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意大利移民】
篇一:《李白之死》
李白之死
【摘要】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
【关键词】李白 采石矶 醉酒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从青年起,李白就怀有“济苍生,安社稷”之宏大抱负,并为理想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希望建立不世之功。他鄙视蓬间雀,没有凡夫俗子那种垂涎欲滴的权利欲。他自由自在,毫无拘检,无为而达。他在茶楼酒肆“天子呼来不上马,自言臣是酒中仙”,他在金銮殿,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都是这种心态的反映。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以囊括宇宙、席卷八荒的气概,以“惊风雨、泣鬼神”的笔姿表现出恢弘的志气和飘逸的风格。
我之所以喜欢李白,不仅是喜欢他的诗词,更因为他晚年生活的地方正是我出生的地方。小时候我就踏着李白的足迹,访过天门山、游过桃花潭、登过大青山、更到过他“捞月落水、骑鲸升天”的采石矶。
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
而据我的考证,在第三种说法的基础上更加详细。现在的采石矶在唐朝属于当涂县,“矶”为江边的悬崖,在长江之上有三个石矶,既湖南岳阳的城陵矶、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江苏南京的燕子矶。采石镇在马鞍山市西南七公里处,是濒临长江的一个小镇。小镇东边有一座山石嶙峋、山树青翠的小山,这就是采石山,这座山也叫翠螺山,就像一个大大的翠绿的田螺卧在江边。我曾登上山顶,上面是一大片平地,李白就是在这里对月饮酒。从晚唐开始,就流传这样一种说法:李白穿着皇帝赐的宫锦袍,游采石,因醉入水捉月而死。或说他下水后骑鲸仙去。所以后人题诗云:“谪在人间凡几年,诗中豪杰酒中仙。不因采石江头月,那得骑鲸去上天。”在白居易的《李白墓》诗中曾
写到:“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现在那里还有李白飞天的雕像和一座“捉月亭”,我仿佛看到了李白坐在那里“对酒当歌”。 李白人称“谪仙人”,是人间未有的天才,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一个以生命写诗的人!赴江流岂不是李白独特的“回归”!
参考文献:
中国李白网
360百科
篇二:《李白杜甫 白居易 答案》
高一语文课案——诗仙李白 答案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
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
亭。 天宝初年, 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 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 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贺知章读到《蜀(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5分)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解析:此题(1)小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分析炼字的表情达意。因而,分析时,要写“空”字在抒发情感上的作用和表现主题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翻译下面两段文言文
旧唐书·李白传
译文: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年时就有超群之才,志向宏大,气度豁达,逍遥而有超然出世的心境。他父亲做任城尉,全家就在那里安家。李白少年时与鲁中的几个书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逸在徂徕山,纵情欢歌豪饮,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外出到会稽游历,与道士吴筠隐居在剡中。不久唐玄宗诏令吴筠去京城,吴筠把李白推荐给朝廷,朝廷派使者召见李白,并让他与吴筠一起待诏翰林。此时李白已经嗜好喝酒,天天与几个酒徒喝醉在酒店里。玄宗谱出曲子,要编制乐府新词,急忙召见李白,李白却已在酒店醉倒了。召入宫中,用凉水喷洒他的脸,醒来后,立即叫他提笔作词,很快就写出了十多首,皇帝很赞赏他。李白曾经沉醉在宫殿上,伸脚叫高力士脱靴,因此被贬斥而离开了朝廷。于是他浪迹江湖,整天喝酒。当时侍御史崔宗之被贬官到金陵,常与李白一起饮酒并做诗唱和。他们曾经在月明之夜驾着小船,从采石到金陵。李白穿着宫锦袍,在船上极目远望,纵情笑傲,旁若无人。当初,贺知章见到李白,赞赏他说:“这是天上贬下来的仙人啊。”安禄山起兵叛乱,玄宗逃到蜀地,在途中任用永王李璘作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李白在宣州请见,于是征召他为李璘的从事。永王图谋造反,起兵失败,李白因此获罪而被长期流放在夜郎。后来遇到大赦,才得以回来,最终因为饮酒过度,醉死在宣城。著有文集二十卷,流传于世。
1
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每当玄宗要授官给李白时,杨贵妃总要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街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让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
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李白著有文集二十卷,流行于世。有人说,李白,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代玄孙
高一语文课案——诗圣杜甫 旧唐书·杜甫传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徙】迁徙,搬迁
对应译文: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阳人,后来搬迁到河南巩县。曾祖父杜依艺,官位最终到巩县县令。祖父杜审言,官位最终到膳部员外郎,另有传记。父亲杜闲,官位最终到奉天县县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不第】科举考试不中 【奇】意动用法,认为……奇妙
对应译文:杜甫天宝初年应考进士没有考中。天宝末年,献上自己写的《三大礼赋》。玄宗认为这赋写得很奇妙,就召唤他来考作文,并授给他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
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宵遁】在夜间逃奔 【谒】拜见 【拜】授予官职 【明年】第二年 【出】使……离开 【关畿】京城地区 【踊贵】变得很贵 【采梠】采集橡栗
对应译文: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陷京师,肃宗在灵武征兵。杜甫从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区,在彭原郡拜见肃宗,被封为右拾遗。房琯平民时和杜甫很友好,当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帅领军队讨伐叛贼,帝准许他。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军队在陈涛斜被打败。第二年春,琯被罢去宰相一职。杜甫上奏说房琯还是有才干的,不应该被罢免。肃宗生气,贬房琯当刺史,从京城赶出杜甫去担任华州司功参军。当时京城地区动乱流离,粮食一下子变得很贵,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县,只得自己背柴火采集橡栗,饿死的儿女有几个人。一段时间之后,被召回补任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褊躁】狭窄浮躁 【乃】竟,居然 【以为】认为
对应译文: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奏明皇上让杜甫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并赐给他绯鱼袋。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但杜甫性格狭窄浮躁,没什么气量,凭着恩情放纵不羁。曾经趁酒醉登上严武的坐榻,瞪着眼睛看着严武曰:“你父亲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虽然也是急躁暴戾,却也不认为他忤逆。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枕江】靠近长江 【狎】亲昵 【荡】游逛 【拘检】约束检点
2
【过】访问 【不冠】不带官帽
对应译文: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种竹子,枕靠着长江建造房屋,尽情喝酒,长啸咏唱,和一些田地里的粗野伧夫一起亲昵地游逛,没什么拘束检点。严武拜访他,他有时也不戴好官帽,他就是这样傲慢胡乱。永泰元年夏,严武去世,杜甫就没有依靠的人了。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刺谒】拜见 【旬日】十多天
对应译文:到了郭英乂代替严武镇守成都,英乂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见,就游历东蜀去依附高适。到了之后,适却去世了。这一年,崔宁杀死英乂,杨子琳攻陷西川,蜀中很乱。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但是还没靠岸而江陵就动乱,于是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耒阳的聂令知道这个消息,就亲自划着船去迎接杜甫回来。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对应译文: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一个晚上就死在了耒阳,当时年纪只有五十九岁。李白墓,白居易。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对应译文:杜甫的儿子宗武,流落在湖、湘间去世。元和年间,宗武的儿子嗣业,从耒阳迁走杜甫的棺柩,归葬在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新唐书·杜甫传李白墓,白居易。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对应译文:杜甫,字子美,京兆府人。杜审言生杜闲,杜闲生杜甫。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考落榜,困处长安城中。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对应译文:天宝十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对应译文: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
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如果能让我丅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
对应译文: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部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①,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李白墓,白居易。
对应译文:杜甫和宰相房瑁是平民时的朋友,房官当时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太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叉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粟为生。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 对应译文: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常常喝醉酒以后站到严武的床上,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么个儿子。”严武为此心中怀恨。有一天,他想杀掉杜甫,就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他的帽子被门帘钩住了三次,旁边的人跑去报告严武的母亲,他母亲尽力阻止此事才算罢休。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瀑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对应译文:崔旰等人内乱时,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对应译文: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
3
人们都很同情他。杜甫的墓在岳阳。他有集六十卷,都流传到今天。
高一课案——白居易
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恼十分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旧唐书·白居易传
注:①谠言:正直的话。
[附参考译文]
白居易从小就聪明过人,胸怀博大。他在十五六岁时带着一册自己的文章,向著作郎吴地人顾况自荐。顾况善文,不过性情浮躁,看不起别人,后辈的文章没有合他心意的。看过白居易的文章之后,顾况不由得把白居易请上门并友好地会见他说:“我以为文人已经绝迹了,没想到遇见了您。”白居易文辞富丽华美,尤其擅长于写诗文。他写的上百篇诗歌,都含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的弊病,补救政事的缺陷,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这些诗文)也常常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元和二年十一月,征召白居易到翰林做学士。三年五
4
月又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爱好文学的君主,破格提升自己,(因此)要用平生所学得的知识,上报君主的恩遇。
白居易与河南的元稹交好,元稹由监察御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奏疏呈上后没有回音。皇上又要封河东人王锷为宰相,白居易劝谏说:“宰相是皇上的辅佐大臣,不是贤良的人不能担当此职。王锷强令他人供给物品、搜括百姓钱财,并以此来求得恩泽,不能让天下人认为您是得了王锷的进奉而给他宰相的职位,(这样做)对圣朝是很没有好处的。”(皇上)这才取消了(让王锷当宰相的想法)。
皇上下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上奏章(阻止此事)的人有十分之七八,白居易也当面向皇上谈论(自己的看法),言词十分激切。不久,他又请求停止河北用兵,(奏章)长达数千字,其中有很多话是别人不大愿意说出口的,(这些意见,皇上)有很多都听取采纳了。只有劝谏不要任命承璀一事,因为言辞过于激切,皇上很不高兴,并对李绛说:“白居易这个小子,是我一手提拔而有了名位的,但对我却这般放肆,我实在有些忍不住了。”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之所以冒着死罪,事无大小都要直言进谏,大概是因为要报答您大力提拔(的恩泽)罢了,决不是轻易进谏啊。陛下要想广开谏诤的言路,就不宜阻止白居易进谏。”皇上说:“你说得对。”从此,(白居易的劝谏)很多都被皇上听取采纳。
篇三:《湮灭漆园》
湮灭漆园
耿立
一
我一直对我居住的小城有一条街叫南华心存疑窦,曹州一向是血勇之地,它和秋水文章似有隔膜。后来我在翻读史籍时终于获知:“庄周隐于曹之南华,著书数万言,后人称《南华经》。唐贞观二年建祠州北,名南华观>”(《曹州府志-人物志》)。
唐时曹州下辖冤句,鄄城,离狐等县,黄巢出于冤句,王仙芝出于鄄城,南华则在离狐县境。
唐代的皇帝姓李,按陈寅恪先生考证,本是胡人血统。然而为取得统治汉民族的合法性正统性,便拉来道家李耳为始祖,于是同为道家的庄子便被唐玄宗诏号为”南华真人”,天宝元年并将曹之离狐县改为南华县。对封建帝王私自更改履历档案的戏法,不妨一哂了之,但庄子何辜,他一向视人间的名利,富贵,情欲为锁枷,他幻化成蝴蝶,幻化成蹄马,幻化成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鲲鹏,然而死后却被供奉起来,作为他所抨击的喧哗着不义的富贵和权势的陪衬。
在《庄子-至乐》篇中,庄子妻死他则箕踞鼓盆而歌,而庄子到楚国时路遇一个骷髅,夜晚把骷髅当作枕物安卧,夜间有一对话,庄子想让司命之神还骷髅以生命,赐他以肌肤,遣他回乡,与妻子儿女朋友聚。然骷髅却不愿重受人间之劳。确乎,人生身如幻泡,争争斗斗,沉溺于欲望的杀伐之中,划地为牢,庄子并非厌世,他渴望的是人世终极的自由,中国古代有寝眠安于榻上为小休息,死亡为大休憩的说法,我所尊崇的鲁迅挚友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也有这种观点。庄子不奢谈肉体,沉重的肉身使灵魂受累,庄子不奢谈社会,社会本质上就是人的桎梏,哪怕那是一个宣扬崇高的社会,庄子不奢谈正义,也许他隐隐觉出,正义兴许就是对人的另一种合法而堂皇的掠取。
后来我见到一份资料:庄子漆园故址就在东明城东二十里裕州屯,《史记》载:“周尝为蒙漆园吏”,我知道庄子垂钓的濮水是流经我所居住的地域的,只是后来湮灭,在我出生地西十五华里有一个古老的村镇:临濮,那是城濮之战的地方,历史的风烟已去,只有古老的村镇和成语退避三舍留下,白骨风化了,鲜血掩去了,临濮,我们可以想象,那是水边的村子,水流汤汤,兴许庄子曾在那里休憩过呢。
我常想是什么促使庄子做这个乡一级看园子的小吏?从性情上说他向往的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大自由,是为了免妻儿于冻馁还是漆园的风光不俗?庄子的确十分穷困,住在”穷闾陋巷”,靠织草鞋度日,然而”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他们是说楚王想让庄子执掌国家大权;
濮水之上的庄子头也不顾,依旧手持鱼杆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楚王无比珍重,用精美的竹盒盛着,用丝巾裹者,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这只龟,它是情愿死之后留下一把骨头让人把它珍藏起来,供奉于庙堂之上呢?还是更愿意活着在泥里快
活地拖着尾巴爬呢?”
两位使者说”当然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爬了”
庄子说“那请便吧,我还是拖着尾巴在泥里快快活活地爬”
凭庄子的智力,他若出仕,决不仅仅只做到一个管理园 的小吏。庄子向往的是自由意志的充分表达,超然物外,不为世事所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之上。在濠水的桥上,庄子与惠施游玩的对话,与濮水钓鱼,被后人称之为:濠濮间想而被后人怀恋。
庄子见一队白鱼游过。他说”修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
惠施分辨”我不是你,诚然不知你知道鱼的快乐;你也不是鱼,那么,你不会知道鱼的快乐,这也是很明显的。”
庄子说”那我们就从头说,刚才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句话,就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问我的,你问我是从那里知道的吗?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之上知道的”
抛下濠濮间想,话多了,且让我们到裕州屯寻找漆园故址去。
二
在世纪末的冬天,雪意酣畅,裕州屯静静地卧在苍茫的黄河冲积平原上,大雪在覆盖,隐蔽,或者是拒绝矫饰什么?冒着近百里齐奏的白雪音乐,我寻找什么呢?是一种祭奠?还是一种朝拜?
普普通通的民居,在雪下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树干的淡黑象是水墨的写意,但一棵巨冠的老柳树予人的却是沧桑,白了须眉,白了腰身,我寻了几户人家,他们对我的举动非常疑惑,雪天造访漆园故址?很多人摇头不知,有的则说我是不是觅宝?他们说城里人是精着呢,总想从乡下人手里骗掠东西。我有点不知以哭对之还是以笑对之,最后一位老人告诉我:南地里有一块石碑,上面有漆园故址几个字。
我握别了老人温暖而瘦硬的手,看一看那巨冠的老柳树,向裕州屯南地走去。
茫茫的雪原上,石碑倒有几处,但都是“某某公””某某夫人”,始终不见一块属于我要寻找的“漆园故址”的石碑,在史料上记载“庄子漆园故址在今裕州屯,城址犹隐约可寻焉。”“明以前有逍遥园,时已颓废”但是雪已经把废墟完全埋住,那稍稍隆起的一片是故址吗?我向着那片凸地走去,雪在我的发际和眉间纷纷飘洒,如漫天的白蝴蝶。
我不知该做些什么,雪若是下在两千年前,那时庄子犹在,我想他一定会是一蓑衣,一斗笠而在濮水垂钓吧?若是有月,若是我也是一个爱庄者,我一定会效法魏晋名士象王子猷雪夜访戴,而雪夜访庄吧,雪夜访戴,从常规的角度来看,未免有悖于情理,但细想,你会觉得这种人生活得才叫真正潇洒通脱,我行我素,任意江湖,万物皆为我所备,本不求目的于世,但凭快意恩仇”乘兴而来。尽兴而返”,大概这就是现在的”过程论”者吧?强调一个人的生活体验,只有在过程中,人才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旨趣和意义。
雪愈是下得浓密,我为自己的胶柱鼓瑟有点好笑,目前人们为庄子的籍贯而争鸣不已,而漆园,在《辞源》也是众说皆备:“《史记》引《括地志》说,在曹州冤句县北,冤句,今山东曹县北。”又云”今安徽定远县,河南商邱县都有漆园,也有庄周为吏的传说”抛开这些吧,松弛一下神经,静静地感受一下雪意,四周一派苍莽,混沌。 我知道现在社会是一个目的性极强的社会,目的把人的生命活动压缩成一个极为逼仄的空间,它使人的深刻存在演变为某种目的的手段。使人画地为牢,把天性束缚在一个有限的目的之中,
人并非不要目的,没有目的的过程是不可能的,重心在于:过程永远大于目的,目的永远无法容纳丰富的过程。忘记过程,就会使我们的思维循者一种三段论的逻辑模式而奔向一个乏味的主题,以至丧失了无限丰富的生命的“本真状态”。有限的目的容易使人变得目光狭小,只有把生命视作一个过程,我们才可能把人的存在当作一个永恒,一个目的消失了,又一个目的紧随而生,终点便再是新的过程的起处。
想此,我捧起一掊雪,为庄子也为这片土地祈祷,此时我的心变的纯净而充实,无论庄子家在何处,漆园又在何方,只要中国的象形字尚存,中国蝴蝶的翩跹依旧,那么庄子为我们筑居的诗意自由的屋舍就一定留存于这片土地之上。
雪象白色的蝴蝶飘舞,我一时迷惑,栩栩然蝴蝶也,还是栩栩然庄周呢。
三
《世说新语-言语》载:简文入华林园,顾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亲近自然,这是一种精神的还乡,让我们忘掉所有的目的,而放纵一下亦无不可,康熙帝曾在京城的北海和承德避暑山庄修建“濠濮间”和“濠濮间想”的亭台。政事之余或者是推却政事,来濠濮间想,没有了案牍劳形,也不见连天烽火。“小鸟枝头亦朋友,流水落花即文章”,拂去嘈杂,静观鱼鸟亲人,倾听松声,涧声,琴声,煎茶声,棋子声,夜蛩声,读书声,雨滴声,雪洒声,与天籁同响那是一个何等美妙的境界,无忧无虑,无羁无绊,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超越了世事和欲念,人在云中走,乘风自来去。这不是一种虚幻,而是一种信念和自由的表达,历时百年,千年,万年而不腐,在本质上,它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对此岸的超越,跨过世俗和功利,走进美和艺术。李白墓,白居易。
漆园湮灭了,留下的是废墟,濮水也湮灭了,留下的是漫漫的黄土,仿佛要赴约似的,我独自一人,在那种苍莽雄大的雪野中 ,我走进了庄子后裔居住的东明县城东北之菜园集乡庄寨村,村后即雪下的黄河和兀立的黄河大堤,雪中的黄河是一种壮美,让人感到从未品味过的苍凉雄浑,黄河是苦难烈性和创造,现在一派苍茫,在雪下埋藏的是涌动,掩去锋芒
的黄河啊。
村里的庄子观,与其说是道观,不如说是祭奠庄子的家祠。内绘庄子彩塑坐像,两侧有联,左为“生于蒙城地”,右为“逍遥漆园区”,横批是“漆园旧泽”。我不是贬低民间文化,我向来也是以底层的眼光打量世事,然而对庄子的坐像和他两侧的对联,我有佛头着粪之感,你尊敬庄子,朝拜他,肃穆他,但不能用你的促狭的眼光丑化他。庄子本质上是一个诗人,他的文章是诗意磅沛的,他的理想是一种诗学。一种唯美的境界,一壶琼浆,一蓬孤舟,一河烟雨,他不象老子,老子有几分狡诘几分世故几分怜悯:世事沉浮,黄粱如梦,福祸相依,如履薄冰,世道艰难,人心险恶;于是,饱经沧桑的老子把世故转化成一种生存的智慧哲学;而庄子则带着几分傲岸和不合作,他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鹏鸟,他在九天之上,他看着许多污秽的猫头鹰在争夺腐鼠;庄子有几分赤子的意味,他拒绝此世的异化,他在艺术人生中感觉到了至乐所在,感觉成了美和自由的一个必具的条件,道在尿溺,日常生活中流淌着诗意和美丽。感觉到了,就是自由就是诗,就是美,这不是如痴如醉的赤子又能是什么呢?
由庄子坐像和对联,我为后人的审美退化而嗟叹,一切的实用理性导致了人的审美的弱视,庄子塑像的俗艳和对联的直白,使我匆匆从观中步出,人说观后的土丘即是庄子墓,我看看紧靠墓后的黄河,说不清一种什么感觉,滔滔东去的黄河的脚下的某个地方,诗意的庄子正静静的安息呢。雪把一切都覆盖了,荣辱与灵光,肉体与尸骨,这片土地上的征战杀伐和日落黄昏,一切就象被雪砌过抹平一样。我想起白居易过荒凄的李白墓写下的诗句:
可怜荒陇黄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雪还是下着,关于庄子的里籍和葬处,人们还会争执下去,有的出自科学理性,有的则是以名人故里而自炫,人们说,庄子钓台就在北面几里的不远处,但我总觉得虚数不少,底气不是很足。
回吧,雪更浓了。
归家后,写成此篇。夜间无聊,翻阅书籍以助困意,偶见《鄄城县志》有“庄子钓鱼台”的一段记载:
“位于临濮乡庄子庙村北0.5公里许。全国十大著名钓鱼台之一。相传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周曾垂钓于此,故称‘庄子钓鱼台’,简称‘钓鱼台’。后人曾在此建庙以祀庄子,其村亦以此名为庄子庙。台上旧有观。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故改为南华观,《庄子》一书改名为《南华真经》。因黄河决口,该台渐被淹没,清末时尚有4亩许一方高地,今已被淤为平地,仅存遗址。”
临濮,是因靠近濮水而得名,我的故乡在临濮下游十几华里,现在也有一条河连着,清新逸人,我真希望我的文章上游坐着的是庄子和诗意的熏染呢。
篇四:《李白墓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李白墓>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诗词全文如下: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李白墓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鉴赏]
七言古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二十八岁。这两句是说,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惊天动地的诗文。“可怜”、“曾有”的词语,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悲愤之情。尽管死后凄凉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诗文永远留在人间,永远为人们所喜爱。
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其充满浪漫色彩的诗作,一方面讴歌了祖国壮丽河山,
篇五:《白云泉阅读答案_白云泉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
<白云泉>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诗词全文如下: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译文]
天平山白云泉边是那样清幽静谥,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山上的泉水淙淙潺流,从容自得。白云泉阅读答案_白云泉翻译赏析_作者白居易。我问泉水,你既然在这里如此闲适,何要奔冲山下去,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
[鉴赏]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