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意大利移民】
篇一:《惊天魔盗团剧情解析》
惊天魔盗团剧情解析
这是一部因为开头太炫,所以一边看,一边叫人不断担心会变成烂片的电影。 节奏特别快。
前一个小时闪瞎眼,几场魔术秀刀光剑影,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于是更担心饼摊得太大,后边面粉不够了很难画圆。快到超常的节奏尽管很炫,却包含着装逼的隐忧——我一边看,一边就想起《大腕》里头把哀乐加速10倍就变成喜庆锣鼓的桥段——快节奏让人不信任的 原因也是:假如放慢到正常的速度,是不是一切就变得平淡无奇。
果然,后半段开始,炫酷的高智商犯罪,慢慢露出了典型商业片的面目——追捕、飞车、大劫案„„最后半小时,按道理是到了“逆转”时刻,也确实开始逆转,准备供出幕后大boss——但是供出来以后,又和想象中的距离不远,还略牵强。
一般到了这种时候,观众都会在脑子里把剧情从头到尾再撸一遍。假如撸下来没多大破绽,前边铺垫的,后边都有照顾到,就算合格。反之,则被打入烂片行列,任你再炫再酷都没用。 好在,《惊天魔盗团》撸下来,还是可以过关的。就像同一个导演的《诸神之战》,尽管总体有褒有贬,起码美杜莎那一节还是拍得很可观的。
要说《魔盗团》的可观之处,那就是——
烟幕弹非常多。
早在电影开头,旁白就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提醒观众:这个计划不能用寻常的逻辑去理解,一定要保持距离去看,离得太近反而看不清„„等等等等。重复次数之多,让观众(如我)略有被当成傻子看待的不爽感。这些年来大家也都看了不少美剧,阴谋论积累得只多不少,最会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骗局看真相”好不好?
但是,看完了再想想,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本身也是骗局之一呀!或者说,让观众自以为很聪明能看穿本质,也是整个骗局中,至为关键的一项基础设定。由此,导演完成了他对大部分观众的催眠。就像他安排“隐者”对魔术秀场里的观众催眠一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一旦相信表象背后有大阴谋,你就要找大boss对不对?四骑士在小房间里看到复杂的设计图之后蛰伏了一年,必定发生了什么事,幕后必定有主使。好,这时候导演就把迈克尔•凯恩抛给你——拜托,迈克尔•凯恩耶!绝不会打酱油的对吧?是他资助了四骑士的演出,他一定是想借机敛财嘛——这是第一枚烟幕弹。
到第二场,迈克尔也被黑了,白白损失1400多万,声称要复仇。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他再度找摩根•弗里曼谈判——拜托,摩根•弗里曼耶!假如迈克尔洗白的话,那他必定是黑了对吧?或者,还是迈克尔是黑,摩根才是烟幕弹?——到这里,两枚烟幕弹交锋,因为演员本人的魅力太过强大,怎么解释都是可以的,所以到这里已经略晕。
不过,很快也能知道,摩根其实不是黑,而是被黑的事实。为啥呢?因为他老作出一副“你们都是傻子,老子无所不知”牛逼哄哄的样子,按照“装逼被雷劈”的逻辑,他基本上就是最后的倒霉蛋无疑。再加上,警队里那么多猪队友的出现,也让人明白这必须是个“无间道”的故事,警队必有内鬼,而迫害对象,除了明晃晃的扎眼的摩根,基本上也不会是别人了。 好,到这里,第三个烟幕弹来了——谁是内鬼?最简单的选项肯定就是法国来的陌生女人嘛。再不然,袖子被塞到绞肉机里的猪队友、急吼吼赶来骂人的高衔警官什么的,也很像烟幕弹嘛。总之,一路拼命的探员、真正的大boss:Mark
Ruffalo相比之下嫌疑最轻。
现在我们明白了电影开头所说的“非一般逻辑”究竟是指什么了。它不是像一般魔术技法一样声东击西、想要做个小动作之前先把你的眼光吸引到其他地方,而是每个环节都引导你产生必要的怀疑,然后迅速抛一个最简单的解释给你,让你不再刨根问底。从这个设定上说,《魔盗团》还是挺够意思的,弥补了大boss略突兀的不足。你靠的越近,知道的越少,惊天魔盗团。
另外,为啥结果一出大家都不是“哇塞被震到了好牛逼啊这样也可以啊”的反应,而是“哦这样啊好吧洗洗睡吧”呢?我想可能是因为电影犯了一点传统推理小说的大忌——“凶手是负责调查案件的警察”。
拿《魔盗团》案件来说,如果Mark是大boss,那他和四骑士交锋的时候就没必要那么拼命——当然了他追车那段拼一下命是有必要的,因为那时候他的同僚可以看见“他有多努力”,摩根也能看见,还能拿到重要的引导下一步的图纸,对于糊弄剧中其他人都是有必要的。我是说,他和“死神”在小房间里打斗那场,又没人在边上看着(猪队友在厨房出不来),他们上天入地打得那么起劲给谁看呐?纯粹为了骗观众,这就显得信息太不对等,非君子所为。 不过,此片不能算烂片的另一个理由是:信息在大多数时候还是挺公平对等的。比如有太多桥段暗示了大boss的身份:20年前溺死的魔术师、垃圾通道尽头箱子上的名字、“玫瑰不因它的名字而香”、审讯室里莫名其妙对换的手铐„„当然Mark最值得怀疑的地方还是他太帅了,在努力扮演“猪队友”、“真想看看你再露出一个迷茫表情好做DVD封面”角色的同时,他几乎是不能自控地在用眼神放着电,查案查到火烧眉毛还能有心思跟法国妞亲亲,搞点小暧昧——这样的角色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傻探员呢对不对?你看他最后露出高级段数以后的那张脸是多么帅呀!
再者,一些小细节(兔箱魔术、狱监锁门)什么的也和情节有呼应,一般烂片是不会费心思做这些的。烂片的节奏通常是:在片子的前80分钟告诉你8%的事实,最后20分钟再突然告诉你其余80%(剩余那12%导演自己都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还自以为超级牛逼地作出一副“吓到你了吧!”的表情,最后还要留下5分钟给男女主角抒情„„
所以,《魔盗团》才是高群书说的“有致命的快感,也有致命的缺陷”。或者别那么夸张地说,应该是“有快感,也有缺陷”。不如《致命魔术》那么致命,水平嘛,跟《盗梦空间》或者《非常嫌疑犯》差不多。为了营造快感,制片方撒出去的银子大概要跟电影里漫天飞舞的美钞欧元差不多等量齐观了吧?个人以为大boss尽管不出人意料,但大boss的见光方式还是挺shock的——前一秒摩根还在絮絮叨叨解释他的见地,后一秒连唯一的听众都没了。
篇二:《观《惊天魔盗团》有感》
观《惊天魔盗团》有感
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看魔术,虽然大多数人都看不出魔术中的玄机,但是也不禁被魔术师所呈现的种种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现象所折服。同样一般犯罪类型的电影或电视剧也比较受观众的欢迎。《惊天魔盗团》将魔术与犯罪联系在一起,由四骑士用最尖端的技术和华丽的舞台作为掩护,为观众展现出了三场偷天换日的盗窃魔法奇幻秀。
整部影片以由逃脱术高手亨利、表演高手丹尼尔、神偷杰克和读心术高手梅里特四人组成的四骑士团的三场魔术秀为中心展开。电影开头的一句台词就提醒了我们破解魔术的关键——“你靠得越近,就越容易被迷惑。”
从刚开始的抢劫银行、审讯,到告诉观众特雷斯勒是导致他们现状的始作俑者、转钱,在到最后的撒钱、揭秘„„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步步悬疑、层层推进,影片前面的一些细节为后面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认为这些魔术师很厉害,能巧妙的利用魔术来犯罪,并且警察拿他们毫无办法。我认为警察与罪犯之间的追逐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因为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紧张感。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个有点傻气但带着几分正直的警探,他看上去古板偏执死活不信邪,仗着他的那副老实的卖相和急着破案的冲劲,极为自然的成为了一个正义者。我一直没想明白这四个人为什么要怎么做,直到大家都以为杰克已经死去,其余三人录制了一段话,他们说:“我们已经着手一件比我们本身更重要的事了,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完。”这不仅表明他们的魔术犯罪是有一定的目的的,还暗示了他们还会有下一步的行动。在这些场景中,布拉德利是一个有名的魔术揭秘者,他的出现使整部影片的内容变得更丰富了,他总是自以为自己能破解一切的秘密,所以他总在嘲笑警探迪伦,这时我还觉得这个警探真没什么用。可到最后的时候,结局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我始终没想到那个一直表现得很正直的警探,竟然是整个犯罪的制造者。原来他就是被布拉德利揭秘而致死的魔术师的儿子,为了复仇,他卧薪尝胆二十年,考进警校,试炼四骑士,鼓动他们用魔术的形式劫富济贫,让在飓风中受灾得不到保险赔偿的灾民收到了赔款,同时也将与父亲的死有直接关系的宿敌送进了监狱,我不得不承认他真的太聪明了。
这部影片虽然没怎么讲述爱情,但亨利与丹尼尔以及迪伦与金发女警之间的爱情还是为影片加分不少,最后阿尔玛其实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她为了迪伦,并没有说出来,这也为四骑士能继续创造奇迹埋下了伏笔。
这里面我认为最有争议的人物应该是警探迪伦,其实在刚开始的四骑士的出场秀里面,他就已经出现了,但我并不知道那个戴帽子的人就是他,这就是影片的神秘之处。在我的印象中,警察怎么也不可能是一场犯罪的主导者,可这部电影就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在上司要求他调查这起案子的时候,他显得很不耐烦;在追捕四骑士没有成功的时候,他变得很愤怒;在被布拉德利嘲笑总是慢一步时,他显得很羞愧······种种迹象都表明,他的演技有多么的精湛,他的心理有多么的强大。虽然迪伦是在犯罪,可我并不认为他是一个坏人,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为他的父亲报仇,而且就凭他的手段,说他是一个天才魔术师也不为过,你靠的越近,知道的越少,惊天魔盗团。
同时在他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他在爱情中的柔情,可以说这部影片塑造的这个人物非常的有魅力。
为什么当我们靠得越近,就越容易被迷惑?因为世界上的事都是互相联系的,正如第二场魔术中说的,四骑士们会表演一系列的魔术,最初看起来可能都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都是互相关联的。我们以为靠得越近,看得就越多,但事实上我们靠得越近,视野就会变得狭隘,也越容易被欺骗。就拿四骑士和在特雷斯勒在飞机上的那一幕来说,他们四人通过故意流露出的团队内部矛盾,巧妙而迂回的骗出了特雷斯勒银行安全问题的答案。特雷斯勒败就败在对四骑士意图的洞悉上没有远见,只着眼于当下的谈话,自负的他完全没有考虑到四骑士看似“低劣”的读心术外的附加风险。而正因为警探迪伦一直处在被忽悠的位置,所以我也一直没有看穿他的身份。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由得想起我们看魔术时,总会将注意力投放在短暂的表演上,绞尽脑汁试图从魔术师利落的指尖找出破绽,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掉入了“陷阱”之中。《惊天魔盗团》为我们变了一场漂亮的魔术,我想,其实我们的生活就像一场魔术,人来人往,纷繁复杂,我们必须要找准方向,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篇三:《《惊天魔盗团》影评》
魔术题材的又一佳作 康斯坦丁 2013-08-27 21:42:12
魔术题材影片的又一佳作,让人印象最深的除了目不暇接的魔术特效之外,就是影片的节奏,非常之快,和男主角杰西.艾森伯格的台词速度一样,特点就是快,很多剧情让人还来不及反应,就直接到下一段了,这样也好,掩饰了很多的不完美,而且2个小时不会让人觉得闷,比较有悬念的故事,虽然结局不是能够轻易说服每个观众,不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片子。。。 期待续集,本集中所谓的第一男主角杰西.艾森伯格戏份太少,成了一个脸谱角色,希望续集中能多一点个人背景的戏。。。
电影到底是不是魔术的最佳表现载体
wmking 2013-12-08 15:53:16
之前在诺兰的《致命魔术》以及诺顿的《大魔术师》里面就分析过,电影最擅长„以假乱真‟了,这一点和魔术岂不是„天作之合‟,但是„糟点‟也就在这里,因为魔术这东西„不信就没有看头‟了,其实对于魔术„是真是假‟说实话谁也说不清楚,所以,这就是„魔术‟的„魔‟字所在,大家觉得魔术神秘,是发生在„眼前‟的„奇迹‟,这也正是魔术的最吸引人的地方。当你„拆穿‟了魔术背后的手法,当你知道这发生在眼前的一切都是„假‟的,这样魔术就„不值钱‟了。反过来说说电影,我觉得几乎没人会说电影是„真的‟吧,尤其是„科幻片‟,所以人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就是电影里的„都是假的‟,所以这样看,电影展现魔术题材岂不是„自己打脸‟么。
但是我们来看以上两部获得成功的电影,《致命魔术》和《大魔术师》里面都不是单纯的魔术,换句话说魔术仅仅是一个故事的题材,故事的主人公魔术师,仅仅就是一个职业而已,因为电影里的演员都要有职业,你是魔术师和你是工人你是律师甚至你是fbi一样都是一种人物属性而已,而电影的主题永远是„看似魔术,实际上远远超出了魔术的范围‟,比如《致命魔术》,除了魔术之外又展现出了科技以及人性的一面,而后者才是电影的„重头戏‟,而本片则除了魔术还是魔术,所以这部电影注定是一个„表现华丽,思想干瘪‟的电影。而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即便你结尾加了一个反转,但是让观众细想来又多出许多的bug,比如当弗里曼告诉幕后老大那个法国女人可能是第五个骑士的时候,这位幕后老大的之后对于这个法国美女的诸多„怀疑排斥‟的行为实在是在结局之后显得无限的„别扭‟,你说如果弗里曼在边上„看着‟,你这么„演‟我们理解,可事实呢,哎,这一点无疑是导演的„巨大的失误‟,当然也是„好莱坞流水线上那些文艺范思维的惯性毛病:想到哪里拍到哪里,果然意识流啊,像我们这种码农实在是无法理解也不能理解,一部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的电影总是有这种无法容忍的bug‟。所以我总是„强烈呼吁‟一点:„拜托每一个剧本的审稿人里面都加一个有„理工科‟背景的人吧‟。不然电影的„逻辑‟就真的无法挽救了。
《惊天魔盗团》电影与魔术的极致
发布于:2013-06-05 17:29:07 来源:Andrew Wang 点击:246
导演:Louis Leterrier路易斯赖托瑞
演员:杰西伊森伯格Jesse Eisenberg、马克鲁法洛Mark Ruffalo、米高肯恩Michael Caine、艾拉费雪Isla Fisher、摩根佛里曼Morgan Freeman、伍迪哈里逊Woody Harrelson、戴夫法兰柯Dave Franco、梅兰妮萝伦Mélanie Laurent
类型:动作│斗智│犯罪你靠的越近,知道的越少,惊天魔盗团。
发行公司:龙祥
上映日期:2013/5/31 早场起
片长:115分钟
中文电影预告
电影介绍与观后感想:你靠的越近,知道的越少,惊天魔盗团。
「天眼」是魔术界中人人都向往进入的组织,然而这个组织的存在就如同魔术本身般,始终是个谜;亚特斯( Jesse Eisenberg饰)、海妮( Isla Fisher饰)、梅利麦金尼( Woody Harrelson饰)、杰克怀德( Dave Franco饰)四个年轻人在魔术领域各个身怀绝技,他们四人都分别收到「天眼」组织的神秘邀请,在企业家亚瑟崔斯勒( Michael Caine饰)的赞助下组成魔术团队「四骑士」,希望在完成「天眼」指派的任务后就能踏入这个魔术界梦寐以求的神圣殿堂。在首次表演当中于拉斯维加斯舞台上抢劫了巴黎银行,这个举动引来了FBI的注目,FBI探员迪伦罗德( Mark Ruffalo饰)誓言要将他们神之以法,却始终晚四骑士魔术团队一步,随着案情的发展发现这个组织的最终目的似乎不是为了金钱利益,而幕后黑手「天眼」的真面目也随之揭晓。
看完这部电影回到家后难免会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将魔术融入电影当中时,我们所观赏到的不就是是电影后制出来的魔术吗?
但不如换个角度想,电影本身其实就是魔术的一种,如果将魔术搬上大萤幕中,或许我们能欣赏到的是加倍的精彩,
魔术运用了一些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欺瞒过观众的双眼,达到令人啧啧称奇的效果,
然而观众在欣赏这一切的同时,就在那Magic的一瞬间,或许我们都能暂时将现实烦恼抛诸脑后,得到情绪压力的释放。
现在来想想电影,其实电影当中的画面,都是经过导演精心安排,加上一些后制特效,让这一切看起来像是真的,
我们在观赏电影的同时,也是在"看似真实"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解放及寄托,
电影与魔术两者之间,或许从某个角度来看可以发现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写到这时又让我想起,康熙来了之前请来的魔术师YIF在泡面漂浮的魔术影片当中被质疑经过后制造假,
然而一样是后制为何会受到如此多观众的挞伐?
我觉得魔术的"真实性"来自于魔术师本身苦练多年的手法,观众从他们身上得到会心一笑后,内心会对他们的功夫感到敬佩,
然而将后制化为自己苦练多年的功夫,就像是一种偷工减料的行为令人不齿,也践踏了观众对他们的尊敬。
至于观众来电影院欣赏电影,出发点无非是想从中获得娱乐的效果或情绪的释放,
如果能做出让人看了瞠目结舌的东西,我们就能内心满足的回到家中, 毕竟当我们知道这是电影,内心会自然而然的原谅当中"非真实性"的部分,
只要能让整个谎言顺理成章,大家也就不会太计较了。
而这部电影就巧妙利用魔术与电影结合的特性,因为当我们知道他是电影, 而不太在乎其中魔术的真实性时,此时就能将娱乐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
篇四:《北漂女青年的奋斗史:谁不曾有过一无所有的青春》
文/runninglife
1、一无所有的青葱岁月
2007年,我大学刚毕业,因为年轻气盛,放弃了一份别人看来不错的工作,只身踏上北上的列车。
从此,开始了我的漫漫北漂生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女孩和我一样,来到北京,身无分文,或者仅有够一两个月的生活费。当时我寄住在朋友家里,当然也是换了几个地方,一边投简历,一边找工作,一边找房子。北漂女青年的奋斗史:谁不曾有过一无所有的青春。因为北京的秋天很美,她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现在回想起来,那段青葱岁月虽然拮据,但是也有别样的乐趣,和朋友们去吃烤串肉饼,在三环的天桥上看滚滚车流,和中介斗智斗勇,午夜在无人的马路上奔跑……那样的生活我想这辈子是再无机会体验了,而当年合租的伙伴们也已踏上了各自的生活道路。
好吧,变化是怎么开始的呢?因为人是不可能一直满足于现状的。我希望做语言或者对外汉语的工作,可无奈我的本科学位是旅游管理,管理学学士,加上不是在北京上学,很多公司——我们暂且认为他们的hr都是生活经历有限的人吧哈哈,除了清华北大基本上不知道别的学校,所以我要找到一个自己心仪的工作是很困难的。北漂女青年的奋斗史:谁不曾有过一无所有的青春。在那段灰暗间杂青葱的岁月里,理想之火还在隐隐燃烧,可是对于职业现状的不满又使我郁郁不得志,我常常感觉迷惘和惆怅,然而正是那段岁月我写了许多的诗歌,有一首还发表了,得了60块稿费。
后来我在网上查到了一些课程信息,决定几千块钱去b校报一个对外汉语的班,这个专业在国内来讲也是数一数二的了,对于学术的渴望使我不顾财务状况,也不顾上班的辛苦,每周二、四下班后挤车去学校上课,周六也去。半年下来,我顺利通过了结业考试并且获得了证书,当然其他人也都通过了——可是最重要的是,在这半年里,我对于语言习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到了08年的夏天,因为对部门总监的满腔愤怒,我决定辞职,当时我并没有想好后路,一边给人做英语家教,一边查了语言学研究生考试书目。我买下了那些书,并且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考研!
这将近一年的时间,我几乎没有攒下什么钱,仅在辞职时拿了一点工资加上家教的三千块,一共5000来块钱。但是青春嘛,没有这么一段还叫青春吗?
2、辛苦的备考路
辞职后,我每天除了偶尔的写作,就是看看<现代汉语>和<语言学>,因为有一个室友是开淘宝店的,因此白天都是我们两个在家。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有人聊聊天,坏处是她放的音乐严重影响我的学习效率。碰上她去动物园进货的那天,晚上大家回来,一群姑娘们就会抢着试遍所有的衣服。总的来说,这几个月还比较快乐轻松,而那几本专业书我也自信搞得不错。
十月底,因为淘宝店老板娘曲折的爱情故事(当然每个姑娘可能都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可是她,决定要离开小伙伴们去广东江门追随他的夫君,而我们其他的室友,一对小情侣决定回湖南或去深圳发展,另外一男一女从朋友变成恋人打算自立门户,还有一个小姑娘因为不堪北京的压力打算去深圳投奔阿姨——于是我,这个最晚加入他们却必须要坚守到最后的姑娘,落单了。
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然我也可以选择和小情侣合租,可是一来我付不起房租,二来他们也不会舍远求近去海淀找房。于是我开始了一边备考一边找房的辛苦的日子,但是好在运气不算太坏,在学院路近北五环的一个三居室里,我看上了一间主卧,1200的月租让仅剩几千块的我大惊失色,二房东在主卧里安排了一个上下铺,并且把她的新同事找来平摊房租,而且那个女孩竟然和我是老乡,而且这个房子只出租半年,半年以后可以续租!没有比这再好的了,可见网上搜集信息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从此以后,每天早上我七八点起床去学校图书馆,晚上十点回房间睡觉。北京的冬天可真冷啊,夜里从车站到房间十几分钟的路程让我痛苦不堪。而白天呢,我为了省钱,常常吃白菜豆腐,并且舍不得买保温杯,只好把塑料杯子放在暖气片上——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我终于在一个深夜发了高烧,一个人去小区诊所打点滴的时候,还带着政治考研书呢!
这样的日子也一去不返了,如果不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我也必定没有这么大的决心。
后来,我也找家里要了一点钱,当然不忍多要。
2009年的1月,考完了,走出校门那一刻,华灯初上,我突然流泪了。
3、等待的煎熬
在等待分数和复试的日子里,我又一次濒临崩溃,各校复杂的分数线和录取机制就不赘述了。总之北语自己定分数线,而且分数出来很晚。我因此常常失眠做梦,同时也在找工作。当我知道自己的分数以后(抱歉我现在忘了,但不管怎样比国家线高一些)可b校是自己划线,于是我又开始了艰辛的调剂之路。我把北京所有的大学网站翻了个底朝天,把所有的相关信息写在本子上。是的,我想在读这篇日志的你可能也和我差不多,一定不是富二代或官二代,也许他们只需要爸妈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事,我们要花多少倍的努力才能换来呢?当然,这是我后来逐渐意识到的现实,当时的我还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呢。
我跑了很多学校,打了很多电话,甚至还找到被保送到x校的大学室友帮我打听消息,去那里听音韵学的课,想让老教授对我有点印象。我去了a校,那个高中就是我的理想大学的地方,我去那里交了调剂申请表,招生老师很温和,但是并没有看我,只看了一眼我的申请表,问你本科不是这儿的?你也不是应届毕业生?你的希望很渺茫,你确定你还要申请吗?我心想我可是省下了饭钱打车来的,于是很坦然地告诉他,当然交了,既然来了为什么不交。
如果你的人生也遇到了这么一个和善的招生办老师,你真的很幸运,他至少看了你的调剂申请表,至少对你说了一句不是完全敷衍的话,而你呢,也是通过自己十足的意志,一步步走到这时候来了,那么后面的事就交给上天吧。
一个周五还是周六的上午,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问你是xxx同学吧?你还愿意来a校复试吗?我停顿了几秒钟,然后说愿意啊!当然愿意啊!
挂了电话的时候,我嚎啕大哭,真的是嚎啕大哭,即使失恋也没有这么哭过,因为这半年多,的确太辛苦了,我抄了好几本语言学笔记,又背了十遍,我把该死的政治书也吃下去了,我做了这十年来的卷子,不计其数……然后我哭着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五分钟以后,北语终于给出了分数线,我过线了。这一天,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啊,原来上天不会轻易辜负我们的努力。可是我没有好好准备复试啊,而且b校的语言学复试非常难,我很发愁。两个复试在同一天,我必须二选一。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这么幸运可以二选一,最后我选择了相对简单的a校,因为据我了解,a校当年有复试的真题集出售。我没有浪费时间,立刻去买了真题集,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备考。
笔试、面试……是的,后来我就去a校上学,这个我曾经多么向往的学校。
4、大龄女硕士的生活
但我仍然没有钱,考研花光了我所有的积蓄和家里给的钱,而专业学费是一年10000,我申请了助学贷款,每年可以贷6000,然后报了一个汉办的语言项目,一个月还能领500生活费,当然我不光是为了生活费,这个语言项目也是我的兴趣所在。
这一年是人生中学得最多最充实的一年,我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德语和专业课,当然每天六节德育课的强度也是这辈子不会再有的学习经历吧。但是出于对语言的喜欢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差不多一直是班里最好的学生,最后也顺利拿到了四级证和优秀学员的称号。很有成就感是不是?2010年就这样过去了,我没有存下什么钱,我的钱本身就很少,还要买衣服,买化妆品——对啊,大龄女青年还不化妆那可怎么办啊,就算平时不化妆,遇到重要的面试还是需要的吧。其实我们宿舍的女孩子都比我省钱,她们基本上都来自农村,家里都有兄弟姐妹,不过也有男朋友的接济的。她们的男朋友有的在部队,有的已经工作,她们还要考虑结婚和房子的事。我也不是觉得省钱不好,以我的经验来看,我们不需要为了省钱而错失一些机会,一些让自己快乐或成长的机会,一些让自己体验那美妙青春的机会,这些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是的,我们的人生就是不可复制不可重来的,我们的青春也是一样,谁不曾有过一无所有的青春呢?
而我,终于等来了我的机会,考研之前我的考虑就是选择这个喜欢的专业,参加一个海外项目。然后我如愿以偿地通过了澳洲项目的考核,虽然没有等到德国项目,那也无妨。但是很遗憾,我是宿舍里唯一一个获得这个机会的人。如果我是另外那几个没有通过的,试想一下,我们交了同样的学费,也同样参加了语言项目(只是语种不同),却有如此不同的结果,心里会不会怨恨这个世界的不公的呢?我真心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尤其是求学阶段这样朴素的愿望。可是仔细想想,成长的经历确实不同,每个人获得的机会也不同,可是面试的时候一套漂亮的套装,一双不错的鞋子就是你的武器,而平时所谓的不务正业的兼职或者社会活动也是无形中为你的竞争增加了筹码。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让自己更爱美更有学识更有见识也更沉稳。当然运气也是要有的。
这个澳洲的项目,使我获得了人生的第一小桶金。在我们出国以前就得到了七个月的报酬,我揣着10000澳币,踏上了飞机。为什么我没有像别的同学那样拿着钱先去还助学贷款呢?因为贷款是免息的啊,而且那时的我仍然不想存钱,我怀着伟大的青春梦想,打算一边在澳洲教学,一边游澳洲,并且写一本关于澳洲生活的书——虽然写书的计划最后被搁浅了(害羞地笑)。
5、美好的澳洲生活
我被分在m市的一所公立学校,运气嘛,人人都会有好有坏,鉴于我这些年运气不赖,这一次就没那么幸运了。我去的学校比较穷,比起那些顶级私校来,我们学校穷得连合约的住宿都无法提供了。我寄人篱下,而且再过两个月就快没地方住了。
不过这一切都不影响我的旅行计划,我拿着自己的钱,和项目的小伙伴们去了塔斯马尼亚,又和学生们去了悉尼,在歌剧院花大价钱看了<蝴蝶夫人>,在海滩晒太阳,不过比起那些富有的学生们,我坚持只吃超市买来的食材,自己在旅馆厨房做。因为我的钱不够奢侈的消费啊。后来我又自己设计了一条自助线路从墨尔本-阿德莱德-爱丽丝泉-达尔文-阿德莱德袋鼠岛-墨尔本,这条纵贯澳洲的路线没有人响应,我坚持要自己走,后来豆瓣有个小女孩决定加入我。这场旅行,使我永生难忘。是的,如果没有钱,我们就无法成行,如果我把钱还贷款,或者害怕浪费,那么着永生难忘的体验也许永远都不会有。我坐上了世界上最长的火车线路,见到了“世界的中心”——乌鲁鲁,了解了土着人的生活,在沙漠的星空下露营,去帝王谷攀登,在达尔文看海,在阿德莱德见到最美的春色,在袋鼠岛遇到海豚海狮海豹……这一切都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记忆。
6、北京,北京
2012,我回到北京,完成学业,并且也是一波三折地找到了一个工作,有户口,专业对口,一切看起来都太完美了。但是,别人看不见的是我顶着病痛复习笔试,为面试买衣服,买皮鞋,做讲课准备,自己一遍又一遍投简历——对,因为我已经经历过一次求职了,这一次我比那些刚进入社会的女孩子们更清楚自己要什么,我不再像六年前那样漫无目的地海投简历,也不再对石沉大海的邮件灰心丧气,我抓住每一次可能的机会,不管自己写论文改论文有多累。
12年9月,我入职,在此之前我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就在这里,我认识了我现在的先生。我的先生当时于我还是陌生人,因为一条搬家的微博出现在我的世界里,他说09年考研调剂时我曾经从论坛里加了他的msn,问了关于传媒大学的一些调剂信息——这些我可能确实记不清了,因为我问的人太多了——但是他一直没有停止关注我的博客,后来是微博——直到入职前我一直保留着写作的习惯——然后他就这样出现我的生命中,13年的6月29,他拿着玫瑰和戒指——还有两本印着我名字的诗集,向我求婚了。那些诗,都是一个北漂女青年怀着理想、迷惘写下的贴在博客里的,那些照片,都是那个女青年在北京的点滴时光——我终于相信,我们的现在都是由过去组成的,过去的每一个行为每一次思考每一段经历造就现在的你,没有那些迷惘的岁月,也不会有我的诗歌,尽管它们并没公开发表过;没有那些艰难备考的日子,我的先生和我也许不会有任何的联系;没有过去的我,就不会有现在的我,现在的我们。
我们为自己的人生准备、创造财富,但财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丰富的人生才是我们的追求。当然丰富的人生,需要我们去设计,去规划,幸福也不总是靠运气。
现在我们成立了小家,我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女青年到一个拿着户口和稳定收入的已婚女,我的先生说这真是“屌丝”的逆袭。不过其实,户口并没有那么重要。
如今,我已经褪去了稚嫩的外衣,开始向稳健的理财之路迈进。今天在做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这段北漂的岁月,突然很想与人交流,突然很想把自己的幸福也传递给别人。“理财”这个概念,其实并不是只靠投机的。最开始,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慢慢走,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许这路会曲折,但是谁的青春又不是呢?
7、向财务自由迈进
如今我们的收入比较稳定,两个人大概年收入三十万(包括公积金)。我的先生在几年前自己购置了一套房产,而我也在不久前在外地购得一处小户型。当然都有贷款。因为我上班早,所以先生的房子出租,月入2700,在二环租了一个5000的两居室(北京的房价确实太贵)。除此以外,我使用十二存单法每月存入2000,已经进行了一年,货基2000,最近开始定投,预算在2000-3000。同时,这两年,我自己购置了一些黄金饰品。保险方面我自己很早就购得两份可返还的重疾险,去年又和先生一人购得一份分红型的年金保险,相当于养老保险的补充。算下来,净资产大概在140万左右,考虑到北京的房价,这样的净资产并不为多,但是对于我们两个都是白手起家的80后而言,我想这已经是不错的第一步了。
关于家庭资产的配置,以后我也会写详细的心得,也会继续学习。这一年,我一改以前毫无顾忌的个性,开始精打细算,研究理财。理论学习加实战,效果还是不错的。
相比起07年那个初到北京的小女孩,我已经成熟了许多,对于财富的态度也自然发生了改变,不变的是追求理想人生的心。
上一篇:办一个营业执照需要多钱
下一篇:为什么耳机会有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