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叶茵

| 职称俄语 |

【www.guakaob.com--职称俄语】

山行叶茵篇一
《山行》

杜牧

作者背景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红艳艳胜过二月的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深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 坐:因为。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作者简介

杜牧(803~约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内忧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时期,从青年起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项斯·山行

原文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赏析

项斯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这首《山行》,便是写山村野景。由于诗人观察入微,体验深刻,诗写得清新,细腻,贴切,逼真。读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起笔展示山间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亦”、“分”二字下得活脱。“亦”字表明此处枥木虽已蔚成深林,但并非杳无人烟,而是“亦有人”。有人必有村,可诗人并不正面说“亦有村”,却说一条溪水被几户人家分享着,这就显得出语不凡。这里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图都从十四字绘出。

次联写景更细。诗人用“点染法”,选取“山当日午”、“草带泥痕”两种寻常事物,写出极不寻常的诗境来。乍看“山当日午”,似乎平淡无奇,可一经“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同样,“草带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经“过鹿群”渲染,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点染”本为中国画的技法,一点一染,淡浓、远近、深浅不同,景象更活现纸上。诗中“点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见奇特,奇特又出于平凡,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试想,单说“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当然是索然无味,即使单说“回峰影”、

“过鹿群”也未免平淡少兴。只有前用四字先“点”,而后用三字加“染”,于是这一联的两幅画面顿时为读者展示出富有动态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联里,诗人准确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与抽茧来开拓诗的意境。巧妙的是,诗人并未直说山村农民如何忙碌于捡茶、分茶、炒茶和煮茧、退蛹、抽丝,而只是说从茅舍升出袅袅炊烟中闻到了蒸茗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缲丝声音,从而使读者自己去领略农事丰收的盛景。这里,诗人创造的意境因借助于通感作用,使读者倍感亲切。

按照诗意发展,尾联似应写诗人走进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当诗人走着走着,邂逅卖药材回来的老者,便随同这位年老的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这一收笔,意味深长,是诗旨所在。诗人为什么不投身热气腾腾的制茶抽丝的山村,而遁迹空寂的云山?“不惜”二字隐隐透露了他的苦衷。项斯生当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壮志莫酬,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归家山行》),这里说的“不耻归”,同样表现了诗人不惜谢绝仕途而甘隐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随入岛云”,作为末句似收而未收,余韵绕梁。 这首诗的特点是构思奇巧,移步换形,环绕山中之行,层次分明地写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见闻。写景,景物明丽;抒情,情味隽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实是一首佳作。

作者简介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前后在世。初隐朝阳峰,枕石饮泉,长哦细酌,凡三十余年。开成之际,声价藉甚,特为张籍所赏。杨敬之曾赠以诗云:“几度见君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其名益彰。会昌四年,(公元八四四年)始获一第。仕为润州丹阳县尉,卒于任所。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项斯,字子迁,仙居县城东朝阳山下(今杨府乡项斯坑村)人,和卒年代不详。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进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的名气虽不及李白、杜甫等唐代名家,但他也是在当时诗坛十分活跃的人物。项斯“诗达长安”,作为台州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诗人,他在仙居县历史上更有着不容置疑的历史地位!

山行·叶茵(现代诗人)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山行叶茵篇二
《校本课程四年级下(修订版)》

古诗诵读四年级下

1.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

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 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 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 真是英雄一丈夫。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4.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洲。 5.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历春。

3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6.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7.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8.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9.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0.破阵子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1.远山 张秦娥 秋水一抹碧, 残霞几缕红。 水穷云尽处, 隐隐两三峰。

12.浣溪沙 北宋〃晏殊 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 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13.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4.纳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15.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6.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7.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18.邯郸冬至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19.赠少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 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 月照高楼一曲歌。

20.陇西行四首 唐〃陈陶 汉主东封报太平, 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 碛地桑麻种不生。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戍三看塞草青, 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 一夜孤魂哭旧营。

黠虏生擒未有涯, 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21.农家 唐〃颜仁郁 夜半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22.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23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24.游终南山 唐〃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25.寄左省杜拾遗

唐〃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山行叶茵篇三
《唐诗宋词鉴赏_1》

山行叶茵篇四
《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阅读,让我们触摸经典,对话智者。我们在书海中遨游,(línɡ) 听圣哲的教诲,体悟睿智的思(biàn) 。从今天起,让心灵在书(jí) 中旅行,我们的校园就会书香(mí) 漫,我们的生活就会诗意盎然。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读一读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 ”让我们徜徉在宁静和谐的田园之间;读一读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 ”让我们沉醉在风光旖旎的荷塘深处;读一读晏殊的《破阵子》,“ ③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让我们流连在生机勃勃的春日里。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一读李白的《行路难》,“ , ”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施展抱负;读一读《孟子》,“”告诉我们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读一读周敦颐的《爱莲说》,“ , ”提醒我们要像莲花一样做到洁身自爱,不显媚态。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6分)

(1)暮而果大亡其财( ) (2)两股战战( ) ..

(3)欣然规往( ) (4)媵人持汤沃灌( ) ..

(5)辍耕之垄上( ) (6)年且九十( ) .

4.名著阅读。(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填空。(3分)

经典名著不乏想象。 (人名)在《西游记》中,描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种种奇遇,展现了一个奇幻的神魔世界;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叙述了 (人名)带领阿龙纳斯一行漫游海底的经历,展现了一个神秘的海洋世界;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讲述了格列佛游历小人国、大人国、 (地名)、慧骃国的故事,展现了一个个奇异的幻境。

(2)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你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加以分析。(3分) 备选人物:阿廖沙(《童年》) 杜小康(《草房子》) 祥子(《骆驼祥子》)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9题。

老人与海(节选)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 黄源深 译

①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鲨鱼上来得那么快,毫无预兆地划破蓝色的海水,出现在太阳底下。随后,它又回到水里,捕捉到血腥味,开始顺着小船和鱼的航道游来。

②有时候,鲨鱼会找不到气味,但又会重新捕捉到它,也许不过是蛛丝马迹,鲨鱼却会游得很快,紧追上去。这是一条很大的灰鲭鲨,生来游得跟海里最快的鱼一样快。除了鱼嘴,浑身都很漂亮。它的背像箭鱼的背那么蓝,肚皮为银色,鱼皮光滑漂亮。它的体态像箭鱼,就是那张大嘴不一样。这时它嘴巴紧闭,贴着水面游得很快,高高的背鳍刀子一般在水里穿行,毫不抖动。在紧闭的双唇里,八排牙齿向内倾斜。这不是大多数鲨鱼常见的金字塔形牙齿,样子倒像卷成爪子模样的人的手指。它的牙齿跟老人的手指差不多长,两侧有着像剃刀般锋利的刀口。这种鱼生来就是捕食海里所有鱼的,速度那么快,体格那么强壮,又是全副武装,所以没有其他敌人。现在,它闻到了新鲜的血腥味,便开始加速,蓝色的背鳍划破了海水。

③老人看着鲨鱼过来,知道它天不怕地不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鲨鱼靠近,一面准备好鱼叉,把绳子系紧了。可是绳子太短,缺了一截,就是割下来捆鱼的那一截。 ④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好景不长,他想。瞧着鲨鱼逼近,他看了看那条大鱼。也许这只是一场梦,他想。我不可能阻止它攻击我,但也许我能逮住它。登土鲨(原文为西班牙语,此处为音译,用于称呼灰鲭鲨),他想。叫你妈倒霉。

⑤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在袭击大鱼的时候,老人见它张开大嘴,眼睛怪怪的,牙齿咔嚓一声插进鱼尾上方的鱼肉。鲨鱼的头钻出水面,背也露了出来,老人听见鲨鱼撕开大鱼皮肉的声音,他把鱼叉猛地往下刺向鲨鱼头部,插进两眼之间那条线与从鼻子笔直往后的那条线的交点上。其实那些线是不存在的。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不过那是鱼脑所在,老人刺中了这个地方。他用血汁模糊的双手使出全身力气,把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⑥鲨鱼翻过身来,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已没有了生气。随后鲨鱼又翻了个身,身上裹了两圈绳索。老人知道鲨鱼已经死了,但它不愿接受死亡。接着,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击水的地方泛起了白色的水花,绳索绷紧了,颤抖着,最后断掉了。这时,鲨鱼四分之三的身体完全露出水面,在那儿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老人瞧着它。随后,鲨鱼慢慢地下沉了。

⑦“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还带走了我的鱼叉和全部的绳索,他想。现在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

⑧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⑨不过,攻击我那条鱼的鲨鱼被我给宰了,他想。我见到过的登土鲨就数它最大。天主知道,我是见过大鲨鱼的。

⑩好景不长,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11“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不过我还是很难过,我竟宰了这条鱼,他想。

海明威创作漫谈 海明威是20世纪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他常常与写作爱好者谈创作。下面是他与年轻朋友的部分谈话内容。

问:你说好的创作与坏的创作有区别,是什么意思?

海明威:好的创作是真正的创作。如果某人创造一篇故事,忠实于他所了解的生活的知识,而且写得有意思,那么,他创造的东西会是真实的。《老人与海》讲的就是我的朋友老渔民富恩特斯的故事。如果作者不知道人们怎么思想、怎么行动,他运气好也许会解救他于一时,或者他可以幻想。但如果老是写他不了解的东西,他会发现自己在说假话。他说了几次假话之后,无法再诚实地写作了。

问:同样是真实,创作同报道有什么区别呢?

海明威:报道的东西虽然及时,但叙述没有味道,过时了,就忘记了。创作不是描述,还要想象,真实到什么程度,要看你的创作能力。

问:你说《老人与海》描写了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如果能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是什么意思? 海明威:一部好的作品,就像一座冰山,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 问:有人说你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有力。请问有何秘诀?

海明威:有时我饿着写,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有时我站着写,而且只用一只脚踮着地;有时我在寒冬故意只穿一件单衣,我边写边冻得瑟瑟发抖。这些非常不愉快的感觉使我不得不尽量少写些多余的话!

问:作家应该怎么训练自己?

海明威:你看今天发生的事。如果我们见了一条鱼,你要看准了,看每个人是如何反应的。你如果在鱼跳的时候兴奋起来,你就回想一下,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具体动作是什么。是钓丝从水面上升起来,是它像琴弦似的绷紧,水开始滴下来,还是它跳的时候猛撞泼水的

动作。回忆一下声响,说了些什么话。找到产生感情的东西,找到使你激动的行动。然后写下来,要写清楚,叫读者也看得见,能产生与你同样的感觉。

海明威:然后你换一换,钻到别人的脑袋里去。如果我冲着你大叫,你就尽量揣摩我在想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如果卡格斯骂胡安,你就想一下他们双方的情况。不要光想谁是对的。对于一个人来说,事情总有该如此和不该如此两个方面。作为一个人,你知道谁是谁非。你得下一个判断,付之实行。作为一个作家,你不应当不判断。你应当明白这一点。

海明威:现在听着。别人说话的时候,你要听全。别想你自己要说什么。多数人从来不听人家说话。他们也不观察。你进了一间屋子,出来的时候应当明了你在屋子里见到的一切东西,而且不能满足于这一点。如果那间屋子使你产生某种感觉,你应当弄清楚,是什么东西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你试一试,锻炼锻炼。你到城里去,站在戏院门口,从计程车或者从汽车里出来的人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练习的方法有一千种。不过,你老得想着别人。

5.海明威说,《老人与海》描写了“真正的鲨鱼”,它与“老人”“大海”等“也能代表许多其他的事物”。阅读《老人与海》(节选),完成下列题目。(8分)

(1)选文从游速很快、 、 、性情贪婪等方面写出这条灰鲭鲨是“真正的鲨鱼”。(4分)

(2)选文中的“鲨鱼”代表了什么?文中关于鲨鱼的描写对刻画老人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6.海明威的作品语言富有特色。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8分)

(1)下面是《老人与海》(节选)第①段前两句的不同译文,哪种译文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理由。(4分)

译文1: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

译文2: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那一大片暗红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候,它从水底深处上来了。

(2)《老人与海》(节选)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其表达效果也不同。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①老人脑子清醒好使,决心很大,却不抱什么希望。

②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7.从《老人与海》(节选)第⑧段 “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这句话中,你读出了老人怎样的心理?并以此为例,谈谈你对《海明威创作漫谈》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8.《老人与海》的结尾,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回来,他觉得自己被打垮了。你认为老人是否被打垮了?请联系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体验进行阐述。(6分)

9.下列对以上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

A.《老人与海》(节选)叙述了这样的故事:在老人捕到大鱼后,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的袭击,老人与鲨鱼进行搏斗,并杀死了它。

B.《老人与海》是自传体小说,节选部分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以期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C.海明威主张创作既要忠实于他所了解的生活的知识,又要有合理的想象。《老人与海》(节选)体现了这一创作主张。

D.海明威认为,写作训练中,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听别人说话时既要听全别人的话,也要想自己要说什么。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0~17题

(一)(5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行 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10.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一词可以看出。(2分)

11.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

山行叶茵篇五
《日日清》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1课时 月 日 等第

【自主先学】

一、生字新词我自学。

1.将生字和对应的拼音连一连。

jiǎnɡ shuǎnɡ sü tǎ qiánɡ qiüo yú pái

爽 桨 塔 墙 撒 排 愉 悄

2.

二、初读课文我做主。

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全诗共 小节。其中的一句:“ , 。”在诗中三次出现,这在歌词中叫副歌,在写法上叫反复。

2.《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优美的儿童歌曲,上网搜搜,试着学唱这首歌。

【以练促学】

三、看拼音,写词语。

tuī kāi bō lànɡ piāo dànɡ yú kuài

dào yìnɡ huǒ bàn huán rào ān pái

四、选择正确的音、形、义。

1.读一读,哪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的?( )

jìnɡ zhōu shuǎnɡ sǎ

A.尽情 B.四周 C.凉爽 D.洒水 ....

2.仔细看,哪个词语含有错别字?( )

A.倒映 B.攻课 C.安排 D.环绕

3.想一想,哪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 )

亲爱:A.可爱 B.敬爱 C.心爱 D.亲切

第2课时 月 日 等第

【以练促学】

一、读读课文,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荡起( ) 安排( ) 推开( )

愉快地( ) 尽情地( ) 轻轻地( )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清清的河水(

2.河岸的小树苗欣赏着自己在水中的( )。

3.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 )。

4.夜幕降临,岸边的彩灯( )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三、背诵课文,填空。

让我们 ,

小船儿 ,

海面倒映着 ,

四周环绕着 ,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迎着太阳,

海面上,

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 。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文中的“红领巾”指 ;所说的“阳光”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真实的阳光照在海面上,另一个指 。

【延伸再学】

四、查阅有关资料,填一填。

《 让我们荡起双桨 》是电影《 祖国花朵 》中的插曲,歌词的作者是 。他的代表作还有 。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第1课时 月 日 等第

【自主先学】

一、生字新词我自学。

1.选择正确的读音。

暑假( ) 真假( ) 假期( ) 狐假虎威( ) (jià jiǎ) ....骄阳似火( ) 背书似的( ) 相似( ) 好似 (sì shì) ....山崩地裂( ) 一蹦一跳( ) (býnɡ bânɡ) ..2.抄写生字表中最难写的四个字:

二、初读课文我做主。

将课文读三遍,想一想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并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以练促学】

三、看拼音,写词语。

cí diǎn bō tāo qínɡ jǐnɡ jīnɡ tāo pāi àn

cí yǔ yán shí shēnɡ yīn yì wâi shēn chánɡ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叶子 ( )地嚷起来

( )的波涛 ( )地说

( )的情景 ( )地走

( )的声音 ( )地撞击

五、按要求,正确选择。

1.哪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 )

突然: A 当然 B 居然 C 忽然 D 果然 ..

2.下面的句子中,哪个词语或成语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 ) 海水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 的声音。

A 惊涛拍岸 B 山崩地裂 C 惊天动地

第2课时 月 日 等第

【以练促学】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出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 )( )似火 连( )不( ) ( )涛( )岸 ( )崩( )裂 ( )( )深长 一蹦一( )

1.( ),农民伯伯还在田间劳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

2.妈妈( )地说:“不刻苦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

3.波涛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 )的声音。

二、仿照例句,用生活中的现象解释词语。

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1. ,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2. ,这不就是对“寒风刺骨”最好的解释吗?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爸爸说:‚我又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那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

太像了 太像了 聪聪高兴地嚷起来

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

1.给文中没有加标点的段落加上标点。

2.用文中的语句解释“惊涛拍岸”。(用“ ”划出)

3.“无字词典”是指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延伸再学】

四、一边读,一边想象它们所描绘的情境。选择一个,写一写。

色彩斑斓 花草茂盛 高耸入云 淙淙流水

湖光山色 青山绿水 瑞雪纷飞 霞光万道

3 古诗两首

第1课时

月 日 等第

【自主先学】

一、生字新词我自学。

1.古诗中的两个生字我会写:

二、初读古诗我做主。

1.诗图结合,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根据意思写出《山行》中相关的诗句。

诗人停车驻足,被夕照下的枫林给迷住了。

秋霜尽染,枫叶如丹,一株株,一片片,真比早春二月的花儿还要明丽灿烂。

【以练促学】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意思,打“√”。

石径(jìnɡ jìn) 霜叶(shuānɡ shānɡ) ..

停车坐爱枫林晚(坐下 因为) 霜叶红于二月花(比 等于) ..

《山行》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写了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 时节的 景色,描绘了一幅

由 、 、 、 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 之情。

【延伸再学】

五、读一读,想一想,背一背。

山行【宋】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山行叶茵篇六
《中华经典诵读》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菜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雀劳利歌辞

北朝民歌

雨雪霏霏雀劳利,

长嘴饱满短嘴饥。

今日歌

明。文嘉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多!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 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著)花未?

南北朝民歌 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 已行一千三,还有二千在。

台温处树旗谣

元朝民谣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一日三遍打,不反待何时?

新安滩

青。黄景仁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 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燕子矶口占

【明】史可法

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灯花

宋 王质

造 化 管 不 得,要 开 时 并 开。 洗 天 风 雨 夜,春 色 满 银 台。

纨扇

宋 张舜民

纨扇本招风,曾将热时用。 秋来挂壁上,却被风吹动。

山行叶茵篇七
《山师附小古诗四级注音译文版》

山师附小古诗四级

1、《jué jù》 【 tánɡ 】 dù fǔ

《绝 句》 【 唐 】 杜 甫

jiānɡ bì niǎo yú bái , shān qīnɡ huā yù rán 。

江 碧 鸟 逾 白 , 山 青 花 欲 燃 。

jīn chūn kàn yòu ɡuò , hé rì shì ɡuī nián ?

今 春 看 又 过 , 何 日是 归 年 ?

译文:江水碧绿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

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像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

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2、《 dà lín sì táo huā 》【tánɡ】 bái jū yì

《 大 林 寺 桃 花 》 【 唐】 白 居 易

rén jiān sì yuè fānɡ fēi jìn ,shān sì táo huā shǐ shènɡ kāi 。

人 间 四 月 芳 菲 尽 , 山 寺 桃 花 始 盛 开 。

chánɡ hèn chūn ɡuī wú mì chù ,bù zhī zhuǎn rù cǐ zhōnɡ lái。

长 恨 春 归 无 觅 处 ,不 知 转 入 此 中 来 。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

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浓艳欲滴,妩媚动人。

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

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3、chì lè ɡē běi cháo mín ɡē

《敕 勒 歌 北 朝 民 歌》

chì lè chuān , yīn shān xià ,

敕 勒 川 , 阴 山 下 ,

tiān sì qiónɡ lú , lónɡ ɡài sì yě 。

天 似 穹 庐 , 笼 盖 四 野 。

tiān cānɡ cānɡ , yě mánɡ mánɡ ,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

fēnɡ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ɡ 。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

【译文】: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4、sù xīn shì xú ɡōnɡ diàn 【 sònɡ 】 yánɡ wàn lǐ

《宿 新 市 徐 公 店 》 【 宋 】 杨 万 里

lí luò shū shū yí jìnɡ shēn ,shù tóu huā luò wèi chénɡ yīn 。

篱 落 疏 疏 一 径 深 , 树 头 花 落 未 成 阴 。

ér tónɡ jí zǒu zhuī huánɡ dié ,fēi rù cài huā wú chù xún

儿 童 急 走 追 黄 蝶 ,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

译文: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5、《 wànɡ lú shān pù bù 》 【 tánɡ 】 lǐ bái

《 望 庐 山 瀑 布 》 【 唐 】 李 白

rì zhào xiānɡ lú shēnɡ zǐ yān ,yáo kàn pù bù ɡuà qián chuān 。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译文】: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6、《 jiānɡ pàn dú bù xún huā 》 【 tánɡ 】 dù fǔ

《 江 畔 独 步 寻 花 》 【 唐 】 杜 甫

huánɡ sì niánɡ jiā huā mǎn qī ,qiān duǒ wàn duǒ yā zhī dī 。

黄 四 娘 家 花 满 蹊 , 千 朵 万 朵 压 枝 低 。

liú lián xì dié shí shí wǔ ,zì zɑi jiāo yīnɡ qià qià tí。

留 连 戏 蝶 时 时 舞 ,自 在 娇 莺 恰 恰 啼。 译文:黄四娘园子里的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

嬉戏的彩蝶不停地飞舞,自由自在的黄莺啼鸣恰恰。

7、《 fēnɡ qiáo yè bó 》 【 tánɡ 】 zhānɡ jì

《 枫 桥 夜 泊 》 【 唐 】 张 继

yuè luò wū tí shuānɡ mǎn tiān ,jiānɡ fēnɡ yú huǒ duì chóu mián 。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

ɡū sū chénɡ wài hán shān sì ,yè bàn zhōnɡ shēnɡ dào kè chuán 。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 译文:月亮落下和乌鸦鸣叫那边暮色朦胧漫天霜色。孤零零的江春桥与枫桥之间伴着江面渔船

上的星星灯光也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8、《 sònɡ yuán èr shǐ ān xī 》 【 tánɡ 】 wánɡ wéi

《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 【 唐 】 王 维

wèi chénɡ cháo yǔ yì qīnɡ chén ,kè shě qīnɡ qīnɡ liǔ sè xīn 。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quàn jūn ɡènɡ jìn yì bēi jiǔ ,xī chū yánɡ ɡuān wú ɡù rén 。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你西出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9、《 shān xínɡ 》 【 sònɡ 】 yè yīn

《 山 行 》 【 宋 】 叶 茵

qīnɡ shān bù shí wǒ xìnɡ zì ,wǒ yì bù shí qīnɡ shān mínɡ 。

青 山 不 识 我 姓 字 ,我 亦 不 识 青 山 名 。

fēi lái bái niǎo sì xiānɡ shí ,duì wǒ duì shān sān liǎnɡ shēnɡ 。

飞 来 白 鸟 似 相 识 ,对 我 对 山 三 两 声 。

【译文】: 青山不知道我是谁,我也不知道青山叫啥名。飞过来的白鸟似曾相识,对着我和山鸣叫几声。

10、《 jiānɡ nán chūn 》 【 tánɡ 】 dù mù

《 江 南 春 》 【唐 】 杜 牧

qiān lǐ yīnɡ tí lǜ yìnɡ hónɡ ,shuǐ cūn shān ɡuō jiǔ qí fēnɡ 。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

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 ,duō shǎo lóu tái yān yǔ zhōnɡ 。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

【译文】: 辽阔迷人的江南水乡,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镇,随处可见酒家迎风招展的旗子。南朝统治者建造的四百八十多座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蒙蒙的烟雾般的细雨之中。

11、《 chánɡ ɡē xínɡ 》 【 hàn 】 yuè fǔ shī

《 长 歌 行 》 【汉 】 乐 府 诗

bǎi chuān dōnɡ dào hǎi ,hé shí fù xī ɡuī ?

百 川 东 到 海 ,何 时 复 西 归 ?

shǎo zhuànɡ bù nǔ lì ,lǎo dà tú shānɡ bēi 。

少 壮 不 努 力 , 老 大 徒 伤 悲 。

【译文】: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白白悔恨了。

12、《 qiū cí 》 【 tánɡ 】 liú yǔ xī

《 秋 词 》 【 唐 】 刘 禹 锡

zì ɡǔ fénɡ qiū bēi jì liáo , wǒ yán qiū rì shènɡ chūn cháo 。

自 古 逢 秋 悲 寂 寥 ,我 言 秋 日 胜 春 朝 。

qínɡ kōnɡ yí hè pái yún shànɡ , biàn yǐn shī qínɡ dào bì xiāo 。

晴 空 一 鹤 排 云 上 , 便 引 诗 情 到 碧 霄 。

译文: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13、《 xiǎo rì 》 【 tánɡ cháo 】 hán wò

《 晓 日 》 【 唐 朝 】 韩 偓

tiān jì xiá ɡuānɡ rù shuǐ zhōnɡ , shuǐ zhōnɡ tiān jì yì shí hónɡ 。 天 际 霞 光 入 水 中 , 水 中 天 际 一 时 红 。 zhí xū rì ɡuān sān ɡēnɡ hòu , shǒu sònɡ jīn wū shànɡ bì kōnɡ 。 直 须 日 观 三 更 后 , 首 送 金 乌 上 碧 空 。

以后,就会看到第一轮红日被送上蔚蓝的天空。

14、《 ɡuì huā 》 【 sònɡ 】 hé yīnɡ lónɡ

《 桂 花 》 【 宋 】 何 应 龙

yí shù pó suō yuè lǐ zāi , shì shuí yí zhǒnɡ xià tiān lái ?

一 树 婆 娑 月 里 栽 , 是 谁 移 种 下 天 来 ?

jīn huánɡ qià sì jīn xiāo yuè , yí yè yuán shí yí yè kāi 。

金 黄 恰 似 今 宵 月 , 一 夜 圆 时 一 夜 开 。

的花儿就像今晚金黄的月轮,中秋的圆月下,一树桂花香飘四溢,开得正灿。

15、《 jiānɡ cūn jí shì 》 【 tánɡ 】 sī kōnɡ shǔ

《 江 村 即 事 》 【 唐 】 司 空 曙

diào bà ɡuī lái bú xì chuán , jiānɡ cūn yuè luò zhènɡ kān mián 。 钓 罢 归 来 不 系 船 , 江 村 月 落 正 堪 眠 。

zònɡ rán yí yè fēnɡ chuī qù , zhǐ zài lú huā qiǎn shuǐ biān 。 纵 然 一 夜 风 吹 去 , 只 在 芦 花 浅 水 边 。

译文:垂钓归来,却懒得把缆绳系上,任渔船随风飘荡;而此时残月已经西沉,正好安然入睡。即使夜里起风,小船被风吹走,大不了也只是停搁在芦花滩畔,浅水岸边罢了。

16、《 bái yún quán 》 【 tánɡ 】 bái jū yì

《 白 云 泉 》 【唐 】 白 居 易

tiān pínɡ shān shànɡ bái yún quán , yún zì wú xīn shuǐ zì xián 。

天 平 山 上 白 云 泉 , 云 自 无 心 水 自 闲 。

hé bì bēn chōnɡ shān xià qu , ɡènɡ tiān bō lànɡ xiànɡ rén jiān 。 何 必 奔 冲 山 下 去 , 更 添 波 浪 向 人 间 。

[译文]:天平山白云泉边是那样清幽静谥,天上的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山上的泉水淙淙潺流,从容自得。

我问泉水,你既然在这里如此闲适,何要奔冲山下去,给原本纷扰多事的人间推波助澜?

17、《 xiǎo chū jìnɡ cí sì sònɡ lín zi fānɡ 》 【 sònɡ 】 yánɡ wàn lǐ

《 晓 出 净 慈 寺 送 林 子 方 》 【 宋 】 杨 万 里

bì jìnɡ xī hú liù yuè zhōnɡ , fēnɡ ɡuānɡ bù yǔ sì shí tónɡ 。

毕 竟 西 湖 六 月 中 , 风 光 不 与 四 时 同 。

jiē tiān lián yè wú qiónɡ bì , yìnɡ rì hé huā bié yànɡ hónɡ 。

接 天 莲 叶 无 穷 碧 , 映 日 荷 花 别 样 红 。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18、《 yuè ér wān wān zhào jiǔ zhōu 》 jiānɡ sū mín ɡē

《 月 儿 弯 弯 照 九 州 》 江 苏 民 歌

yuè ér wān wān zhào jiǔ zhōu , jǐ jiā huān lè jǐ jiā chóu 。 月 儿 弯 弯 照 九 州 , 几 家 欢 乐 几 家 愁 。

jǐ jiā ɡāo lóu yǐn měi jiǔ , jǐ jiā liú luò zài wài tou ?

几 家 高 楼 饮 美 酒 , 几 家 流 落 在 外 头 ?

山行叶茵篇八
《第二单元作业》

山行叶茵篇九
《选用、变换句式》

第七单元 选用、变换句式

1.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山行》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______________,对我对山三两声。

A.飞来白鸟旧相识

C.飞来白鸟似相识 B.跃起老鱼似相识 D.跃起老鱼舞翩跹 ( )

解析 A项,诗歌的前两句,只有“青山”和“我”,没有第三者,可见诗人是独行于山间,两个“不识”又说明诗人是新来的,而非重游,因此“旧相识”不合诗歌情境。B项,题为《山行》,鱼是水中物,相比之下不如“白鸟”切题。D项,“舞翩跹”侧重于动作、形态,而第四句“三两声”是写声音,衔接不紧密。《山行》一诗为宋代叶茵所作。

答案 C

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天净沙》一曲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燕舞,____________。

A.白草红叶黄花

C.小桥流水飞红 B.小桥流水残鸿 D.满湖烟雨愁花

解析 A项,写秋景,节令不对,音韵也不和谐。B项,写秋景,节令不对,并且意境不和谐。D项,虽是写春景,但音韵和意境均不和谐。 答案 C

3.下列选项,作为该语段的结尾最合适的一项是 ( )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轻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______

A.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解析 解答本题的着眼点应该是题干选文最后两句的句式。“像妩媚轻巧的少女”是甲像乙式比喻句,“温柔轻盈”是四字短语拟人句。对照选项,D项最合适。

答案 D

4.在下列空白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________,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

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

C.碧绿的江水推挤着船舷

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解析 语段主要是突出“绿”。A项,破坏了色彩的协调,B项,色调不明确,C项,“推挤”含贬义。

答案 D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出来,________,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它们又发出了金 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的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失的黑夜的清凉交汇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几条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整个树林。

解析 本题主要考虑前后语句的情感基调要保持一致。A项与题干中“更蔚蓝更清新”不一致。C项话题与题干不一致。D项“像火的带子”也与题干中的情调不一致。

答案 B

6.下面是柯灵先生为《台湾散文选》作序时的一段话。

他玄想中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箫的甜味,有釜形

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彩的火花”。

请你将这段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6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书面语体与口头语体的转换。书面语体与口头语体转换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书面语中形象化的语言变换成通俗易懂、平易朴实的语言。如本题中的“玄想”“木箫的甜味,釜形大铜鼓的骚响,有旋转自如像虹一样的光谱”“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彩的火花”等都是书面语,我们应将其转换为口语。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所需要变换的几个点,理解“玄想”的意思是“想象”;其次,要理解各个比喻句在散文中所代表的角度,如“有声、有色、有光”代表着散文的题材多样,其他比喻依次为情味、风格、思想、情感。 答案 (示例)他想象中的散文,应该是题材多样、情味多样、风格多样的,并且能用文字表达出丰富、新鲜而深刻的思想。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一定能用文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7.请将下面一段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的亲身经历。

8.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

①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实践。 ②中国书法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③中国书法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变换及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首先要提取所给材料中的有用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并用一句话表达。第一句是整合后全句的框架,其他两句是限制部分,即中国书法是„„的一种艺术实践。 答案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

9.将下面四个短句转换为一个长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改变个别词语。 ①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②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③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

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句式变换中的短句变长句。解答思路是:先在所给句子中找出一个中心句,以此句作为新句子的主干,再把其他的句子作为新句子的修饰成分(如定语或状语)添加进去。

答案 曾提出“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一问题的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的黑暗无知的时代。

10.下面句子是对黄河壶口瀑布的描写,适当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把它改写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改变个别词语)

正当平缓似锦缎的黄河得意之时,她突然以数里之阔的水面,跌入百尺之

宽的峡谷。发出了震川虎啸般的声响,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黄色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激起的水珠如钢花四溅,使每一位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游客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调整语序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完成短语内部的调整,调整的依据是“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排比句”。分析划线的四个短语,可以发现有三个都是用“如”作比喻词的比喻句,另一个也可以改造成这样的比喻句,这就可以确定把这样的比喻句作为改写的标准句式。二是依据题目中“风尘仆仆走近她”的提示,把四个短语的顺序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加以调整。

答案 发出的声响如震川的虎啸,奔涌的浊流如腾飞的巨龙,悬垂的水流如张挂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溅的钢花

山行叶茵篇十
《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1-8answer》

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1

1、C(A拓tà;B娠shēn;D晕yùn)

2、A【A.别有洞天:亦作“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B.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常用于形容各种美好的景象。如:灯光月色,交相辉映|绚丽的晚霞交相辉映着大地。此处可用“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C.出奇制胜:出奇兵战胜敌人,不能接宾语。D.逢人说项:“项”指唐代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赞扬某人或某事的好处,亦指为人各处说情。)

3、C(A.病因:成分残缺、暗换主语。应为“开展„„的活动,这体现了„„”。B.句式杂糅,“借口”与“以„„为名”杂糅。D.“少数”与“普遍”在逻辑上有矛盾)

4、D(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⑤句的“阳”、⑦句的“乡”、⑧句的“长”是韵脚,且首句入韵。⑥句的“怅”不是,因是仄声。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②与⑤相对,属一联;④与③相对,属一联。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①“马穿山径”句是写景的开始,⑧句的“信马悠悠”是穿径时人马的情态,是意思上的承接。⑥与⑦是一问一答,带有总结性质,因此断定①⑧是首联,⑥⑦是尾联。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利用相黏规则,首联的对句⑧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而④句相同部分是“平仄平”,②句相同部分是“仄平仄”,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④③是颈联。因此,此诗的正确顺序是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5.1)余音袅袅,(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2

1、B(A.刹,chà;C.谮,zân;D.渍,zì。)

2、B(A.拍手称快:拍着手大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感情色彩不当。B.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可形容文章深刻有力。C,祸起萧墙:比喻祸乱自内部产生。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与语境不符。D.相形见绌:和另一个人或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形:对照;绌:不够,不足。“显得”与“相形见绌”词义重复。)

3、C(A.成分残缺,在句末增加“的反应”。B.语序不当,将“向人们”与“用奇迹”互换位置。D.搭配不当,弥合:使愈合,将“弥合”改为“推动”或“促进”,或者将“融合”改为“差异”。)

4、C(A.诗歌的前两句,只有“青山”和“我”,没有第三者,可见诗人是独行于山间,两个“不识”又说明诗人是新来的,而非重游,因此“旧相识”不合诗歌情境。B.题为《山行》,鱼是水中物,相比之下不如“白鸟”切题。D.“舞翩跹”侧重于动作、形态,而第四句“三两声”是写声音,衔接不紧密。《山行》一诗为宋代叶茵所作。)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3

1.C(A项“僯选”应为“遴选”; B项“胖”读“pán”,“漩”读“xuán”;D项“犄角之势”应为“掎角之势”。)

2.B(B项,“暗送秋波”指女子私下里以眉目传情,后也用以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A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为丰富,形容“茶叶”属于范围误用。C项“反戈一击”指掉转武器,向原属营垒回击,不能与“反击”混为一谈。D项“溢美之词”是指过分吹嘘的话语,不能误用于褒义场合。)

3.C(A句不合逻辑,“即将”与“得到了”矛盾。B句状语语序不当,“诚挚地”应该放到“向牧区的干部群众”之前。D句暗换主语,第二分句的主语应是“我们”,而不是“其科技体制”,或者去掉“把它”。)

4.B(A、C、D未“紧切”当地。B联 “紧切潮州”。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遣人自凤翔迎佛骨入宫中,韩愈上《论佛骨表》,谁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被贬为潮州刺史。虽只在这里呆了八个月,但他的文学主张因际遇更得到加强,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被尊为百世之师。)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4

1.C(A项“溯”读sù;B项“咤”读zhà;D项 “拾”读shâ。)

2. D(D项,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A项,如丸走坂: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像斜坡上滚泥丸一样。此处突出不敢大意,应为“如履薄冰”。B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含贬义。这里感情色彩错误。根据语意可用“齐心协力”。C项,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对手”之类则错。

)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5

1.C

2.C (A批阅就是对文件阅后加的评语或批示;或者是阅读并加以批改或批示。此处应改为披阅;B于是应改为因此D微不足道即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3.D 。D/A.„„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B.„„也引起了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媒体的高度重视„„;C.看不到世间的五颜六色,听不见生活的交响曲,„„矫健的身躯和聪明的头脑„„

4.A(B“明月”与诗题“遇雨”及上文“阴云”不符,且“一声长笛归岛门”与上句平仄不合;C“千家暮雨薜荔村”与上句不对仗,且杨花开在春季,时令与秋季不合,且“杨花喜杀渡江人”与全诗意境不符,与上句平仄不合;D“明月”与诗题“遇雨”及上文“阴云”不合,且杨花开在春季,时令与秋季不合,且“杨花愁杀渡江人”与上句平仄不合)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6

1.B项(A项“箴”读为zhēn,“诤、挣”读为zhâng,“憎”读为zēng, B项“嫌”读为xián,“赚”读为zhuàn,“缣”读为jiān,“歉”读为qiàn。C项全都读为chù。D项“姻、阴、茵”读为yīn,“谙”读为ān)

2.B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项。毁誉参半:指责的,称赞的各占一半。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

3.D (A搭配不当,“降低”与“环节”不搭配。B逻辑不当,“价值连城”与“无价之宝”相矛盾。C结构混乱,应改为“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应足够重视”或“安全工作应引起

各级领导和各站职工足够的重视”。)

4.B(排序题关键在于找到第一句,以及弄清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读五句话,⑤应当是第一句;④有“也是”两字,应当是第二句;②是过渡句,①③承其后。)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7

1.C.(A. xuán/xuàn ɡū/tián fù B.xiào bì/bài mú C. móu/miù yīnɡ/yìnɡshí/zhì D.jīnɡ chí/ zhǐ dànɡ/dānɡ)

2.B.(A.“稍纵即逝”:纵,放任,不约束。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形容时间、机会等容易失去。此处可用“瞬息万变”。 B.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造谣生事,拨弄是非。C. 一文不名: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此处可用“一文不值”。D.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3.C.(A. 偷换主语,应在“不仅”前加“这”; B.不合逻辑,改“戒烟”为“吸烟”,或去掉“阻”; D.“增强„„地位”搭配不当,可改为“提升„„地位”。)

4.A.(本语段借灰色与其他色彩的关系来阐明灰色理论与多彩生活的关系。②阐述灰色对其他色彩的依存,内容上紧承首句,且有关联词“也只有”与首句中的“只有”照应,因此先排②;②是⑤的原因,根据“因此”判断⑤紧承②;①的“这世界”紧承⑤“多彩的世界”而来;在指出了世界多彩的特点后,④③阐述灰色理论与多彩世界的依存关系,根据“正因为”和“也正因为”判断④应该在③前面。)

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8

1 . B ( A .桀骜不驯;C . “着”读作zhuó; D . “纤”读作xiān,“量”读作liáng 。)

2.D(侧目而视:侧着眼睛看。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此处应用“拭目以待”) 3 . A ( B 项多重否定不当;C 项用词重复,“同比”即“与同期„ „ 相比”;D 项语序不当。应为“人员的伤亡报告”。)

4 . B ( “雏凤清于老凤声”出自唐· 李商隐《 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诗意为雏凤的鸣声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现往往用来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哲理。文句意只是表明80 后们的快速成长,而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0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