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职称俄语】
黄昏的诗句篇一
《浅谈古诗词中的“黄昏”意境》
浅谈古诗词中的“黄昏”意境
作者:黄志惠 张华明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3年第02期
古诗词中描绘黄昏景象的诗句几乎俯拾皆是,但由于诗人所处的情景﹑经历和感受不同,以及各自思想﹑气质和创作风格的迥异,因而同是“黄昏”景象,在诗人笔下却有不同的格调﹑意境和主题:或流连先景,感叹人生;或悲壮深沉,忧国思乡;或欢快明朗,吟咏生活;或意境开阔,推人向上……
例如:“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这是晏殊词中经常流露出来的一种极富人生哲理的人生态度。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则流露出一种悲凉﹑凄美的意境。诗人借登乐游原抒发了自己壮士迟暮之感,也强烈地宣泄了对国事盛衰之悲。诗人以其独有的才华和灵感将自己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不幸人生,妙笔生花成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夕阳”不仅是指落日这自然景物,还暗指诗人生当晚唐,目睹乱世,深患国家之内忧外患,曾想展一己之才,匡世济民,可惜其一生命运坎坷,至暮年都未能如愿。当然,这首诗千百年来撼人心弦,不是因为它的写景和诗人的自我伤感,而是因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升华的境界,给人一种哲学上的意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不仅抒发的是人去楼空的感慨和深重的乡愁,更是作者对自己以前那种狂放不羁、荒唐无常生活的终结。据说,崔颢早年好赌酗酒,更被世人不齿的是他择妻也以貌美为标准,且稍不如意即离弃,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而晚年的崔颢,“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崔颢诗歌的“忽变常体”,其标志就是这首连李白都自叹不如的《黄鹤楼》。此诗之所以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轴之作,盖因作者以摇曳生姿的古歌行体入手,特别是后四句中“晴川”和“芳草”对仗工整,而“日暮乡关”和“烟波江上”又很随意,读来让人不仅想起汉末狂生祢衡被杀此地的警世典故,更顿生空茫之感及不如归去之叹。这种亦古亦律,大巧若拙的结构体制,便于表现高唱入云的雄健气格,也使全诗意脉贯通,形成清拔俊秀,寄情高远的超妙仙境。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把羁旅在外漂泊人对家乡的思念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马致远最好的作品,都写于一种“夕阳”与深秋的背景中,《天净沙·秋思》亦如是。这首小令名作之所以被称为“秋思之祖”,就其作品内容本身而言,简简单单,普普通通,重要的就是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点睛作用。夕阳西下使枯藤、老树、昏鸦这幅昏暗的深秋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试想,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
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他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在夕阳残照的荒凉古道上,孤独的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是何等的凄美与悲凉啊!这首小令不仅写出了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之苦,而且透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而“夕阳西下”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孤立之意。赏吟完一曲《秋思》,让人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啊!
“黄昏鼓角是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城楼》)这里的“黄昏”在诗人的笔下是何等的悲凉,那惆怅的意境,感伤的格调反衬出诗人在国土沦陷后的悲痛情绪。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诗人由眼前的“日暮”景象,想起自己漂泊异乡的处境,把思乡的情感和“日暮”的景象糅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惆怅孤独的画面,深刻地展现了游子思乡的凄恻之情,给读者的心灵蒙上一层淡淡的惆怅。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以苍劲的笔触,深沉的情怀,勾画出边塞黄昏时特有的气象,给人一种雄厚的力度,有力地表现了壮士们防守边塞的艰苦和坚持抗战的决心。
当然,描写黄昏的诗句也并非都是苍茫、悲凉的,与之相反,也有格调清新、奋发向上的诗句。例如,徐元杰的:“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湖上》)诗人笔下的“夕阳”,简直是一幅诗的画卷。夕阳西下,箫鼓声声,人们驾着归船,一片欢歌笑语,整个境界开阔明朗,表现了劳动归来时的欢快、喜悦之情。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辛弃疾《鹧鸪天》)又给我们绘制了一幅恬静幽雅的图画:斜日柔光,细草青青,黄犊鸣叫,一片清淡的春色。
“日暮江亭春影绿,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欧阳炯《南乡子》)则呈现出另一种情趣:日暮江亭,春光碧绿,池塘中鸳鸯戏水,远山近水,斜晖脉脉,整个大自然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情怀。
由此可见,描写黄昏景象的诗句是多种多样的,效果和韵味也有殊异,我们在欣赏这类诗句时,应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这样才能在千姿百态的“黄昏”中,领略各自的情趣和神韵。
(责编 刘宇帆)
黄昏的诗句篇二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群》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群
2008年4月24日
内容提要 日暮黄昏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自然景观,是由光明到黑暗昼夜交替的一个特定时空。出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黄昏已不再是简单的一段时间和相关景色的再现,而是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凝结着诸般特定情感与生命意识的原型意象。综观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黄昏的作品,中国古代诗人渲泄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而黄昏时的相关景物就是诗人情感的催化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诗人面对黄昏时的内心世界,掌握引发诗人情感的黄昏意象群。
关键词 黄昏情结 伤时感物 意象群 生命意识
“伤时感物”本来就是中国文艺一种悠久的传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对时间的咏叹从来就是中国诗人最喜表达的主题之一。朝阳东升,夕阳西下,黄昏是光明与黑暗的一个临界点。作为宇宙世界里一个特定的时间范畴,“黄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频频出现。千百年来,人们感受黄昏,描写黄昏,在黄昏时的各种景物身上融合了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深奥底蕴的观照和领悟,记下了人生的欢乐和痛苦,显出了生命追求的坎坷,多难。正如肖弛在《中国诗歌美学》中指出的:“诗歌艺术中的时间意识是一种生命意识。”①在诗人的笔下,黄昏时的树木、山川、夕阳、归鸟已不再是纯粹的景物,而是熔铸了诗人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一种文学意象,是被情感化、心灵化了的审美对象。
一、中国古人“黄昏情结”的产生
“昏”字在甲骨文中作 ,是会意字。从日,从氐省。“氐”是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是指日暮、天刚黑的时候,就是《说文》所说的,“昏,日冥也,”指太阳沉下地平线之际,即日落西山之时。
“婚姻”之“婚”的本字为“黄昏”之“昏”,《正字通?女部》:“婚,古作昏。”②如《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昏,不我屑以。”又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代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说文》中有记载:“礼,娶妇以昏时,故曰婚。”可见黄昏与我国上古婚姻有很大关系。首先表现为与我国古代“抢婚”习俗有关,刘师培先生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指出:“娶妇以昏者,当与古代劫掠妇女,趁妇家不备,以昏时为便有关。”《周易》中的《屯卦》就有:“乘马班如,泣血涟如,非寇,婚媾”的记载,这里将“婚媾”同“寇”联系在一起,说明了当时的婚姻手段与大盗抢劫财物相差无几,这便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掠夺婚”。其次,上古时代,男女婚娶的时间一般定在黄昏,把婚礼放在黄昏举行,可见黄昏在他们心目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诗经》中“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昏以为期,明星皙皙。”的诗句就鲜明地反映了这种心理。再次,古人与异性幽会,也往往选择在黄昏时分,因为此时人的情感最需要得到慰藉,这是源于心灵的情感需求。正应了那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上,自然形成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击壤歌》)的生活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将人们一天的生活与太阳的运行规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黄昏作为一个特定的时间范畴,对人们的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古人认为情绪最难把握、难于平静的莫过于黄昏时分。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五曾指出:“夫风雨晦暝,独处无聊,此时最易怀人。”③就人体的生物机能来说,外界物候时间引起的阴暗、湿度等温度变化,的确可以敏感地影响到人的情绪,古代中医圣典《黄帝内经》对此也有所归纳:“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已闭。”④而日暮黄昏,正是一个朦胧宁静的时刻,人们眼中的天、地、人、物无不染上一层迷蒙的色彩,于是不免触景生情,心生感慨。农耕社会中,黄昏是人们劳作一天之后荷锄而归,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但是,当辛勤劳作的人们“日入”而不得“息”时,就只能望黄昏天地而兴叹,对亲人欢聚标志的黄昏夕阳万物产生诸般的情感牵绊。
二、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群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都体现出情与景的完美统一,作为自然景观的“黄昏日落”也得以与诗人的情感相融合。诗人的慨叹正是在面对“黄昏日落”时的各种景物时有感而发的,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文学理论作品先后阐述了客观事物对作者感情的诱发作用: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凛凛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之舞咏。”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些古代文论都探讨了情与景的关系,说明诗人有时在景、物、事的触动之下,感情迸发,灵感骤至,写出好诗。特别是日暮黄昏,夕阳西下,残阳晚照下的小桥流水、落花衰草、残垣断壁、归雁鸣蝉的凄清孤冷极易使人生发出内心深处的万种情思。在数目繁多的描写对象中,黄昏可谓是诗人的至爱,黄昏时的各种景物更是诗人的重点描写对象。在诗人笔下,那些普通、客观存在的景物因为黄昏的到来就变得生动起来,它们经常跟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联系在一起,诗人快乐时,那些花花草草就是美丽的、欢愉的;可是当诗人悲伤时,悦耳的音乐也会是一种哀乐。综观中国古典诗词中描写黄昏的作品,诗人宣泄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而诗人或喜或悲的内心情感又是由多个黄昏意象组合展现出来的:
1、即景咏怀
一说起黄昏,就会让人想起落日。夕阳可以说是黄昏的一个标志性景物,正是有了夕阳朦胧光线的笼罩,黄昏时大地上的自然万物才会激起诗人不同凡响的情感波动。面对迷茫的黄昏晚景,诗人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由衷的赞叹,他们有时通过对夕阳晚景的吟咏,表达出一种欣赏愉悦的情感: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经,愉悦偃东扉。……”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陶渊明《拟古》
“微风清幽幌,余日照清林” ——谢庄《北宅秘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山水诗人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描写的是湖中美丽的晚景;陶渊明的《拟古》呈现出的是日暮时天地之间苍茫迷蒙的意象;谢庄的《北宅秘园》表现的则是斜辉下绚丽多姿的色彩。而王维的诗句又与众不同地写出:在荒凉辽阔的茫茫沙漠之中,一道烽烟直立而起,而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一条长河蜿蜒曲折奔腾而来,河中倒映着一个浑圆的日影。诗人只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巧妙地勾勒出一个充满光辉的雄浑美。从上面所举的例子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这几位诗人表现落日晚景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着重刻画了黄昏时的夕阳美景,表达出舒心愉悦的心境。而他们这种对黄昏的由衷赞叹又是通过描写各种自然意象表现出来的:林壑、云霞、芰荷、蒲稗、春风、幽幌,清林、孤烟、落日……这一系列黄昏意象正是诗人表现内心愉悦的情感寄托。这类由衷赞叹夕阳美景的诗作还有很多: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2、寂寞孤独
诗人一方面为黄昏的夕阳美景陶醉不已,另一方面目送夕阳,有感于寂寞黄昏天地万物的凄清冷淡,诗人孤独之感油然而生,从而记下了古代文人亘古不变的心声,《离骚》中的“时暧暧其将罢兮,结悠兰而延伫”,就写出了诗人天门求索受阻时的孤独感慨。
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诗人的孤独感与他们在政治上的不得意是分不开的。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大多数作家的人生目标,儒家“兼善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他们的共同心态。为了建功立业,他们往往离乡背井,漂泊江湖,历经坎坷,虽然付出了种种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都虚度光阴,抱负成空。于是落拓失意的游子便借由吟诗作对抒发怀才不遇的人生感伤,而静谧的黄昏景物就是他们寂寞孤独的最佳写照: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木,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曹植《赠白马王彪》
悲凉的秋风、寒蝉的鸣叫、萧条的原野、西下的夕阳……这一系列秋天日暮的自然意象使诗人不由得想起刚刚死去的兄弟,生离死别的哀痛加深了,再加上归鸟、孤兽的视觉意象就将诗人自身政治迫害下交游无助孤立无援的困窘处境剖白。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善于体现万物之“生姿”,他的《晚出西射堂》将暮蔼笼罩下的环境景物描写得朦胧幽雅,在幽雅中透露出内心的郁闷:
“步出西城门,遥望城西岑。连障叠巘巗,青翠杳深沉。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节往戚不浅,感来念已深。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抚镜华缁鬓,揽带缓促衿。安排徒空言,幽独赖鸣琴。”
诗人出城望山,本是想借傍晚散步以消遣内心的郁闷,山是望到了,但是诗人看到的山却是日落后余晖之中的山,那一层暮气,把山点缀得朦胧而富于诗意:青翠的树木因为雾气更深沉了,枫叶的颜色更鲜艳了,夕阳余光中的雾气更加阴冷了……在朦胧之间,诗人看到暮鸟双双结伴而归,故巢旧林,诗人不觉倍感自身孤凄无伴,无一人可诉衷曲。与谢灵运同年代的陶渊明,同样也有由日暮归鸟引起内心感伤的体验,在他的《饮酒》组诗中就留下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佳句。宋时以婉约清丽风格著称的秦观也写过一首《踏莎行》,借由日暮黄昏时一些令人悲切的景物抒发谪居中的寂寞情感: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些才子在经历了政治上的失意之后,竟对日暮飞禽走兽如期归巢产生一种亲切的情感,确切地说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他们也希望可以“归巢”,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有所作为,可是现实却教他们蹉跎岁月,这种愿望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促使寂寞忧伤的滋长,而深藏在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情感一触及日暮黄昏的氛围就一发不可收拾。夕阳晚照中的树木、云气容易引起诗人的飘渺遐思,而归鸟这一黄昏意象就是诗人孤独寂寞情感迸发的导火线,日暮时鸟儿或单或双地归巢使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有心在政治上大展拳脚,但是黑暗的官场却逼得他们受到排挤而孤立一方,。鸟儿都归巢了,那他们什么时候才能一展胸中抱负呢?这样的情况下,就有了情与景完美交融的契机,归鸟意象必然成为诗人抒发寂寞情感的最佳对象。
3、相思怨别
怀人: 产生于春秋时代的《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是中国诗史上出现得最早的日暮怀人之作:“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焦虑的思妇在黄昏时分期盼亲人归家的生活图景。通过描写鸡栖于埘、羊牛归来的画面,点明已是黄昏,从而刻画出思妇盼夫夫不至的真挚感情。表达这种怀人情感的诗作还有很多: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 于高堂。” ——司马相如《长门赋》
“闺中起长叹……惨凄岁方晏,日落游子颜。” ——颜延之《秋胡行》之八
“薄暮有所思,终持泪煎骨。” ——吴均《有所思》
“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思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 ——萧纲《荡妇秋思赋》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陈去疾《西上辞母坟》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拼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李清照《怨王孙》
黄昏日暮始终是怀人的最好时机,在黄昏的触动下,中国多少诗人都萌发出了怀人思亲的种子,有道是“胧月黄昏亭榭。……幽怨几时休,泪还流。”(朱敦儒《昭君怨?悼亡妻》)“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纳兰性德《浣溪沙》)天边的夕阳正徐徐落下,余光迷漫,家禽都已散去,正是归家的时候,可他(她)又在哪里呢?是否一切安好?……诗人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思乡: “思乡”是中国古代游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微妙心理。漂泊江湖的游子在外面披霜戴雪,经历过羁旅途中的风风雨雨,几番彻骨之后,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思乡的情绪,而以夕阳为背景的黄昏景色就是他们较常写到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是黄昏意象堆积的特例,全诗只有二十八个字,却写出了多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这一系列带有悲冷色彩的黄昏意象把孤寂凄苦的羁旅愁思渲染得幽眇无边,扣人心弦,引人遐想,让人回肠荡气,具有无尽的感人魅力。
晚唐诗人马戴也写过一首《落日怅望》: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一何滞,辞家归未还。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临水不感照,恐惊平昔颜。”
诗人眺望落日秋山,用夸张手法写到孤云和归鸟片刻之间就能飞驰千里回到自己的栖息地,进而联想到自身,一人离家在外,久滞不归,试问此时此刻的诗人又怎能不触景生情?这里的孤云、归鸟、斜阳、乔木、秋山、清水在诗人眼中已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是诗人思乡愁绪的情感寄托。又如:
“……日夕凉风起,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 ——王粲《从军行》其五
黄昏的诗句篇三
《欲黄昏古典诗词》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
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
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
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
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
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
夜夜栖芳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容若《木兰花》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愁如江南雨,满城落飞絮。
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
意境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黄蜂频扑秋千索,疑当时纤手香凝。意境很好且令人回味悠长
喜欢这一句: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语出秦观词《江城子》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大概意指两友偶然重逢,彼此经历世事,青春已逝。别离后的种种经历,两人亦无须再相问,一切尽在不言中。)
风前横笛斜吹雨,
醉里簪花倒著冠
钗头凤 - 陆游 唐婉(宋)《钗头凤》
沈园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尤吊遗踪一泫然。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和客
来自古诗19首。一种苍茫落寞之感。
李白的诗,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短短一十四字,道出了最真实的人生真谛!
呵呵~暮最喜欢的还是柳词呵呵~暮最喜欢的还是柳词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来多被虚名误,宁负虚名身莫负
黄景仁: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黄昏的诗句篇四
《描写黄昏的优美句子》
描写黄昏的优美句子:
1、傍晚,晚霞烧红了天空。海边沙滩上人来人往。人们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捡贝壳,有的在嬉戏,欢声笑语像海浪一样一阵高过一阵。清凉的海水洗去了人们一身疲劳,一身炎热,使人感到轻松爽快。
2、傍晚,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光盘。那万里无云的天空,蓝蓝的,像一个明净的天湖。慢慢地,颜色越来越浓,像是湖水在不断加深。远处巍峨的山峦,在夕阳映照下,涂上了一层金黄色,显得格外瑰丽。过了一会儿,太阳笑红了圆脸,亲着山峦的头,向大地、天空喷出了红彤彤的圆脸,这就是美丽的晚霞。太阳显示了自己的美容,快活地一跳,消失在西山背后了。
3、此时,太阳的脸是鲜红鲜红的,它的光像是被谁掠去了似的,不再耀人眼目,而是十分柔和明亮。它向西缓缓地退着,像个俏丽的少女一样温存、恬静
4、黄昏,夕阳洒在河水上的光,像是许多金针银线,随着水波晃动着。
5、夕阳慢慢地坠下山去了,满天红霞,好似天女撒下一件红衣裳。
6、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圆球。西边天际出现了比胖娃娃的脸蛋还要红还要娇嫩的粉红色。太阳的周围最红,红得那样迷人。红色向四下蔓延着,蔓延了半个天空,一层比一层逐渐淡下去,直到变成了灰白色。天空中飘浮着柔和的、透明的、清亮的、潮乎乎的空气。 7、黄昏的太阳照耀着西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泛起了白光,鱼儿在黄昏的伴舞下欢快的歌唱,黄昏的西湖已经没有了人们的嘈杂,显得格外安静,让人们感到心旷神怡。
美文欣赏
永安的黄昏
永安的黄昏,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看无数遍都不会腻。
太阳趁人们不注意,偷偷地躲进山里,只留下一片绚丽的天空。瞧,橘红色的阳光把天上的白云曛得红红火火的,一层层云叠在一起,看起来像一团又厚又重的棉花,柔和的阳光仿佛是一支神奇的画笔,给橘灰色的云朵们镀上一层金边。那金色的光辉仿佛在闪烁,在跳动。每一片红云都像是一个个可爱的精灵,一边感受着温暖的光,一边在天上悠然自得地飘着。
阳光又挥动着她的画笔,将橘红色搽在白色的房屋上,涂在棕灰色的亭子里,洒在黑黑绿绿的小树上。那阳光像一只温暖,轻柔的手抚摸着我,慢慢地舒展手臂,我感觉我仿佛在飞翔,神轻气爽,心旷神怪。世界仿佛都安静下来了,只依稀听到在远处来来往往的车鸣。听,“车„„”这是摩托车声音,“哐——”是大车加速的声音。“唧——”这是刹车的声音,还有“嘟嘟”声是车喇叭的声音。这此起彼伏,抑扬顿挫的声音。多像一首秀气的小曲子啊。
清澈的小池塘,仿佛披上了一个把橘红色的衣裳,在阳光的照耀,在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让人不由得暇想起来,是谁反天上的星星给摘下来放进水里的?起进一瞧,你会看见池塘里有一个影子在和你招手呢。池塘周围的小花小草也兴致勃勃地照着“镜子”,那一圈花花草草的影子像是给池塘编了一圈美丽的花环。一颗调皮的小石子跳进池塘里,反这美丽的镜子打碎了。只留下那一圈又一圈荡漾的波纹。正想去责怪是哪个调皮蛋,可抬起头看见余晖那孩子灿烂的笑靥,谁又忍心责怪呢?
橘色的天空一点点地暗下来,被深蓝色取代。眼里望去的地方全被罩上了一层暗灰色的薄纱。远处的山黑魃的,远处的树是剩黑漆漆的影子,那一根根纤细的树枝繁繁密密地交织着,印在深蓝色的天空中。 天暗下来了,马路旁的灯亮起来了,令人涌起孤独感。永安的黄昏虽然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特点,但却有独特的韵味。她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美丽、令人流连忘返。
夏日的黄昏,夕阳西下,天边一缕缕余光不再那么刺眼,柔和的它们美丽动人。红彤彤的太阳像小姑娘涨红的脸。天边一片片流云五彩斑斓,火红的、金黄的、银灰的,酷似仙女的绸缎。一缕缕余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闪一闪的,像洒上了一层碎金。
西湖黄昏
傍晚,艳丽的晚霞洒在水面上,此时,正是西湖的黄昏时刻。
微风轻轻摆弄着柳树的枝条,让柳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在金色的水面上,一只白色大鸟腾空飞起,只留下水面上的一圈圈波纹。火红的夕阳,映照在水面上,水面漾起层层波纹,水上的夕阳像玻璃似的碎了,但夕阳又颤动了几下,便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一道道霞光照在岸边的花坛里,留在了花瓣上,让鲜花变得更加娇艳了。
在远处,一只白鹭停在一个木桩上,梳理这自己的羽毛。晚霞照得白鹭的羽毛金灿灿的,白鹭都变成金鹭
了。天边的云朵红彤彤的,似乎每朵云里都包着半个太阳。慢慢的,夕阳把它的小半边脸沉进了西山里,哦,太阳要落山了。桥上的人越来越少,接着,水上的半个太阳不见了,太阳沉进了西山不见了。 啊!西湖的黄昏真美!
海边的黄昏
5月2日,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海边,来欣赏着落日的美景,观赏夕阳西下的另一番情趣。
徐徐的海风唱着动听的歌谣,抚摸着活跃了一天的大海,吹皱了平静、蔚蓝而一望无际的大海。白天拥挤的游人早已散去,我站在洋溢着海的味道的岸边,闭上双眼,张开臂膀,享受着海风直扑脸颊的喜悦,心情各位舒畅,似乎在回味着海给我带来的愉快。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者沙滩上的脚印,而波涛正猛地扑向无声的沙滩倾吐着它的烦恼与惆怅。
眼里的晚霞铺满了天空,衬托出了梦幻的色彩,悄然无声地烘托着夕阳的鲜红,美丽又不失神秘。在沉沉的夕阳影子里,是那样静谧、安详。目不所及,硕大无朋的大海被染成了耀眼的殷红色,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生命的讴歌。
太阳伴随着海风的增强,沉得更低,更接近海面了,似乎在与海亲密地窃窃私语好,逐渐散去了光芒,红彤彤的像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被湛蓝的暮云映衬着。
这是海面风平浪静。
渔船点点,风帆片片,在夕阳的陪伴下,满载而归的人脸上露出了难以理喻的欢乐。不远处,一群海鸥盘旋在空中,犹如在位捕鱼者收获了而祝贺,又好像在像我们打招呼,按双翅膀仿佛擦过了晚霞的妩媚。 不久,紫色的雾腾了起来,包笼了所有的景象。只有那轮月亮悬在空中,很清,很淡,犹如菩提树叶,清如细沙,波斯蝉翼。“远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啊!独坐海边,自赏黄昏,昼与夜的羽翼唤起了我青春的激情!
赏美景,赞佳境,黄昏的海正是美不胜收,令我流连忘返啊!
乡村的黄昏
西边天际嵌着一枚火红的夕阳正默默地燃烧着,它周围的流动的云彩被灼成了红色,余晖映照在千山万岭上,似涂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辉。
在近处,田野上红红的晚霞布满天空。放学的农家小孩蹦蹦跳跳地走在纵横交错的田野上;农家的鸭子“呷呷”地叫着,自由自在地走在归家的小路上;农家姑娘站在田边的小井旁哼着农家小调,挑起一担摇晃的夕阳;竹林环绕的的农家已是炊烟袅袅,不绝如缕,小鸟在竹林间飞来飞去,叽叽喳喳,似乎在寻找过夜的归窠,使人如痴如醉。
渐渐地夕阳落在西边山后,当最后一缕余晖隐去时,千山万岭笼罩在一层淡淡薄烟里,万家灯火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而安静的夜,万物都沉浸在恬静的气氛里。
山乡的黄昏是多么美啊!它是夕阳在一天中给山乡画出的最后一幅最成熟、最温馨、最恬淡的画卷,充满了无穷的诗情画意和生活气息。
乡村的黄昏
天色近晚,太阳渐渐落向山的那一边,只留下半边羞红的笑脸,映照着西天上绮丽的晚霞。 晚饭过后,劳动了一天的人们收拾完家务,都提着小板登坐在小溪边来乘凉。在这幽静的小溪边,垂柳之下,看看对面田里稻里青青,呼吸着新鲜空气,他们把一天的疲劳全都忘了,欢笑着,谈论着。
太阳已经落山。西天上的晚霞还没有逝去,是那么红,那么耀眼。静静的小溪平得像一面镜子。晚霞灿烂的影子映在里面,像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溪水里还映着岸边一动不动的垂柳的影子,乘凉的人们摇扇的影子,再仔细看看,也许还能看到对面田里稻里的影 子和土窑的影子„„整个村子的景象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一阵微风吹过,镜子一般的水面波动起来。鱼儿成群结队游上水面,张大嘴呼吸着新鲜空气。偶尔也有跃出水面的鱼儿,打了个扑棱又窜入水中,便激起一圈圈波纹,水中的倒影晃成一片。那映照在波面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随着波纹慢慢扩大,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
夜幕徐徐降临了,红霞已经消退,深蓝色的天空格外空旷。暮色弥漫,田间里微微地散发着温暖的潮气。远方的土窑,近处田里的稻苗都在这似烟雾的潮气中变得模糊了,看不见了。渐渐的,溪边的树木,小溪的水面也不清楚了。整个林子都笼罩在巨大的薄纱帐里。
天越来越暗,深蓝色的天空出现了几颗星星,眨巴着眼睛,俯视着乡村傍晚的美丽的景色,偶尔听到几声蛙叫虫鸣,应和着远处的电井房里隆隆抽水的电机声,更加衬托出乡村的宁静。 喧闹了一天的村子终于沉沉入睡了。
黄昏的诗句篇五
《诗歌《乡村黄昏》赏析》
诗歌《乡村黄昏》赏析
诗歌《乡村黄昏》赏析
文/过客
乡 村 黄 昏 吴楚生
黄昏的雾霭
朦胧了苍穹下的乡村
朦胧成淡淡的山水画
袅绕了千年的炊烟依然
沉默了万载的青山仍旧
读乡村的黄昏
越觉雁群于天际写的诗行
清新隽永
甚至那赶着羊群
走进画廊的牧童的笛音
也震撼着东山那弯醉月
射出乡村的神韵如禅
闪烁成黄昏的祈盼的眼神
望穿石径那姗姗的脚步声
1998.3
(选自诗集《春天的约会》)
因故回到阔别十年的家乡,黄昏独坐,忽记“昔同学少年”、“乡村歌手”、青年诗人吴楚生嘱我写评论的诗歌《乡村黄昏》。作者吴楚生,是我的同学。社会发展到今天,早有人叫嚣“文学不值钱”,而作为河源市诗词协会会员、岭南诗社社员,商海沉浮仍笔耕不辍,由是感慨万端。
作者以“乡村黄昏”为题,以“黄昏的雾霭”起笔,平平叙起,单刀直接,切入主题,再从容承接,把黄昏雾霭“朦胧了苍穹下的乡村/朦胧成淡淡的山水画”的景致映入读者的眼帘,并在读者脑海掠起一道隽永的涟漪,使人不由联想起唐代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中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者笔下的“黄昏”和“雾霭”, 有点象王安石“岭云分暝与黄昏”的味道。诗句中有静的景物变换,有动的时间推移。写作表面写黄昏雾霭,朦胧了乡村,也朦胧人们的视野。“朦胧”两字既是动态色光的描写,是静态景物的描写,又是远涉他乡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乡渐已“朦胧”。然后笔锋一转,炊烟袅绕的乡村象山水画一样慢慢地“淡”入眼帘。尽管淡,但却隽永。时过境迁,乡村“袅绕了千年的炊烟依然”,乡村“沉默了万载的青山仍旧”,使人不由联想起杨慎《临江仙》里的名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时近深秋,大雁南飞。南飞的大雁勾起作者无限的思乡情愫,并暗暗祝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作者热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那“淡淡的山水画”似的乡村,甚至南飞的雁群,也会“于天际”写出“清新隽永”的诗行!
作者家乡在山清水秀的、“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的河源农村,这里阡陌交错,鸡犬相闻。“那赶着羊群”的牧童,不知不觉“走进画廊”;那悠扬的笛音,“震撼着东山那弯醉月”;那伊人“祈盼的眼神”,望穿秋水;那“姗姗的脚步声”捣响乡间石径的静谧„„ 月亮升起来了,乡愁也自作者心底升起,思乡的心啊,似箭,射向黄昏的乡村!
全诗总共14行,诗行工整而跳跃,讲究诗行的艺术性。短短122字,营造出一个韵味无穷的意境。全诗自然景象有“黄昏的雾霭”、 “袅绕了千年的炊烟”、“沉默了万载的青山”、 天际、东山、醉月、石径等,描写有生命的如雁群、牧童和隐于诗行中的恋人,最后两行写“祈盼的眼神”和守约“姗姗”来迟的情人的脚步声,把一幅“痴男怨女、人约黄昏后”的恋爱情景勾勒得栩栩如生含蓄却又栩栩如生,情韵醇厚,含悠然不尽之意,令人神驰遐想„„
作者深谙古诗词创作,《乡村黄昏》作为现代诗歌,略带有点古典的味道却又不泛现代诗歌的内在张力、形式上的自由和内涵的开放。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苏轼),读后给人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黄昏的诗句篇六
《论杜甫诗中的黄昏意象》
黄昏的诗句篇七
《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黄昏意象
朱光潜先生说过:“情绪的性质一部分由人的素质决定,另一部分由产生这种情绪的环境决定。”黄昏,光明与黑暗的临界,白昼与黑夜交接。“暗香浮动月黄昏”,黄昏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频频亮相,黄昏,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凝聚着万般情感与生命意识的原形意象。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入了这类古典诗词二十多首,展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黄昏意象特有的审美内涵。
一、沧桑情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人在景、物、事的触动之下,感情迸发,灵感骤至。诗人或喜或悲的内心情感由多个黄昏意象组合展现出来的: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郑谷的《鹧鸪》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哀怨凄恻的鸣叫,形成凄迷感伤的氛围。
“夕阳”作为一种历史见证,并不随时光的流逝、历史的变迁而变更。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抒写这种感悟。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从一抹夕阳的余辉中去感叹历史的流逝,世事的变迁,体悟人世的沧桑:“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陆游的《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叹恶劣环境中孤苦无依的痛楚。范仲淹《渔家傲》“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了深沉的孤独感。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漫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先以虚写实,用山间紫气作烘托,燕脂山所生之草在暮云掩映下呈现的色调,给人以庄严、惨烈之感。《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以晚景衬离愁,用夸张手法,写辞官离京,十分郁闷的伤怀之意。
诗人李商隐对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它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
面对春光流逝,面对夕阳世界,怀才不遇的诗人深感空度光阴的痛苦。“一曲新词酒一杯,„„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的《浣溪沙》充满着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渴望。在人生的追求历程中,黄昏夕阳代表的时间意识与诗人的生命意识始终交织在一起。夕阳的陨落让多愁善感的诗人联想到个体生命的非永恒性。
这种感于黄昏日暮美景不长,人生短暂的忧患意识长久地滞留在诗人的心中,成为中国古代诗人生命悲剧意识的一个重要体现。而这种忧患意识就集中体现为对夕阳这一黄昏意象深沉悲凉的感悟。
二、乡国情思
薄暮黄昏:情与景交融的千年契机,处处弥漫着一种忧郁而美丽的黄昏气氛。黄昏情结中真挚浓厚的人伦意味,从《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起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成为一种普遍的象征,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生际遇和诗歌意境的浑成中,激荡出不同的波澜。
《君子于役》“„„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焦虑的思妇在黄昏时分期盼亲人归家的生活图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表达了萦回无尽的忧思之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对景怀人,意致缠绵,有弦外之音。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这首小令是黄昏意象堆积的特例,二十八个字,写出了多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这一系列带有悲冷色彩的黄昏意象把孤寂凄苦的羁旅愁思渲染得幽渺无边,令人回肠荡气,具
有无尽的感人魅力。
行人忧愁不断,旧愁未去,新愁已生,一丝连绵不绝的乡愁——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
范仲淹的名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边塞凄凉的秋日黄昏图,表现了边防将士戍守之苦,将思乡、忧国的深情,写得既雄浑又悲壮:“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戍守边防的将士终日面对的环境就是茫茫大地,而夕阳的沉没常使大地呈现出一种悲凉凄迷之感,这时候一些鸟鸣声响都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无限联想,而各种情感的生发终将归结为“思乡”,长叹“日暮乡关何处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的《梦江南》,从清晨写到黄昏,从楼头、斜晖写到白苹洲,从希望到失望以至“肠断”,把思君之情表达得含蓄、细腻。
李清照是黄昏情结的代言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质朴动人;“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状离愁难出其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听雨堪称典范。
柳永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烟波千里,暮霭楚天——是诗人别后茫然若失心境的物化再现。主人公暗淡的心情给天空水色染上灰色,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情,为离别词的千古绝唱。
三、隐逸情怀
志在齐国平天下的才子们在政治上失意后,对日暮飞禽走兽如期归巢产生了一种亲切感,黄昏归鸟契合了他们的心灵。通过描写黄昏时万物归来的景象来抒写自己的“归隐”理想,借助自己钟爱的自然物的自然属性来比喻自身的高尚品格,抒写自己的远大志向的诗作诞生了。
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生活,归隐山林,寻觅隐逸生活的安适恬静。《饮酒》其五反映了他的这种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在东篱下满手把菊,自得其乐之际,偶一抬头,“山气日夕佳”。把充溢于诗人心中的宁静恬淡推向及至,诗人的主观感受与无意中见到的客观景物和谐地结合起来,自身也成了夕阳中景色的一部分,闲适心境与夕阳中的自然美景融为一体。这里的夕阳不再是没落的象征,而被赋予了新的意蕴,人与自然达到了神形相契,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夕阳”成为情感的一种寄托,“夕阳无限好”被深刻、完好地体现。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眼中的一切事物都适时而归,大自然的一切显得恬然自得,诗人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有感而发地吟咏《诗经》邶风中的《式微》。
诗人眼中的山野都充满了“归”意:牧人、小牛、猎马、家禽„„所有日暮归返的事物都是为了反衬诗人“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式的归隐情怀。在这一点上,它们就构成了表达诗人归隐情感的黄昏意象群。
四、愉悦情愫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在《暮江吟》中用拟人手法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令人叹绝。诗歌格调清新和谐,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王维《使至塞上》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巧妙地勾勒出一个开阔鲜明、充满光辉的雄浑美景,表达出高昂的生活情趣,旺盛的生命力和舒心愉悦的心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诗句对偶工稳贴切,意境开阔高远,情致深婉飘逸,俨然一幅和美的秋暮水墨画。
秋阳晚照,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灿若朝霞,艳如云锦,岂不比二月春花还要美丽!这就是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给我们描绘的诱人图画。透过这片红色,使人看到了秋天那胜于春光的魅力,能不叫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这几位诗人表现落日晚景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着重刻画了黄昏时的夕阳美景,表达出欢愉的心境。而他们对黄昏的由衷赞叹又是通过描写各种自然意象表现出来的:江水、云霞、孤烟、落日„„这一系列黄昏意象正是诗人表现内心愉悦的情感寄托。
《浣溪沙》:“„„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苏轼于1082年4月“游蕲水清泉寺”时的即兴之作,作品由眼前景物,感悟人生的哲理,以小见大,佳意天成,表达了旷达乐观,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成为千古名篇。 从夕阳的轮回中来感悟更深层次的人生意趣,王之涣别开生面。他在《登鹳鹊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抓住一个富有特色而又具有深厚美学力量的典型意象“白日依山”,以“白日”为起点来贯穿全诗,把日、海、山、河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并吞万象的宏伟图画。气势非凡,内涵深远,一扫夕阳“黄昏”之笔,而采用“白日”(这里是指夕阳),赋予“夕阳”另一层意蕴:日落就会有日出,日月轮回是大自然的规律。这就使这里的“夕阳”焕发出一种永恒的生命力和巨大的自然力量,让人从自然的轮回中去探索自然之美,体悟人生的真谛,穷尽宇宙的奥秘,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千百年来,人们感念黄昏,描述黄昏,在黄昏时的各种景物上融合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观照和领悟。野草、斜阳、秋风、清水、残宅、霜寒、归鸟、笛声、悲鸣„„初中课本中的黄昏意象拥有它与生俱来的独特意象群。它们无一不浸染着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但是这些意象个体又不是各自孤立地存在的,而是根据诗人传情达意的需要形成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黄昏原型的审美内涵,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黄昏意象独特的艺术情趣和无穷魅力。
黄昏的诗句篇八
《描写黄昏的句子》
[描写黄昏的句子]
又早是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
每近黄昏,都有厚厚重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夕阳只能乘一点点空隙,迸射一条条绛色霞彩,宛如沉沉大海中的游鱼,偶然翻滚着金色的鳞光。
靠近地平线的太阳,象一团快要熄灭的火球。
这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草原上笼罩起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带一般鲜红。
黄昏的诗句篇九
《古诗》
古诗)
乐游原
李商隐 唐朝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鉴赏)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juàn)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参考资料 无需朗读】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今天到了傍晚时,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坐上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落山的太阳,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黄昏,很快就要消灭了。
篇四:古诗赏析-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是李绅青年时目睹农民每天做农活缺吃不饱,穿不暖,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来的。
这首诗描写了农民种田非常的辛苦的情景。农民在骄阳底下干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粮食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也不珍惜粮食。
诗的开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两句,是写诗人李绅在田野里看见农民扛着锄头,在太阳底下干活,种粮食。由于非常炎热,汗水从农民的脸颊一直不停地流到庄家地里,不禁产生了同情与怜悯之心。诗的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意思是: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呢?这是一个反问句,通过这个反问句,诗人强烈地表达了痛恨不珍惜粮食的人,同时要求人们珍惜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
现在农民种地不再那么辛苦了,可是节约粮食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而浪费却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诗词的真正含义,在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节约、不浪费,同时它也包含了一个人的素质、品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绝句》是“诗圣”——唐朝大诗人杜甫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春天阳光明媚,江山秀丽如画,春风送来阵阵花草的芳香。衔泥筑巢的燕子飞来飞去,暖暖的沙滩上睡着鸳鸯``````诗句相映成趣,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诗人用简短的诗句描述了春天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饱经离乱漂泊之苦的诗人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环境中的喜悦心情。杜甫一生颠沛流漓,向往春天般温暖、幸福的生活。让我们也一起感受春的美好,珍惜每个春天,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名师点评:你的表达能力很强,把握古人诗词的能力也非常强。这首美丽的古诗,被你几乎用同样美丽的语言“转译”出来,仍旧留有散发着是余香。美极了!“春天阳光明媚,江山秀丽如画,春风送来阵阵花草的芳香。衔泥筑巢的燕子飞来飞去,暖暖的沙滩上睡着鸳鸯”这段理解准确恰当。“诗人用简短的诗句描述了春天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饱经离乱漂泊之苦的诗人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环境中的喜悦心情”对诗人和诗文的把握都很准确。你太棒了!
古诗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大家应该都知道李白写过很多有名的诗,其中有就有一首古诗《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主要在讲诗人李白在抒发路途上坎坷的苦痛和忧烦,前两句是写面对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闷心情,然而,三、四两句是写自己虽然竭尽全力寻找出路,但阻碍重重。接下来两句,写出了自己在寻找人生的路上的急切的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作者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找出路。
读了这篇古诗我有很多感受,李白竟能在如此坎坷的情况下还下定决心冲破一切艰难险阻,这让我想起我学自行车时的情景。
那次我姐姐为了能让我早点会骑自行车,早早的地醒了。一开始,我连车龙头都控制不住,它好像跟我有仇似的,不听我使唤,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直到后来,我摔了下来,摔了好几次,身上一块青,一块紫,都不成人样了。可是,我还是不放弃。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经过我的努力,几天后我终于会骑车了,我成功了,是用我那汗水换来的。
滴水能把石穿透,何况我们人呢?要想像滴水一样把石头穿透,就必须先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用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被誉为“诗仙”。生性浪漫旷达,豪放不羁。 李白的许多诗都充分表现了他非凡的抱负,及奔放的热情。他希望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日,也曾被朝廷召去供奉翰林,但因反权贵和腐败,而遭受排挤。《行路难》这首诗真是他遭受谗毁后,在被贬长安的途中所写的。全诗表达了他用于向命运挑战,不屈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政治抱负,虽被贬谪,但他的报国之志并没有消退,他希望有“长风破浪”之日,“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更表明了他旷达豪放,积极的人生态度。虽屡受挫折,却难抵内心的悲愤,他仍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激励自己。
含蓄的语言,昂扬的斗志。好一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人读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达到激励人心的效果,鞭策了很多失意之人的奋进。
篇三:古诗赏析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白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断的戟沉埋在沙子中,虽长满了锈,但还是没有烂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显示出它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兵器。诗人联想当初,在那里发生了赤壁大战,那时要不是起了东风,让周瑜有机可乘,火攻成功,那么东吴就会失败,连大乔小乔也会变成曹操的俘虏,锁在铜雀台上让他尽情享受玩乐了。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长江边散步偶尔发现一只断了的戟,从这只断戟联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战。后两句写诗人对这次大战的看法。人们都认为周瑜在这次战争中的伟绩可佳,而诗人却全面地看问题,如果当时没起东风助周,那么东吴就会失败,曹操便会大获全胜,历史就会改写。诗人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使诗篇既有韵味又让人深思。
折断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战中的东风,更让人难忘。若真的没有那东风,周瑜能赢吗?打赢一场战争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样,我们看待事物要客观全面地分析,任何事情的结局都与多种因素联系在一起。这首诗的寓意告诉我们,要做成功一件事,离不开必需的条件,否则,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这首诗虽短,确让人读后很有回味,可见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描写水平,我深深钦佩古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