去告密,下策才是携款逃跑。因为不知道是否会存在类似地雷这样的埋伏。可以印证汤师爷对张麻子的感情。
按情景,老汤应当要赶去山西赎回儿子,而假张麻子本来说东边东边,他也想活命他以为汤师爷会回鹅城告密,所以想把告密的责任推在师爷头上,没有想到师爷真的往东边去了,他又急的说不要往东因为有珍藏版的地雷在等着师爷,师爷被炸后他被真张麻子一枪打死,临死时候还说山西是在东边。
师爷死后除了未说出那两个秘密,这也是影迷津津乐道的话题外,其实还有两个极其重要的信息。一个是对麻子说他被炸到树上的屁股兜里面有五张县令上任书,大家记得黄四郎说过他买了6个县令,那么第6个县在哪里?恭喜您答对了是在上海浦东,现在你知道黄四郎为什么在开往上海的火车上了吗?第二个信息是他劝张麻子不要回鹅城因为他认为张斗不过黄,因为他已经知道张得大部分兄弟已经被黄收买,回去就是死路一条。有些是完全被收买了,比如老三,而有些是动摇的中间派,比如老七。
汤师爷的没有说完的第一个秘密是老二是他告密害死的,第二个秘密是他喜欢花姐,花姐是卧底。让子弹飞。
师爷和黄四郎都低估了张麻子的智慧,黄四郎还等着郭旅长的军队,而张的兄弟还等着黄的出手,没有想到张用发动群众这一招就把黄搞定。
替身为什么会逃跑?在地牢里被铁链拴着,被人看着还能逃跑?不是,其实是在花姐打算把替身带回黄家的路上逃跑了。
为什么张麻子让老三去追?因为老三已经被收买了,只有让他去,才会抓活的。
为什么张麻子要守着黄家铁门?一是为了造成在战斗的假象,二是在等花姐和老三自己把替身送上门来。 老三和花姐抓活的,并且只是堵,以老三的性格和枪法,完全可以打伤了更好抓。但是他们没有,因为黄四郎要活的和好的。
老三和花姐抓到替身,应该送回城里更靠谱,为什么会送到黄家铁门?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想送到黄家去。无奈张麻子带人堵着门,只好把人交给了张麻子。以二人的智商估计一时也没想到这个替身有什么用,正中了张麻子的下怀。黄家应该有暗门,但是黄四郎完全没有必要透露给老三和花姐,所以两人只能走正门。 张麻子虚假胜利后,老七飞跑过来问他喜欢花姐吗?又在他耳边嘀咕了一句话。紧接着又说别说是他说的。其实他告诉张麻子花姐是卧底,老三他们已被黄收买,老七这时候其实已经骑虎难下。
老七为什么要告密?回想老七保护师爷的时候,他们所处位置没有发生过火拼。怎么就有人盯着他们的位置,老七一露面就被人爆头?当时其他人都有不在场证明,但老七不知道,他认为是兄弟中有人看不惯他的立场想置他于死地,并且认为这个人就是反叛心里最严重的老三。
所以后来老三对张麻子说我要替二哥娶她,而张麻子答非所问的说老二啊老二。而老三以为张走神还提醒他说大哥我是老三。其实张心里明白(大哥你是了解我的桥段)他其实想说的是老二啊你死的好冤。所以才会一手拿枪指着头一手拿枪指着花姐和老三,但念兄弟情谊和对花姐的一丝好感就成全了他们。而且他问为什么要离开他,众人皆曰不轻松,维老七打马虎眼,老七还是向着张的。让子弹飞。
张麻子多聪明睿智的一个人,这时候他已经明白师爷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是他又不愿是这个结果,所以才会骑着白马在铁路上亲自验证,虽然火车开的飞快他还是一眼认出了黄四郎,所以打马赶上。 黄四郎没有死,他打死了武智冲,穿着汤师爷的衣服出现在了火车上。
黄四郎明白郭旅长一来就会知道他吃里爬外,派人假扮张麻子盗取烟土,因为老百姓拿的钱太多了,超出黄四郎应得的那一份,虽然他是那个大腿。黄明白他的腿这回事真的断了,所以就和老三老四老五花姐他们去第六个县上任上海浦东县
关于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1920。
葛优演的马县长,在刚进鹅城不久就说:“不好,我们来晚了,前任县长已经把税预征到90年后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发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黄四郎交给假麻子(胡军)地雷时,说了很多:“北中国我不知道,但这种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第一个在辛亥革命时炸了第一响”;“惊天,动地,还泣鬼神”;“1910,made in U.S”。让子弹飞。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这个1910年才生产出来。 黄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么型号,还拥有唯一一颗双胞胎地雷。请问,黄四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黄四郎参与了在武昌起义的核心策划,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革命党!不信?下面还有佐证。
电影里很明白的说了,张牧之,早年追随松坡将军(蔡锷),17岁时即为其麾下手枪队长,是讲武堂出来的(考虑到蔡锷,应为1909年成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蔡锷在日本死后(1916),张牧之回国,落草。 蔡锷何人?梁启超高徒,民国开国元勋,护国军神。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20日,蔡锷就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响应革命。1915年又发动护国讨袁并取得胜利。张牧之早年即追随他,也算是辛亥革命党老资格。 张牧之和黄四郎还曾是革命战友? 影片给出了明显的线索。
蔡锷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时务学堂的老师唐才常德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回国后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练兵。
如果张是1904年后见到的蔡锷,那么1900年时张牧之不超过13岁。 这样的孩子不应引起黄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时33岁,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锷活到此时也不过三十七岁。 1899年之前的蔡锷不过是个16岁不到的学生,虽然已经声名不弱,但也不至于配个手枪队长吧。张蔡相逢,应为1899-1904年蔡锷留学时发生。17岁的张牧之,又为何会给一个留学生作手枪队长呢?
查了一下,1900年时,唐才常策划在武汉发动自立军起义。蔡锷闻讯即回国响应老师。但唐看他年纪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后来唐才常被张之洞拍平,蔡锷身在湖南躲过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实这时候他才改名叫蔡锷,才去学军事)。我以为,张牧之当上蔡锷手枪队长,正是这一年。估计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锷一个人走,派了张牧之这个同龄毛头小伙子,给他当的保镖--”手枪队长”(估计是光头小队长)。这样算,1920年影片发生时张牧之37岁,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黄四郎会在1900年认识张牧之,两种可能。1是黄也参与了自立军起义,在武汉或者湖南见过蔡锷与张牧之。2是蔡锷把这个手枪小战士一起带到了日本,然后在日本和黄有过一面之缘。
我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黄四郎和张牧之,显然都在日本混过不短地时间。
先来介绍一下介错
日本人不爱上吊爱切腹,他们觉得切死自己挺光荣的。但切腹挺难操作,一刀捅进去,一时死不了还特别疼。身体倒得七扭八歪,挣扎起来满地的血,死相难看,特别不体面。故很多时候切腹者会让一个信赖的朋友当「介错」。介错人手持长刀站在其身后,在自杀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间砍下他的脑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错就相对冷僻。 更别说在没网络和电视的1920年, 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相当熟悉的人,根本说不出这俩字吧。
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要是这三个人供出我来,我就切腹,请兄台当我的介错”。张牧之说“你搞错了,介错人用的是长刀”。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待过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黄四郎,好端端的中国人没事谁能扯到切腹去。张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为1904年蔡锷回国后就没怎么去日本(其实我也不熟,蒙的),作为蔡锷的手枪队长,张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锷病重去日本治病,当时张牧之一定跟着去了日本,但估计这段时间他可没兴趣研究什么切腹。何况11月初蔡锷就病逝了。
回答了这5个问题后, 我们重新看黄四郎这个人。 他留过西洋,也留过东洋。说话爱拽文,冒成语,国学功底算不错。你若把他看作一个土财主,这些设定显然有很蹩脚;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那些设定就很恰当。
黄四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财主。 他是一个腐化的前革命者,现当权派。 在鹅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总结一下暗线:
1900年,张牧之追随蔡锷到日本,并与黄四郎有一面之缘。
1900-1911年,张牧之和黄四郎在同一个革命阵营,但无交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牧之也算核心成员。
1911年-1920年,辛亥胜利后,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他投靠了实力军阀张敬尧(还是张宗昌? 其实我没听清楚。 总不能是张孝准吧)这座靠山后,愈发肆无忌惮,横征暴敛,更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辛亥胜利后,革命者张牧之,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
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牧之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
1920年,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电影开始。张黄斗法,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鹅城起义,胜利后张牧之分文不得,心爱的女人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走了。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别的man抗走了。
篇二:《让子弹飞删减部分》
有本片十个删减片段为证,详情请见附件!附件如下:
1,老汤携夫人与“师爷”在火车里喝着酒、唱着歌,奔驰在走马上任的道路上。“师爷”开怀大笑兼大叫之际,夫人的小白手正在“师爷”的裤子斗“老黑鸡”!那下面的禽儿兴致正酣、昂首挺胸、展翅欲飞,那上面的“师爷”把酒言欢、才思泉涌、出口成章!
2,张麻子与县长夫人同处一室、共坐一床,手捂着夫人的馒头的同时,夫人的脚已经踩在了张麻子的要害上。二人正战斗得不可开交时,张麻子突然加快了速度,夫人顿时高叫不断!张麻子竖起食指放在夫人嘴边,道:“嘘——,让子弹飞一会儿„„”
3,小伙计不小心惹恼了武举人,被武举人当球儿踢。几个来回后这小子被武举人一个抽射踢进了“大鼓”里。这小子探出头来,口吐鲜血道,它吗的,踢蛋上了。
4,小六中计,开膛破腹,血流如注,惨不忍睹——白白的肠子,红红的米粉。
5,老二和老三与美女玩“自行车”游戏后,大战3P!由于老二和老三都想争夺“下面”,互不相让、发生争执。
老二说,你是弟,我是哥,凡事都得弟听哥!
老三说,你是哥,我是弟,凡事都得哥让弟!
老二骂,曹你娘,你听话不?
老三骂,曹你娘,我不听话!
见此情形,美女赶紧上来打圆场,笑道,都是自家兄弟,分啥子你我嘛!
二人闻听此话,对视一下后一并点头,随即一并“冲入”,但闻美女尖叫一声:“我x啊!”
6,假麻匪入室作恶,刚好遇上大波妹,各种姿势爽了个遍,不亦悦乎!次日,老公带着大波妹去告状。
老汤问,果有此事?有何为证?
大波答,记忆犹新,终身难忘!这么多年我就从来没有满足过!
老公上去就是一个大嘴巴,怒吼道:你不是说我比你以前相好的大多了吗?让子弹飞。
7,陕西妞带子寻夫,老汤概不认账。
陕西妞:你的娃在这,你凭啥不认?
老汤:这就不可能是我的,就你这模样,我压根儿就“起不来”!
陕西妞:你妈!当时你也真是“起不来”,可我亲两口你不就起来了么!跟你说,上到八十下到八岁,就没有我亲不起来的!
八岁娃:此事不假,我都起来过!
陕西妞、老汤:你妈!
8,张麻子挥刀斩胡万,胡万的人头打着旋儿飞上了天空,久久不落。众人望向张麻子,张麻子道,让子弹飞一会儿!
9,众人攻下黄四郎的碉堡,他的“待于请吻子”落入一壮汉手中后被其享用,事后,“待于请吻子”问:“敢问好汉贵姓大名?”汉子答:“勿产接济郎”!
10,结尾,孤独的张麻子骑着白马,沿着通往未来的铁路,落寞惆怅地走着。忽然,他一转身,拔枪对着荧幕——“砰!砰!砰!砰!”——打出四个大字;没有下集!
篇三:《让子弹飞影评》
姓名:刘玥
学号:2011210254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组织变革管理
指导老师:王艳艳
从变革角度看《让子弹飞》
又一次仔细观看了《让子弹飞》这部影片,每次观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以下我主要从变革的角度谈一谈我对这部影片的一些感受。
影片一开始就是马拉火车,马和火车本来是不太容易联想到一块去的意象,导演在这里把他们放在了一起,很显然暗示着这部影片讲的是一个与变革有关的故事。因为马是农业文明和农业社会的代表,而火车是工业文明和工业社会的代表,马拉火车就是农业与工业社会并存的社会转型期。汤师爷就是坐在这辆马拉的火车里面,准备去当县长。这时候被张麻子一群人给盯上了,紧接着故事中的主人翁就出场了。影片通过塑造很典型的几个人物来表现了变革时期的不同集团的反应。
首先,张麻子,他头戴九筒面具即九州一统,天圆地方,天下大同。牧之是他的名字,有管理一方,恩泽百姓之意。影片中介绍他以前在蔡锷手下干过,可是现在为什么当了土匪了呢?这里面很显然与革命后的大环境有关系。他进鹅城一开始想捞钱,后来转变为追求公平,说明草根领袖公民意识的觉醒。总之,张麻子一行人是变革的推动者,他们对变革起着领导作用。他们希望能建立一个公平自由的社会。然后是汤师爷,他们贪生怕死,遵循着中国人最高的做人准备即明哲保身。在恶劣的环境面前,他们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并且打着革命的旗号,做着鱼肉百姓的事情。他一心想捞钱,先后做过几个县的县长。由此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是很不彻底的,他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是并没有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很多原来的旧官僚,摇身一变就成为了革命党,他们只是表面上附和革命,骨子里还是老一套的作风。很显然,汤师爷一行人属于权利集团,他们在社会转型中成为强有力的群体。他们对变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拉拢这类人,将对变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最后,黄四郎。黄四郎控制着整个鹅城。张麻子进鹅城,黄四郎派人送礼帽以示礼貌,以黄四郎为首的经济利益集团已经有出谋划策的文人和出面解决问题的打手,全面控制了各种地下经济,并和国外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的帮凶,他买了六个县的县长,其对待官员的潜规则就是利诱、威逼。前任的五个好县长就是被假张麻子这个利益集团的帮凶杀害的。黄四郎的利益集团掌握经济、舆论资源,单个民众在和利益集团对抗中只能处于下风,说明利益集团
的冷漠。在这里,黄四郎集团显然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希望变革,因为变革会损害他们既得利益。很显然,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要铲除或者是打倒黄四郎这类的人。故事就是在他们三人为主角的斗智斗勇中展开的。
接下来,讨论一下,鹅城和鹅的象征意义。鹅,我和鸟。鸟为自由之意,即我的自由之城。本来是象征着自由的城,现在却被黄四郎这个利益集团给实际控制着,他们伙同地方官员,鱼肉百姓。城里,骗子汇聚,视人命如草芥。城中的百姓混混噩噩,任人鱼肉,谁强大就跟着谁走,片中,镜头长长的聚集在空荡荡的广场上的一群鹅的身上,他们懵懂,观望,无知。鹅的意象,除了鹅城之名、广场上的鹅、冲击碉楼路上跟随张麻子等人的鹅之外,影片甚至让跟随武举人的混混每人抱着一只鹅„„可能是由于鹅是训化的动物,象征着麻木自私、胆小怯懦、随波逐流的芸芸众生,所以导演就特意安排了很多鹅的场景。另外就是“鹅”是“恶”的谐音,鹅城即“恶城”也,寓意着城里有一些恶霸,诸如黄四郎之类的人。要在这样的恶城中惩恶扬善,伸张正义与自由,显然历程是极为艰辛的。这也正象征着革命,任何一场革命都不是很快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彻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最后再来看看这个题目,“让子弹飞”,这句话是影片主人公张麻子在影片开头说的,当马拉着的火车在山间的铁轨上疾驶时,车上的汤师爷和夫人以及冯师爷正在吃着火锅唱着歌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土匪张麻子的伏击圈。一支步枪的特写,随着目标移动,特写拉成近景:张麻子手持步枪镇定的脸,接着,张麻子沉着地扣动扳机射击、退弹、子弹上膛、再次从容不迫地瞄准射击。几声连续、干脆的枪声后,放眼望去,多匹白马拉着的火车仍然在继续飞驰,与前无异。身边的人不无担心地问:“没打着?”张麻子一脸自信的微笑,说:“让子弹飞一会儿”!很快,马匹拉着缰绳断开了,白马们终于摆脱了沉重的桎梏,四散奔逃,火车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沿着铁轨向前。张麻子的马队从山上冲下,向仍然在行驶的火车包抄。张麻子第二次说这句话,已经进入影片的尾声:姜文站在高高的碉楼上,同样从容、镇定地举枪、瞄准,干净利落地射击,几声枪响后,他动作优雅地收枪,自信地说到:“让子弹飞一会儿”。接着黄四郎收缴武器的马队在众多民众的冷枪中崩溃、瓦解。黄四郎的王朝走向了终结。
“让子弹飞”有两层寓意,一是,革命已势在必行,因为子弹已出膛了。二是,需要让子弹飞一会,毕竟革命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时间。那么当子弹出膛了要做的便是等待,自信的等待。就如同射击一样,子弹上膛、选定标尺、将准星对准目标、调整呼吸、自由击发,在你完成了上述规范动作后,你期待的就是弹头飞出枪口,沿着特定的轨迹不断加速,最后命中目标。而这一过程尽管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但毕竟需要时间,需要“让子弹
飞”的时间。在子弹飞的这段时间里,你所要做的就是等待。而这种等待不是盲目的、毫无目的的、放任的、随机性的,而是自信的、有目的的、有把握的、有控制的、有较大概率的“等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必然发生的事件。就好比社会的改革与变迁,你如果正确地认识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在努力聚集各种外在的必要条件后,其发展、演变的结果是必然的。而这一切需要有一个扣动扳机的人,向着目标打响第一枪,然后就是耐心的、充满自信的等待。
从这部影片可以看出,随着环境等各种条件的变化,变革是在所难免的,而任何一场变革都不是简单的,都是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变革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阻力,有些阻力是积极的,而有些阻力是消极的,变革的推动者要善于应用各种有利条件来推动变革。
篇四:《网络流行语》
1、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
2、喜欢吸烟是因为它可以伤肺,却不会伤心。
3、有时候为一个人倾尽一切,比不过别人什么都不做。
4、要不是打不过你,早就跟你翻脸了。网络流行语。
5、窈窕君子,淑女好求。
6、我消极对待减肥,能不能取消我胖子的资格啊
7、如果你不是经常遇到挫折,这表明你做的事情没有很大的创新性。
8、这世间,真心本就稀缺,更该俭剩。
9、有些问题没有答案就是最后的答案,有的事情没有结果就是最好的结果。
10、我在尘世间默默无闻,你在菜市场颠倒众生。
11、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
12、在街上看美女,高一点就是欣赏;低一点就是流氓。网络流行语。
13、终究要亲自受伤,才会学着聪明…
14、我已经计划好500万该怎么花,15、我要做个下载软件,名字叫掩耳。因为迅雷不及掩耳。
16、幸福毕竟不是曹操,怎能说到就到。
17、我曾经跟一个人无数次的擦肩而过,衣服都擦破了,也没擦出火花。
18、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方便面涨价了。
19、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20、我喜欢上学,我只是不喜欢上课。
21、医生叫我进行光合作用,不要熬夜了。
22、我想早恋,可是已经晚了……
23、有的人聪明得像天气,多变;有的人傻得像天气预报,变天它都看不出来。
24、我是个哑巴,平时说话都是伪装的。
25、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回家拿钱捧个钱场。
26、永远有多远?你小子就给我滚多远。
27、总有一天我会骄傲的对你说:滚,我不需要你。
28、这次考试考得很不错啊,只挂了两科,文科and理科。
29、现在的男人们,白天是非诚勿扰,晚上让子弹飞,结果就有了很多肇事孤儿
30、夏天就是不好,穷的时候我连西北风都没得喝……
31、只想优雅转身,不料华丽撞墙。
32、有谁会在时过境迁之后还在那里等你。
33、下辈子要做男生,娶一个像我这样的女生。
34、想念你,真的不需要理由,那只是一种感觉,随时乘我不备,就会窜入我的脑海,直达我的心脏。
35、一觉醒来,天都黑了。
36、有的人,做面膜的时候,比真人好看多了。
37、最伤人的话,总出自最温柔的嘴。
38、有些人,去死都和我没关系。有些人,弄死我我都放不下。
39、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算事。
40、现在你骂我,是因为你还不了解我,等到以后你了解了我,你一定会动手打我的。
41、一个人快活,两个人生活,三个人就是你死我活。
42、人是铁,范是钢,()一天不装憋得慌
43、在乎的人不明白,明白的人不在乎。
44、一粒盐,发了脾气就是海。
45、在职场中就应该像柯南那样,有一种我走到哪就让别人死到哪的霸气。
46、有些失望是无可避免的,但大部分的失望,都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
47、我真的不愿意用脚趾头鄙视你。但是,是你逼我这么做的!
48、喜欢的摇,不喜欢的滚。
49、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50、幸福都雷同,悲伤千万种。
51、在神经的人群里呆久了,我发现我正常了。
52、再美好也经不住遗忘,再悲伤也抵不过时间。
53、作为一个曾经充分理解怎么吃也不胖的瘦子,如今我总算完全的体会了一吃就胖的感悟。
54、专家建议,每天睡眠不要超过24小时,有个差不多就行了,也别太过。
55、有的人,有一股,让人想一辈子跟他做陌生人的强大的气场。
56、作为失败的典型,你实在是太成功了。
57、永远不要给背叛过自己的朋友第二次背叛的机会。
58、心里只有你一个频道,最可恨的是还没有广告。
59、人生的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60、这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假装快乐,一个真心难过。
61、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62、拥抱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的那么近,却看不见彼此的脸。
63、远看是美景,近看想报警。
64、一首忐忑让多少五音不全的孩子得到了自傲。
65、要戒烟,早睡,好好的死。
66、幸好爱情不是一切,幸好一切都不是爱情。
67、一脸的虚假繁荣。
68、小时候缺钙,长大了缺爱。
69、我唯一的缺点就是钱多,而现在我几乎完美了。
70、我祝你孤独,并且长命百岁。
篇五:《诅咒别人的话》
1、人们不可自拔的,除了牙齿,还有爱情。
2、装可爱的话,可以瞬间解决人口膨胀的问题。
3、如果你的丑陋可以发电的话,全世界的核电厂都可以停摆。
4、装b从来都不会被雷劈,不然我的世界周围早已电闪雷鸣。诅咒别人的话。
5、想要自杀,只会有人劝你不要留下屍体,以免污染环境。
6、喷出来的口水比sars还致命。
7、帅的话人类就只得用无性生殖。
8、你去过的名胜全部变古迹,你去过的古迹会变成历史。
9、捂好自己的裤裆,尊重别人的裤裆。
10、努力成为一个牛b闪闪的哲人,()哲人是什么,装b的典范,我只是在努力做一个装b的典范而已。
11、要移民火星是为了要离开你。诅咒别人的话。
12、祝你脑子生虫,骨头发脓!
13、只要你抬头臭氧层就会破洞。
14、烧香的不一定是和尚,也可能是熊猫。
15、找女朋友得去动物园,16、我的精神分-裂已经治好了,现在我和我都很好。
17、手榴弹看到你会自爆。
18、情人眼里出西施,傻逼眼里出傻逼。
19、人家那是大智若愚,你那是大于弱智。
20、去打仗的话子弹飞,弹会忍不住向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