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江夏送倩公归汉篇一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课外补充》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原作品序: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良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译文:
随州古称汉东国,美丽富饶,大江藏有随侯明珠,如明月熠熠升辉。
家人一定想不到:经历安使之乱以后,倩公这颗人间明珠还能得以平安回归。 鉴赏:
1.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
答:以珠喻人(倩公),写出了李白对倩公才学、品格的赞美(景仰)。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富饶的汉东国的赞美之情。后两句表达了对倩公经历战乱还能平安回归的庆幸(惊喜),对全县公的赞美,以及和友人(倩公)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江夏送倩公归汉篇二
《湖北省随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随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3分)
德行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美,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培根《谈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庖代(páo) 腆着(tiǎn) 抽噎(yī) 断壁残垣(yuán)
B.土砾(lì) 堕落(zhuì) 倒坍(tān) 一抔黄土(póu)
C.挑剔(tī) 戏谑(xüè) 锃亮(zèng) 秩序井然(zhì)
D.沉湎(miǎn) 蜕化(tuì) 闷热(mēn) 君子好逑(hǎo)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恻隐 帐蓬 造型 不知所措
B.骊歌 辩解 璀璨 来势汹汹
C.帷幕 笨拙 归咎 周到如砥
D.慰藉 安祥 焦躁 再接再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来源:学#科#网Z#X#X#K]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
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意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
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举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公众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厉行节约深入人心,资源集约利用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C.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
6.系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想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全媒体比现在已有的信息媒介更吸引注意力。但关键问题也没有解决: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由什么样的人提供?
B.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将现实主义和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C.“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载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嗯,你不用管我,我相信你。”妈妈走到地图面前,眯着眼睛看,一只手搂在比她高一个半头的靖靖的肩上,我们家靖靖想考哪里啊?指给妈妈看看。”
7.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
B.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
8.名著阅读(4分)
(1)《安徒生童话》里有不少与公主有关的故事。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目。(2分)
①“噢,睡得糟透了!”她(公主)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只有天知道床上到底有什么,但是我躺在一样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可怕。”
②她(公主)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头上,脸颊苍白可怕,双唇无声地翕动,而她的手指仍旧在织着绿色的麻。甚至在去死的路上她也不放弃她的工作。十件男袍在她的脚下,她正在拼命织第十一件。
① ②
(2)安徒生童话魅力无穷,“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请你以《小伊达的花》为例,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谈谈体会。(2分)
9.结合语境,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三月,你一定要来大洪山。细雨过后的大洪山就像刚刚梳洗罢的少女,灵秀而妩媚。青山是她蹙起韵眉毛, , ,桃花是她腮边的嫣红„„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 。 。 , 。 。 ,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平的
②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
③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 ④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⑤但是它不愿意
⑥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⑤⑥③①②④ B.⑤①⑥③④②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⑥①②④
11.古诗词名句默写(从①-⑧题中任选6题作答,每题1分,共6分。若全部作答,只评改①-⑥题。注意不要答错位置)
①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④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美示侄孙湘》)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李白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痗: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仆与倩公一面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
B.季梁为大贤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
C.始生紫阳先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
D.以写别意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14.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 (3分)
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 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
(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题。(6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15.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6分)
浪漫去哪儿了
——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刘维涛 ①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②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③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
④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⑤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⑥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⑦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
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⑧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⑨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⑩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11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 ○
(选自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根本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D.⑨-○11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6分)
“解元”漫谈
高玉林
①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解xiè元”。
②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清指省一级)科举考试第一名。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礼部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稚解元,由所在州郡发遣解(jiè)送至京参加礼部会试,称“发解”。这里,“解”取“发遣解送”之义,当然要读成ji了。明代的唐寅就是因为考中乡试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③宋元以后,解元逐渐演变为对读书人的尊称或通称。如元·王实甫《西厢记·惊艳》:“(张珙唱词)分明打个照面,疯魔了张解元。”再如“董解元”。董是金代戏曲作家,生卒年月、字号、籍贯均不详,因其为读书人,故人称董解元。他根据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长篇讲唱文学《西厢记诸官调》,为元杂剧《西厢记》所本,世称《董西厢》。
④《幼学琼林》中提到了“解元”:“中状元,曰独占鳘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与此相关的,说说“五魁首”。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也叫“五经魁首”,亦省称“五魁”。现在人们饮酒划拳时喊的“五魁首”就源于此。
⑤历史上,我国江苏无锡曾有过“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所谓“六科三 解元”,是指明代隆庆四年和万历元年、四年、七年、十年、十三年中,无锡吴汝伦、顾完 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连获第一名,彰显出无锡文风之盛。
⑥京剧中有一出《苏三起解》,非常有名。这里的“起解”指犯人被押送上路,“解”同样读jiè。
⑦我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记住“解元”的读音。
⑧相传明代解缙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称解元,闻名远近。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喝。老者问他身份,解缙直报自已是“解解元”。老者想挫挫解缙的锐气,说他出一个对子,解缙对得上方能喝茶,因以出句: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此句古今称绝,难在联中三个“解”字。三个“解”字字同义异,三字三用,应对颇难。后来解缙知道老者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为官,后隐居山林,抚琴乐山乐水,便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对句三“乐”对三“解”,词性、功用分别对应,对仗工整,即景应对,切人切事
切情。
⑨在上文中,三个“解”字与三个“乐”字的正确读音为:解(jiè)解(xiè)解(jiè)元之渴。第一个“解”是“消除”的意思;第二个“解”是姓氏;第三个“解”与“元”台起来表示乡试第一名——“解元”。
⑩乐(lè)乐(yuè)乐(yuè)府之音。第一个“乐”是“快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姓氏;第三个“乐”与“府”合起来表示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
(选自2014年5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9.下列有关“解元”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解元”的“解”与《苏三起解》的“解”读音相同。
B.明代唐寅因参加省级科举考试取得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C.宋元以后,未参加科举考试或参加科举考试,未取得第一名的读书人也能叫“解元”。
D.“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是说无锡吴汝伦、顾宪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获并列第一名。
20.旁征博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⑦-⑩段引用解缙与老者对对子故事的作用。(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4分)
北京的爷
倪萍
①上了出租车我就跟师傅说:“前面红绿灯往右拐。”说了三遍,师傅也没应声。 ②“师傅,你睡着了?”
③“在昆仑饭店这儿堵一上午了,这车就没动换,我都快睡着了。大街上跑的全是送年货的车。”
④电话响了。
⑤“眼珠子是摆设啊?没看见水池子上有条带鱼„„„怎么不够?剁五段,我吃两段,儿子一段,头尾你一收拾,焖上一锅大米饭„„买什么黄瓜,这几天齁贵的!”
⑥电话挂了。
⑦“师傅,你爱人的电话吧?她也是开车的?”
⑧“全职太太。”
⑨我倒吸了一口气。做得起全职太太的,丈夫都是所谓的成功人士,至少一个人可以养活全家呀!
⑩“那你一个人挣钱挺辛苦吧?一天在车上多久?” ○11“十二三个钟头吧。”
○12电话又响了。
13“二十八再买„„贵也得买,今年多买!那脆黄瓜一咬,满车清香,想困都睡不着了!要是下雪,七八个钟头都到不了,多备上点儿,五斤差不多吧„„你愿意吃柿子可以买俩,我不吃,齁酸的„„儿子吃黄瓜!”
14电话又挂了。
15“师傅,你这是要去哪儿啊?七八个小时?”
16“内蒙古,丈母娘家。哥们儿年年去,十六年了,一年也没落下。”
17“你对丈母娘不错呀!”
18“嘿,人家把闺女给咱了,一年就见这么一回,还不麻利儿的!老太太好几个闺女,就我们这么远,咳,老太太就喜欢我们家这位,打从小年老太太就盼,好吃的恨不能给我们留上一年。”
19“也挺好,在内蒙古过年比在北京有意思吧?”
20“忒有意思了!那大锅里煮一块羊肉就够全家十来口子吃的。”师傅双手松开方向盘比画着。天哪,比挡风玻璃还大,真夸张。
20“那才叫吃肉呢!一天三顿酒,早起我丈母娘就把酒烫上了,喝得差不多了在热炕上眯一觉,舒坦!逮空我就在院里点上挂鞭,噼里啪啦一响,热闹啊,旺兴啊!”
22“没事我就拉着老太太出去转,一里的路我也开上车,显摆呀!车不咋地,可那是村里独一份!见谁我丈母娘都叫停车,不管去哪几都拉上人家一段,‘坐坐北京的车啊’!”
江夏送倩公归汉篇三
《20104中考语文湖北随州试题与答案》
随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3分)
德行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美,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培根《谈美》
【解析】此题考查汉字书写。要求与古诗文默写相同。考生还需追求“准确、规范、美观”的书写境界,注意亮点:一是讲究布局,力求从整体上充满美感;二是完全照抄,不得更改原句,一个标点都不能错。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庖代(páo) 腆着(tiǎn) 抽噎(yī) 断壁残垣(yuán) ....B.土砾(lì) 堕落(zhuì) 倒坍(tān) 一抔黄土(póu) ....
C.挑剔(tī) 戏谑(xüè) 锃亮(zèng) 秩序井然(zhì) ....
D.沉湎(miǎn) 蜕热(mēn) 君子好逑(hǎo) ..化(tuì) 闷..学科王【答案】D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恻隐 帐蓬 造型 不知所措
B.骊歌 辩解 璀璨 来势汹汹
C.帷幕 笨拙 归咎 周到如砥
D.慰藉 安祥 焦躁 再接再励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学科王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
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意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
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举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公众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厉行节约深入人心,资源集约利用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C.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
【答案】B
6.系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想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全媒体比现在已有的信息媒介更吸引注意力。但关键问题也没有解决: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由什么样的人提供?
B.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将现实主义和幻想结合起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
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C.“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载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嗯,你不用管我,我相信你。”妈妈走到地图面前,眯着眼睛看,一只手搂在比她高一个半头的靖靖的肩上,我们家靖靖想考哪里啊?指给妈妈看看。”
【答案】C
7.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
B.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
【答案】A
8.名著阅读(4分)
(1)《安徒生童话》里有不少与公主有关的故事。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目。(2分)
①“噢,睡得糟透了!”她(公主)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只有天知道床上到底有什么,但是我躺在一样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可怕。”
②她(公主)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头上,脸颊苍白可怕,双唇无声地翕动,而她的手指仍旧在织着绿色的麻。甚至在去死的路上她也不放弃她的工作。十件男袍在她的脚下,她正在拼命织第十一件。
① ②
(2)安徒生童话魅力无穷,“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请你以《小伊达的花》为例,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谈谈体会。(2分)
【答案】(1)(2分)①豌豆上的公主或豌豆公主 ②野天鹅
(2)(2分)以《小伊达的花》为例选取一点(如人物、情节、主旨、写法等)写出童话的魅力,语句通顺即可。示例:《小伊达的花》这篇童话想象奇特。花会走动,会跳舞,有不同的身份,很浪漫,深深地吸引了我。
9.结合语境,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三月,你一定要来大洪山。细雨过后的大洪山就像刚刚梳洗罢的少女,灵秀而妩媚。青山是她蹙起韵眉毛, , ,桃花是她腮边的嫣红„„
【答案】示例:碧水是她明亮的双眸,云雾是她迷人的面纱。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 。 。 , 。 。 ,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平的
②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
③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
④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⑤但是它不愿意
⑥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⑤⑥③①②④ B.⑤①⑥③④②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⑥①②④
【答案】C
11.古诗词名句默写(从①-⑧题中任选6题作答,每题1分,共6分。若全部作答,只评改①-⑥题。注意不要答错位置)
①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④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美示侄孙湘》)
【答案】(每题1分,有错别字该小题无分,全部作答评改前6题)
①山光悦鸟性②力尽不知热③便引诗情到碧霄④提携玉龙为君死⑤零落成泥碾作尘⑥雪暗凋旗画⑦自缘身在最高层⑧云横秦岭家何在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李白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痗: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仆与倩公一面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
B.季梁为大贤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
C.始生紫阳先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
D.以写别意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答案】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答案】(倩公)胸怀壮志却没有成功,期望有一天能成功(变得老练、成熟)。
14.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倩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 (3分)
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 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
【答案】C
(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题。(6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15.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2分)
【答案】以珠喻人(倩公),写出了李白对倩公才学、品格的赞美(景仰)。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魅力富饶的汉东国的赞美之情。(2分)后两句表达了对倩公经历战乱还能平安回归的庆幸(惊喜),对倩公的赞美,以及和友人(倩公)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扣住“赞美”、“惜别”,意近即可,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6分)
浪漫去哪儿了 学科王学科王
——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刘维涛
①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②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③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
④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⑤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⑥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⑦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⑧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⑨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⑩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
11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 ○
(选自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答案】要重拾浪漫。(中国人必须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重拾浪漫)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根本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学科王
D.⑨-○11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答案】B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6分)
“解元”漫谈
高玉林
①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解xiè元”。
②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清指省一级)科举考试第一名。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礼部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稚解元,由所在州郡发遣解(jiè)送至京参加礼部会试,称“发解”。这里,“解”取“发遣解送”之义,当然要读成ji了。明代的唐寅就是因为考中乡试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③宋元以后,解元逐渐演变为对读书人的尊称或通称。如元·王实甫《西厢记·惊艳》:“(张珙唱词)分明打个照面,疯魔了张解元。”再如“董解元”。董是金代戏曲作家,生卒年月、字号、籍贯均不详,因其为读书人,故人称董解元。他根据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长篇讲唱文学《西厢记诸官调》,为元杂剧《西厢记》所本,世称《董西厢》。
④《幼学琼林》中提到了“解元”:“中状元,曰独占鳘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与此相关的,说说“五魁首”。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也叫“五经魁首”,亦省称“五魁”。现在人们饮酒划拳时喊的“五魁首”就源于此。
⑤历史上,我国江苏无锡曾有过“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所谓“六科三 解元”,是指明代隆庆四年和万历元年、四年、七年、十年、十三年中,无锡吴汝伦、顾宪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连获第一名,彰显出无锡文风之盛。
⑥京剧中有一出《苏三起解》,非常有名。这里的“起解”指犯人被押送上路,“解”同样读jiè。
⑦我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记住“解元”的读音。
⑧相传明代解缙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称解元,闻名远近。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喝。老者问他身份,解缙直报自已是“解解元”。老者想挫挫解缙的锐气,说他出一个对子,解缙对得上方能喝茶,因以出句: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此句古今称绝,难在联中三个“解”字。三个“解”字字同义异,三字三用,应对颇难。后来解缙知道老者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为官,后隐居山林,抚琴乐山乐水,便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对句三“乐”对三“解”,词性、功用分别对应,对仗工整,即景应对,切人切事切情。
⑨在上文中,三个“解”字与三个“乐”字的正确读音为:解(jiè)解(xiè)解(jiè)元之渴。第一个“解”是“消除”的意思;第二个“解”是姓氏;第三个“解”与“元”台起来表示乡试第一名——“解元”。
⑩乐(lè)乐(yuè)乐(yuè)府之音。第一个“乐”是“快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姓氏;第三个“乐”与“府”合起来表示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
(选自2014年5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9.下列有关“解元”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解元”的“解”与《苏三起解》的“解”读音相同。
B.明代唐寅因参加省级科举考试取得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C.宋元以后,未参加科举考试或参加科举考试,未取得第一名的读书人也能叫“解元”。
D.“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是说无锡吴汝伦、顾宪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获并列第一名。
【答案】D
20.旁征博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⑦-⑩段引用解缙与老者对对子故事的作用。(3分)
【答案】①能帮助读者记住“解元”的读音。(1分)②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2分,若答“使说明生动有趣”给1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4分)
北京的爷
倪萍
①上了出租车我就跟师傅说:“前面红绿灯往右拐。”说了三遍,师傅也没应声。 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学科王
江夏送倩公归汉篇四
《2014年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随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3分)
德行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美,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培根《谈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庖代(páo) 腆着(tiǎn) 抽噎(yī) 断壁残垣(yuán)
B.土砾(lì) 堕落(zhuì) 倒坍(tān) 一抔黄土(póu)
C.挑剔(tī) 戏谑(xüè) 锃亮(zèng) 秩序井然(zhì)
D.沉湎(miǎn) 蜕化(tuì) 闷热(mēn) 君子好逑(hǎo)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恻隐 帐蓬 造型 不知所措
B.骊歌 辩解 璀璨 来势汹汹
C.帷幕 笨拙 归咎 周到如砥
D.慰藉 安祥 焦躁 再接再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
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意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
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举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公众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厉行节约深入人心,资源集约利用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C.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
6.系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想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全媒体比现在已有的信息媒介更吸引注意力。但关键问题也没有解决: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由什么样的人提供?
B.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将现实主义和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C.“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载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嗯,你不用管我,我相信你。”妈妈走到地图面前,眯着眼睛看,一只手搂在比她高一个半头的靖靖的肩上,我们家靖靖想考哪里啊?指给妈妈看看。”
7.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
B.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
8.名著阅读(4分)
(1)《安徒生童话》里有不少与公主有关的故事。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目。(2分)
①“噢,睡得糟透了!”她(公主)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只有天知道床上到底有什么,但是我躺在一样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可怕。”
②她(公主)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头上,脸颊苍白可怕,双唇无声地翕动,而她的手指仍旧在织着绿色的麻。甚至在去死的路上她也不放弃她的工作。十件男袍在她的脚下,她正在拼命织第十一件。
① ②
(2)安徒生童话魅力无穷,“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请你以《小伊达的花》为例,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谈谈体会。(2分)
9.结合语境,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三月,你一定要来大洪山。细雨过后的大洪山就像刚刚梳洗罢的少女,灵秀而妩媚。青山是她蹙起韵眉毛, , ,桃花是她腮边的嫣红„„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 。 。 , 。 。 ,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平的
②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
③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 ④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⑤但是它不愿意
⑥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⑤⑥③①②④ B.⑤①⑥③④②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⑥①②④
11.古诗词名句默写(从①-⑧题中任选6题作答,每题1分,共6分。若全部作答,只评改①-⑥题。注意不要答错位置)
①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④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美示侄孙湘》)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李白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痗: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仆与倩公一面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
B.季梁为大贤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
C.始生紫阳先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
D.以写别意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14.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 (3分)
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 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
(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题。(6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15.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6分)
浪漫去哪儿了
——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刘维涛 ①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②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③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
④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⑤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⑥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⑦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
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⑧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⑨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⑩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11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 ○
(选自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根本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D.⑨-○11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6分)
“解元”漫谈
高玉林
①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解xiè元”。
②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清指省一级)科举考试第一名。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礼部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稚解元,由所在州郡发遣解(jiè)送至京参加礼部会试,称“发解”。这里,“解”取“发遣解送”之义,当然要读成ji了。明代的唐寅就是因为考中乡试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③宋元以后,解元逐渐演变为对读书人的尊称或通称。如元·王实甫《西厢记·惊艳》:“(张珙唱词)分明打个照面,疯魔了张解元。”再如“董解元”。董是金代戏曲作家,生卒年月、字号、籍贯均不详,因其为读书人,故人称董解元。他根据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长篇讲唱文学《西厢记诸官调》,为元杂剧《西厢记》所本,世称《董西厢》。
④《幼学琼林》中提到了“解元”:“中状元,曰独占鳘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与此相关的,说说“五魁首”。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也叫“五经魁首”,亦省称“五魁”。现在人们饮酒划拳时喊的“五魁首”就源于此。
⑤历史上,我国江苏无锡曾有过“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所谓“六科三 解元”,是指明代隆庆四年和万历元年、四年、七年、十年、十三年中,无锡吴汝伦、顾完 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连获第一名,彰显出无锡文风之盛。
⑥京剧中有一出《苏三起解》,非常有名。这里的“起解”指犯人被押送上路,“解”同样读jiè。
⑦我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记住“解元”的读音。
⑧相传明代解缙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称解元,闻名远近。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喝。老者问他身份,解缙直报自已是“解解元”。老者想挫挫解缙的锐气,说他出一个对子,解缙对得上方能喝茶,因以出句: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此句古今称绝,难在联中三个“解”字。三个“解”字字同义异,三字三用,应对颇难。后来解缙知道老者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为官,后隐居山林,抚琴乐山乐水,便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对句三“乐”对三“解”,词性、功用分别对应,对仗工整,即景应对,切人切事
切情。
⑨在上文中,三个“解”字与三个“乐”字的正确读音为:解(jiè)解(xiè)解(jiè)元之渴。第一个“解”是“消除”的意思;第二个“解”是姓氏;第三个“解”与“元”台起来表示乡试第一名——“解元”。
⑩乐(lè)乐(yuè)乐(yuè)府之音。第一个“乐”是“快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姓氏;第三个“乐”与“府”合起来表示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
(选自2014年5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9.下列有关“解元”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解元”的“解”与《苏三起解》的“解”读音相同。
B.明代唐寅因参加省级科举考试取得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C.宋元以后,未参加科举考试或参加科举考试,未取得第一名的读书人也能叫“解元”。
D.“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是说无锡吴汝伦、顾宪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获并列第一名。
20.旁征博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⑦-⑩段引用解缙与老者对对子故事的作用。(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4分)
北京的爷
倪萍
①上了出租车我就跟师傅说:“前面红绿灯往右拐。”说了三遍,师傅也没应声。 ②“师傅,你睡着了?”
③“在昆仑饭店这儿堵一上午了,这车就没动换,我都快睡着了。大街上跑的全是送年货的车。”
④电话响了。
⑤“眼珠子是摆设啊?没看见水池子上有条带鱼„„„怎么不够?剁五段,我吃两段,儿子一段,头尾你一收拾,焖上一锅大米饭„„买什么黄瓜,这几天齁贵的!” ⑥电话挂了。
⑦“师傅,你爱人的电话吧?她也是开车的?”
⑧“全职太太。”
⑨我倒吸了一口气。做得起全职太太的,丈夫都是所谓的成功人士,至少一个人可以养活全家呀!
⑩“那你一个人挣钱挺辛苦吧?一天在车上多久?” ○11“十二三个钟头吧。”
○12电话又响了。
13“二十八再买„„贵也得买,今年多买!那脆黄瓜一咬,满车清香,想困都睡不着了!要是下雪,七八个钟头都到不了,多备上点儿,五斤差不多吧„„你愿意吃柿子可以买俩,我不吃,齁酸的„„儿子吃黄瓜!”
14电话又挂了。
15“师傅,你这是要去哪儿啊?七八个小时?”
16“内蒙古,丈母娘家。哥们儿年年去,十六年了,一年也没落下。”
17“你对丈母娘不错呀!”
18“嘿,人家把闺女给咱了,一年就见这么一回,还不麻利儿的!老太太好几个闺女,就我们这么远,咳,老太太就喜欢我们家这位,打从小年老太太就盼,好吃的恨不能给我们留上一年。”
19“也挺好,在内蒙古过年比在北京有意思吧?”
20“忒有意思了!那大锅里煮一块羊肉就够全家十来口子吃的。”师傅双手松开方向盘比画着。天哪,比挡风玻璃还大,真夸张。
20“那才叫吃肉呢!一天三顿酒,早起我丈母娘就把酒烫上了,喝得差不多了在热炕上眯一觉,舒坦!逮空我就在院里点上挂鞭,噼里啪啦一响,热闹啊,旺兴啊!”
22“没事我就拉着老太太出去转,一里的路我也开上车,显摆呀!车不咋地,可那是村里独一份!见谁我丈母娘都叫停车,不管去哪几都拉上人家一段,‘坐坐北京的车啊’!”
江夏送倩公归汉篇五
《2014年中考文言文》
一、广东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国无尉/去国怀乡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
11.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3分)
答:
9.B你(A.任用/行为。C.诸侯国,
国家/国都。D.听说/出名。)
10.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11.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
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解狐和(祁)午”)。(1分)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缺个县令,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的合适人选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胜任。”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担任合适?”(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平公(又称赞)说:“好!”,就又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推荐外面的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5注释编辑1. 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于:向
2.令:县官。
3.其:语气词,无义。
4.而:同“以”。
5.居有间:过了些时日。
6.尉:军事长官。
7.举:举荐。
8.其谁可而为之:哪一个是担任这官职
的合适人选呢?可,合适;其,语气词,无义。
9.外举:推荐外面的人。“外举”二句:对外人,不因为和他有仇而避不举荐;对自己,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亲戚而避不推荐。
10.为:当,担任。
中心内容 通过对祁黄羊唯贤是举的事迹的描写,赞扬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个人恩怨的优秀品质。(祁黄羊出于公心“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推荐人才的做法。值得肯定,公正无私,唯才是举的做法今天仍应大力提倡)
二、江苏南京
报恩塔①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②,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
江夏送倩公归汉篇六
《湖北省随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随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3分) 德行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美,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培根《谈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庖代(páo) 腆着(tiǎn) 抽噎(yī) 断壁残垣(yuán)
B.土砾(lì) 堕落(zhuì) 倒坍(tān) 一抔黄土(póu)
C.挑剔(tī) 戏谑(xüè) 锃亮(zèng) 秩序井然(zhì)
D.沉湎(miǎn) 蜕化(tuì) 闷热(mēn) 君子好逑(hǎo)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恻隐 帐蓬 造型 不知所措
B.骊歌 辩解 璀璨 来势汹汹
C.帷幕 笨拙 归咎 周到如砥
D.慰藉 安祥 焦躁 再接再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
金融的开拓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意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
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
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举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公众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厉行节约深入人心,资源集约利用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C.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
6.系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想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全媒体比现在已有的信息媒介更吸引注意力。但关键问题也没有解决: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由什么样的人提供?
B.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将现实主义和幻
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C.“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载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嗯,你不用管我,我相信你。”妈妈走到地图面前,眯着眼睛看,一只手搂在比她高一个半头的靖靖的肩上,我们家靖靖想考哪里啊?指给妈妈看看。”
7.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
B.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
8.名著阅读(4分)
(1)《安徒生童话》里有不少与公主有关的故事。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目。(2分)
①“噢,睡得糟透了!”她(公主)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只有天知道床上到底有什么,但是我躺在一样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可怕。”
②她(公主)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头上,脸颊苍白可怕,双唇无声地翕动,而她的手指仍旧在织着绿色的麻。甚至在去死的路上她也不放弃她的工作。十件男袍在她的脚下,她正在拼命织第十一件。
① ②
(2)安徒生童话魅力无穷,“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请你以《小伊达的花》为例,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谈谈体会。(2分)
9.结合语境,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三月,你一定要来大洪山。细雨过后的大洪山就像刚刚梳洗罢的少女,灵秀而妩媚。青山是她蹙起韵眉毛, , ,桃花是她腮边的嫣红„„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
潭, 。 。 , 。 。 ,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平的
②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
③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
④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⑤但是它不愿意
⑥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⑤⑥③①②④ B.⑤①⑥③④②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⑥①②④
11.古诗词名句默写(从①-⑧题中任选6题作答,每题1分,共6分。若全部作答,只评改①-⑥题。注意不要答错位置)
①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④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美示侄孙湘》)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李白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痗: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仆与倩公一面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
B.季梁为大贤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
C.始生紫阳先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
D.以写别意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14.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 (3分) 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
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
(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题。(6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15.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6分)
浪漫去哪儿了
——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刘维涛
①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②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③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
④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⑤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⑥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⑦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⑧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⑨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⑩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11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
浪漫无缘。”
(选自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根本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D.⑨-11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6分)
“解元”漫谈
高玉林
①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解xiè元”。 ②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清指省一级)科举考试第一名。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礼部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稚解元,由所在州郡发遣解(jiè)送至京参加礼部会试,称“发解”。这里,“解”取“发遣解送”之义,当然要读成ji了。明代的唐寅就是因为考中乡试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③宋元以后,解元逐渐演变为对读书人的尊称或通称。如元·王实甫《西厢记·惊艳》:“(张珙唱词)分明打个照面,疯魔了张解元。”再如“董解元”。董是金代戏曲作家,生卒年月、字号、籍贯均不详,因其为读书人,故人称董解元。他根据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长篇讲唱文学《西厢记诸官调》,为元杂剧《西厢记》所本,世称《董西厢》。
④《幼学琼林》中提到了“解元”:“中状元,曰独占鳘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与此相关的,说说“五魁首”。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也叫“五经魁首”,亦省称“五魁”。现在人们饮酒划拳时喊的“五魁首”就源于此。
⑤历史上,我国江苏无锡曾有过“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所谓“六科三
解元”,是指明代隆庆四年和万历元年、四年、七年、十年、十三年中,无锡吴汝伦、顾完
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连获第一名,彰显出无锡文风之盛。
⑥京剧中有一出《苏三起解》,非常有名。这里的“起解”指犯人被押送上路,“解”同样读jiè。
⑦我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记住“解元”的读音。 ⑧相传明代解缙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称解元,闻名远近。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喝。老者问他身份,解缙直报自已是“解解元”。老者想挫挫解缙的锐气,说他出一个对子,解缙对得上方能喝茶,因以出句: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此句古今称绝,难在联中三个“解”字。三个“解”字字同义异,三字三用,应对颇难。后来解缙知道老者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为官,后隐居山林,
江夏送倩公归汉篇七
《湖北省随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随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3分)
德行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美,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培根《谈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庖代(páo) 腆着(tiǎn) 抽噎(yī) 断壁残垣(yuán)
B.土砾(lì) 堕落(zhuì) 倒坍(tān) 一抔黄土(póu)
C.挑剔(tī) 戏谑(xüè) 锃亮(zèng) 秩序井然(zhì)
D.沉湎(miǎn) 蜕化(tuì) 闷热(mēn) 君子好逑(hǎo)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恻隐 帐蓬 造型 不知所措
B.骊歌 辩解 璀璨 来势汹汹
C.帷幕 笨拙 归咎 周到如砥
D.慰藉 安祥 焦躁 再接再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
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意片蓝天下幸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
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举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公众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厉行节约深入人心,资源集约利用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C.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
6.系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想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全媒体比现在已有的信息媒介更吸引注意力。但关键问题也没有解决: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由什么样的人提供?
B.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将现实主义和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C.“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载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嗯,你不用管我,我相信你。”妈妈走到地图面前,眯着眼睛看,一只手搂在比她高一个半头的靖靖的肩上,我们家靖靖想考哪里啊?指给妈妈看看。”
7.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
B.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
8.名著阅读(4分)
(1)《安徒生童话》里有不少与公主有关的故事。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目。(2分)
①“噢,睡得糟透了!”她(公主)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只有天知道床上到底有什么,但是我躺在一样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可怕。”
②她(公主)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头上,脸颊苍白可怕,双唇无声地翕动,而她的手指仍旧在织着绿色的麻。甚至在去死的路上她也不放弃她的工作。十件男袍在她的脚下,她正在拼命织第十一件。
① ②
(2)安徒生童话魅力无穷,“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请你以《小伊达的花》为例,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谈谈体会。(2分)
9.结合语境,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三月,你一定要来大洪山。细雨过后的大洪山就像刚刚梳洗罢的少女,灵秀而妩媚。青山是她蹙起韵眉毛, , ,桃花是她腮边的嫣红„„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 。 。 , 。 。 ,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平的
②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
③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
④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⑤但是它不愿意
⑥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⑤⑥③①②④ B.⑤①⑥③④② C.③⑤①⑥④② D.③⑤⑥①②④
11.古诗词名句默写(从①-⑧题中任选6题作答,每题1分,共6分。若全部作答,只评改①-⑥题。注意不要答错位置)
① ,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④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美示侄孙湘》)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李白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
痗: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仆与倩公一面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
B.季梁为大贤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
C.始生紫阳先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
D.以写别意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14.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 (3分)
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 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
(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题。(6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15.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6分)
浪漫去哪儿了
——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刘维涛
①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②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③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
④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⑤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⑥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⑦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
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⑧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⑨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⑩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11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 ○
(选自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根本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D.⑨-○11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6分)
“解元”漫谈
高玉林
①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解xiè元”。
②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清指省一级)科举考试第一名。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礼部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稚解元,由所在州郡发遣解(jiè)送至京参加礼部会试,称“发解”。这里,“解”取“发遣解送”之义,当然要读成ji了。明代的唐寅就是因为考中乡试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③宋元以后,解元逐渐演变为对读书人的尊称或通称。如元·王实甫《西厢记·惊艳》:“(张珙唱词)分明打个照面,疯魔了张解元。”再如“董解元”。董是金代戏曲作家,生卒年月、字号、籍贯均不详,因其为读书人,故人称董解元。他根据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长篇讲唱文学《西厢记诸官调》,为元杂剧《西厢记》所本,世称《董西厢》。
④《幼学琼林》中提到了“解元”:“中状元,曰独占鳘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与此相关的,说说“五魁首”。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也叫“五经魁首”,亦省称“五魁”。现在人们饮酒划拳时喊的“五魁首”就源于此。
⑤历史上,我国江苏无锡曾有过“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所谓“六科三 解元”,是指明代隆庆四年和万历元年、四年、七年、十年、十三年中,无锡吴汝伦、顾完 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连获第一名,彰显出无锡文风之盛。
⑥京剧中有一出《苏三起解》,非常有名。这里的“起解”指犯人被押送上路,“解”同样读jiè。
⑦我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记住“解元”的读音。
⑧相传明代解缙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称解元,闻名远近。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喝。老者问他身份,解缙直报自已是“解解元”。老者想挫挫解缙的锐气,说他出一个对子,解缙对得上方能喝茶,因以出句: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此句古今称绝,难在联中三个“解”字。三个“解”字字同义异,三字三用,应对颇难。后来解缙知道老者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为官,后隐居山林,抚琴乐山乐水,便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七弦妙曲,乐乐乐
府之音。对句三“乐”对三“解”,词性、功用分别对应,对仗工整,即景应对,切人切事切情。
⑨在上文中,三个“解”字与三个“乐”字的正确读音为:解(jiè)解(xiè)解(jiè)元之渴。第一个“解”是“消除”的意思;第二个“解”是姓氏;第三个“解”与“元”台起来表示乡试第一名——“解元”。
⑩乐(lè)乐(yuè)乐(yuè)府之音。第一个“乐”是“快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姓氏;第三个“乐”与“府”合起来表示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
(选自2014年5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9.下列有关“解元”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解元”的“解”与《苏三起解》的“解”读音相同。
B.明代唐寅因参加省级科举考试取得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C.宋元以后,未参加科举考试或参加科举考试,未取得第一名的读书人也能叫“解元”。
D.“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是说无锡吴汝伦、顾宪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获并列第一名。
20.旁征博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⑦-⑩段引用解缙与老者对对子故事的作用。(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4分)
北京的爷
倪萍
①上了出租车我就跟师傅说:“前面红绿灯往右拐。”说了三遍,师傅也没应声。 ②“师傅,你睡着了?”
③“在昆仑饭店这儿堵一上午了,这车就没动换,我都快睡着了。大街上跑的全是送年货的车。”
④电话响了。
⑤“眼珠子是摆设啊?没看见水池子上有条带鱼„„„怎么不够?剁五段,我吃两段,儿子一段,头尾你一收拾,焖上一锅大米饭„„买什么黄瓜,这几天齁贵的!” ⑥电话挂了。
⑦“师傅,你爱人的电话吧?她也是开车的?”
⑧“全职太太。”
⑨我倒吸了一口气。做得起全职太太的,丈夫都是所谓的成功人士,至少一个人可以养活全家呀!
⑩“那你一个人挣钱挺辛苦吧?一天在车上多久?”
○11“十二三个钟头吧。”
○12电话又响了。
13“二十八再买„„贵也得买,今年多买!那脆黄瓜一咬,满车清香,想困都睡不着了!要是下雪,七八个钟头都到不了,多备上点儿,五斤差不多吧„„你愿意吃柿子可以买俩,我不吃,齁酸的„„儿子吃黄瓜!”
14电话又挂了。
15“师傅,你这是要去哪儿啊?七八个小时?”
16“内蒙古,丈母娘家。哥们儿年年去,十六年了,一年也没落下。”
17“你对丈母娘不错呀!”
18“嘿,人家把闺女给咱了,一年就见这么一回,还不麻利儿的!老太太好几个闺女,就我们这么远,咳,老太太就喜欢我们家这位,打从小年老太太就盼,好吃的恨不能给我们留上一年。”
19“也挺好,在内蒙古过年比在北京有意思吧?”
20“忒有意思了!那大锅里煮一块羊肉就够全家十来口子吃的。”师傅双手松开方向盘比画着。天哪,比挡风玻璃还大,真夸张。
20“那才叫吃肉呢!一天三顿酒,早起我丈母娘就把酒烫上了,喝得差不多了在热炕上眯一觉,舒坦!逮空我就在院里点上挂鞭,噼里啪啦一响,热闹啊,旺兴啊!”
22“没事我就拉着老太太出去转,一里的路我也开上车,显摆呀!车不咋地,可那是村
江夏送倩公归汉篇八
《论李白》
李白创作的成功
唐代在700-77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一位巨星般的人物。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天上谪仙”,“地上诗仙”的李白。在仕途上,李白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但作为诗人,他是成功的。
李白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所以他的早期教育颇为与众不同。他既能像一般士大夫子弟一样享有读书的条件。又比他们享有更多的自由与宽松。这种难得的自由与宽松培养了他广泛的兴趣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到了十五岁,他已经通诗书、精剑法、懂道术了。由于受时代潮流和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李白也把“兼济天下”作为人生最为突出的目标。他想像着自己从峨嵋山上飘然而来,不仅具有高洁的品质、超然出世的精神,还有一颗伟大的人间情怀,在挥手之间帮助人间的帝王整治天下,然后功成身退、还游江湖。天真的诗人在想像中弥合了儒家的人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之间的冲突。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诗人非常自信,他这样评价自己的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诗圣”杜甫对他的诗也是称赞不已:“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的确具有无比神奇、难以抗拒地艺术魅力。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李白的诗歌一大显著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据统计,在他的现存九百多首诗歌中,出现“我”、“吾”、“予”、“余”或“李白”、“太白”字辞竟达半数以上。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唯一的。他要求仙就有“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f则呼喊出了他的政治失意。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不仅能增强诗歌的气势,有时还给读者带来亲切感。另外他毫不掩抑收敛自己的感情。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如《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开端不是咏怀,也不是写饯别场景,而是用了两个长达十一字的散文句式,直接抒发内心的精神苦闷:“弃我去者作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是诗人长期以来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相矛盾而产生的精神苦闷,这种苦闷通过这凭空而来的发端得到了极好的宣泄。当有限的语言无法表达激情时,诗人就用大胆的夸张。如《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白发之长,来突出无形的忧愁之多,夸张非常大胆。当现实的事物难以形容思想、愿望时,便借助神话和幻想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蜀道难》中从蚕丛鱼凫到五丁开山,全用虚无渺茫、无凭无据的神话传说。烘托出一种奇险的氛围。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使诗人陷入了无止无休的孤独、苦闷之中。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成就一番事业。但他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又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中,感到苦闷,感到彷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孤独灵魂的呼喊,这呼喊既有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抗议,也有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的渴望。他的《月下独酌》堪称描写孤独心境的千古绝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开端两句已点出“独”字。大家知道,爱喝酒的人是不喜欢独自一人喝闷酒的,诗人酷爱饮酒,他当然愿意与人共饮。可现在他有酒无亲,一肚子的苦闷、满腹的牢骚无处倾诉。只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孤独到了邀约月亮和影子来共饮作伴。可见程度之深。不仅如此,“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甚至在以后的
悠悠岁月中,他也难以找到共饮之人,只好与月光、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高邈的天空。
仕途的失意,并未使诗人一蹶不振、不可自拔。庄子的虚静无为、恬淡忘我的处世哲学这时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能在政治失意后,能寄情于锦山秀水,来缓解内心的煎熬。李白一生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对于安徽,诗人似乎情有独钟,曾多次前来。并在这里流下了不少传世千古的佳作。“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鸟飞云去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寥寥数字,便把诗人孤独、凄凉的心境憔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当诗人登上宣城谢脁楼时回想起谢脁的遭遇,又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禁发出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慨叹!仕途的失意,悲愤痛苦的心情难以排遣,诗人最终只能用“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愤激之语来宣泄。
创作、饮酒、游历山川就是李白的生活。这样的生活 使诗人的情感得到成功的转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精神上的重压。作为伟大的诗人,李白是当之无愧的。然而仕途的波折和灵魂的煎熬却最终成就了伟大“诗仙”的诞生。试想如果李白政治得意,整日忙于政事,哪有闲暇游历山川、寄情山水?千秋诗苑的天空,定会因为失去这颗熠熠生辉的明星,而变得黯淡无光。这将成为全人类的损失!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ruí]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李白一生娶过四个老婆,第一个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第二个,刘氏;第三个,东鲁女子,姓名不详;第四个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他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一女是许氏所生,子名:伯禽,小名“明月奴” ;女名:平阳 ;另一子为东鲁女子所生,名:颇黎。李白之所以为子女取名如此,是与他家曾居碎叶有关。西亚、中亚当时盛行拜火教和明教,祀天地日月水火。
第一个老婆,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紫阳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郁闷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婚姻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
第二个老婆,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不久,因为刘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愤而离开。
第三个老婆,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着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四个老婆,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倒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人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并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可以说和李白是志同道合。在李白因李璘案下狱,发配夜郎时,宗氏还多次施救,从此两人没再见面。
李白赋诗咏谢安
--------------------------------------------------------------------------------
作者: 郭庆祥 (中国李白网2008-9-1发布)
谢安(公元320—385年)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字安石。唐代诗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仰慕谢安,以诗人特有的方式表达其仰幕之情。李白对谢安的生平事迹和兴趣爱好十分熟悉。他赋咏谢安的诗歌内容,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咏谢安隐居东山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这是李白在《秋夜独坐怀故山》一诗中的开头两句。谢安原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身士族,西晋末年,谢氏家族随王室南迁,谢安落户会稽上虞,隐居东山。虽然一度曾赴扬州应卯任职,但他不久就称疾辞官,回东山隐居。李白既羡慕小隐的谢安,又要学远游的屈原。何谓“小隐”?“小隐”是与“大隐”相对而言的。“大隐”是“隐”得无影无踪;“小隐”则是虽过隐居生活,却还是与人来往的。《晋书·谢安传》说他“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鱼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 谢安喜爱音乐、舞蹈,在他隐居东山期间,家里就热闹非凡。艺妓为他唱歌跳舞,谈笑风生。李白在《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一诗中有“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的诗句。如花的艺妓,不仅金屏笑坐,而且跳舞、唱歌。李白在《书情题蔡舍人雄》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谢安不仅在家中听唱观舞,还出门游山玩水。为了便于登山越岭,他使匠人特制了一种屐,也就是木履。后来,他那喜爱山水的侄孙谢灵运(公元385—433年),在登山越岭时常著这种屐。沈约(公元441—513年)在《宋书·谢灵运传》中说谢灵运“寻山陟岭,必造幽峻,
严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李白把这种木履叫做“谢安屐”或“谢公辰”。他在《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一诗中,有“吴风谢安屐,自足傲履袜”的诗句;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在政治上受挫之后,更喜欢过逍遥自在的生活。他喜爱歌舞、山水。携艺妓,听歌观舞,游山玩水的兴趣,与谢安相似。所以,他赋诗咏谢安隐居东山,是可以理解的。
二、咏谢安东山再起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这是李白在《赠友人》一诗中的诗句。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举足轻重,是众望所归的人物。而谢安确也不负众望。李白在《江夏送倩公归汉东》一诗的序中说“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徵,为苍生而一起。”李白这里所说的“桓公”,指的是征西大将军桓温(公元312—373年)。桓温曾多次请谢安出山,谢安终于答应。他为的是什么呢?李白认为,他为的是“苍生”。在《赠韦秘书子春》一诗中,李白有这样的诗句:“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在《送裴十八图南蒿山》一诗中,也有“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的诗句。“苍生”,指的是百姓,百姓也叫“黎元”。在上面提到的《书情题蔡舍人雄》一诗中,继“尝闻谢安石,携妓东山门。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的诗句之后,李白还有这样的诗句:“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正因为谢安出山为的是黎民百姓,所以他的出山显得潇洒自豪。李白在《山妓金陵子呈卢六》的诗中有“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谢安的这种神态。
谢安四十余岁出山从政,桓温死后,谢安执政(孝武帝时,位至宰相)。他与桓温之弟时任荆州刺史的桓冲同心协力,保护晋室。谢安对内采取“镇之以和静”的治国方略,使东晋朝内部出现所前未有的和睦气氛;对外,则加强军事防御,抵抗外敌入侵。公元383年(太元八年),前秦苻坚大军南下,江东大震,谢安临危不惧,谈笑自若,使谢玄等将领奋力抗击,取得淝水之战的辉煌胜利。之后,谢安又乘前秦国崩溃之际,使谢玄等将领北伐,于次年(公元384年)收复徐、兖、青、司、豫、梁六州。这样,既保护了晋室江山,又使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足见谢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功臣,李白赋诗加以歌颂是完全应该的。
三、咏谢安功成身退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 。”这是李白在《赠常侍御》一诗中的诗句。对于谢安的功成身退,李白一再赋诗称羡。在《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一诗中,李白有一个简短的序言:“此墩即晋太傅谢安与右军王羲之同登,超然有高世之志。余将营园其上,故作是诗也。”以下是诗的全文: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我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李白的这首诗写出了谢安出山从政的历史背景,突现了谢安临危奋起,力挽狂澜,普济苍生,功成身退的历史功绩和政治风度,值得反复吟咏。
关于谢安功成身退之后潇洒生活,李白在《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一诗中有所描绘,并且表示其爱慕之情:“安石泛溟渤,独啸长空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
对唐代诗人李白来说,功成身退的东晋谢安毕竟早已作古,对照他所随带的如花艺妓,谢安的艺妓也早已成古坟荒草。今昔对比,不禁使李白怅然悲凉。在《东山吟》一诗中,李白表达了这种悲凉之感,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携妓东山去,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乏舟同所欢。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要说明的是,李白在这首诗中提到的“东山”,不是会稽上虞的东山,而是“去江宁城二十五里”的东山,但却也是“晋谢安携妓之所”。李白游到谢安曾经携妓歌舞过的这座东山,触景生情,赋诗咏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诗的结尾,歌咏了“浩浩洪流”,使人想到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回味无穷。
众所周知,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研究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
李白的创作风格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1。"
评价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谈论:
课本收录的《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quot;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等2 。他的绝句境界清新,而内蕴飘逸潇洒的风神。
仅仅谈到七绝的成就,简直就是在抹杀李白诗歌的成就。李白的五绝同样也是无人匹敌的。在盛唐诗人中,见长五绝和七绝的诗人只有李白一人3 。他的五言绝句,往往有一种明快的格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表现出无尽的情思韵味,做到既自然又含蓄,真实简练而内涵丰富,这就是绝句的最高境界,如《独坐敬亭山》《劳劳亭》等。
我感到,绝句是李白感情世界的瞬间呈现,其开朗的性格,率真的情感,洒脱的气质,全都灵感一闪地反映出来,脱口即成绝唱。
江夏送倩公归汉篇九
《湖北随州语文-2014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随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3分)
德行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但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美,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培根《谈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庖代(páo) 腆着(tiǎn) 抽噎(yī) 断壁残垣(yuán)
B.土砾(lì) 堕落(zhuì) 倒坍(tān)一抔黄土(póu)
C.挑剔(tī) 戏谑(xüè) 锃亮(zèng) 秩序井然(zhì)
D.沉湎(miǎn) 蜕化(tuì) 闷热(mēn) 君子好逑(hǎo)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恻隐 帐蓬 造型 不知所措
B.骊歌 辩解 璀璨 来势汹汹
C.帷幕 笨拙 归咎 周到如砥
D.慰藉 安祥 焦躁 再接再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2014年6月2日,一场创意音乐分享会亮相湖北省博物馆,编钟古乐和西洋乐首次混搭合奏,振聋发聩,....令不少观众大呼过瘾。
B.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余额宝”给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冲击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开拓者们已经敏锐地察觉....
到新一轮机会的来临。
C.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要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同意片蓝天下幸....
福生活,关键是破除制度藩篱,解决“身份”背后的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D.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
共享安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系列举措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机关到社会公众都积极响应号召,一时间,厉行节约深入人心,资源集约利用蔚然成风,良好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
C.彻底改善大气污染,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
6.系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可以想象,类似谷歌眼镜这样的全媒体比现在已有的信息媒介更吸引注意力。但关键问题也没有解决:谁需要信息?需要什么样的内容?由什么样的人提供?
B.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将现实主义和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C.“歼-15”飞机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载弹量多等特点;该机装载两台大功率发动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D.“嗯,你不用管我,我相信你。”妈妈走到地图面前,眯着眼睛看,一只手搂在比她高一个半头的靖靖的肩上,我们家靖靖想考哪里啊?指给妈妈看看。”
7.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纪传体通史
B.余光中-台湾诗人-《多愁》-新诗
C.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若瑟夫
D.魏明伦-《变脸》-川剧-水上漂
8.名著阅读(4分)
(1)《安徒生童话》里有不少与公主有关的故事。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目。(2分)
①“噢,睡得糟透了!”她(公主)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只有天知道床上到底有什么,但是我躺在一样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可怕。”
②她(公主)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头上,脸颊苍白可怕,双唇无声地翕动,而她的手指仍旧在织着绿色的麻。甚至在去死的路上她也不放弃她的工作。十件男袍在她的脚下,她正在拼命织第十一件。
①②
(2)安徒生童话魅力无穷,“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请你以《小伊达的花》为例,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谈谈体会。(2分)
9.结合语境,补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三月,你一定要来大洪山。细雨过后的大洪山就像刚刚梳洗罢的少女,灵秀而妩媚。青山是她蹙起韵眉毛,,,桃花是她腮边的嫣红„„
1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如果它早已变成漂亮的小湖,奇丽的深潭,。。,。。
,它却终于把粗壮的双臂伸向光明的天顶,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平的
②尽管阳光一千次对它背过脸去
③也许早就免除了这“地下”的一切艰辛
④它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向上,爱生命竟爱得那样热烈真挚
⑤但是它不愿意
⑥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A.⑤⑥③①②④B.⑤①⑥③④②C.③⑤①⑥④②D.③⑤⑥①②④
11.古诗词名句默写(从①-⑧题中任选6题作答,每题1分,共6分。若全部作答,只评改①-⑥题。注意不要答错位置)
①,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④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
⑤,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⑦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美示侄孙湘》)
二、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李白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
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痗: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仆与倩公一面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
B.季梁为大贤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
C.始生紫阳先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
D.以写别意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14.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3分)
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
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
(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题。(6分)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①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②宁知:谁也没有想到。③丧乱:安史之乱。
15.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中“珠”字的妙处。(2分)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6分)
浪漫去哪儿了
——聚焦转型期社会的“过度现实”
刘维涛
①中国人不懂浪漫,似乎已是被坐实的事情。打开搜索,输入“中国人+浪漫”,结果大多是“中国人天生不浪漫”“中国人为什么不浪漫”„„
②中国人之所以给人“不浪漫”的印象,愿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文化性格,一个民旅的文化性格只能从大概上说,身体里流淌着儒家文化血脉的中国人,含蓄内敛不张扬,讲究“发乎情止乎礼”。如果进一步,把“浪漫”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那么说中国人不浪漫,更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样子。当“压力山大”成为网络流行词,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社会心态。不只是“80后”“90后”年轻人,整个国家都处在负重爬坡的状态,经济转型升级、社会转型发展,接踵而至的变化让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成为普遍情绪。因此,尽管物质生活已大大改善,生活方式却并未有太大的改观。很多人还只是延续以前的习惯——“过日子”。如果为我们的生活找些关键词,“忙”“急”“快”“躁”之类的词入选的几率应该很高。“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这些词背后的生活态度,恰恰是浪漫的死敌。
③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视野中,秉持现代生活方式的人是一群不懂浪漫为何物的“可怜虫”:他们对生存事实深度屈服,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过度迷恋,对征服自然有着痴迷的兴趣,以为掌握着生活的真理,却总是视缺
乏创意,人云亦云的生活为常态„„
④当下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乏市场。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不少国人有“补课”意识和“赶超”意识。于是,尽管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却令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甚至有奢侈品品牌分析报告称:“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土豪”一词,应运而生。
⑤与此相映照,是人们对精神追求的忽视。畸低的国民阅读率徘徊不前,便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人被物化的隐忧。要重拾浪漫,必频超越现在的生活方式,找回自我。
⑥途径无非两种,一是赓续传统,一是开拓新路。
⑦中国人真的不浪漫吗?尽管“浪漫”一词基本是外来语,但实际上,“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早已被中国古代的文人使用过,苏东坡有诗云:“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只是在古人那里,词义略有不同,更强调与自然相亲和心灵的自由。
⑧事实上,不管是文人还是民间,中国人的古典生活中都充满着浪漫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天人合一的朴素信仰,让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惊奇与灵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万物皆有生命,组成一个顾盼神飞的有机世界,精神故乡与现实故乡合二为一,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⑨开拓新路,则必须引入诗性与创意,来对抗功利和平庸。因此,对年轻人中流行的“小清新”“小确幸”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待之,毕竟是他们反抗物质主义、冲破整齐划一,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一种姿态,尽管他们仍然缺少一种更为广大的情怀。
⑩有一种看似非常“理性”的人,这种人在甘地那里被描述为:心肠刚硬、想象力匮乏、同情心萎缩,受过良好的理性教育,“就像用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他们具有显微镜般精细的特点,然而一遇到大事就变得呆若木鸡„„”
11有学者犀利地指出:“这种毫无灵性,感性匮乏的‘两脚书橱’,注定与浪漫无缘。” ○
(选自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当下中国人不浪漫的根本原因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可放在第⑧段作论据。
D.⑨-○11段,作者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6分)
“解元”漫谈
高玉林
①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解xiè元”。
②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清指省一级)科举考试第一名。唐、宋科举制度规定,参加全国性科举考试(礼部试)的人必须经地方考试选送,这种地方考试称“解试”,解试第一名就稚解元,由所在州郡发遣解(jiè)送至京参加礼部会试,称“发解”。这里,“解”取“发遣解送”之义,当然要读成ji了。明代的唐寅就是因为考中乡试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③宋元以后,解元逐渐演变为对读书人的尊称或通称。如元·王实甫《西厢记·惊艳》:“(张珙唱词)分明打个照面,疯魔了张解元。”再如“董解元”。董是金代戏曲作家,生卒年月、字号、籍贯均不详,因其为读书人,故人称董解元。他根据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长篇讲唱文学《西厢记诸官调》,为元杂剧《西厢记》所本,世称《董西厢》。
④《幼学琼林》中提到了“解元”:“中状元,曰独占鳘头;中解元,曰名魁虎榜。”与此相关的,说说“五魁首”。明代科举分五经试士,每经所取第一名谓之经魁。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
经魁。其后五经试士制虽废,但习惯上仍称乡试所取前五名为五经魁。也叫“五经魁首”,亦省称“五魁”。现在人们饮酒划拳时喊的“五魁首”就源于此。
⑤历史上,我国江苏无锡曾有过“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所谓“六科三
解元”,是指明代隆庆四年和万历元年、四年、七年、十年、十三年中,无锡吴汝伦、顾完
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连获第一名,彰显出无锡文风之盛。
⑥京剧中有一出《苏三起解》,非常有名。这里的“起解”指犯人被押送上路,“解”同样读jiè。 ⑦我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记住“解元”的读音。
⑧相传明代解缙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称解元,闻名远近。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喝。老者问他身份,解缙直报自已是“解解元”。老者想挫挫解缙的锐气,说他出一个对子,解缙对得上方能喝茶,因以出句: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此句古今称绝,难在联中三个“解”字。三个“解”字字同义异,三字三用,应对颇难。后来解缙知道老者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为官,后隐居山林,抚琴乐山乐水,便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对句三“乐”对三“解”,词性、功用分别对应,对仗工整,即景应对,切人切事切情。 ⑨在上文中,三个“解”字与三个“乐”字的正确读音为:解(jiè)解(xiè)解(jiè)元之渴。第一个“解”是“消除”的意思;第二个“解”是姓氏;第三个“解”与“元”台起来表示乡试第一名——“解元”。 ⑩乐(lè)乐(yuè)乐(yuè)府之音。第一个“乐”是“快乐”的意思;第二个“乐”是姓氏;第三个“乐”与“府”合起来表示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
(选自2014年5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9.下列有关“解元”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解元”的“解”与《苏三起解》的“解”读音相同。
B.明代唐寅因参加省级科举考试取得第一名而被人称作“唐解元”。
C.宋元以后,未参加科举考试或参加科举考试,未取得第一名的读书人也能叫“解元”。
D.“六科三解元”的盛事是说无锡吴汝伦、顾宪成、周继昌在乡试中获并列第一名。
20.旁征博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⑦-⑩段引用解缙与老者对对子故事的作用。(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14分)
北京的爷
倪萍
①上了出租车我就跟师傅说:“前面红绿灯往右拐。”说了三遍,师傅也没应声。
②“师傅,你睡着了?”
③“在昆仑饭店这儿堵一上午了,这车就没动换,我都快睡着了。大街上跑的全是送年货的车。” ④电话响了。
⑤“眼珠子是摆设啊?没看见水池子上有条带鱼„„„怎么不够?剁五段,我吃两段,儿子一段,头尾你一收拾,焖上一锅大米饭„„买什么黄瓜,这几天齁贵的!”
⑥电话挂了。
⑦“师傅,你爱人的电话吧?她也是开车的?”
⑧“全职太太。”
⑨我倒吸了一口气。做得起全职太太的,丈夫都是所谓的成功人士,至少一个人可以养活全家呀! ⑩“那你一个人挣钱挺辛苦吧?一天在车上多久?”
11“十二三个钟头吧。” ○
12电话又响了。 ○
13“二十八再买„„贵也得买,今年多买!那脆黄瓜一咬,满车清香,想困都睡不着了!要是下雪,七八个钟头都到不了,多备上点儿,五斤差不多吧„„你愿意吃柿子可以买俩,我不吃,齁酸的„„儿子吃黄瓜!” 14电话又挂了。
上一篇:沉默太久连主动都需要勇气翻译
下一篇:送沈子福归江东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