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有关的诗句

| 法国移民 |

【www.guakaob.com--法国移民】

泰山有关的诗句(篇一)
《关于泰山的诗句》

1、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雪中望岱宗》 清代施闰章

2、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岳》

3、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岱宗》明代徐文通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杜甫

5、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登泰山》

6、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7、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8、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泰山咏》 晋代谢道韫

9、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元·张养浩《登岳》

10、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泰山》 李梦阳

11、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泰山颂 杨辛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3、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泰山石[唐]李德裕

14、晋代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泰山咏》

15、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 白

16、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7、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18、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19、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20、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21、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元·李简《登岳》

22、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23、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24、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25、清代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雪中望岱宗》

26、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27、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28、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元·李简《登岳》

29、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30、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31、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32、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33、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3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35、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36、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元·杜仁杰《天门铭》

37、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38、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39、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登岱》 明代王世贞

40、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41、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 ——元曲《登泰山》 张养浩

42、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元·徐世隆《纪梦》

43、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 ——再书王母池 [唐]吕洞宾

44、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45、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46、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泰山有关的诗句(篇二)
《关于泰山的古诗句》

登泰山

[元]贾鲁

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使者久尘嚣,望之不胜喜。

无缘凌绝顶,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间暴遗圮。

人言遭劫火,金源乱兵里。

感此废昔年,伤今未能理。

飞奏入彤庭,经营良在迩。

奈何齐鲁饥,百姓食糟秕。

神兮愿效灵,穰穰多乐祀。

行当复故宫,金碧荡瞻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元]王奕

江右书生枉白头,

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

袖佛黄埃看九州。

登岳

「元」李简

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

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

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

水声俄在树梢头,疑有於菟天外啸。

向晓才登日观峰,手披云雾开鸿蒙。

火轮欲上海波赤,金霞翻动苍龙宫。

黄河一线几千里,吴越山川真地底。

为数齐洲九点青,更将伏槛窥东溟。

李白不遇安期生,安得羽翼飞蓬瀛,

登岳

[元]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句,满空笙鹤下高寒。

天门铭

[元]杜仁杰

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齐人杜仁杰,于是乎铭之:

元气裂,两仪具。五岳峙,真形露。

惟岱宗,俨箕锯。仰弥高,屹天柱。

浩千劫,空来去。谁为凿,起天虑。

匪斤斧,乃祝祖。一窍开,达底处。

十八盘,盘千步。荠初吐,抱围树。

日车昃,惨曦驭。六龙颓,莽回顾。

躇此往,嘉无数。无怀下,兵刑措。

七十君,接銮辂。圣道熄,彝伦斁。

揖让歇,篡夺屡。忽焉阖,梗无路。

象纬森,敕诃护。朝百灵,由兹户。

金璀璨,朱间布。九龙蹲,万无怖。

我欲叩,阍者怒。辟何时,坦如故。

对冕旒,获控槊。豁蒙蔽,泄尘雾。

刮政疵,剔民蠹。上得情,下安作。

额血殚,帝聪悟。崖不磨,苍壁竖。

刻我铭,期孔固。垂万世,正王度。

送天倪子还泰山

[元]徐世隆

九十行年发未华,道人风骨饱烟霞。

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

牛膝药灵斟美酝,兔毫盏净啜芳芽。

隐居自爱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

泰山喜雨

[元]张志纯

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

高卧今何在,东山似此山。

登岱

[元]元好问

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才。 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 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 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 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孤云指层崖。 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 徂徕山头唤李白,吾欲从此观蓬莱。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泰山有关的诗句(篇三)
《关于泰山的诗句》

描写泰山的诗句

1、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雪中望岱宗》 清代施闰章

2、层层石磴出林杪,萦回百折青云梯。——元·李简《登岳》

3、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岱宗》明代徐文通

4、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杜甫 5、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元·贾鲁《登泰山》 6、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元·张志纯《泰山喜雨》 7、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元·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8、峨峨东岳高,秀极冲苍天。——《泰山咏》 晋代谢道韫 9、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元·张养浩《登岳》

10、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泰山》 李梦阳

11、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泰山颂 杨辛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3、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泰山石[唐]李德裕 14、晋代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泰山咏》

15、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 白 16、林峦类拱抱,涧壑如交趋。——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7、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18、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19、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20、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唐·李白《游泰山》其四 21、盘石暂憩舒清眺,洞壑风来号万窍。——元·李简《登岳》 22、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23、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唐·李白《游泰山》其三 24、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25、代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雪中望岱宗》

26、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27、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28、三峰突兀与天齐,天门未到劳攀跻。——元·李简《登岳》 29、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唐·李白《游泰山》其二 30、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31、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32、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33、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元·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

山张真人》

34、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35、松风振岩谷,石泉溜疱厨。——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36、泰山天门,无室宇尚矣,布山张炼师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元·杜仁杰《天门铭》

37、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晋·陆机《泰山吟》 38、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南朝·谢灵运《泰山吟》

39、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登岱》 明代王世贞 40、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41、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 ——元曲《登泰山》 张养浩 42、我梦天倪子,同登日观峰。——元·徐世隆《纪梦》

43、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 ——《再书王母池》[唐]吕洞宾

44、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45、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46、萦回绿水遶春山,蝶舞莺啼白昼闲。——元·康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

关于泰山的名言名句

1、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3、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生死如鸿毛 4、气概如乔岳泰山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5、为学直如涉泰山,一毫怠忽莫跻攀明·金维玉《登岱》 6、且将同梦生华笔,来写千秋泰岳铭。民国·张默君《登泰山》 7、只要人心齐,泰山也能移

8、只要拧成一股绳,泰山也能拽得动 9、生不上泰山,死也心不甘

10、陈毅《怀泰山》诗:"我昔登泰山,半途即遄返。既此失机缘,至今悔不转。

11、圣不过孔子,高不过泰山,老不过汉柏,少不过鲜花 12、圣贤不死天不老,岱岳与之同久长。清·何嘉珝《岱岳灵奇》 13、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宋·辛弃疾《临江仙》 14、清·戴震《与方希原书》:"仰观泰山,知群山之卑;临视北海,知众流之小。

关于泰山的成语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蚂蚁搬泰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捧土加泰山】捧:两手承托;加:增加。用手捧土增加泰山的高度。比喻不自量力。

【挈泰山以超江河】超:跨过;挈:用手提着。用手提着泰山跨过大江大河。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死重泰山】比喻死得光荣。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北斗】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泰山可倚】有如泰山一样可以倚靠。形容有强有力的靠山。 【泰山梁木】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泰山盘石】比喻安定稳固。 【泰山磐石】比喻安定稳固。

【泰山其颓】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泰山若厉】厉:“砺”的本字,磨刀石。泰山剥蚀得像一块磨刀石那样大。比喻时间久远。

【泰山压顶】泰山压在头上。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泰山压卵】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泰山之安】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稳若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稳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有眼不识泰山】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

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主峰海拔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指双重价值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游泰山 李白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泰山有关的诗句(篇四)
《【全网最新最全】描写泰山的古诗词汇总》

关于泰山的古诗词、名言

岐山书院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三日

【岐山按】五岳为众山之尊。泰山为五岳之雄。往古来今,吟咏泰山的诗歌浩如烟海,有的还是长篇巨制。这里只选取较有代表性,篇幅也适中的。所谓代表性,并不只看诗人的知名度,也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而作取舍。比如,苏辙也算有名气的文学家,但他关于泰山的诗篇并不如何出色,故不取。如果描写生动,文字不俗,即使并无大名,也同样入选。远自西周,近抵现代,皆有诗作入围,纵跨三千年。

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閟宫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史记·李斯列传【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众庶,故能明其德】

驱车篇·曹植

驱车挥驽马,东到奉高城。 神哉彼泰山,五岳专其名。

隆高黄云霓,嵯峨出太清。 周流二六侯,间置十二亭。

上有涌醴泉,玉石扬华英。 东北望吴野,西眺观日精。

魂神所系属,逝者感斯征。 王者以归天,效厥元功成。

历代无不遵,礼祀有品程。 探策或长短,惟德享利贞。

封者七十帝,轩皇无独灵。 餐霞漱沆瀣,毛羽被身形。 发举蹈虚廓,径庭升窈冥。 同寿东父年,旷代永长生。

《泰山吟》 晋•陆机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以远,层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泰山吟》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岝崿既崄巘。触石辄芊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送范山人归泰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

年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 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登泰山日观峰》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

正视刺我目,攒集如剑锋。照曜万物兴,磨灭万物凶。 草木既无命,必闻石间松。当时一避雨,安得大夫封。 人而苟不遇,抱简诵六龙。

《送顿起》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酒阑不忍去,共接一寸烛。留君终无穷,归驾不免促。 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天门四十里,夜看扶桑浴。回头望彭城,大海浮一粟。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惟有黄楼诗,千古配淇澳。

《和李太白泰山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奕

泰山天地极,邹鲁圣贤关。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间。 五文合泗水,八荒无竞山。扶舆清淑运,日夜何曾闲。 尼山连峄阜,岂徒翠浮鬟。轩辕与羲昊,孔孟垂曾颜。 正气尽此出,高哉其可攀。

《新州枕上有感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奕

岱岳名山天下无,老来游玩易嗟吁。帝孙池畔秦松老,圣母祠前汉柏孤。

泰山有关的诗句(篇五)
《赞美泰山诗词》

1、《岱宗》明代徐文通 岱顶凌霄十八盘,中原萧瑟思漫漫。振衣日观三秋曙,依剑天门六月寒。风雨黄河通瀚海,星辰紫极近长安。小臣愿献蓬莱颂,闾阖高悬谒帝难。

2、《泰山》

李梦阳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3、《泰山咏》 晋代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4、《雪中望岱宗》 清代施闰章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5、《郑生至自泰山》 明代诗人李梦阳 昨汝登东岳,何峰是绝峰?有无丈人台,几许大夫松。

6、登岱 明代王世贞 天门倒泻银河水,日观翻悬碧海流。

7、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8、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尊严,万象(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9、泰山石[唐]李德裕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树。沧海似镕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10、泰山颂 杨辛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11、题灵岩寺泉池 [唐]李 白 客来花雨际,秋水落金池。片石含清锦,疏松挂绿丝。高僧拂玉柄,童子献双梨。惜去爱佳景,烟萝欲暝时。

12、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元曲《登泰山》 张养浩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上竿。

14、再书王母池 [唐]吕洞宾 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

泰山有关的诗句(篇六)
《泰山诗句及名言名句、成语、词语》

诗句------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关于泰山的名言名句

1、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3、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生死如鸿毛

4、气概如乔岳泰山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5、为学直如涉泰山,一毫怠忽莫跻攀明·金维玉《登岱》

6、且将同梦生华笔,来写千秋泰岳铭。民国·张默君《登泰山》

7、只要人心齐,泰山也能移

8、只要拧成一股绳,泰山也能拽得动

9、生不上泰山,死也心不甘

10、陈毅《怀泰山》诗:"我昔登泰山,半途即遄返。既此失机缘,至今悔不转。"

11、圣不过孔子,高不过泰山,老不过汉柏,少不过鲜花

12、圣贤不死天不老,岱岳与之同久长。清·何嘉珝《岱岳灵奇》

13、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宋·辛弃疾《临江仙》

14、清·戴震《与方希原书》:"仰观泰山,知群山之卑;临视北海,知众流之小。"

关于泰山的成语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蚂蚁搬泰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捧土加泰山】捧:两手承托;加:增加。用手捧土增加泰山的高度。比喻不自量力。

【挈泰山以超江河】超:跨过;挈:用手提着。用手提着泰山跨过大江大河。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死重泰山】比喻死得光荣。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北斗】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泰山可倚】有如泰山一样可以倚靠。形容有强有力的靠山。

【泰山梁木】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泰山盘石】比喻安定稳固。

【泰山磐石】比喻安定稳固。

【泰山其颓】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泰山若厉】厉:“砺”的本字,磨刀石。泰山剥蚀得像一块磨刀石那样大。比喻时间久远。

【泰山压顶】泰山压在头上。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泰山压卵】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泰山之安】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稳若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稳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有眼不识泰山】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

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主峰海拔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指双重价值

泰山有关的诗句(篇七)
《泰山诗文——备课》

一、导入:

1、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爬过泰山啊?爬过的同学举手,老师要找一位同学和大家讲讲自己游泰山的经历,或者介绍一下泰山的风光。(预计5分钟)

2、听过他们的描述,相信没爬过泰山的同学听了他们的讲述一定对泰山充满向往,甚至有同学恨不得现在就去爬爬五岳之尊,欣赏泰山风光,别着急,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爬泰山”,不过我们要爬得不是真山,而是“诗文泰山”,欣赏的不是泰山壮丽的自然风光,而是泰山的瑰丽的经典文化。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泰山”【幻灯片首页】!

二、

我们说,泰山巍峨壮丽,拔地通天,在华夏子孙的心目中是一座名山、圣山、神山。泰山风光优美,她那日出东海的奇观,阳光夕照的晚霞,波澜壮阔的云海及苍翠的松柏,摇曳的瀑布、源远流长的石刻【出示幻灯片景观】,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前来观光浏览,留下了不朽诗篇。所以我们说,泰山是一个诗的海洋。泰山诗歌上自先秦,下至当今,作品美不胜收、浩如烟海。历代著名诗人都在饱览名胜之余,写下了吟诵泰山的不朽诗篇,与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国学课就要开启泰山经典文化之旅,而今天我们将学习诵读一下其中的代表之作。我们来看第一首:【出示幻灯片诗①】

① 鲁颂·閟宫

《诗经》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至于海邦,淮夷来国。

莫不率从,鲁候之功。 备注: 岩岩:山高貌。 詹:至。 奄(yǎn):覆盖 龟、蒙:二山名。

荒:同“抚”,有。大东:指最东的地方。 淮夷:淮水流域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民族。

1、老师读,有不认识的字,老师领大家来读一遍,读的时候,可以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铅笔,爱护书云云)

2、解析:这首诗歌出自《诗经》,诗经是哪个年代的啊?(春秋)在我国最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上,就有“泰山岩岩,鲁邦所赡”的佳句。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泰山真是高大森严,鲁国视为境内天险。拥有两山龟山蒙山,疆土直到东方极边。延伸到海边,淮夷都来盟会谒见。他们无不相继服从,这是鲁侯功业所建。】泰山之高岩岩然若鲁之邦境所至也。意思是把泰山这座鲁国北面的大山当作鲁国的靠山。鲁国因倚此大山而感到荣幸。

3、诵读:①【指定时间快速读】下面给大家30秒钟的时间,自己快速读一下这首诗,要求30秒内最少读5遍,而且要3米内能听到每一个人的读书声。开始读吧。

②【齐声重复读】大家一起来齐读两遍,这次的要求是有节奏有感情。

③【尝试背诵】我们常说,‘熟读成诵’,读了这几遍了,感觉自己能背下来的同学举手,我们大家一起尝试着背一下。

下面我们要学习的很简单,一句话【出示幻灯片诗②】:

②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指泰山之高】

1、找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2-3名)

2、泰山上有一处景点,名为瞻鲁台。在岱顶南侧,就是孔子登山眺望鲁国的地方。孔子登上泰山,看到万里河山尽在脚下,不由得发出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此处曾有“孔子小天下处”刻石,以志纪念。【出示幻灯片瞻鲁台】

3、这句话很简单,也很好懂,相信大家一定背的很快,自己多读几遍,同桌之间相互听听。

4、背完的同学举手!好,我们大家一起背一下。

在唐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歌颂泰山的诗也是达到了高峰,我们下面要学习的这首诗可谓是泰山诗文的代表之作,而且这首诗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吟诵率较高的一首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出示幻灯片诗③】:

③ 望 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细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望】 备注:

夫如何:怎么样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

割:夸张。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 荡胸:心胸摇荡。

决眦(zì):极力张大眼睛。决:裂开;眦:眼边。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应当,定要。 凌:登上。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由于大自然的偏爱,给了这儿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层层云升腾,心胸荡然,极力张大眼睛把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俯瞰群山会是多么渺小!

1、作者:看来这首诗大家都读过,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是谁写的?(杜甫)对于杜甫,你了解他什么?

2、读听范读,正音正字,并且注意诗歌的节奏。

3、解析:杜甫的这首诗名为《望岳》,但实际上一个“望”啊“观”啊这类表示看的字,你从哪里能看出来,他确实爬了泰山,望了岳呢?(找同学回答)

4、从诗的每一句我们都能看出作者的“望”,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难以尽言。这是不是看到的?而且是远远望见的【远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也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感到眼眶就像要裂开一样。“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

可见诗人很喜欢很热爱泰山风光,引申一下,便是诗人对祖国河山也充满着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在这里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诗人不止要攀登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读:【1、豪情:男生先读,女生再读;2、朝气:齐读】从诗中,我们读出了杜甫的壮志豪情, 你能带着这种壮志豪情读一读这首诗吗?(老师让我们班的小男子汉们一起来读一下,女生可要听好了,听听他们到底有没有气势,有没有壮志豪情,是不是真正的男子汉。)据资料显示呢,这首诗史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这次我们要展现我们青少年我们祖国的花朵的朝气来。

6、我们读这首诗,在领略泰山的高远幽深、神奇秀丽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诗人那卓然独立的形象;特别是读到它的末联,更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跟诗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绝顶之上。正因为有如此深远的意境,这首诗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你能把这首绝唱背下来吗?(那么大家一起来背一下,带着豪情壮志,带着蓬勃的朝气背一下。)

我们的泰山真是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啊,杜甫来了,他的好朋友也来了,我们来看看这是谁?

④ 泰山吟

李白(唐)

平明登日观,举首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望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叹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1、(一齐读)这首诗是李白当年游泰山时写下的六首《泰山吟》中的第二首,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看看这首诗讲了件什么事。

2、解析: 天亮时分,我到了日观峰,举手就可以扣开云关。顿时全身精神飞扬,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黄河从西边逶迤而来,再窈窕如丝地流向东面的群山。倚靠在山崖傍边,极目四面八方,天地悠然。突然看到一个青发小道童,头发挽成双云鬟一样。他笑着对我说:干嘛现在才来学道呢?岁月蹉跎,青春都浪费掉了。突然他便无影无踪,无处追寻,令人浩然长叹。

3、指名配乐读。齐读配乐。(高山流水)

4、李白的诗写得这么有意境,下面大家就自己来背一下这首诗吧。(自由背)

5、开火车背诵的方法检查,抽出一排学生,一人一句,(背2遍)

6、齐背一遍。

(一)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1.解析:泰山是美的,诗人笔下的泰山更是美得令人痴醉。诗人登上日观峰,顿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吟咏出我们刚才所诵读的《泰山吟》,诗人被大自然壮丽的景色画面所深深打动,无法控制内心的感情,于是发出痛快酣畅的啸吟:“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2、诗人的心情通过这一声长啸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大家能不能像此时的李白一样,仰天长啸,把自己的内心感情都通过这句诗抒发出来呢!(齐读三遍——①不够畅快淋漓②不够荡气回肠③很棒)

诗人爱泰山,已经爱到入迷的程度,一边吟唱一边游玩。写了六首《泰山吟》,每一首都是是李白的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泰山也因为李白的这几首诗而越发壮丽。课下,自己搜集一下其他四首,晨读的时候大家一起来读背诵一下。

而我们接下来所要学习的这首诗,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在病榻上为泰山唱的赞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⑤ 泰山颂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277322.html

    上一篇:面条需要什么作料

    下一篇:翠的成语

    【泰山有关的诗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