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某晴某阴

| 德国移民 |

【www.guakaob.com--德国移民】

成语某晴某阴(篇一)
《包含-"阴"-字的成语》

1▲不阴不阳 △bùyīnbùyáng △典故:比喻态度不明朗,模棱两可。 2▲寸阴尺璧 △cùnyīnchǐbì △典故: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3▲寸阴若岁 △cùnyīnruòsuì △典故: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出处:《北史·韩禽传》:“班师凯入,诚知非远;想思之甚,寸阴若岁。” 4▲寸阴是惜 △cùnyīnshìxī △典故: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文字》:“尺壁非宝,寸阴是竞。” 5▲颠倒阴阳 △diāndǎoyīnyáng △典故:犹言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6▲光阴荏苒 △guāngyīnrěnrǎn △典故: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双是新春。” △例子:~须当惜,风雨阴睛任变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7▲光阴似箭 △guāngyīnsìjiàn △典故: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例子:~,日月如梭,不觉半年有余。(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 8▲贵阴贱璧 △guìyīnjiànbì △典故:贵重光阴甚于玉璧。比喻时间的宝贵。 △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9▲柳下借阴 △liǔxiàjièyīn △典故:比喻请求别人的庇护。 △出处:《淮南子·人间训》:“武王廕暍人于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 10▲绿叶成阴 △lǜyèchéngyīn △典故: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杜牧》:“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11▲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shānyīndàoshàng,yìngjiēbùxiá △典故: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例子:这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的感受。(秦牧《摔坏小提琴的故事》) 12▲燮理阴阳 △xièlǐyīnyáng △典故: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 △出处:《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例子:则道你~,却惜玉怜香。(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 13▲阳奉阴违 △yángfèngyīnwéi △典故: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亦曾当面劝过他,无如卜知府阳奉阴违,也就奈何他不得。” △例子: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老老实实,不要~。 14▲一寸光阴一寸金 △yīcùnguāngyīnyīcùnjīn △典故:比喻时间十分富贵。

15▲阴差阳错 △yīnchāyángcuò △典故: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出处: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 △例子:他们~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 16▲阴错阳差 △yīncuòyángchā △典故: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出处: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 △例子:他们~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 17▲阴魂不散 △yīnhúnbùsàn △典故:比喻坏人、坏事虽已清除,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18▲阴谋诡计 △yīnmóuguǐjì △典故:诡:欺诈,奸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例子:党处于敌人和同盟者的~的包围中,但是没有警觉性。(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19▲阴凝坚冰 △yīnníngjiānbīng △典故: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比喻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出处:《易·坤》:“履

霜坚冰,阴始凝也。” 20▲阴阳怪气 △yīnyángguàiqì △典故: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例子:他们哪一个上想顺我的心?哪一个不是~。(曹禺《北京人》第二幕) 21▲阴疑阳战 △yīnyíyángzhàn △典故:比喻侵略者气焰嚣张,逼使被侵略者奋起自卫。 △出处:《易·坤》:“阴疑于阳必战。”

成语某晴某阴(篇二)
《天气晴阴表》

成语某晴某阴(篇三)
《包含-”情”-字的成语》

包含-”情”-字的成语.txt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 贫穷和爱,越隐瞒,就越欲盖弥彰。 1▲爱博而情不专 △àibóérqíngbùzhuān △典故: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出处:唐·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例子: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惭愧自己是个‘~’的人;虽者想着只选定一条路,却总丢不下别的。(朱自清《那里走》) 2▲暧昧之情 △àimèizhīqíng △典故: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 △例子:而孤男寡女并外一室,不无~。(清·明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五回) 3▲不近人情 △bùjìnrénqíng △典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出处:《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例子:大人先问自己真情怎样?还说我恐吓,实太过~。(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二回) 4▲不情之请 △bùqíngzhīqǐng △典故: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不情之请,惟君图之。” △例子:我想这是大年夜,他在暖暖融融的屋里,说说笑笑正热闹,叫他冲黑冒寒送我,是~。(杨绛《冒险记幸》)

5▲不徇私情 △bùxúnsīqíng △典故: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6▲触景生情 △chùjǐngshēngqíng △典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出处: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例子:人在~的时候,能联想起很多往事。 7▲打情骂俏 △dǎqíngmàqiào △典故: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男女调情。 △例子:高兴起来,简直不分主仆,~的搅做一团。(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8▲淡水交情 △dànshuǐjiāoqíng △典故:友情像水一样清澈。指不以势利为基础的朋友。 △出处:《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9▲动之以情 △dòngzhīyǐqíng △典故: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10▲睹景伤情 △dǔjǐngshāngqíng △典故:睹:看到。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 △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惊梦》:“今日杜丽娘有些饶幸也。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归。” 11▲睹物兴情 △dǔwùxīngqíng △典故:见到眼前景物便激起某种感情。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12▲对景伤情 △duìjǐngshāngqíng △典故: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出处:元·无名氏《集贤宾·逍遥乐》散曲:“我从来眼硬,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 13▲多情善感 △duōqíngshàngǎn △典故: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出处: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14▲儿女情长 △érnǚqíngcháng △典故:指过分看重爱情。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中:“尤恨其

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15▲法不徇情 △fǎbùxùnqíng △典故: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指执法公正,不讲私人感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直深戒。” 16▲反哺之情 △fǎnbǔzhīqíng △典故: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 △出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例子:他按月把钱寄给乡下的母亲,好让母亲从这~中来体会儿子对她的孝心。 17▲反面无情 △fǎnmiànwúqíng △典故:形容翻脸不认人。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第三十四出:“唉,安禄山,安禄山,你受了唐天子那样大恩,尚且兴兵反叛,休怪俺李猪儿今日反面无情也。” 18▲风情月债 △fēngqíngyuèzhài △典故:比喻有关男女恋爱的事情。 △例子:司人间之~,掌人世之女怨男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19▲风土人情 △fēngtúrénqíng

△典故: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例子:又问了问褚一官走了几省,说了些那省的~,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20▲抚景伤情 △fǔjǐngshāngqíng △典故: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出处: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三折:“登高望远,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处处洒穷途之泣。” 21▲甘心情愿 △gānxīnqíngyuàn △典故: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例子: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毛泽东选集·愚公移山》) 22▲感情用事 △gǎnqíngyòngshì △典故: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例子:~罗霄长叹一声:“小马!不是~的时候。”(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下集第一章) 23▲高情远致 △gāoqíngyuǎnzhì △典故: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

成语某晴某阴(篇四)
《她的脸色由“阴”转“晴”》

她的脸色由“阴”转“晴”

作者:杨凤定

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第16期

〔关键词〕辅导个案;危机事件;认知疗法

一、基本情况

2012年3月的一天晚上,我下班后正在家吃晚饭,突然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我心里压抑了好多事。爸妈从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吵架,一直到现在我读中专了他们还在吵。我在上海读书难得回家一次,他们还照样吵。另外,朋友的背叛在我心中有着很大的影响,我心里好烦好烦……”

这是一条学生的心理求助短信。我收到短信以后,知道她心里一定很焦虑,要不然她也不会晚上给我发短信。我怕她等得焦急,更怕她万一想不开出事怎么办。出于责任心,我顾不上吃饭,马上发短信回复:“我很同情你的遭遇,别着急,我会给你提供心理上的帮助,让你走出心理的阴影。建议你明天到心理咨询室找我,我们俩面谈一次,你看好吗?”她答应了。 发短信的是一名外地籍寄宿女生。在我咨询的案例中,像这类来访学生由于家庭中父母不和,经常吵架从而对子女造成心理阴影的案例不在少数。但该女生的问题是否由父母争吵离婚引起,还有待了解。

二、辅导过程

第二天,她在同班一名要好女生的陪同下,如约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你能和我说一说家里的情

况吗?”

“好的。父母一直争吵,还说„大不了离婚‟……”我这段时间正好在自学“微表情”,我一边听,一边注意观察她的脸色,发现她的脸上阴云密布——这说明她的心里真的是好烦好烦。 通过面谈,我渐渐地对她的家庭有了了解。她的家在苏北南通地区,父母在建筑工地帮人打工,工作比较忙。母亲很强势,家里一切由母亲作主,大小事都是母亲说了算,父亲对此很不满,有时就为了一点小事与她母亲争吵。在争吵时父亲一气之下说出了“大不了离婚”这类的话。实际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是夫妻争吵时通常说的一种气话,“大不了”本身就说明他们还不想离婚,而该女生却当了真。

为了缓解该女生的焦虑,我先用了心理学上的澄清技术。

“你能告诉我,在你们家里,是爸爸能干还是妈妈能干?”

“当然妈妈能干,我家里的家具都是我妈妈添置的。”

“所以你妈妈表现得比较强势一点,对吗?”

“是的。”

“这样,你爸爸就不满意了,出于反抗的本能,他有时就会与妈妈争吵。你认为你的爸爸妈妈会真的离婚吗?”我平静地问。

“这倒不会,因为我爸爸最后还是听妈妈的,说实话,他还是爱妈妈的。”

“对啊,因为人在争吵的时候,往往说的话都很难听,过后冷静下来会后悔的。你爸爸也一样,他说的离婚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已。如果他真的想离婚,早就离婚了。你说对吗?”她点了点头。

现在看来,父母亲争吵离婚并不是造成她内心苦闷的主要问题,那么,是不是另有隐情呢?接下来,我请她谈一谈家庭的其他问题。

“我妈妈很刻薄。我好不容易回家一次,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妈妈不让我玩电脑,就让我到工地帮忙干活……她太刻薄了,我有时都不

想回家。”

我注意到她在说到母亲的时候,一连用了好几个“刻薄”。

这说明来访女生将母亲让她帮忙干活当成了坏事。同时我也有点感慨:现在的青少年由于与父母有代沟,出于对父母的不满,什么样的词语都会用在父母身上。

“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到工地干活,妈妈会强迫你去吗?或者你在学习生活上提出的合理要求,妈妈都一概拒绝吗?”

“这倒没有,她平时对我还是很关心的。如果我真的不愿意到工地上干活,她也不会强迫我。”她老老实实地回答。

我有意问在一边旁听的女生,“如果你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妈妈因为怕误了工期被罚款,让你帮忙干一点活,你会认为这是„刻薄‟吗?”

该女生说“不会。”

“你知道什么叫刻薄吗?”我有意问来访女生。她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所谓刻薄,是指待人说话冷酷无情,或过分地苛求。”我一字一句地告诉她。 为了证实我说的话,我翻出了一本词典,让她看。

这下她有点明白了:“老师,是不是我有点儿用词不当?”

我点了点头。

接着她又和我说了家庭的一些其他情况。当她说到母亲有时让她穿姐姐的衣服,而很少给她买新衣服时,我有意说“太刻薄了。”

“这怎么能算刻薄呢!”她急忙为母亲辩解:“她也没有强迫我穿,是我同意的。”见我笑着不回答,她领悟了我的意思,也笑了——她的信念得到了纠正。

“好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有一个朋友背叛了我。”

“朋友背叛了你,你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她告诉我,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她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餐馆打工。在打工时认识了一个比她年长的男孩,也是未婚青年。男孩不仅在干活时手把手地教她,还在生活上对她非常关心,一来二去,她对他产生了感情,两个人谈起了朋友。她把这件事告诉了要好的女同学,也就是所谓的“闺密”,并希望女同学为她保密。不料“闺密”口头答应,背地里竟与其男友好上了。她得知后犹如晴天霹雳,顿时整个人傻掉了,感到自己像被人抛弃了一样,一连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你们谈了多长时间?”我问。

“不长,只有两个多月。”

“由于你一个人在上海,举目无亲,迫切需要得到温暖。这时候,只要有一个异性关心你帮助你,你就会将他当为知己。我理解你的心情,自己的男友跟别人好了,而且这个人还是自己的闺密,这对你的打击还是比较大的。但我以为,这件事既是坏事,同时也是一件好事。” “好事?”她有点不解,瞪大眼睛望着我,似乎认为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给她进行点拨:“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想啊,如果你的男友对你的爱是专一的,任何女人向他示爱,他都不会动心。而现在,你的闺密一示好,就跟她好了,这说明什么?”我故意停下来问她。

“说明他不是真正的爱我。”

“对。”我为她的领悟而感到高兴,继续加以开导:“还好,你和他谈的时间不长。如果你谈的时间长了,已经快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这时候,他再移情别恋提出分手,不仅浪费了时间,更是浪费了感情,还在心灵上造成了创伤,那时你的损失才大呢,你说呢?” 她思考了一下:“老师,你说得有道理。”

过了一会儿,她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那我今后还可以谈恋爱吗?”

“当然可以。不过,不是现在。因为中职生的恋情往往是情感强烈、认识模糊。相爱的原因往往极其简单,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比如有的是受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有的是以貌取人,为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或对方对自己的关心就对对方产生好感等等。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感情的一致是爱情的真正基础,观念、信念是否一致是决定爱情能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

我说的话可能打动了女生的心,就连坐在一旁陪同的女生也聚精会神地在听。

“职校学习是打基础时期,将来从事何种事业还没有定向,对每个中职生来说,今后的生活道路还很长,各人将来将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地方工作学习,都是难以预测的。一个较成熟的青年,总是先考虑立业,后考虑成家。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迁,个人的思想感情将不断发生变化。中职时代的山盟海誓往往经不起现实生活的严峻考验,所以,中职时代的早恋十有八九不能结出爱情的甜果,而只能酿成生活的苦酒……”

“老师,我懂了。”

“这下,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她高兴地回答:“老师,我的心情好多了。”

我们的咨询开展了将近40分钟,临走时,我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去后写出母亲的10个优点,并利用回家的机会与母亲好好地沟通一下。她答应了。

当我送她出门时,我发现“乌云”已从她的脸上飘走了,取而代之的是阳光灿烂的“晴天”。“微表情”告诉我,认知疗法已经产生了效果。

此后,她完成了家庭作业。我注意到她虽然只写了母亲的七个优点,没有到十个,但已经很不错了,至少已经学会了感恩。另外,她还告诉我,已经主动与母亲进行了沟通。母女俩消除了隔阂,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她也妥善地处理了情感关系,半年以后,愉快地离校去医院实习。

三、辅导反思

按理说,父母应该是子女最亲近的人。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职生不信任父母,有话不愿说给父母听,甚至不愿意回家。这一方面说明中职生由于身心的不断发育成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增强,试图摆脱家长的约束和管教;另一方面,也说明家长与子女的沟通存在着问题。

当代中职生普遍存在着与父母关系不和的现象,有的还一度很紧张。这除了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外,与中职生本人不理解父母也有一定的关系。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学会感恩,理解和支持自己的父母。不能片面地用“代沟”来解释。

中职生的早恋不是洪水猛兽,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中职生的恋爱大多是青春期的朦胧的、不成熟的爱。他们对两性间的爱慕似懂非懂,不知如何去爱,只觉得和对方在一起愉快,对方有吸引力,缺乏成年人谈恋爱时对对方家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理智考虑。作为心理辅导老师要与早恋学生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以谈心的方式交流看法,对其加以正确教育疏导,不宜采用说教的方式。

点评

这是一起心理危机干预辅导个案。作者运用认知疗法成功地进行了干预,应该说,作者还是有一定心理辅导经验的。不足的是,作者在布置作业时没有让来访者回去对父母的争吵起调和作用。天下父母都是爱子女的,下次当父母又争吵时,她可以这样说,“你们都是我的亲人,希望你们不要吵了,否则我就不回来了。”也许能起到一定作用。

点评者:傅安球,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授。

(作者单位:上海市震旦中等专业学校,上海,200941)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成语某晴某阴(篇五)
《气候晴阴不定。温度四十五度。》

周恩来日记.txt男人应该感谢20多岁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因为20岁是男人人生的最低谷,没钱,没事业;而20岁,却是女人一生中最灿烂的季节。只要锄头舞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到?一月一日(丁巳十一月十九日戊申)(星期二)

气候:晴阴不定。温度:四十五度。

提要:(修学)悟则为佛,迷则众生。

(治事)晨起往青年会,见伯鸣、天池。午后涤愆、蓬仙、涤非来。去后取《南开思潮》阅之。晚访铁卿于其寓。

(通信)接涤愆、润泽、安甫、春生、白涛贺年片,乃如、念远、〔季〕贤信各一。致安甫、〔速〕达信片一。

今日是阳历的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七年也,我的日记就从今日记起。但愿自今日往后,一天不缺,留个纪念。等着老年的时候想起幼时的光景,翻一翻这本日记,想着或者有点儿趣味。若是说留着事迹给人家看,这个我是万万的不敢想,亦不愿真够儿有这个事。我今年已经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佛说报恩为无上,我连恩还未报,又怎么能够成佛呢?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以安他们的心,也不枉人生一世。有生以来沾着这个“情”字,至于赤子之心„„

一月二日(丁巳十一月二十日己酉)(星期三)

气候:早雨晚晴。温度:三十八度三。

提要:(修学)佛门十戒: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嫉、恚、痴。

(治事)早,涤愆、冠贤来。既去,读母亲遗墨。下午,见伯鸣,遇朴山,偕至浅草观电影。 (通信)接剑帆信一。

晨间起来后,童冠贤来,等吴涤愆,打算同到江勉君的住处,约他做南开同学会的庶务,不一会儿涤愆来了,两个人商量一同前往。忽然想到书记一职,陈铁卿还没答应担任,所以先打算去劝铁卿。本来这书记的事,冠贤干事长先叫我干,我想想我要预备功课,三月里还打算考师范,实在没有闲功夫,便辞绝了。就是评议员,我还打算辞去,等到后天开会时向大家说说,不定可辞去辞不去。他们走后,我把带来的母亲亲笔写的诗本打开来念了几遍,焚好了香,静坐一会儿,觉得心里非常的难受,那眼泪忍不住的要流下来。计算母亲写诗的年月,离现在整整的二十六年,那时候母亲才十五岁,还在外婆家呢。想起来时光容易,墨迹还有,母亲已去世十年了。不知还想着有我这儿子没有?

一月三日(丁巳十一月二十一日庚戌)(星期四)

气候:奇冷异常。温度:三十五度一。

提要:(修学)三十不婚,可以不婚;四十不宦,可以不宦。

(治事)晨间至青年会见涤非。归寓取靴付鞋店修理。午间阅《思潮》。晚蓬仙、涤非来。 (通信)接孙多杲君贺年片。

早晨没起来的时候,觉得天气较往常冷的多,越怕冷越懒得起来,一直等到十点多钟太阳都已上窗了,才忙着穿衣裳起来。想我来日本已经三个多月了,只因为不入学校预备,自由,有时候便学懒了,较起我在南开时的活泼样子实在差的多,从今后须要把我这懒病除去方好。早饭后往青年会,见着陈、夏二友,临走时又见着涤非同丁立美牧师往早稻田去,我约着涤非晚间同蓬仙来找我。晌午的时候,我一个人闷闷无聊,拿起《南开思潮》来看,中间有好的同坏的地方,加批批了很多。因为前四天南开同学会有人提议说《思潮》不好,我听见所说的话很有些不公,明天还要开会讨论此事。我所以今天预备预备,省得明天没有话说。晚上涤非同蓬兄来,谈了许久工夫。

气候:先阴后晴。温度:三十八度五。

提要:(修学)不婚不宦,情欲失半。

(治事)早兴后往青年会观报,夏伯鸣赠我以食物。归,以火热之,蓬仙、涤非先后来,相与共食。下午同学会开会。晚蓬仙来。

(通信)接新慧、醒亚、朵山、希陆、公孟信各一。新慧、峙之、荫南贺年片各一。致鸿阶、敬咸信各一。

早晨起来后,写信两封。到青年会见着伯鸣、天池。伯鸣给我一碗酒糟,拿着回来用火热了,适巧蓬兄从早稻田来瞧我,遂同着一齐儿吃。一会儿涤非亦进来了,尝尝滋味,很觉吃不惯。午饭后,涤愆来了,坐着谈了一会儿话,同着到东亚学校。因为今天是同学会开会的日子,等到二点钟,同学诸位到了十七八个人。童冠贤是总干事,他主了席。起首是宣布职员:“总干事童冠贤,副干事吴涤愆,会计王善之,书记陈铁卿、刘东美,庶务高仁山、江安甫。”宣布完,选举后补评议员,季冲、涤非、伯安、念生、天池、子鱼,全选上了。不一会,评议部开会,我说我要辞职的意思,大家居然允许。我这几天的想头居然达到,而且攻击《思潮》的事,亦因为我反对,打消了。

一月五日(丁巳十一月二十三日壬子)(星期六)

气候:天色甚好。温度:四十度五。

提要:(修学)绵绵葛绵绵恨;寸寸相思寸寸灰。

(治事)晨兴后以馆中扰扰,忿出访伯鸣,至本乡访朴山不遇。午后访伯安,谈久之,出,游浅草,观电影。晚归甚晏。

(通信)接拱宸信一。

昨天晚上蓬兄来吃晚饭,因为馆子里的日本饭不甚好吃。出去要了几样番菜,外加了两瓶酒,两个人带吃带谈,很觉高兴。今天早晨起来,馆子的下女忽然向我要房钱;我告诉她上月的房饭钱只差一块多钱,等几天给你。她一定不依,并且还拿出昨天要番菜的帐来。我见她这样无礼待我,加着我不会说日本话,一概置之不理。停会儿,店主妇也上来指指画画,我更加讨厌,并不睬她,穿起衣掌出去。不想下女赶到门口叫我站住,我气的穿上鞋子就走。先到青年会见着伯鸣、天池,说二三句话儿,随后到本乡找朴山,他已经出去了。饭后到杨伯安那里,谈了很长的工夫,一同出来到浅草看电影。等回到馆子的时[候]已经十点多钟了。

一月六日(丁巳十一月二十四日癸丑)(星期日)

气候:似有春气。温度:四十八度二。

提要:(修学)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

(治事)晨起往寻朴山,未遇。见希天、介眉谈许久。往早稻田见冠贤。饭后与蓬仙、白涛往涤非处,出访冠贤、东美等。

(通信)接乃如、问凯、仲芳、琢章、竹君、琴豪、琴弟信各一,日成片一,致述厂、问凯片各一。 今天起来后,店主妇见着我忽说道:“对不起的很!”我听见起初还不明白,后来想起我昨天晚上,我回来的时候,将欠的钱全给她了,所以她今天,她说这话。仔细想去,日本人的眼光,真可谓又小又贱了。早点心吃完后,上本乡找朴山,又未见着。在谢介眉屋中谈谈,并且还遇着希天。快到午刻,复别了介眉,上早稻田见蓬兄、涤非,均不在家,往中华馆见着冠贤。午饭后,同蓬兄、白涛到涤非处谈了半天,出来又到冠贤处,见着东美同杨、李二君。冠贤告诉我,前天同学会开会有人疑惑我闹意见,冠贤已经给我解释我的辞职理由。冠贤又问我的真意,我也告诉他。谈了许久,又在中华馆晚饭。晚上还同他们上浅草去看喜歌剧,剧中全是日本话,一点儿也不懂,只觉跳舞的是不错。

气候:较昨冷甚。温度:三十九度七。

提要:(修学)与我善者为善人。

(治事)晨间,朴山来,偕出,觅贷间,至一处以话不通,寻轮扉为问。午饭,三人同至本乡见诸友,午后归,偕子鱼觅房。

(通信)接公孟、柏荣信各一,云弟片二。致公孟信一,述厂、琴豪片各一。

这几天因为是新年,学校里放假几天。今天是开学的日子,早早起来,先到单人教授的地方上了一点钟的课。那个先生是一个日本老先生,性格尚不错。九点钟回来,不一会儿,朴山来找。同着他出去找贷间。因为我想搬,不愿意在这馆子住的原故。走了一个地方,见有空房,问了房主半天,有些话很不明白,找轮扉去问他,才知道已经租出去了。午饭,朴山约着轮扉同我到本乡去吃,同时还见着涤愆、希天、介眉。两点钟回来,又同着子鱼找了一会,仍然是没有一个合式的地方。路上遇着徐君泽溥,他说他的贷间要不住了。我连忙到他住的地方看看,觉得很好。我同他约会,他的朋友同他要是搬走,我就补他们的空儿。晚上蓬兄、子鱼、伯涛、伯鸣,全来找我,适巧我到铁卿那里去了,等了半点多钟才见着。 一月八日(丁巳十一月二十六日乙卯)(星期二)

气候:冷风刺骨。温度四十度三。

提要:(修学)死者已矣,生者何堪!

(治事)晨起至东亚学校,得家信,痛知八伯父故去,哀痛异常,不知所以。下午蓬、朴、涤、冠诸友均来慰。

(通信)接八弟来信、毓书贺年片。致四伯父、生父禀各一,八弟信一。醒兄、云、禅两弟片各一。 昨天因为找房子的缘故,东亚学校的课没有上。今天起来,正往单人教授那里去上课,走进东亚,接着八弟的来信打开看时上面写着“八叔父故去”五字。我身在海外,猛然接着这个恶消息,那时候心中不知是痛,是悲,好像是已没了知觉的一样。想起我爷爷膝下四子,我父亲〔2〕早就去世,以后接连着四妈、干娘、母亲同着姊姊、弟弟全都去世,四伯自四妈去世后,隔着八年四姨才进门来;跟前又没有个弟兄,干爹从干娘死后已经十一年了,总没有再续。我是父母双亡一支中还算八伯跟前是完全的,不想天不谅人,叫我们这支四房头鳏寡孤独全都占全了,真真是可怜,可惨到极顶了!加着家中竟〈境〉遇如此,遇着这样大事,还不知如何是好呢!

一月九日(丁巳十一月二十七日丙辰)(星期三)

气候:北风凛冽。温度:四十五度。

提要:(修学)南北东西,鳏寡孤独。

(治事)早起往东亚寻合意之班。归来读日文,午间访轮扉。晚间,朴、涤、轮三友均来。

我自从昨天接着八伯去世这个信息,心内非常的不安。今天到东亚学校里去看国内的来信,接着去了几次,总没有见给我的信,家里头不知现在如何办法。四伯也不知回淮去没有?上月接八弟来信说鲸弟已经到了南京,现今大约又要回去,八妈同妹妹又不知怎么样呢?想起家中一个要紧的男子也没有,后事如何了法?这几年来八伯同八妈的苦处已算受尽了,债务天天逼着,钱是没有,一家几口子饭是要吃的,当也当尽净了,卖也卖绝了,借是没处借,赊是没处赊,不要说脸面是没了,就是不要脸,向人家去要饭吃,恐怕也没有地方要去。八伯这个病,虽说老病,然而病到现在,何曾用一个钱去医治的呢?简直说是穷死了。

一月十日(丁巳十一月二十八日丁巳)(星期四)

气候:不异于昨。温度:四十二度。

提要:(修学)南望家乡归不得。

(治事)上午访朴山、子鱼。午间偕轮扉定贷间,于仲辕乐町三番地松泽方。下午见铁卿、天池、伯鸣。晚自玉津馆移至。

(通信)接乃如来函。

昨天晚上轮扉来告诉我说,离着玉津馆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贷间,住的是轮扉的朋友。他今天要搬,问我去住不去住?我当时同他去看这个贷间,房子尚不错,地方僻静的很,甚合我的意思。我就许了轮扉,说准搬。今天起来先到朴山那里去,请他给我想法子。因为我从玉津馆搬出很要几个钱儿,朴山应许我到经理员那里想法了。我回来等他信儿。下午朴山来说,经理员现因手中没有钱,过几天才有呢。我听见不行,又找别人。末后,向着铁卿借了十块钱。晚上遂同着轮扉搬了过来。这个贷间共总六铺席,房钱是五块钱一个月。窗户向着西南,下午太阳光可以照进屋子,空气还好。房主是一个男子,对待的看着还不错。 一月十一日(丁巳十一月二十九日戊午)(星期五)

气候:稍见和暖。温度:四十度三。

提要:(修学)欲速则不达。

(治事)早起至单人教授处不遇,归寓。朴山来。饭后,涤非来,偕访日师,回往沐浴,毕。至青年会。晚致友人信数件。

(通信)接溪如、撼岳信片各一。致蓬兄、涤愆、撼岳片各一。乃如、慧弟信各一。

这几天因为家中没有信来,我心中急的了不得。今天起来后,到东亚去看信,仍然是没有。我想八伯死去这样大事,四伯、干爹心中难受自然没有写信的心思了,难到〈道〉八弟也不写个详细信给我么?或者这个信息是错了?然而八弟信上明明写着八伯故去,四伯还要回家的话,一定不是乱听乱说的事了。连着这三天,夜里总没有睡着,越想越难受。家里头不知是什么样子,四伯急得更不用说了。只恨我身在海外,不能够立时回去,帮着四伯、干爹做一点事儿。如今处着这个地位,是进不得,也退不得。转而一想,就使我暑假后不来日本,中学毕业的程度能够做多大的事?那时候恐怕于家里既没有补助,于我倒反有大害了。想到这里,我现在唯有将家里这样的事情天天放在心上,时时刻刻去用功,今年果真要考上官费,那时候心就安多了。一步一步地向上走,或者也有个报恩的日子。如今我搬到这贷间来,用度既省,地方又清静,正好是我埋头用功的日子,任什么事,我也不管了。

一月十二日(丁巳十一月三十日己未)(星期六)

气候:忽又转暖。温度:五十度四。

提要:(修学)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治事)早起读书毕,至青年会。午饭后,访子鱼,谈许久。晚购炉炭归,取火自暖。

(通信)接乃如片一,公孟、问凯、硕陆、柏荣、雨辰信各一。致述厂信一。

今天没起来的时候,睡着想起家里头的事,可怜八伯自小的时候得着这个残疾,一辈子没享过福。我自从出来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家里头景况是一天比一天难,不要说八伯发起病来没有钱去治,就是一天三顿饭,有时候连粥还没有吃的呢,哪能论到饭哪!可见这样的境遇,穷也穷死了,何况有病呢?照这样论,我们做子侄的罪,真真是不小了。

一月十三日(丁巳十二月初一日庚申)(星期日)

气候:一如昨日。温度:五十度四。

提要:(修学)天下无真是非。

(治事)早起往青年会阅报,午时访朴山归来,见伯鸣访铁卿,知涤愆移居事。晚购物少许。伯鸣、轮扉先后来寓。

(通信)接性初信一,致公孟、乃如、性初片各一。

昨天早晨接到乃如来的明信片,告诉我在天津遇见四伯父的事,并没提起八伯死的信息。难道这个事

四伯没告诉乃如么?或者是告诉他,他以为我不知道,不忍得告诉我?也未可知。再不是,就是这个信息传错了。我今天早晨给乃如复去一个明信片,提着此事,但愿果真是假的,那真是如天之福了。这几天,我自从搬出玉津馆后,每天吃饭总是在外边零吃的,接连着望各处食堂去试试口味,有时候觉得很不好吃,不过钱是比包饭省多了。想起我在南开时候,除了去年上半年,因为运动的缘故,平常吃的很多,余者二年多全都是在门口零买,或者是到小饭馆里零吃,算计用费,觉得很省。现在我又用这法子,在日本去行。但愿如我的意思,成了功,那可是好了。

一月十四日(丁巳十二月初二日辛酉)(星期一)

气候:西北风烈。温度:四十二度。

提要:(修学)与我善者为善人。

(治事)早起上课归,接家信及弌叔来函,甚满意。午间朴山来。下午读书毕,至青年会,伴天池游浅草,送其行也。

(通信)接四伯父、弌叔来谕各一。上四伯片一,弌叔、生父禀各一。

今天早晨上完课后,去到东亚学校,接着两封信:一封是四伯来的;一封是高老师的。我盼这种信很急,今天连接着两封,真是意外的事了。四伯的信是告诉八伯死后的一切事情,说是二伯同六伯一共寄去五十块钱,成的殓。四伯得着信,随后又寄去四十块钱,写信给王大太爷,请他到家里去照料。照这样信来,这个信息是一定无可疑的了。可怜听说棺材只二十多块钱、衣裳十几块钱。八伯受苦受一辈子,连死后也不得个好穿、好殓。四伯说:“我无以对八伯,即无以对祖父母也!”我想起我们做子侄的,现在既没有力量帮助几个伯伯去顾家,还一天一天的饱食暖衣,真真是没有一点良心了,要再不着实用功,那还成个人么!

一月十五日(丁巳十二月初三日壬戌)(星期二)

气候:稍佳于昨。温度:四十度五。

提要:(修学)克己恕人。

(治事)早,上课;归来,读书,阅报。午间至写真馆照相毕,往青年会阅报。日落途遇伯安。晚购书数种归读。

昨天四伯来的信说,八伯是十二日巳刻故去的。算计时日,一定是阴历十一月了。那一天正是阳历十二月二十五,云南起义同着耶稣圣诞的日子。想起来我那个时辰,正给八弟去信,信中有提起家里头的话,顿时间转念到八伯,心里头很觉难受,以为八伯的苦处不知何日受尽。不想,同着这个时候,八伯已经在淮城去世了。这样看起来,可见事事全有个征兆。何况我同八伯是亲叔侄呢。只恨我全无良知,不曾悟到此事;八伯死后十几天正赶着是新年,我终天喜笑玩乐,何曾有一点儿难过的想头,真是不孝极了!但是,孝要心孝,八伯死的消息,前者既不知道,还有托词;从今天起要再不发愤用功,那更对不起八伯这几年受的苦处了。可怜我就是有了出息,近支子的人是一天比一天少了。

一月十六日(丁巳十二月初四日癸亥)(星期三)

气候:寒风刺骨。温度:三十九度九。

提要:(修学)破除成见。

(治事)早上课归,阅报、读书。午间至青年会见南开新来陈、李两同学,晤朴山友李君。下午读书,朴山来。晚至青年会。

前天高老师来信说,因为接着我的信,知道我的日用不十分充足,自己想谋个教育界兼差,打算每月接济我几个钱,并起怪我为什么不将详实情形告诉老师。我听见这种话,心里头是又感激,又惊讶。想起我当初写信的时候,我是怕老师惦着,所以照实的告诉我当时情形,并没说十分困难,不过说用度有时候不足就是了。不想老师就这么打算起来。听说还要叫干爹告诉二伯去。这事如何办得!我在这里已经惊动

成语某晴某阴(篇六)
《带有情字的成语》

带有情字的成语

成语某晴某阴(篇七)
《常见成语误用情况》

常见成语误用

第一类 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 例: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如今,我也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根据我学生时期的笔记和平时的教学经验。总结成语误用如下: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第二类 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例(3)我们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类似误用的词语还有: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第三类 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例如(4)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褒词误用贬义的主要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的主要有: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对象误用的主要有:

1.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7.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10.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13.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

15.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16.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

18.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叶、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⑴情投意合----臭味相投 ⑵见机行事----见风使舵

⑶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⑷一得之见----一孔之见

⑸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⑹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⑺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⑻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⑼开山祖师----始作俑者 ⑽昂首阔步----趾高气扬

(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

第四类 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例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类似这种毛病的词语还有:

⑴"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⑵"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⑶"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⑷"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⑸"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

⑴望其项背----望尘莫及 ⑵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⑶耳濡目染----耳闻目睹 ⑷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⑸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 ⑹形影相吊---形影不离

⑺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⑻一见如故---一见钟情

⑼不拘一格----无拘无束 ⑽乐不思蜀---乐不可支

(11)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12)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13)首当其冲---当务之急 (14)间不容发---亲密无间

(15)刮目相看---绘声绘色 (16)首当其冲---首屈一指

(17)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18)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30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