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善的

| 意大利移民 |

【www.guakaob.com--意大利移民】

篇一:《中国古代人性论》

中国古代人性观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喜龙:10111110225

古今中外的哲学史上,在人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上的争论,充分显示出人类对自身本质的高度关注。“人性论”是旧哲学探索人的共同本质属性的一种学说。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学说均对后期儒家哲学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孟子的“性善说”

在战国时期,孟子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性善论是孟子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在孟子看来,人和禽兽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主要表现是人性和禽兽之性不同,人的生活高于禽兽的生活,因为人有自觉的道德观念。他指出,人的本性和禽兽本来是不同的,但由于有的人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本心、本性,而把本心放了,人性丢了,结果变得和禽兽差不多了。因此,孟子十分强调“立心”、“养心”、“养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善人。

那么心、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是天也。”也就是说人要不断地膨胀自己的心,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人的本心、本性都是上天赋予的,人能够认识这些东西是上天给予的。

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孟子是从人见小孩落井产生不忍人之心而推出他的性善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看见别人痛苦的心或“恻隐之心”。一个小孩行将落井,一个人看见必然前去搭救。这个人去救小孩一不是为了讨好小孩的父母,二不是为了使自己的好名声传扬乡里,也不是厌恶孩子的啼哭声,而是出于不忍人之心。孟子从这件事上就引出了他的性善论,并进而导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四端)如同四肢一样,是人生而应有的,而不是外力加给每个人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为什么人们有善恶的不同呢?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端”与生俱来,人人相同。有的人能为善人是由于他努力培养与扩充这些“善端”。他认为圣人就是把这“四端”发展到完全程度的人。人都有“四端”,如果都能括充之,就都可以成为圣人。但有的人不去培养和扩充这些“善端”,所以不能成为善人。

孟子一方面把仁、义、礼、智说成人的本性,同时也承认人的感官欲望也属于人的本性。但孟子认为感官欲望是“小性”,仁、义、礼、智是“大性”,小性要服从大性。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在孟子看来,仁义是人先天具有的本性,将仁义从人的心中扩充开来,推广到全社会,就会形成“仁政”的政治原则。先王正是把这种仁义之心,由己及人推广到全社会,才会形成仁政的。孟子讲的仁政,就是把仁义等道德原则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身上。他说:“亲亲是仁,敬长是义,人人亲其亲, 敬其长,而天下平。”每个社会成员都亲亲敬长,自觉遵守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就会和谐一致实现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

但是,孟子的性善论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理论。这是因为: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先天道德论,把仁、义、理、智等道德观念说成先天就有的。而且其推论方法也是错误的。如果说见孺子入井而生恻隐之心是人生而有之的自救本能的话,而亲亲、敬长、忠君等道德观念则完全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培养起来的,绝不是生而有之的。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出仁、义、礼、智人皆有之,这在逻辑上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孟子把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观念说成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荀子的“性恶说”

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性恶论”的人性论思想的哲学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的“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也是其最终的结论。荀子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凡是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之也。”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欲望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由于后天的礼仪教化,而使人由恶变善,这就是“化性起伪”。

为了论证“人性恶”,荀子自设问答展开了论证。

首先,人生而好利,有疾恶,好生色。如果顺从人的这种性情发展,就必然发生争夺,产生各种矛盾,最终造成暴乱,证明人性恶的观点。

其次,人之行善,师法教化而成,如果人性善,人就会自然行善,用不着师法教化而治,用不着圣王制礼义而理正。事实上,人们都要有圣王法师和礼义教化。

再次,礼义不在人性之中,不出自人性,性是不学而能,不事而成。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性同样都是恶的,君子所以为君子,在于积伪礼义,小人则不知道积伪,礼义之善是人为之伪,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能不能积习礼义,而其性是一样的。

最后,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禹一样的圣人,然而在事实上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而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自己努力修养的结果。因此,只要努力积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说,是不知性伪之分,是不知人之性。荀子认为,性为恶,通过人为之伪可以为善,这如同木材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器具一样。“性”和“伪”是不同的,性是天性的禀赋,不待教化而有的;伪是待后天教化而成的。但是“伪”能化“性”。礼义之伪,可以矫正人性之恶,引导人性向善,这种矫正人性之恶而化为善,如同木材不直,经过外力矫枉为直一样。而且礼义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但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综上所述,荀子的性恶论的宗旨是后天的人为之伪,强调社会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孟子主心,荀子主伪。荀子的性恶论及其礼义理论比孟子的性善论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有着严重错误。这是因为:

荀子批评了孟子的先天道德论,从人的欲望要求出发研究人性,这是一种进步 。荀子不承认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认为礼义辞让等道德原则,不是人的本性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学习和改造的结果,这就否定了孟子的先天道德论。并且荀子关于社会环境决定人的道德观念的思想,包含着唯物主义的因素。荀子人性论的出发点是人的欲望要求。这比根本否定人的欲望而只谈仁义道德的虚伪说教,要真实一些,比较符合人类的实际情况。人生而有欲望要求,人类正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才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正是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才产生了道德观念。因此只有探索人的欲望要求,探索人的需要,才有可能认识人的本性。荀子从人的欲望和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本性,这一点是可取的。同时,荀子从人的群体生存的需要出发来阐述礼义的来源,比孟子把礼义归结为人的本性,也是一种进步。在荀子看来,人必须有一定的规矩来确定自己的社会等级,防止人们相争,避免引起混乱。而这一点的规矩就是礼义法度。礼义法度不是人本性所固有的,而是圣人制造出来的,加于个人身上的,这种说法比孟子的说法更符合历史事实一些。尽管如此,荀子的人性论的基本思想与孔、孟的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首先,荀子把人的本性说成是先天就是恶的,也是错误的。人生而有欲望要求,这些欲望要求是天然的、合理的,它根本不是什么恶,它是人类能生存下来发展下去的最根本的、最原始的动力。中国古代关于善的

其次,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一样,归根到底是为君主专制主义论证的。荀子在对待人性的看法上与孟子的截然相反,然而其归宿却完全相同。孟子的性善论实质是主张人天生就是君主专制主义的顺民;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要人们通过对人性的控制和改造来适应君主专制主义。因此,他们都是为封建专制主义服务的。

三、中国古代人性的实现途径及现代意义

通过对人的有限性和创造性的论述,怎样实现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的论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首先,他们注重自身修养对塑造完美人性的作用。中国古代思想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中庸》里也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可见他们都把自己的人性的提升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来达到自身内部的和谐。而道家追求效法自然,反朴归真,强调真正的人性是不为物累,不为己役,摆脱一切束缚,看起来太过消极,但是体现他们追求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传统思想强调个人的自我管理,即个人自我道德的提升和完善,亦即自觉性和自律。因此,严于律己已成为中国社会最推崇的美德之一。”

其次,他们注重外部环境、教育对人性提升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劝学篇》人性的形成与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人在环境中生活,人性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环境影响,特别是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因此,加强社会和人文环境的改善,对提高人性的修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古代实现人性的途径来看,对我们当代社会提供借鉴的榜样,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精华为自己利用。

(一)“天人合一”思想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高昂,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的破坏,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应对自然的惩罚。而“儒家认为,整个宇宙是由天、地、人三方组成的。这三方共同形成了宇宙的和谐。任何一方的破坏都会破坏宇宙的生命,破坏宇宙的完美。因此,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既要‘尽人之性’,又要‘尽物之性’”这“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二)中国古代的义利观对于目前社会价值扭曲起到改善的作用。现代社会经济观念的加强,功利色彩的浓厚,加之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使得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出现了道德沦丧的现象,损人利己的行为的大量出现。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的,而中国古代关于义利的论述,对平衡当前的价值取向有着重要的作用,“君子成人之美”、“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通过对中国古代的义利观辩证的吸收,对于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篇二:《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

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关于“慈善”的概念,古已有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典籍中,“慈”是“爱”的意思。孔颖达疏《左传》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又曰:“慈谓爱之深也”。许慎的《说文解字》也解释道:“慈,爱也”。它尤指长辈对晚辈的爱抚,即所谓的“上爱下曰慈”。《国语·吴》中“老其老,慈 其幼,长其孤”的“慈”即是此意。“慈”亦可用作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供养。如《礼记·内 则》中说:“父母皆异宫,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此处的“慈”即是’爱敬进之”。“善 ”的本义是“吉祥、美好”,即《说文解字》中所解释的“善,吉也”。后引申为和善、亲 善、友好,如《管子·心术下》中所说:“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即 是此意。“慈善”二字合用,则是“仁慈”、“善良”、“富于同情心”的意思,如《北史 ·崔光传》中所讲:“光宽和慈善” 在“慈善”意义上的敬老爱幼、扶贫帮困已成为中国人民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有人将此视作慈善事业的最早发萌。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此有过精辟的阐述。

儒家鼻祖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思想体系。那么,何为“仁”?《论语·颜 渊》记道:“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以“爱人”释“仁”,将能“爱人”作 为 人的一种本性,所谓“仁者人也”,无疑是对氏族社会原始人道主义观念的回归和发挥。孔子还向人们描绘了人与人之间以仁爱为价值原则的,具有原始共产主义特征的理想的大同社会,即《礼记·礼运·大同》中所描绘的“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类社会至今还在向这个目标奋斗。

孔子衣钵的继承者孟子在“仁”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主张。他说:“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他认为,恻隐之心,不但为行“仁政”之始,也是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基于“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孟子又提出了“出入相 友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社会互助观。对于仁政措施,孟子又说:“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举免于死亡。”他还以伯夷为例 ,说明何谓“善养老”。由此可见,孟子更多地注重仁爱的实践意义。

从孔子到孟子,从仁爱到仁术,形成了系统化的社会慈善思想。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孟之道得以继承和发扬。从韩愈的“博爱”到张载的“ 民胞物与”,仁爱思想一脉相承,并得到发扬光大,对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构建和慈善实践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诸子百家中,另一有代表性的慈善思想是墨子的“兼爱”思想。墨子主张“兼相爱”, “交相利”,提倡“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 愚”,“视人之家,若

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进而,“多财,财以分贫也”,“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芸芸众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墨子兼善天下,苦难力行的精神,体现了一种乐善好施,积极参与的慈善风范。 不难看出,以拯救世道人心,济贫扶弱为基本内容的中国传统的慈善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仁爱”思想之上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具有极其强烈的实践性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由封建王朝政府推动的慈善救济工作相当发达。中国古代关于善的

中国古代的慈善救济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汉唐时期的寺院慈善活动。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寺院乍一建立,济贫事业就发展起来。东汉时期佛教寺院的济贫事业相当发达,这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慈善救济事业。寺院和僧侣用来从事慈善事业的寺院财产中最大的一个来源是社会人士的捐施,这说明佛教对世道人心的影响之大。佛教慈善思想的核心是行善的功德论,有极其浓厚的“福报”、“修福”的观念,对社会上的一些富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汉唐佛教寺院的财产一直非常丰赢,寺院慈善事业长盛不衰,主要包括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宣传慈善事业等方面。宋代以前的民间慈善事业大多由寺院僧侣和佛教信徒从事。新儒学兴起后,这一状况才有所 改变,个人慈善活动零星出现,逐渐普及。

二是宋元时期朝廷推动的慈善救济事业。封建王朝主办的慈善救济机构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六疾馆和孤独园。唐代,随着武宗废天

下僧寺,济贫工作始由宗教团体转到政府手上 。宋承袭唐旧制,并扩大了官办慈善机构的规模,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所谓“宋之为治, 一本仁厚,振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宋代的养老慈幼事业最为突出。其专门设施有居养安济院、慈幼局、慈幼庄、婴儿局、举子包、举子田等。规模之宏远,计划之周密,设施之详尽,自西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无一出其右者。以专门收养鳏寡孤独老弱废疾的苏州居养院为例,其规划“为屋六十有五,为楹三百有十,为室三十,长廊还础,对关列序, 集癃老之无子妻、妇人无夫亲者分处之,幼失怙恃,皆得全焉。籍官民畴千六百六十亩,募 民以耕,岁得米七百石有奇。旁著三廪,浚二井,苞舍蔬闾食用寓具举无一辶岚,又立僧坊,主其供病给医药,死给 椟,入丛塚以葬。民胥欢仰,道路歌祝,公贤明笃厚 有志天下,士至于减苗斛之耗,蠲赋赏之负,严屠牛,禁网捕葺漏泽之费,增土以葬骨,其所施类如此。”宋代居养院规模之宏伟,经营之有法,可见一斑。宋代的居养院、慈幼局实为现代养老慈幼事业之滥觞。另外,蔡京为相时,曾在全国普遍设立“安济坊”,以救治贫病老人,它取意于苏轼早年在杭州以私人捐款设置的义诊“安乐坊”。宋代在医疗方面还设有惠民药局以提供义诊处方,此处方后改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了埋葬贫病路倒无依者,宋代又有漏泽园之设。这样,从养老到慈幼,从医疗到送终,朝廷主办的慈善机构已是完备至极。 元朝最重要的发展在医疗方面。医疗救济被提升为官医提举司与广济提举司。前者是医师,后者管医疗救济。另外,在各地普设“医学”为医疗主管,惠民药局继续提供医疗救济工作。 中国古代关于善的

三是明清时期民间慈善事业的兴起。在明清之前,以捐谷赈灾、修路建桥为主要内容的个人慈善活动早已存在。即使是在官办慈善事业鼎盛的宋元时期,私人慈善活动也不乏见。如经 常为人所提及的范仲俺的“义田”,刘宰的“粥局”,朱熹的社仓等。但这些慈善活动很难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慈善事业。明末清初,在江南的武进、无锡、嘉善、太仓、昆山等地先后出现了同善会、广仁会、同仁会或善堂等民间慈善团体。它既不同于宋朝以前国家干预的慈善事业,也有异于此前出现的民间慈善活动(包括宗教的和世俗的),它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全新的非宗教性的、非宗族性的、持续性的、志愿性的慈善救济事业,是现代慈善事业的萌芽。

同善会是最早的民间慈善组织。明万历18年(1590),杨东明组织父老在河南虞城创立第一个同善会组织,它随后在江南地区流行起来。同善会大都由地方绅士举办。经费主要依赖会员捐献。每次捐献的金额,以嘉善同善会为例,从银九分到九钱不等。随着申请救助人数的增多,每次筹集的捐献已入不敷出,于是,同善会开始置办不动产--土地,以地租收入来维持同善会的运营。同善会定期举行聚会,一般是每年四次。聚会的目的有三:一是收集会员的善款;二是根据会员平时调查的情况,确定救济对象,讨论款项的具体分配;三是由主会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演,劝人行善,做安分守己的良民,共建地方“好风俗”。同善会的救济对象,首先是生活无着的孝子、节妇,其次是未被养济院收容而不愿以乞讨为生的贫老病者。这些人先要经会员推荐,再由同善会调查核实,才有资格领取善款。在同善会集会讲演结束后,有时也对听讲

篇三:《中国古代关于社会平等思想评述》

中国古代关于社会平等思想的评述

【摘 要】在封建皇权制度占统治地位、极其讲究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古代中国社会,关于社会平等的思想是比较稀缺的。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思想家走在时代前沿,在与其他思想家或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的斗争中发展出自己关于“社会平等”的思想。春秋时期墨子 “尚贤” 的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符关于“贤者”概念的提出,到后来的明清时期李贽反对“三纲”、“五常”、唐甄的“民无贵贱”的思想的发展等,都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社会平等 封建等级制度 比较

一、原始社会的社会平等思想

在原始氏族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就以血缘为纽带,过着原始共产制的生活。在这样一种经济基础上,人们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这种平等包括产品的平均分配,即不论出生、年龄、性别的完全分配。但是,由于当时环境、生产力等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视野狭隘、思想落后,只有本氏族的成员之间才是平等互助的,而氏族之间,则是野蛮的屠杀、争夺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原始社会的社会平等思想并不算现代意义上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只是氏族成员之间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得不团结力量以对付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其他氏族的残害的一种手段而已。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平等思想

从大禹破坏禅让制,传位给儿子启开始,中国古代就进入了“家天下”的奴隶社会。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意味着天下的土地、百姓都是属于皇室贵族的。在这种社会制度下,皇室贵族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平民百姓、奴隶卑贱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动乱、分封制瓦解、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开始出现一些要求平等的思想。

1、墨子的“尚贤”、“兼爱”思想

墨子的社会平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尚贤”思想中。他出生在贵族没落、平民崛起的时代。他本是一个工匠,在楚国曾因出生卑贱不被用,所以墨子反对当时儒家的“亲亲”、“尊尊”的原则,他在《尚贤上》中论述到:“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主张突破贵族世袭制度,不管身份、阶层,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同时墨子“兼爱”的思想也有中国古代关于善的

别于儒家“亲亲”、“尊尊”的别爱主张,认为大爱平等。虽然,墨子并不是要泯除尊卑贵贱之阶级差等,而是要求一种机会平等,①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在与儒家“亲亲”、“尊尊”和法家的君主专权等级统治的思想相比,孟子的这一思想可以说是鹤立鸡群,体现了一种大胆的、前所未有的平等要求。

中国古代关于善的

2、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关于孟子的思想里是否体现了“平等”的思想是存在一些争议的。有一种观点认为,孟子人性皆善的思想实际上主张了一种人人平等的观念,例如王处辉老师认为,“性善论寓含了人人平等之义:人人同有向善之性,岂不平等?”②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孟子只是提出了人人都性善,并非强调人人平等③。我个人比较认同后者的观点,认为不能从孟子的“性善论”中得出希望“人人平等”的主张。首先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尊尊”、“亲亲”这种讲究爱有差别的思想正好是儒家的基本主张;其次在“性善论”中,孟子认为区分君子与庶民、圣人与凡人、大人与小人的标准在于他是否舍去了人性的善,从这方面我们可以说,孟子也是认为人是有等级区别的,是“不平等”的。

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平等思想

这一时期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造成朝政腐败、贵族官僚和豪强地主残暴贪婪,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局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要求社会平等、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思想也呼之而出。

1、王符的社会平等思想

“贤者”的概念是体现王符社会平等思想的立论点。王符认为,“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此则君子之所宜有,而非其所以为君子者也;所谓小人者,非必贫贱冻馁辱厄穷之谓也,此则小人之所宜处,而非其所以为小人者也。”④他反对当时主流社会认为富贵之人必是贤人,贫贱之人必是小人的思想,严厉的批判了当时颠倒不分、本末倒置的不平等的社会。同时他提倡应该以贤愚评判人,而不是以富贵和贫贱评判人。王符极力反对尊贵与贫贱的等级隶属的思想,是一种社会平等的思想,他甚至还把天子和奴隶作比较,这些都表现了他对现实封建社会不平等的愤怒,以及对平①

中国古代关于善的

② 引自: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第11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引自: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第12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③ 黄忠晶等著,《中国社会思想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④ 王符《潜夫论》,载自: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第2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民百姓的疾苦和不公平待遇的同情。

尽管王符对封建时期社会平等思想的价值贡献不容置否,他敢于反对当时主流思想、敢于质疑天子的志行的勇气为百姓、后人推崇,可是,王符仅仅只是用社会价值来评判社会的不平等,他和墨子一样,以有“贤能”与否评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有“贤能”却因贫贱而不受用的人的平等。他没有注意到,在当时造成不平等的原因不仅仅是出身富贵或贫贱,这种不平等也不能仅仅依靠“以能取人”得以解决,根源应当是在于当时的封建等级制度。

2、道教《太平经》的社会平等思想

东汉顺帝时流传的道教《太平经》,是阐述中国古代社会平等思想发展比较细致的一本著作。《太平经》认为,凡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员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首先认为男女之间平等的,不能虐杀女性。《太平经》卷三十五《分别贫富法》中论述:“„„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此贼杀女,深乱王者之治,大咎在此也。”这是说女性与男性一样是有生命的人类,而“人命最重”,所以他反对虐待和残杀妇女。这一反对虐杀妇女上的思想,在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道路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其次认为社会成员之间也是平等的。《太平经》认为社会成员自有所长、各有所短,每个人在社会中担任着一定的位置,各尽所能,相互补益,所以应该平等对待每个成员。

《太平经》对男女平等思想的发展和承认每个社会成员的作用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太平经》又将人分为九人:神、真、仙、道、圣、贤、凡民、奴婢,认为社会成员还是有阶层划分的。也就是说,《太平经》主张的社会平等还是没有冲破封建等级制度,我们认为这种社会平等思想只能是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的空想罢了。

四、明清时期的社会平等思想

明清时期是封建集权统治从顶峰走向衰落的时期,这时期社会上仍然以“三纲”、“五常”和“君子”、“小人”区分人与人之间的阶层、高低贵贱。同时,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使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比较激进、突出的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民主、平等的思想家和著作。

1、李贽的社会平等思想

李贽基于对儒家传统和道家学的批判以及理想社会的构想,在面对“三纲”、“五常”的现实社会人际关系中提出了社会平等的思想,并深入论述了多方面的平等。

(1)“正夫妇”的观点。李贽反对当时主流社会“三纲”中“夫为妇纲”的思想,

认为夫妇关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夫妇,人之始也,„„”、“夫妇正,然后万事无不出于正矣” ⑤,夫妇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

(2)男女平等的思想。针对“妇人见短,不堪学道”的思想,李贽批判说,人的见识长短是不能以性别来区分的,妇女见识短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礼仪要求妇女“三步不离闺房”,剥夺了她们学习、增长见识的机会,才使得她们相对男子“见短”。李贽在他后来的讲学中还允许妇女听其授学,他为争取男女平等迈开了步伐。

(3)提出男女婚姻自由平等的思想。李贽认为男女婚姻应该打破门第、自由婚配,同时他也赞成寡妇改嫁,大加称赞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结合。他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是属于“异端”,但在现代看来却是进步的、有很大的历史意义的。

(4)圣与众、贤与不肖平等的思想。李贽认为,按照万物一体的原理,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高下贵贱的区别。圣人、侯王贵族并不高贵,也有其卑贱的地方;老百姓并不卑下,自有其值得尊贵的地方。他说:“致一之理,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在庶人可言贵,在侯王可言贱”⑥。

李贽所强调的人们德性的天然平等,是对当时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批判与反抗,相对前面提到的墨子、王符等思想家和《太平经》的社会平等思想而言,李贽的思想更激烈,它触动了封建等级制度,因而是具有战斗性质的。

2、唐甄的社会平等思想

唐甄在他的近代市民社会思想中,也阐述了关于社会平等的思想。他认为万物是平衡的,所以作为社会中的人,也应该是平等的。他引用了万物均衡的观点,得出了人生而平等的观点。他认为,“人无贵贱”、“ 人之生也, 无不同也”,即使是圣人, 也“与我同类者也”,认为贫贱的人也能成为圣人。同时与李贽相类似的是,唐甄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夫妻也应该是平等的。

唐甄处于明末清初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平等思想是具有启蒙意义的。他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政治上的君臣、臣民平等,在社会伦理上的则男女应平等。唐甄与李贽一样,勇于向当时的封建统治挑战,比李贽更进步的是,唐甄还提出提出了建立新的君臣关系、君民关系以解决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不平等的方法。唐甄的平等思想比起之前和同时代的思想家都要突出和鲜明,他天赋平等的思想与近代西⑤

⑥《李贽文集》,载自: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第49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引自:《李氏丛书·老子解下篇》.

方的一些启蒙思想相似,体现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社会崛起,城市平民阶层的要求。

五、总结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一些思想家的著作和论述中提到过社会平等思想外,从南北朝至唐朝时期迅速发展壮大的佛教的所提倡的众生平等其中就包含了社会平等的思想。在隋唐宋朝时期,社会经济生产繁华,政治风气相对清明,赋役相对宽松,新的用人制度科举制的兴起给了知识分子和下层人士参与政治、摆脱命运的机会。文化上唐诗宋词争奇斗艳,但是却没有出现太多类似其他时期的追求不平等的思想。当时追求不平等的民众宁愿选择出世入佛门的方式。佛教宣扬“众生皆平等”,正符合一些这些追求社会平等的人,所以在这一时期,佛教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相当辉煌时期。

在上述的一系列的比较与论述中,我们可以多少发现一些联系,也就是说,之所以会产生追求平等的愿望和思想,往往是因为当时社会比较动荡不安,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突出,平民百姓生活疾苦,现存的不平等被统治者认为理所当然,遭受不平等对待的群体无法寻求有效的平衡机制等等原因。另外,这些思想的出现和形成,往往都以其他学派或当时的主流思想为抨击对象,在批判中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唐甄更甚,在提出观点后并试图找出解决的方法。由于受到社会水平、视野和见识、时代等因素的限制,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我们必须给予这些思想家高度的赞扬和肯定,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一大笔思想文化遗产,并仍我们现今的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篇四:《中国古代优美的诗句》

1、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中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8、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1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3、所谓伊人,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1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9、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2、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2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3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3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33、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34、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3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3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3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3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40、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41、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篇五:《中国古代教育名言》

1、学然后能行,思然后有得。

2、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3、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中国古代教育名言

4、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5、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立本处以易简为是,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7、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咸无焉,为众人。中国古代教育名言。学,行之乃见,至其疑处,始是实疑,于是有学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1、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遇,而终于愚矣。

12、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教之,示以好恶有常。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否则辍”。()

15、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

16、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1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9、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33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