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难得

| 职称俄语 |

【www.guakaob.com--职称俄语】

古语难得篇一
《经典古语》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贫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

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贵人。 门前拴上高头

马,不是亲来也是亲。

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世人结交需黄金,

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路行心。有钱有酒多兄弟,

急难何曾见一人。

酒肉朋友朝朝有,无钱无势亲不亲。相逢好比初相识,

到老终无怨恨心。

胜者为王败者寇,只重衣冠不重人。三贫三富不到老,

十年兴败多少人。

在官三日人问我,离官三日我问人。古人不见今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谁人背后无人说,

那个人前不说人。

百炼化身成铁汉,三缄其口学金人。十分伶俐使七分,

常留三分与儿孙。

如若十分都使尽,远在儿孙近在身。长江后浪推前浪,

世上新人赶旧人。

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山中自有千年树,

世上难逢百岁人。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堂上二老是活佛,

何用灵山朝世尊。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越奸越狡越贫穷,

奸狡原来天不容。

富贵若从奸狡起,世间呆汉喝西风。求人须求大丈夫,

济人须济急时无。

茫茫四海人无数,那个男儿是丈夫。人情似水分高下,

世事如云任卷舒。

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无求到处人情好,

不饮随它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秋至满山皆秀色,

春来无处不花香。

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美人卖笑千金易,

壮士穷途一饭难。

少时总觉为人易,华年方知立业难。用心计较般般错,

退步思量事事难。

世上闲愁千万斛,不教一点上眉端。毁身每是作恶日,

成名皆在行善时。

莫把真心空计较,唯有大德享万年。谗言败坏真君子,

美色消磨狂少年。

神仙难断阴骘命,皇天不昧苦心人。人恶人怕天不怕,

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平生不做亏心事,

半夜敲门心不惊。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鬼神可敬不可谄,

怨家宜解不宜结。

人生何处不相逢,莫因小怨动声色。好义固为人所钦,

贪利乃为鬼所笑。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善业可为须着力,

是非闲杂莫劳心。

良田不由心田置,产业变为冤业折。千年田地八百主,

田是主人人是客。

阴地不如心地好,命运在人不在天。有理问得君王倒,

有钱难买子孙贤。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枯木逢春犹再岁,

人无两度再少年。

水暖水寒鱼自知,花开花谢春不管。蜗牛角上校雌雄,

石火光中争长短。

留心学到古人难,立脚怕随流欲转。少而寡欲颜常好,

老不求官梦也闲。

妙药难医冤孽病,横财不富命穷人。多情自古空遗恨,

好梦由来最易醒。

命中只有八合米,走尽天下难满升。知恩报恩天下少,

反面无情世间多。

荣宠旁边辱等待,贫贱背后福跟随。各人生死各人了,

管人闲事受人磨。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红粉佳人休说老,

风流浪子莫叫贫。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得食猫儿强似虎,

褪毛鸾凤不如鸡。

古语难得篇二
《古语八(修身)》

修身养性的经典古文诗句格言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诸葛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严遵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孔子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刘禹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2.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4.浮躁一分,到处便抬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5.任人须知人,友人须容人,人和事就;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6.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7.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8.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9.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其殃.10.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11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格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中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大学》)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大学》)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治国必先齐家。(《大学》)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大成若却

,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思以敏为贵,学以勤为贵,友以诚为贵,情以挚为贵,穷以志为贵,富以仁为贵,话以少为贵,喜以度为贵,怒以忍为贵,体以健为贵!长知足,心安然;甘淡泊,乐无边;为人喜,解人难;忘忧喜,严律己;莫烦恼,忍为先;识时务,永向前!无贪欲,心胸宽;广交友,德为先;抑愤怒,能方圆;烦恼事,抛云端;和邻里,解人难;家和睦,心里甜!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欲养身,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精神不蔽,四体长春!言宜实,心宜诚,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宽,虑宜远,气宜柔,骨宜刚,志宜大,胆宜壮!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以情恕人,以理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何以息谤?无辩。何以止怨?不争。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善有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党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悔,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无心者,公;无我者,明。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积要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

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怒所致,自家便不是个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为善,最乐;读书,便佳。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欲论人者,先论己;欲知人者,先自知。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狱,双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洁冰清;襟袍,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狱泰山。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做人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古语难得篇三
《古人古语》

古语难得篇四
《浅谈古汉语学习难点》

浅谈古汉语学习难点及学习方式

【摘 要】古汉语学习贯穿着我们的学习生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反义同词现象,古今字、通假字辨别这两个难点,运用成语来辅助学习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字】反义同词;古今字;通假字;成语

自中学以来,我们接触古代汉语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学习的深入,古汉语的学习难度也随之增加,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古汉语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这种情况的产生有它的深刻原因:首先古汉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机会不多,学生们的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其次,教育方式的不恰当使用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呆板的填鸭式教育,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机械性的记忆文言文;最后,古汉语有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现有古文字研究水平的限制,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困难。因此,尽管随着学生年龄以及理解能力的不断增长,但是古汉语的学习难度却并未降低半分。词汇具有开放性,缺乏明显的体系,就古汉语的学习而言,古文献的最大阅读障碍源于古今义的差别,然而古今义学习的难度则在于汉语词与汉字之间的复杂关系,词的意义流变与词的同一性词汇学理论难以贯彻等问题的存在。简而言之,反义同词现象,以及古今字、通假字的辨别成为了古汉语学习的难点。

一、同词反义现象

在古汉语词汇中存在一种“反义同词”现象,即一个词的义群中包含有两相反的义项。这在古汉语词汇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既有客观词汇本身的因素又有人们主观的朴素辩证思维因素。两者相辅相承、相互影响。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之中。

如:“乱”,本义是“乱丝”。后引申为“紊乱、动乱、祸乱”等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以及“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这两句中的“乱”是它的本意但在,“其能而乱四方。”(《尚书•顾命》)中,

用的却是它的相反义——“治理”。此所谓《尔雅•释诂》:“乱,治也。”

又如“逐”,本义是“追赶”,后引申为“驱逐、赶走”。在《曹刿论战》中“故逐之”为这个意思,但在,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逐”使用的是“追求”之义。

这一语言现象古就有之,最早注意到它的是东晋的郭璞。他在《尔雅•释诂》中有言:“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向,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复旁通者,美恶不嫌同名。”这种现象,在训诂学界上的就叫做“反训”。

而在填鸭式,死记硬背式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会发现其所记的知识套在另一个地方不一定适用,甚至不能去理解,更谈不上去灵活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古今字、通假字的辨别

清朝文人俞樾说过:“读古人书,不外乎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而三者中,通假借尤重”(《上曾涤生书》)。即以今天的古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来看,他把“通假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尚无明确的统一标准。在古文阅读和古汉语的学习中,常出现两者相混的现象,现今的中学语文教材,也常是二者合二为一的,即通称为“通假”

这种做法可以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一般说来,古今字与通假字发生混淆主要有一下两种原因:

1、 因音同或音近混淆

段玉裁说:“凡同声多同义。”王引之也说:“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相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经义述闻通说下》)。这就说明汉字在形、音、义三方面的联系,而音同、音近又都是作为古今字、通假字的共同条件之一。因此有人就将一些古今字当作通假字,如将“反”作“返”的通假,“知”作“智”的 通假、“说”作“悦”的通假等等。

2、因形体相近而混淆

古今字中,有很少一部分在字的形体上并不相同或相近,如“余”、“予”之类,通假字也是如此,如“早”,“蚤”之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古字与今字、通假与被通假字在形体上具有相似这一特点。如“孰”下加“火”为“熟”

尽管古今字与通假字容易混淆在一起,但在不同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我们却可以说,一对古今字也可以为通假字。这样说并不矛盾,因为某字作为今字时,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应与古字意义相关联。如成语“深思熟虑”中的“熟”与古字“孰”的意义相关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构成一对古今字。而在《战国策·齐策》中,“我与徐公孰美”一句中的“孰”与“熟”的关系就只能构成通假与被通假的关系了。如此繁杂的情况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这种无规律的词汇现象难以让人把握,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记忆古汉语词汇释义,从短期看,学生可以理解某篇文章的内容,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工作呆板而且毫无妙趣可言,提不起学生普遍的学习热情,自然成为古汉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障碍。

因此,为克服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可以利用成语故事来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成语大多出自古代经典书面作品,如神话寓言、史籍经书、诗文词句等。它们源于往古而历久不衰,在构造成分上保留了古汉语词汇的许多特点。因此,利用熟知而常用的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可以温故知新、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借助成语讲析古汉语中的历史词语

历史词语是只表示历史上曾出现过而当今社会已不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词。它们在现代言语交际中一般不再使用,只在叙述史实或说明古代的有关事物现象时才使用。这类词语在古典文献中是经常出现的,例如:“樽”是古酒器名,“戟”是古兵器名,“锱”“铢”是古重量单位。由于它们指称的事物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已不复存在,学生对此在理解和记忆上有一定的难度。其实,这类词也大量出现于成语之中,如“移樽就教、樽俎折冲”中的“樽”,“亡戟得矛、画戟雕弓”中的“戟”,“锱铢必较、铢积寸累”中的“锱”“铢”等。明确了成语中这

些历史词语的所指对象,无疑对学生阅读古籍时理解其中有关的历史词语是大有帮助的。

二、借助成语讲析古汉语中的文言词语

古籍中有大量的文言词语,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现象、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只不过在现代口语中已换用别的词语来予以指称。文言词语一般有同它对应的现代词语存在,这是前面所讲的历史词语不具备的特点。例如:“膺”“牖”“濯”都是文言词语,它们在现代口语中已不再使用,分别换成了“胸膛”“窗户”和“洗涤”。不过,这类词仍然保留在具有古雅风格的成语里,如“义愤填膺、泣血捶膺、抚膺顿足”中的“膺”;“牖中窥日、瓮牖绳枢、老死牖下”中的“牖”;“濯污扬清、濯缨弹冠、振衣濯足”中的“濯”。因此,弄懂这类词在成语中的意思并掌握其用法,无疑将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古代文献中有关的文言词语。

三、借助成语讲析古汉语中的词语古义

词语古义与前面所讲的文言词语不同。文言词语是相对于现代词语而言的,它们词义相同而词形不一样,如古代的“舟”,现在说“船”,意思一样,只是换了词形;词语古义是相对于词语今义而言的,它们词形相同而词义不一样,如“党”,古今通用,但古代的意义是“偏袒”,现代则指“党派、政党”等,词形没有改变,意思却大不相同。词语的古义在今天的日常口语中一般已不再使用,但它们在成语中却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比如“走马观花、飞禽走兽”中的“走”,用的是古义“跑”,而不是今义“步行”;“破涕为笑、涕泗滂沱”中的“涕”,用的是古义“眼泪”,而不是今义“鼻涕”;“狐假虎威、假手于人”中的“假”,用的是古义“凭借、利用”,而不是今义“虚伪、不真实”。

参考文献

[1] 司章成:《古汉语词汇中“反义同词”现象探析》 大众文艺,2010年16期

[2] 刘裴德:《古今字、通假字辨——古汉语词汇教学再认识》 娄底师专学报,1992年03期

[3] 龙青然:《借助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1期

古语难得篇五
《让我们左右为难的中国古语》

让我们左右为难的中国古语 光阴似箭vs日月如梭

出淤泥而不染vs近墨者黑

兔子不吃窝边草vs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天愿作比翼鸟vs大难临头各自飞

好男儿宁死不屈vs大丈夫能屈能伸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vs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宁为玉碎,不能瓦全vs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vs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vs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vs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退一步海阔天空vs狭路相逢勇者胜!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vs人善被马欺,马善被人骑 车到山前必有路vs不撞南墙不回头

宰相肚里能撑船vs有仇不报非君子!

一个好汉三个帮vs靠人不如靠己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vs姜还是老的辣!

金钱不是万能的vs有钱能使鬼推磨

小心驶得万年船vs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得饶人处且饶人vs有仇不报非君子

明人不做暗事vs兵不厌诈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vs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百事孝为先vs忠孝不能两全

邪不压正vs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人定胜天vs天意难违

双喜临门vs福无双进,祸不单行

古语难得篇六
《古汉语课后练习的答案》

各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练习一

标点下文:

1.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理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廉平之德,吏之宝也。非其路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知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远害而名彰也。故君子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富财不如义多,高位不如德尊。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仲孙忌谏曰:“子为鲁上卿,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吝,且不显国也?”文子曰:“然吾观国人之父母衣粗食蔬,吾是以不敢。且吾闻君子以德显国,不闻以妾与马者。夫德者得之于我,又得于彼,故可行也。若独贪于奢侈、好文章,是不德也,何以相国?”仲孙惭而退。韩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问其故,对曰:“昔栾武子贵而能贫,故能垂德于后。今吾子之贫,是武子之德。能守廉静者,致福之道也,吾所以贺。”宣子再拜受其言。宋人或得玉,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公仪休为鲁相,使食公禄者不得与下人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故遗君鱼,何故不受?”公仪休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相,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臣轨》下《廉洁章》)

参考译文:为政清简、顺其自然,则天神会赐时机;谨慎廉洁、讲究节操,则地神也赠财富。君子虽富有且地位显赫,不因过分奢养而伤了自己的身体;虽贫穷且地位低下,不因追求私利而坏了廉洁的名声。大家知道身为官吏,要奉公守法只为百姓造福;不知道作个官员,竟然会违反法律占夺别人钱财。任职做官没有比“心静如水”更为重要,面对钱财没有比“廉洁自律”更应注意。廉洁而心静,那真是做官的法宝。本不是路而非要行走,虽劳累万分也到不了目的地;本不属你而偏要占有,虽强夺硬拿也到不了你的手。聪明之人不会硬干不可能成功之事,廉洁之士不会强拿不属于自己之物,这样才能全身远害而美名永留。所以君子要奉守廉洁而坚持为人之真,守住清白以保全自己名声。钱财再多不如讲仁讲义,官职再高不及德高望重。季文子为鲁国相国,其妾不穿丝绸之衣,其马不食精细之粟。仲孙忌谏道:“你为鲁国上卿,竟然妾不穿丝绸之衣,马不食精细之粟,人家岂不要认为你吝啬小家子气,而且显不出大国的气派?”季文子答道:“但我看到众多百姓的父母,穿的是粗布,吃的是蔬果,我所以不敢那么做。况且我听说君子以其德行而使国家名声远扬,从没听说依靠妾和马来为国赢得威望。只有我讲德行、其他人也讲德行的事,才能在全国推行。如果只是贪恋于奢糜挥霍的生活、喜欢穿艳丽漂亮的服装,那完全不是我们倡导的德行,又怎么来辅助国政?”仲孙忌听了羞愧而退。韩宣子为钱少而愁眉不展,叔向却对他表示祝贺。韩宣子问为什么要祝贺他,叔向说:“从前栾武子地位显赫而能安贫乐道,所以他的德行名声一直流传不衰。现在你钱少而能安贫乐道,那就好比有栾武子的德行。能守住廉洁底线、清白之身,那真是致福之道啊。所以我要祝贺你。”韩宣子恭恭敬敬地接受了叔向的教诲。宋国有人得了一块美玉,献给司城子罕,子罕却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将这块玉给治玉的工匠鉴定过,他认为是块好玉,我才敢把它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是自己的宝贝,你把美玉看作是自己的宝贝。你把美玉献给我,我们俩都丢了自己的宝贝,那还不如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宝贝。”公仪休为鲁国相国,规定拿了公家俸禄的官员不得与百姓争利,得了国家大利的官员不能夺百姓的小利。有个客人送鱼给公仪休,公仪休不肯接受。客人说:“听说你爱吃鱼,所以送给你鱼,为什么不拿呢?”公仪休回答说:“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不接受你送的鱼。现在我任相国,能自己买到鱼吃。我拿了你的鱼而被免去职务,谁又会愿意

送给我鱼?我所以不接受你送的鱼。”

2.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陛下圣德中兴,而从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⑴,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由是豪强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后汉书·董宣传》)

注释:

⑴文叔:东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参考译文:董宣字少平,是陈留圉人,任洛阳令。当时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白天杀人,乘机躲藏在主人家中,官吏无法抓捕他。等到公主外出让奴仆陪乘时,董宣等候在门外,拦住车马,用刀画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错,命令奴仆下车,乘此机会杀了奴仆。公主马上回宫向光武帝倾诉,光武帝听后大怒,召董宣前来,想要杖杀他。董宣磕头请罪说:“陛下以德复兴了汉朝,却放纵奴仆杀人,将凭什么来治理天下?臣不用皇上杖杀,臣请求皇上让我自杀。”董宣马上以头击柱,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下令小太监抓住董宣,要他向公主磕头请罪,董宣硬是不从,光武帝让人强迫他磕头,董宣双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湖阳公主对光武帝说:“你是普通人时,藏匿逃亡及犯死罪的人,官吏不敢上门抓人。今天你贵为天子,威严却不能实行一个命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天子和普通人不同。”于是下令让不肯低头的董宣出来,赐钱三十万。豪强因此而大为震惊,京城中人称董宣为“卧虎”,有歌唱道:“枹鼓不鸣董少平。”

练习二

标点下文:

1.人命中疑狱最多:有黑夜被杀,见证无人者;有尸无下落,求检不得者;有众口齐证一人,而此人夹死不招者;有共见打死是实,及吊尸检验,并无致命重伤者。凡遇此等人命,只宜案候密访,慎毋自恃擿伏之明,炼成附会之狱。《书》曰:“罪疑惟轻。”又曰:“宁失不经。”夫以皋陶为士,安有疑狱?不经之人,岂可失出?明断如古人,犹慎重若此,况其它乎?今之为官者,为能阙疑慎狱,即是窃比皋陶,其自命正复不小。彼锻炼成狱者,不及古人远矣,何聪明之足恃哉!(李渔《资治新书》)

参考译文:人命案件中有疑点的最多。有的是黑夜被杀,无人见证;有的是死不见尸,无法检验;有的是众人都证明一人犯罪,而此人被刑罚折磨致死也不招供;有的是众人都见到某人被打死,到验尸时,却并没有致命重伤。凡是碰到这种人命案子,只能耐心等待并密访,切不可自以为有揭露隐秘坏事的本事,而作出牵强附会的判决。《尚书• 大禹谟》说:“罪行可疑的,就从轻发落。”又说:“宁可放走犯罪的人(也不重判)。”皋陶担任审判官,哪里会有可疑之案?犯罪之人,又怎么能放走?明察断案像皋陶这样的古人,还这么慎重地断案,况且是别人呢?现在做官的因为遇有疑难之处能存疑而不妄作结论,因为能谨慎判案,就私下里把自己与皋陶相提并论,那口气真是不小。那些罗织罪名、陷人于罪的人,比起古人来差得远了,哪里有什么小聪明可以依靠呢?

2.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苏轼《日喻》)

参考译文: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生活在一起,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哪里是随随便便就能潜入水中呢?一定是对水的规律有所领悟了。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如果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船也会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能潜水的人询问探求他们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学习却去强求规律的人,全都像北方学潜水的那种人。

3. 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为岷州刺史。下车,先至狱中,露坐验问,决遣咸尽,还领新讼事,皆立决。有须禁者,公义即宿厅事,终不还阁。或谏曰:“公事有程,何自苦!”公义曰:“刺史无德,不能使民无讼,岂可禁人在狱而安寝于家乎?”罪人闻之,咸自款服。后有讼者,乡闾父老遽晓之曰:“此小事,何忍勤劳使君?”讼者多两让而止。土俗畏病,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父子夫妻不相看养,由是病者多死。公义欲变其俗,因分遣官人巡检部内,凡有疾病,皆以床舆来,安置厅事。暑月疫时,病人或至数百,公义亲设一榻,独坐其间,终日连夕,对之理事。所得秩俸,尽用市药。为迎医疗之,躬劝其饮食,于是悉差,方召其亲戚而谕之曰:“死生有命,不关相着。前汝弃之,所以死耳。今我聚病者,坐卧其间,若言相染,那得不死?”诸病家子孙惭谢而去。(《隋书·辛公义传》)

参考译文:辛公义是陇西狄道郡人,任岷州刺史。他一到任,先到监狱中,在室外坐着审问囚犯,该判决的判决,该释放的释放,一下子将案子全处理完。回去接受新的案件,都立刻裁决。有应当监禁的人,辛公义就住在公堂上办事,不结案就不回家。有的人劝谏他说:“办公事自有一定的程序,何必自找苦吃!”辛公义说:“刺史无德无能,不能使百姓不打官司,难道可以把人关在监狱里而自己在家中安心睡觉吗?”犯罪之人听到他的这一番话,都自觉地服罪。以后有打官司的人,乡村父老就告诫他说:“这等小事,怎么忍心烦劳刺史?”准备打官司的人大多互相歉让而撤讼。当地风俗害怕人生病,如果一人有病,马上就全家躲避病人,父子夫妻不再互相照顾扶养,因此病人大多病死。辛公义想要改变这一风俗,于是分头派遣官吏巡视检查所辖范围内,凡是有生病的人,都用床抬来,安置在公堂上。遇到夏天疫病流行时,病人有时多达数百人,辛公义亲自设置一张床,独自一人坐在中间,整天从早到晚,面对病人处理公事。所得俸禄,全用来买药。为他们请来医生治病,亲自劝他们服药吃饭,从这以后病人都痊愈了,辛公义才把他们的亲属都召来告诉他们说:“生死由命,与互相接触无关。以前你们抛弃有病之人,这是病人病死的原因。今天我把病人聚集起来,坐睡在他们中间,如果说会互相传染,我哪能不死?”众多病家的子孙惭愧请罪而离去。

练习三

标点下文:

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

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世说新语·假谲》)

参考译文:温峤死了妻子。堂房姑母刘氏,一家人碰上战乱,辗转离散,只有一个女儿,很漂亮又很聪明,堂姑母托温峤给找个女婿。温峤私下里有意自己娶她,就回答说:“称心如意的女婿不容易找到,要是找一个和我温峤一样的行不行?”姑母说:“经过战乱活下来的人,只求马马虎虎保住条命,就足以让我晚年心满意足了,哪里还敢希求像你这样的人呢?”过后不几天,温峤回复姑母说:“已经找到婚配人家,门第还过得去,女婿的名声官位都不比我差。”于是送上一个玉镜台做聘礼。姑母非常高兴。等到结婚,行了交拜礼以后,新娘用手拨开纱扇,拍手大笑说:“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个老家伙,果然不出我所料。”玉镜台,是温峤做刘越石的长史时北伐刘聪得到的。

2.天下未有兵甲,多刺客。李勉为开封尉。狱囚有意气者,勉纵而逸之。后客游河北,偶见故囚,迎归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千缣可乎?”曰:“未。”“二千疋可乎?”曰:“未也。”妻曰:“不如杀之。”其僮哀勉,密告之,乃逸去。夜半至津。店老父曰:“此多猛兽,何敢夜行?”勉言其故。梁上有人瞥下,曰:“几误杀长者。”乃去。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以示勉。(《唐国史补》)

参考译文:天下没有刀兵之祸的时候,常常会有很多刺客。李勉任开封县尉。囚犯中有个神色自若的人,李勉放了他让他回去。后来李勉闲游到河北,偶然碰见了以前释放的那个囚犯,那人把李勉带回家里好好招待。那人告诉他妻子:“这就是让我活命的恩人,我们用什么来报答他呢?”他妻子说:“送他上好的绢缎一千匹够吗?”那人说:“不够。”他妻子又问:“两千匹够吗?”他还是说:“不够。”他妻子说:“如果这样还不够报答,不如杀了他。”那人家的仆人同情李勉,就偷偷把囚犯夫妻要杀他的事告诉了李勉,李勉马上逃走了。半夜到一要道之处。旅店主人说:“这地方晚上多猛兽出没,你怎么敢独自一个人走夜路呢?”李勉于是把原因讲给店主听。梁上有人看了他一眼,说:“我差点误杀了德行高尚的长者。”说完就走了。天还没亮,那位梁上君子提着囚犯夫妻二人的头来给李勉看。

 左神策军吏李昱假贷长安富人钱,不偿。京兆尹许孟容收捕械系,立期使偿,曰:“及期满不足,当死。”中尉诉于上。上遣中使宣旨,送本军。孟容曰:“臣不奉诏当死,然臣为陛下尹京畿,非抑制豪强,何以肃清辇下?钱未偿,李昱不可得。”上嘉其刚直而许之。自兴元已后,禁军有功,又中贵之尤有渥恩者,方得护军。故军士日益纵横,府县不能制。孟容刚正不惧,以法绳之,一军尽惊。(《旧唐书·许孟容传》)

参考译文:左神策军军吏李昱借长安富人的钱,不还钱。京兆尹许孟容派兵把他抓来后关起来,让他订立日期还钱,对他说:“到期满钱没还完的,一律处死。”神策军中尉向唐宪宗申诉。唐宪宗派宫中使者宣旨,令许孟容把李昱放回军中。许孟容说:“臣不遵命应当处死,但是臣为皇上管理京城,不抑制豪强势力,怎么能够替皇上肃清京城?钱未还清,李昱不能释放。”唐宪宗称赞他刚毅正直,就同意了他的处理。自从兴元年间以后,禁军中有功的人,或者太监中特别受皇上器重的人,才能够担任护军。所以护军中的士兵日益放纵骄横,府县官吏不能制止。许孟容刚正不惧怕,依法处罚违法士兵,护军士兵都十分吃惊。

练习四

标点下文:

1.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庄子•列御寇》)

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为宋国国君出使去秦国。他前往秦国的时候,只有几辆车子;由于得到秦王的欢心,秦王赠给他一百辆车子。他回到宋国,见到庄子,说:“身居偏僻狭窄的里巷,靠编织鞋子来糊口,过着贫困的生活而面黄肌瘦,这是我不如别人的地方;一旦有机会使大国的国君省悟,而使随从的车辆增加到一百辆,这又是我超过他人的长处。”庄子说:“秦王有病,召集医生为他治病,凡是能够刺破脓疮溃散疖子的,可以得到一辆车子的奖赏;凡是能够用舌头舔治痔疮的,可以得到五辆车子的奖赏;治疗的部位越是低下,得到奖赏的车辆也就越多。你难道为秦王舔治痔疮了吗?怎么会得到这么多的车辆呢?你走开吧!”

2.雍州别驾元肇言于上曰:“有一州吏,受人馈钱三百文,依律合杖一百。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行本驳之曰:“律令之行,并发明诏,与民约束。今肇乃敢重其教命,轻忽宪章。欲申己言之必行,忘朝廷之大信,亏法取威,非人臣之礼。”上嘉之,赐绢百匹。(《隋书·刘行本传》)

参考译文:雍州别驾元肇对皇上说:“有个州官,拿了别人送的钱财三百文,按法律应处杖刑一百。但我刚到任的时候就跟他讲明了规矩。这州官居然故意违反规矩,请允许再加处徒刑一年。”刘行本驳斥说:“律令颁布实行,都由皇上颁发诏书,使百姓明白规章管束。现在元肇却只重视自己订的规矩,而忽视皇上定的律令。只是想强调自己言出必行,却忘了朝廷的律令要讲真实不虚,违背了法律来树立个人威信,那不是人臣该取的做法。”皇上赞许刘行本的说法,赏赐他上好绢绸一百匹。

3.崔仁师„„贞观初,改殿中侍御史。时青州有男子谋逆,有司捕支党,累系填狱,诏仁师按覆。始至,悉去囚械,为具食,饮汤渖,以情讯之,坐止魁恶十余人,它悉原纵。大理少卿孙伏伽谓曰:“原雪者众,谁肯让死?就决而事变,奈何?”仁师曰:“治狱主仁恕,故谚称‘杀人刖足,亦皆有礼’。岂有知枉不申,为身谋哉?使吾以一介易十囚命,固吾愿也!”及敕使覆讯,诸囚咸叩头曰:“崔公仁恕,必无枉者。”举无异辞。由是知名。(《新唐书·崔仁师传》)

参考译文:崔仁师„„贞观初年改任殿中侍御史。当时青州有男子谋反,官吏抓捕参与谋反的同伙关满了监狱,唐太宗下诏让崔仁师前去审查核实。崔仁师到了之后,将囚犯身上的刑具全都去掉,给他们备了饭食,让他们吃饭喝水,然后讯问事实真相,只判了其中为首的十多人有罪,其他人全都赦免释放。大理少卿孙伏伽说:“你平反的人这么多,只恐怕人的本性贪生怕死,谁会愿意去死?你这样断了案而后来情况又有变化,那怎么办?”崔仁师说:“大凡审案应当以仁爱宽容为本,所以有谚语说‘杀人断腿,都要有个规矩 ’。难道能明知其冤枉而不为其伸冤,却只为自己考虑吗?假如能用我区区一条命换来十个囚犯的性命,那本来便是我出自内心的想法!”等到皇上派来的使者重新审问,被判罪的所有囚犯都叩头说:“崔公处理案件公平仁恕,肯定没有被冤枉的人。”大家异口同声,没有不同的说法。崔仁师因此而名闻天下。

古语难得篇七
《古汉语》

古汉语考前资料

一、名篇默写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4、孔雀东南飞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5、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6、离骚名句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所惩?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二、文学常识 1、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现存三百零五篇,分为三大部分:《风》、《雅》、《颂》。从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2、《尚书》通“上”,指夏、商、西周,是周人记录下的上古之书,即《书经》,是五经之一。《无逸》选自《尚书》。

3、《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根据孔子的《春秋》加以阐明的著作。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把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作,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编年体,偏重叙事,顺带写人。

4、《国语》是分载八国史事的一部历史著作。相传也是左丘明的作品。是国别体,以记言为主。

5、《战国策》简称《国策》,此书记载战国策士的言论和活动。其文气势纵横,论事周密,善于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最后由刘向校正编次,并定名为《战国策》。

6、《论语》是孔子弟子和后学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即编纂。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坚持行忠恕之道。

7、《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带有理想主义色彩。

8、庄子名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故其著书十余寓言,大抵率寓言也。”今本《庄子》有33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为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多出于庄子后学所追记。

9\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人。是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离骚体(楚辞体)的创始人,作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强烈的反映了他的进步政治思想,坚决与黑暗现实抗争的性格和热爱祖国的精神。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奇妙的比喻,想象丰富,文辞绚烂,是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西汉时刘向辑集屈原、宋玉及汉代东方朔、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为《楚辞》,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朱熹作《楚辞集注》。

10、《离骚》是屈原作品中最长、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篇。籍幻想境界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理想的积极追求和对反动腐朽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11、《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十一篇诗歌,总称为《九歌》。

12、《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九篇诗歌总称《九章》。

13、《山海经》是现存我国最古老的地理书,主要记载古代传说中的地理。保存了最多的我国上古神话资料。其次是《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14、《焦仲卿妻》最早见于陈朝时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常取此诗首句,称为《孔雀东南飞》

2

15、《古诗十九首》被梁代萧统收入《昭明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表现委婉曲折,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重要作品,大抵认为是东汉后期的作品。

三、字词释义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①昔:指出征时 ②依依:茂盛的样子 ③思:语末助词④ 霏霏:雪大的样子 ⑤迟迟:迟缓 ⑥载:又

(2)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①庖(páo):厨房。“庖丁”即厨师。一说“庖”指厨师,“丁”是他的名字。为(wâi):替,给。文惠君:旧说指梁惠王。解:剖开、分解。

②触:接触。

③依:靠。

④履:踏、踩。

⑤踦(yǐ):通“倚”用膝抵住。

⑥砉(huá)然:皮肉分离的声音。向(向):通作“响(响)”,声响。“向(响)然”,多种声音相互响应的样子。

⑦奏:进刀。騞(huō)然:以刀快速割牛的声音。

⑧中(zhîng):合乎;“中音”,意思是合乎音乐的节奏。

⑨桑林:传说中的殷商时代的乐曲名。“桑林之舞”意思是用桑林乐曲伴奏的舞蹈。 ⑩经首:传说中帝尧时代的乐曲名。会:乐律,节奏。

(11)譆(xī):“嘻”字的异体。

(12)盖:通作“盍”,讲作何,怎么的意思。一说为句中语气词,读如“盖”。

(13)释:放下。

(14)好(hào):喜好。道:事物的规律。

(15)进:进了一层,含有超过、胜过的意思。乎:于,比。

(16)神:精神,心思。

(17)官:器官,这里指眼。知:知觉,这里指视觉。

(18)天理:自然的纹理,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19)批:击:郤(xì):通作“隙”,这里指牛体筋腱骨骼间的空隙。

3

(20)道:同“导”,循着。窾(kuǎn):空,这里指牛体骨节间较大的空处。

(21)因:依,顺着。固然:牛身体本来的结构。

(22)技(zhī):通作“枝”,指枝脉。经:经脉。“技经”指经络结聚的地方。肯:附在骨上的肉。綮(qǐ):骨肉连接很紧的地方。未:不曾。尝:尝试。

(23)軱(gū):大骨。

(24)岁:每年。更(gēng):更换。

(25)族:众;“族庖”指一般的厨师。

(26)折:断;这里指用刀砍断骨头。

(27)发:出,这里指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硎(xíng):磨刀石。

(28)闲(jiàn):缝,间隙;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间”。

(29)恢恢:宽广。游刃:运转的刀刃。

(30)族:指骨节、筋腱聚结交错的部位。

(31)怵(chù)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32)謋(huî):牛体分解的声音。

(33)委:散布。

(34)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

(35)善:擦拭。

(36)养生:其后省中心语,意思是“养生之道”。

四、简答题

1、《采薇》中士兵的复杂感情

这是一首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加之归路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忧伤。“行道迟迟”,似乎还包含了戍卒对父母妻孥的担忧。一别经年,“靡使归聘”,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此回归之际,必然会生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的忧惧心理。然而,上述种种忧伤在这雨雪霏霏的旷野中,无人知道更无人安慰;“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在这孤独无助的悲叹中结束。综观全诗,《采薇》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不是抒发遣戍役劝将士的战斗之情,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将从属于国家军事行动的个人从战场上分离出来,通过归途的追述集中表现戍卒们久戍难归、忧心如焚的内心世界,从而表现周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2、分析重耳的人物形象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重耳由一个贪图享乐、养尊处优的贵公子成长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由四处流亡到春秋时代显赫一时的一代霸主正是印证了这句话。重耳的 4

成功不是凭空就达到的。我认为第一,得益于重耳所遭受的磨难,磨难使他得到了很好的磨练机会。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从当初大祸临头而迫不得已的出逃到流亡中的屈辱、困苦、安乐的体验,如当时经过的小国,如卫成公、曹共公、郑文公等,皆“不礼焉”,使他明白了身在宫廷、耽于逸乐所不可能明白的人生真谛,在身、心两方面受到陶冶和磨炼。第二,得益于重耳本身的性格,在一定情况下,他能够对一些事情包容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对于他的成功有着重大的意义。第三,得益于他身边的一批贤才、忠臣之士,包括几个重要的女子。重耳善于结交有智慧、有好的品德、有能力的人士,跟随他出亡的从者数量众多且才力超群,大都是当时晋国的栋梁之材或智能之士。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说明重耳能得人心。我认为重耳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还离不开他自身的雄才远略,政治才华。同时,重耳还具有着雄心壮志、深谋远见,严政教民,重用贤才等品质,这也是他赢得众人拥护支持,巩固晋国政权的需要,也是晋文公志在争取霸权的前提条件。

3、《晋公子重耳之亡》女性形象

①深明大义,知书达理的女性形象:赵姬正是此类贤妇的代表。她,本有子息可以承嗣,却不待宠专位,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仅请回赵盾,并主动让出嫡嗣之位。这份容人之量,为须眉难及,与那些为争嫡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恶妇相比更有天壤之别。正是她的宽容大度、唯才是举,为晋国觅得了一位难得的贤相,为晋国霸主地位的巩固做了间接的重要贡献,昭示了她深名大义、知书识礼的光辉形象。

②忠心耿耿,具有理性的女性形象:重耳在狄的妻子季隗和在齐国的妻子姜氏均为此类女性形象的代表。她们都愿意牺牲儿女私情,成全重耳的国家大事。充分体现了一个妇道人家难得的理性精神。

③敢于追求人格独立、争取自身地位的妇女人物:怀嬴是其中代表。她意识到秦国与晋国地位的平等,由这种国家间的平等上升为人格的平等。所以,她能够在受屈辱的时候理直气壮地维护自身人格,争取自身地位。

4、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的(分析言辞)

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①处处为秦着想。首先,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②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

5、秦晋崤之战中秦败晋胜的原因

(1)从政治上:本次战争的性质对于秦而言是征伐和侵略,是不正义的,失民心的。而对于晋来说,本次战争是为了守卫家园,保护自己的合理权益,是正义的,深得民众支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争结果由此可见。

(2)从外交上:秦国由于自己的作为失去了郑国的支持,失去了自己的统一战线,极不明智。

(3)从军事上:“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6、《邵公谏弭谤》中,邵公是如何劝谏的

5

古语难得篇八
《古汉语期中考试》

刘禹锡《鉴药》

刘子闲居,有负薪之忧,食精良弗知其旨。血气交沴,炀然焚如。客有谓予:“子疾病积日矣,乃今我里有方士,沦迹于医,厉者造焉而美肥,跛者造焉而善驰,矧常病邪?将子谒诸!”予然之,之医所。切脉、观色、聆声,参合而后言曰:“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舛、衣食之齐乖所由而致也。今夫藏鲜能安谷,府鲜能母气,徒为美疹之囊橐耳。我能攻之。”乃出一药丸,可兼方寸,以授予曰:“服是足以瀹昏烦而锄蕴结,销蛊慝而归耗气。然中有毒,须其疾瘳而止,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剂也。”予受药以饵,过信而膇能轻,痹能和;涉旬而苛痒绝焉,抑搔罢焉;逾月而视分纤,听察微,蹈危如平,嗜粝如精。或闻而庆予,且关言曰:“子之获是药,几神乎!诚能遭己。顾医之态,多啬术以自贵,遗患以要财,盍重求之,所至益深矣。”予昧者也,泥通方而狃既效,猜至诚而惑剿说,卒行其言。逮再饵半旬,厥毒果肆,岑岑周体,如痁作焉。悟而走诸医,医大咤曰:“吾固知夫子未达也!”促和蠲毒者投之,滨于殁而有喜;异日,进和药,乃复初。”刘子慨然曰:“善哉医乎!用毒以攻疹,用和以安神,易则两踬,明矣。苟循往以御变,昧于节宣,奚独吾侪小人理身之弊而已。

翻译:刘某(作者)闲居(家中),得了病,吃精良的食物不知道是什么味道。血脉和元气都不通畅,滚烫滚烫的如同被火烤灼着似的。有个客人对我说:“您的病很多日子了,如今我那有个方士(会方术之人),沦落混迹于医生(看来古代方术高于医术。)得麻风病的去他那治疗会变成漂亮而健康的人,瘸子去他那治疗会变成善于奔跑的人,更何况常见的疾病呢?请您去他那吧!”我同意了,来到医生那。把脉、看气色、听声音,综合诊断后他说:“您的病,是因为起居作息时间节奏紊乱,衣食住行安排不和谐所导致的。如今五脏很难消化食物,六腑很难养育元气,只能成为装病灶的皮囊了。我能治好的。”便拿出一枚药丸,大概有一寸见方的两倍那么大,交给我并说:“服用这枚药丸足够祛除你的昏烦和郁结,消除病症恢复元气。但是药中是有毒的,必须病好了就停药,过量了就会打破和谐,所以给你的剂量要少。”我拿了药来吃,过了两个晚上肿胀的脚轻松了,麻痹的感觉舒缓了;过了十天奇痒的感觉没有了,不再会抓挠了;过了一个月可以分辨很细小的东西,听清楚很细微的声音,走高坡如履平地,吃粗粮如同吃精细的食物。有的人听说后来庆贺我,并且关心地对我说:“您所得到的药,几乎是神效啊!实在难得遇到啊。观医生的态度,多是吝啬医术让自己显得高明,留后患让自己有财源,何不再要点药,所达到的疗效更好呢。”我糊涂啊,拘泥于通常的观点而贪心不满足现有的疗效,猜忌诚心而迷惑于邪说,终于按照他的话去做了。等到再吃了五天的药,那药的毒性发作,周身胀痛,如同疟疾发作。醒悟了去就医,医生狠狠地责备道:“我就知道你不通事体啊!”下了和解的要解除毒性,所幸还在危险的边缘;他日,吃了和解的药,便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刘某感慨道:“善哉医术!用毒攻击疾病,用和解之药安定心神,改换了两样都不利,有道理啊。如果遵循老办法应付变化了的新问题,愚昧地执着于(过去的)章法和普通的见解,岂只是我等小人治疗疾病而已。”

医师章•《周礼》注释及译文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焉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焉下。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眡春时,羹齐眡夏时,醤齐眡秋時,飲齊眡冬時。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於医师。

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

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凡有疡者,受其药焉。

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疗兽疡,灌而劀之,以发其恶,然後药之、养之、食之。凡兽之有病者、有疡者,使疗之。死则计其数以进退之。

【今译】医掌管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及法令,徵集药物供医疗之用。凡是国内有疾病的,或有外、伤科疾患的人来到这里,就派医生分别给他们治疗。到年终就考核他们的医疗卫生工作业绩,据以制定他们的俸禄:全数治愈的为上等,十个病人就诊其中误治一人的为次一等,十个病人中误治二人的为再次一等,十个病人中误治三人的为再再次一等,十个病人就诊若有四人未被治愈的就列入下等了。

食医掌管调配君王的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医、八珍之类的饮食。凡是调配六食,应仿照春季的气候而宜温,调配羹汤应仿照夏季的气候而宜热,调配醤类应仿照秋季的气候而宜凉,调配饮料应仿照冬季的气候而宜冷。大凡调配饮食,由於春天多酸味,夏天多苦味,秋天多辛味,冬天多鹹昧,就要用柔滑及带甜味的作料来调和。大凡调配六膳六食的最佳方法,牛肉适合同粳米相搭配,羊肉适合同黄米相搭配,猪肉适合同小米相搭配,狗肉适合同上等小米相搭配,鹅肉适合同小麦相搭配,鱼适合同菰米相搭配。大凡贵族阶层的饮食都经常仿照这种方法。

疾医负责治疗百姓的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季节性流行病:例如春季有酸削感的头痛病,夏季有搔癢的疮疥之类的皮肤病,秋季有疟疾和发冷的疾病,冬季有咳嗽及气喘病之类。医生就用五味、五谷、五药治疗他们的疾病。首先根据五气、五声、五色来观察患者疾病的轻重以及预後的好坏,再根据九窍功能诊视它有无异常变化,又从第三方面诊察九藏脉象的搏动情况。凡是百姓中患上疾病的人,就分别给他们进行治疗。对夭折和老死的人,要分别写明病人死亡的原因,然後呈报给医师。

疡医掌管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的外用药和拔除脓血销蚀腐肉的药剂。大凡治病,用五毒治疗它,用五谷补养它,用五药调理它,用五味调节它。大凡用药,用酸药补养骨骼,用辛药补养筋脉,用咸药补养血脉,用苦药补养精气,用甘药补养肌肉,用滑润药通利孔竅。凡是国中有疡病不能亲自来的,都可以向疡医取药治疗。

兽医负责治疗牲畜的疾病,治疗牲畜的疮疡。大凡治疗牲畜的疾病,先灌饮药汁,并让病畜或急或缓趋行有节,使脉气发动表现於外,医生於是参验它外现的症状,确诊其病之所在,然後对症治疗它。大凡治疗牲畜的疮疡,首先要清洗创伤,刮去它的腐肉脓血,以驱散其病毒,然後给它上药、调治、喂食。凡是牲畜有病,有疮疡的,就派兽医给这些病畜进行治疗。如果病畜死亡,就累计死亡的数目,并据此确定职务的升降与俸禄的增减。

晋侯梦大历

(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1],被髮及地[2],搏膺而踊[3],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4]!”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於室。又壞戶。公覺[5],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6]。”公疾病[1],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2]。未至,公夢疾為二竪子[3],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5],若我何[6]”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7],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8]。六月丙午,晉侯欲麥[1],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2]。將食,張[3],如廁[4],陷而卒。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以為殉。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

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译文(成公十年)晋景公梦见了一个大恶鬼,披散着头发直拖到地上,拍打着胸脯跳跃着对他喊叫:“你杀了我的子孙,太不合正义了。我向天帝请求报仇,已经得到准许了!”说罢就打坏宫门和寝殿的门闯了进来。晋景公非常恐惧,躲到了内室。厉鬼又打坏了内室的小门。晋景公被惊醒了,召来桑田的巫师卜梦。巫师说的情况和晋景公的梦境相同。晋景公问道:“会怎么样呢?”巫师回答说:“您不能吃到今年的新麦了。”晋景公患了重病,向秦国求医,秦桓公派医缓去给他治疗。医缓还没到达晋国时,晋景公梦见病邪变成了两个儿童,一个说:“他是一位良医,担心会伤害我们,往哪里躲避他呢?”另一个说:“躲到肓的上边、膏的下边,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医缓到了晋国,诊断后说:“病不能治疗了。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用灸法攻治根本起不到作用,用针刺治疗效力够不着,药力也不能到达那里,所以不能治疗了。”晋景公叹道:“良医啊!”给缓置办了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国了。六月初七(注:此处是周历,夏历应为四月),晋景公想要尝尝新收的麦子做成的食物,就让甸人献上新麦,让馈人做成食品。晋景公召来了桑田的那个巫师,将新麦做成的食物拿给他看后就杀了他。晋景公将要吃的时候,感到腹胀,便去上厕所,在厕所中由于气陷而死。有个小宦官凌晨梦见自己背着晋景公升天了,到了中午,他就从厕所里背出了晋景公,晋国于是就把他做了陪葬的人。

医和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巨将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德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宠节,有灾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归之。

医和译文

(昭公元年)晋平公患病向秦国求医,秦景公派医和去给他诊治。医和诊断后说:“病不能治了。这个病是因为过度亲近女色造成的,病人心志沉迷惑乱犹如中了蛊毒,是患了蛊病 ’。这个病不是鬼神作祟,也不是饮食不调,而是由于迷恋女色而丧失了心志。良臣将要死去,上天也不会保佑。”晋平公问道:“女子不能亲近吗?”医和回答说:“要加以节制。先王的音乐,就是用来告诉人们做事要有节制的,所以有五音的节奏。五音速度的慢快和声音的低高递相连及,就会奏出中正和谐的音乐。一曲终了,五音都降于无声,这时就不能再弹奏了。在这时如果再弹奏的话,手法就会繁乱混杂,会奏出不中正的靡靡之乐,君子是不会听这种音乐的。万事万物也像演奏音乐的道理一样。如果过度了,就要休止下来,不要因为过度而导致生病。君子亲近女子,要按照礼仪的规定进行,不要因为女色而使心志惑乱。上天有六种气,降下来化生五种味道,表现为五种颜色,体现为五种声音,过度就会产生六

种疾病。六种气叫做阴、阳、风、雨、晦、明,在时间上区分为四季,按次序排列为五行,六气过度就会造成疾病:阴气过度造成寒性的疾病,阳气过度造成热性的疾病,风气过度造成四肢的疾病,雨湿过度造成肠胃的疾病,夜晚活动过度造成心志惑乱的疾病,白天操劳过度造成心力疲惫的疾病。女子,是男子的附属物,夜晚才能与之交合,过度亲近就会产生内热和心志惑乱的疾病。如今您亲近女色既不加以节制、又不按时,能不到这样的地步吗?!” 医和出来后,将情况告诉了赵孟。赵孟问道:“谁称得上是良臣呢?”医和回答说:“说的就是主公您啊!主公辅佐晋国,到现在八年了。晋国国内没有动乱,与诸侯外交也没有失礼的事情,可以称得上是良臣了。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大臣,荣享着国君的宠信和俸禄,担负着国家的重任,有灾祸发生了,却不能改变它,一定会受到它的祸害。如今国君到了因过度亲近女色而生病的地步,势将不能谋虑顾念国家大事了,灾祸哪一个比这更大呢?!主公不能加以阻止,我因此才说‘良臣将死,天命不佑’的话!”赵孟又问道:“什么叫做‘蛊’?”医和答道:“过度沉溺于令人心志惑乱的事所生的病叫‘蛊 ’;在文字上,皿和虫构成了‘蛊’;谷物中孳生的飞蛾也是‘蛊 ’;在《周易》中,长女迷惑了少男,就像大风吹落了山上的草木一般,同样叫做‘蛊’。这些都是同类的事理。”赵孟叹道:“良医啊!”给他置办了丰厚的礼物,然后让他回国了。

晋侯有疾

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为焉”?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于是乎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今无乃壹之,则生疾矣。侨又闻之,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尽矣,则相生疾,君子是以恶之。故《志》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违此二者,古之所慎也。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今君内实有四姬焉,其无乃是也乎?若由是二者,弗可为也已。四姬有省犹可,无则必生疾矣。”叔向曰:“善哉!肸未之闻也。此皆然矣。”

叔向出,行人挥送之。叔向问郑故焉,且问子皙。对曰:“其与几何?无礼而好陵人,怙富而卑其上,弗能久矣。”

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重贿之。

晋侯有疾译文

晋平公有病,郑伯派子产去到晋国聘问,同时探视病情。叔向询问子产说:“寡君的疾病,卜人说‘是实沈、台骀在作怪’,太史不知道他们,谨敢请问这是什么神灵?”子产说:“从前高辛氏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住在大树林里,不能相容,每天使用武器互相攻打。帝尧认为他们不好,把阏伯迁移到商丘,用大火星来定时节。商朝人沿袭下来,所以大火星成了商星。把实沈迁移到大夏,用参星来定时节,唐国人沿袭下来,以归服事奉夏朝、商朝。它的末世叫做唐叔虞。正当武王的邑姜怀着太叔的时候,梦见天帝对自己说:‘我为你的儿子起名为虞,准备将唐国给他,属于参星,而繁衍养育他的子孙。’等到生下来,有纹路在他掌心像虞字,就名为虞。等到成王灭了唐国,就封给了太叔,所以参星是

晋国的星宿。从这里看来,那么实沈就是参星之神了。从前金天氏有后代叫做昧,做水官,生了允格、台骀。台骀能世代为官,疏通汾水、洮水,堵住大泽,带领人们就住在广阔的高平的地区。颛顼因此嘉奖他,把他封在汾川,沈、姒、蓐、黄四国世代守着他的祭祀。现在晋国主宰了汾水一带而灭掉了这四个国家。从这里看来,那么台骀就是汾水之神了。然而这两位神灵与晋君之病无关。山川的神灵,遇到水旱瘟疫这些灾祸就向他们祭祀禳灾。日月星辰的神灵,遇到雪霜风雨不合时令,就向他们祭祀禳灾。至于疾病在您身上,也就是由于劳逸、饮食、哀乐不适度的缘故。山川、星辰的神灵又哪能降病给您呢?侨听说,君子有四段时间,早晨用来听取政事,白天用来调查询问,晚上用来确定政令,夜里用来安歇身体。在这时就可以有节制地散发体气,别让它有所壅塞以使身体衰弱。心里不明白这些,就会使百事昏乱。现在恐怕是体气用在一处,就生病了。侨又听说,国君的妻妾不能有同姓,因为子孙不能昌盛。美人都占尽了,那么就会得病,君子因此讨厌这个。所以《志》说:‘买姬妾侍女不知道她的姓,就占卜一下。’违反这两条,古代是很慎重的。男女要辨别姓氏,这是礼仪的大事。现在君王的宫里有四个姬姓侍妾,那恐怕就是为了这个缘故吧!如果是由于这两条,病就不能治了。去掉这四个姬姓女子还可以,否则就必然得病了。”叔向说:“好啊,肸没有听说过呢,所说都是对的啊。”

叔向出来,行人子羽送他。叔向询问郑国的情况,同时询问子皙的情况。子羽回答说:“他还能活多久?没有礼仪而喜欢凌驾于人,仗着富有而轻视他的上级,不能长久了。”

晋平公听说了子产的话,说:“他是知识渊博的君子啊。”送给子产以很厚的财物。

古语难得篇九
《古汉语句式》

古语难得篇十
《关于迎难而上的名言》

关于迎难而上的名言

1、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拿破仑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3、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

4、不要灰心,不要绝望,对一切都要乐观……需要有决心——这是最要紧的,有了决心一切困难的事都会变得容易。——果戈理

5、从不为艰难岁月哀叹,从不为自己命运悲伤的人,的确是伟人。——塞内加

6、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

7、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8、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9、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佚名

10、坚定的前进者尽管也有停歇的时候,却勇往直前。——赫伯特

11、困难产生于克服困难的努力中。——斯迈尔斯

12、浪花愈大,凝立的磐石在沉默的持守里,快乐也愈大。——冰心

13、能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丘吉尔

14、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15、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16、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奥斯卡?王尔德

17、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徐悲鸿

18、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俾斯麦

19、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20、绳可锯木断,水可滴石穿。苦干加巧干,坚持持久战。——郭沫若

21、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22、世人历险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郑燮

2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24、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5、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袁牧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27、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

28、为学正如撑上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29、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素

30、我们只以坚持不断的努力,才能够抗拒这不可战胜的灰心失望。——莫泊桑

31、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越无为就越有害。——列夫?托尔斯泰

32、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33、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徐特立

34、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文人,总比生长在温暖逸乐的环境中

的人,要坚强伟大。——郁达夫

35、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36、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37、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享受冒险的乐趣。——狄斯累利

38、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认识自我。——希尔蒂

39、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40、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越无为就越有害。——列夫?托尔斯泰

4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42、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徐悲鸿

43、世人历险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郑燮

44、我们只以坚持不断的努力,才能够抗拒这不可战胜的灰心失望。——莫泊桑

45、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佚名

46、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文人,总比生长在温暖逸乐的环境中的人,要坚强伟大。——郁达夫

47、能克服困难的人,可使困难化为良机。——丘吉尔

48、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49、不要灰心,不要绝望,对一切都要乐观……需要有决心——这是最要紧的,有了决心一切困难的事都会变得容易。——果戈理

50、患难及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

5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52、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徐特立

53、浪花愈大,凝立的磐石在沉默的持守里,快乐也愈大。——冰心

54、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奥斯卡?王尔德

5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

56、坚定的前进者尽管也有停歇的时候,却勇往直前。——赫伯特

57、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

58、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出处

59、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佚名

60、困难产生于克服困难的努力中。——斯迈尔斯

61、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拿破仑

6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63、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认识自我。——希尔蒂

64、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

65、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66、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67、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罗素

68、从不为艰难岁哀叹,从不为自己命运悲伤的人,的确是伟人。——塞内加

6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70、绳可锯木断,水可滴石穿。苦干加巧干,坚持持久战。——郭沫若 爱国情怀名言

创造奇迹的名言

以诚待人的名言警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04023.html

    上一篇:与海和波的格言

    下一篇:祸起萧墙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