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 新加坡移民 |

【www.guakaob.com--新加坡移民】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海瑞学校    肖灵华
【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于《世界的聚落》一节的要求是:第一,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第二,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三,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这种要求的出发点就是要为学生创造自由空间,就是要鼓励学生睁大双眼,就是要激励学生敢于实践,从而使之在观察中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在体验中感悟地理知识的学科魅力,在实践中去发现和学习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
(2)  理解并说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从不同角度描述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别;
(2)通过图文结合与材料分析,理解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 通过动手设计、解读房屋设计,分析气候与聚落建筑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别;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讲述:第三章学习的是世界的居民,前面学习了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都是关注居民的“民”,今天一起来学习世界居民的“居”,居住地——世界的聚落(P60)
板书
 
展示
学习
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别
2、理解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能够分析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主
学习
播放课件,布置学习任务 5min完成ppt 上空白部分
自主学习成果交流与讲解 一、聚落的形态
1、聚落的定义: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
2、聚落的类型:城市和农村(讲解)
3、图片分析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从交通特点、人口分布、建筑特点以及生产活动方面分析)
4、聚落的发展过程
村庄-集镇-城镇-城市
1、学生举手回答
或全班一起回答
2、让学生根据老师展示的图片描述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合作
共建
指导学生阅读图文材料
1、海口的发展:小渔村—集镇—城镇—城市
2、海口市从小渔村发展为大城市的优势条件: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水源、地形、气候、交通、土壤等(板书)
学生阅读图文材料并回答问题




过渡: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制约,那选择居住地的人们设计房子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因素呢?现在请大家针对ppt上四种环境分组进行房屋设计(简笔画),从屋顶、门窗大小、墙体厚薄等方面考虑 用5分钟时间每一小组为一种环境设计房屋(简笔画)并描述,侧重从屋顶、门窗大小、墙体厚薄等方面考虑
交流与总结:
1、寒冷多雪地区:屋顶倾斜、高耸(排除积雪,减小压力;窗较小、墙体厚实(保暖)
2、高温、降水多地区:屋顶倾斜、有坡度;窗较大、墙体单薄(通风、降温、排水)
3、干旱、风沙大的地区:平顶、窗较小、墙体较厚(防风防沙)
4、北极地区:冰屋(就地取材)
 
 
各组派一个代表交流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 展示图片中的民居,说说当地的气候特征  
总结:
知识
框架
如PPT展示  
七嘴八舌话收获
【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41253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