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喝茶的诗句

| 职称俄语 |

【www.guakaob.com--职称俄语】

形容喝茶的诗句篇一
《关于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

15.尝茶 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

19.一字至七字诗(塔诗) (一七令)赋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 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 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茶经

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人。上元初,隐于苕溪。徵拜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并不就职。贞元初卒。事迹具《唐书·隐逸传》。称羽嗜茶,著经三篇。《艺文志》载之小说家,作三卷,与今本同。陈师道《後山集》有《茶经》序曰:陆羽《茶经》,《家书》一卷,毕氏、王氏书三卷,张氏书四卷,内、外书十有一卷,其文繁简不同。王、毕氏书繁杂,意其旧本。张书简明,与家书合,而多脱误。家书近古,可考正。曰七之事以下,其文乃合三书以成之,录为二篇,藏于家。此本三卷,其王氏、毕氏之书欤?抑《後山集》传写多讹,误三篇为二篇也。其书分十类,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曰具者,皆采制之用;其曰器者,皆煎饮之用,故二者异部。其曰图者,乃谓统上九类,写以绢素张之,非别有图。其类十,其文实九也。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旁资考辨之一端矣。---出《四库总目提要》

题《品茶图》 唐寅

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新芽。 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朕自嘉。

形容喝茶的诗句篇二
《诗句大全:关于茶的诗句》

/*短文学_300x250_内页*/var cpro_id = "u141235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在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常言道“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对我们而言是多重要。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品味茶的诗句,体验那身临其境般的奥妙。1、花沟安钓艇,蕉地着茶瓯。——《德祥》2、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陆游》3、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苏轼》4、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文征明》5、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冼玉清》6、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梅尧臣》7、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大须《暮雪》8、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山家》9、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储光羲《吃茗粥作》10、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皇甫冉《寻戴处士》11、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12、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13、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李涛《春昼回文》14、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15、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16、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17、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张大烈《阮郎归·立夏》18、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9、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吴文英《无闷·催雪》20、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21、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22、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23、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24、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25、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26、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陶振《咏孟端溪山渔隐长卷》27、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28、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29、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30、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31、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32、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曹邺《题山居》33、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刘禹锡《尝茶》34、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元稹《自述》35、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成彦雄《煎茶》36、午醉醒来,红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面肥。——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37、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郑谷《雪中偶题》38、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39、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40、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茶诗》41、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钱起《与赵莒茶宴》42、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43、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白居易《两碗茶》44、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贾岛《郊居即事》45、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形容喝茶的诗句篇三
《中国古代关于茶文化的诗词文学作品简析》

中国古代关于茶文化的诗词文学作品简析

中国饮茶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有“神农氏尝百草,遇毒,以荼解之”的说法。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多少年来,中华茶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吸取了民族优秀传统中丰涵无比的给养,融宗教、哲学、医学、格律、乐理、绘画、美学、建筑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弥可珍贵的遗产,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随着我国的茶叶生产的逐步发展,饮茶风尚也在社会上逐渐普及开来。茶在许多诗人、文学家中也成了不可缺少的物品,于是产生了大量有关茶叶的诗词文学作品。据统计,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有七首诗写到了茶,孔夫子曾说过学诗可以多识草木之名,茶在《诗经》里,就是作为众多植物中的一种出现的。

真正就茶咏茶,而不是顺带言及茶者的茶诗,始见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唐,此后宋朝达到第二个辉煌巅峰,元明清民国以至于今,都代有佳作,茶诗总量不可胜数。以梅尧臣为例,据不完全的统计,单在《宛陵先生集》中,就写有茶叶诗词25首。爱国诗人陆游,曾写下了300多首茶叶诗词,他并以陆羽自比。苏东坡的茶叶诗词也不少,有70余篇,人们把他比作卢仝,东坡亦以卢仝自许。黄庭坚写了许多宣扬双井茶的诗篇,他的另一些茶诗还引用了佛教的语言。范仲淹的《斗茶歌》可以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相比美。欧阳修写了许多赞美龙凤团茶的诗,也写了双井茶赞诗。其他如蔡襄、曾巩、周必大、丁谓、苏辙、文同、朱熹、秦观、米芾、赵佶(徽宗皇帝)、陈襄、方岳、杜来、熊蕃等都写过茶诗。

据史载,西晋诗人张载“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的诗,被称为第一首咏茶妙诗。 此后更是不乏精妙绝伦的妙诗绝句——“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宋·杨万里)”、“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唐·白居易)”、“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宋·陆游)” „„这些融茶道与人情于一体的诗句都是我国茶诗、茶词中的代表作。

在所谓“茶诗”的范畴里,各种诗词体裁一应俱全,有五古、七古;有五律、七律、排律;有五绝、六绝、七绝,还有不少在诗海中所见甚少的体裁,在茶诗中同样可以找到,例如宝塔诗、回文诗、联句诗、寓言诗及唱和诗等。

下面就由我对以下列举出的几首各具特色的诗词做出简要介绍和分析。

一、宝塔诗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注: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元稹有一首宝塔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此种体裁,不但在茶诗中颇为少见,就是在其它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宝塔诗是一种杂体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一个字。

元稹在他的宝塔茶诗自注中说: 一至七字诗,“以题为韵,同王起诸公送分司东郡作。”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显然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 而且早上也要饮 。结尾时,指出茶的妙用,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所以,元稹的这首宝塔茶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二、回文诗

《记梦回文二首并叙》

宋 苏轼

十二月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睡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注: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写过茶诗几十首,而用回文写茶诗,也算是苏氏的一绝。从“叙”中可知苏东坡真是一位茶迷,意连做梦也在饮茶,怪不得他自称“爱茶人”,此事一直成为后人的趣谈。诗中字句,顺读倒读,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苏轼用回文诗咏茶,这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实属罕见。

三、联句诗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唐 颜真卿、陆士修、张荐、李萼、崔万、昼、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注: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几个人共作一首诗,但需意思联贯,相连成章。以上这首题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们是: 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 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

这首啜茶联句,由六人共作,其中陆士修作首尾两句,这样总共七句。作者为了别出心裁,用了许多与啜茶有关的代名词。如陆士修用“代饮”比喻以饮茶代饮酒;张荐用的“华宴”借指茶宴;颜真卿用“流华”借指饮茶。因为诗中说的是月夜啜茶,所以还用了“月桂”这个词。用联句来咏茶,这在茶诗中也是少见的。

四、寓言诗

采用寓言形式写诗,读来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这首茶寓言诗,记载在一本清代的笔记小说上,写的是茶、酒、水的“对阵”,诗一开头,由茶对酒发话: “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战吟兴更堪夸。亡国败家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 酒针锋相对答曰: “摇台紫府荐琼浆,息讼和亲意味长。祭礼筵席先用我,可曾说着谈黄汤。”这里说的黄汤,实则是贬指茶水。水听了茶与酒的对话,就插嘴道: “汲井烹茶归石鼎,引泉酿酒注银瓶。两家且莫争闲气,无我调和总不成!”极为有趣,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引起深思。

五、唱和诗 《茶中杂谈 煮茶》

唐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 煮茶》

唐 陆龟蒙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

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

倾余精爽健,忽似氛埃灭。

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

注: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唱和诗,可谓别具一格,在咏茶诗中也属少见。

皮日休,唐代文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学士。陆龟蒙,唐代文学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苏湖两都从事。两人十分知己,都有爱茶雅好,经常作文和诗,因此,人称“皮陆”。他们写有《茶中杂咏》唱和诗各十首,内容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籯》、 《茶舍》、 《茶灶》、《茶焙》、《茶鼎》、《茶瓯》和《煮茶》等,对茶的史料,茶乡风情,茶农疾苦,直至茶具和煮茶都有具体的描述,可谓一份珍贵的茶叶文献。

总而言之,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诗句所说的那样:“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茶和诗一样,成为诗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一大乐趣,于是相袭相传,使茶诗、茶词在茶叶和诗词文化中形成、发展为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化现象。

形容喝茶的诗句篇四
《关于团茶的诗词》

1.宋朝李清照《鹧鸪天》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2.蔡襄的诗糜玉寸阴间,抟成新范里。归呈月正圆,势动龙初起。3.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拏。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4.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诗词】: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红炉爨霜枝,越儿斟井华。滩声起鱼眼,满鼎漂清霞。凝澄坐晓灯,病眼如蒙纱。一瓯拂昏寐,襟鬲开烦拏。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出处】:全唐诗:卷568-355.性之以团茶赠行并遗新诗因次其韵年年御焙试春风,白玉宫人折绛封。 畴昔饥肠知脱粟,即今老眼见翔龙。 笑持俊逸无双句,去上东南第一峰。 却倚柁楼搔短发,回头青阙五云浓。6.子楚煮雪水沦团茶诗名:子楚煮雪水沦团茶乃与陶翰要语以诗见戏不敢宋  王洋平生何居士,一壑清江濆。达观真在士,独往乃声闻。我亦策蹇步,不甘子绝群。追逐到灭景,回视嗟纷纭。今朝玉储开,群仙剪瑶裙。迷空散一花,万叠屯寒云。赏心会两遂,百忧销一焚。双凤已鸣似,神椎搞孤军。更看阴沴尽,高檐挂晴曛。

形容喝茶的诗句篇五
《关于茶的诗词经典收藏》

1、茶 诗

中国的诗歌艺术宝库,其丰富多彩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茶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分支,虽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典籍中茶诗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在艺术成就上却美不胜收,不少篇什至今脍炙人口。

据统计,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有七首诗写到了茶,孔夫子曾说过学诗可以多识草木之名,茶在《诗经》里,就是作为众多植物中的一种出现的。真正就茶咏茶,而不是顺带言及茶者的茶诗,始见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唐,此后宋朝达到第二个辉煌巅峰,元明清民国以至于今,都代有佳作,茶诗总量不可胜数。

在茶诗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此诗甚美,不过,它也是最多被误解误读的,当代不少人在书中文中写到它,都认为是在夸西江水好。然而,用中学生分析课文的路数来解读,会发现此诗的主题其实并不是赞美西江水,而是最后落在了竟陵城上。而这样一来,它就好象与茶或用来泡茶的水没什么关系了,只不过是茶圣的诗而已。有学者考证说此诗是陆羽悼念他故乡师傅之作,我觉得这一解释还合理一些。不过,中国古诗素来讲“诗无达诂”,没有必要太较真。茶在唐宋即已普及,茶文化的繁荣是在诗文巨匠们的直接参与支持下才出现的。从李白到苏轼,很多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大诗人,都留下了茶诗作品。

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与宗教特别是佛家有不解之缘,因此茶诗中往往有禅味。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就是极好的例子:“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闲情逸趣最宜入诗白居易的《两碗茶》写得好:“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读此诗,我们发现唐朝的日常生活习惯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的苏东坡写了大量茶诗,在他的词作中也多有咏茶佳句,如“且将新火试新茶”。高产的诗人陆游茶诗也不少,他的“晴窗细乳戏分茶”是广被称引的名句。

中男茶诗是传统文化宝藏,编选古代茶诗选,也就成为近些年不少出版社的选题。据我在坊间所见,这类读本,销路都很好,因为茶诗本身是闲来消遣的极好文字,颇堪品味。套用黄庭坚的《茶词》名句,是“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自打白话诗出现后,似乎茶与诗的血脉关系一下子就断绝了。也许是我孤陋,但是确实没读到过能称得上是诗的白话茶诗,倒是相当多的现代当代诗人留下了用旧体诗写茶的佳句,比如周作人的“请到寒舍喝苦茶”,毛泽东的“饮茶粤海未能忘”等等。当代人的茶诗,可作经典来读的是赵朴初的“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斯人斯作,的确是茶禅一味的最好注解。

2、茶诗妙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德祥) (唐寅) (文征明) (浦瑾) (孙一元) (吴兆) (佚名) (蓝仁) (潘允哲) (周杏村) (选自《金瓶梅》) (选自《金瓶梅》) (杨万里) (苏轼) (杜耒) (苏轼) (苏轼)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 (黄遵宪) 、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雪煎茶》

〖元〗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咏茶》

形容喝茶的诗句篇六
《苏轼咏茶诗中的旷达情怀》

苏轼咏茶诗中的旷达情怀

宋代文人相比较前代文人,尤其是唐代文人,在心态上已经走向平和从容。他们对待周围人事或自身遭遇,不是要把自己的心情、感受、体验一股脑地说出来,使激烈的情绪得以释放,而是用更加冷静理性的思索,从经历中得出人生的经验。在欣喜时不得意忘形,在失意时也不颓废自弃,总是能够客观地面对人生和命运,心平气和地接受上天的安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宋代文人显得成熟、理性、平和、包容。即便是要将内心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也多会采取一种曲折委婉的方式,体现出“温柔敦厚”的传统观念。苏轼《汲江煎茶》中写到:“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这首诗作于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的春天,诗中所写是作者一次独自烹茶品味的过程。从取水到煎茶,作者都带着一种欣欣然的淡淡愉悦,为了喝到纯正的茶,他一定要用江中流动的水来煎茶,月光中来江边取水,用大瓢舀水,好象把水中的明月也贮藏到瓢里了,提回来倒在水瓮里,再用小水杓将水舀入煎茶的陶瓶里。当瓶中水煮沸时,雪白的茶乳在水面翻滚,将茶倒入茶碗,飕飕作响,象风吹过松林所发出的松涛声。他在《试院煎茶》诗里说“飕飕欲作松风声”,也是用“松风”来形容茶声。这虽然带点夸张,却十分形象、逼真地说明,当时周围的环境非常静谧安宁,即使细微的声音也变得响亮。最后写喝茶,说要搜“枯肠”只限三碗恐怕不易做到。这是化用唐代诗人卢仝《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句子,“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人们常用“枯肠”来比喻写诗文思路不灵。卢仝诗说喝三碗可以治“枯肠”,但作者怀疑三碗未必能治“枯肠”,使文思流畅。其实在这里作者不一定真的是要治“枯肠”,只是借此来表明自己饮茶的量。于是,作者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荒城里传来报更长短不齐的鼓声。苏轼写这首诗时,还被贬在儋州,此时他已经年过六旬。作为一位心怀高远志向、一生为国为民的有志之士,苏轼可以说是宋代文人中最坎坷的,几经沉浮,但他依然能够保持平和沉稳的心态,泰然处之,不仅没有被挫折击倒,反而借助自己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化解了一次次的不平和抑郁,在失意中体验生活的乐趣。这首诗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虽然在年老时还被贬到岭南、海南这样的荒蛮之地,但苏轼并没有就此沉沦,他能在月夜独自一人取水煎茶,整个煎茶饮茶的过程,在他的笔下依然鲜活生动,就说明他还对生活持有乐观的态度。他将自己融入到宁静的春夜中,心无杂念地品味香茗,静静地听着长短更声,从茶味中感受人生的滋味。整首诗都在营造着一种孤寂的氛围,此时的苏轼,已然和周围的环境合二为一,成为一幅浑然天成的画面。“坐听荒城长短更”一句,更是饱含着苏轼“随物赋

形”的人生观、命运观。从这首诗中也可看出,宋代文人注重如何将自己与茶的情调融为一体,并从中感受茶,更强调气氛的营造,在特定的气氛中获得精神的宁寂。这正体现了茶道“天人合一”的观念,个体完全消融在与茶的神韵的沟通中,达到遗忘自我、与物同化的精神境界。

《和蒋夔寄茶》中写到:“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任上。1071年,苏轼因为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请求外任,神宗皇帝命他通判杭州。宋代的江南,已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区域,杭州更是东南第一大都会,那里山明水秀,富庶繁华。而当时的密州,是一个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穷乡僻壤。写这首诗时,苏轼离开杭州不到一年时间,诗中用大量的描写,表现两地之间巨大的落差,尤其在饮食上,密州不仅物产较少,又碰上蝗灾,食物奇缺。对于号称美食家的苏轼来说,必须像当地人一样吃粟米,饮酸酱。艰苦的环境改变了一家人的生活习惯,不会再用精致的茶具享受生活的闲情逸趣,所以友人破费万钱寄来的香茶竟如同明珠暗投。但是,苏轼并不会为这种反差而困扰,他非常清楚自己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我生百事常随缘”,随缘即是一种平常之心,所以他可以做到“四方水陆无不便”,无论什么样的遭遇他都能接受、能直面。应该说这和他与佛教、禅宗的较早浸染也有很大的联系。苏轼对《楞严》、《华严》、《坛经》都有过研究,他曾经为《楞伽经》写序、推动《楞伽经》的流传,而且常与东林常聪禅师论法,他周围的朋友中也有很多都是僧人。早年的一首名作《渑池怀旧和子由》,就已经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感悟,人生变幻无常而短暂,不应对一时的得失计较太多。加之多年仕途经历和对禅宗的不断领悟,使他产生“人生所遇无不可”、“死生祸福久不择”的达观态度。晁补之《次韵苏翰林五日扬州古塔寺烹茶》:“中和似此茗,受水不易节。”这句话就借用茶比喻苏轼具有中和的品格和气质,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秉性。应该说,这个评价是非常到位和恰当的。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基础,四年之后发生的乌台诗案,尽管危及生命,但并没有将苏轼击垮。在短暂的低沉后,他更加亲近佛教,在宗教中反思自己的人生,思考生命的真谛。经过痛苦的思想挣扎后,他以更加通透的体悟重新站立起来。黄州期间,苏轼的咏茶之作依然丰富,其中的长篇《寄周安孺茶》从茶的历史讲起,赞美茶是“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天性高洁,“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饮茶能使人神清气爽,“清风击两腋,

去欲凌鸿鹄”,更能使人超越凡俗,不为外物所累,也不强求,“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与其在短暂的有生之年为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烦心着恼,还不如在品茶中得到飘飘欲仙的美妙享受,“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这种观念即是一种忧乐、物我两忘,视荣辱如浮云,无所谓得失的随缘任运的心态。

形容喝茶的诗句篇七
《关于茶的诗词》

关于茶的诗词

茶诗经典 陆羽《六羡歌》:

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茶与禅宗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闲情逸趣入诗 居易《两碗茶》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赵朴初 诗茶禅道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雪煎茶》

〖元〗谢宗可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

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蓝素轩遗茶谢之》

〖明〗邱云霄

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

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

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娇女诗》

〖西晋〗 左思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

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钅历〗。

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池,难与沉水碧。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唐〗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其名谁定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六羡歌》

〖唐〗 陆羽

不羡黄金纎,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夏日闲居》

〖唐〗 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一言到七言诗》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前岂堪夸。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一言到七言诗》(又称一七体)。

《对茶》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摊破浣溪沙·莫分茶》

〖宋〗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

〖宋〗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宋〗杨万里

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国。 堕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

《寒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茶臼》

〖宋〗秦观

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 巧制合臼形,雅音侔柷椌。 灵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 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 茶仙赖君得,睡魔资尔降。 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 愿偕黄金碾,自比百玉缸。 彼美制作妙,俗物难与双。

《茶》

〖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

形容喝茶的诗句篇八
《苏轼的咏茶诗词》

苏轼的咏茶诗词

东坡写了许多茶诗,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

双井茶,产于江西省修水县是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苏轼《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这个茶好的东坡都不敢让书童仆人过手,要他自己亲自沏泡,他要好好欣赏如雪茶汤仿佛生出玑珠美玉。

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苏轼《月兔茶》。“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小凤团茶像环又不是环,像玦又不是玦。环状的团茶,烹煮由环变成玦就缺了,这与月的阴晴圆缺又同又不同,月团缺了还会圆,团茶缺了就无法再也圆不了。所以爱茶人“不忍斗小团”。

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宋时葛岭宝严院出产“垂云茶”,是形如“雀舌”的散茶,垂云茶当不是普通山茶,而是佛门上品茶。怡然送与东坡,东坡回礼以贡茶“大龙团”。《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云:“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不断的贬谪生活使东坡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也为东坡提供了品尝天下名茶的机会。因此苏轼一生写下了近百首咏茶的诗词。东坡所作的这些茶诗融茶艺茶趣于笔端,意境幽美,引人入胜。后世人读了仿佛与东坡一道曾神游于山水之间,品茗于松竹之下,何其惬意淋漓痛快。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试院监考后,东坡和二三个监考官打水煎茶。东坡作《试院煎茶》一首,诗曰: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第一,未识故人煎水意。(古语云:煎水不煎茶。)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南山如荠评这首诗说:《试院煎茶》是东坡任杭州通判时作的,这首诗将茶事、人事融为一体,读来感人至深。“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描写煎水,蟹目、鱼眼为形辨;松风为声辨,是第二沸时情景。“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描写碾茶、投茶过程。以细珠落盘描写茶末,妙;以飞雪绕瓯描写茶粉,更妙。“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引用唐李约、宋文彦博煎茶典故,以资说明,并启下文。“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且学公家作

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情思婉转,吟哦蕴藉,正是苏诗灵活处,感人处。

《诚斋诗话》还有一则东坡《煎茶》诗云: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杨万里解析这首诗第二句“自临钓石取深清”七字时,说它具有五方面的意思:一是水是清澈的;二是水是深处的清水;三是水是石头下面的水,没有泥土;四是石是钓石,不是一般寻常之石;五是水是东坡自己打上来的,不是让仆人做的这件事。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这句是形容水的状态是清澈甜美之极。“分江”二字,用的十分绝妙。“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仍作泻时声。”这句是倒语,是诗人的独家行文妙法,尤为诗家妙法。如杜甫对香稻的赞美“红稻吸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语反而意全。“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这句又把卢仝吃茶的公案打翻。仝吃茶吃到七椀,东坡不禁三椀,山城更漏无定。长短二字,有无穷之味。

《游惠山》:“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

《送南屏禅师》:“勿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罗酒。”

《水调歌头.桃花茶》:“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

《壑源试焙新茶》:“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白云茶》:“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送刘寺丞赴余姚》:“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

《邵伯梵行寺山茶》:“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水调歌头》:“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

《次韵周种惠石铫》:“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送南屏谦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二昧手。”“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下朽。”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浣溪沙》:“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寄周安孺茶》这首长达120句的苏拭第一长诗,正是咏茶之作。“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格„„”

东坡还作有一篇散文《叶嘉传》。这篇散文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闽茶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是一篇研究中国古代茶史的重要文献。“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不必盛于中士,当饮其惠矣„„”

东坡在做翰林学士时,曾得到太皇太后赏赐的名茶“密云龙”, 这茶为福建特产,仅供皇帝和皇太后专用。他将这种名茶珍藏起来,惟有最得意的门生来到家中,才舍得拿出来要让门生亲眼看他拆封,一同共享。东坡说喝了这茶之后顿觉两腋生风浑身凉爽,仿佛进入仙境。他作《行香子》词专咏此事。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

酒阑时,高兴无穷。

共夸君赐,初拆臣封。

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

觉凉生,两腋清风。

暂留红袖,少却纱笼。

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形容喝茶的诗句篇九
《关于茶的古诗》

附录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唐 李 白

吃茗粥作 唐 储光羲

与赵莒茶宴 唐 钱 起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 释皎然

九日与陆处士饮茶 唐 释皎然

六羡歌 唐 陆 羽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 刘言史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 唐 卢 纶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 释灵一

琴茶 唐 白居易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唐 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唐 白居易

山泉煎茶有怀 唐 白居易

睡後茶興憶楊同州 唐 白居易

茶 唐 元 稹

喜园中茶生 唐 韦应物

夏昼偶作 唐 柳宗元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唐 卢 仝

西山兰若试茶歌 唐 刘禹锡

尝茶 唐 刘禹锡

西陵道士茶歌 唐 温庭筠

茶山贡焙歌 唐 李 郢

峡中尝茶 唐 郑 谷

题禅院 唐 杜 牧

湖州贡焙新茶 唐 张文规

故人寄茶 唐 曹 邺

茶诗 唐 郑 遨

大云寺茶诗 唐 吕 岩

茶中杂咏选 唐 皮日休

尚书惠蜡面茶 唐 徐 夤

贡余秘色茶盏 唐 徐 夤

茶人 唐 陆龟蒙

咏茶十二韵 唐 齐 已

龙凤茶 宋 王禹偁

尝茶和公仪 宋 梅尧臣

茶 宋 林 逋

伯坚惠新茶 宋 刘 著

双井茶 宋 欧阳修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宋 范仲淹

试院煎茶 宋 苏 轼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宋 苏 轼

汲江煎茶 宋 苏 轼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宋 苏 轼

记梦回文二首并序 宋 苏 轼

和子瞻煎茶 宋 苏 辙

茶花二首 宋 苏 辙

茶臼 宋 秦 观

临安春雨初 宋 陆 游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宋 杨万里

寒食 宋 杜小山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 元 耶律楚材

雪煎茶 元 谢宗可

茶筅 元 谢宗可

尝云芝茶 元 刘秉忠

茶烟 明 瞿 佑

送茶僧 明 陆 容

伯自子惠虎茗谢之 明 徐 渭

题《品茶图》 明 唐 寅

余姚瀑布茶 明 黄宗羲

竹枝词 清 郑 燮

坐龙井上烹茶偶成 清 爱新觉罗·弘历

武夷茶 清 陆廷灿

初饮高桥银峰 郭沫若

吃茶 赵朴初

武夷茶艺 赵朴初

题赠中华茶人联谊会 赵朴初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

9.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 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11.惠山泉 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

15.尝茶 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 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

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帐,花经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为后人所传诵。

19.一字至七字诗(塔诗) (一七令)赋茶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 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 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饶芳丛。 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

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 幸为乞寄来,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饮,佛事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 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 杜耒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 [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 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汲江煎茶 北宋.苏轼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0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