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泛月记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湖心泛月记篇一:湖心泛月记阅读答案

湖心泛月记阅读答案 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先一日,阖城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门待之。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 乃见月。霞轩著白袷衫,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箫,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责之袭东坡也?

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为之记。

1.品读第二段,说说作者笔下的西湖月夜景色美在那里?

2.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写朋友的洞箫之声?

1、美在月。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

美在水。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

美在声。洞箫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

美在雾。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 美在柳。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 乃见月。霞轩著白袷衫,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

2、因为①、他朋友的箫声确实动听。

②、他很中友。

③、为了烘托气氛。

湖心泛月记篇二:观月阅读答案

观月阅读答案

1.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

2.宜:适当。 是:这里

3.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4.八月之望

5.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

金沙堆由沙积而成,在明月映照之下,沙色与月光争辉,黄金般的积沙与白玉盘似的湖水“光采激射”,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光、色可见的图画。

湖心泛月记篇三:中国近代文学作品导读

1.第3题

“南山”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

A.吴趼人 B.李宝嘉 C.黄小配 D.张维屏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第8题

《点绛唇[饯春]》一词的作者是(

A.周济 B.冯熙 C.马君武 D.王鹏运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3.第11题

《满江红[感怀]》一词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徐自华 C.柳亚子 D.苏曼殊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 )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第16题

“散原老人”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

A.蔡元培 B.黄摩西 C.陈三立 D.王钟麟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4题

张维屏写下了反抗侵略者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张维屏的诗歌( )

A.《新雷》 B.《夏夜听涛》

C.《留别日本诸君子》 D.《三元里》 E.《越王台》 答案:A,D

标准答案:A|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6.第9题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秋瑾的诗歌( )

A.《杞人忧》 B.《宝刀歌》

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 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 E.《菊》

答案:C,D

标准答案:C|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7.第12题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苏曼殊的诗歌( )

A.《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B.《本事诗》

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 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 E.《书愤》 答案:A,B

标准答案:A|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8.第14题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林则徐的诗歌(

A.《今》

B.《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C.《塞外杂咏》 D.《三元里》

E.《次韵答陈子茂徳培》 答案:B,C,E

标准答案:B|C|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9.第17题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蒋智由的诗歌(

A.《哀旅顺》 B.《有感》

) )

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 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 E.《卢骚》 答案:B,E

标准答案:B|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0.第18题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丘逢甲的诗歌(

A.《哀旅顺》 B.《天涯》 C.《今别离》 D.《日本杂事诗》 E.《春愁》 答案:A,C,D

标准答案:A|C|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1.第1题

写出苏曼殊一篇散文的题目(

答案: 《与高天梅书》

标准答案:

《与高天梅书》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2.第2题

)。 )

写出魏源一篇散文的题目( )。

答案: 《海国图志序》

标准答案:

《海国图志序》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3.第6题

写出邹容一篇散文的题目(

答案: 《革命军绪论》

标准答案:

《革命军绪论》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4.第7题

写出林纾一篇散文的题目(

答案: 《湖心泛月记》

标准答案:

《湖心泛月记》

)。 )。

湖心泛月记篇四:中国近代文学作品导读题库及答案

0.《此恨绵绵无绝期》小说的作者是( A.周瘦鹃 )

0.《贺新郎[昨夜东风里]》一词的作者是( A.梁启超 )

1.“禺山世次郎”是近代一位小说家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D.黄小配 )。

2.苏曼殊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这位作家是什么地方人( A.广东 )。

3.《江南好[咏梅]》一词的作者是( C.况周颐 )

4.“南山”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D.张维屏 )。

5.《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的作者是(B.王国维 )

6.《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一词的作者是( A.文廷式 )

7.《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一词的作者是(A.龚自珍 )

8.《逃婚》,选自小说(B.《断鸿零雁记》 )。

9.《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一词的作者是( C.秋瑾 )

10.“南亭亭长”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B.李宝嘉 )。

11.“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C.梁启超 )。

12.《卜算子[燕子不曾来]》一词的作者是( B.蒋春霖 )

13.“定庵”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A.龚自珍 )。

14.“人境庐主人”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B.黄遵宪 )。

15.“仙根”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字,这位作家是( C.丘逢甲 )。

16.《江南好[咏梅]》一词的作者是( C.况周颐 )

17.《苟才逼嫁儿媳》选自小说(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18.《满江红[感怀]》一词的作者是( B.徐自华 )

19.“散原老人”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C.陈三立 )。

20.“复生”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字,这位作家是( A.谭嗣同 )。

21.《点绛唇[饯春]》一词的作者是( D.王鹏运 )

22.《玉楼春[梅花过了仍风雨]》一词的作者是( C.郑文焯 )

23.“禺山世次郎”是近代一位小说家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D.黄小配 )。

24.《翠楼吟[秦淮遇京华故人]》一词的作者是( C.吴梅 )

25.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C.《从军行》E.《京都》 )

26.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秋瑾的诗歌( )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

27.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蒋智由的诗歌( B.《有感》E.《卢骚》 )

28.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宁调元的诗歌( A.《感怀》C.《武昌狱中书感》 )

29.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陈去病的诗歌( A.《哀旅顺》B.《香港感怀》E.《书愤》 )

30.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C.《从军行》E.《京都》 )

31.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谭嗣同的诗歌( B.《香港感怀》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

32.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苏曼殊的诗歌( A.《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B.《本事诗》)

33.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林则徐的诗歌( B.《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C.《塞外杂咏》E.《次韵答陈子茂徳培》 )

34.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柳亚子的诗歌(A.《论诗六绝句》B.《题张苍水集》C.《孤愤》D.《吊鉴湖女侠》 )

35.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黄遵宪的诗歌A.《哀旅顺》B.《今别离》C.《香港感怀》D.《日本杂事诗》E.《书愤》

36.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龚自珍的诗歌( A.《西郊落花歌》B.《己亥杂诗》C.《夜坐》D.《漫感》E.《咏史》

37.张维屏写下了反抗侵略者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张维屏的诗歌( )A.《新雷》D.《三元里》

38.早期的康有为写下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康有为的诗歌( )

C.《出都留别诸公》E.《秋登越王台》

11. 壮哉此地实天险。 ( 作者 篇名 )

答案: 海水一泓烟九点 黄遵宪 哀旅顺

12.写出林纾一篇散文的题目( )。答案: 《湖心泛月记》

13.我劝天公重抖擞, 。(作者 篇名 )

答案: 不拘一格降人才 , 龚自珍 , 己亥杂诗

14.写出李慈铭一篇散文的题目( )。答案: 《猫娘传》

15.却余人物淘难尽,( 作者篇名)

答案: 又侠风雷作远游 梁启超 太平洋遇雨

16.写出王韬一篇散文的题目( )。 答案: 《穗石游记》

17.你是怎样理解张维屏《新雷》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新雷》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答案: 这首诗作于道光四年(1824)春初,写春将到的喜悦。诗人以自然喻人事,在对新雷的期待和春天的欢呼中,透露出作者渴望社会新变的心情。小诗短短四句,寓理于情,清丽可喜,耐人寻味。 “造物”句:《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诗本此。造物,指天。 著:同“着”,助词。 诗人赞美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在这寂静之中,正蕴蓄着巨大的爆发力量,就等那一声震撼人心的春雷。春雷炸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春花盛开的新的世界!流露出诗人迎接新世界来临的喜悦心情。

18.你是怎样理解陈去病《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诗的思想内涵的。

《中元节自黄埔出吴淞泛海》

舵楼高唱大江东, 万里苍茫一览空? 海上波涛回荡极, 眼前洲渚有无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 日炙风翻水泛红? 唯有胥涛若银练, 素车白马战秋风?

答案: 这首诗在写长江之景时寄寓了一种恢阔、昂扬情调,表现出雄心勃勃的革命气派。这是诗人于1908年由上海乘船渡海赴汕头,到广东从事革命活动,描写沿途看到的海中壮观景色。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古人称鬼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民间一直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话说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莲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莲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目莲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释迦告诉他:“汝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倒悬之苦。”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脱离苦海。扯远了,诗中的“胥涛”典出:吴王欲杀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嘱咐儿子把他的头悬于吴门,把他的尸体投入钱塘江,以便他能乘潮来看吴国的灭亡;此处暗指清朝即将灭亡。

19.《金田起义》选自哪位作家的作品?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 《金田起义》节选自黄世仲小说《洪秀全演义》第8回。文中叙写了洪秀全、洪云山等人深入贵县,发动武装起义的具体情况,突出表现太平天国与广大民众的血肉关系,为金田起义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情节紧凑,行文流畅,人物形象鲜明。

20.《逃婚》选自哪位作家的作品?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 《金田起义》节选自苏曼殊小说《断鸿零雁记》第18、19章。文中叙写三郎因雪梅的赠金儿顺利回到日本并找到母亲,一家团圆。母亲和姨母年岁都大了,希望三郎酒就留在身边,于是打算将表姐静子许配给三郎。三郎一往情深。三郎对静子既喜欢又感激。但三郎已削发,且与雪梅友婚约,有其难言之恫,于是不辞而别,又回到中国。此小说开和尚恋爱小说之先河,对后世影响颇大。情节紧凑,行文流畅,人物形象鲜明。

11.写出魏源一篇散文的题目( )。答案: 《海国图志序》

12. ,救时应仗出群才。( 作者 篇名 )

答案: 浊酒不消忧国泪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3.写出王韬一篇散文的题目( )。 答案: 《穗石游记》

14. , 每于寒尽觉春生。( 作者 篇名 )

答案: 每于寒尽觉春生 张维屏 新雷

15.写出康有为一篇散文的题目( )。答案: 《强学会序》

16.写出梁启超一篇散文的题目( )。答案: 《谭嗣同传》或《少年中国说》或《论毅力》

17.你是怎样理解如下三首诗中“落花”意象的含义的?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墨感玉皇恩。”(《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西郊落花歌》)

答案: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西郊落花歌》是诗人用灵魂来表现的一阕“落花”的赞歌。龚自珍运笔有如鬼斧神工,极尽夸饰渲染之能事,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缤纷而璀璨的画面,绚丽而斑斓的色彩,展示了诗人在不为世用、不为时重的挫折中,既失意苦闷而又不甘沉沦、不愿退伏的心路历程。他一反传统对落花的倾注深情、极致赞美,正是诗人对新的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个人感情的尊重的个性意识的流露。而这一切,又被艺术地、诗化地表现出来,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倔强精神。

18.分析林则徐《塞外杂咏》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塞外杂咏》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对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答案: 1840年,英军入侵天津海口,清政府派直隶总督琦善前往谈判,并将林则徐撤职查办,随后充军伊梨(今新疆)。《塞外杂咏》即林则徐充军途中,见天山风貌有感而发。诗从写景入手,天山雪峰,数以万计,笏一般陡峭,玉一般洁白,它们导我西行,一路上与我为伴、互慰寂寥。诗中所谓的“寂寥”,不仅是林则徐在充军途中的寂寞,更是他在政治立场上的孤独。空有杀敌报国的拳拳忠心,却得不到朝廷理会,其中的“寂寥”,可谓刻骨铭心。悲愤之极,又无可奈何,只有喧泄于长笑之中。“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这首诗,充分表现诗人对当时腐朽政治的痛心和不满。

19.青年党唤起亡国魂》选自哪位作家的作品?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 《青年党唤起亡国魂》节选自曾朴小说《孽海花》第29回。文中热情描写了以孙汶为首的革命志士所进行的反清革命活动,并把革命党人看成是挽救国家民族危亡和民族命运的希望,表现了作者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思想。情节曲折,形象鲜明,语言平易流畅。

20.《文制台见洋人》选自哪位作家的作品?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 《文制台见洋人》节选自李宝嘉小说《官场现形记》第53回。描写上层封建官僚畏惧洋人,谄媚洋人,欺凌下属的奴颜媚态,文中已夸张、讽刺的手法,将文制台的丑恶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形神毕肖,层次分明,语言朴实流畅。

湖心泛月记篇五:中国近代文学

1. 《满江红[感怀]》一词的作者是( )

A.康有为B.徐自华C.柳亚子D.苏曼殊答案:B

2.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风雨]》一词的作者是( )

A.冯熙B.魏源C.郑文焯D.梁启超答案:C

3. “禺山世次郎”是近代一位小说家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

A.文廷式B.蒋春霖C.梁启超D.黄小配答案:D

4. “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

A.夏曾佑B.蒋智由C.梁启超D.黄节答案:C

1. “复生”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字,这位作家是( )。

A.谭嗣同B.黄摩西C.丘逢甲D.张维屏答案:A

2.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一词的作者是( )

A.蔡元培B.黄摩西C.秋瑾D.王钟麟答案:C

3. 《点绛唇[饯春]》一词的作者是( )

A.周济B.冯熙C.马君武D.王鹏运答案:D

4. “南山”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

A.吴趼人B.李宝嘉C.黄小配D.张维屏答案:D

1.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一词的作者是( )

A.龚自珍B.魏源C.王国维D.严复答案:A

2. “仙根”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字,这位作家是( )。

A.蔡元培B.黄摩西C.丘逢甲D.王钟麟答案:C

3. “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A.夏曾佑B.蒋智由C.梁启超D.黄节答案:C

4. 《贺新郎[昨夜东风里]》一词的作者是( )

A.梁启超B.魏源C.郑文焯D.冯熙答案:A

1. 《卜算子[燕子不曾来]》一词的作者是( )

A.林纾B.蒋春霖C.马君武D.王韬答案:B

2. “复生”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字,这位作家是( )。

A.谭嗣同B.黄摩西C.丘逢甲D.张维屏答案:A

3.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的作者是( )

)。

A.刘熙载B.王国维C.柳亚子D.苏曼殊答案:B

4. “定庵”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

A.龚自珍B.李宝嘉C.黄小配D.张维屏答案:A

1. 《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一词的作者是( )

A.文廷式B.冯熙C.郑文焯D.梁启超答案:A

2. “定庵”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

A.龚自珍B.李宝嘉C.黄小配D.张维屏答案:A

3. “禺山世次郎”是近代一位小说家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

A.文廷式B.蒋春霖C.梁启超D.黄小配答案:D

4.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一词的作者是( )

A.龚自珍B.魏源C.王国维D.严复答案:A

1. 《逃婚》,选自小说( )。

A.《狮子吼》B.《断鸿零雁记》C.《花月痕》D.《老残游记》答案:B

2.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风雨]》一词的作者是( )

A.冯熙B.魏源C.郑文焯D.梁启超 答案:C

3. 《苟才逼嫁儿媳》选自小说( )。A.《巴黎茶花女遗事》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C.《迦茵小传》D.《黑奴吁天录》答案:B

4. “南山”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

A.吴趼人B.李宝嘉C.黄小配D.张维屏答案:D

1.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一词的作者是( )

A.蔡元培B.黄摩西C.秋瑾D.王钟麟 答案:C

2.《此恨绵绵无绝期》小说的作者是( )。

A.周瘦鹃B.李宝嘉C.黄小配D.陈天华 答案:A

3. “南亭亭长”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

A.吴趼人B.李宝嘉C.黄小配D.陈天华 答案:B

4.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风雨]》一词的作者是( )

A.冯熙B.魏源C.郑文焯D.梁启超 答案:C

5.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梁启超的诗歌( )

A.《读陆放翁集》B.《太平洋遇雨》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书愤》答案:C,D,E

6.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

A.《哀旅顺》B.《有感》C.《从军行》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京都》答案:C,E

7.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林则徐的诗歌( )A.《今》B.《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C.《塞外杂咏》D.《三元里》E.《次韵答陈子茂徳培》答案:B,C,E

8.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苏曼殊的诗歌( )A.《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B.《本事诗》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书愤》答案:A,B

9.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宁调元的诗歌( )A.《感怀》B.《香港感怀》C.《武昌狱中书感》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书愤》答案:A,C

10.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龚自珍的诗歌( )

A.《西郊落花歌》B.《己亥杂诗》C.《夜坐》D.《漫感》E.《咏史》答案:A,B,C,D,E

5.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苏曼殊的诗歌( )A.《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B.《本事诗》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书愤》答案:A,B

6. 张维屏写下了反抗侵略者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张维屏的诗歌( )

A.《新雷》B.《夏夜听涛》C.《留别日本诸君子》D.《三元里》E.《越王台》答案:A,D

7.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柳亚子的诗歌( )

A.《论诗六绝句》B.《题张苍水集》C.《孤愤》D.《吊鉴湖女侠》E.《书愤》答案:A,B,C,D

8.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丘逢甲的诗歌( )

A.《哀旅顺》B.《天涯》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春愁》答案:A,C,D

9.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谭嗣同的诗歌( )

A.《潼关》B.《香港感怀》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狱中题壁》答案:B,C,D

10.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陈去病的诗歌( )A.《哀旅顺》B.《香港感怀》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书愤》答案:A,B,E

5. 张维屏写下了反抗侵略者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张维屏的诗歌( )

A.《新雷》B.《夏夜听涛》C.《留别日本诸君子》D.《三元里》E.《越王台》答案:A,D

6.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黄遵宪的诗歌( )

A.《哀旅顺》B.《今别离》C.《香港感怀》D.《日本杂事诗》E.《书愤》答案:A,B,C,D,E

7.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林则徐的诗歌( )A.《今》B.《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C.《塞外杂咏》D.《三元里》E.《次韵答陈子茂徳培》答案:B,C,E

8.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柳亚子的诗歌( )

A.《论诗六绝句》B.《题张苍水集》C.《孤愤》D.《吊鉴湖女侠》E.《书愤》答案:A,B,C,D

9.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龚自珍的诗歌( )

A.《西郊落花歌》B.《己亥杂诗》C.《夜坐》D.《漫感》E.《咏史》答案:A,B,C,D,E

10.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谭嗣同的诗歌( )

A.《潼关》B.《香港感怀》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狱中题壁》答案:B,C,D

5.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

A.《哀旅顺》B.《有感》C.《从军行》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京都》答案:C,E

6.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谭嗣同的诗歌( )

A.《潼关》B.《香港感怀》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狱中题壁》答案:B,C,D

7.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林则徐的诗歌( )A.《今》B.《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C.《塞外杂咏》D.《三元里》E.《次韵答陈子茂徳培》答案:B,C,E

8.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秋瑾的诗歌( )A.《杞人忧》B.《宝刀歌》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菊》答案:C,D

9.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龚自珍的诗歌( )

A.《西郊落花歌》B.《己亥杂诗》C.《夜坐》D.《漫感》E.《咏史》答案:A,B,C,D,E

10.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柳亚子的诗歌( )

A.《论诗六绝句》B.《题张苍水集》C.《孤愤》D.《吊鉴湖女侠》E.《书愤》答案:A,B,C,D

5.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黄遵宪的诗歌( )

A.《哀旅顺》B.《今别离》C.《香港感怀》D.《日本杂事诗》E.《书愤》答案:A,B,C,D,E

6.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梁启超的诗歌( )A.《读陆放翁集》B.《太平洋遇雨》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书愤》答案:C,D,E

7.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A.《哀旅顺》B.《有感》C.《从军行》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京都》答案:C,E

8.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蒋智由的诗歌( )A.《哀旅顺》B.《有感》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卢骚》答案:B,E

9.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宁调元的诗歌( )A.《感怀》B.《香港感怀》C.《武昌狱中书感》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书愤》答案:A,C

10.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柳亚子的诗歌( )A.《论诗六绝句》B.《题张苍水集》C.《孤愤》D.《吊鉴湖女侠》E.《书愤》答案:A,B,C,D

5.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蒋智由的诗歌( )A.《哀旅顺》B.《有感》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卢骚》答案:B,E

6.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陈去病的诗歌( )A.《哀旅顺》B.《香港感怀》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书愤》答案:A,B,E

7. 早期的康有为写下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康有为的诗歌( )

A.《过石城》B.《欧榭听涛》C.《出都留别诸公》D.《夜起》E.《秋登越王台》答案:C,E

8.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梁启超的诗歌( )

A.《读陆放翁集》B.《太平洋遇雨》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书愤》答案:C,D,E

9.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

A.《哀旅顺》B.《有感》C.《从军行》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京都》答案:C,E

10.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黄遵宪的诗歌( )

A.《哀旅顺》B.《今别离》C.《香港感怀》D.《日本杂事诗》E.《书愤》答案:A,B,C,D,E

5.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

A.《哀旅顺》B.《有感》C.《从军行》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京都》答案:C,E

6.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秋瑾的诗歌( )

A.《杞人忧》B.《宝刀歌》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菊》答案:C,D

7.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蒋智由的诗歌( )A.《哀旅顺》B.《有感》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E.《卢骚》答案:B,E

8. 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龚自珍的诗歌( )

A.《西郊落花歌》B.《己亥杂诗》C.《夜坐》D.《漫感》E.《咏史》答案:A,B,C,D,E

9.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林则徐的诗歌( )A.《今》B.《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C.《塞外杂咏》D.《三元里》E.《次韵答陈子茂徳培》答案:B,C,E

10. 张维屏写下了反抗侵略者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张维屏的诗歌( )

A.《新雷》B.《夏夜听涛》C.《留别日本诸君子》D.《三元里》E.《越王台》答案:A,D

11. 写出章炳麟一篇散文的题目(《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或《革命军序》)。

12. 写出李慈铭一篇散文的题目( 《猫娘传》 )。

13. 写出王韬一篇散文的题目( 《穗石游记》 )。

14. 写出梁启超一篇散文的题目( 《谭嗣同传》或《少年中国说》或《论毅力》 )。 16. 每于寒尽觉春生 , 每于寒尽觉春生。( 作者 张维屏 篇名 新雷 )

12. 写出冯桂芬一篇散文的题目( 《采西学议》 )。

湖心泛月记篇六:近代前期的文学艺术

近代前期的文学艺术

近代文学艺术领域内存在着激烈的变化:西方文学艺术的进入与封建社会的文学艺术发生冲突和交融;近代启蒙思想家,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活动直接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爱国反封建反帝构成了进步文学艺术的基本主题,艺术形式得到多样化的发展。

第一节诗文

龚自珍、魏源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开风气之先的是龚自珍和魏源。

龚自珍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又是著名的思想家、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里说:当嘉道间,举国醉梦于承平,而定庵忧之,■然若不可终日,其察微之识,举世莫能及也。生网密之世,风议隐约,不能尽言,..语近世思想自由之向导,必数定庵。吾见并世诸贤,其能为现今思想解放光明者,彼最初率崇拜定庵, 当其始读定庵集,其脑识未有不受其激刺者也。龚自珍的诗文在晚清风行一时,他的慷慨浪漫的诗歌散文,在晚清一代青年人的心灵深处激起了强烈的共鸣。龚自珍的政论文大多针对时弊而作,见解精辟,文笔曲折多变。他敢于对当时的黑暗现实,特别是对腐朽已极的封建官僚体系,进行嘲讽和批判。他在《平均篇》里说:“贫者日愈倾,富者日愈壅。”并认为贫富不相齐,“小不相齐,渐至大不相齐,大不相齐即至丧天下”。他在一些文章里还提出了“更法”、“改革”的要求,如《上大学士书》说:“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乙丙之际箸议第七》里又说:“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他的寓言小品《尊隐》写出了作者对社会巨变的预感,并肯定了未来将要发生的大变动,他说:“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饮暮气,与梦为邻,未即于床。”“俄焉寂然,灯烛无光,不闻余言,但闻鼾声,夜之漫漫,鹖旦不呜,则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他的记叙文也写得很出色,如《病梅馆记》。通过园艺工人受文人画士的影响,破坏自然之美,致使梅花都变成病态的事发表议论,借梅喻人,反映了他对封建统治者对人才迫害的不满和热切向往使人才自由发展的思想。于生动的记叙之中寄寓着深刻的哲理。既反映了作者思想的敏锐性,也表现了他驾驭文字的艺术才能。

龚自珍的诗歌,也同样反映了时代精神,打破了清中叶以来,文坛上长期沉寂的局面。在他现存的600 多首诗歌中,绝大部分是他30 多岁以后的作品。这些诗既饱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又蕴藏着强烈的激情。如他在道光五年(1825)写的《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题为咏史,实则对当时文士低靡庸俗风气非常愤懑。在《己亥杂诗》里,他期望“风雷”来临,以打破封建统治下的沉闷局面: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他关注国计民生,对人民苦难深表同情: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

我亦曾糜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这些诗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龚自珍的诗歌在艺术上也独具特点,他的很多诗,都表现了对丑恶现实的挑战和对理想的求

索。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动人的封建叛逆者的形象。他的创作深受屈原、李白的影响,作品里充满浪漫主义精神。他善于运用比兴,又能驾驭古典诗歌多种传统形式。但某些篇章用典过繁,或含蓄曲折过甚,或过于古奥,因而不免艰深晦涩。

魏源的诗歌创作受白居易影响较大,学习白居易新乐府的形式写诗,称“仿白香山体”,有《都中吟十三章》、《江南吟十章》等。表现了他反抗外侮,同情人民疾苦、忧时忧国的思想感情。他还有一些描写山水抒情言怀的作品,感情充沛,形象生动,如《湘江舟行》、《天台石梁雨后观瀑布歌》等。著作有《古微草堂诗集》、《清夜斋诗稿》。

林则徐(1785—1859)也写有许多政余抒情和官场酬唱之作。在鸦片战争和谪戍伊犁时期的部分作品中,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诗风凄婉苍凉。如《出嘉峪关感赋》写雄关之壮伟,颇有特色: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 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首只见一丸泥。

此外,还有嘉庆道光间的著名诗人张维屏(1780—1850),字子树,号南山,广东番禺人。道光二年(1822)曾任湖北广济县知县,江西候补同知,南康府知府。后辞官归家,过隐居生活。著作有《松心诗集》、《国朝诗人征略》。

张维屏晚年家居时,目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发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写出了一些歌颂广东人民英勇抗敌的优秀诗篇。如《三元里》、《三将军歌》等。前者讴歌了广东三元里人民英勇打击侵略者的斗争,并揭露了投降派的丑行。后者赞美了三位抗敌殉国的英雄将领。都是近代有名的佳作。张际亮(1799—1843)、贝青乔(1810—1863)也写了不少反映现实的诗篇。

桐城派、宋诗运动及其他从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开始产生,并盛行了百余年的桐城派散文发展到二十世纪初年,已进入了其发展的最后时期,也可称为终结期。这时期的桐城古文以曾国藩为中兴领袖,因为曾是湖南湘乡人,所以又有“湘乡派”之称。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是他的四大弟子;李元度、郭嵩焘、林纾、马其昶、姚永概等都是这一派的作者。

曾国藩为文推崇姚鼐,论文于义理、考证、辞章之外,还强调“经济”,即以封建之理,维护封建统治之用。著有《曾文正公诗文集》,所编《经史百家杂钞》、《十人家诗钞》流传极广。散文《欧阳生文集序》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曾国藩为首的桐城派作家维护封建的皇权统治,与上层统治集团有密切联系。但是在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不同程度地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有的还主张变法图强,反对投降媚外。

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湖北武昌人。他主持过江宁、湖北、直隶、陕西各书院。著有《张廉卿先生文集》。他主张散文创作要“雅健”而不失“自然之趣”,要求“意”、“辞”、“全”、“法”的统一,而以“意”为主。他的散文如《送吴筱轩军门序》,揭露了清统治集团腐败误国,充溢着反帝爱国的感情。《送黎莼斋使英吉利序》是为黎庶昌出使欧洲时所写的赠序,文章中心强调一个“变”字,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以加强国防,抵御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文章写得情深意切。他的《答吴挚甫书》、《答刘生书》和《北山独游记》、《游虞山记》等写景文章,都是比较能代表作者思想与写作风格的作品,表现了张氏散文长于议论,写景雅洁平实的特点。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著有《庸庵全集》。薛曾为曾国藩幕僚,后随李鸿章办外交。曾出使英、法、比、意四国。他称赞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还认为“工商业之不振,则中国终不可富,不可以强”。他的《筹洋刍议》十四篇,从内政、外交、军事、工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变法图强主张。薛福成的文章“演迆平易,曲尽事理,尤长于论事记载”①。他的名篇《观巴黎油画记》简练生动,将画中所描绘的普法交战中的具体细节与环境气氛真实地描述下来,使人有如置身于战场的艺术感受。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安徽桐城人。长期充任曾国藩、李鸿章的幕僚,曾国藩、

李鸿章二人的奏疏多出吴汝纶之手。曾主讲保定莲池书院,“其为教,一主乎文,以为:‘文者,天地之至精至粹,吾国所独优。语其实用,则欧、美新学尚焉。博物格致机械之用,必取资于彼,得其长乃能共竞。旧法完且好,吾犹将革新之,况其窳败不可复用。’其勤勤导诱后生,常以是为说”②。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大学堂创立,吴被奏荐为五品卿衔总教务,未就任,即赴日本考察学制。归国后不久病卒。吴氏在当时文化教育界有很高的声望,著作有《桐城吴先生全书》。吴汝纶的散文长于议论,说理周详,行文平质老练。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八年举人。曾渡海游台湾,后客居杭州。主讲东城讲舍。入京后,任教于京师大学堂。早年参加过资产阶级改良活动。晚年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守旧派人物。长于古文,能诗词,善绘画,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方面成就也很卓著,影响很大。他的著作有《畏庐文集》、《闽中新乐府》、《畏庐诗存》、《畏庐琐记》、《畏庐漫录》以及小说《官场新现形记》、《冤海灵光》、《劫外昙花》、《剑胆录》、《京华碧血录》等,还有传奇数种。

林纾的散文精通流丽,《清史稿》本传说:“其论文主意境、识度、气势、神韵,而忌率袭庸怪,文必己出。”“尤善叙悲,音吐凄便,令人不忍卒读。”他的文章如《湖之鱼》,由观鱼喋食有所悟,对追逐名利之徒,进行告诫。语言简朴,寓意深远。又如《湖心泛月记》,写月夜泛舟西湖,月色、雾霭、船火、箫声,绘成一幅凄婉美丽的画图,极有情趣,颇有诗的意境。

桐城古文之外,还有一种主张写作回复到六朝文体的骈文运动。王闿运是这一派的代表。 ① 《清史稿》卷446《薛福成》。

② 《清史稿》卷486《吴汝纶》。

王闿运(1883—1916),字壬秋,湖南湘潭人。曾入曾国藩幕府,后在四川、湖南、江西等地讲学。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卫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他的诗文在形式上主要模拟汉魏六朝,为近代拟古派所推崇。著有《湘军志》、《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文集》,并编有《八代诗选》。后门人将著作辑为《湘绮楼全集》。《嘲哈密瓜赋》、《吊朱生文》是其代表作。文章虽是汉魏时的风格,可是绝无因袭的痕迹。他的碑志文,如《张祖同妻周氏墓志》,写景文字如《秋醒词序》等,都是从六朝文变化出来的。清末诗坛,影响最大的诗歌创作流派,是以程恩泽(1785—1837)、祁寯藻(1793—1866)为代表,经曾国藩大力提倡的“宋诗运动”。所谓宋诗运动,并不是专门以模仿宋诗为标帜,而是作为模仿汉魏六朝盛唐诗派的反对者而出现的一种诗坛风尚。他们以杜、韩、苏、黄为模仿对象,是正统诗坛拟古主义的发展。程恩泽,是当时著名的汉学考据家。他写诗“初好温李,年长学富,则昌黎、山谷兼有其胜”。祁寯藻则主张写诗要有“性情”、“学识”,认为无论诗人“穷通显晦”,总要“温柔敦厚”①。他学诗主要学韩,偶尔也学杜、学白,但是大都是形式与语言上的模拟。曾国藩写诗尊杜,尤尊黄山谷。在他的影响下,宋诗运动更为开展。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江湜等皆是这一诗派的著名诗人。何绍基(1799—1873)写诗“宗李、杜、韩、苏诸大家”②,作品多是书画题跋、山水景物的描写和官场应酬之作。郑珍(1806—1864),诗歌主要学韩,作品也大多以山水风情和抒发个人感慨为主,晚年转而学杜,写了一些较有现实内容的作品。莫友芝(1811—1871),诗风虽与郑珍相近似,但内容却不如郑珍诗歌充实富有生气。

“宋诗运动”到同治、光绪年间,成为正统诗坛上的一大潮流。当时,这一派诗被称为“同光体”。所谓“同光体”,是指同治、光绪以来一班不墨守盛唐,参加“宋诗运动”的诗人的诗。这派诗歌的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郑孝胥、沈曾植等。姚鹓雏评近代诗派说:“若同光体诗,海藏(郑孝胥)、石遗(陈衍)之伦,与义宁公子(陈三立)《散原精舍诗》出入南北宋,标举山谷、荆公、后山、宛陵、简斋,以为宗尚。枯涩深微,包举万象。”

陈三立(1852—1936),字伯严,江西义宁(今修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其父陈宝箴为湖南巡抚,创办新政,提倡新学,支持改良运动,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等改良派人物相继来湖南做官或讲学,宣传改良思想,陈三立当时也参加了他们的活动,成为改良派人物。后陈宝箴与陈三立皆被革职,永不叙用,归隐江西南昌。陈三立写诗,先学韩愈,后学黄山谷,受到新、旧派诗歌领袖人物梁启超、陈衍的称赞。他的诗遣词造意追求“避俗避熟,力求生涩”,好用奇字,代表了当时正统诗坛上“生涩奥衍”的一派诗风。

陈衍(1858—1938),字叔伊,号石遗,福建闽侯人。曾参加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为学部主事。任京师大学堂、厦门大学文科教授。陈衍是晚清宋诗派的诗人和诗论家,与陈三立、郑孝胥齐名,著有《石遗室诗》、《石遗室诗话》。他的《诗话》前编30 卷、《续编》6 卷,上下古今无所不论,是一部非常浩博的论著。

① 祁寯藻:《■■亭集自序》。

② 何庆涵:《先府君墓表》,《珉琴阁遗文》。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官至安徽布政使,护理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以遗老寓居上海。他是“同光体”的重要作家。陈衍曾称他是“同光体之魁杰”。著有《海日楼诗集》、《曼陀罗寱词》。他学识渊博,写诗喜用僻典,故诗歌作品艰奥难读。

清末另一重要诗派,是以王闿运为首的汉魏六朝诗派。王是著名的拟古大家,他认为模拟古人诗,可以“治心”,可以“通入大道”,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寄托于古人的诗境之中,修心养性。他摹拟古人,几乎到了失去自我的地步。《圆明园词》是他最有名,而又流传极广的作品。该诗追记了圆明园建园经过以及被焚后的残败景象,抒发了作者“不遇良时”的感慨。

另外,与陈三立、郑孝胥一派人同时,在旧诗坛上占有相当地位的,还有易顺鼎、樊增祥。他们写诗皆学中晚唐诗。

这时期的著名词人有蒋春霖、王鹏运、沈曾植、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冯煦、赵熙等。 蒋春霖(1818—1868),字鹿潭,江苏江阴人。一生落拓,遭遇坎坷。

少时工诗,中年以后专致力于词,遂负盛名。蒋词介于以朱彝尊、厉鹗、郭麟为代表的浙派词和以周济、庄棫为代表的常州派之间,用意绵密近于南宋;遣词雅正流利,又近于北宋。谭献推纳兰成德与项鸿祚、蒋春霖为清代三大词人,蒋春霖的(卜算子)词: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这首词借景抒情,感叹春光易逝,隐喻自己的飘零愁苦,格调悲凉。

王鹏运(1849—1904),字佑遐,幼霞,号半塘,晚号鹜翁,广西桂林人。他的词承常州派的余绪,而又有所发扬,对清末词坛颇有影响。词风沉郁,语言工丽,多抒写其不得志的哀怨。著有《半塘定稿》等,又有所辑《四印斋所刻词》。他的《满江红》(朱仙镇谒岳鄂王祠敬赋):风帽尘衫,重拜倒、朱仙祠下。尚仿佛,英灵接处,神游如乍。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更何堪,雪涕读题诗,残碑打。黄龙指,金牌亚。旌旗影,沧桑话。对苍烟落日,似闻叱咤。气慑蛟鼍澜欲挽,悲生笳鼓民犹社。抚长松,郁律认南枝,寒涛泻。

这首词于凭吊之中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往事低徊风雨疾”是写古,写岳飞被迫害,“新愁黯淡江河下”是述今,抒写了作者对处于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中的清皇朝的忧心与愁绪。

郑文焯(1856—1918),字叔问,号小坡,晚号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人,属汉军正白旗。他精通音律,写词学周邦彦,体洁旨远,句艳韵美。他与王鹏运、况周颐、朱祖谋称清末四大家。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朱祖谋(1857—1931),字古微,号沤尹,又号疆村,后易名孝臧,浙江湖州人。他的作品,

初近梦窗(吴文英),晚年融化苏轼豪放,词风于沉抑绵邈之中,具有独特风格。著有《疆村语业》,并辑刻唐宋金元人词为《疆村丛书》。

况周颐(1859—1926),原名周仪,字夔笙,号蕙风,广西桂林人。所写的词,音律和谐,情调沉郁。辛亥革命后,多寄寓其眷恋清室的情思。他强调词境以深为主,写境言情结合。他说:“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此外,还有词风豪放,于清代浙派与常州词派之外独树一帜的文廷式(1856—1904),著有《云起轩词》;诗词皆受江西派影响的沈曾植;以及冯煦,著有《蒙香室词》(一名《蒿庵词》)等。

王国维(1877—1926),是这时期的一个杰出词人。他的词,数量不多,但以意境胜。王国维的重要贡献,不在于词作,而是他的《人间词话》,该书论词强调境界,是一部极有价值而又有深远影响的理论著作。

太平天国的诗文太平天国起义,对封建社会文化,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与《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同时,颁发了提倡语体文的命令。太平天国十一年(1861),以洪仁玕等的名义发表了《戒浮文巧言谕》,明确提出“文以纪事,言贵从心”的写作要求。同年又发表了《钦定军次实录》,其中进一步明确地提出文章“要实叙其事..一一叙明,语语确凿,不得一词娇艳,毋庸半字虚浮”,“嗣后禀奏以及文移书启,总须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提倡明白晓畅,人人易解的文风。

洪秀全(1814—1864),作品大多是一些宣传上帝会教义,以及抒发其情志的诗文。如《原道醒世训》、《永安破围诏》、《戒吸鸦片诏》、《诛妖诏》等。他的《吟剑诗》,语言通俗,气势豪壮: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投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西南北天河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石达开(1831—1863),不仅是太平军中一个杰出的军事将领,同时又工诗能文。他的《白龙洞题壁诗》,以“剑气”自喻,抒写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表现出诗人冲天射日,勇敢无畏的性格:挺身登峻岭,举目照遥空。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临军敌将勇,玩洞羡诗雄。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

洪仁玕也写过不少诗歌作品,如他的一首律诗很有代表性:船帆如箭斗狂涛、风力相随志更豪。海作疆场波列阵,浪翻星月影麾旌。雄驱岛屿飞千里,怒战貔貅走六鳌。回日凯旋欣奏绩,军声十万尚嘈嘈。

抒写了诗人对太平天国革命的热切感情和强烈的革命愿望。

太平天国时期,民间口头创作的作品非常丰富。这些民间歌谣都反映了当时群众反对清皇朝封建压迫,歌颂太平军的热烈感情。

梁启超、黄遵宪及其他戊戌维新运动的倡导者,既是政治上的维新派,又都是文学方面有影响的作家,其中梁启超是全面推动文学革新的旗帜,并是“新文体”的代表人物,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主要诗人。他如康有为、谭嗣同等也有不少佳作。康有为,著有《康南海先生诗集》。他是晚清突出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也是一个造诣很深的诗人。他的诗受杜甫影响最深,加上他自身的经历,见闻广而情志阔,因此他的作品能开辟诗的“异境”。梁启超评论说:“新世瑰奇异境生,更搜欧亚造新声”。他的诗多为抒怀之作,叙事成分较少。光绪十五年(1889),康有为第一次上书皇帝,受顽固派的阻拦,并遭非议,于九月被迫出京,这时他写下了《出都留别诸公》五首,其一说:沧海惊波百怪横,唐衢痛哭万人惊。高峰突出诸山妒,上帝无言百鬼狞。岂有汉廷思贾谊,拼教江夏杀祢衡。陆沉预为中原叹,他日应思鲁二生。

抒写了自己上书受阻的遭遇及不平之情。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称赞这首诗是康氏的

湖心泛月记篇七:湖心亭看雪

29 湖心亭看雪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

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这天凌晨,作者划一叶小舟,独自前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一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作者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叙及在湖心亭的奇遇。此时此地此景,能够遇见游人,不能不说是奇迹,那两人也都“大喜”,感叹“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几人痛饮而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作者写“两人”“大喜”,即写自己大喜,写“余强饮三大白”,即写两人畅饮,此处使用互文手法,使行文有变化。及写到“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才匆匆交代了友人的情况,这样写一方面是由于张岱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之间在情致心灵方面的沟通,至于朋友的身份地位、官职爵里等世俗的问题并不在意;另一方面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询问对方身份之时,也是彼此分别之时,有缘相聚实非易事,此刻一别也许就难以再见,这怎么能不叫人遗憾!最后,作者以舟子的话收束全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何尝不是对张岱最确切的评价呢?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二、问题研究

1.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2.写作方面,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须用俭省的笔墨交代,如文中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交待了作者

的游踪。

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最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含情。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境中的亮点,作者以他准确的感受体会到简单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景物因此有了内容。

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两个赏雪人而惊喜,短暂的相遇都很畅快,随之而来的分别不免伤感,但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让他释然。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由从景的角度写景转变为从人的角度写景,将人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的参与,给有可能显得冷寂、单调的景物注入了生机。而人与景的融合,正是本文的特色。

练习说明

一、背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设题意图:背诵课文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功,培养语感,巩固所学的文言词。要当堂完成。第1题是让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风格有所感知。第2题是为了使学生对白描这种写作手法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教师可以不局限于本文,适当地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明白白描手法不仅用于文言文,还可以用在现代文里,不仅可以写景,还可以写人。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当堂做白描的口头训练。

参考答案:

1.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二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阅读能力。这比《三峡》一课的比较阅读要求更高了。《三峡》一课是求同比较,本课是求异比较。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三、课外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并互相交流。

设题意图是通过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有关西湖的文化,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还为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积累一些经验,教师可以对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先做一些介绍。交流可以在完成教学内容以后进行,也可以放在课前进行,最好在课堂上完成。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秋山

杨万里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好事近西湖

辛弃疾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湖上

宋濂

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

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

题西湖钓艇图

唐寅

三十年来一钓竿,几曾叉手揖高官?

茅柴白酒芦花被,明月西湖何处滩?

入武林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渐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以上诗词选自《西湖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钱唐湖石记

白居易

钱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公勤军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所由,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曰,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

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自钱唐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俗云:“决放湖水,不利钱唐县官。”县官多假他词以惑刺史。或云“鱼龙无所托”,或云“茭菱先其利”。且鱼龙与生民之命孰急,茭菱与稻粱之利孰多,断可知矣。又云“放湖即郭内六井无水”,亦妄也。且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用有余。况前后放湖,终不至竭,而云“井无水”,谬矣。其郭中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亦宜数察而通理之,则虽大旱而井水常足。

湖中有无税田约十数顷,湖浅则田出,湖深则田没。田户多与所由计会,盗泄湖水以利私田。其石函南笕并诸小笕闼,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又若霖雨三日已上,即往往堤决,须所由巡守预为之防。其笕之南旧有缺岸,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又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

予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西湖七月半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

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擦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湖心泛月记

林纾

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先一日,阖城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门待之。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 月上吴山,雾霭溟,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袷衫,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箫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责之袭东坡也。

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为之记。

(以上散文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

教学建议

一、本文用1课时完成。可以用10分钟让学生自读和初步背诵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印象。用15分钟和学生一起探讨文章内容,重点在于理解,不要讲解得过于琐碎。用15分钟处理练习题,突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用5分钟强化背诵。

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这是一种基本的写作方法,可以写景,也可以写人,教师要结合课文中的描写“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把这种手法的特征讲清楚,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和“渲染”手法对比说明。

三、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对张岱的经历作简要介绍,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文中的淡淡哀愁,但不适宜讲得过深过细,点到为止即可。叙事与写景的关系也不宜讲得过深,讲清楚文中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衬就可以了。

四、课后第三题也可以作为预习内容,在讲课之前先作交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有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

湖心泛月记篇八:《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精华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精华版

一、填空题

1.写出黎庶昌一篇散文的题目( 《卜来敦记》 )。

2.写出薛福成一篇散文的题目( 《观巴黎油画记》 )。

3.写出康有为一篇散文的题目( 《强学会序》 )。

4.写出吴敏树一篇散文的题目( 《君山月夜泛舟记》 )。

5.写出苏曼殊一篇散文的题目( 《与高天梅书》 )。

6.写出林觉民一篇散文的题目( 《与妻书》 )。

7.写出张裕钊一篇散文的题目( 《游狼山记》 )。

8.写出章炳麟一篇散文的题目(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或《革命军序》 )。

9.写出李慈铭一篇散文的题目( 《猫娘传》 )。

10.写出梅曾亮一篇散文的题目( 《鉢山余霞阁记》或 《游小盘谷记》 )。

11.写出曾国藩一篇散文的题目( 《欧阳生文集序》 )。

12.写出龚自珍一篇散文的题目( 《送钦差大臣林公序》或《病梅馆记》或《己亥六月重

过扬州记》)。

13.写出邹容一篇散文的题目( 《革命军绪论》 )。

14.写出严复一篇散文的题目( 《吴芝英传》 )。

15.写出魏源一篇散文的题目( 《海国图志序》 )。

16.写出林纾一篇散文的题目( 《湖心泛月记》 )

17.写出王韬一篇散文的题目( 《穗石游记》 )。

18.写出俆珂一篇散文的题目(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

19.春雨搂头八尺箫, 何时归看浙江潮 。(作者 苏曼殊 篇名 本事诗 )

20.却余人物淘难尽, 又侠风雷作远游 。( 作者 梁启超 篇名 太平洋遇雨 )

21.夭桃枉自多含妒, 怎奈黄花耐晚风 。(作者 秋瑾 篇名 菊 )

22.易水萧萧人去也, 一天明月白如霜 。(作者 苏曼殊 篇名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

23.芒鞋破钵无人识, 踏破樱花第几桥 ?(作者 苏曼殊 篇名 本事诗 )

24.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 龚自珍 篇名 己亥杂诗 )

25. 每于寒尽觉春生 , 每于寒尽觉春生。( 作者 张维屏 篇名 新雷 )

26. 我与山灵相对笑 满头晴雪共难消。 (作者 林则徐 篇名 塞外杂咏 )

27.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作者林则徐篇名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28. 避席未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粱谋。 ( 作者 龚自珍 篇名 咏史 )

29. 海水一泓烟九点 壮哉此地实天险。 ( 作者 黄遵宪 篇名 哀旅顺 )

30. 浊酒不消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 作者 秋瑾 篇名 黄海舟中日人 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

二、单选题

1.《卜算子[燕子不曾来]》一词的作者是( B.蒋春霖 )

2.《满江红[感怀]》一词的作者是( B.徐自华 )

3.《贺新郎[昨夜东风里]》一词的作者是( A.梁启超 )

4.《江南好[咏梅]》一词的作者是( C.况周颐 )

5.《玉楼春[梅花过了仍风雨]》一词的作者是( C.郑文焯 )

6.《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一词的作者是( B.王国维 )

7.《点绛唇[饯春]》一词的作者是( D.王鹏运 )

8.《翠楼吟[秦淮遇京华故人]》一词的作者是( C.吴梅 )

9.《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一词的作者是(A.文廷式 )

10.《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一词的作者是(A.龚自珍 )

11.《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一词的作者是(C.秋瑾 )

12.《此恨绵绵无绝期》小说的作者是( A.周瘦鹃 )

13.“南亭亭长”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B.李宝嘉 )。

14.“散原老人”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C.陈三立 )。

15.“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一位杰出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C.梁启超 )。

16.“人境庐主人”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B.黄遵宪 )。

17.“禺山世次郎”是近代一位小说家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D.黄小配 )。

18.“定庵”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A.龚自珍 )。

19.“复生”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字,这位作家是( A.谭嗣同 )。

20.“南山”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别号,这位作家是( D.张维屏 )。

21.“仙根”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的字,这位作家是( C.丘逢甲 )。

22.《苟才逼嫁儿媳》选自小说(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23.《逃婚》,选自小说(B.《断鸿零雁记》 )。

24.苏曼殊是近代一位著名作家,这位作家是什么地方人( A.广东 )。

三、多选题

1.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马君武的诗歌( C.《从军行》、E.《京都》)

2.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陈去病的诗歌( A.《哀旅顺》、B.《香港感怀》、E.《书愤》)

3.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梁启超的诗歌(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E.《书愤》)

4.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苏曼殊的诗歌( A.《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B.《本事诗》)

5.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丘逢甲的诗歌(A.《哀旅顺》、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

6.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宁调元的诗歌( A.《感怀》、C.《武昌狱中书感》)

7.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蒋智由的诗歌(B.《有感》、E.《卢骚》)

8.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龚自珍的诗歌(A.《西郊落花歌》、B.《己亥杂诗》、C.《夜坐》、

D.《漫感》、E.《咏史》)

9.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谭嗣同的诗歌( B.《香港感怀》、C.《今别离》、D.《日本杂事诗》)

10.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林则徐的诗歌( B.《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C.《塞外杂咏》、 E.《次韵答陈子茂徳培》 )

11.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不是秋瑾的诗歌( C.《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D.《自厦门

泛海登鼓浪屿有感》)

12.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柳亚子的诗歌( A.《论诗六绝句》、B.《题张苍水集》、C.《孤愤》、D.《吊鉴湖女侠》)

13.如下的作品中有哪些是黄遵宪的诗歌( A.《哀旅顺》、B.《今别离》、C.《香港感怀》、

D.《日本杂事诗》、E.《书愤》)

14.张维屏写下了反抗侵略者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张维屏的诗歌(A.《新雷》、D.《三元里》)

15.早期的康有为写下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下哪些是康有为的诗歌( C.

《出都留别诸公》、E.《秋登越王台》 )

四、问答题

1.你是怎样理解陈去病《中元节自黄浦出吴淞泛海》诗的思想内涵的。《中元节自黄埔出吴淞泛海》 舵楼高唱大江东, 万里苍茫一览空? 海上波涛回荡极, 眼前洲渚有无中? 云磨雨洗天如碧, 日炙风翻水泛红? 唯有胥涛若银练, 素车白马战秋风?

答案: 这首诗在写长江之景时寄寓了一种恢阔、昂扬情调,表现出雄心勃勃的革命气派。 这是诗人于1908年由上海乘船渡海赴汕头,到广东从事革命活动,描写沿途看到的海中壮观景色。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古人称鬼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民间一直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话说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莲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莲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目莲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释迦告诉他:“汝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倒悬之苦。”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脱离苦海。扯远了,诗中的“胥涛”典出:吴王欲杀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嘱咐儿子把他的头悬于吴门,把他的尸体投入钱塘江,以便他能乘潮来看吴国的灭亡;此处暗指清朝即将灭亡。

2.简析梁启超《太平洋遇雨》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太平洋遇雨》一雨纵横亘二洲,

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答案: 1.揭露了腐朽的晚清政府和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抒发了流亡海外的愤慨,洋溢着激越的爱国热情;现实的严酷并不能浇灭热血青年理想的火焰。起两句便用雄健的笔力描绘了太平洋风雨的壮阔,第三笔锋一转,虽然有着惊涛骇浪,却不能淘尽自己这样的仁人志士,第四更是用洋溢着乐观主义的笔调,为自己的被迫流亡壮行。

2、这是梁在1903年去美国旅行时在太平洋上所作。他把戊戌变法前后自己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比作风浪对自己的淘洗磨炼。用语虽出苏轼,但命意却大不相同。

3.你是怎样理解如下三首诗中“落花”意象的含义的?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墨感玉皇恩。”(《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西郊落花歌》)

答案: 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西郊落花歌》是诗人用灵魂来表现的一阕“落花”的赞歌。龚自珍运笔有如鬼斧神工,极尽夸饰渲染之能事,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缤纷而璀璨的画面,绚丽而斑斓的色彩,展示了诗人在不为世用、不为时重的挫折中,既失意苦闷而又不甘沉沦、不愿退伏的心路历程。他一反传统对落花的倾注深情、极致赞美,正是诗人对新的生命价值的追求、对个人感情的尊重的个性意识的流露。而这一切,又被艺术地、诗化地表现出来,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倔强精神。

4.简析谭嗣同《有感一章》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有感一章》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

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答案: 《有感一章》可以说是谭嗣同缘事感发,与万民同悲的一首小诗,在这一七绝中,充分地流露了谭嗣同热爱人民的博大胸怀,也充分地表现出中国万代爱国文人所特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此诗写于光绪二十二看(1896)春。而1895年春天,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整个中国都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民族危机。谭嗣同正是有感于这一悲惨的主权旁落、国土沦丧的事件,怀着悲愤填膺彷徨无助的心情和满腹爱国救民的忧伤,挥毫便写下了这首诗。 对于一位爱国爱民的青年志士而言,即使眼下面对的是和风万里的春天,心中亦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同样是在春天发生的国家人民所蒙受的耻辱。因而,谭嗣同在诗的首句便写道: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事物能够抵消得了春天里产生的愁绪。当然,诗中的“春愁”并不是人们想当然的那种封建文人雅士所滥用的风花雪月之愁情,亦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而强作愁的感时伤春的愁绪。而“春愁”在此处指的是诗人对国事的苦闷、忧虑。它所流露出来的是一种突破了个人情感受的忧国忧民之情,正因为诗人心中积蓄着太多太多无法排解的情绪,而如此深广的忧愤却处处受到腐朽落后的清政府的限制和压抑,故而,诗人在第二句中亦只能够向着苍天“一哭休”了。正如陈嵩岳先生所说的:“哭出了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追求真理的志向和与邪恶势力誓不两立的斗争精神。”从这两句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以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真挚地把郁积在诗人心中难以排解的忧思和悲愤渲泄出来。

5.你是怎样理解张维屏《新雷》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新雷》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答案: 这首诗作于道光四年(1824)春初,写春将到的喜悦。诗人以自然喻人事,在对新雷的期待和春天的欢呼中,透露出作者渴望社会新变的心情。小诗短短四句,寓理于情,清丽可喜,耐人寻味。 “造物”句:《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诗本此。造物,指天。 著:同“着”,助词。 诗人赞美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在这寂静之中,正蕴蓄着巨大的爆发力量,就等那一声震撼人心的春雷。春雷炸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春花盛开的新的世界!流露出诗人迎接新世界来临的喜悦心情。

6.分析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

东指即天涯。落花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 内涵: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思想感情:

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⒈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然前途坎坷不畅,也不忘报国情怀,后人也常用来比喻老一代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句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3.诗人如何写出辞官离京时的愁绪的?下笔一个“浩荡”, 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翻滚而来,又以“夕阳西斜”为背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

途穷的伤感。

4.为什么说“吟鞭东指”“即天涯”?答:因为在诗人看来,这次离京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出了城门,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前两句诗写出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

5.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三四两句运用比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落红”“护花”是

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6.诗人辞官离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是怎样的?

答:既有解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要不甘自弃,继续奋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7.你是怎样理解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诗的思想内涵的?《出都留别诸公》 天龙作骑万

灵从, 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 纵横宙合雾千重?眼中战国成争鹿, 海内人才孰卧龙?抚剑长号归去也, 千山风雨啸青锋?

答案: 这是康有为第一次上书为顽固派所阻出都抒怀之作。面对国势阽危、壮志受挫的现实,他没有自馁,而以天龙为骑,万灵为仪卫,独立高山之上,抚剑长号,千山风雨都以呼啸与他呼应。在雄浑的意象中,有一个自负可以呼唤风云、旋转乾坤的高大的诗人形象在。富有现实感,充满忧国伤时之情。

康有为的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重在抒发主观感受,而在抒情写怀中,高视阔步,气魄宏伟,感情奔放,艺术上又出以雄奇的想象,瑰丽的语言,磅礴的意象,有一种雄奇壮丽的美。所以梁启超说他的诗“元气淋漓,卓然称大家”(《清代学术概论》三十一),汪国垣也说其诗“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光宣诗坛点将录》),颇有屈原、龚自珍的影响。)

前四句诗人继承屈原忧国忧民、矢志报国的传统,抒发自己志趣高远、立志报国之情。“怀抱”句写自己追求理想,“纵横”句反衬现实世界却被“雾千重”包围。诗人“独立”飞来峰,理想远大,现实却仍黑暗,怎么办呢?在这国家危亡的时刻,四海之内谁是能够力挽狂澜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呢?“眼中战国成争鹿”,这是“雾千里”的注解,原来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华,“争鹿”中华。列强侵略,清政府腐败,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形成了“纵横宙合雾千重”的局面。

诗人用“眼中”,表示自己亲眼所见,切身感受。诗人呼唤人才,慷慨救世,也暗含自己要成为诸葛亮,奋起救国之意。自己抚剑长啸,回归故里,将在千山风雨中舞宝剑,聚人才,再图变法之路。

诗人从想象世界回到现实世界,又描写眼前情景。诗人写“归去”,实是述志向;“啸青锋”是虚写,志在表达将筹划变法的实意。

诗人创造了一个乘天龙、随众神、怀芳草、求美人的境界,似有神仙之意,实是追求屈原《离骚》之境,表达了屈原般的忧患意识,为全诗定了爱国救国的基调。面对“宙合雾千重”“战国成争鹿”的国家危亡局面,自己呼唤人才,长剑怒号,在“千山风雨”中寻求救国之道。诗人想象丰富.意境深远.感情强烈,表达了忧患意识和救国之情。

8.《逃婚》选自哪位作家的作品?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 《金田起义》节选自苏曼殊小说《断鸿零雁记》第18、19章。文中叙写三郎因雪梅的赠金儿顺利回到日本并找到母亲,一家团圆。母亲和姨母年岁都大了,希望三郎酒就留在身边,于是打算将表姐静子许配给三郎。三郎一往情深。三郎对静子既喜欢又感激。但三郎已削发,且与雪梅友婚约,有其难言之恫,于是不辞而别,又回到中国。此小说开和尚恋爱小说之先河,对后世影响颇大。情节紧凑,行文流畅,人物形象鲜明。

湖心泛月记篇九:语文八年级上人教版教案(合集)9

钱唐湖石记

白居易

钱唐湖一名上湖,周回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每一复时,可溉五十余顷,先须别选公勤军吏二人:一人立于田次,一人立于湖次,与本所由田户据顷亩,定日时,量尺寸,节限而放之。若岁旱,百姓请水,须令经州陈状刺史,自便押帖所由,即日与水。若待状入司,符下县,县帖乡,乡差所由,动经旬曰,虽得水,而旱田苗无所及也。

大抵此州春多雨,夏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即濒湖千余顷田无凶年矣。自钱唐至盐官界应溉夹官河田,须放湖入河,从河入田。准盐铁使旧法,又须先量河水浅深,待溉田毕,却还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数尺,水亦随加,即不啻足矣;脱或不足,即更决临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俗云:“决放湖水,不利钱唐县官。”县官多假他词以惑刺史。或云“鱼龙无所托”,或云“茭菱先其利”。且鱼龙与生民之命孰急,茭菱与稻粱之利孰多,断可知矣。又云“放湖即郭内六井无水”,亦妄也。且湖底高,井管低,湖中又有泉数十眼,湖耗则泉涌,虽尽竭湖水,而泉用有余。况前后放湖,终不至竭,而云“井无水”,谬矣。其郭中六井,李泌相公典郡日所作,甚利于人,与湖相通,中有阴窦,往往堙塞,亦宜数察而通理之,则虽大旱而井水常足。

湖中有无税田约十数顷,湖浅则田出,湖深则田没。田户多与所由计会,盗泄湖水以利私田。其石函南笕并诸小笕闼,非浇田时并须封闭筑塞,数令巡检,小有漏泄,罪责所由,即无盗泄之弊矣。又若霖雨三日已上,即往往堤决,须所由巡守预为之防。其笕之南旧有缺岸,若水暴涨,即于缺岸泄之。又不减,兼于石函南笕泄之,防堤溃也。

予在郡三年,仍岁逢旱,湖之利害,尽究其由。恐来者要知,故书于石;欲读者易晓,故不文其言。长庆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记。

西湖七月半

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擦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湖心泛月记

林纾

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先一日,阖城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门待之。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

月上吴山,雾霭溟,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微细,受风若咽,而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袷衫,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箫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责之袭东坡也。

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为之记。

教学建议

一、本文用1课时完成。可以用10分钟让学生自读和初步背诵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印象。用15分钟和学生一起探讨文章内容,重点在于理解,不要讲解得过于琐碎。用15分钟处理练习题,突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用5分钟强化背诵。

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这是一种基本的写作方法,可以写景,也可以写人,教师要结合课文中的描写“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把这种手法的特征讲清楚,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和“渲染”手法对比说明。

三、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对张岱的经历作简要介绍,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文中的淡淡哀愁,但不适宜讲得过深过细,点到为止即可。叙事与写景的关系也不宜讲得过深,讲清楚文中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衬就可以了。

四、课后第三题也可以作为预习内容,在讲课之前先作交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有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二、诗的小品小品的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张岱(1597—1689)继公安三袁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较高的“殿军”。他的代表作是小品集《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轻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这是历史投下的阴影,它反映了这位明末遗民作家的思想弱点,也赋予他的文风以特有的色彩。

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人们常说散文贵有诗意,这是很对的;如果拿诗来作比,我觉得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它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取饮一勺,当能知味;我们不妨择一短章──《湖心亭看雪》(见《陶庵梦忆》卷三),试作一点粗浅的品尝。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凌晨时分,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

30 诗四首

课文研讨

归园田居(其三)

一、整体把握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苗稀”,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是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说“但使愿无违”。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陶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在雕琢诗风弥漫文坛的魏晋时代显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钟嵘的《诗品》仅把陶诗列为“中品”。陶诗朴质的风貌实际上开启了隋唐诗风的先河。这首诗朴素如随口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形成陶诗的艺术特点。

使至塞上

一、整体把握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二、问题研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

湖心泛月记篇十:北师大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1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奔腾皓淼( ) 林木可数( ) 树林荫翳( ) 樯倾楫摧( ) ....

意zhì( )闲谈 粘天wò( )日 林hè( )尤美 横无际yá( )

2.解释加点的字。

1)朝晖夕阴 2)浊浪排空 ..

3)饮少辄醉 4)震撼城郭 .3.请按照作家所处的朝代重新排列作品:

A.《游岳阳楼记》 B.《岳阳楼记》 C.《登岳阳楼》 D.《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

4.写出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属予作文以记之。 古义: 今义: ..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 今义: .

5.

6. 1)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儿繁阴 ..

7.写出下列成语的出处。

1)前呼后应 2)心旷神怡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1)结合语境,解释词句。

太清:端居耻圣明:

(2)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景象。

B.“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却没有渡湖的船只。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9.按要求用原文默写。

(1)巴陵无限酒,。

(2) ,此其所以奇也。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对偶兼借代的诗句是。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双关意义的语句是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

(一)对比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乙】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0.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1)徒倚: (2)苍: (3)坼: (4)乾坤:

11.两首诗的体裁有什么不同?两首诗中的哪两句话又异曲同工之妙?

12.【乙】诗中写岳阳楼地处形势的句子是“帘旌不动夕阳迟”表明了 。

13.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括【甲】诗的主要内容。

14.【乙】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岳阳楼记》第2~5段,回答问题。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标一处)

(1)予观夫巴陵胜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6.请打开你的“积累库”,写出一个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诗句。

17.请依据你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海角: (2)薄暮冥冥——日薄西山: ..

(3)宠辱偕忘——白头偕老: (3)把酒临风——如临大敌: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用原文语句填空。

选文第四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的是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20.“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1.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请结合这两种不同追求谈谈你的认识。

22.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其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 湖心泛月记

 (清)林纾

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先一日,阖城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

④禁,留涌金门待之。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月上吴山,雾霭溟濛,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细微,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荫中。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

①②③

霞轩著白袷衫,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萧,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者?⑤宁能责之袭东坡也?

⑥ 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为之记。

【注释】①佞佛:迷信佛教。佞:媚,迷信。②阖城:全城。③三竺:指北高峰的上天竺寺、稽留峰的中天竺寺、飞来峰的下天竺寺,合称杭州天竺寺。④涌金门:杭州正西城门。⑤宁:难道。⑥趣:通“促”催促。

2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有司不能禁 (2)受风若咽 .. (3)霞轩著白袷衫 (4)咸止而听 ..

24.本文内容为湖心泛舟,为什么作者却题为“湖心泛月”?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5.“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者?宁能责之袭东坡也?”这一反问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经营人生

 佚名

爱因斯坦在20世纪50年代曾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信中诚邀他去以色列当总统。

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若能当上犹太国的总统,在一般人看来,自是荣幸之至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爱因斯坦竟然拒绝了。他说:“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才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近10万美元。不仅自己多年用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一屁股债。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本事,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了勇气,振作精神,重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建立了辉煌的业绩。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 ① 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人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 ② 在人生的坐标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艰难甚至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 ③ 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但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 ④ 选择职业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无需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重要的是,你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挥的职业,把自己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经营出有声有色的人生。(选自《智慧背囊》200年第1期)

2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证明中心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27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括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28.下面这句话是从文中摘出来的,现在让你把它还原,放到什么位置最妥当?( ) 弗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是这个意思。

A.① B.② C.③ D.④

29.为了使论据更加充分,作者想让你帮他搜集事实论据,请你在第三段在写出两个事实论据。(只需扣住论点,不必拓展)

(1) (2)30.整体感之全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请你谈谈该如何“经营人生”。

【链接材料】

材料一: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弱点,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是能产生一种弥补的心理,产生一种开发潜能、超越自我的强大动力。比如世界文化史上的三大怪才就是这方面的卓越典范:文学家是盲人,大音乐家贝多芬是双耳失聪,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哑巴。

生命如花。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朵花,尽管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一朵花。有的像艳花,有的像香花,有的像艳而香的花。艳花大多不香,香花大多不艳,艳而香的花大多有刺。只要艳者取其艳,容其不香;香者取其香,容其不艳;艳且香者取其香艳,容其有刺,每个人的生命都可能成为最灿烂最精彩最具特色的一朵花。(摘自光宇《生命如花》)

材料二

平时,我们常常把“爱好”和“兴趣”看成是成功的关键,其实不然。爱好和兴趣,常常使我们对某种事情特别有热情和干劲,但不幸的是,仅仅有这些,并不能保证我们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因为这里面还需要能力、经验和机遇,而最关键的是你的专长。哈伦德·山德士,原来想当律师,学过法律,又卖过保险、开过加油站,但均一事无成。一直到63岁时,他用105美元,创办了一个小小的炸鸡店,最终却一鸣惊人,如今的“肯德基”已风靡世界。“炸鸡”才是他的专长。 (摘自崔鹤同《成功的支点》)

三、综合学习及探究。

31.班级正组织以“尺幅诗文,,昭示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作为班级的一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段开场白。

(2)为板报组提供两条相关的名人名言。

(3)晓明在准备发言稿是遴选了如下名言警句,但有一条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选出来,并告诉他理由。

A.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作文构思及表达。

32.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而面对朝廷昏庸、国家动荡的时局,晚年的他只能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登楼》)来抒发个人感慨。

阅读上面文字,亦“由杜甫的人生历程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观点明确,论据充分;(2)选材富有时代气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2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