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赶黄草功效

| 新加坡移民 |

【www.guakaob.com--新加坡移民】

《赶黄草的副作用?认准正宗“奢家赶黄草”!》
关于赶黄草功效 第一篇

赶黄草的副作用?认准正宗“奢家赶黄草”! 赶黄草具有解酒护肝作用,经研究表明赶黄草含有的没食子酸和槲皮素等成分均为已知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长期饮用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赶黄草新叶出来了,很好很好很新鲜。 首先,赶黄草是一门地道的中药材,它主要体现在对肝脏的疗效,可以长期饮用,很多朋友反馈很好,特别是脂肪肝的朋友长期饮用后检查的指标基本都有好转。通过收集的众多反馈,暂未发现明显的不适,谈不上赶黄草有无副作用。 其次,有不少朋友把赶黄草当做喝酒拼酒利器,酒前酒后饮用达到解酒效果,看各人体质和酒量,解酒效果大多不错的,也没发现赶黄草副作用。

另外,仅收到个别反馈说,喝多了有点轻微拉肚子或者排便增多。这是因为赶黄草本身有清热下火排毒通便的功效,如果你喝的太多太频繁可能会出现这个情况,通常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且对很多人来讲,排便排毒反而是好事,所以我认为这个不算是赶黄草的副作用。

最后,关于赶黄草有无副作用的担忧,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第一,长期饮用注意适量,肝不好的可以每天泡1-2次,保养的话每天1次就可以了。

第二,连续饮用数十天后可以适当停几天再饮用,让身体有个循环调整的时间。

第三,对于身体虚弱的老人,安全起见,尽量不要和其他药品或保健品一起吃,吃的药多的话一定要咨询医生。

我经常都在赶黄草店里,店里泡给客户喝的赶黄草基本都是被我喝完的,确未发现不妥,请大家理性看待、合理饮用,祝朋友们健康。

奢家赶黄草源于西汉年间,由当时川南彝族土司“奢香”将赶黄草推荐给族人。

奢氏后人继承遗志 80年代成立农村合作社种植赶黄草,2005年建立“奢

家赶黄草”。该品牌赶黄草为泸州龙头企业,四川知名品牌。

《芸香赶黄草作用介绍》
关于赶黄草功效 第二篇

赶黄草在民间又名水泽兰、水杨柳等〔1〕,学名扯根菜,是虎耳草科扯根菜属植物扯根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史载于明代《救荒本草》,现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卫生部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十三册》附录〔2〕。《中药大辞典》〔3〕和《四川中药志》〔4〕也均有记载。赶黄草为苗族传统药物,民间以其全草入药。其全 草性温、味甘、无毒,具清热、利尿消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祛黄疸等功效。主治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跌打损伤,以及各型肝炎、胆囊炎、脂 肪肝等〔5〕。

1 植物分布

赶黄草历来为野生植物,主要分布于四川和贵州等地。近年来逐渐驯化变为家种,大量种植于四川省古蔺县境内。

2 化学成分

近年来,对赶黄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例如:冯浩等〔7〕用蒸馏水加热回流提取赶黄草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用蒸馏水洗至无糖,然后用80%乙醇洗脱,醇洗部分通过减压硅胶柱色谱,以氯仿、氯仿

甲醇洗脱,得乔松素 7 O β D 葡萄糖苷、2,4,6

三羟基苯甲酸和槲皮素。张旭等〔8〕将赶黄草浸膏加水热溶后分别用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然后上硅胶柱,以苯 乙酸乙酯

丙酮溶剂系统洗脱,得到没食子酸、槲皮素、2,6 二羟基苯乙酮 4 O β D

吡喃葡萄糖甙和两个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化合物。汪洪武等〔9〕采用超声浸提和水浴浸提两种方法从赶黄草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对不同部位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其中根中黄酮含量为3

5%、茎中为3 7%、叶中为4 1%,由此可见赶黄草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冯长根等〔10〕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赶黄草全草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先将赶黄草样品进行水蒸气蒸馏后用无水乙醚萃取,得到黄色的挥发油,再进行气相色谱

质谱联机分析,得到38个色谱峰,经过DATABASE/NIST

98L数据库的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检索和人工谱图解析等方法〔6~7〕,鉴定了26个组分,并用面积归一法确定了各组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可以看出,赶黄草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酮、酸、醇和酯类化合物,其中以酯类为主,占总含量的38

15%。【关于赶黄草功效】

由上可知,对赶黄草水溶性物质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根据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赶黄草的化学成分有没食子酸槲皮素,槲皮素

3 O α L 吡喃李糖苷、乔松素 7 β O D 吡喃葡萄糖苷2,6 二羟基苯乙酮 4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β 谷甾醇以及两个具有二氢黄酮骨架的化合物。其中没食子酸和槲皮素为已知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的成分,是赶黄草的有效成分〔8〕。

3 药理作用〔2〕

赶黄草的药理作用主要来源于以赶黄草为原料提取而成的肝苏颗粒的药理作用。

3 1 肝苏颗粒对吲哚美辛中毒小鼠的肝损伤和CCl4造成的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肝苏颗粒4

4g/kg对大鼠CCl4肝损伤有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对吲哚美辛中毒小鼠也有一定的保

【关于赶黄草功效】

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就是通过增加PGE2的产生,抑制INF

α的大量分泌,使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四川省肝苏颗粒治疗肝炎协作组的动物实验提示CCl4造成的大鼠肝损伤的药理毒性研究表明该药未见其对各组织、脏器的病理形态损害〔11〕。

3 2 肝苏颗粒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肝苏颗粒4

4g/kg十二指肠给药后30min能非常明显增加胆汁的分泌量,恢复肝脏的功能,且作用强度大于阳性对照组去氧胆酸钠。

3 3 肝苏颗粒浸膏粉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肝苏颗粒浸膏粉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明显。用药后能使血清中DHBVDNA滴度总体水平显著降低或极显著降低(P<0 05或P<0

01),说明该药在体内有抗病毒作用,且抗病毒效果与药物剂量大小有一定的关系,若要达到较满意的抗病毒效果应大剂量长期服药。

4 临床应用

目前赶黄草的临床作用主要体现于以赶黄草为原料提取的肝苏颗粒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肝苏颗粒是一种无糖的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古蔺赶黄草(学名扯根 菜)、丹参、白芍、茯苓等,方中赶黄草具有利湿、清热、解毒、益气等作用;丹参作为传统的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改善微循环、护肝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抗纤 维化作用;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的作用;茯苓具有益脾和胃的作用。故肝苏颗粒(无糖型)是目前临床上一种较理想的保肝、理气、降酶、退黄药物,尤其适用于伴有 糖尿病、肥胖等不宜进糖的患者〔12〕。 4 1 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

肝炎是临床常见病,属于中医“黄疸”,“胁 痛”病症范畴,多发病,特别是乙型肝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赶黄草有明显的退黄降酶和表抗转阴等作用,可用于各种急慢性肝炎的治疗,特别是对乙型肝炎有较满 意的疗效。如安徽省东至县中医院〔13〕用肝苏颗粒冲剂治疗肝炎210例,其中甲肝和药物性肝炎治愈率为100%;乙肝的有效率达93

7%。

4 2 慢性乙型肝炎

慢 性乙型肝炎发病机理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药物。其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并配合免疫调整治疗。中医认为,慢性乙肝的发生是由于“湿热未 尽并兼血瘀,肝郁脾肾气血虚”。因此治疗应着重益气补血、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同时兼顾调理肝、脾、肾诸脏。例如陈建芳等〔12〕采用肝苏颗粒(无糖型) 并与垂盆草冲剂进行对比,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4例,取得明显效果。赵洪涛等〔2〕以肝苏颗粒为治疗组,以乙肝宁冲剂为对照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2例。结 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8%明显优于对照组。徐德先等〔14〕在常规西药护肝药物的基础上加服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果显示治疗组和慢性乙型肝 炎的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唐荣珍等〔15〕以肝苏颗粒为治疗组,以甘利欣为对照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结果治疗组缓解腹胀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4 3 病毒性肝炎【关于赶黄草功效】

病毒性肝炎存在湿热重等问题,是危害小儿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小儿肝炎以急性居多,故清热利湿法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例如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11〕应用肝苏颗粒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386例,并与244例用益肝灵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发现肝苏颗粒

较好的降低血清胆红素与转氨酶的作用,尤其是对慢性肝炎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5)。又如陈氏采用茵陈蒿汤加瞿麦、白头翁、板蓝根、田基黄、赶黄草来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卢氏用虎杖四黄汤,即虎仗、赶黄草、田基黄、黄芩、绵茵陈等治疗急性黄疸型

【关于赶黄草功效】

肝炎48例,均取得良好效果〔16〕。

4 4 用于治疗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常因多种原因出现继发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即慢性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继而出现上消化道出 血,加重病情或导致死亡,因此正确认识及治疗十分重要〔17〕。例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附一院〔18〕对45例慢性肝病相关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应用肝苏颗 粒,同时联用奥美啦唑(洛赛克)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4 5 用于治疗肝纤维化

【关于赶黄草功效】

肝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 肝损伤修复反应,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大量细胞外基质在Disse间隙沉积,而HA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病变,故防治肝纤维化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肝苏颗粒能明显降低血清HA水平,对逆转肝纤维化的进程有良好的疗效。例如张健等〔2〕选用HA、HPC作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 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肝纤维化指导透明质酸,Ⅲ型胶原治疗后有差异。故认为赶黄草在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及抗肝纤维化方面有作用。又如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 民医院〔19〕对89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别给予肝苏颗粒联合复方丹参片、独用肝苏颗粒和独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结果显示:由于肝苏颗粒具有显著的降酶退 黄、增进食欲的作用,且和丹参具有同样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故能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当与丹参合用时,疗效更加显著。

4 6 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2〕

目 前,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联合用药是抗结核治疗的主要原则,常用的抗结核病药物以利福平,吡嗪酰胺对肝脏的损害最常见,因此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常因药物 性肝炎而中断。解郑良等观察了病人在强化期给予肝苏颗粒口服,结果无一例出现肝功能异常,表明肝苏颗粒在结核强化治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5 展望〔2〕

目前,对扯根菜的研究较少,且深度远远不够。因此,应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制定扯根菜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和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为 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的原料,为扯根菜产品挤身国际市场奠定良好的理论和物质基础。随着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扯根菜药用保健品的开发研制也日益受到重 视。由扯根菜开发研制出的保健食品“醒神胶囊”也全面上市,其醒酒护肝作用已得到公认。目前我国正积极对扯根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做出进 一步的深入研究,力争使扯根菜的制剂能早日进入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属检索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05.【关于赶黄草功效】

〔2〕 何述敏,李敏,吴众等 扯根菜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2,33(6):5~6.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534.

〔4〕 四川中药志协作编写组 四川中药志(第一卷)〔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79 116.

〔5〕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80.

〔6〕 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第二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 〔7〕 冯浩,王智民,董歌扬等 赶黄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4):260~262.

〔8〕 张旭,杨明 赶黄草有效成份的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4):46~47.

〔9〕 汪洪武,任启生,冯长根等 赶黄草中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02,37(7):551.

〔10〕 冯长根,汪洪武,任启生 赶黄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2003,38(5):340~341.

〔11〕 孙其山,丁蔚芋,李亚峰 肝苏颗粒治疗病毒性肝炎386例〔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6):355~356.

〔12〕 陈建芳,杨志肾,张国朝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4例〔J〕 四川医学,2002,3(12):45.

〔13〕 方炳福,伍维华 肝苏冲剂治疗肝炎210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0,14(4):23~24.

〔14〕 徐德先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8例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0,31(12):4926.

〔15〕 唐荣珍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3):225~226.

〔16〕 俞建 小儿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近况〔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7):43~46.

〔18〕 陈和平,雷秉均,杨荛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源性胃十二指肠溃疡〔J〕 四川中医,2001,19(7):24~27.

〔19〕 成娟,蔡文辉,朱云杰 肝苏颗粒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肝纤维化28例〔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5):301~302.

《详解赶黄草的功能和作用》
关于赶黄草功效 第三篇

详解赶黄草的功效和作用

赶黄草又叫扯根菜,具有清热、利尿消尿、解毒活血、平肝健脾、祛黄疸的功效,有治疗黄疸、水肿、肝炎、胆囊炎、脂肪肝的作用,赶黄草基本上没有副作用,但肠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喝。

一、赶黄草可以用于商务应酬后用来解酒醒酒;

二、赶黄草还能化油解腻、排毒清血;

三、赶黄草还可以解肝火、排肝毒、缓解焦虑抑郁,适用于缓解工作压力,加班熬夜,缓解疲劳。

四、祛斑祛还有自然瘦身,让气质常驻的功能。

五、可以明目,缓解视力下降。

六、赶黄草还有润喉润肺的作用。

网上药店万药网万医生提醒:赶黄草内含有的没食子酸和榭皮素等成份,均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恢复肝功能,减低饮酒及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化,并对甲肝、乙肝、慢性活动性肝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另赶黄草生长地为苗族人居住地区,民间以其草入药,称其草性温、味甘、无毒、利尿、消尿、活血、化瘀、健脾、祛黄疸等,主治黄疸、水肿、经闭、血崩、带下跌打损伤,以及各型肝炎、胆囊炎、脂肪肝,所以被苗族人尊为传统祛黄病药物。《中药大词典》和《四川中药志》均有记载。

《没药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赶黄草功效 第四篇

没药的功效与作用:没药又名末药。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气舒筋;配穿山甲,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没药的功效与作用。配血竭

没药的功效:
没药又名末药。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气舒筋;配穿山甲,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配血竭,活血散瘀、止痛。配雄黄,消肿生肌、燥湿解毒。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别名:末药、明没药、没药,末药,制没药,炙没药,醋炒没药,生没药,生明没药。没药的功效与作用

没药的作用:
1、没药配伍五灵脂、香附 没药活血止痛,五灵脂活血化淤、止血止痛,
2、没药配伍红花 没药活血止痛,红花活血祛淤通经.二者合用,有活血、祛淤、通经、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疗血淤所致之心腹疼痛、痛经、产后淤阻腹痛及跌打损伤之淤滞疼痛.
3、没药配伍延胡索 没药活血止痛;延胡索活血止痛而行气.二者伍用,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用於治疗血淤气滞之脘腹疼痛、痛经等症.
4、没药治疗妇人月水不通:没药半两,硇砂半两,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桂心一两,芫花半两(醋拌一宿,炒干),狗胆二枚(干者),水银三分(入少枣肉,研令星尽).上药,捣罗为末,以枣肉和丸,如绿豆大.每於食前,以温醋汤下十丸.(<太平圣惠方>没药丸)
5、没药治疗一切心肚疼痛,不可忍者:没药、乳香各三钱,穿山甲(炙)五钱,木鳖子四钱.上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酒大半盏,同煎温服,不计时候.(<宣明论方>没药散)
6、没药治疗产后血晕,语言颠倒,健忘失志:没药、血竭等分.细研为末,产后用童子小便与温酒各半盏,煎一二沸,调下二钱,良久再服,其恶血自下.(<伤寒保命集>夺命散)
7、没药治疗血灌瞳人、外障疼痛:没药二两、麒麟竭一两、大黄一两半、芒硝一两半.上捣罗为末,令细.食后热茶调下一钱.(<眼科龙木论>没药散)
8、没药抗菌作用 没药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抗菌作用可能与所含丁香油酚有关.
9、没药降血脂作用 含油树脂部分对饲氢化植物油造成的雄兔高胆固醇血症,有降低血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并能防止斑块形成.
10、没药其他作用 没药(一般用酊剂)有某些局部刺激作用,可用于口腔洗剂中,也可用于胃肠无力时以兴奋肠蠕动.没药尚能使家兔体重有所减轻.
注意:孕妇忌服没药。<本草经疏>:凡骨节痛与夫胸腹胁肋痛,非瘀血停留而因于血虚者不宜用。产后恶露去多,腹中虚痛者不宜用。痈疽已溃不宜用。目赤肤翳非血热甚者不宜用没药。不良反应:过敏,周身不适、面部潮红、全身皮疹、瘙痒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42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