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荷兰移民】
篇一:《真正的爱情在于天长地久》
【爱情】天长地久VS曾经拥有
各位评委主席 大家下午好 经过激烈的自由辩论之后,我想大家已经明白谁是谁非了吧!在爱情的问题上,经过一番探讨,我方已将“爱情在于天长地久”阐述的相当清楚了。如果对方辩友仍然执迷不悟,一味的抱着“曾经拥有”而自乐其中的话,那未免有些钻牛角尖了。 我方一辩、二辩叙述中不仅有诠释爱情的名言佳句,有展示爱情的千古佳话,还有感人至深的身边的人和事,而且我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进行了国内外、中老年的全面对比,这无不从各个方面说明“爱情在于天长地久”。 诗人白航曾说过:“在人生的天空中闪耀着两颗星,一个是青春,一个是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且天长地久的爱情又是人们所崇尚的,是的,真正的爱情是天长地久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古人把爱情刻画的比我们现在要深刻,有这种同生共死的决心,才可以称的上真正的爱情,那么相比之下,“曾经拥有”的短暂情感又算是什么呢? 所谓:“爱的匆忙,冷的快,谁会愿意多年以后回首往昔的时候,触摸到的是一颗冰冷的心呢?”而且,当你回首时,仍然是孤单的一个人,那么现在被认为是甜蜜回忆的“曾经拥有”,还会甜蜜起来吗?伤感的回忆,岂不是给自己贫乏的爱情学上加霜吗?请问对方辩友,又有哪一位心甘情愿的看着自己的爱人与别人相扶到老呢?那时你的心境如何呢?你还会以为曾经拥有的那段经不起考验的情感比天长地久的执着更可贵、更令人羡慕吗?我想答案是显然是显而易见的! 所谓崇尚“曾经拥有”无非是因为底气不足,没有爱到天荒、爱到地老的勇气,或者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游戏爱情”,那么这种“游戏的爱情”又有什么资格挤入爱情的行列呢? 巴尔扎克曾说过:“恒久是爱情的灵魂”那么没有灵魂的爱情,就不算是真正的爱情了,因此我方在这儿不仅一次一次不厌其烦论述真爱的灵魂是天长地久,不为了能让对方辩友从深陷的误区中走出来,而且还为了能让在座的广大的朋友明白,从对方的错误思想中解脱出来,站在大众的一边,站在真理的一边,这也就是我方参加此次比赛的主要目的和积极意义。 永恒的胜利在于理!我们相信永恒的爱情在于“天长地久”
正方二辩:对方刚才也承认,婚姻与爱情是有区别的。那么我想请问,婚姻并不是由爱情引起的,你们为什么要强调“天长地久”就导致了婚姻的不美好呢?这是其一。其二,对方辩友的“曾经拥有”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你们的“曾经拥有”是否与人们正常的伦理道德相违背呢?请正面回答。反方四辩:的确,当你走进婚姻礼堂的时候,你在想,是的,我的爱情要天长地久。可是,当你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生活磨练之后,你才发现,哦,原来我的爱情只能曾经拥有啊。可是爱情消失了,婚姻还得继续啊。爱情消失并不代表责任消失了,责任是仍然存在的啊。(掌声)正方三辩:那么我们来考验一个月,仅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后你发现,你的婚姻不是以爱情为基础的话,那就证明,你们当初的结婚也不是因为爱情而结婚,而是因为责任而结婚的啊。反方一辩:可是当初我们是拥有至真至美的爱情,但是因为烦劳的生活让我们不爱彼此了,所以爱情是不能天长地久的啊。正方一辩:如果你们的爱情只能持续一个月的话,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你们一生要经历过多少次爱情,经历多少次婚姻才能满足你们的愿望呢?反方四辩:我想说两点。第一,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我们的爱情只能持续一个月。第二,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请对方辩友不要把今天的辩题换成:婚姻在于天长地久还是曾经拥有啊!现在我想问对方辩友,你们刚才说梁祝是“天长地久”,我看梁祝恐怕是“曾经拥有”吧!正方三辩:梁祝怎么不是“天长地久”?难道他们在化蝶之后不是双双飞走的吗?难道他们是单飞吗?!(热烈的掌声)反方四辩:她只是一个神话,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化蝶啊!正方三辩:正因为她是一个神话传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神话传说而且会流传至今呢?因为这就是人们对于爱情的真正认识,人们认为这样的是真正的爱情!(掌声)反方四辩:什么是神话传说呢?神话传说是不可企及的。为什么要去追求那些不可企及的东西呢?你们刚才一直强调,人们在追求天长地久,为什么只是在追求呢?就是因
为天长地久不可能实现,现在我们为你们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法,对方辩友不要钻牛角尖啊!(掌声)正方二辩: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不可行的东西变成可行的,使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啊。那么对方辩友,当你和你的爱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是否对他说,我只在乎曾经拥有,请不要和我谈天长地久。那么我相信,你的爱人一定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吧!(掌声、笑声)反方四辩:不。我会对他说:“我是爱你的,我也知道你是爱我的。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爱上了别人,我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曾经真心爱过!”(热烈的掌声)正方四辩:如果你不是抱着天长地久的心态去爱别人的话,恐怕你连曾经拥有的机会都没有了吧!反方四辩:但是如果你是抱着天长地久的想法去相爱,你每天都在说“我要和你一辈子在一起”,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这样的结果只能让你们更加沉重。可是如果你想,现在,现在,我要珍惜的就是现在,那么我就拥有了一辈子!谢谢!(掌声)正方一辩:对方辩友刚才说真正的爱情是不在乎时间长短的,那么请问,真心是不是需要时间考验呢?难道你没有听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吗?对方辩友刚才也说可以拥有一辈子,难道它不是天长地久吗?反方四辩:但是你们说爱情在于天长地久,只有相处一辈子才是爱情;我们是说只要曾经真心爱过就是爱情,并不是因为没有相守到老就不是爱情。正方三辩:刚才对方辩友说只要看现在,现在,而你们的现在长久之后,就是天长地久!反方四辩:可是我也知道,在某一个时候,爱情会因为另一个人的出现,会因为现实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所以我说,我不求天长地久。正方三辩:听到没有,对方辩友是多么的无奈。难道对方辩友要的“曾经拥有”是因为不能天长地久所以才这样选择的吗?我们今天的话题是爱情在于什么,在于什么,不是一定成为什么,而是我们心中最想要的是什么,而且爱情是以什么为内容的,难道爱情是以曾经拥有为内容的吗?反方四辩:可是生活就是这样的无奈啊!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正方二辩:你爱的人不爱你,爱你的人你不爱。可是爱情是相互的,单方面的不是爱情!(掌声)反方四辩:所以说我们不追求天长地久。当你不再爱对方的时候,对方一直说:“你爱我吧,你爱我吧,我们天长地久吧。”那有什么意思嘛!(笑声)正方二辩:我们的话题是爱情在于什么,也就是说有了爱情,我们才去谈天长地久。没有爱情,与“天长地久”和“曾经拥有”有什么关系啊。爱情的确是来了又走,但希望不变的是与你真心相爱的那个人。寻找天长地久固然是两个人的真心不变,爱情或许比想象更快,也许你的温柔烧不完一根火柴,但是你的眼泪并不实在。我们希望的固然是天长地久,但是对于一份虚情假意或已经名存实亡的爱情,那已经不是真正的爱情,也就谈不上我们的“天长地久”了。反方二辩:爱情需要时间考验吗?花开一天也是花,花开两天也是花,花开三天它也是花。不能因为你坚持了很长很长时间你就是真爱!正方四辩:对方辩友怎么能说爱情与时间无关呢?爱情是需要时间检验的,经不起时间检验的能算爱情吗?反方四辩: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和一个人相守到老,难道说他这辈子就没有得到过真爱吗?那他不是太可怜了吗?正方三辩:对方辩友说短时间的爱情也可以是爱,那么从古至今请你举出几个因为短时间的爱情而流传至今的故事或真人真事。请举出。反方四辩:我想说的是两点。第一,我们相爱是为了要流传至今吗?恐怕不是吧。我们相爱是为了有一天我知道“我爱你了吗?”第二,你们刚才说的爱情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直到最后一个选择才可以天长地久,可是你会对你最后的那个人说:“我告诉你吧,我以前的都不是爱,我只爱你一个人。因为我只和你相守到老”?正方二辩:我们说爱情走了又来,来了又走,是因为你刚才说那人不爱你呀。如果那个人爱你,爱情为什么会走?反方二辩:对呀,就是因为爱情不能是圆满的。就像两个半圆,半径不能永远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才说爱情不能在于天长地久啊!正方二辩: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又怎么能有两个人的思想行为完全一致呢?你与你的爱人只能是相互融合,而不是相互磨擦合成同一片叶子啊!(掌声)反方四辩:世界在变,人人都在变,你怎么能保证你们两个能始终相互融合呢?正方三辩:对方一直强调时间会影响质量,我们倒不这样认为。请问观众这样认为吗?时间长就一定质量不好吗?反方二辩:时间短就一定不好吗?时间短也是真爱,时间长也是真爱!
(笑声)正方一辩:谢谢对方辩友承认我方观点!你们说“天长地久”不现实,难道你在获得爱情的时候就只是想,我现在与你“曾经拥有”,然后再次与一个人“曾经拥有”,你有多少次真心付出啊!反方四辩:请对方辩友听清我方观点。我们说在乎“曾经拥有”并不是对爱情不专心啊,并不是因为我是一个花心的人,所以我不爱你了。而是因为环境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结束我的感情。“梁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方二辩:如果你真的认为你在乎曾经拥有,有一天你的爱情能够天长地久,你会对你的爱人说:“不,我只在乎曾经拥有,所以我不能和你天长地久。”(正方时间到)反方四辩:我们说的“曾经拥有”是有证据来证明的,就是说现实条件下只能“曾经拥有”。对方辩友一直没有说,怎样才能做到天长地久呢?我举个例子,就像跑步一样,我们指的爱情就像跑步,终点在前面,就像大家说的“天长地久”。可是爱情是比赛吗?不是为了取得第一名啊!爱情是一种享受,是享受过程中的乐趣。我愿意往左走,你又愿意往右走,只要我们彼此享受了乐趣,我们就是成功的。我们不应该为了一个目的不断苦苦地往前跑啊。(掌声)反方三辩:我想再重申我方观点。我方同样追求至真至美的爱情,只不过我们选择了一条更科学更可行的道路,以科学的爱情观来指导我们的爱情,我想我们会获得更好更完美的爱情。反方一辩:我刚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说,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能永恒的。物质尚且不能永恒,而意识更不可能永恒了。(笑声)反方四辩:对方辩友要追求天长地久,那么如果你所维持的只是一份变质的爱情,那又何必呢?不如去迎接一份新的爱情吧,放自己一条生路,给对方一份自由!(掌声)反方三辩:刚才对方辩友解释说,爱情天长地久就是与天地同在。那么地球已经存在了五十六亿年了,爱情又存在了多长时间呢?(反方时间到) 对于【爱情】你更看重“曾经拥有”还是“天长地久”?
正方材料:(重要)
一、主题之诠释。 爱情,【辞海】注释:爱,特指男女间有情。
罗素认为,"如果我们正确使用爱情这个词,那么很清楚,它并不是指两性间的一切关系,而只是指包含着很深的感情和心理及生理上的一种关系。"(《真与爱-罗素散文集》)? 天长地久,【辞海】注释:谓与天地一样长久。
什么是天长地久?几亿亿年的物质更替,凭"爱情"二字就可以与天地齐寿?时间的流逝,灰飞湮灭,万物都可以消亡重来,爱情难道能够在相爱的男女双方死亡后还存在?这个不容辩驳,物质的主体不存在了,那么客体自然也就不可能存在。天长地久的爱情,人们在世世代代地期盼和流传。为何会流传?因为每个人都向往拥有这样的爱情,拥有能够天长地久的爱情。x>U
那么,是否爱情,只是人们美好的希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能存在?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不说古代的梁祝爱恋的千年咏唱,因为那是以化蝶神话的悲剧而流传;也不说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因为那是距离而造成的美感,我只想说,从马克思和燕妮的相知相爱,到钱钟书与杨绛的相濡以沫,即使平凡如我们的父母,煽情的"亲爱的,我爱你"这样的话语可能都从来不会挂在嘴边,却在心底默默地微笑,所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邺风·击鼓》)早已经深入骨髓,深入到灵魂的最深处,在每日买菜、做饭、洗衣、育子等家常琐事中,悠悠唱出,--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与你一起慢慢地变老„„
篇二:《2016-03-07善知识—所有的设置是为了帮助我们长久的走下去,最后成就》
善知识|所有的设置是为了帮助我们长久的走下去,最后成就
我们学习无量寿经里面三辈往生都说了,都需要发菩提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呢?菩提心特点是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是这么一个特点。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创立极乐世界不是为他自己享受,是为大众为考虑的、为我们考虑的、为后世众生考虑的。他是为别人考虑而设置的,他是菩提心,而且实现了。所以我们想去极乐世界,必须要和阿弥陀佛发心一致,才好去是一类人,频率磁场一致,否则不好去。所以从佛经种种描述都告诉我们,我们逐渐成长以后一定要成长为发菩提心,为别人着想干实事,真正利益众生,必须走到这一步,才能真正往生极乐世界,实现品位更高这个目标。那么品位低行不行啊,你做的工作越低,你追求品位越低,相应的对我们来说安全系数也越低,可靠性也越低,就是这个原理。有没有可能往生呢?因为佛说过九品往生都可以,五逆十恶的罪其实也可以往生的,但是你要想想不太靠谱儿啊,可靠性低啊,万一没去不是白忙活了吗,所以呢这是佛的慈悲包容大家,但千万不要把那个作为依靠,而是按照成佛的路径一步一步安安静静往上走,成长成就追求更高这才对才可靠安全,是这么个道理。长久的意思。
所以,今天把这个成佛五乘佛法和净土法门,和咱们慈光放在一起阐述,目的是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不要迷糊,不要停留在某个阶段,停留在某个阶段我们很可能就走不上去了。打个比方说,我们从现在到西方极乐世界是100个台阶,如果你走了20个台阶就停下了,那当然看不到后边了。但是如果说你走了99个台阶,最后一个没走那很可能也是走不上不去,所以一定要把这100个台阶都看明白看清楚,然后呢目标清晰,过程清晰,知道我们怎么走,然后我们明白了以后在过程中间安安静静走过去,用一辈子的时间走过来就成功了。这是我们地藏七想要说的东西,是这个意思。那么做的过程中间是谁在修呢,是我们在修,一定要知道,大家很容易变成为别人修了,比如说,性向管的对管的好,那慢慢就为性向修了,有时候做做做很可能就是这样了。包括教育也是,现在天天让孩子学
习,为谁学呢为考试学习,你上了北大清华工作好,娶个好媳妇,事业成功,是不是这样呢,不一定,最后弄的所有的孩子都很痛苦,不爱学了, 人生彻底毁了,这是错的。大家一定要明白是为谁修呢?是为自己修,按照这条路修上去,最后通过修行服务大家啊,最后自己成长成就了这就完成任务了,而不是说天天为你修,修到某种程度问题一出来就不修了,这就错了,是不对的,一定要明白是为我们自己修的。修的过程中间我们设置各种模型,目的是帮助大家长久修下去,最后成就。当然修行过程中间我们也希望大家逐渐实现三个层面的满足,圆满,实现我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顺利要求,我认为不难实现,像小慧这个素宝宝也有、房子各方面很好,没问题的,身心也是健康的,没问题,我想大部分同修还是受益了,各方面受益了。但是到一定程度千万不要把这个追逐当做唯一目标了,不要现在说我挺好但还没有得到一百万,我还要追求一百万,一百万达到了,当然实现后很开心,但又过一段又不行了又不满足了,要一千万。你天天追逐这个就错了,一定错了,这是没完没了的,你把追逐目标放在这儿将来会出问题,会修不下去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自私的,你为自己考虑的话到一定程度是痛苦的,不学佛会堕地狱。一定是这样的。那么再进一步积累福报,服务服务遇到困难了,你想不明白,不明白服务别人最终是成就自己,想不明白又不服务了,对啊。又开始想算了吧不管他了,还不如回家自己做功课,这很简单很轻松对吧。但是你要想你突破不了第二阶段就进入不了第三阶段,你福报就不够,个性习气磨不了,磨不了过不了这个关,将来在某个阶段会出问题,也有可能会不学佛,会这样的。不学佛就谤佛,一定是这样,天人生到最高处非想非非想处天自己以为涅槃了,过了八万四千劫突然有醒来了,完了一开始就谤佛,一谤佛就堕地狱。我们也是学佛痛苦觉得困难,改变别人这么难,回头不学了,不学了一谤佛就有罪,是这样的。所以第二阶段积福行善为别人着想的时候,这个阶段是磨砺过程,是痛苦过程,大家这个时候不要认为说第一阶段觉得挺好,我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顺利了,怎么到了这儿越来越不好了呢?你拿这个第二阶段和
第一阶段没法比,但是你回头看你前面阶段还是很好的,但是第二阶段总的来说我们要付出,是改自己的过程,是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心里痛苦,不习惯,天天打架,为什么这样呢为什么不这样呢。天天磨自己,这个阶段是必经过程,是成长过程,让自己提高的过程,这个阶段如果我们走不过来就不可能走到第三阶段,
而且说实在话,你做不好你第一阶段也会受损害,为什么呢?你走不过来你回头就会埋怨,你第一阶段走好后,你福德上来能力上来后各方面都好了你就开始不满足了,对吧人的特点就这样,一不满足就开始闹腾了,如果不按照成佛这条道路走,你一定会折腾别的地方去,折腾这事那事,会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个性还在,你自己拿习气毛病还在,就开始干点事业,用自己个性习气开始管别人开始改造社会去了,就像学习的那个斧头贤人,开始征服别人去了,当了国王当了企业家开始征服别人去了,征服的这个过程中间实际上是会痛苦的,没有征服自己的内心啊,你只有真的把自己的内心征服了,自己的内心安定了,外边世界就安定了。第二阶段就是征服自己内在的过程,是跟自己习气毛病斗争的过程,去除个性我执我见的过程,这个过程整的来说是很痛苦的过程。是个成长的过程,很多同修不理解这个过程,老是停留在第一阶段,走走走走不下去了,要么就不修了,要么就学这个那个法门,你放心,你走不过第二个阶段要么就趴下要么就跑了,到哪个都得走第二阶段,都得走消磨自己的阶段,改造自己的阶段,不走这个过程你成就不了成长不了。第三个阶段就更多地走过来了,心也平静了,能包容大家了,自己学会和大家相处了,学会和自然社会相处了,变得安静了,发自内在的安静了,不会外边一有事就跳起来了,不会这样,外边再风吹雨打再怎么闹他自己那没动静了,那就是第三阶段了,到了就好办了,就开始真正的为别人着想了,天天怎么开动脑筋怎么服务大家,把现有的资源用足用充分,做了很多这很好,这就无穷无尽的服务下了,就成长了,菩萨道阶段是永远的无穷的,越做越开心越做越无穷,但是呢做完了就放下了,大概是这三个阶段。所以这三个阶段从我们的角度说都要贯穿功课学习行善实践,持戒,总结,总结其实就是反省,每天观照,每天把生命每个方面都拿出来看一看,不要割裂的认为我把功课做完啥都解决了,全面的拿出来看,这才对。
至于说这一天怎么安排是大家自己安排,安排的有序合理平衡,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这才对,更多的呢应该把家庭生活工作放在前头,把我们现在的功课学习现有的行善内容作为重心合理安排,怎么安排呢?某种程度随着环境还要调整,谁
来调整,应该自己调整,在小组商量调整,更多的希望是微调,不要突然变化,谁也受不了。
视频学院经常说拜柔忏还是大忏,你自己定就好了,是你在修啊,不是柔忏在修啊,我们经常被外地的束缚住了,其实是谁在领导呢,是自己在领导啊,你比如推行柔忏,第一不去反对,第二也不要盲从,而是他推行试试,为什么推行这个,我们试试学一学,看一看,不好吗,试一段时间看看行不行,如果行就用,如果感觉不适合就不用,或者用适合的东西,组合者用不就好了吗。很多人说拜柔忏容易困,容易困下一个大忏不就完了,一会就不困了吗,不困后还想大忏容易出汗,也累一点,那么愿意隔一会再来一个柔忏不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把这个事和自己较劲过不去呢,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弄得很痛苦呢,一切是为我们所用,不是我们天天被这个那个拉跑了,拉的我们很痛苦。
大家经常表达意见,你看我们做功课结果家人没照顾好,有时候同修想修行不想工作了,各种原因各种事出来了,这都是自己在搞分别,把自己的整体搞分裂,一会儿把自己拿刀子砍成好几块,这块干那个,那块干这个,不是一个整体,自己在分割,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不符合佛法,佛法要求我们去掉分别我执,我们用分别看待佛法本身还是我们的习惯看法本身还是有问题的,你应该修行过程中间慢慢的把所有事项慢慢看成一样的,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统一的看待,统一的思考,把它有序化,把每一件事恰当地处理好,才对这才是佛法。通过修行让我们自己心里面越来越不分别,越来越清净快乐,这样修行才对啊,你老是分别老是惦记着这个事,哎呀我今天还有30个忏没有拜完,这个事没办了那个事没办了,心里面安装了无数的难题,你想想你能快乐吗,你快乐不了,开心不起来,如果说我们遗留了很多问题,不要紧,把这些问题有序的想清楚,有些解决不了的先放一放,不要想了。有的同修留言,很多问题你根本解决不了的,怎么办,你别想以后再说呗,实在解决不了就放一放,想都别想,一想就痛苦,管他的想它干吗呢?就别想了,就把每天梳理好,每天安顿好,每天过好就很好了,每天都在修行每天都在愉快的生活工作,只要把每天做好,随着修行这些力量就
起作用,慢慢改变身心,慢慢把过去积累的问题一点一点解决,你修个几年下来回头一看原来问题没有了自自然然解决了消除了,这多好。你天天放在心里头,你说能解决吗。你也解决不了你还痛苦,还纠结,纠结干嘛,所以我们实际上想给大家提供一套模式,每天在这些平台上修行抱团修行,快乐修行自在修行,不纠结不分别也不痛苦,就想做这些事。
所以大家请记住,以后修行是自己修行,我们在这个小队里面,或小团体里面根据自己能力力所能及的承担,大家分担互助们互相关爱,我们视频学院的小组慢慢变成亲人朋友,互相关心爱护,而不是说天天盯着他做功课,功课当然也要做但功课不能是唯一,天天盯功课那也好盯着跑了,一定要变成朋友圈,互相关心爱护温暖,感觉到被关心了,养成这个模式了,功课你不用说就去做了,这是前提,现在都有微信,有各种现代化手段了,微信里边不见得天天都是报功课,除了报功课以为我们还是觉得要发点温馨的话,谁今天最把快乐的感受分享一下,或者某个同修今天遇到不开心了能不能表达出来 ,我们另外的同修安慰安慰,开解开解,说一些能得到快乐的话,这个得是前提,每天都得大家到关心爱护了,最后大家在这个圈里面离不开,每天都特愿意主动来这儿,来这特快乐了,那谁还愿意跑呢,没人愿意走,要这么建设这么做才能长久,否则天天盯功课学习,那开始大家对这个没兴趣啊,你想想每天做功课不容易啊,学习有时候也比较枯燥,说实在话佛法比较枯燥,天天逼着人家行善也不太容易,很多同修每天事很多,家庭工作包括功课没有时间了,再去行善不容易,回头就想你还让人家行善,人家烦也烦死了,所以要融会贯通,不要僵化不要形式主义,要把这些行善学习落实了最重要。哪怕说我们每天通过微信学一条, 每个说说学习感受以及说说我们今天生活工作关联感受,这也很好。每天在家庭工作中间行善为别人考虑了,这就是行善。不要要说我再做点啥行善就叫行善,我们经常就说修行不要修成两张皮,修行一定要把功课学习时间跟我们自己家庭生活融会贯通,这是最大最好的修行,功课匆匆忙忙做完,家庭凑凑合合过,然后拼命去做功课啊去行善去,你想想你能持久吗,你持久不了啊,回头家人就说你来了,工作那也说你来了,做不好,你看回头还说修行也出问题了佛法还出问题了,没有出问题是我们出问
篇三:《序卦》
2《序卦传》释名
主要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进行解说。[2]
在《序卦传》中,作者严格依照阴阳相依相对的原理,以卦理推演宇宙间、人事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其对卦名的处理有两种方式:如卦名直白容易理解、其所反映的“卦时”与其推衍在逻辑上无矛盾的,就不予释义;否则,便加以释义。如,“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物穉,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其中,《讼》、《小畜》、《履》三卦便无释义。
荀子曾经说:“善为易者不占;道生万物,一阴一阳为之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泰极否至。”学易更多是了解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去认识自然,修身养性,而不是盲目的占卦预测。因此需先从《序卦传》下手,理解和学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3《序卦传》上篇原文
《周易·序卦传·上》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4序卦传上篇简易阐释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长久的意思。
先有天地,然后在天地之间产生了万物。焉,于是,于天地间。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
盈,充满。唯,是。受,接着是。屯,屯卦。充满天地间的是万物,所以,接着 是屯卦。
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屯者,屯卦卦名的意思。始生,开始产生。屯卦卦名是万物充满的意思;是事物 开始产生、草创的时期。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物生,事物刚产生。必,一定,必须。蒙,启蒙。故, 所以。第二蒙,蒙卦。事物生下来后,一定要教育启蒙;所以接下来是蒙卦。
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稚,稚嫩,幼小。蒙卦是启蒙教育的意思,是事物还处在 稚嫩幼小的阶段。长久的意思。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事物稚嫩要长大,不可以不养育;所以接着是需 卦。
需者,饮食之道也。需卦卦名是说需要饮食养生的道理。
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饮,喝。食,吃。讼,争讼。吃喝等物质的享受以及 财色名食势权,一定免不了争多争少,免不了要论公平。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
争讼一定会有众人奋起相较量的现象发生,所以接着是师卦,阐释战争的道理。 师,战争。
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
师,又有众人的意思。许多人在一起,一定要比附结党,形成有组织的社会。比 ,比附。
比者比也。比卦的意思是阐释如何比附相亲。
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
人与人比附在一起,一定先要在物质上有所蓄积,人民国家有财富,社会才能安 稳。畜,蓄积,财富。小畜,卦名。
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
物质财富有所蓄积,然后才懂得提升一步,谋求发展礼义。孔子:富之,然后教 之。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礼制,礼法。履,履卦。履 ,鞋子,喻怎样走路,礼也;规矩,制度。
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
以礼来规范节制人心,然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生活安泰、精神安泰。所以接着是 泰卦。
泰者通也。泰卦是政通人和的意思。通,通达,顺遂。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事物不可能长久处于通泰的状态,所以接着是否塞不通。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事物不可以始终否塞,所以接着是同人卦。处否之时,人心分裂离散,不通顺。 同人,同人之心,亲如一体。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与人和同,有富同享,有乱同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万物一定归附。所以接 着是大有卦。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物质大有,精神大有,不可以自满。盈,骄傲,自满。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有大业而能够谦虚待人待物,一定安豫快乐。豫,安乐吉祥。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安豫一定有人追随。谚:富在深山有远亲。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
欢欢喜喜追随别人,一定自身有事情有麻烦希望得到解决。
蛊者事也。蛊卦卦名是有迷惑有事情要解决的意思。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
有许多事情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可以成就大业。所以接着是临卦。
临者大也。
临卦卦名,有大的意思。临,上临下,领导。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事业广大,别人就会观瞻,有所学习效法。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
可以观瞻然后取法他,要合乎自身实际,所以接着是噬嗑卦。
嗑者合也。
卦名嗑是合乎自己实际情况的意思。
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
事物不可以苟且相合在一起就行了,要装饰一番。长久的意思。
贲者饰也。贲是装饰的意思。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
装饰到了极点亨通就到了尽头,所以接着是剥卦。
剥者剥也。剥卦是慢慢剥落的意思。
物不可以终剥,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事物不可以终j究的剥落衰败,剥卦穷乎其上反乎其下,穷乎其末反乎其本,所
以接着是复卦。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回复到人人是圣的根本就不虚妄了。
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妄,虚妄。无妄,真理。掌握了真理,然后可以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都大有蓄积 。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
物质精神财富有所蓄积,然后可以养育万物。
颐者养也。颐卦是养育的意思。
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
在上者,不养育万物是不可以有所行动的。能养育万物,所以有伟大的事物通过 。
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
事物不可能始终通畅,所以接着是坎卦。
坎者陷也。坎卦是陷入困顿的意思。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
陷入困顿一定想要有所丽附,所以接着是离卦。谚:救命稻草。
离者丽也。离卦是丽附于光明的意思。
5《序卦传》下篇原文
《周易·序卦传·下》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晋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所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3]
6序卦传下篇简易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