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意大利移民】
篇一:《电影《可可西里》观后感》
电影《可可西里》观后感
记得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可可西里”这个词,听着就感觉应该是个美丽神秘的地方,当陆川导演拍摄了电影《可可西里》就迫不及待想去一饱眼福。最近在一堂环境法课上,陈老师给我们放映了这部电影,时隔多年再一次观看,又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现今可能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的增加,随之有了更深、更多的感触和想法。
《可可西里》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在可可西里。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不过随着欧美市场对莎图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 整部影片像一则新闻报道,以一个随队采访的记者的角度,讲述了在美丽寂寥的可可西里,由于一群盗猎者的闯入,保护站的巡山人员被其杀害,藏羚羊的保护者死去,因此藏羚羊群惨遭屠戮,巡山队员连夜紧急出发,寻找那群可恨的盗猎者,可他们却如同鬼影般忽然消失在稀薄的空气里,只剩下上百只被剥去皮的藏羚羊,巡山人员继续追踪着。在整个过程中他们要跟盗猎分子作战、跟环境作战、跟贫穷作战„„反映了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挣扎和人与自然的相互抗争。
在《可可西里》中,我并没有看到多少活着的藏羚羊,看到的大多是藏羚羊的尸骨和皮毛,可以看出它们的生命是以一种多么粗暴的方式被剥夺的,秃鹫还在啄食着已经不新鲜的骸骨,扑扇着翅膀。这是人类的杰作,我无地自容。忽然觉得,从未为自己身为人类而这么惭愧过。 不过《可可西里》并没有让我对人类悲观,它还讲述了这样一群人,日泰队长和他的巡山队员,他们是一群平平常常的人。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与偷猎者做生死较量的巡山队员的条件实在是太简陋了:几把破枪、几辆破车、几件破衣,面对随时出现的流沙,面对同样装备的偷猎者,甚至连治病的钱都拿不出,可是就在那样的待遇下仍然不惜自己的生命守护藏羚羊。面对生命的脆弱、生命的抉择,他们更多的是无畏的勇气,兄弟间浓厚的情意,及他们对可可西里执着而坚定的爱。他们保护可可西里的道路是那么的艰难,无论他们的前方是多么危险,他们的脚步依然坚定,在与盗猎者循环往复的交战中,他们是胜利者。我们应该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他们,更应该献给那些为此付出生命的英雄们。
不过他们为了继续巡山的经费,为了救垂危的弟兄,偶然也会卖收缴来的藏羚羊皮。我清楚地记得日泰队长的那句话:“见过那些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脏得很,但他们的心特别干净。” 他们中会有人死,死在无际的风雪中,阴险的流沙里,或是盗猎者的枪下。对于巡山队员来说,死亡、痛苦、寂寞已使他们变得更加坚定,更加坚毅,子弹可以穿过他们的身躯,但永远不能穿透他们纯净的灵魂,因为他们知道,保护可可西里的道路是艰难的,但是信念永远是光明的。或许正因信念是生命中与一切困难挫折抗争的动力,就如在每次的地震等灾难中,我们看到那些受难者坚强地挺过来也应该就相信信念的强大力量了。
巡山队员和盗猎者之间就是一对矛盾的群体,枪口对着枪口。那些偷猎者本身也是一个悲剧,其实我们不能一味的批评他们无良,也许他们家里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无可奈何。在生与死,在人与动物之间,他们不得已选择了这条路,我们能指责什么呢?这是一对社会的矛盾,已经超出平常人思考和解决的范围了。但是,人和动物决不是必然矛盾的。他们是我们的朋友,而且从来没向我们索取什么,我们却要了他们的命,难道生死朋友是让朋友死而自己活吗?
影片中的马占林是一个具有社会代表性的角色,对这些人,我抱有更多的不是同情,而是悲哀。我悲他们内心的信仰的丢失、我悲他们道德伦理的遗落、我悲他们为贫困所迫竟将宝贵的生命践杀于手中。他们不但夺去了美丽藏羚羊的生命,同时也夺去了自己生命中的信仰。从马占林得意的“我是这一带剥皮剥得最快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本该让人不耻的犯罪行为,竟在贫困的驱迫下,为了生存而成了众人的追逐。影片对于马占林的人物刻画无疑是成功的,但同时引起我们有关人文的反思却是无穷尽的。对于凡人,如果连生存都得不到保障,伦理将不复存在。然而,人的堕落或许有诸如贫困的环境因素,但这必然不是全部的原因。当一个人为了逃避某种痛苦,放弃了内心的信仰时,就等于放弃了自己,成为世间的猛兽。 信仰——坚持的源泉,与“马占林”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巡山队员们。这一处理加强了《可可西里》的思想性,足以震撼任何一个观者的心灵,使一个具有信仰的普通人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在加入巡山队之前,他们其中也不乏生活优越者。但是,为了美丽的可可西里,他们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每次“要活着回来”的巡山队。从影片开头巡山队员被杀的那一幕中,我们已经得知双方力量对比的悬殊,明了为实现信仰必须付出的代价。
我觉得《可可西里》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真实。生命—— 藏羚羊的生命,人的生命。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看过这部电影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所思考。的确,有关可可西里的电影200字影评。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难道动物的生命低贱吗?我们不应该再仅仅是观众,即使不能亲自参与保护藏羚羊的队伍中,也应该懂得:对于环保,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还要同许多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不法分子作斗争。对于那些为此付出心血的人们,我们要心存感激。我们人类是愧对于大自然的,所以我们要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现实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都被我们人类肆意的践踏和破坏,如果人类不控制自己的欲望将迟早会自取灭亡,我们应该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一个人的义务,我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创造我们的美好家园。
《可可西里》阐述了一个生命与死亡、信仰与永恒的轮回,给人以无比的震撼,是一部感人的文艺片,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教育片,它唤醒我们心中那久违的良知,去拯救那些无辜的野生动物;激发我们内心的怒火,与盗猎者作殊死的搏斗;它引发我们对脆弱的生命的思考,生与死竟会如此的不堪?看完全片,我才了解导演陆川为什么说:“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 所以,别人看来恐怖而狂躁的可可西里,在他们眼里却是名副其实的“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
巡山队的每一个人,都坚定地相信他们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都有了对“可可西里一定会受到更好保护,更加美丽”的确据。信仰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中,所以,他们不会因为困苦的生活麻木或迷失;也正因为有了信仰,他们才有了巨大的希望,有了为之奋斗的坚强意念,从而生成了强大的人格、精神力量,做到了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其实的确如此,我们在生活中不免也会常常遇到一些挫折、人生的低谷,但是没有什么是跨不过去的,只要心存信念,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到时候就会发现原来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作为观众,我故然为巡山队队长的结局感到沉痛。但是,仅以自己的立场断定他是不幸的,也未免过于主观了。在我看来,这或许是日泰最期望的结局。作为一个战斗者,他以不屈的姿态和自然环境、贫困、偷猎者战斗了一生,最后,在他挚爱的土地上,做出最后一次关于生存的挣扎,找到了“战士的归宿”。此时此刻的日泰,所散发出的强烈的生存与信仰的和谐统一,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可比的,这也许正是其他队员一直探寻的境界,也或许就是人生的真谛。
篇二:《影片《可可西里》观后感》
影片《可可西里》读后感
在这周星期天观看了《可可西里》电影之后,感想很多。
影片《可可西里》由陆川导演的根据一些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讲述一群巡山队保护藏羚羊的经历的纪录片,讲述了人在绝境中的生存的挣扎和绝望与人和自然的相互抗争,也使我们得到了自然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保护。有关可可西里的电影200字影评。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一说为“美丽的少女”,以发音不同而异),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可可西里,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平均海拔4.6千米以上,它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藏羚羊的自然保护区。在这个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人自发地加入到保护藏羚羊的队伍中,他们终年奋斗在保护藏羚羊和打击盗猎者的战线上,为此,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家庭的快乐,甚至是生命。这便是影片《可可西里》的主要内容。
《可可西里》中的一群巡山队为保护藏羚羊而身陷绝境,他们的处境都令人了解和同情。无论是“好”或“坏”的一方,他们都是生命,都有活下去的欲望和权利。只是有些人为了生存要保护环境,有些人为了生存要破坏环境,如那些剥皮藏羚羊皮为生的牧民。陆川平等地面对他们,抛弃了任何高高在上地道德和判断。使用的镜头很简洁,也很冷漠。它告诉我们,在可可西里,生命的无常,人的渺小,理想的无奈;人与自然关系是如此的微妙与脆弱,当两者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之后,自然便会实施无情的报复。陆川用它独有的镜头,以第三者
的角度,完整的描绘了可可西里的真实与恶劣。在角色的表现上,《可可西里》更加表现出了难得的生活逻辑上的真实,避开了假想、虚构。《可可西里》的力量实际上就是真实的力度,它有效地表现了人在特定环境所表现出来地复杂性及人性中本质的部分。陆川以记录的手法真实的描绘出人性与生命这一思想主题,并使这一主题更加深刻、耐人寻味。
可可西里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自然以无人区的方式表露在人们的面前,让人意识到自身的渺小。控制与改造自然这些豪言壮语,在可可西里面前,暴露了人类的可笑。人为了自我生存,只有被动地去适应它,这就使得人性、生存与道德,在这样的环境中,起了剧烈的冲突。影片中,给盗猎分子剥羊皮的马占林,他剥羊皮的技术最好,剥一张五块钱。“他们问他‘为什么干这个?’,他的回答是 “原来放牧,养羊,养牛,后来没有草地了,牛羊活不下去了,人也活不下去了。”这是巡山队与 盗猎者的黑白对抗中,他是个卑微的人物,他本能地挣扎着生存。他做任何事情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生存,沿袭自己的生命,如此而已。就连片中正直高大的日泰,在这种残酷的生存法则之下,也像普通人一样。他为了队员的生存而卖羊绒,对捕鱼者随意的罚款,为了查出偷猎者而对被获的偷猎者同党近似疯狂的殴打。这些人性中对生存,道德方面本质的反映与透露,更是陆川揭示的观众还要观众去深思的。他们的这些行为,丰富地表达了他们内心世界地感受,也传递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可可西里》中充满了死亡,充满了对生命的叩问。最为壮观的
一场死亡是寂寂的荒原上日光之下,上千只藏羚羊的白骨安静地躺着,冰冻的白骨显得那么的无助。黑色的秃鹫啄食着粉色的肉。巡山队员们沉默无语,因为任何语言都失去力量。它们被葬掉,挤在一个大坑里,每一个心脏的温度也跟着埋葬。再壮阔的生命还是脆弱的。羊是如此,人也一样。刘栋陷入流沙,缓慢而不可抗拒地往下沉,挣扎着直到绝望的吼叫声响过,直到最后一丝呼吸也被淹没,镜头定格然后拉远,沙地上一丝痕迹也不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可在这沙土之下,明明有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埋葬于此。生命是多么庄严神圣,可在可可西里失去却如此轻易。在这我们感受到的了大自然的残酷,人的渺小,生命的易碎。可可西里,像玫瑰,美中带刺,暗藏杀机。
电影《可可西里》寓意深远、耐人寻味。通过该片,我开始慢慢懂得了藏族人民的生存状态,他们用自己的生存来捍卫人性的光辉,生命的敬畏。为了生存的希望而努力挣扎,永不放弃,不管它多么渺茫。 《可可西里》所展现出的对于人的深层的探索,对于人性,生命的叩问,都值得我们这一批生活于温暖日光下的青年多多地加以思索。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更多人生与生命地真谛,更加坚定地去寻找自身,实现自身地价值。
篇三:《电影可可西里观后感》有关可可西里的电影200字影评。
从《可可西里》走进纪实类电影有关可可西里的电影200字影评。
什么是电影?现代人已经将电影作为一种消遣,生活中的一部分。电影是一种艺术,是一次表达,是一串长长的胶卷,是蒙太奇,有人说现代人的生命得到了延长,因为电影给了我们另一种生活的体验。电影有它的理论,有不同的类型,纪实电影理论的支持者们认为只有通过影像和声音记录现实,是物质现实复原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电影。正如安德烈·巴赞说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克拉考尔说的“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纪实类电影的导演们只是用他们的摄像机记录画面与事实,将物质世界完整呈现。
世界的纪实类电影的产生是在二战后期。最早的纪实类电影如默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等,但是被认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是美国弗拉哈迪于1921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奴克》。记录电影什么时候才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呢?1948年,布鲁塞尔举行的“纪录片世纪大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的四十几位纪录片代表下的定义是:“纪录片是以各种记录方法,用胶片录下,经过诠释后的现实的各个层面,诠释的方式可以是正在发生的事物,也可以是忠实而有道理的重演发生过的事实;其目的在于透过感性或理性的管道去激发和加强人类的知识和认识,并真正提出经济、文化和其他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其实中国的纪实类电影理论是直到80年代才产生,在这之前,中国的传统电影理论是三位一体的,即: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戏剧性的叙事,蒙太奇的剪接手法。而在当时80年代初,最迫切需要的是注重理论问题的提出与讨论的时机,要求精而少的电影理论,要求引进外国理论当初符合这一迫切要求的就只有纪实电影了,事实证明纪实类的电影在很多方面都颠覆了原来的电影观点。但是纪实类电影又有一点分类,它又分为:纪实型,创意型,政论型,访谈型,讲话型等不同类型。《可可西里》应该是属于创意型的。
首先从选取的材料上来讲,纪实片选取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可以原封不动,也可以经过稍加改编,总之“事件基本上保持自己的全部特征,独特性和真实的暧昧性”。陆川选取的材料是一直保护可可西里的志愿巡山队,一群血气方刚的汉子,他们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藏羚羊与偷猎者周旋。而在现实中也有这么一只巡山队,现实中的偷猎分子也很猖獗,肆无忌惮的捕杀藏羚羊,致使
藏羚羊的数目急剧下降不到一万只,这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影片中记者跟随日泰的巡山队想要报道保护可可西里藏羚羊的真实情景,但最终巡山队的成员都以悲剧的结局告终。现实生活中是这支巡山队因为资金原因不得不解散,虽然陆川导演没有严格的遵循事实,但是原型还是在的,材料毕竟是真实的。约翰·格尔逊在《记录电影的首要原则》一文中说:“迄今为止,我们把所有根据自然素材制作的影片都归入纪实电影的范畴。是否使用自然素材被当做区别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关键标准,凡是实地拍摄的影片都被称为纪录片。”
这部影片在拍摄地的选取上进入到可可西里实地取景,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美丽而又神秘嬗变的可可西里风光,浓郁藏族气息的建筑,能歌善舞乐观豪爽的藏族汉子们这一切都通过镜头呈现在我们眼前。纪录片的几大特点之一就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上去,而不是将景色挪到摄影棚中来,事实上纪录片几乎不在摄影棚内拍摄,运用的技巧的摄影方法也较少,演员随意转换位置,这就需要摄影师顺势移动,对画面构图敏锐的感觉。在这一点上《偷自行车的人》极为显著。18世纪意大利的破败的小街,酒馆,妓院,吵闹的,肮脏的,摄影机都毫不避讳,将最真实的样貌展现于世人。《三峡好人》三峡民工聚集地,工地,《小武》中的较为畸形的一半农村一半城市的“开发区”景象。实地取景,就像将观众带到某一个地方,切身去感受,是给观众另一双眼睛。
给纪实类影片最高的评价莫过于说这个影片是导演出来的,这是对导演,对摄像,对整部影片的最高的赞美。故事片中讲究的是场面调度,演员的一步一动,一颦一笑,都有特定的点,摄像机的位置角度,都在导演的掌控之下,演员被摆弄,而纪实类影片恰好相反,演员随意移动,摄像机调整好自己的机位以捕捉到最好的镜头,于是我们有时可以真实感受到摄像机的移动,即画面的不稳定晃动。当然这对于摄影师来讲也是极大的挑战,需要极强的应变能力捕捉能力。于是贾樟柯在谈论到《小武》的成功时将极大地归功于摄影师。
演员也是货真价实的,他们可能没有出色的长相,如可可西里的日泰,但是他脸上深而老的皱纹凸显出来的沧桑是任何化妆品都无法画出来的;他们可能没有绝佳的气质,如三峡好人中俄男主公韩三明但是他身上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善良朴素,倔强坚强是一般演员无法企及的高度。电影中的主人公就像某个路人甲,但正是这样缩小了与观众的距离感。演员们也普遍采用方言,藏族汉子们用藏语
对话,唱歌,三峡好人中的四川话与陕西话相互交替,人们最熟悉的最能勇于表达自己感情的语言就是自己的母语方言。运用地地道道的方言表达,既可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更能够传达出一种真实感。
纪实类影片对于声音也有很高的标准。不用配音,背景音乐极少,用背景音乐也极为讲究,坚持原汁原味现场录音。于是我们听到的是《偷自行车的人》中大街小巷的嘈杂声,吵闹声,《可可西里》中藏人手中的藏铃铛声,和尚喃喃不绝的念经声,偷猎者剥皮的催促声,可可西里呼啸的风雪声,燃烧藏羚羊尸骨的炸裂声,无情的枪声······这种真实到震撼人心的声音,有助于带动观众的情绪,更好地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纪实片导演将故事搬到荧幕上会有他的目的,导演的要表达的主题通过所选取的材料,摄影手段,剪辑手法,适当设计的台词等等向观众传达,这就需要观众通过这些来与作者沟通。选取的材料不讲究来龙去脉,因此需要观众通过很多细节来构想前因后果。可可西里选取的材料是由日泰带领的巡山队追逐偷猎分子,在途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小的却足以致命的麻烦,队友哮喘病发,无钱医治,车子无油,弹尽粮绝,没有接应,路途遥远,风雪即将到来,在茫茫的可可西里,死神随时降临······在这困境中,通过镜头的捕捉,主人公的话语来表现人物强大的内心。当无钱医治队友的病时,给刘栋一个特写的数钱的镜头,镜头再对准队长日泰,他坚定的说道“买皮子”,镜头微妙地捕捉到日泰沧桑的脸上愁苦的走投无路的表情。台词更是体现出主人公强大的内心。“我知道卖皮子犯法,但是我现在不会考虑这些,我只考虑可可西里,只考虑我的弟兄们。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脏得很,可她们的心特别的干净。”日泰说这句话的时候,一个全景镜头将茫茫的令人绝望的可可西里收入眼底,然后镜头转向主人公。这一句台词是对队员们最好的赞美,他们就像磕长头的人,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人在困境中要依靠一个信仰支撑。观众只有通过一些细节,并做出自己的思考才能够与作者对话,理解主题。
有很多人对于纪实类电影有着误解,或者说是将分析叙事类的电影的方法来解析纪实类电影。但是这是纪实片不是故事片,导演只是给你一个事实,或者加上些许虚构,如贾樟柯的电影“虚构和纪实二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共同指向一个目的:展现当代中国的真实个体与社会”。纪实电影给你一双眼睛,主题的
把握关键还是观众自己的解读,通过画面、镜头、语言。纪录片中要包含的一定是对客观世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的认识,至于解决影片中展示出的矛盾与冲突是要观众细细品味把握。“不论纪实片直接使用语言表达或是通过造型,通过造型,通过材料的展示来表述;也不论观众是否被要求表达,影片的制作者的态度是否明朗,被唤起的感觉只有一个:影片打开了一个眺望真实的窗口”。
参考书目:
《记录的魔方——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 景秀明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中国电影理论史》 胡克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年
《影视精品导视》 周文 王更新 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年
《记录电影文献500页》 单万里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贾樟柯电影的纪实美学风格研究》作者巫佳熙 网络出版时间2013年3月5日
篇四:《可可西里观后感》
[篇一:<可可西里>观后感]
很久以前就听说<可可西里>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里面所涉及的人性思考令我心生敬仰之意。一直没有机会完整地看一遍,当今天我静心仔仔细细地看完之后,心理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我知道,巡山队的故事,其实就是野牦牛队的故事。日泰的原型就是索南达杰,故事本身有些改动,没动的是高原人的精神。可可西里观后感。当年的索南达杰并不是圣人,身为副书记的他,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的发展。野牦牛队原本是为探索金矿而组建的,当他们看到那些高原精灵被残忍的杀害时,他们放下了手中的铁锹,拿起了qiāng,为了藏羚羊的生命。日泰说,高原上磕长头的人,,但又能怎么办,这一支保护队为了能抓住这些残害藏羚羊的人而一一走散在这沙漠里,到最后都不知道其它人有没有走出这个无人区。
[篇五:可可西里的观后感]
在没有观看影片之前,可可西里对我来说如同香格里拉一样神圣,充满了向往,向往她的美好,向往她的纯净。
“可可西里,中国境内最后的原始荒原。”我绝对不会去触碰那纯洁的雪山,绝不会去追逐那美丽的生灵,绝对不会去践踏流淌的河水,绝对不会去阻挡匆忙的风沙。
在影片中给我最大感触的莫过于人性的思考。人类的贪婪能战胜一切,残忍的忽视生命的价值。我们总是对生命充满了无上的崇敬之情,当你看到那漫山遍野的藏羚羊的尸体时,你会不会对佛说的“众生平等”产生怀疑呢?为什么看到那一个又一个生灵倒下时,有人笑有人会流眼泪。是的,地球在不停的转动,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邪恶之所以让人深恶痛疾,是因为正义是它变的卑微。
在影片中,我始终不明白的是是什么力量让可可西里的守护者,面对死亡,寂寞都不退缩的到底是什么。影片中的阿旺在山上独自守护了3年,当看到他望着远去的车还在举着他的双手时,我想危险和寂寞对他来说,他更怕寂寞。
如果说生命的崇高让他们义无返顾的话,可每次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都是用生命做赌注的,他们怎么换奋不顾身呢?人类的自私与无私在此表达的淋漓浸透。想起席慕容的一句话“对于这个美丽的世界,知道的太多了以后,也必然会爱的太多,担忧的太多。”
人类已经是一种很孤独的动物了,如果没有那些鸟语花香的陪伴,那我们活着还留恋什么,不会是变成沙漠的地球吧!“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藏羚羊从1000万只到现在的3万多只,又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人们贪图的享受,总有一天会为之付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在已响彻大地,可我们不知道的杀戮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现在看着影片,因感动和气愤而流泪,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因人类的残忍所付出的代价而流泪。
可可西里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我想她的美丽不仅在于她的神秘,更重要的是她换醒了我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篇六:<可可西里>观后感]
可可西里位于青海省北部,是世界第二大无人区,在可可西里有许多动物频繁的活动,尤其藏羚羊居多数,可是多年以来偷猎者疯狂偷猎使藏羚羊的数量迅速下降,至今才恢复到三万多只。
<可可西里>这部电影主要讲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中偷猎者肆意杀害藏羚羊,并把身上的羊绒割下来,藏族人民和青海人民自发的组织起保护藏羚羊的巡山队和偷猎者斗志斗勇的纪实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巡山队员被偷猎者抓住,偷猎者跑到这位队员的车上,追着羚羊跑,偷猎者的火qiāng手无情地拿着机qiāng扫射奔跑的羚羊。看到这里,我觉得偷猎者实在是太可恨了,真是一个个没人性的野兽。如果把他们自己的亲人放在那里“qiāng手”会扫射吗,其实都是利益的诱惑。
在片子中还有一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日泰的队伍行进在暴风雪中,他的队员一个个都不见了,到了最后只有队长和记者坚持着走了出来。
巡山队员们面对凶险的自然灾害,不顾自己的亲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保护藏羚羊的危险工作之中,让我们由衷的感到敬佩,他们是大自然的守护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