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一般得多钱

| 新西兰移民 |

【www.guakaob.com--新西兰移民】

原来超市才是烧钱的无底洞
超市一般得多钱(一)

原来超市才是烧钱的无底洞

我们都被骗了!原来超市才是烧钱的无底洞啊!!!

1、与视线平行的商品利润高

超市的商品摆放都有一个共同原则:你容易拿到手的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调查显示,销量最佳的物品摆放位置依次为与顾客视线平行处、齐腰处和齐膝处。其中,前者是超市货物摆放的最佳位置,可增加70%销量。

所以,超市一般把利润较高或者快过期的产品放在1.5米到1.7米的高度间,方便大家看到后随手就能拿取。请记住:你只要踮踮脚或弯下腰,就可能选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2、最想卖的东西放右边

超市的购物通道一般是足够宽、笔直平坦、少拐角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延长消费者在超市的“滞留”时间,避免他们从捷径通往款台和出口。

超市还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将最想推销的、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顾客经过时,会被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激起购买欲。

一般来说,体积较大的商品常放在入口处附近,这样消费者会用手推车购买大件商品,并在行进中增加购买。所以逛超市不妨多用左手拿货。

3、薄利多销品“守住”入口

走进超市,迎面可能就是一堆特价商品,但你要保持冷静,越是容易看到、拿到的商品,越是超市利润较高或急于出手的商品。

一般来说,挨近入口的地方,放的多是薄利多销、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以吸引你进门,比如书本、拖鞋、毛巾等,而烟酒等贵重商品一般放在超市中间偏后区。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说,逛超市时,人们总认为前面的货物一般,里面还有更好的,所以往往越到最后买的越多。

4、新鲜商品摆最里面

超市总是希望“把先进的货物先卖出去”。所以,摆放牛奶、酸奶时,喜欢把最新鲜的产品摆在最里面,每天逐渐更换;冰柜和冷柜食品,也都是把新鲜产品放在最下层。如果你想买出厂日期最近的,那就把最里面的商品“掏”出来。

5、蔬菜水果利润最高

超市中的蔬果大多陈列在中心位置,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早期长时间居住在阴暗的洞穴里,因此对色彩缤纷的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兴奋,占有欲和购买欲容易被激发。

第二,农产品是超市里利润率高的产品,大多数超市都将这个区域承包给供应商,虽然价格比菜市场贵得多,但在超市也能卖出去。另外,很多蔬果宣称是“绿色有机”产品,其实未必是真的。

6、价格“拆东墙补西墙”

超市里有一整套复杂的价格策略,你可能会看到“天天低价”、“5公里范围内最低价”等大幅吸引眼球的标语,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超市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定低一些,让你形成这家超市比较便宜的印象,并且不自觉地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然后超市再将别的物品较高定价,把损失弥补回来。

像可口可乐这样价格透明的品牌产品,价格一般很低,甚至比别的超市便宜,但像不知名品牌的毛巾、衣服、鞋、杯子等,价格就可能比外面高。

7、现烤现卖以“味”诱人

超市面包房中飘出的浓郁香味总让人无法抗拒。一般人认为现场烤面包、做熟食是为了“新鲜”,其实,这是超市的“嗅觉营销”。

研究发现,食物的香味会刺激人体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调动与欲望相关的情感中枢,即使你不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食品的购买量。【超市一般得多钱】

有些超市不具备现场制作食品的条件,就会用特制的食品气雾剂喷在空气中。同理,超市里免费品尝的食品、饮料也会增加你购买的可能性,即使你不买他们推荐的牌子,也会不自觉地买些别的。

8、儿童的钱最好赚

【超市一般得多钱】

最容易出现购买冲动的是谁?孩子。儿童的消费是非理性的,并且占有欲很强,可以在情绪上操纵父母。

正是利用这种消费心理,超市里有一套赚孩子钱的销售策略:

第一种就是精心布置儿童产品(玩具、食品等)展柜;

第二则是在孩子必经之路设“埋伏”,比如在中心过道展示,在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两侧放上诱人的食品,既吸引孩子,也吸引了那些抵抗力差的成年人。

第三种方法最隐蔽,由于孩子通常是妈妈带着,所以有些超市会把儿童产品摆在女性必需品附近。

9、买一赠一有猫腻

世界著名食品企业纳贝斯克食品有限公司多年的促销经验认为,折扣标志可增加销量的23%。但其实也有陷阱:其一,有些商家悄悄提高商品价格后再附送赠品。

比如一瓶洗发水本来20元,现在买一瓶洗发水赠送一块价格2元钱的肥皂,但洗发水的价格已被悄悄提高到22元。其二,许多超市常将快过期的商品与正品捆绑销售,消费者往往忽略它的生产日期。比如牛奶就常搞“买一箱送一箱”的活动,第一箱还没喝完,第二箱已经过期了。

10、特价区“混水摸鱼”

超市里常常会搞促销,但有些促销却未必真便宜。比如在特价区会混有一些原价的东西;在大大的价格表下用不起眼的小字写了该商品的生产厂家,同时混放其他品牌,一些不细心的顾客容易误买;在服装区,把颜色、款式相近的不同牌子的衣服混放,只标便宜的价格,把高价的价签藏到不显眼的地方。

很多特价商品也并不“超值”。比如,1瓶1.2升橙汁27.4元,3瓶放在一起“特价”81.3元,许多消费者乍一看以为能省很多,其实,算清这笔账之后发现,每瓶还是卖到了27.1元。

11、大包装比小包装更贵

很多消费者会有“买得多比买得少实惠”的惯性思维,这也成为了超市的一种“销售心理战术”。逛超市时,你可以算一算,很多商品的大包装价格都比小包装贵。

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如饮料、薯片等。而且这些商品的重量、价格往往不是整数,比如480克、458克等,消费者一时也算不清到底哪种更划算()。

12、被切开的水果“来历可疑”

包装分切的水果可以吃多少买多少,这种销售方式表面看很方便消费者,其实来历可疑。超市每天都有大量水果因外观或变质等问题无法销售,一般的做法是化整为零,包装销售。

有些超市的工作人员用刀把果蔬坏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切成小块,用保鲜膜包装起来,这样看不出一点儿问题,消费者买到的商品质量却可能大打折扣。

13、结账是最后一道购物关

暴露在面前的诱惑越多,顾客就越经受不起这些考验。调查发现,被“困”在长长结账队伍中的人,购买货架上糖果、饮料的几率高25%。

收款台边的商品一般是日用品或经济实惠的小型零食,而排队付钱时往往是人最没有耐心的时候,让你很难扛过这最后一道购物关。

超市里都有哪些
超市一般得多钱(二)

超市里都有哪些“见不得人”的心理诡计? 超市里都有哪些“见不得人”的心理诡计? [ 标签:超市,见不得人,心理诡计 ] 人气:1 解决时间:2011-03-15 14:37 原创精华知识 好评率:95% 95% 问问推荐的网友答案 前不久,几家大型超市因为价格欺诈被国家发改委罚款处罚。其实在价格上 做手脚只是超市“阴谋”的冰山一角, 今天“魔鬼心理实验室”为您详细介绍超 市频繁使用的各种“心理诡计”。相信你读完之后,一定有豁然开朗、原来如此 之感。 一.货架诡计 由于人类是一种懒惰的动物,因此超市通常把最贵的、或者利润最高的产品 放在货架最佳的位置,也就是视线略偏下的那一排。 为了验证这个理论, 我们在上海随机抽取了一家超市的一个调味品货架进行 调查。如图所示,从上到下酱油的品牌与价格依次是:加加草菇老抽王,6.7 元; 美极鲜味汁,25.5 元;海天味极鲜酱油, 11.9 元;李锦记精选生抽,12.5 元。 我们很容易看出两点:第一,“美极鲜味汁”最贵,果然被摆放在最佳位置 上最便宜的“加加草菇老抽王”在最上一格;第二,很显然,这家超市正在重点 推“美极鲜味汁”,因为在下一排再摆了两瓶。 二.农产品诡计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传统上我们觉得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蔬菜、水果,现在 超市不但有卖,而且大型超市几乎清一色把它们陈列在卖场中心位置,堆得满满 的。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早期长时间居住在阴暗的洞穴里,并时 时为食物奋斗,因此对颜色鲜艳的水果和青翠欲滴的蔬菜有一种本能的兴奋。直 到今天,我们一见到被超市精心布置的色彩缤纷的水果、闻到它们的清香,占有 欲和购买欲就大大地被激发。 第二,可能大家都不相信,农产品是超市里利润率最高的产品。超市里的蔬 菜比小菜场贵得多,这个很多人都知道。超市的解释是,他们卖的是绿色无公害 蔬菜,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价格当然比较贵。真的是这样吗?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曾经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验, 结果发现小菜场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检出率为 60%-80%。超市呢?检出率为 100%! 冠军是沃尔玛超市的一颗草莓,上面竟有 13 种农药残留。 三.价格诡计 除了被曝光的价格欺诈之外, 超市里其实还有一整套复杂的价格策略。 比如, 大型超市宣传的重点始终围绕“低价”, 你可能在许多超市里看到什么“天天低 价”、 公里范围内最低”等大幅吸引眼球的标语, “5 而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超市首先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它们会精心选择部分生活必需品 (食品、

日杂等),定价确实低一些,由于生活必需品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买的这 样就会形成这家超市的确比较便宜的印象。一旦有了这样的影响之后,我们就会 不自觉地以为这家超市所有东西都便宜。错!超市正是利用人们这种心理,将别 的物品定价较高,把损失弥补回来。 价格到底便宜不便宜,关键要看单位价格,超市不但不标明单位价格,反而 利用单位价格计算比较复杂搞乱消费者。比如,1 瓶 1.2 升橙汁 27.4 元,3 瓶放 在一起“特价”81.3 元, 算下来每瓶 27.1 元。 许多消费者一看特价以为省很多, 其实他们算清这笔帐之后完全不愿意为了省 3 毛钱一次买 3 瓶,拎着重、家里也 没地方放。尤其要注意,很可能马上要过保质期。 四.嗅觉诡计 嗅觉是人类最古老的感觉, 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以前低估了嗅觉的作 用。实际上这两种感觉对人类的影响不但巨大,而且影响通常是鬼子进村“悄悄 的”——以无意识的方式。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大型超市在卖场里现场烤面包、做熟食,一般人会以为 这是超市为了“新鲜”才这么做的。实际上,这是超市在利用嗅觉进行促销。 研究发现,食物的香味会刺激人体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即使你不饿,你也会在不 知不觉中增加食品的购买量。有些超市不具备现场制作食品的条件,怎么办?它 们会把特制的食品气雾剂喷在空气中,所以下次你在超市里闻到某种香味,千万 不要感到莫名其妙。 顺带提一下,利用嗅觉促销,超市绝对不是第一家。我在这里也告诉大家一 个秘密:许多人买车时特别喜欢那股“新车的味道”,其实那是汽车制造商专门 在汽车的后部安置一个短期香气散发装置的结果。 同样的道理,超市里让你品尝的食品、饮料也会增加你购买的可能性,你不 买他们送的牌子,但是你会不自觉地买别的。 五.儿童诡计 最容易出现冲动购买的是谁?对了,是孩子。超市里赚孩子钱的策略根据隐 蔽程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最直白,就是精心布置儿童产品(玩具、儿童食品 等)展柜。 第二类是在孩子必经之路设埋伏,比如在中心过道做展示,孩子经过就能看 见。 在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两侧放上诱人的膨化食品、 饮料、 巧克力, 既吸引孩子, 同时也吸引那些抵抗力差的成年人。 最后一关是收银台,你能看到每家超市收银两旁都摆着口香糖、巧克力。因 为排队付钱的时候是孩子最没有耐心的时候,东跑跑、西看看,之前你要是没给 他们买点东西,相信这一关你是过不去的。 第三种方法最隐蔽、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由于孩子通常是妈妈带着,所以 有些超市会把儿童产品摆放在女性

必需品的附近。 下次你要在卫生巾的附近发现 儿童产品不要感到奇怪啊。

百货超市怎么算计我们的,弄明白了以后不吃亏!
超市一般得多钱(三)

百货超市怎么算计我们的,弄明白了以后不吃亏!

每次看到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零食都忍不住想抱回家!促销装,买一送一,精美小礼品很是让人心动哇!反正小编是忍不住要买买买!有次抱了一箱买一送一的牛奶,回去哭笑不得,保质期就剩一个星期,害的小编全部都扔掉了,超市那些事,真是可以说上几个小时呢~超市的算盘可真是打得贼响!

与视线平行的商品利润高

【超市一般得多钱】

超市的商品摆放都有一个共同原则:你容易拿到手的永远是商家最想卖的。调查显示,销量最佳的物品摆放位置依次为与顾客视线平行处、齐腰处和齐膝处。其中,前者是超市货物摆放的最佳位置,可增加70%销量。

所以,超市一般把利润较高或者快过期的产品放在1.5米到1.7米的高度间,方便大家看到后随手就能拿取。请记住:你只要踮踮脚或弯下腰,就可能选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最想卖的东西放右边

超市的购物通道一般是足够宽、笔直平坦、少拐角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延长消费者在超市的“滞留”时间,避免他们从捷径通往款台和出口。

超市还利用人们习惯用右手的习惯,将最想推销的、利润较高的商品,放在主购物通道或展柜的右侧,顾客经过时,会被一些本不需要的商品激起购买欲。

一般来说,体积较大的商品常放在入口处附近,这样消费者会用手推车购买大件商品,并在行进中增加购买。所以逛超市不妨多用左手拿货。

薄利多销品“守住”入口

走进超市,迎面可能就是一堆特价商品,但你要保持冷静,越是容易看到、拿到的商品,越是超市利润较高或急于出手的商品。

一般来说,挨近入口的地方,放的多是薄利多销、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以吸引你进门,比如书本、拖鞋、毛巾等,而烟酒等贵重商品一般放在超市中间偏后区。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说,逛超市时,人们总认为前面的货物一般,里面还有更好的,所以往往越到最后买的越多。

新鲜商品摆最里面【超市一般得多钱】

超市总是希望“把先进的货物先卖出去”。所以,摆放牛奶、酸奶时,喜欢把最新鲜的产品摆在最里面,每天逐渐更换;冰柜和冷柜食品,也都是把新鲜产品放在最下层。如果你想买出厂日期最近的,那就把最里面的商品“掏”出来。

蔬菜水果利润最高

超市中的蔬果大多陈列在中心位置,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早期长时间居住在阴暗的洞穴里,因此对色彩缤纷的食物有一种本能的兴奋,占有欲和购买欲容易被激发。

第二,农产品是超市里利润率高的产品,大多数超市都将这个区域承包给供应商,虽然价格比菜市场贵得多,但在超市也能卖出去。另外,很多蔬果宣称是“绿色有机”产品,其实未必是真的。

价格“拆东墙补西墙”

超市里有一整套复杂的价格策略,你可能会看到“天天低价”、“5公里范围内最低价”等大幅吸引眼球的标语,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超市使用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将食品、日杂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定低一些,让你形成这家超市比较便宜的印象,并且不自觉地以为所有东西都便宜。然后超市再将别的物品较高定价,把损失弥补回来。

像可口可乐这样价格透明的品牌产品,价格一般很低,甚至比别的超市便宜,但像不知名品牌的毛巾、衣服、鞋、杯子等,价格就可能比外面高。

现烤现卖以“味”诱人

超市面包房中飘出的浓郁香味总让人无法抗拒。一般人认为现场烤面包、做熟食是为了“新鲜”,其实,这是超市的“嗅觉营销”。

【超市一般得多钱】

研究发现,食物的香味会刺激人体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调动与欲望相关的情感中枢,即使你不饿,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食品的购买量。

有些超市不具备现场制作食品的条件,就会用特制的食品气雾剂喷在空气中。同理,超市里免费品尝的食品、饮料也会增加你购买的可能性,即使你不买他们推荐的牌子,也会不自觉地买些别的。

儿童的钱最好赚

最容易出现购买冲动的是谁?孩子。儿童的消费是非理性的,并且占有欲很强,可以在情绪上操纵父母。

正是利用这种消费心理,超市里有一套赚孩子钱的销售策略:第一种就是精心布置儿童产品(玩具、食品等)展柜;第二则是在孩子必经之路设“埋伏”,比如在中心过道展示,在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两侧放上诱人的食品,既吸引孩子,也吸引了那些抵抗力差的成年人。

第三种方法最隐蔽,由于孩子通常是妈妈带着,所以有些超市会把儿童产品摆在女性必需品附近。

买一赠一有猫腻

世界著名食品企业纳贝斯克食品有限公司多年的促销经验认为,折扣标志可增加销量的23%。但其实也有陷阱:其一,有些商家悄悄提高商品价格后再附送赠品。

比如一瓶洗发水本来20元,现在买一瓶洗发水赠送一块价格2元钱的肥皂,但洗发水的价格已被悄悄提高到22元。其二,许多超市常将快过期的商品与正品捆绑销售,消费者往往忽略它的生产日期。比如牛奶就常搞“买一箱送一箱”的活动,第一箱还没喝完,第二箱已经过期了。【超市一般得多钱】

特价区“混水摸鱼”

超市里常常会搞促销,但有些促销却未必真便宜。比如在特价区会混有一些原价的东西;在大大的价格表下用不起眼的小字写了该商品的生产厂家,同时混放其他品牌,一些不细心的顾客容易误买;在服装区,把颜色、款式相近的不同牌子的衣服混放,只标便宜的价格,把高价的价签藏到不显眼的地方。

很多特价商品也并不“超值”。比如,1瓶1.2升橙汁27.4元,3瓶放在一起“特价”81.3元,许多消费者乍一看以为能省很多,其实,算清这笔账之后发现,每瓶还是卖到了27.1元。

大包装比小包装更贵

很多消费者会有“买得多比买得少实惠”的惯性思维,这也成为了超市的一种“销售心理战术”。逛超市时,你可以算一算,很多商品的大包装价格都比小包装贵。

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休闲食品中,如饮料、薯片等。而且这些商品的重量、价格往往不是整数,比如480克、458克等,消费者一时也算不清到底哪种更划算。

被切开的水果“来历可疑”

包装分切的水果可以吃多少买多少,这种销售方式表面看很方便消费者,其实来历可疑。超市每天都有大量水果因外观或变质等问题无法销售,一般的做法是化整为零,包装销售。

有些超市的工作人员用刀把果蔬坏的部分切掉,剩下的切成小块,用保鲜膜包装起来,这样看不出一点儿问题,消费者买到的商品质量却可能大打折扣。

结账是最后一道购物关

暴露在面前的诱惑越多,顾客就越经受不起这些考验。调查发现,被“困”在长长结账队伍中的人,购买货架上糖果、饮料的几率高25%。

款台边的商品一般是日用品或经济实惠的小型零食,而排队付钱时往往是人最没有耐心的时候,让你很难扛过这最后一道购物关。

开个小超市需要多少钱啊
超市一般得多钱(四)

作为一个代理商的忠告
不算房租的前提下,按100平米算,10W-18W左右。为什么相差这么大,等我慢慢细说。
----------------------------------
针对学校:以学生用品跟体育用品为主,大量的饮料水,一般量的副食,少量的酒类。投资是最小的,10W足够。开个小超市需要多少钱啊
针对饭馆:以啤酒,白酒为主,大量的大瓶装饮料<大快线,大苹果醋,大橙汁,大可乐,大雪碧>,大量的红牛,/>针对住户<小区>:大量的生活用品,大量的啤酒,少量的白酒,大量的副食品,大量的饮料水,大量的香烟,特别是贵重烟。一般量的学生用品,一般量的玩具。小区投资时最大的,因为小区客户购物讲究的是一个舒心<明亮整洁>,势必要进行一些装修。投资最少18W。开个小超市需要多少钱啊
----------------------

所谓大量,即开套餐,举个例子:红牛,50件送一件,开票价位每件118元,最后算下来115。6元多。王老吉,50件送8件,100件送20件,200件送250件,开票价为73,返利1元/件,按照50件套餐算,最后算下来为62元多。酒类跟其他的饮料水都有套餐。
大量的香烟,举个例子:你在烟草公司办理一个烟草户头,户头是B1<烟草公司的户头是按照等级来算,等级越高,畅销烟就能开的越多>,为了保证户头不被降级,你每个月最少要开2W-3W的烟。开这么多烟,有一些外省烟,你是卖不完的,有些省内的畅销烟,是满足不了你的销售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你必定会去烟贩子手里拿畅销烟,顺便卖给他们卖不出去的外省烟<基本上都是亏本卖>,这样你店里压烟的资金,至少在2-4W左右,如果是烟草公司大量放烟的前提下,甚至超过8W都有可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405716.html

    上一篇:远涉的近义词

    下一篇:识时务造句

    【超市一般得多钱】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