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法国移民】
意为和以为(篇一)
《文以意为先——审题立意》
意为和以为(篇二)
《以的意义和用法》
意为和以为(篇三)
《文以意为先——审题立意》
意为和以为(篇四)
《意义——以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为例》
2008年6月笫9卷第2期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BAOTOU
June.2,008
COLLEGE
V01.9.NO.2
VOCATIONAL&TECHNICAL
《管锥篇》对“意"、“象"的创见及其意义
——以“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为例
杨海英1毛咏雪2
(1.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2.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呼和浩特010021)
要:意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中国绘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钱钟书先
摘
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中特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说明了“想象”和“视觉”两个因素在“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审美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
美学意义。
关键词:管锥编;意余于象;象外见意
ViewsandSignificance
YangHaiyin91
on
Image
Yongxue2
andVision
Man
(1.The
Humanities
andArtistDesignDepartment,Baotou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
BaotouInnerMongolia014030;
2。TheHumanitiesSchool,InnerMongoliaUniversity,Hohhot010021)
Abstract:The
all
ideaof“Image’’and“vision”is
one
importantpartofChinese
Zhongshuespecially
classicestheticstheories.being
extracts
two
importantpositionintheChinesepaintingtheories.Qian
main
phrasesfrom
Guanzhuipian—taipingguangji,image
efittheliteratureversionfunction
remaining
invisionandvisionrevealingimage
contents
outside,whichwouldben—
appreciation.The
on
articleanalyzesthe
of
thetwophrasesandexplainstheimageand
thetwo
phrases.Andtheestheticsignificeanceofthetwophrasesisdiscussed.
Keywords:Guanzhuipian;image
remainingin
vision;vision
revealing
image
outside
“意”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历代不乏论者,“立象尽意”、“得意忘象”、“象外之象”等等。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中对“意”与“象”多有论述,特别是在《管锥篇・太平广记卷》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笔者就此略谈几点浅见。
一、“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
“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这两条重要美学命题是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第八八则提出:
“(张萱)《乞巧图》、《望月图》皆纸上幽闲多思,意余于象。”后又举陈师道《后山集》一例:“韩画走马,绢坏,损其足。李公麟谓:‘虽失其足,走自若也”’。钱钟书先生对此论道:“失其足,‘象’已不存也,走自若,‘意’仍在也。张画出于有意经营,韩画乃遭非意耗蚀,而能“意余于象”则同。”…所谓“意余于象”,是说优秀画作往往突破了有限的“象”的限制,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达到一种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让欣赏者体会到“言外意、弦外音”,留余味于“象”外。
收稿日期:2007—12—16
作者简介:扬海英(1977一),女,内蒙古察右中旗人,助教,从事美术教育。
25
扬海英等:<管俸篇)对“意”、“象”的创见及其意义
钱钟书先生又云:“宋明院画,如《六月杖藜来石路,午阴多处听潺缓》,不画一人对水而坐,而画长林乱石,‘一人于树阴深处,倾耳以听,而水在山下,目未尝睹’;《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不画空舟系岸侧,而画‘一舟人卧于船尾,横一孤笛,其意以为非无舟人,但无行人耳’;《竹锁桥边卖酒家》,只画‘桥头竹外一酒帘’,《踏花归去马蹄香》,只画‘数蝴蝶逐马后’,亦皆于象外见意。”…所谓“象外见意”,是指画家在艺术构思时,凭其体验去想像、去创造物象,使画家的主体精神与想象能力超越客观物象,传达画家独特的艺术情思,从而达到一种虚实相生、空灵飘逸的艺术境界,体现“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象”与“意”是构成艺术意象的两个基本因素。“象”是具体的、可感的、显露的,而“意”则是深远的、幽隐的、不易表达的。“象”是“意”的外壳,是意的物态化。“意”是通过“象”暗示出来,欣赏者是借助“象”的暗示领悟其意的。“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都具有以个别表现一般、以单纯表现丰富、以有限表现无限的特点。所以,画家在创作时既要描摹“象”使之迹化,又要超越“象”,达到画尽意在,使画家的情感、作品的气韵不在画间象内求之,使审美意象包含着深远的意蕴,表达着一种形而上的艺术追求。正如恽南田《南田画跋》所言:“笔墨之外,别有一种灵气氤氲纸上。”
二、想象在“意”与“象”审美中的作用
“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强调的,不仅要以神似手法描述物象,而且要有启发想象和联想的效能,有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在“意”与“象”的审美中,创作者和欣赏者的艺术想象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钱钟书先生引用恽恪《瓯香馆集》:“尝谓天下为人不可使人疑,惟画理当使人疑,又当使人疑而得之。”钱先生对“疑”作了如下阐述:“即耐人思索而遇诸像外,非一览无余”。钱先生还引用西方一些例子:“古希腊名手画祀神图,以一女为牲,诸亲友极悲啼怆痛之状,而其生父则自掩面,容不可睹,使人于画像之外想象之”,“莎士比亚称古希腊图英雄,仅画健腕握长枪,貌不可睹,盖昔人绘事,仅示一手、一足、一胫或一头而使观者拟想其全身。”…“疑”、“想象”、“拟象”都说明想象在“象外见意”、“意余于象”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的重要作用。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象,一方面来说它必须是直接的、有限的和确定的,使人一目了然,而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间接性、无限性和不确定的,从而引发欣赏者的丰富想象,使人兴味无穷,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受,引发深层
26
的思索。钱钟书先生在《七缀集》中对此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当代卓著的美术史家论‘印象派’含蓄不露”的手法,说:观画者不是无所用心,而是‘更有事可做’,参与了作画者的创造,在心目中幻出那些未落迹象的景色。‘把对象的一部分隐藏不露,最能强烈地激发情感’;对象蔽亏不明,欠缺不全,就留下余地,‘让想象有事可做’,而‘想象为了完足那个观念所作的努力又能增添情感的强度”’。【2』在表达“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时,画家一般采用十分隐蔽、含蓄、曲折的形式,使“象”表现出模糊性、泛指性与多义性,营造出的一种“有内容的空缺”。这个空缺,是一种等待、一种召唤。它等待欣赏者以自己创造性的想象去填补“象”的空白,召唤欣赏者以自己的体验去延长“象”的韵味,使作品呈现“含蓄无垠,思致微妙”的境地。
三、视觉与“意”“象”审美的关系
在论述“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时,钱先生注意到了视觉因素与它们的关联性。这是前人未曾涉及的,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荆浩:“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这段话概括论述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原理和近清楚、远模糊的虚实关系。而钱先生妙眼识珠,从中抽绎出视觉与“意”、“象”之间的微妙关系:“视觉之‘孕蕴趋向’,利用善导,以策‘意余于象’之勋。夫含蓄省略者,不显豁详尽之谓。依稀隐约,远景也;蔽亏减削,近景也;其为事意余于迹象,一也0”r¨审美主体在较远的距离来观照对象,无论是人、是树、是山、是水,均呈现为“意余于象”的朦胧氤氲状态,产生了“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审美境界,表达出一种灵韵气势。这是因为中国画历来强调“体知”与“妙悟”,以“离形得似”的抽象形态突破时空的界限,不计较于视觉的真实感,不受透视科学的约束,能动而自由地表现对象形体的空间,创造了开阔的画外意象,因而中国画具有一种特殊空间感觉——一种有赖于观者想象的画外意象。
四、“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美学意义钱钟书先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意”、“象”的关系作了深层次的探讨,丰富和扩展了“意象”审美理论,发掘出其独特而丰富的美学涵义,深化了人们对中国绘画艺术重精神、气韵、意趣特点的认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说是“绘画意象的内在含量和本质特征,由于它的存在,决定了绘画艺术妙在有无、虚实之间,
(下转第40页)
戴建春:公平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与利益相一致,义务与权利相统一。社会生活领域重点是关注弱势或贫困群体的利益。因此,在社会生产领域实行公平的市场竞争或分配的规则,坚持劳动与收入、贡献与报酬、义务与权利的有机统一。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之一的社会生活领域的福利政策方面,实行相对均等,但又因人而异,不同标准,重点倾斜的公平分配原则。重点解决低收入或弱势群体普遍关心的最低、最基本或最起码的生存和发展保障问题,采取相应配套措施,使他们可以通过免费培训掌握某些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逐渐缩小其与中、高收入阶层之间的差距。只要人们(高、中或低收入阶层)之间生活水平差距不
会太大,只要贫困或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逐年逐渐有所提高,只要我国的低收入阶层弱势群体与国外一般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整个社会就能够和谐起来。分析表明,公平是化解人们之间各种矛盾冲突的主要手段,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必要方式,同时也是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不稳定隐患、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103.
(编辑高云伟)
(上接第26页)
以‘意’度‘象’的感悟和表现,从而使中国的绘画艺术不仅具有民族风貌,而且在世界绘画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体系,为人类艺术认识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3]钱钟书先生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意”、“象”二者之间的深刻内涵,使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扬传统绘画理论的精髓,推动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
在论述“意”、“象”关系时,钱钟书先生运用他一贯倡导的“打通”说。“孟尝君《宴客图》竟作两列长行,何异《乡饮酒礼》图说?陈章候只作右边筵席,而走使行觞,意思尽趋于左;觉隔树长廊,有无数食客在。省文取意之妙,安得不下拜此公!”“日省文取意,已知绘画此境,犹声诗之‘空外音’、‘言外意’耳”。他认为“书之点、画之象与诗文‘言’相当。”【lJ钱钟书先生论述“意”、“象”关系,并不针对绘画一事
而言,而是从艺术整体着眼,打通诗、书、画之疆域,一以贯之。他指出,中国艺术无论是诗、画、还是书法,其至高境界是“意余于象”,都具有以少胜多、象简意丰的特点,从而赋予“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更广阔、更深刻的美学意义。
钱钟书先生从中国古代画论的片言只语中发掘出美学新义,从不经意的美学材料的“小结裹”衍伸出“大判断”,升华了“意”、“象”范畴理论,对于艺术创作和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4:719、720、722.[2]钱钟书.七缀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3]胡雪岗.意象范畴的流变[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191.
(编辑高云伟)
《管锥篇》对"意"、"象"的创见及其意义——以"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为例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杨海英, 毛咏雪, Yang Haiying, Man Yongxue
杨海英,Yang Haiying(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毛咏雪,Man Yongxue(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呼和浩特,010021)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AOT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2008,9(2)0次
参考文献(3条)1.钱钟书 管锥编 19942.钱钟书 七缀集 1994
3.胡雪岗 意象范畴的流变 2002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杨海英 浅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读《管锥篇·太平广记》札记 -前沿2008,""(3)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太平广记>中特拈出"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两条"艺事要言",发人之所未发,于谈艺赏文之道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内涵,说明了"想像"和"视觉"两个因素在"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审美鉴赏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了"意余于象"与"象外见意"的美学意义.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5月31日
意为和以为(篇五)
《'以'作为因为意的时候介词与连词的区别》
以作为因为意的时候介词与连词的区别 (2012-04-07 10:36:31)
转载▼
标签: 分类: 基础积累
教育
我们要明确现代汉语的“介词”和“连词”的意义,介词跟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放在动词前面),而连词则起连接作用。我们看下面的例句:
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因为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信陵君窃符救赵》) 你看看这两个例句就可以看出哪个是介词哪个是连词了。
例1的中心动词时“欺”,句子的翻译是:赵王哪里能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国呢?这个句子的整体意义是强调“不敢欺骗秦国”,中心动词是“欺骗”,“以”与“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欺”的状语,这个“以”译成“因为”,是介词。
例2是两个句子,,一是公子贤,多客,一是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全句的翻译是:诸侯因为公子贤能,有很多门客,(所以)对魏国不敢动用武力发动战争。这里的“以”(因为)是连接两个句子的,表达的是说明诸侯不敢动用武力的原因,所以,这个“以”是连词。
我们再看两个句子:
3.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的“以”翻译成“因为”,但它是中心动词“死者”前面的修饰成分(原因),不起“连接”作用,是介词。
例4的“以”翻译成“因为”,它不是与“两人”一起组成介宾短语作“在”的修饰成分,而是“连接”“不敢加兵于赵”和“两人在”这两个句子,表明因果关系的,所以,这个“以”是连词。
其实,文言虚词理解的关键是语言环境,句子的上下文。
简单地讲
连词主要是用于连接前后两者的关系,因此在表达上往往会具有词性的相似性,或者表达方式上的承接关联性;注意:承接性
至于介词以字前后的词句往往也没有承接的关联,反而是一种使用于被使用的感觉。还有一点就是介词后只能带名词(名词性短语)或代词,不能带主谓短语。
意为和以为(篇六)
《作为“因为”意时介词“以”与连词“以”的区别》
作为“因为”意时介词“以”与连词“以”的区别
作为“因为”意时介词“以”与连词“以”的区别快乐的高小四
介詞“以”和連詞“以”的辨別:
“以”作介詞,它後面總要跟名詞(或短語)組成介賓結構,來修飾動詞謂語。“以”作連詞,它總要有被連接的兩個部分,而這兩部分中後一部分是謂詞性成分。
古代汉语:介词以和连词以的区别
介词“以”是由动词虚化来的。动词“以”基本义为“用”,引申可据上下文灵活译为“使用、凭借、任用、认为”等。例如: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论语·八佾)
子曰:“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连词“以”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也可以连接分句。所连接的前后成分有多种意义关系。
1)手段和目的关系
“以”字前项是手段,后项是目的,可译为“来”“用来”。
例如: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
2)原因和结果关系 有前因后果和前果后因两种情况,“以”可译为“以致”“因为”等。 例如: 象有齿以焚其身.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3)连贯关系
“以”字前后的动作行为一先一后,或者前项是后项的方式、状态。
例如:
余折以御。我折断它继续驾车。(左传·鞌之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4)并列关系
“以”字前后成分分不出先后,“以”相当于连词“而”。
例如:
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射:猜谜语。(荀子·解蔽)
5)偏正关系
“以”字前项用作状语修饰后项。“以”或不译,或可译为“地”“着”等。
例如: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如果天假我年,或五年,或十年,沉潜于大《易》之中,那么我庶几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
作介词的“以”和作连词的“以”之区别
“以”字本来是一个动词,甲骨文“以”字是一个侧立的人形,在手臂下部勾勒有一个圆团,像手执物状,表示“贡纳”、“进献”之意,也表示较抽象的行为动
作,相当于“用”。《说文》:“以,用也。”“以”作动词根据上下文还可灵活译为“使用、凭借、任用、认为”等。例如: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论语·八佾》
子曰:“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论语·子路》
公以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
——《左传·昭公二十年》
后来,在演化过程中渐渐虚化而多充当介词、连词等使用。
“以”作连词,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及其词组,也可以连接分句。所连接的前后成分
有多
种意义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天姥吟留别》
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
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各各竦立以听。 ——《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
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左传·僖公五年》
4.表示因果关系,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前因后果和前果后因两种情况,常用在表原
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以致”。例如:
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吾以捕蛇独存。
——柳宗元《捕蛇者说》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袁枚《祭妹文》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以”作介词,与其后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一般充当句子的状语,有多种关
系。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用)凭„„身份。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五人墓碑记》
凭„„身份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史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赤壁之战》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五人墓碑记》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祭妹文》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千丈之堤,以蚁蝼之穴溃。
——
《韩非子·喻老》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
——《赤壁之战》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7.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
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李广传》 率领、带领
另外,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 一以贯之
——成语
夜以继日
——成语
秋以为期
——《诗经氓》
“以”既可充当介词,亦可充当连词,这两种用法有时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需要辨别。
尤其是介词“以”经常省略宾语,这样“以”就直接出现在动词前面,看起来就跟连词“以”
相同。
对于“以”的介词用法和连词用法的辨析,主要应从它们的语法功能考虑。介词“以”
的功能是介进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即使宾语省略,一般来说是可以补出宾语来的。
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羹)遗之。”——“以”后面
省略宾语“羹”,在理解时要补上(请允许我把羹送给她吃)。如果不补上的话,按照现代汉
语的表达习惯,会感到句子成分的残缺。
连词“以”则不然。有时看起来,好象在“以”的后面也可以补上宾语,但是这个补上
的内容其实在“以”的前面已经出现,补上所谓的宾语,反而会觉得累赘。
例如:“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以撞”似乎可以补
成“以之撞”,即用盾来撞。但是补上的内容“盾”在“以”的前面刚刚出现,因此这里的
“以”其实是连词,也不需要补什么“宾语”。
【附】
我们要明确现代汉语的“介词”和“连词”的意义,介词跟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句子的
状语(放在动词前面),而连词则起连接作用。我们看下面的例句:
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因为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信陵君窃符救赵》)
你看看这两个例句就可以看出哪个是介词哪个是连词了。
例1的中心动词时“欺”,句子的翻译是:赵王哪里能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欺骗秦国
呢?这个句子的整体意义是强调“不敢欺骗秦国”,中心动词是“欺骗”,“以”与“一璧之
故”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欺”的状语,这个“以”译成“因为”,是介词。
例2是两个句子,,一是公子贤,多客,一是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前者是后者的
原因,全句的翻译是:诸侯因为公子贤能,有很多门客,(所以)对魏国不敢动用武力发动
战争。这里的“以”(因为)是连接两个句子的,表达的是说明诸侯不敢动用武力的原因,所以,这个“以”是连词。
我们再看两个句子:
3.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3的“以”翻译成“因为”,但它是中心动词“死者”前面的修饰成分(原因),不起“连接”作用,是介词。
例4的“以”翻译成“因为”,它不是与“两人”一起组成介宾短语作“在”的修饰成分,而是“连接”“不敢加兵于赵”和“两人在”这两个句子,表明因果关系的,所以,这个“以”是连词。
其实,文言虚词理解的关键是语言环境,句子的上下文。
简单地讲
连词主要是用于连接前后两者的关系,因此在表达上往往会具有词性的相似性,或者表达方式上的承接关联性;注意:承接性。
至于介词以字前后的词句往往也没有承接的关联,反而是一种使用于被使用的感觉。还有一点就是介词后只能带名词(名词性短语)或代词,不能带主谓短语。
意为和以为(篇七)
《考标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的意义与用法专题复习资料》
考标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
于、与、则、之”的意义与用法专题复习资料
一(一)、连词“而”的用法
1、表转折,“却、反而、竟然”之义,或不译。前后在意义上有明显反差和转折的:而听细说、小学而大遗、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因人之力而敝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表并列,前后词语或短语在结构上通常相似或相同,在句中处于同等地位而并列说明的,或表示两个动作、两件事同时发生的。可译为“而且、且”等,或不译:侣鱼虾而友糜鹿、蟹六跪而二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吾从(之)而师之、而又有剪发杜门、且夫吾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3、表结果、因果,“而”前的人事物直接导致“而”后的事情,“而”后的事情由“而”前的人事物引起的。可译为“所以”“因而”“于是”“才”等,或直接用“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今急而求子、夜则以病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其疾病而死、赂秦而力亏、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4、表承接(即顺承),表示继前面动作之后紧接着另一个动作,往往译为“然后”等:毕礼而归之、觉而起、起而归、归而求救国之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表目的,表示“而”前的行为是为了“而”后的事情,有明显的目的性、方向性或计划性。通常可译为“来”:择师而教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6、表假设,一般用于主谓之间,通常译为“如果、假设、即使、就算”等。“而”后的事情未发生,处于某种预想状态的,较少: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7、表递进,表示意义上进一步的发展或提高,较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表修饰,有时可直接译为“地”“着”;或在形式上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动词),在中心语前表某种方式、条件等;或“而”前的东西处于附属地位,表补充说明,一主一次的: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群臣相视而嘻、缇骑按剑而前、缒而出、戮力而攻秦、立而饮之、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扣舷而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客喜而笑、施施而行、漫漫而游、顺流而东也、自远而至;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一(二)、代词“而”的用法
通“尔”,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们)”的意思: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1、疑问代词,什么,引导一个宾语前置句,“何”做前置宾语:何为其然也、而又何羡乎、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何以至此、而幸生也何为、何以知之、君何以知燕王、何辞为、何以伐为、童子何知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不引导一个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何也、君亲其谓予何、赐也何敢望回、夫子何哂由也
3、副词,多么、何必等。复何憾哉、亦何恨乎秋声、何德之衰
三、乃
1、第二人称代词,你(们)(的):家祭无忘告乃翁
2、谓语动词,是、就是,表判断,引导一个判断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3、副词,却、竟然,表转折: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副词,才:公乃入 而后乃今培风
4、连词,于是: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良乃入、乃令张良留谢
5、与“无”构成“无乃„„与”的固定结构,表示推测语气,意为“恐怕„„吧”:无乃尔是过与
6、乃今:而今(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四、其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的):以旌其所为、保其首领、秦王恐其破璧、辱其群臣、以其无礼于晋、使六国各爱其人、于其身也、其贤不及孔子、方其破荆州、发其志士之悲哉。
2、指示代词,这、那(些):何为其然也、其为惑也、君知其难也、怀其璧、其势不俱生、今存其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3、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失其所与、人亦念其家。
4、副词,将要、会:君亲其谓予何。
5、语气副词,有时可译为“还是”“大概”等,表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不知其几矣、吾其还也、其皆出于此乎。
6、语气助词,不译:不知其几矣
1、副词,将、将要: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若属皆且为所虏、且适南冥也、彼且奚适也、彼且恶乎待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副词,暂且、姑且:县官且顺群臣言
3、连词,尚且,与“犹”同义:犹且从师而问焉、臣死且不避
4、连词,况且:且矫诏纷出、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5、连词,而且、并且: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且贰于楚也、且在城邦之中矣、且尔言过矣、且臣少事伪朝、有耻且格
六、若
1、第二人称代词,你(们)(的):若入前为寿、若属皆且为所虏
2、指示代词,这、那(个、些):君子哉!若人
3、动词,似、像:彼与彼年相若也、若垤若穴、若予者、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天涯若比邻
4、动词,如、比得(上):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5、连词,表示假设,假如、如果、倘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夫乘天地之正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天若有情天亦老
6、若夫,句首语气词,用以引起下文,有“至于说到„„”的意思: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七、所
1、助词,„„的,和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固定短语的标志,结构为“所+动词”:须臾之所学、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苟非吾之所有、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几无所逃死
2、名词,处所、地方;住所;安置、安排、位置: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雅》《颂》各得其所
3、与“为”连用,构成“为„„所”固定被动句句式:例见“为”
4、量词,套、座,在数词后面、名词前面: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5、表示大概的数目,左右的意思:父去里所,复还
6、与“以”连用,构成“„„的原因”或“用来„„的”固定句式固定句式:见“以”
八、“为”的用法 (一)作为实词的动词、名词
1、动词,是。后跟名词作宾语,表示“谁”或“什么”,为判断句的一种:皆为龙虎、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身直为闺阁之臣。
2、动词,担任、做(某种职务)。有时与“所”连用,构成名词性结构短语: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拜相如为上大夫。
3、动词,做(事情)。有时与“所”连用,构成名词性结构短语:以旌其所为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无能为也已
4、动词,做(某种人、物)。有时与“所”连用,构成名词性结构短语:所求乎为臣 所求乎为子 死犹为厉鬼以击贼
5、动词,治理。后一般跟“国”或某地等字眼: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动词,作为、当作、成为、变为。常与“以”连用,构成“以„„为”固定句式: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军中无以为乐、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必以长安君为质、“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7、动词。认为。有时与“以”连用共同表示“认为”的意思。有“为”“以为”和“以„„为”三种:自以为不如、窃为大王不取也、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莫己若者、特以为智穷罪极。
8、动词,创作、写: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故为之文以志。
9、动词,给予、给: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动词,出、谋划(计策、计谋、方法等):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1、名词,作为:将以有为也 (二)作为虚词的介词
1、替、给,表示替某人干什么,结构为:为+人+动词:为击破沛公军、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君为我呼入、而为之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2、被:构成被动句。见句式资料。
3、介词,于、对(wèi):为之奈何
4、因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5、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6、向: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三)作为虚词的句末语气助词,译为“呢”“了”等
何辞为、何以伐为、自令放为。
九、焉
1、兼词,“于之”的连用,“从这里、在这里”的意思:风雨兴焉、蛟龙生焉、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将焉取之、置杯焉则胶
2、疑问代词,怎么:焉用亡郑以陪邻、则将焉用彼相矣、焉用杀
3、疑问代词,什么: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智)哉
4、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方痛心焉
5、句末语气助词,“了”等,一般不译:圣心备焉、犹且从师而问焉、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少焉、始速祸焉
6、句末疑问助词,呢:既庶矣,又何加焉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7、形容词、副词尾,„„的样子,相当于“然”:盘盘焉,囷囷焉
十(一)、连词“以”的用法(相当于“而”,后面一般加动词)
1、表目的:宁许以负秦曲、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作《师说》以贻之、举匏樽以相属、犹为厉鬼以击贼、以旌其所为、亦以明死生之大、除废阉之址以葬之、则思知足以自戒。
2、表修饰:隐忍以行、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谈笑以死、樊哙侧其盾以撞、醉则相枕以卧、必竭诚以待下、则思虚心以纳下。
3、表结果: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4、表原因或理由: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几以捕系死、以其无礼于晋。(注意:这里的“以”后面的名词不是“以”的宾语,“以”作连词,“以”后面的一切都单独、完整地自成一体)
5、表承接: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十(二)、介词“以”的用法(后面跟名词作宾语)
1、凭借、凭,表某种条件、方式、身份:以资政殿学士行、以祈请使诣北、以勇气闻于诸侯、何以知直、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苟以天下之大、以小舟涉惊波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2、用、拿: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约以连兵大举、间以诗记所遭、以父亲之遗体行殆、以空言求璧、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欲以击柱、请以剑舞、秦以攻取之外、常以身翼弊沛公、以乱易整、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敢以烦执事、虽董之以严刑、军中无以为乐、至丹以荆卿为计。 (注意:个别句子,1、2的意思可以互换。)
3、把:輮以为轮、举以(之)予人、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具告以事、秦亦不以城予赵、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则思三驱以为度。
4、由于、因为: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洎牧以谗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