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职称俄语】
古代思乡诗篇一
《古代思乡诗》
古代思乡诗篇二
《古代羁旅诗、思乡诗集锦》
Xupeisen110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古代羁旅诗、思乡诗集锦
羁旅诗小集
商山早行
温庭筠①
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③梦,凫雁满回塘。
注的铃。③杜陵:靠近温庭筠家而较有名的地方。
次北固山①下
王湾②
注
注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面称建德江。
枫桥①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②渔火对愁眠。
姑苏③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①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也作《夜泊枫桥》。
②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 。
Xupeisen110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③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④据说这首诗作于张继落榜之后。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此诗作于安史之乱中的765年春天。764
夜归
张籍
王维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思乡诗词小辑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Xupeisen110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③, 双照泪痕干?
注: ①鄜(f
②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③虚幌:透明的窗帷。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元·魏初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的生日。②团圞:团圆。
注:
八声甘州
柳永
不忍登高临远,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①,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②凝愁。
注:①颙望,因期盼而凝望。②恁nèn:这样,这么。副词,表程度厉害。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从,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古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⑸.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Xupeisen110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夜作
高適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
2体分析。
注王太傅。
1.从这首诗看,诗人“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岭猿同日暮,江柳共风烟”这一联两句的“诗眼”各是哪个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思乡诗篇三
《不断的乡思——古代思乡诗意象初探》
读写算
2011年第9期
基础教育研究
挥不尽的离愁,剪不断的乡思
——古代思乡诗意象初探
杨金萍
(浙江省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
浙江
嵊州312400)
思乡是古代诗歌最基本的精神母题之一。或为羁旅之愁;或为行役之苦;或为宦游之艰,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的古代诗歌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些思乡诗中,积淀形成了一些具有思乡这一特定含义的意象。思乡诗中的意象是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思乡情感,承载着诗人的强烈的主观色彩。理解这些意象,是理解和鉴赏思乡诗的关键。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这首抒写思乡之情的诗中,涉及的月亮、秋雁、书信的三个意象,正是古代思乡诗的典型意象。
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代思乡诗常常笼罩着凄清的月光。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人间的悲欢离合极其相似,自然就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月亮意象便大量出现于思乡诗。
李白的诗歌中有大量咏月思乡的诗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巧妙地融人离人复杂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诗中本来无知的明月,竞成了诗人的知心朋友,李白将对贬谪朋友的思念托一轮明月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其他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问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人隔两地,难以相见,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将自己的思怀之情寄明月,借月抒怀,将心中愁思诉之明月。“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远行的人儿沉浸在思念之中,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他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到他身边去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作者怅然于家人离散,从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人将自己的思怀之情寄于明月。
“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亮高悬苍穹,分离之人尽管山川阻隔,仍能见到同一个月亮,这就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自己和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望月而互寄相思之情。“今夜郧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这首《月夜》使用想像的手法,以明月
万方数据
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成功的将长安与郧州两地迅速的连接起来,写妻子“独看”郧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郧州。“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问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其他的诗句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其他以月写乡思的诗句还有:“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欧阳修《望江南》);“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等等真是举不胜举。
二、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古代思乡诗中常常回荡着凄
凉的雁鸣声。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大雁年年南来北往,古代的诗人善于触景生情,常因其秋去南方,春到北方而引起游子们的思乡之情,引起他们的羁旅伤感来。他们把感慨写在诗中,让无数读者共鸣。秋雁简直成了离别和思乡的代称。
羁旅中的诗人,仰头见雁,怀想的是故乡,听到空中雁鸣,牵动的也是思乡之情。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无须议论,已将萧瑟孤寂的心境和盘托出,让人读来感觉到无限凄凉。“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诗人见雁南飞,触景生情,传说中雁南飞至大庾岭而北回,而自己却行程无尽头,不知何日能归。人雁相比,人不如雁,深切表现了诗人忧伤哀怨的复杂的内心感情。宋人陈亮《水龙吟》中,“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表达的也是类似心情。
诗中有雁出现,意境必定苍凉,一个“雁“字,牵动无限愁思。异乡之夜,秋雨绵绵,忽闻空中传来雁鸣,在一个远走他乡的游子的耳中,这声音意味着什么?唐朝诗人韦应物《闻雁》中的思乡之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诗人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难以为怀了。
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写出边疆秋色与家乡苏州的差异,从而引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唐朝诗人赵嘏在《长安秋望》中写道:“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残星数点”和“长笛一声”里,雁于人都在塞边踯躅。
其他以秋雁写乡思的诗句还有:欧阳修的“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更有《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亦唱道:“碧云天,黄草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点点是离人泪”,则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转下页)
・281・
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读写算
浅谈“阅读”与“思考"
张渝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敖溪中学
现行初中教材(人教版)中,编排了“阅读与思考”内容,此内容加深了对相关内容的认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习数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近三年进行了调查,教师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或者学生认真学习此内容的人不到30%,其原因为: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认为此内容与考试内容联系不大。其实“阅读与思考”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学生学习巩固基础知识,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对“阅读与思考”内容的学习,现列举几例进行分析:
例1:几何学的起源
这个阅读与思考的内容,安排在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后面,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相交线,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平移等知识,对几何所要研究的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并能用简单的推理方法来学习一些图形的性质。在此安排此阅读与思考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内容简单地介绍了几何这门学科是如何从测地术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几何学研究的对象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了解到测量活动,工具造型,体积,处表装饰等是几何学产生的原因,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它同时又为我们实际生活服务。同时知道了《原本》一书在几何学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深知我国古代人民在几何学上作出了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去学好数学。
例2: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
这个阅读与思考的内容安排在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后面,是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等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让学习了解有序数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内容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且与地理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深深知道,数学学科不是独立的,学习它能为学习其它学科打好基础,通过学习此内容,让学生更进一步知道,在航行中,为了避开暗礁,使航行安全,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去解决,寻找航行路线,从而使学生更加努力去学好数学。
例3:多边形的三角剖分
贵州遵义563000)
分”.1751年,数学家欧拉提出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平面凸多边形ABCD,有两种三角剖分的方法?
如图:对于一个凸四边形ABCD,有两种三角剖分的方法。试对一个凸五边形进行三角剖分,三角剖分方法有多少?20世纪初,数学家乌尔班发现并证明了下面的公式:
(Dn表示凸n边形的三角剖分数)
有了这个公式,不用对一个凸n边形三角剖分的实际操作,就能很容易计算出Dn。
用上面的公式计算D,验证你前面得到的结果。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三角剖分的实际操作与有关公式,欧拉本人求出了前7个三角剖分数D3,D4,D5,D6,D7,D8,D9。
1,2,5,14,42,132,429,
20世纪初,数学家乌尔班通过计算从而推出公式
学生从中体会了这篇内容反映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为学生学好数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例4: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
此“阅读与思考”内容主要讲了通过从一个容器里按一定量逐次把水倒出的实验问题,讨论如何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体现了数学方法的精确性。
第11次倒出升水(n=1,2,…….)可列出经11次倒水后
共倒出水的总量,即(升)①问题转化为:当n为何值时,上式的值大于或等于17
由把①式中某些项一分为二,拆成两项,再合并化简得①式的值为,显然,不论n如何增大总不会大于或等于1,这说明了容器中的水是倒不完的。
事实上,无法按照这样的规则倒水,即使做到通过有限次实验也不能断定以后是否能将水全部倒出,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完全依靠实验来验证预测的结论是有困难的,依靠数学方法分析这个问题是能清楚地解决的。从而说明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总之,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教材中编排的阅读与思考内容,对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好阅读与思考内容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没有纸笔,只有托故人带个口信。这首诗表现的就是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
在古诗中,鸿雁也是信使的象征。“鸿雁”一词,有时就直接代指书信。譬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李商隐《离思》中,“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
其他以家书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唐朝李中《客中寒食》: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明代袁凯《京师得家书》: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唐代杜牧《赠猎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宋代陆游《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唐代李绅《端州江亭得家书》: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
月亮、秋雁、书信,这三种借以表现思乡主题的典型意象,在思乡诗中起了渲染环境,传达心声,扩大意境,深化主题的作用,他构成了意境之美,增强了思乡诗的艺术魅力。除此之外,夕阳、捣衣、砧声、天涯等意象也频频出现在思乡诗中。这些意象的和谐组合,构成了令人难忘的艺术境界。
用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叫做“多边形的三角剖(接上页)
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思乡诗中常常传递着凄
苦的家书。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思乡诗中常常传递着凄苦的家书。“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几年,因而古人只能用书信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家信这一意象便频繁出现在古诗中。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
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
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
更有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
・282・
万方数据
古代思乡诗篇四
《思乡诗》
古代思乡诗篇五
《思乡诗鉴赏方法》
古代思乡诗篇六
《思乡诗》
思乡诗 静夜思[jìng yè sī]
《静夜思》是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在我国最广为流传的《静夜思》版本是明朝版本,与宋朝版本个别字有出入。
夜思⑴
床⑵前明月光,疑⑶是地上霜。
举头⑷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
词句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6]
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
作品译文
直译
1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
2
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⑴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⑵,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⑶,
遍插茱萸少一人⑷。
作品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⑷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以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3-4]
⑸独∶独自。
作品译文
译文(一):
我独自客居异地他乡,每逢佳节来临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重阳登高,在插茱萸时唯独少了我一个人。[5]
译文(二):
3
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便加倍思亲。
遥想兄弟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少我一个亲人。[6]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2-4] 作品鉴赏
鉴赏(一):这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一首诗。当时他的父母兄弟都在华山以东的家乡,他独自一人住在京都长安,常常感到孤独和寂寞。特别是到了像中秋、重阳这样的家家团聚的佳节,更是加倍地思念亲人。这首诗就是他在九月九日这个重阳佳节写的。在唐代,重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大家都要到山上去,插戴一种叫做茱萸的香草,还要喝菊花酒,吃重阳糕。诗人远离家乡,举目无亲,当然没有兴致登高,作者只能独坐窗下,暗自思念:此刻,家中的弟兄们都在山上登高游乐,当他们每个人头上都插上茱萸的时候,一定会因为少了作者这个远在他乡的兄弟而挂念,诗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怀念亲人,反倒说弟兄们会因为思念自己而减少节日的欢乐。[7]
鉴赏(二):前两句写诗人在异乡对兄弟们的怀念。开篇一个“独”字,就将诗人在异地客居的孤独寂寞之情突现了出来。第二句则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高度概括并准确表达了古往今来游子思亲的共同心理,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后两句诗人不写自己离开亲人,而是想像亲人相聚时发现少了自己,别出心裁地表达了对亲人的强烈思念。[5]
鉴赏(三):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
4
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又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但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1]
另一种释意是插茱萸是一种祭祀活动,每年的惊蛰,谷雨时候在中国大陆各个村庄氏族内举行,达到祈祷今年风调雨顺,祭奠上苍的作用。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整个祭祀活动的主角由村里抽签决定,但是仅限男性。被抽选出来的男子要进入一个麻布袋子里,固定成orz状,这被称为茱萸囊。村里其他人拿上采下的茱萸,在族长的带领下插在z字后端,以达到祈祷作用。古人有诗赞道:“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对这个古老仪式的鲜活描写。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9]
5
古代思乡诗篇七
《8 诗歌鉴赏-思乡诗》
古代思乡诗篇八
《羁旅思乡诗》
古代思乡诗篇九
《思乡诗前10首阅读整理》
思乡诗整理目录
1.思乡诗主要分游子思乡和征人思乡两类。表达游子思乡怀亲的名作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白的《静夜思》、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等都是表达久戍边关的征人思乡之作。
2.明月高悬的夜晚最能勾起游子和征人的思乡之情,所以思乡诗标题常含“夜”或“月”字,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思乡诗标题还常有寒食、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如王安石的《壬辰寒食》。
3.思乡诗常运用从对方与自己入笔的虚实结合手法,虚景和实景相互渲染烘托,从而突出思亲怀人主旨。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前两句实写重阳节来临自己思亲怀人之情,后两句从对方入笔虚写,设想家乡兄弟们此时此刻登高、插茱萸、饮黄酒、想念远离家乡的自己等活动,全诗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兄弟们的深挚思念之情。高适的《除夜作》和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都运用了从对方入笔的虚写手法。
4.明月、杨柳、鸿雁、杜鹃(子规)、宿鸟等都是思乡诗中常见意象。月亮是思乡诗中最常见的意象,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益的《从军北征》中“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折杨柳》曲寓有惜别怀远之意,听后会激荡起蕴藏心中的乡思,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语义双关,既指曲名《折杨柳》,又含离别意,自然唤起人们心底思乡之情。大雁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之景常牵动游子的乡思,如赵嘏的《寒塘》中“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杜鹃鸟声声“不如归去”的凄厉鸣叫,最易勾引起游子归思,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游子见到黄昏时归巢的乌鸦等“宿鸟”,就会油然而生思乡之情,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边关将士思乡诗中,孤城、塞鸿、胡笳、羌笛等意象常与月亮、黄昏结合在一起,通过视听双重感受抒写幽怨乡愁,意境雄浑深远,情感深沉含蓄,如耿讳的《塞上曲》中“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二、命题预测
思乡诗一般都具有借景抒情特点。分析情感、分析手法和品析炼字是考查思乡诗的三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是命题核心点,思想情感是命题热点。
三、技法点拨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分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解析】鉴赏思乡诗首先从思乡诗标题和意象判定是不是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中“思家”已直接点明是思乡诗。其次,从分析意象意境、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方面把握思想情感,答题时要用到“日暮思归、望月怀远、羁旅愁思、久戍思乡、思乡念亲”等表达思想情感类术语。《邯郸冬至夜思家》第二句中“抱膝”二字生动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抱膝孤坐的“影”和“身”互相陪伴,形影相吊,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最后,分析作者表达思乡之情所运用的手法,答题时要用到“触景生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对方入手、虚实烘托”等表达技巧类术语。《邯郸冬至夜思家》后两句运用从对方写起的手法,作者想象故乡亲人在这个冬至深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自己,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把深挚的“思家”之情抒发得更委婉含蓄。
1、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
1. 逾:更加。
2. 欲:好像。
3. 燃:燃烧。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赏析】
《绝句·江碧鸟逾白》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训练:
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3.这首诗的景和情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江、鸟、山、花,碧绿、洁白、青葱、红火
2.“欲”字妙在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显得摇曳多姿。
3.以乐景写哀情(以乐写哀),用艳丽灿烂的春光反衬羁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深厚,别有韵致。
2、别老母
黄景仁(清)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①搴帏:揭开室内的帷幕,这是诗人出门的动作。②河梁:是指河上的桥,它在古诗中常用来指代送别之地,源于李陵的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作者: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常州)人。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17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均未得中。公元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黄景仁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公元1775年(乾隆四十年)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33岁时,游西安,为陕西巡抚毕沅所推重,援例为县丞,未补官而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其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赏析】
诗人幼年丧父,居家贫寒,常年奔渡在外。偶然归家,不过小聚几日,为了生计,不得不作别老母,离家远行。一个风雪之夜,诗人强忍离愁别绪,看了一眼白发散乱,泪眼干枯的老母,顿时愁情如潮、悲痛难忍,一首催人泪下的七绝《别老母》,从心中喷涌而出。本诗描写的是诗人远行他乡、离别母亲时,所见到的让他刻骨铭心的场景。“搴帏拜母河梁去”一句,写出了诗人辞乡别母的行为,围绕诗的题目下笔,并以“辜”“别“去”等表示动态的词,含蓄表示自己告别慈母的过程以及渐离渐远时难以言喻的感伤。接下来的几句,.写出了诗人回头时,见到的老母亲的举止以及由此生发的感想。“白发愁看泪眼枯”,回头看去,倚门而立的老母亲,花白的头发分外醒目的映在眼前,她那哭干了泪水的眼
睛正忧虑地注视着自己。在这句诗中,诗人心中那种对母亲不忍道别、但又不得不离去时的负疚不安,全都从他这回头一望的动作中流露了出来。“惨惨柴门风雪夜”一句是诗人渐渐远去,而又再一次回头时所见的景象:那满头白发的老母亲仍然孤独地倚在柴门上,在渐渐暗下来的夜色中,任风雪吹打。“惨惨”一词承接上句,恬画出了母亲的内心的痛楚以及脸上的表情,同时又为后面的“柴门风雪夜”营造出一种令人感到惨然的环境气氛。诗的最后一句“此时有子不如无”,是诗人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为了生活,自己不仅无法让年迈的老母亲安享温暖幸福,还将她独自留在了风雪中的柴门前,这样的儿子岂不是不如没有?短短七个字,既揭示了老母心中难以名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和伤痛。字字如锤,敲击着读者的心,令人不忍卒读。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以真情动人。全诗虽只有短短的句,但却将与母亲分别时忧愁、无奈、痛苦与感伤,活灵活现的传达了出来,使人回肠荡气,极受感动。其次,这首诗还运用了白描手法,将生活中的场景,鲜明的再现了出来,自然、真实,却动人心魄,增添了诗句感人的力量。
训练:
1.“白发愁看泪眼枯”一句中最为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2.诗歌以“此时有子不如无”作结,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1.“枯”字。这个字生动地写出了老母亲那哭干了泪水的眼睛正忧虑地注视着自己。依恋母亲之情,愧为人子之心,都从“枯”字流露出来。
2.“此时有子不如无”,是一句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的真情告白。这短短的七个字,既揭示了老母亲心中难以名状的哀怨和悲怆,也十分真切地抒写出了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和伤痛。
3、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①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②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③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④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作者: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 ,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
古代思乡诗篇十
《思乡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