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送别思念诗

| 韩国移民 |

【www.guakaob.com--韩国移民】

送别诗、思念诗区别
王维的送别思念诗(一)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思想感情包含以下四种情况

1、表达的是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和伤感的愁绪。

2、重在对友人的劝慰,激励和关心。 例:《别董大》

3、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表明心志。 例:《芙蓉楼送辛渐》

4、综合型:既有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劝慰警示之意

具体类别包含谢别、恋别、壮别、阔别

送别诗与思念诗从内容上来讲最大的区别在于诗歌内容的对象不同,一个是近在眼前、即将远去,一个是远在天边;一个是实写眼前之人、一个是虚写印象之人

【语言、文化】论王维诗的送别意识
王维的送别思念诗(二)

2009年第4期 齐鲁学刊 NO.4

总第211期 QILUJOURNA[ GeneralNo.211

论王维诗的送别意识

[韩]朴三洙

韩国蔚山大学中文系

摘 要:王维送别情绪的基调,不外是悲伤幽怨,但

随其送别对象和缘起的不同也充分显现出富有针对性、个

别性的种种意识观念,即惜别和思慕、鼓励和期盼、向

往和力劝、同情和慰抚等。这无疑既源于他真诚的人情况味,

又本着他切实的人生感悟。

关键词:王维;送别意识 人情况味;人生感悟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022X 2009 04―0103一03

佛家云“会者定离”。就是说世间相会的人,必有离散之 首先,王维送骨肉亲戚远行的诗作共有7首,其送别意

时。这“离散”应包含生离和死别。人生在世,“黯然销魂

者, 识至为浓烈。试看王维约作于乾元元年 758 大弟王缙出任

唯别而已矣!”[1] P237 ,江淹《别赋》 因而人们无不看

重离

蜀州刺史时的《别

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4] PSll ,诗人【王维的送别思念诗】

情别绪,历代文人雅士也多吟咏惜别之情。尤其是唐人,有 送弟宦游远方,心中无限悲伤忧虑,送至长安郊外,别后又登

别必有诗,以致送别诗空前盛行。王维是个心性温厚、多情 高遥望,不禁为“宦游子”哀伤怨恨,或许难免“一别恐隔黄【王维的送别思念诗】

善感的人,格外重视深厚真挚的骨肉亲情和朋友真情,甚至 泉”[4] P1129.《责躬荐弟表》 之感。诗末“心悲宦游子,何处飞征

“临终之际,以缙在风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

故作 盖”二句。殷殷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流露无遗。王维和其内

别书数幅。多敦励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2] 《王

维弟崔兴宗从小同游,情谊深厚。两人既是至亲,又是挚友,经【王维的送别思念诗】

传》 。可见,他在唐代诗坛上成为送别诗大家之一,决非

偶然 常吟诗唱和,遇到彼此分离,则有形单影只之叹。如其《送崔

之事。王维的送别诗固然带有唐人送别诗的普遍特色,即如 九兴宗游蜀》:“送君从此去,转觉故人稀。徒御犹回首,田园

论者所言:“离别时的诗意被唐人充分地丰富化j,,有依依

的 方掩扉。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岁

【王维的送别思念诗】

惜别,也有拳拳的饯别,更有浩浩的壮别。”[3] P99 但他

既然归?”诗的开头便流露出无限惆怅:年岁渐长,知交殆尽,送

有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其送别诗也就有其独特的意蕴。 君远去,不胜孤寂。这颇有如诗人另在《送崔兴宗》中所谓的

本文拟从王维诗看其送别意识的全貌,以求深入r解其注重 “已恨亲皆远,谁怜友复稀”[4] P101 的意绪,可见其深恐别后

亲情和友谊的性格。 孤独,

依依难舍。此外,此类送别诗句还有《送崔兴宗》“方同

一、惜别和思慕 菊花节,

相待洛阳扉”[4] P101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

古代士人为立身显达、养家糊口或失意漫游、归隐养生, 别》“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4] P292 、《送贺遂员外外甥》

往往辞亲别友,只身远行。然而一旦分手离别,前途莫测,

加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4] P348 等,这些

诗句,异曲同工,

上山遥水远,交通不便,重逢难期。离情依依,别绪难堪,

因 都含有惜别和希望早日相聚之意。

此,悲伤怨恨就成为传统送别诗的共同基调。王维送送别诗 其次,王维客中送别之作,情调低沉,与宋毛《九辩》所谓

的情况也不外乎此。纵览现存王维送别诗七十首∞,诗人之 “在远行,登山I临水兮。送将归”E13 P470 的情景相同。由于贬

意识观念所占比重最多的,就是惜别和思慕:以之为全篇宗 谪或出使,王维曾经四处游历。他于开元九年 721 春擢第

旨的有近二十首,为篇中部分主题的也有十几首。 初仕后,当年秋天就被贬寓居济州;大约开元十四年离济州

收稿日期:2008―03―12

基金项目:韩国蔚山大学2006年度学术基金

王维与王昌龄送别诗的共同点
王维的送别思念诗(三)

王维与王昌龄送别诗的共同点

【摘要】王维和王昌龄是盛唐时期两大不同风格个性的诗人,但在他们送别诗的创作中,都体现出共同的盛唐气象,显示出一种大气和开阔。

【关键词】王维 王昌龄 送别诗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07-01

盛唐诗人众多,堪称大家的诗人也多出于盛唐,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这些诗人都写了大量的送别诗,而在个人独特的艺术构思下,每个诗人的送别诗又都别具一格,各具特色。王维和王昌龄,一个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一个则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他们所擅长的诗体也不同。同是送别诗,王维多用律诗,尤以五律为多,王维七十多首送别诗中五律就占了二十八首,而王昌龄则好用七绝,在他五十二首送别诗中,七绝也为二十八首,而王昌龄七绝艺术成就之高,也是众口交赞的。

二人虽被后世归为不同的流派,且诗风差异甚大,然而二人在整体上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相似之处,送别诗尤是如此。

送别诗是因“别情”而起的诗体裁类型。最重要的就是表达离别的情感。送别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内容。王维和王昌龄的送别诗从内容上看也是极丰富的。除了表达离别的哀愁外,更有对对方的期待,对对方的惋惜,对自身命运的感叹等等。比如王维的《送刘司直赴安西》“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就是希望对

送沈子福之江东阅读答案_送沈子福之江东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
王维的送别思念诗(四)

<送沈子福之江东>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维。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送沈子福之江东阅读答案_送沈子福之江东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
[鉴赏]
王维的送别诗,几乎首首都有新意。这一首艺术构思新巧缜密,首二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杨柳渡头是实写春景、既为下面的别后相思伏笔,又渲染送行的环境气氛。在杨柳依依的渡口,在春光烂漫的时候,与朋友分手,心情尤为抑郁。送沈子福之江东阅读答案_送沈子福之江东翻译赏析_作者王维。这是以美景反衬离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杨柳”的意象又暗示离别。“行客稀”,表现别后渡头岑寂之景。行客越来越稀少了,只有诗人仍立在渡口,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友人远去。这又是采用了反衬手法。“罟师荡桨”句再添一笔:连渔人也都摇着船桨,向着近水的曲岸边荡去准备归家了。诗人却忘了归家,他的身心都被离去的友人带走了。今人刘拜山云:“行客、罟师本属局外,却被牵入局中,借彼之漠不关心,形己之深情独往。烘染无痕,妙不着力。”(<千首唐人绝句>。
后两句,描写友人已乘船远去,诗人眺望大江两岸,桃红柳绿,碧草如毡,春光怡人,此时,他突发奇想,感到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如同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追随友人归去。这两句诗,巧妙地同时运用比喻、象征、拟人、幻想等多种手法,将春色写得有情有意。而春色的浓郁、无所不在,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惜别之情的深厚浩茫、缠绵悱恻、超越时空。相思之情是抽象无形的,诗人以春色来比喻,它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了。江南江北一片春色伴送友人归去的意象,新鲜独创,创造出一个深邃阔远的意境。明人钟惺<唐诗归>评说:“相送之情,随春色所至,何其浓至!末两语情中生景,幻甚。”可谓深得其妙。
钟惺所指出的这种以情中所生出之幻象、幻境抒写离别的手法,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及北宋诗人郑文宝的诗句“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都明显地受到王维这首诗的启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381360.html

    上一篇:敢想敢做近义词

    下一篇:吴淞口濮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