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篇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含山店梦觉作+思王逢原+双调》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篇二
《【2014全国大纲卷语文古诗文鉴赏】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篇三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篇四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篇五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2014年高考语文大纲卷诗歌鉴赏》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篇六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作者: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韵译】:

为请教常道士我一路寻找而来,

苔痕中可清晰辨认出我的足迹。

白云依傍着水中清静的小洲渚,

闲适的柴门却被奇花瑶草遮闭。

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

沿着山势行走来到溪流发源地。

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

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

【评析】:

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近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篇七
《2014高考诗歌(详解、翻译)》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篇八
《金版作业-诗词注解与翻译》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篇九
《2014年高考全国卷试卷解析+试题精讲》

2014年高考全国卷试卷分析

总评:

自2012年起,使用大纲卷的省区已经在逐渐减少,到了2013年,仍然使用大纲卷的仅剩广西一省,而2014年,同样只有广西一个省在使用。本套题,从题型设置来看,在文言阅读,诗歌鉴赏,默写和语言运用上都有了一定改变,改变方向和新课标卷一致,从难度来看,与近三年来的大纲卷难度保持一致。

逐题解析:

一、 基础题(12分 4题

基础题板块历年来都是稳定的风格,该板块题型从09年期题型没有任何变

化,都是考察:字音字形、成语、病句以及语序连贯题。基础版块既然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本套试卷基础题设题常规,结构稳定,难度不大。

第一题是考察字音字形,A选项 “系鞋带”的“系”应为“jì”,该词是日常熟语,发现其错误难度不大;C 项,“按捺不住”的“捺”应为“nà”,这是考生最容易混淆的一项,“捺”字平时就常被误读,这里要注意和正确选项B的对比;D项,“纵横捭阖”的“捭”应为“bǎi”,改成语备考时会被提及,也在《六国论》中出现,因此难度不大。

第二题考察成语使用,这题分表考察了盖棺论定、敝帚自珍、叹为观止、风声鹤唳四个成语,其中学生会觉得陌生,易错的只有“敝帚自珍”一词,不过成语题使用排除法,一个陌生词不影响答题。本题中A选项,“盖棺论定”的意为“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B选项,“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C选项,“风声鹤唳”意为“唳:鹤鸣声。把风的响声、鹤的叫声,都当做敌人的叫阵声,疑心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D选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第三题考察的是病句判断,本题设题常规,难度不大。A选项“发生”与“案情”是明显的搭配不当,学生容易判断;B选项“火车每当”语序不当,错误也很明显,因此不易出错;C选项成分残缺,缺少谓语,在“正”的后面加上“经历”。本题设置的语病类型是常考类型,难度不大。

第四题考察连贯题,本题可以通过先观察选项,在对比语句,并用排除法破题。根据观察选项,可以先对比③⑤两项。③句说明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对比,⑤句谈的是网络在文字图像等内容方面的特点;因此这里应该是③句在前,故可排除AB选项,而③句的后面必须紧跟⑥,可以排除D选项。

二、 现代文阅读(9分 3题 难度

2014年大纲卷与2013年相比,现代文阅读回归社科类文本阅读,不同于13年大纲卷的自然科学来文本,文本选自方拥的《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从历史哲学方面展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进行评讲。难度就2013年来说稍大,但是设题上来说,仍然是考察文章内容概括,信息筛选以及合理推断的能力。

第五题考察的是对文本中固定文段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本题虽然题干没有出现“根据一、二自然段内容”但是,选项却确确实实是对应到前两段来对比的。本题ABC选项能从文中找到对应内容,D选项“中国古代的建筑为什么总以土木为主?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的意见是: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并没有留心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与原文: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原物”不

等于“建筑物”。不符,是明显的偷换概念。难度不大。

第六题是必考的信息筛选题,是必考题,需要学生在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这里B选项“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耗费巨大,许多木材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与原文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所描述的不符,原文只证明中国古代不缺乏石材,不能说明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所用石材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加工场。是明显的混淆范围错误。

第七题是概括筛选文中信息后对其进行合理的推断。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先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对应作者观点态度,这里特别要主要选项中出现的绝对选项,有极大可能是错的;同时还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C项,“传统建筑现在也已经所剩无几”有误。原文第一段虽然有“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但是并不等于“所剩无几”。最后一段说“陵墓建筑„„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

三、 文言阅读(19分 4题 难度

本套考题从选材内容方面来看仍然考察人物传记,文本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与13年的《宋书·杜惠度传》相比,文本阅读难度有所增加。设题上在第九小题出现新题型,取消了考了5年的评价题,变为一个要点归纳题,不过题型上依然是三题选择,一题翻译,并且就题目难度来说,四个题难度均有所上升。

第八题依然是考察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虽然新课标卷在14年考察实词时变考察单字为词语,但是大纲卷仍然保持着考察单字,因此难度不大。考察的四个实词:数、绳、伏、忤。其中“绳”地翻译有一定难度,但是将其含义“制裁”带入原文,翻译通顺,同时可以从成语“绳之以法”理解。“伏” 字 通“服”,在这里是古今异义,应该译作:敬佩,信服。

第九题设题为“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咋看是一个新题型,但其实也是对原文信息筛选,在本质上与评价题是一致的,学生可能会对该题型感到陌生,但是可以参考现代文阅读第六题做法破题。题中B选项说“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与原文“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帝王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向南而坐,因用以指居帝王或诸侯、卿大夫之位”不符。

第十题与往年考察方法一致。是考察理解文义并对文义进行归纳概括。该题虽排在选择题的最后,但是学生应该先做该题。考生按照常规方法答题难度不大。 第十一小题是学生最怕也最易出错的翻译题。本套题的翻译题,两个句子从句式上,都非常简单,两句均可以直译。这里考生只要注意重点词语即可。(1)句: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译文为“吃着丰厚的体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这里注意“厚禄” “顾” “必”三处的翻译。(2)句: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译文为“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

注意翻译“重” “毋”两处。

四、古诗词鉴赏(8分 2题

本套题考擦的是刘长卿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考察的题型非常明确也

很常规,一个是炼句题一个是炼字题。从设题难度上看,比2013年的鉴赏题难度降低很多,本套题的诗歌鉴赏设题更为直接,答题难度不大。

第一小题“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考察诗句的赏析,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赏析首先要立足诗歌的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辨析其表达效果。可用答题模板作答,难度不大。答案为: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第二小题鉴赏三联中的“过”和“随”两个字。本题同样可以用炼字题的万能答题模板解决。这样一来就可出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丞相了出来。“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湖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五、默写(5分 难度

2014年的名句名篇默写,虽然仍然是二选一的题型,但是在设问上有了

大的改变,不再是上下句填空,而是理解性默写,难度增加。在考察学生实记的同时,还要求考生对名句名篇有相应理解。本套考题考察了《荀子·劝学》、陆游《游山西村》、韩愈的《师说》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四个篇章都不难,尤其是《荀子·劝学》已经从2012年开始连续出现了三年,《过零丁洋》也在五年中考察了两次,因此考生一定不要抱着所谓“不重复”原则在背诵时偷懒。越是热点篇章越要关注。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4题 )

文学类文本主观题的做法只有一种,就是把主观题类型化,使之成为客观题再进行解答。本套考题选自叶延滨的《听雨》,无论从文本本身,还是设题难度,基本和2013年大纲卷木心的《林肯中心的鼓声》持平。重点考察了重点语句理解,表达技巧和形象分析,考查考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第十四题设题: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主要考察文本信息筛选,只要找到原文相关信息概括作答,难度不大。首先通过 “开头”二字定位答案位于文章开头一段,然后找到与“古典”二字相关内容。接下去结合文章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即可。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第十五题依然考察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含义。该题是常规必考题,考生并不陌生。理解句子的含意,切记不可脱离具体的语境,而任意发挥。①句理解“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使用了修辞手法,因此在解题时还要考虑分析表达效果。②句理解“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使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因此按照模板解答该题难度不大。

第十六题在设题上与以往不同,“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但是考察点依然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学生在该题易犯错误是错将该题考察人物性格特征的表达效果当做标点符号的语法知识。因此,考生只要审题清楚,分别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表达效果即可。解答时按照相关答题模板作答。

第17题考察考生赏析作品的内涵和作者观点,以及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设题常规。文章围绕“雨”展开,叙述了生活中的不同经历。南

方老城的雨、川滇边界山区的雨、陕北高原的雨,都给作者留下难忘的回忆,这使得文章内容也更加的充实。答题时,注意划分一下全文的层次结构,然后再归纳要点。本题可根据原文作答,难度不大。

七、语言知识运用(15分 3题 难度

2014年的语言知识运用板块延续了前两年的命题趋势,让该板块成为新题型的“试验田”

,更加多元的考察学生对语言的运用。

本套考题的第十八题考察了一个全新的句子分类题型。本题要求对一则招聘启事内容进行分类并命名,不但考察了考生对信息筛选的能力,还需要考生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是由于取材招聘启事,6个句子都简洁清晰,学生不容易理解错误,因此难度不大。本题答案为:第一类:③④⑥命名:岗位职责 第二类:①②⑤ 命名:任职要求。这里命名没有准确答案,意思准确即可。

第十九题考察的是新题型词语改错。本题有一定难度。因为考生需要先找到文中不得体,不合理的词语,在进行改错。而且文中一部分出错词语不一定会造成句子错误,因此不能把该题当做病句题解答。本题答案为:①“事情”改为“喜讯”;②“顷刻”改为“顿时”;③“预想”改为“原本”;④‘‘用力”改为“努力”;⑤“难点”改为“困难”。

第二十题去掉了考了五年多的仿写题,选用了图文转化的新题型。该题型乍看很难,但其实是变形的信息筛选归纳组合题。学生只要根据图示直接描述图中内容,并对柱状图进行一定分析即可。答案为:图表显示,2008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幅大于农村居民,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

八、作文(60分 )

2014年作文依然考察新材料作文。材料延续了2013年的“社会道德”类考察通过对于农民工老王生病,得到医院和老板的救助,最后“在医院打工抵债”,描述了相互关注之后受助者回报社会这样一个“爱心循环过程”。材料可进行多角度立意:

1. 医院:关键点——救死扶伤不论尊卑贵贱→善意无界限

升华点1——完善的制度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构建道德社会要从实际做起 升华点2——默认老王出院→宽容互谅为行善之本

2. 老板:关键点——主动送来医疗费→善良是一种责任

升华点2——关爱农民工→感激最卑微的贡献者

3. 老王:关键点——打工还债→受助者的尊严

升华点1——心系欠款→感恩回馈

升华点2——医院陪检→换位思考的爱心传递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翻译篇十
《淳化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大练考语文试题》

淳化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大练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家训的特点

家训指古代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从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宋代的家训,专著加上单篇计百余种,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些家训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可分为宋代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类型。宋代家训集成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有发展,如《集事诗鉴》将散文与诗歌融于一体。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则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司马光的《家范》等。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宋代由以前的门阀政治时期转变到官僚政治时代。选官以科举为主,宋代长久不衰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家族尤其是士宦家族积极地纂述家训,以期通过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家族成员修身、齐家,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

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其中,治生方面,以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最为详尽;制用方面,以陆九韶《居家制用》更为具体。宋人重视家庭治生,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也是维持大家族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此外,科举也需要经济支持。宋代家训一方面提倡家庭治生,另一方面提倡辩证的节俭,量入为出是其基本原则。宋人把简朴当作自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如“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袁采《袁士世范》)。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即通过对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规范,将儒家思想贯彻集中。除了道德教育外,宋代家训还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它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宋人家训中也涉及许多教育原则,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其他的惩罚方式,如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告官、驱逐、移乡等。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兴旺长久,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如范氏的《义庄规矩》及后续规矩还得到朝廷的许可与支持。家训、法律中都有儒家思想的渗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仍然怀抱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天下也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所以在礼法社会之中,家训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还是略有侧重的,家训更侧重家庭的发展,而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1.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代家训对子孙的训导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等惩罚方式。

B.宋代家训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它汇集了宋及宋前历代的家训,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C.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通过对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规范,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等儒家思想贯彻集中。

D.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提倡辩证的节俭,把简朴当作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家训是为家庭的兴旺长久,而社会的长治久安又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因此,家训并不违反朝廷的法律。

B.宋代选官以科举为主,一些家族为使其成员能科举入仕,积极纂述家训,这是宋代家训繁荣的重要原因。

C.在家训发展史上,宋代家训是个重要阶段,其标志之一就是家训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前代。

D.为提高子孙素质,宋代家训既对子孙加强道德教育,又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的教育。

3.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在礼法社会中,家训与法律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制订的出发点和目的方面又略有侧重。

B.重视家庭治生,这是宋人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及参加科举考试经济基础得到保证的重要原因。

C.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宋代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还提倡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

D.在宋人家训的诸多教育原则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敞字文高,扶风平陵人也。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时务,每请召,常称疾不应。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礼。司徒袁安亦深敬重之。是时京师及四方累有奇异鸟兽草木,言事者以为祥瑞。敞通经传,意甚恶之。乃言于二公曰:“夫瑞应依德而至灾异缘政而生今异鸟翔于殿屋怪草生于庭际不可不察。”由、安惧然不敢答。居无何而肃宗崩。

时窦氏专政,外戚奢侈,赏赐过制。敞奏记由曰:“赏赉无度,至于空竭帑藏,损耗国资。寻公家之用,皆百姓之力。明君赐赉,宜有品制,忠臣受赏,亦应有度。今明公位尊任重:宜先正己以率群下:还所得赐:因陈得失。奏王侯就国,节省浮费,振恤穷孤,则恩泽下畅,黎庶悦豫。上天聪明,必有立应。”由不能用。

窦宪为车骑将军,宪弟笃、景并起邸第,兴造劳役,百姓愁苦。敞上疏谏曰:“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今百姓愁苦,县官无用,而遽起大第,崇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也。宜且罢工匠,恤人之困。”书奏不省。

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曰:“昔郑武姜之幸叔段,爱而不教,终至凶戾。由是观之,爱子若此,犹饥而食之以毒,适所以害之也。宪秉三军之重,笃、景总宫卫之权,而虐用百姓,奢侈僭逼,诛戮无罪。今者论议凶凶,成谓叔段复生于汉。虽知言必夷灭,而冒死自尽者,诚不忍目见其祸而怀默苟全。”

敞数切谏,言诸窦罪过,宪等深怨之。时济南王康尊贵骄甚,宪乃白出敞为济南太傅。岁余迁汝南太守。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又修理鲷阳旧渠,百姓赖其利,垦田增三万余顷。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

(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三》,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敞通经传,意甚恶之 恶:厌恶 .

B.奢侈僭逼,诛戮无罪 僭:超越本分 .

C.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 疾:疾病 .

D.而遽起大第,崇饰玩好 遽:突然 .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夫 / 瑞应依德而至灾 / 异缘政而生今异 / 鸟翔于殿屋怪 / 草生于庭际 / 不可不察

B. 夫瑞应依德而至 / 灾异缘政而生今 / 异鸟翔于殿屋怪 / 草生于庭 / 际不可不察

C. 夫瑞应依德而至 / 灾异缘政而生 / 今异鸟翔于殿屋 / 怪草生于庭际 / 不可不察

D. 夫瑞应依德 / 而至灾异缘政 / 而生今异鸟翔于殿屋怪 / 草生于庭际 / 不可不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何敞心忧百姓。因为窦宪的两个弟弟大兴土木,他上奏皇帝,希望朝廷让二人遣归工匠,却没有被采纳。

B.京城及周围地区出现奇异的草木鸟兽,有人认为是祥瑞之兆,但何敞却认为是皇帝即将驾崩的不祥之兆。

C.面对当时赏赐不符合礼制的局面,何敞劝说宋由送回所得到的赏赐,并请宋由上奏皇上让王侯回到各自的封国,节省开支,救济穷孤。

D.由于何敞多次劝谏,指出窦氏诸人的罪过,遭到窦宪等人的嫉恨,后被窦宪排挤出京,做了济南王的太傅。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百姓愁苦,县官无用,而遽起大第,崇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也。(5分)

(2)敞疾文俗吏以苛刻求当时名誉,故在职以宽和为政。及举冤狱,以《春秋》义断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8.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5分)

9.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6分)

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对“随”字简要赏析的给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期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号。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赢家

杨国峰

天空飘着雪,寒风霍霍地刮,天很冷。我专程爬上老鸹坡去做家访。

我要去的目的地是学生石头家。石头家住在老鸹坡,离学校15华里远,平时寄宿在学校。每到双休日,不管是天晴还是落雨,石头都要回家,回家了却又不按时返校。

老鸹坡四壁苍翠,一涯竹林。经村民指点,我在村子的南端山坡脚找到了石头的家。一栋破烂不堪的木屋里有一位五十开外的妇人在喂鸡,妇人见我到来,先是傻傻地发呆,后来就有点激动,嘴里唔唔哇哇说着什么。折腾了半天,才知那妇人竟是个哑巴。我心一沉,这就是石头那位身体不健全的母亲吗?

妇人总算明白了我的来意,就用手指了指对面的竹林,示意石头进竹林去了。

我终于发现了石头正在撅着屁股挖冬笋,看到我,怯怯地叫了一声老师,就停止了挖笋。

我火了,大声问他为什么不按时返校读书,却有闲心拱进竹林里挖冬笋?

一连串的诘问,把石头逼急了,他涨红着脸,嘴唇一阵痉挛,还是像往常一样哑着嘴不说话。我与石头僵持了一阵,石头一直回避我的诘问。末了,他终于说话了,说在这大雪天来老鸹坡走一趟不容易,还是到他家吃了饭再说。我生气地说你不说清楚我不吃饭,就陪着你挖笋,你挖多久我就陪多久。我索性蹲在地上,作出打持久战的姿态。我摸出一根烟点上,一摸兜却发现忘了带打火机。石头说他去家里给我找火,说着就想走。站住!你想借机开溜吗,你今天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撵上你!我把香烟折断,捏在手心碾成一撮烟末,一甩手把烟末抛洒在雪地里。他急了,蹲在地上哭起来……

他说他怎么不想好好读书呢,他甚至还想过读高中,上大学,可是……父亲死,母亲病。虽然现在免了学费,他作为特困生伙食费学校也给免了一部分,但他买学习用品,理发、乘船、坐车常常掏不出一分钱,让他难熬又难堪。母亲治病需要钱,他只好利用双休日上山采倒勾藤、挖野生姜、冬笋,但是商贩杀价杀得厉害,需要嘴巴和时间磨才能卖个好价钱。石头慌着返校上课,他没时间也没耐心同商贩讨价还价,自然难卖高价。他无奈地向我透露,他不想再读书了,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绩老挣扎在及格线上很丢人,给老师添了麻烦,没意思。

我怔住了,这是个苦命而倔强的孩子,老师一直在误解他,他需要有人帮他一把,可是谁来帮他呢? 我心中突然冒出一个离奇的念头,说,我和你定个君子协定好吗?冬笋你可以挖,但书也得读,只要你好好读书,你挖的冬笋我来收购,我开你最高价。

他陷入沉思.好久不说话……

以后石头挖到冬笋就送到我家里,我象征性地检查一下冬笋的质量,没有剔除个头小的挖烂了的冬笋,也没抖掉袋子里的泥沙,一股脑儿过秤。过秤后我立马把现金付给了他。他每次从我手中接过钱时,眼里总是漾着感激和困惑。

此后他再没旷课,成绩也一天天进步了。

四年以后,他成了一名大学生。

一天,石头给我寄来了一包玉兰片,玉兰片里面藏着一封信。信中言词恳切,浸漫着深情,让我感慨万千、唏嘘不止。

杨老师:我是寒冬里的一个冬笋,冬笋是孱弱的,它需要呵护。您是一缕春风,一帘春雨,让我这棵雪地里挣扎的笋芽长成一棵挺拔的修竹。我知道你收购我的冬笋赚不到一分钱,而且彻底赔本了,我心里一直不安,我迟早会报答您的……这是我和母亲亲手制作的一包玉兰片,这玉兰片寄托着我们母子的一片深情,您收下吧!

原来这个秘密早就被石头识破——我哪有时间做冬笋生意,我“收购”的冬笋一个也没有出售,除了自己吃了一部分其余的都烂掉了。但是我想大声地对石头说,如果说我收购冬笋赔了本的话,那么我赚取了一个濒临失学的孩子的心,基于此,我又是最大的赢家……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3年第3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石头经常不能按时返校,利用课余时间挖冬笋以补贴家用,在“我”的帮助下,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B.小说运用白描手法,叙述了“我”在寒冷的雪天到石头家中家访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我”收购石头家的冬笋,一方面是自己吃着方便,一方面是帮助石头克服暂时的困难,使他努力读书学习改变命运。

D.小说着力描写天寒雪飘,远离城区,道路难行,木屋破烂不堪,以暗示石头退学的原因,有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E.小说描写石头妈妈的神态、动作等,揭示她家经济困难、生活拮据使石头产生退学的念头,巧妙地过渡到“我”收购冬笋的情节上来。

(2)简要分析第一段的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3)小石头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最后写,“我”是最大的赢家,有人认为石头才是最大的赢家,你的看法呢?谈谈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塞尚:普罗旺斯的紫蓝色符号

陈爱萍

塞尚1839年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精明能干的父亲,由帽子匠起家,一跃成为银行家。母亲是敏感的妇人,有着世俗的伶俐,将热情大半给了眩晕在色块、立体中,长着宽大额头和鹰钩鼻子的矮胖儿子塞尚。

中学毕业时,塞尚得到美术学校的素描二等奖。母亲快乐得尖叫,父亲失声惊呼:“孩子,孩子,想想将来,天才是要饿死的!”在父亲焦灼的念叨声中,塞尚勉强在埃克斯大学法科听了两年课。

1861年4月,洞察儿子内心躁动的母亲说服丈夫放塞尚到巴黎去寻觅艺术之路。

他狂爱的颜色在闹别扭,初期作品不能令人满意。情知“滥用颜色”却又舍不得向时人低头,使他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作品落选官方沙龙。人们批评他:好像把一支装满各种颜色的手枪向着画布狂扫。至少在他本人看来,这是丢脸的事:如何向父亲交代呢?

父亲以精明商人的笃定拥抱着金不换的“回头浪子”,儿子的碰壁似在他的预料之中,父亲一把将儿子搡进银行。当他兴冲冲来检查儿子的工作进程时,他惊愕地张大了嘴巴:账簿上、墙壁上涂满了速写或素描,他不费力地找到了自己的画像,还有塞尚的自画像。一对面容酷似而内心迥然的父子。父亲绝望了。

1862年11月,塞尚再次回到巴黎。他欣赏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此时的画颇为浪漫,他自嘲地称为“杂烩”。笔下的画和周围的人,都不像大自然那般赏心悦目。他结交画友,并以频繁的迁居方式自动斩断交情——他能听到色块和立体尖叫的声音,苦于抓不住,这使他抵抗既定的画理及前人或时人的画风。

30岁时,他遇到了马利奥尔丹斯•菲格,她以极大的耐心面对他的孩子气的反复无常。她是一家装订工厂的女工,业余为塞尚做模特,赚外快贴补家用。她的温柔使在模特处多次碰壁的塞尚感动不已。不久,两人结婚了。

她未必符合他意念中的贵族少女形象:金色头发,栗色肌肤,面容姣好,诱人的明亮眼睛,纤细的手脚,薄纱裙子,姿态优雅。但,却是困窘中的他所能抓住的最切身的温情。

消息传到家乡,父亲震怒,以断绝生活费相胁。

此后,她操持家务,精心照料他的起居,且将模特角色持续下去。他留下来的作品中,以她为模特的有25件,《红沙发上的塞尚夫人》,她还是少女的容颜。红色沙发和身上的蓝绿色调相冲,就像他乱糟糟的画室,就像他在艺术上的横冲直撞。

后来的画,她便是辛苦的小妇人。在做家务的空隙给他当模特,在黯淡的旧绒沙发上低头缝衣服,紧束的发髻,紧绷绷的生活,她咬牙撑着做一个不被家庭接纳的穷艺术家的太太。孩子和债务同时来了,而成功犹遥不可及,一时一刻都放松不下来啊。

卖画让他觉得有辱自尊,也让从不识人间愁滋味的他感到委屈,连话都说不连贯了。

真正让他日子充裕的还是父亲创下的家底。1886年父亲过世,留给他两亿法郎的遗产,使他一跃成为法国的大富翁,甚至欧洲最有钱的画家,塞尚的内心一定很复杂。

或许,正是妻子脸上的疲惫才让他决定接受这笔遗产的。

一生不离不弃,且让妻子永远定格在画史上:他的婚姻观和画理同样坚实。

塞尚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他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因他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1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