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覆有关的成语

| 法国移民 |

【www.guakaob.com--法国移民】

与覆有关的成语(篇一)
《与”最“字有关的成语》

最大的嘴———气吞山河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最小的人———轻如鸿毛

最尖的针———无孔不入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最贵重的话———金玉良言

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

最大的差异———天壤之别

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最多的资源———取之不尽

最短的季节———一曰三秋

最长的一天———度曰如年

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

最高的巨人—— 顶天立地

最有价值的话—— 一诺千金

最多的颜色—— 万紫千红

最大的本领——开天辟地

最长的腿 一步登天 最诚的忠言 金玉良言 最费时的工程 百年树人 最大的声响 惊天动地

最大的手 一手遮天 最大的誓言 海枯石烂 最繁忙的季节 多事之秋 最高的瀑布 一落千丈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最广的话 一言千里 最公开的事情 尽人皆知 最错的追求 南辕北辙

最宽阔的胸怀 胸怀若谷 最有学问的人 无所不知 最高明的医术 药到病除 最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

最长的寿命 万寿无疆 最重的头发 千钧一发 最小的针 无孔不入 最大的进展 一步登天

最宝贵的话 金玉良言 最大的家 四海为家 最怪的动物 虎头蛇尾 最荒的地方 不毛之地

最厉害的贼 偷天换曰 最爱学习的人 如饥似渴

最大的容量 包罗万象 最险的时候 千钧一发

最宽的嘴巴 口若悬河 最爱工作的人 废寝忘食 最大的差别 天壤之别 最大的树叶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最贵的话 一语千金 最长的时间 千秋万代 最难做的饭 无米之炊 最反常的气候 晴天霹雳

最难的话 一言难尽 最长的棍子 一柱擎天 最大的变化 天翻地覆 最昂贵的稿费 一字千金

最快的话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最成功的战斗 一网打尽 最快的速度 风驰电掣 最小的邮筒 难以置信

最惨的结局 一败涂地 最短的季节 一曰三秋 最长的句子 文不加点

最重的话 一言九鼎 最彻底的劳动 斩草除根 最大的手术 脱胎换骨 最大的被子 铺天盖地

最准的话 一言为定 最大的满足 天遂人愿 最大的冒险 孤注一掷 最大的空间 无边无际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干净的地方:一尘不染

最荒凉的地方:寸草不生

最长的瀑布:一落千丈

最湍急的河流:一泻千里

最大的手术:改头换面

最高的个子:顶天立地

最危险的差事:与虎谋皮

最大的窃案:偷天换曰

最成功的经营:一本万利

最锋利的刀剑:削铁如泥

最坚固的建筑:铜墙铁壁

最神奇的魔术:海市蜃楼

最大的磨难:九死一生

最精湛的技术:鬼斧神工

最徒劳的工程:精卫填海

最激烈的辩论:唇枪舌剑

最无用的做法:捕风捉影

最反常的天气:晴天霹雳

最大的嘴——气吞山河;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大的眼——放眼世界;

最大的手——一手遮天; 最大的家——四海为家; 最远的邻居——天涯比邻; 最贵的话语——一诺千金;最粗的头发——千金一发;最大的容器——包罗万象;

最短的季节——一曰三秋;最强的心脏——万众一心;最长的一天——度曰如年;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最难缝的衣——集腋成裘;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曰; 最长的文章——有头无尾;最巧的裁缝——为人作嫁;最好的司机——驾轻就熟; 最难治的病——肝肠寸断;最小的海洋——一衣带水;最怕冷的人——不寒而栗;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最快的流水——一泻千里;最长的口水——垂涎三尺;

最贵的时间——一刻千金;最怪的动物——虎头蛇尾; 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 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 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最漂亮的帽子——冠冕堂皇;

最难得的机遇——鬼使神差; 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

最坚固的工事——众志成城; 最费时的工程——百年树人;

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 最高大的巨人——顶天立地;

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最遥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

最荒凉的地方---- 不毛之地,

最悬殊的地方---- 天渊之别。

最反常的地方--- 青天霹雳。

最宽阔的地方---- 虚怀入谷。

最昂贵的稿费---- 一字千金。

最绝望的前途---- 山穷水尽。

最高的人------- 顶天立地。

最难做的饭----- 无米之炊。

最长的寿命----- 万寿无疆。

最有学问的人--- 博古通今。

最长的腿------- 一步登天。

最快的速度----- 风弛电挚。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最艰难的争辩--- 理屈词穷。

最快的流水---一一泻千里。

最艰难的争辩---理屈词穷。(胡搅蛮缠)

最尴尬的场面——理屈词穷

最大的嘴---气吞山河。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最小的人---轻如鸿毛。

最尖的针---无孔不入。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最贵重的话---金玉良言。

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

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

最大的差异---天壤之别。

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大的变化---天翻地覆。

最快的速度---风驰电掣。

最多的资源---取之不尽。

最短的季节---一曰三秋。

最长的一天---度曰如年。

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

最好的司机: 驾轻就熟 最好的箭术: 一箭双雕 最长的一天 : 度日如年

最彻底的美容术: 面目全非 最昂贵的稿费 : 一字千金 最小的邮筒: 难以置信

最远的分离: 天壤之别 最繁忙的航空港: 日理万机 最反常的气候: 晴天霹雳

最绝望的前途: 山穷水尽 最险的时候 : 千钧一发 最大的本领: 开天辟地

最大的幸运: 九死一生 最好的生意: 一本万利 最荒的地方: 不毛之地

最大的空间: 无边无际 最大的进展: 一步登天 最远的地方: 天涯海角

最大的被子: 铺天盖地 最错的追求: 南辕北辙 最好的药方: 灵丹妙药

最长的句子: 文不加点 最大的冒险 : 孤注一掷 最高的瀑布: 一落千丈

最大的手术: 脱胎换骨 最大的树叶: 一叶障目 最短的季节: 一日三秋

最快的速度: 风驰电掣 最大的差别: 天壤之别 最难做的饭: 无米之炊

最大的容量: 包罗万象 最大的变化: 天翻地覆 最怪的动物 : 虎头蛇尾

最小的针: 无孔不入 最高超的技术: 鬼斧神工 最好的记忆 : 过目成诵最高明的医术: 药到病除 最高明的指挥: 一呼百应 最公开的事情: 尽人皆知

最多的颜色: 万紫千红 最繁忙的季节: 多事之秋 最大的满足: 天遂人愿

最彻底的劳动: 斩草除根 最费时的工程: 百年树人 最惨的结局: 一败涂地

最成功的战斗: 一网打尽 最爱工作的人: 废寝忘食 最长的棍子: 一柱擎天

最爱学习的人: 如饥似渴 最长的时间: 千秋万代 最大的家: 四海为家

最有学问的人: 无所不知 最广的话: 一言千里 最诚的忠言:金玉良言

最有价值的话: 一诺千金 最大的誓言: 海枯石烂 最准的话: 一言为定

最重的话: 一言九鼎 最宽的嘴巴: 口若悬河 最难的话: 一言难尽

最珍贵的东西: 凤毛麟角 最长的一天: —度日如年 最大的容量: 包罗万象 最离奇的想法: —异想天开 最厉害的贼: 偷天换日 最贵的话: 一语千金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最大的手: 一手遮天 最宝贵的话: 金玉良言

最大的地方: —无边无际 最多的资源: —取之不尽 最宽阔的胸怀: 胸怀若谷

最难做的饭: 无米之炊 最宽的视野: 一览无余 最快的速度:

风驰电掣 最短的季节: 一日三秋 最怪的动物: 虎头蛇尾 最长的寿命: 万寿无疆

最宝贵的话: 金玉良言 最高的瀑布: 一落千丈 最长的腿: 一步登天

最神秘的行动: 神出鬼没 最公开的事情: 尽人皆知 最大的手术: 脱胎换骨

最厉害的贼: 偷梁换柱 最大的差别: 天壤之别 最大的变化: 天翻地覆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 最大的嘴:口若悬河 最重的话:一言九鼎

最长的文章:有头无尾 最多的资源:取之不尽 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

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 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最奇异的动物:狼心狗肺

最离奇的想法:异想天开 最神秘的行动:神出鬼没 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最公开的事情:尽人皆知 最珍贵的东西:凤毛麟角 最大的面积:无边无际

最大的资源:取之不尽 最大的意志:愚公移山 最大的工程:开山辟地

最大的瀑布:一泻千里 最安静的地方:万籁俱寂 最洁净的地方:一尘不染

最华丽的地方:琼楼玉宇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最远的分离:天壤之别

最长的句子:文不加点 最大的被子:铺天盖地 最高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大的影集:包罗万象 最深的呼吸:气吞山河 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

最繁忙的机场:日理万机 最彻底的美容:面目全非 最发财的商人:一本万利

最巧妙的贼:偷梁换柱 最精明的扒手:凿壁偷光 最高深的手艺:点石成金

最大胆的构想:与虎谋皮 最高贵的言语:孜孜珠玑 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 最难的话:一言难尽

最有价值的话:一诺千金 最诚的忠言:金玉良言 最大的誓言:海枯石烂

与覆有关的成语(篇二)
《关于学习的成语》

1、关于学习的成语: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博学多才 勤学好问 乐学勤思 勤学苦练 闻鸡起舞 孜孜不倦 不耻下问 悬梁刺骨 废寝忘食

2、描写自然景观的成语

玉兔东升 月光如水 明月高悬 众星拱月 群星闪烁 繁星满天 和风细雨 久旱逢雨 大雨滂沱 电闪雷鸣 风雨交加 风驰电掣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烟波浩渺

3、描写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成语

炯炯有神 目不转睛 神采奕奕 眉开眼笑 眉清目秀 笑逐颜开 身材魁梧 仪表堂堂 举止文雅 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表里如一 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眉飞色舞

4、含有数字的成语

一目十行 两全其美 三言两语 四通八达 五湖四海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方呼应 九牛一毛 十拿九稳 百战百胜 千变万化

一刀两断 一心一意 五光十色 三头六臂 六六大顺 三羊开泰 四面八方 千军万马

5、描写人物品质、友情、亲情的成语

高风亮节 丰功伟绩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 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依依惜别 万古长青 肝胆相照 休戚与共 情深似海 体贴入微 恩重如山 寸草春辉

深情厚谊 一往情深 悲欢离合 骨肉至亲 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6、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四字词语

情同手足 一见如故 不分彼此 推心置腹 忘年之交 惜老怜贫 不期而然 心心相印 无微不至 问寒问暖 心地善良 亲密无间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友好相处 天涯比邻 深情厚谊 一见如故 风雨同舟 朝夕相处 生死相依 形影不离 手足情深 志同道合 肝

7、描写景物的成语

冰消雪融 风和日丽 山光水色 心旷神怡 草长莺飞 柳暗花明 鸟语花香 明月清风 花好月圆 奇花异卉 风狂雨骤 云蒸霞蔚 山明水秀 层峦叠嶂 风调雨顺 惊涛骇浪 花红柳绿 冰天雪地 依山傍水 星罗棋布 花团锦簇 冰封雪飘 粉装玉砌 星移斗转

8、人物品质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绝处逢生 化险为夷 堂堂正正 镇定自若 面不改色 光明磊落 大智大勇 急中生智 惊心动魄 以身殉职 刻不容缓 力挽狂澜 精明强干 仰不愧天 问心无愧 赤胆忠心 兢兢业业 铁面无私 大义凛然 以理服人 以身作则 宽宏大量 忠贞不渝 克己奉公 刚正不阿 铁骨铮铮

9、带有近义词、反义词的成语

东奔西走 东拉西扯 东倒西歪 东张西望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南辕北辙 南来北往 前赴后继 前因后果 前呼后拥 前俯后仰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左顾右盼 左推右挡 上蹿下跳 天长地久 天差地别 惊天动地 大同小异 悲欢离合 出生入死 先来后到 东拼西凑 东磷西爪 南箕北斗 南橘北枳 前倨后恭 前目后凡 左支右绌 左宜右有

10、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大公无私 承前启后 翻天覆地 弄假成真 舍近求远 化难为易 扬长避短 去粗取精 若明若暗 善始善终 优胜劣汰 弃旧图新 上行下效 有备无患 里应外合 同甘共苦 明争暗斗 大同小异 深入浅出 天经地义

11、ABCC 、AABB的成语

书声琅琅 议论纷纷 人才济济 大名鼎鼎 千里迢迢 风尘仆仆 文质彬彬 衣冠楚楚 山山水水 高高兴兴 口口声声 兢兢业业 战战兢兢 鬼鬼祟祟 吞吞吐吐 形形色色 世世代代 日日夜夜 原原本本 浩浩荡荡 曲曲折折 朝朝暮暮 口口声声 支支吾吾 波光粼粼 神采奕奕 生气勃勃 忧心忡忡 气势汹汹 虎视眈眈 死气沉沉 喜气洋洋

12、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来的东西也忘了。)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隐瞒、掩盖事实真相,因手法拙劣,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担负重任。)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房。)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成熟的打算。) 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气的人奋发图强、勤学苦练,获得了真本领。)

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理解或需要它,当某事物成为现实时,甚至畏惧。)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完美而自然,没有一点破绽。) 杯弓蛇影(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

与覆有关的成语(篇三)
《与环境有关的成语》

涸泽而渔 国计民生 造林护树 竭泽而渔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下面是借环境侧面呼吁保护环境的)

巨树参天 树木成行

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青松翠竹、挺拔高大、 亭亭如盖、绿树成荫

遮天蔽日、枝繁叶茂、 万木争荣、茂林秀竹、 林海无边、树木丛生

正:山清水秀、清爽宜人、鸟语花香、一尘不染、清澈见底、绿树成荫、我为人人、天人合

一、百花齐放、任重道远;

反:乌烟瘴气、臭气熏天、寸草不生、覆水难收 、惊心动魄

句子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在呼唤清洁的水

△爱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

△生命之水,未来之水

△200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

△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保护生物多样性 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伙伴

△节约用水 一水多用

△在自然界任何打破平衡的行为都是危险的

△一个地球 我们的家

△关注地球,其症结不在地球,而在人心

△保护地球 爱我家园

△人人爱水 水为人人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

△我们呼唤心灵环保

△不是地球属于人类 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人人做环保 世界更美好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命的基础

△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是水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水是不可再生资源

△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的附属品,它们和人类的共同王国是大自然

△人类尊重自然、尊重生物是人类珍爱自己生命的需要

△爱护一切生灵,保护共同家园——地球

与覆有关的成语(篇四)
《成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的文化内涵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历史文化历经5000年浓缩,积淀出中华语言之精华—成语。成语,熟语的一种,指习用的固定词组。成语的典型特点是定形定义、言简意赅、四言成语、风格文雅。

文化,笼统地说,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通过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方面: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军事、宗教、道德伦理、思想观念、饮食、服饰、器具、建筑、礼俗、乐律等。

一、与天文历法有关的成语

农历是我国传统的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叫夏历。它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19年7 闰。又据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便于农事。古人还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搭配纪年,60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这些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四时八节、春华秋实、冬扇夏炉、花甲之年、身怀六甲。在十二地支中,“卯”在“寅”之后,成语“寅吃卯粮”比喻入不敷出,钱粮预支。“丁是丁,卯是卯”是说干支不能搞错,形容办事认真,界限分明,决不会搞错。

古人还往往把观测到的天象与人事结合起来。成语“日月合璧”是指阴历初一日月同升的现象,这在我国是很难见到的,因而古人附会为祥瑞。古人称月上弦逐渐盈满为“恒”(gèng),成语“日升月恒”用来比喻兴旺。“日东月西”则比喻远隔难逢。“日月参辰”比喻相互不和乃至作对。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是古人用来代表地支以纪年月日的特征动物。据史载,南北朝时生肖已普遍用来纪年,至今民间仍然使用,俗称属相。而以十二属相纪年,其中无“驴”,“驴年”纯属子虚;生肖不能用来称月,“马月”亦是乌有。所以成语“驴年马月”表示没有期限。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制定历法,指导农事,经常观察日月星辰。古人观测日影的工具叫“土圭”。由于人们把自然现象看成是神秘难测的东西,因而连测日的土圭也受到敬重。成语“奉为圭臬”是说人们把土圭和臬(箭靶)当作衡量正误的准则。一般的人则凭生活常识目测日光。成语“日上三竿”说太阳有三根竹竿那么高了,形容时间不早了。据说魏晋之间,宫中以红线测日影。每年冬至以后,白昼渐长,因此有成语“日长一线”。

通过一些成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人们对北斗、银河(又称“汉”)、虹霞的观察。例如,“南箕北斗”本来是反映人们根据星宿来决定方位:当箕、斗二宿同时出现在天空时,箕在南,斗在北。后来,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有名无实,因为“箕”是星宿,不能用来簸扬,“斗”也是星宿,不能用来舀酒桨。成语“斗转参横”是说北斗转了向,参宿横斜,这是天快要亮的时候。“参辰卯酉”是说参宿如果处在酉位,心(辰)宿则在卯位,二者不能同时在天空中出现,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敌对或互不调和。另外,人们观察到北极星的斗柄

正在初昏时指向东为春,指向南为夏,指向西为秋,指向北为冬,“星移斗转”是说星斗位置发生变化,表示季节在改变,用以比喻时间的推移。

二、与宫室建筑有关的成语

在先秦时期,一般人的住房都可以称“宫”,也可以称“室”,“宫”和“室”是同义词。后来“宫”的词义缩小了,只指帝王的居室或大的建筑物。而古代的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有成语“登堂入室”,用“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来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另外,古代住房,“门”和“户”虽然都是指门,二者却略有区别:双扇的为“门”,单扇的为“户”。成语“门当户对”原指两家人对面住着,后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宜于结亲。“户枢不蠹”的“户枢”指门板的转轴,现代的门一般以铰链取代了。因为门经常要开要关,转轴处于经常的运动之中,所以不会被蠹虫蛀坏,比喻常运动着的东西不易腐蚀,可以长久不变。“蓬荜增辉”的“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简称,即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门。这个成语是说使贫苦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贵客临门或得人馈赠的书画陈设品时的谦谢之辞。“门庭若市”的“庭”指大门内的庭院,整个成语说的是大门和庭院的人多,象集市一样。成语“蓬门瓮牖”是说用蓬草编的门,用破瓮架成的窗口,宽容居室的简陋。成语“坐不垂堂”指不坐在堂前屋檐下,以免瓦片掉下来伤着。堂堂的东西墙叫“序”,楼角则叫“隅”。成语“向隅而泣”形容孤独失望的样子。堂前的东西有两根楹柱,柱子承着梁,成语“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以假换真。梁上是栋,又叫檩。栋上是榱(cuī),又叫椽,椽上就盖瓦了(上古多盖茅草)。成语“栋折榱崩”用以比喻国家的倾覆。跟汉民族建筑文化有关的其它成语有亭台楼阁、舞榭歌楼、空中楼阁、祸起萧墙、深宅大院、雕梁画栋、钩心斗角、曲径通幽等。

三、与饮食有关的成语

饮食文化在我国很发达,这在成语中有所体现。成语“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食不厌精”表示饮食讲究,“羊踏菜园”表示偶食荤腥,“浆酒霍肉”表示饮食奢侈,“杀鸡为黍”表示殷勤待客。其他还有“烹龙炮凤”“山珍海味”“嗟来之食”“若烹小鲜”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

另外,如“茶饭无心”、“粗茶淡饭”、“酒足饭饱”、“酒囊饭袋”等,这些成语中常常“茶”与“饭”并举,“酒”与“饭”并举,这是汉民族独有的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反映。

烹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样的体现饮食观念的成语。像“炮凤烹龙”、“千里莼羹”这样的成语直接记录了两种菜名,前者指鲜美的宫廷大菜,后者指一种地方风味名菜。“五味俱全”的原义则是指调味齐全适。鼎,是我国古代炊器,又是盛熟牲的器具。它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盛行于商周。一般都是圆鼎,两耳三足。相传夏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奉为传国之宝。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就是“世纪宝鼎”,以此显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汉语中留下了一批带有“鼎”语素的成语:鼎鱼幕燕、鼎铛有耳、尝鼎一脔、举鼎拔山、牛鼎烹鸡、举鼎绝膑、三足鼎立、钟鸣鼎食、瓜分鼎峙、负衡据鼎、一言九鼎等。

四、与古代服饰有关的成语

在成语中我们还能了解古代服饰的有关情况。例如,拂袖而去、袍笏登场、被褐藏辉、长袖善舞、荆钗布裙、金钗换酒、巾帼英雄,这些成语都跟汉民族服饰文化有关。

成语“被发缨冠”的意思是来不及束起头发、系好帽带子,表示急于救人。“冠”是古代帽子的通称,但具体来说,又只指贵族戴的帽子,它与今天的帽子不同,不能把头顶全部盖住,而只有不大宽的冠梁,上面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又因为古人蓄着长发,所以要先用发笄绾住发髻,再自前至后用冠束住。冠圈两边各有一根小丝带,叫做“缨”,是打结用的。

“南州冠冕”比喻南方杰出的人才;“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这两个成语将“冠”、“冕”连用,其实古代“冠”、“冕”是有区别的。“冕”是一种最尊贵的冠。冕,黑色,顶上有一块长方形的板,叫做延。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小圆玉,叫做旒。古制:天子十二旒,诸候九旒,大夫六旒。上古天子,诸候,大夫祭祀时都戴冕,后来只有帝王才可以戴,所以王维有“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

“狐裘羔袖”、“集腋成裘”两个成语的“裘”是古人御寒的皮衣。穿不起裘的人就穿袍,袍是乱麻做的长袄。随着衣料的改进,汉代以后的袍成了朝服。“袍笏登场”是官服打扮、登场上演的意思。至于“黄袍加身”的黄袍则是指皇帝穿的龙袍了。“褐”(hé)是一种粗毛或麻编制的短衣,是穷苦的劳动者穿的。成语“被褐怀玉”是说怀抱着美才,却不在人前显示。

“峨冠博带”、“轻裘缓带”两个成语中的“带”指古人的腰带。上古的带有两种,一种是皮制的革带,扎在裳下衣内,带上有钩,用来悬佩玉饰等物。成语“窃国窃钩”的“钩”就是指衣带钩。另一种带是丝织的大带,用来束外衣。打结后垂下的部分叫做“绅”。此外,后代官服外还有一种金玉带,这纯粹是装饰品,没多大约束作用。

还有“披发左衽”、“凤冠霞披”、“蟒袍玉带”、“象简乌纱”、“褒衣博带”、“方领圆冠”、“方巾阔服”、“方巾长袍”、“布衣黔首”、“冬裘夏葛”、“绫罗绸缎”、“葛巾布袍”、“短褐穿结”、“葛巾野服”、“颠倒衣裳”等成语也反映了古代的服饰情况,这些成语简约且有代表性地勾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饰特色,以及穿着礼俗。其中“披发左衽”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常见的打扮,具体是指一种极其粗放而简单的装束。“峨冠博带”指的是古代士大夫特有的装束,即高高的帽子和宽宽的衣带。还有“凤冠霞披”是一种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它是古代贵族和受朝廷封诰的官宦之家的成年妇女的装束。“蟒袍玉带”是一种绣有大蟒的袍子,饰有玉石的腰带,原是明代的官服,后来演变成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象简乌纱”是指古代大官的装束,“简”是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所持的记事板,又叫朝笏;“乌纱”是一种黑纱制成的官帽。“褒衣博带”即宽袍阔带,它是古代儒生特有的装束。另外还有“方领圆冠”“方巾阔服”“方巾长袍”也专指儒生的装束。元朝以前,麻布、褐布、丝绸为常见的制衣材料,“冬裘夏葛”就是指冬天穿皮毛做的衣服,夏天穿葛麻做的衣服。丝绸在我国很早就是制作服装的材料,随着丝织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绫”“罗”“绸”“缎”“纨”“绢”等多种蚕丝制品,于是就有了“绫罗绸缎”这个成语,它泛指精美的丝织品或用精美丝织品制成的服。如果再深入一步地品味这些成语的含义,还会发现穿着不同材质的衣服与人的身份地位有一定的联系。皮毛做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做的衣服暖和而华贵,葛麻做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做的夏衣透气而凉爽,这类服装价值昂贵,有地位和身份的人

才穿得起,所以能够“冬裘夏葛”多半是富贵之人。丝绸服装只有富贵人家才穿得起,所以又有称富家子弟为“纨绔子弟”的成语(“纨绔”是一种用生丝制成的华美衣服)。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多为“葛巾布袍”“短褐穿结”“葛巾野服”。这些成语中的“葛”与“冬裘夏葛”中的“葛”所指不同,它是一种草本植物,可制成布,但质地很粗糙。另外,劳动者一是贫穷,二是要经常从事生产劳动,所以不可能戴“峨冠”,着“蟒袍”“阔服”,往往着“短褐”,而且有的还有“穿结”。即使是同样材质制成的衣服,穿着方式不同,也可以反映穿着人的不同身份和职业,如“反裘负刍”这个成语,同样是说穿用动物皮(“裘”)做的衣,但由于它违背了穿“裘”一般皮毛向外的习惯,将有毛的一面向里,说明有其特殊之处。原因是着“裘”者要“负刍(背柴)”,若将毛穿在外,背柴时会将毛磨坏,由此可见这是贫穷者的装束。通过上述成语,我们便可以了解着装差异反映出的贫富差别。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材质、丰富的装饰、繁复的身份区别标志,还讲究严格的着装礼俗。“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衣服,不分上下,然而在古代却很有讲究,一般来说,古人称上为衣,下衣为裳,如果把上衣下裳颠倒了穿,就会不合礼制。可见成语虽然只是汉语中一种词汇,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成语集中、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

反映服饰文化的成语中,有不少表现了不同地位身份的人所特有的服饰。帝王后妃和贵族命妇的服饰是“凤冠霞帔”、“珠围翠绕”,古代儒生的装束则是“褒衣博带”、“圆冠方领”,朝庭命官是“顶冠束带”、“象简乌纱”,志在山林的隐逸之士则“葛巾野服”、“芒鞋竹杖”,当了帝王,则必“黄袍加身”,普通的劳动妇女也只能是“荆钗布裙”。因为服饰是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古代在服饰上有种种严格的规定,用以显示官位品阶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所以汉语中出现这样丰富的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覆有关的成语(篇五)
《与鼎有关的成语》

与鼎有关的成语

拔山扛鼎 拔山举鼎 尝鼎一脔 春秋鼎盛 重裀列鼎 鼎成龙去 鼎成龙升 鼎铛有耳 鼎铛玉石 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 鼎分三足 鼎镬刀锯 鼎湖龙去 鼎镬如饴 刀锯鼎镬 大名鼎鼎 鼎鼐调和 鼎折覆餗 鼎食鸣钟 鼎食鸣锺 鼎折餗覆 鼎食钟鸣 鼎新革故 鼎玉龟符 鼎鱼幕燕 鼎足而居 鼎足而立 鼎足而三 鼎足三分 鼎足之势 负衡据鼎 扛鼎拔山 瓜分鼎峙 革故鼎新 革旧鼎新 海内鼎沸 举鼎拔山 九鼎不足为重 九鼎大吕 举鼎绝膑 禁鼎一脔 九鼎一丝 击钟陈鼎 击钟鼎食 扛鼎抃牛 匡鼎解颐 列鼎而食 力能扛鼎 龙去鼎湖 鱼 鸣钟列鼎 鸣钟食鼎 牛鼎烹鸡 群情鼎沸 人声鼎沸 染指于鼎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笙歌鼎沸 四海鼎沸 三牲五鼎 商彝夏鼎 商彝周鼎 三足鼎立 调和鼎鼐 问鼎轻重 五鼎万钟 问鼎中原 夏鼎商彝 彝鼎圭璋 鱼游沸鼎 一言九鼎 一代鼎臣 言重九鼎 折鼎覆餗 钟鼎人家 钟鼎山林 钟鼎之家 钟鸣鼎列 钟鸣鼎食 钟鸣鼎重

与覆有关的成语(篇六)
《成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的文化内涵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历史文化历经5000年浓缩,积淀出中华语言之精华—成语。成语,熟语的一种,指习用的固定词组。成语的典型特点是定形定义、言简意赅、四言成语、风格文雅。

文化,笼统地说,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通过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方面: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军事、宗教、道德伦理、思想观念、饮食、服饰、器具、建筑、礼俗、乐律等。

一、与天文历法有关的成语

农历是我国传统的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叫夏历。它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19年7 闰。又据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便于农事。古人还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搭配纪年,60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这些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四时八节、春华秋实、冬扇夏炉、花甲之年、身怀六甲。在十二地支中,“卯”在“寅”之后,成语“寅吃卯粮”比喻入不敷出,钱粮预支。“丁是丁,卯是卯”是说干支不能搞错,形容办事认真,界限分明,决不会搞错。

古人还往往把观测到的天象与人事结合起来。成语“日月合璧”是指阴历初一日月同升的现象,这在我国是很难见到的,因而古人附会为祥瑞。古人称月上弦逐渐盈满为“恒”(gèng),成语“日升月恒”用来比喻兴旺。“日东月西”则比喻远隔难逢。“日月参辰”比喻相互不和乃至作对。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是古人用来代表地支以纪年月日的特征动物。据史载,南北朝时生肖已普遍用来纪年,至今民间仍然使用,俗称属相。而以十二属相纪年,其中无“驴”,“驴年”纯属子虚;生肖不能用来称月,“马月”亦是乌有。所以成语“驴年马月”表示没有期限。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制定历法,指导农事,经常观察日月星辰。古人观测日影的工具叫“土圭”。由于人们把自然现象看成是神秘难测的东西,因而连测日的土圭也受到敬重。成语“奉为圭臬”是说人们把土圭和臬(箭靶)当作衡量正误的准则。一般的人则凭生活常识目测日光。成语“日上三竿”说太阳有三根竹竿那么高了,形容时间不早了。据说魏晋之间,宫中以红线测日影。每年冬至以后,白昼渐长,因此有成语“日长一线”。

通过一些成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人们对北斗、银河(又称“汉”)、虹霞的观察。例如,“南箕北斗”本来是反映人们根据星宿来决定方位:当箕、斗二宿同时出现在天空时,箕在南,斗在北。后来,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有名无实,因为“箕”是星宿,不能用来簸扬,“斗”也是星宿,不能用来舀酒桨。成语“斗转参横”是说北斗转了向,参宿横斜,这是天快要亮的时候。“参辰卯酉”是说参宿如果处在酉位,心(辰)宿则在卯位,二者不能同时在天空中出现,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敌对或互不调和。另外,人们观察到北极星的斗柄正在初昏时

指向东为春,指向南为夏,指向西为秋,指向北为冬,“星移斗转”是说星斗位置发生变化,表示季节在改变,用以比喻时间的推移。

二、与宫室建筑有关的成语

在先秦时期,一般人的住房都可以称“宫”,也可以称“室”,“宫”和“室”是同义词。后来“宫”的词义缩小了,只指帝王的居室或大的建筑物。而古代的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有成语“登堂入室”,用“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来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另外,古代住房,“门”和“户”虽然都是指门,二者却略有区别:双扇的为“门”,单扇的为“户”。成语“门当户对”原指两家人对面住着,后指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宜于结亲。“户枢不蠹”的“户枢”指门板的转轴,现代的门一般以铰链取代了。因为门经常要开要关,转轴处于经常的运动之中,所以不会被蠹虫蛀坏,比喻常运动着的东西不易腐蚀,可以长久不变。“蓬荜增辉”的“蓬荜”是蓬门荜户的简称,即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门。这个成语是说使贫苦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贵客临门或得人馈赠的书画陈设品时的谦谢之辞。“门庭若市”的“庭”指大门内的庭院,整个成语说的是大门和庭院的人多,象集市一样。成语“蓬门瓮牖”是说用蓬草编的门,用破瓮架成的窗口,宽容居室的简陋。成语“坐不垂堂”指不坐在堂前屋檐下,以免瓦片掉下来伤着。堂堂的东西墙叫“序”,楼角则叫“隅”。成语“向隅而泣”形容孤独失望的样子。堂前的东西有两根楹柱,柱子承着梁,成语“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以假换真。梁上是栋,又叫檩。栋上是榱(cuī),又叫椽,椽上就盖瓦了(上古多盖茅草)。成语“栋折榱崩”用以比喻国家的倾覆。跟汉民族建筑文化有关的其它成语有亭台楼阁、舞榭歌楼、空中楼阁、祸起萧墙、深宅大院、雕梁画栋、钩心斗角、曲径通幽等。

三、与饮食有关的成语

饮食文化在我国很发达,这在成语中有所体现。成语“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食不厌精”表示饮食讲究,“羊踏菜园”表示偶食荤腥,“浆酒霍肉”表示饮食奢侈,“杀鸡为黍”表示殷勤待客。其他还有“烹龙炮凤”“山珍海味”“嗟来之食”“若烹小鲜”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

另外,如“茶饭无心”、“粗茶淡饭”、“酒足饭饱”、“酒囊饭袋”等,这些成语中常常“茶”与“饭”并举,“酒”与“饭”并举,这是汉民族独有的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反映。

烹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样的体现饮食观念的成语。像“炮凤烹龙”、“千里莼羹”这样的成语直接记录了两种菜名,前者指鲜美的宫廷大菜,后者指一种地方风味名菜。“五味俱全”的原义则是指调味齐全适。鼎,是我国古代炊器,又是盛熟牲的器具。它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盛行于商周。一般都是圆鼎,两耳三足。相传夏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奉为传国之宝。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就是“世纪宝鼎”,以此显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汉语中留下了一批带有“鼎”语素的成语:鼎鱼幕燕、鼎铛有耳、尝鼎一脔、举鼎拔山、牛鼎烹鸡、举鼎绝膑、三足鼎立、钟鸣鼎食、瓜分鼎峙、负衡据鼎、一言九鼎等。

四、与古代服饰有关的成语

在成语中我们还能了解古代服饰的有关情况。例如,拂袖而去、袍笏登场、被褐藏辉、长

袖善舞、荆钗布裙、金钗换酒、巾帼英雄,这些成语都跟汉民族服饰文化有关。

成语“被发缨冠”的意思是来不及束起头发、系好帽带子,表示急于救人。“冠”是古代帽子的通称,但具体来说,又只指贵族戴的帽子,它与今天的帽子不同,不能把头顶全部盖住,而只有不大宽的冠梁,上面有褶子,两端连在冠圈上。又因为古人蓄着长发,所以要先用发笄绾住发髻,再自前至后用冠束住。冠圈两边各有一根小丝带,叫做“缨”,是打结用的。

“南州冠冕”比喻南方杰出的人才;“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这两个成语将“冠”、“冕”连用,其实古代“冠”、“冕”是有区别的。“冕”是一种最尊贵的冠。冕,黑色,顶上有一块长方形的板,叫做延。延的前沿挂着一串串小圆玉,叫做旒。古制:天子十二旒,诸候九旒,大夫六旒。上古天子,诸候,大夫祭祀时都戴冕,后来只有帝王才可以戴,所以王维有“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诗句。

“狐裘羔袖”、“集腋成裘”两个成语的“裘”是古人御寒的皮衣。穿不起裘的人就穿袍,袍是乱麻做的长袄。随着衣料的改进,汉代以后的袍成了朝服。“袍笏登场”是官服打扮、登场上演的意思。至于“黄袍加身”的黄袍则是指皇帝穿的龙袍了。“褐”(hé)是一种粗毛或麻编制的短衣,是穷苦的劳动者穿的。成语“被褐怀玉”是说怀抱着美才,却不在人前显示。

“峨冠博带”、“轻裘缓带”两个成语中的“带”指古人的腰带。上古的带有两种,一种是皮制的革带,扎在裳下衣内,带上有钩,用来悬佩玉饰等物。成语“窃国窃钩”的“钩”就是指衣带钩。另一种带是丝织的大带,用来束外衣。打结后垂下的部分叫做“绅”。此外,后代官服外还有一种金玉带,这纯粹是装饰品,没多大约束作用。

还有“披发左衽”、“凤冠霞披”、“蟒袍玉带”、“象简乌纱”、“褒衣博带”、“方领圆冠”、“方巾阔服”、“方巾长袍”、“布衣黔首”、“冬裘夏葛”、“绫罗绸缎”、“葛巾布袍”、“短褐穿结”、“葛巾野服”、“颠倒衣裳”等成语也反映了古代的服饰情况,这些成语简约且有代表性地勾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饰特色,以及穿着礼俗。其中“披发左衽”反映的是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常见的打扮,具体是指一种极其粗放而简单的装束。“峨冠博带”指的是古代士大夫特有的装束,即高高的帽子和宽宽的衣带。还有“凤冠霞披”是一种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它是古代贵族和受朝廷封诰的官宦之家的成年妇女的装束。“蟒袍玉带”是一种绣有大蟒的袍子,饰有玉石的腰带,原是明代的官服,后来演变成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象简乌纱”是指古代大官的装束,“简”是古代大臣朝见君主时所持的记事板,又叫朝笏;“乌纱”是一种黑纱制成的官帽。“褒衣博带”即宽袍阔带,它是古代儒生特有的装束。另外还有“方领圆冠”“方巾阔服”“方巾长袍”也专指儒生的装束。元朝以前,麻布、褐布、丝绸为常见的制衣材料,“冬裘夏葛”就是指冬天穿皮毛做的衣服,夏天穿葛麻做的衣服。丝绸在我国很早就是制作服装的材料,随着丝织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绫”“罗”“绸”“缎”“纨”“绢”等多种蚕丝制品,于是就有了“绫罗绸缎”这个成语,它泛指精美的丝织品或用精美丝织品制成的服。如果再深入一步地品味这些成语的含义,还会发现穿着不同材质的衣服与人的身份地位有一定的联系。皮毛做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做的衣服暖和而华贵,葛麻做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做的夏衣透气而凉爽,这类服装价值昂贵,有地位和身份的人才穿得起,所以能够“冬裘夏葛”多半是富贵之人。丝绸服装只有富贵人家才穿得起,所以又有称富家子弟为“纨绔子弟”的成语(“纨绔”是一种用生丝制成的华美衣服)。

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多为“葛巾布袍”“短褐穿结”“葛巾野服”。这些成语中的“葛”与“冬裘夏葛”中的“葛”所指不同,它是一种草本植物,可制成布,但质地很粗糙。另外,劳动者一是

贫穷,二是要经常从事生产劳动,所以不可能戴“峨冠”,着“蟒袍”“阔服”,往往着“短褐”,而且有的还有“穿结”。即使是同样材质制成的衣服,穿着方式不同,也可以反映穿着人的不同身份和职业,如“反裘负刍”这个成语,同样是说穿用动物皮(“裘”)做的衣,但由于它违背了穿“裘”一般皮毛向外的习惯,将有毛的一面向里,说明有其特殊之处。原因是着“裘”者要“负刍(背柴)”,若将毛穿在外,背柴时会将毛磨坏,由此可见这是贫穷者的装束。通过上述成语,我们便可以了解着装差异反映出的贫富差别。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材质、丰富的装饰、繁复的身份区别标志,还讲究严格的着装礼俗。“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衣服,不分上下,然而在古代却很有讲究,一般来说,古人称上为衣,下衣为裳,如果把上衣下裳颠倒了穿,就会不合礼制。可见成语虽然只是汉语中一种词汇,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成语集中、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

反映服饰文化的成语中,有不少表现了不同地位身份的人所特有的服饰。帝王后妃和贵族命妇的服饰是“凤冠霞帔”、“珠围翠绕”,古代儒生的装束则是“褒衣博带”、“圆冠方领”,朝庭命官是“顶冠束带”、“象简乌纱”,志在山林的隐逸之士则“葛巾野服”、“芒鞋竹杖”,当了帝王,则必“黄袍加身”,普通的劳动妇女也只能是“荆钗布裙”。因为服饰是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古代在服饰上有种种严格的规定,用以显示官位品阶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所以汉语中出现这样丰富的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覆有关的成语(篇七)
《与风有关的成语》

与风有关的成语

八方风雨 巴山夜雨 饱经风雨 暴风疾雨 暴风骤雨 毕雨箕风 别风淮雨 拨雨撩云 拨云撩雨 餐风沐雨 餐风宿雨 惨雨酸风 朝云暮雨 称雨道晴 驰风骋雨 冲风冒雨 础泣而雨 础润而雨 楚梦云雨 楚天云雨 楚雨巫云 楚云湘雨 春风化雨 春风夏雨 春风雨露 春雨如油 粗风暴雨 大雨滂沱 大雨倾盆 大雨如注 弹雨枪林 东风化雨 断雨残云 对床风雨 对床夜雨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翻手云覆手雨 翻云覆雨 风车雨马 风驰雨骤 风吹雨打 风调雨顺 风风雨雨 风鬟雨鬓 风霜雨雪 风潇雨晦 风行雨散 风雨不测 风雨不改 风雨不透 风雨对床 风雨共舟 风雨晦冥 风雨晦暝 风雨交加 风雨连床 风雨漂摇 风雨飘零 风雨飘摇 风雨飘飖 风雨凄凄 风雨如晦 风雨如盘 风雨如磐 风雨时若 风雨同舟 风雨无阻 风雨萧条 风雨摇摆 风栉雨沐 覆雨翻云 甘雨随车 怪雨盲风 汗如雨下 旱苗得雨 和风细雨 虹销雨霁 呼风唤雨 挥汗成雨 挥汗如雨 箕风毕雨 急风暴雨 急风骤雨 疾风暴雨 疾风甚雨 疾风骤雨 疾雨暴风 见风是雨 今雨新知 久旱逢甘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279365.html

    上一篇:有剑杀人的成语

    下一篇:当今的社会

    【与覆有关的成语】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