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姚合

| 翻译 |

【www.guakaob.com--翻译】

闲居姚合篇一
《闲居 姚合》

闲居姚合篇二
《姚合》

闲居姚合篇三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打烊(yàng) 给予(jǐ) 芝麻糊(hù) ...

B.卡壳(qiǎ) .

C.坊间(fāng) .混水摸鱼(hún) .处暑(chù) 入场券(quàn) 虚与委蛇(wēi) ...眩晕(yùn) 扎小辫(zā) 萎靡不振(mí) ...

D.棕榈(lǘ) 名媛(yuàn) 一场雨(chǎng) 一哄而散(hòng)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蛰伏 装帧 涸泽而渔 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帽檐 搏弈 渡过难关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熟稔 荣膺 要言不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松弛 坐镇 克尽职守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陈凯歌在主题产肃的历史片中,______赵本山、潘长江等喜剧演员出演片中角色,收到了理想的喜剧效果。

(2)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干扰中剥离出“演绎”的成分,去伪存真,_____真相, 呈现出万事万物的真实状态。

(3)李克强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对不敢抓、不敢管、尸位素餐的干部,_____坚决采取 措施,为官不为的典型要曝光。

A.启用 厘清 一概 B.启用 理清 一律

C.起用 理清 一概 D.起用 厘清 一律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放寒假了,他终于踏上了海南的土地。海水清澈,风平浪静;沙白如絮,清洁柔软。于是,他乐不思蜀,久假不归。 ....

B.有的揶揄是有伤害性的,如起绰号、叫诨名、说不三不四的话,这时候揶揄就会被当作是骚扰、....

欺凌、精神虐待。

C.一对豆蔻年华的姐弟,原本应该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却因为从小患上了一种奇怪的“软体病”而....

与学校无缘。

D.北京动物园科普馆推出以“羊村的故事”为主题的课堂活动,小游客和小动物近距离接触,洗耳..恭听在它们身上发生的小故事。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企业完成保健品注册通常需要2到4年,费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如果是新品,则需要花费五年时间和高达300万左右的资金投入。

B.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不动产登记条例的长期缺位,腐败官员得以藏匿大量房产,且被揭发的可能性很小。

C.在上海度过一个闪光的赛季后,迈克尔·比斯利找回了在NBA失却的自信。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是去或留的抉择。

D.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当我们患感冒时,求助于止痛药,不但会让我们传播更多病毒,治疗时间也会更长,反而无助于康复。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家园城市

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因为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而且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增加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家园城市不可缺少城市传统。城市传统以民间艺术、市井生活、传统建筑、民风民俗等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存在着,人们可以通过它们来读取城市“年轮”。这些传统,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发展中与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成为城市的文化标志。有一位意大利建筑师说:“传统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钢筋水泥又怎能安放拥有灵魂的人类?人们对没有传统的城市必然会产生游离、漂泊、寄居的感觉,而拥有传统的城市才能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才是美好的家园。

如何满足城市居民深层次的审美需求,也是家园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的。城市是从自然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把自然和城市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另外,城市的各种线条、块面、色彩,以及绘画、雕塑、园艺乃至城市整体的节奏韵律等,可以让城市本身成为一个巨大的审美对象。

家园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反思和探索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理想和追求,也是我们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6.下列对文章中心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营造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B.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雷同化的弊端十分突出。

C.家园城市的建设必须要考虑四大方面的问题。

D.家园城市是凸显精神家园追求的城市建设新概念。

7.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能体现“家园城市”内涵的一项是

A.新建小区附设幼儿园、小超市、健身广场,楼间绿地铺设鹅卵石小道,更有木质排椅供人休憩。

B.在城市文化广场旁边建设80层的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新地标的计划因破坏广场美感被否决。

C.建设“世界之窗”,微缩故宫、凯旋门、金字塔等世界知名文化景观,增加城市的历史感。

D.城市的南部山清水秀,进行保护性开发,成为人们假日休闲,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天然氧吧。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城市文化的缺失造成了城市的雷同,可城市的雷同又是文化缺失的表现。

B.家园城市必须能够提供充足的小尺度公共空间来减少城市疾病的发生。

C.合理的城市布局,要恰当处理建筑的虚实关系,为人们营造开阔的空间。

D.城市传统是城市的文化标志,是让居住者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必要条件。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

世祖诏举士,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

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

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

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晏不纳。及拜骠骑,集会子弟,谓思.

③远兄思微曰:“隆昌之末,阿戎劝吾自裁。若从其语,岂有今日?”思远遽应曰:“如阿戎所见,犹未

晚也。”及晏败,故得无他。

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

——《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四王思远传》

注:①友于:兄弟之爱。②祥日:丧祭名。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 除:授予官职 .

B.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

C.今一旦赞人如此事 .

D.卿可数诣王思远 . 案:查究 赞:赞同 诣:拜访 ①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B.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 .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C.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 .

不出,火且尽 .

D.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 .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体现王思远美德的一项是

①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 ②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

③竞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 ④暠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

⑤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 ⑥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素对王思远以礼相待,等到他被杀,其女被废为平民,王思远以衣食资助养活她。

B.沈昭略贪赃徇私,思远据实弹劾,高宗、王宴等人让他停止做此事,思远不从。

C.建武年间,王思远跟从兄长王晏一起做尚书令,因不愿同居要职,他上书辞让。

D王思远曾经劝说王晏,但王晏没有吸纳他的建议,且颇为得意,最终落得失败的结局。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10个小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3分)

(2)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3分)

(3)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4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1)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2)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3)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

(5)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

五、(12分)

16.请简要概括下面图画的主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庄子《逍遥游》) (杜牧《阿房宫赋》) (杜甫《蜀相》) (屈原《离骚》) (《论语·卫灵公》)

17.分别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意连贯。(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关雎鸠唱,窈窕淑女靓,

天尊不可问,时空无形象,

床前明月光,曾照我故乡,

庭院深几许,伊人在何方。

18.“任性”已经成为网络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词之一,请根据语境,解释它的具体含意。(4分)

(1)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2)政协发言人吕新华在回应反腐问题时表示,党和政府以及群众在反腐问题上态度是一致的,套用一个网络热词,就是“大家都很任性”,在这点上大家没有分歧。

六、(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幽 兰

雪小禅

幽兰两个字读出来,是有一种清香的。

有些文字,天生是带着植物的气息的。那么干净,那么透亮,脉络清晰。

人说空谷幽兰,那绝境处才是空谷。

低微,空无„„是八大山人水墨中的孤山与凋枝,是四僧笔下的静寺与孤僧,是那春天一回头

闲居姚合篇四
《2015年3月山东省12地市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部分》

2015年一模汇编诗歌

2015年济南市一模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1)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2)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简要赏析。(4分)

14.(1)听鹤唳,(1分);望秋山,(1分);赏绿萍,(1分);看青苔,(1分)。

(2)环境幽静:听鹤唳和望秋山,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满池的绿萍,斑斑点点的青苔,静态的景物,更是环境幽静的体现。(2分) 心境清静:没有徭役的烦扰,清闲;“料无车马客”没有人事官场往来,心里清净。环境清静是心灵清静的折射,对“静趣”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2分) 注:两个方面各2分,意思对即可。

2015年青岛市一模

1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和乐天《春词》 春游湖

唐·刘禹锡 宋·徐俯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①。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①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1)徐诗中的“蘸”字运用巧妙,请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都写了“春天”,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14. ①“蘸”是动词,拟人手法,写两岸的桃花碰水而盛开;写出桃花鲜艳饱满的形态,烘托出生机盎然的美好春天的景象。

评分标准:手法1分,解析1分,作用2分。

②刘诗写闺中女子的动作情态,抒写其在春日中的闲闷忧愁之情;徐诗则描写游人所见之景来表达对春天喜爱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15年淄博市一模

14.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沈钦圻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1)请赏析颔联“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4分)

第 1 页 共 6 页

(2)请分析诗人将梅称为“世外人”的原因。(4分)

14.(1)梅独自屹立在暮色苍茫的天地中,开辟出一片春天。(2分)运用拟人与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梅的生气勃勃,铁骨铮铮,梅不是附属于春天,而是春的主人。(2分)

(2)梅花傲霜开放、生机勃勃、空色相、不斗精神。(2分)诗人称梅为“世外人”,表明自己无意名利,与梅意气相投(2分)

2015年日照市3月模拟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 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 枯叶有声邻犬行。

①②壮日自期如孟博, 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 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诗的前两联是如何写诗人枕不成眠的?(4分)

(2)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4.(1)主要运用侧面描写(或从听觉的角度)(1分),通过写诗人听到漏报三更、鼠出犬行等声音(2分),从侧面描写出枕不成眠的情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1分)。(4分。意思对即可)

(2)通过叙写壮年想报国而无门,晚年欲长寿而不得,转而要纵情山水,(2分)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之意和愤激之情。(2分)(4分。意思对即可)

2015年济宁市一模

14.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8分)

杂诗八首(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⑴让作者“悲凄”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⑵请结合全诗,分析前六句的作用。(4分)

14.⑴①身边没有知己,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心中的感慨无人诉说。②时光流逝,一去不返,自己的远大志向无法实现。(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⑵前六句写太阳沦落西山,清冷的月亮升到空中,寒风吹入房内,枕席分外冰冷,渲染出一派凄凉、悲愁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有志难酬、孤独愁闷的情怀作了充分的铺垫。(4分。分号前后各2分,只答出“渲染凄凉的氛围”和“为下文抒情作铺垫”即可得满分)

2015年临沂市一模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第 2 页 共 6 页

秣陵①

屈大均②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③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注】①秣陵:今南京市,秦朝称为秣陵。②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③牛首,又名牛头山,在南京市南,双峰东西对峙,状如皇宫前两旁的阙楼,又称天阙。龙岗:指钟山。相传诸葛亮曾论南京的地形说:"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见《六朝事迹》)

(1)全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 从全诗结构看,尾联起什么作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14、(1)运用了对比、用典的手法。(2分)首联极写南京地势形胜.是得天独厚的帝王兴业之都;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凋残破败气象,物去人非,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一扬一抑, 形成强烈反差。(1分)诗歌用到了“乌衣巷”“《玉树后庭花》”等典故,抒写了人事凋零之感。(1分)(如答互文,“六朝”“万井”互文或借古讽今.得1分)

(2)①从全诗结构看,尾联是对前面六句的概括和升华,具有卒章显志的作用。(2分。如答“点明主旨”“深化中心”等得1分)

②抒发了对明朝灭亡的感慨以及明亡原因的思考。(2分)

2015年潍坊市一模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获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4分)

(1) “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 2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2分)

(2)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4分)

(2)①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②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③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015年潍坊市一模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获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4分)

第 3 页 共 6 页

(1) “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 2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2分)

(2)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4分)

(2)①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②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③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2015年烟台市一模

14、阅读下而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感怀

(明】沈宜修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1)上片词人写“烦恼”无端而生,实则有因,请简要分析。(4分)

(2)请赏析最后两句中“空自”和“依旧”的妙处。(4分)

14.(8分)⑴(4分)词人的烦恼因思念亲人所致。(2分)东风又至,时间飞逝,亲人远在天涯,相聚遥遥无期,只能期待梦中团聚;独守空房,寂寞难耐,脉脉思念之情却无人倾诉、无人知晓。(2分)

⑵(4分)“空自”既写出了捣衣时因无法寄送而产生的徒然无奈、心不在焉,也写出了词人因牵挂亲人而产生的散乱心绪;(2分)“依旧”既写出了芳草与往年一样萌生,也写出了庭院与往年一样冷清,更委婉地表现了思念之情依然长久、深重。(2分)

2015年德州市一模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宫 词

自居易

泪尽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茏坐到明。

宫词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1)这两首诗运用了什么共同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两首诗语言风格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4分)

14、(1)对比(反衬)。(1分)歌声传达的欢乐与先宠宫人的孤独形成对比,(1分)反衬出女主人公的枯寂哀怨和冷清无奈之情(2分)

(2)白诗语言浅近,(1分)全诗不事雕琢,“红颜未老恩先断”又直接点明宫人难以入眠的原因;(1分)顾诗委婉含蓄,(1分)用环境的清幽来曲折地表现出宫人的情感。(1分)

2015年泰安市一模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感遇(其三)

陈子昂

苍苍丁零①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②何摧兀③,暴骨无全躯。

第 4 页 共 6 页

黄沙漠南④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①丁零:是古代的少数民族,汉代臣属匈奴,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地,元魏时称铁勒或敕勒,唐时称回纥。 ②亭堠:戍边的城堡。③何摧兀:多么险峻。④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即今内蒙古一带。

(1)请简析这首唐诗五、六两句的作用。(4分)

(2)请赏析后两句“但见”与“谁怜”的妙处。(4分)

14、(1)五、六句描绘了一幅阴沉凄凉的景象:狂风卷起黄沙,漫天飞扬,夕阳西坠,惨淡无光(2分)渲染了古战场的悲凉气氛,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在塞外为国捐躯的士兵的无限感伤(2分)

(2)“但见” 与“ 谁怜”,所写内容一实一虚,对比鲜明,(2分)谴责了当政者既不吊慰死者又不抚恤生者的冷酷无情表达了对戍边将士及遗孤的同情,(2分)

2015年枣庄市一模

14.阅读下面这酋宋诗,完成以下问题。(8分j

渔沟怀家

晁补之

生涯身事任东西,药笥①书囊偶自费。

柳嫩桑柔鸦欲乳,雪清冰动麦初齐。

沙头晚日樯竿直,淮上春风雁鹜低。

归去未应芳物老,桃花如锦遍松溪。

【注】①药笥:盛药物用的方形竹器。

(1)首尾两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4分)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中间两联。(4)

14.(1)(4分)首联写作者为官东西飘零,药箱书囊偶然自带,点明离家外任的飘零之情;(2分)尾联想象家乡桃花如锦的美景,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作者思乡怀家之情。(2分)

②(4分)颔联描绘了初春时柳叶嫩绿、桑枝柔软,乳鸦待哺、冰雪融化,返青的麦苗长势齐整的景象,呈现出初春的盎然生机。(2分)颈联描写河流,江船,桅杆静立,大雁、野鸭低飞,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宁静安详,美景如画。(2分)

2015年枣庄市一模

14.阅读下面这酋宋诗,完成以下问题。(8分)

渔沟怀家

晁补之

生涯身事任东西,药笥①书囊偶自费。

柳嫩桑柔鸦欲乳,雪清冰动麦初齐。

沙头晚日樯竿直,淮上春风雁鹜低。

归去未应芳物老,桃花如锦遍松溪。

【注】①药笥:盛药物用的方形竹器。

(1)首尾两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4分)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中间两联。(4)

14.(1)(4分)首联写作者为官东西飘零,药箱书囊偶然自带,点明离家

第 5 页 共 6 页

闲居姚合篇五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1讲评》

闲居姚合篇六
《专项突破完美提分每天一练(七)及答案》

专项突破完美提分每天一练(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敢问路在何方》已经成为《西游记》的标志性音乐,旋律高亢苍凉,意境恢宏深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取经路上的艰难和师徒四人百折不回的风貌。 ....

B.景区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山下绿草如菌,整个山景层次分明,大块的色....

彩加上一天之中可以看到雨、雪、雾、岚的奇景,让此处成为知名的景观。

C.为保证学科领域不同凡响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学院以项目培训....

人才,通过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为大家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锻炼平台。

D.俄塔社北京分社社长安德烈·基里洛夫给李克强总理写信,为了不耽误总理的宝贵时间,他特地用中文写信,并且尽量将信件写得短小精悍。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搞清楚工人和企业主这些微观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和匹配的行为,对于了解失业率的决定因素,解释工资的形成机制,制定降低失业率的政策都十分重要。

B.谁都知道,民主与法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经济攻坚之后,现在确实已经到向新目标攻坚的时候了。

C.开征房产税,提高房产持有的成本,现阶段更是可以起到打击投机、打击囤积居奇作用,把市场上种种非真实需求的泡沫挤掉,从而对平抑房价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D.在部分舆论看来,本属于全民娱乐、全民福利的春晚,用广告践踏公众眼球给公众添堵,使春晚这台公共节目丧失了“公共性”,挑战的是国家电视台的职业操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 。 , 。 , 。 。祭月之举扩展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

①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

②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

③月亮崇拜古已有之——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

④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

⑤内心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

⑥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

A.③①⑤②⑥④ B.⑥④①⑤③②

C.③⑤⑥①②④ D.⑥③⑤④①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

闲 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 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 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 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①, 依止古先生?

【注】 禅观:即禅理、禅道。

4.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5.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6.某校“创意廊”准备展出一组创意作品,请为下边的作品配上恰当的文字。

要求:突出作品的创意,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10字。(4分)

创意油灯

7.作文审题训练

一位老人临终前将自己珍存多年的一件礼物送给了他的侄子,那是一个棒球,上面有波士顿棒球队全体队员的签名。年轻人将棒球视若珍宝。后来,他4岁的儿子很想玩这个棒球,却被他生气地制止了。他严肃地告诉孩子说:“我们不能碰这个棒球!永远不能碰!”孩子非常困惑:“为什么不能碰这个棒球呢?”他自然不可能对一个4岁的孩子讲解关于这个棒球的来历,只是说:“你看,这个棒球上面有签名呢!我们不可以拿上面签了名的棒球来玩。”几周之后,他儿子兴奋地问他:“爸爸,我们是不是可以玩棒球了?”爸爸想要重复他讲过多遍的话语,不想,孩子居然说:“我们现在可以玩了,我已经把上面的签名全都擦掉了!”

立意:

专项突破完美提分每天一练(七)答案

1.C(C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使用对象错误。A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B绿草如茵:草绿油油的,像绿毯一样柔软,像铺在地上的被褥,形容草十分茂盛。D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强干;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短而有力)

2. A(B成分残缺,“民主与法治”前面少动词;C对……起到效果搭配不当;D“春晚……用……使春晚”句式杂糅。)

3.答案:D 解析:⑥先介绍“月”的含义,③⑤承接说“月亮崇拜”,自然引出④①祭月仪式与习俗,之后②说帝王祭月,承接原文末句“民间祭月”。

4. 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仍是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清净。(3分)

5. 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2分)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2分)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2分)

6.(1)古今融合一盏灯,互倾互照两情真。(2)油灯,在“电灯”上点燃;传统,在现代中坚守;你与我,彼此倾诉相互照耀,和谐美好满人间。

7.(1)从成人的角度。棒球身上值钱的签名其实是一种负累,可以从“懂得越多,负累越重”的角度进行立意。(2)从小孩的角度。孩子将这些值钱的名字视若仇敌,在他看来,正是这些可恶的名字在妨碍着他滚动、投掷这个棒球,于是,他毅然将那些多余的东西涂掉了。可以从“童心无忌”“按照自己心灵的指引做事“等角度进行立意。(立意角度仅供参考,如有其他合理的立意也可)

闲居姚合篇七
《辽宁省锦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语文》

【2014锦州市一模】辽宁省锦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有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述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要打倒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

(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下列表述的内容,对“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使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因为这个青年不可能也有过那样痛苦的遭遇。

C.“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几乎没多少影响。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孔子思想的影响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但西汉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于是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

C.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并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是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耀7 题。

答秦太虚书

苏轼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窥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太虚未免求禄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贼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 喻:开导

B.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 度:估量

C.吾事岂不既济矣乎 济:成功

D.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 惟:希望

5.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苏轼达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的一项是(3 分)

①吾侪渐衰,不可复作少年调度 ②自非废放,安得就此

③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④至时别作经画

⑤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 ⑥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

A.①⑤⑥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苏轼谪居黄州后写给秦太虚的一封回信,信中真切记述了自己这段时期内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给人以亲切之感。

B.苏轼向道观借了三间房,准备到那里闭门静修四十九天,用道书方士所说的方法静心养生,并让秦太虚也注意修炼身性,关心备至。

C.苏轼十分赏识秦太虚的才华,劝导他努力去写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感情极深厚。

D.在黄州时,苏轼虽然经济拮据,生活俭朴,但他并不显得消沉,而是随遇而安,他时常寄情山水,交友游乐,充满生活情趣。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耀9 题。

闲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淤,依止古先生?

【注】禅观:即禅理、禅道。

8.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援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9块金币

刘志刚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香肠;我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遮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我为什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这样回答问题的皮克总是快乐得像个天使。

可是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突然丢失了。

那是因为,在一天下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金币,准确地说是99块金币。其实,拾到金币的那个晚上,皮克是最最快乐的了。“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块金币! 这够我吃一辈子啊!99块,哈!我得再数数。”皮克怕这是一个梦,皮克不敢睡觉。直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

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没有走出破庙,他要把这99块金币藏好,这真的需要一番功夫。“这钱不能花,我得攒着。我要是拥有100块金币就好了。我要拥有100块金币!”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现在开始有了理想。他还需要一块金币,这对一个叫花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

半响午,皮克才出去讨饭,不!他开始讨钱,一分一分的。中午他很饿,他只讨到一点儿剩饭。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

“还差91分。”晚上他反复地数着他的金币,他开始忘记了饥饿。

一连几天,皮克都是这样度过的。这样过日子的皮克就再也没有吃饱过,同时也再也没有快乐过。

讨钱越来越难了。难的原因是别人愿给剩饭而不愿给钱,还因为皮克用来讨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当然也因为他不快乐了,别人也不愿再施舍给他。

“皮克,你为什么不快乐了?”

“咱是叫花子,快乐个啥!”

“你原先可不这样。”

“„„”

皮克越来越忧郁,越来越苦闷,也越来越瘦了。终于有一天皮克病倒了。这一病,皮克就几天也没有起来。这几天里皮克就想着一件事:还差16分就100块金币。

“皮克,你难道没有收到我给你的金币?你为什么不看医生?”突然,一个富商到破庙里对生命垂危的皮克这样说。

“什么?”皮克惊问。

“皮克,你的快乐,是你的快乐救过我。三年前,我在一次买卖中赔尽了家产,正准备自杀,我见到了快乐的你,我明白了身无分文的人也能快乐地生活。后来,我就东山再起了,赚了很多钱。那一次,我带着99 块金币出来游玩,见到你,就把钱丢到了你走的路上。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做叫花子呢?为什么不快乐呢?生了病为什么不拿钱去看医生呢?”

“我想拥有100块金币。还差16分,就差16分。”

富商从腰里取出一块金币给他。皮克接过钱,把钱装进袋子里,然后又全部倒出来,很细心地数,他终于有了100块金币。

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

这时一个游僧路过这里,见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问明了情况,便开始为他诊治。 “什么?你又给了他一块金币?”

“是的!”

“这下完了!”

“怎么了?”

“因为他有了99块金币的时候,就会希望有100块金币。这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贪欲,贪欲赶走他的快乐。你要救他,你得向他索回那99块金币,这样他或许有救。现在,你反倒满足他的欲望,重病的他就失去了支撑下去的动力了。你开始时给他99块金币,你使世界上少了一个天使;你又给他一块金币,这就使世界上少了一个生命。”

富商试了试皮克的鼻子,皮克果然什么时候都不会快乐了。

贪婪一旦被诱发出来,那么在它支配下的人就会永远的失去快乐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24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首段文字两句均以“皮克”作为主语,意在通过重复强调他的快乐,句意递进;“地球上最快乐的”点明他的快乐无与伦比,“叫花子”则又点名他的特殊身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皮克“怕这是一个梦”而“不敢睡觉”,是因为金钱来得太突然,他太过于兴奋,也怕睡觉时金币会不翼而飞,他需要“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

C.小说文字轻快,口语较多,注重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还差91分”“还差16分,就差16分”间接写出了一个叫花子乞讨生活的不易。皮克的自言自语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描写。

D.小说擅长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在对话中展开故事情节。小说还通过人物前后境况、个人与他人的对比与衬托,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E.小说中富商的出现丰富了小说内容,他的两次“好心”是造成皮克悲剧的直接原因,小说正是通过这一点揭露“金钱是万恶之源”这一主题的。

(2)小说多次多处出现“为什么不快乐”,分别说明这样写的作用。(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皮克除了贪婪,还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说明。(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小说中的游僧角色纯粹是多余的,小说也应该在“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之后结束,你是否赞成?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

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

1950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

李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逃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一些活动不能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

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观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

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

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

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

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

“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

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来,1988 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

闲居姚合篇八
《高一语文 试题》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第I卷(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寒暄 渲染 喧哗 煊赫一时

B、惬意 脸颊 要挟 汗流浃背

C、教诲 荟萃 悔恨 脍炙人口

D、狙击 沮丧 龃龉 含英咀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详实 孱头 声名狼藉 老羞成怒

B、援例 杀青 得鱼望筌 鸦鹊无声

C、亵渎 扎记 发号施令 矫揉造作

D、审慎 窠巢 闲情益致 残羹冷灸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下野(执政的人被迫下台。)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洗礼(基督教的仪式,表示洗去罪恶。也比喻接受锻炼和考验。)

生吞活剥(很残忍地吃活物而不能消化。)

B、甘霖(久旱之后下的雨。) 耳食(听到不加审察就信以为真的传闻。)

付梓(刊印稿件。)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C、杀青(去掉竹简上的青皮。) 天伦之乐(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阅历 (亲身见闻或做过;也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见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D、发迹(发现了足迹。) 屈尊下顾(降低身份来观察民情。)

失足(不小心跌倒;也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 畏葸不前(害怕而不敢前进。)

4、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文章家在描写这里的风景时往往显得语竭词穷。只好说“无法以言语形容”之类的话作为______。

②在还没有弄清这次事故的真正原因的情况下,他们就______地作出这样的结论,这对那么多辛勤工作的同志是不公平的。

③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______的事实。

④我们可以______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 分别创造出来的。

A、遁词 轻易 质疑 推想 B、托词 轻率 质疑 联想

C、托词 轻易 置疑 联想 D、遁词 轻率 置疑 推想

5、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要来大别山老区慰问演出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老区的山山水水。

B、这两天冷空气南下,气温骤然下降,昨天还是暖冬的景象,今晨已是满城风雨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C、张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好为人师,甘作人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

D、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攻败垂成在此一举。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几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现在也许连小学生都很熟悉了。

B、和传统书法艺术不同,现代收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C、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之多。

D、由于采取了科技兴农的措施,农业发展较快,我国已改变了长期以来粮食不能自给的局面。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10题。

极光的来龙去脉

长期以来,极光的成因机理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区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总之,众说纷纭,无一定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和火箭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极光的物理性描述。

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产生极光,这已被实际观察的事实所证明。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胶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7.关于极光成因机理的解释符合“物理性描述”的一项是( )

A.极地冰雪夜晚将白天吸收的阳光释放出来。 B.地球外面燃烧的大火。

C.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 D.太阳西沉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

8.对极光形成的科学原因,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受进入地磁极区高空大气层电子的刺激而发光。

B.太阳喷发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被磁场汇聚成束而从极区大气层显现出来。

C.木星、水星、也会产生极光,是因为在它们的周围也存在大气、磁场和高速带电粒子流。

D.由太阳风粒子形成的电子束,受到分布在地球南北两极电磁铁的作用而发光。

9.下面给极光所下的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

A.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B.极光是由极光卵派生出来的一种时明时暗、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

C.极光是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经过磁层汇聚成的,聚焦到极区大气层发射出来的一种神奇的光。

D.极光是光学现象和无线电现象在极区大气层中的反映。

10.第3段中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资料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解释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初,隐太子①引为洗马。(魏)徵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左右有毁徵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彦博曰:“徵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而被飞谤,是宜责也。”帝谓彦博行让徵。徵见帝,谢曰:“臣闻君臣同心,是谓一体,岂有置至公,事形迹?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帝矍然,曰:“吾悟之矣!” 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徵、王珪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蒐所以事尧、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徵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帝尝问群臣:“徵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徵可比。”帝曰“徵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时上封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欲加谯黜③,徵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④,其谤木之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帝悦,皆劳遣之。

十七年,疾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及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节选自《新唐书•魏徵传》)

[注释] ①隐太子:李建成,李世民之兄,初为太子,“玄武门之变”时为李世民所杀,后谥隐。②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③谯黜:责备、废除。④封事:古代臣子上书奏事,为防泄密,用袋封缄。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太子蚤从徵言 蚤( ) ②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 访( )

③帝谓彦博行让徵 让( ) ④当恣其所陈 恣( )

⑤帝悦,皆劳遣之 劳( ) ⑥药膳赐遗无算 遗( )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剀切:切中事理。

B、徵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 形迹:指人的仪容礼貌。

C、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批逆鳞:比喻臣下敢于直谏帝王。

D、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终日:临终之时。

1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益亲,或引至卧内 ②时上封者众,或不切事

③徵亦自以不世遇 ④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14、从句意关系来看,对下面四句话的句意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子蚤从言,不死今日之祸。 ②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③尔无面从,退有后言。 ④徵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面是关于这段文字内容的解说,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徵早年做太子的洗马,曾私下里劝太子提防秦王李世民。太子失败后,秦王赏识魏徵的忠直,并没有责备他。

B、有人诋毁魏徵结党营私、袒护亲戚,太宗派人捉拿审讯魏徵,但结果纯属诬陷。太宗为之十分后悔。

C、太宗曾对上封者甚众的情况非常反感,但魏徵认为封事好比古代的立谤木,人君应当有则改之,闻之以戒,这对朝廷不无裨益。

D、魏徵病重期间,太宗派中郎将住在魏府,以便及时通报病情。魏徵去世后,太宗十分悲伤,对群臣说自己失掉了一面可以“明得失”的镜子。

第 II卷(共105分)

四、(15分)

16、将文言文中的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尔阋吾兄弟,奈何?

②帝曰“徵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闲居 姚合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村无人药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够反映诗歌主题的词。你认为划线句中哪两个词是这首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

(1)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3)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 ,俯察品类之盛。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①江水是菊黄色的,那江水里流动的莫不真是晋朝的菊花?

②已经不是菊花季节,陶公祠院中那两厢曾经盛开的菊花都已败萎了,只偶尔还露出残的黄

色。祠在江边,就在这段被称为菊江的长江边。这地方真是个与菊有缘,有“菊江”、“菊邑”、还有个乡叫“黄菊乡”。我依然走在菊花的意韵之中,初冬那菊黄色的阳光和身边那座被菊黄色历史装祯的古建筑,以及存在于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品格,和风中飘荡的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都让我陶然如醉。

③陶渊明,曾在这里种菊,种出了一大片他认为应该存传后世的文人们的自珍和清高之气。我知道他其实很想做官,少时就有猛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而且,他也做官,只是受不了官场那种腐气,那般骄奢淫逸。他的腰椎骨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他就把大印挂在彭泽县的大堂上,然后走出来,走到风和阳光之中,走到那片贫寒却诚实的土地之上。他耕种的姿势或许可笑,腰弓着,整个上身几乎与土地平行。人们并不知道,他是在一边耕种,一边在泥土中寻他的诗句。

④陶公祠中有一尊陶公像,高丈余,乌石所镌,给人一股子凛凛不可侵犯的傲然。真正的陶渊明当然不会是这个样子,他后来穷得没饭吃,没酒喝,甚至乞讨过,那样子一准佝偻,哪能有如此的威风?但我却懂得塑者的匠心:他并不只是雕塑东晋的那个人,而是塑他冷傲的气质。仰望陶公塑像,几分崇敬,几缕亲近。他似乎有话要说,却是欲说还休。一千六百年了,他要说的话,都变成了大朵大朵的黄菊花了吧!

⑤在史书上,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官场腐败,社会奢靡,石崇、王恺斗富,让侈浊之风登峰造极。陶公就只好种些菊花,很想让菊花的清气影响一下他厌恶之极的世风,然而菊花太小,那一星半点清菊之气又怎能荡涤一个奢腐王朝的浊臭呢?出乎陶公意料的是那菊花的清气后来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

⑥苏东坡曰:“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如曰„暧暧远人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东坡大抵是闻过陶渊明的菊花味的,不仅闻过,而且深深地闻过,他在《水龙吟》中言道:“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常在。”陶公或真未死,若真未死,当在菊花之间,以一种清傲之气面对滔滔菊江和无期无尽的岁月。 ⑦祠不大,却修葺得很好,在江边一块高地上。祠后有塔,曰“秀峰塔”,另有一塔在不远处,叫“天然塔”,被称为“江流双塔”。祠与塔构成了一种沉重而冷肃的气氛,在江边,在永远盛开的菊花之中。

⑧陶公安在?问菊,菊却隐去了笑容,独向寒风。

19.第②段作者说“走在菊花的意韵之中”,这“菊花的意韵”表现在哪些地方呢?(4 分)

20.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分)

①在泥土中寻他的诗句。

②一千六百年了,他要说的话,都变成了大朵大朵的黄菊花了吧!

21.第⑤段说陶渊明的菊花清气“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从文中可以看出,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字数均不要超过15个)

① 。

② 。

22.第②段说“盛开的菊花都已败萎了”,但第⑦段又说祠和塔“在永远盛开的菊花之中”, 这样说是否有矛盾之处?请结合文章的构思与旨意来加以阐述。(4分)

六、(12分)

23、参照下面这段话开头提供的修辞方式,用同样的手法改写画线的句子,使之前后协调一致。(3分) 寓言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它更喜欢到儿童那里去作客。常常在小说、诗歌、童

闲居姚合篇九
《高一语文测试卷》

高一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一

第I卷(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寒暄 渲染 喧哗 煊赫一时

B、惬意 脸颊 要挟 汗流浃背

C、教诲 荟萃 悔恨 脍炙人口

D、狙击 沮丧 龃龉 含英咀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详实 孱头 声名狼藉 老羞成怒

B、援例 杀青 得鱼望筌 鸦鹊无声

C、亵渎 扎记 发号施令 矫揉造作

D、审慎 窠巢 闲情益致 残羹冷灸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下野(执政的人被迫下台。)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洗礼(基督教的仪式,表示洗去罪恶。也比喻接受锻炼和考验。)

生吞活剥(很残忍地吃活物而不能消化。)

B、甘霖(久旱之后下的雨。) 耳食(听到不加审察就信以为真的传闻。)

付梓(刊印稿件。)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C、杀青(去掉竹简上的青皮。) 天伦之乐(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阅历 (亲身见闻或做过;也指由经历得来的知识。)

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见到一点动静就特别害怕的人。)

D、发迹(发现了足迹。) 屈尊下顾(降低身份来观察民情。)

失足(不小心跌倒;也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 畏葸不前(害怕而不敢前进。)

4、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许多文章家在描写这里的风景时往往显得语竭词穷。只好说‚无法以言语形容‛之类的话作为______。

②在还没有弄清这次事故的真正原因的情况下,他们就______地作出这样的结论,这对那么多辛勤工作的同志是不公平的。

③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______的事实。

④我们可以______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

分别创造出来的。

A、遁词 轻易 质疑 推想 B、托词 轻率 质疑 联想

C、托词 轻易 臵疑 联想 D、遁词 轻率 臵疑 推想

5、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要来大别山老区慰问演出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老区的山山水水。

B、这两天冷空气南下,气温骤然下降,昨天还是暖冬的景象,今晨已是满城风雨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C、张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好为人师,甘作人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英才。

D、新产品的试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大家要做好充分准备,攻败垂成在此一举。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几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现在也许连小学生都很熟悉了。

B、和传统书法艺术不同,现代收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C、半个世纪以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20多个省,800多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和文物达2000余项之多。

D、由于采取了科技兴农的措施,农业发展较快,我国已改变了长期以来粮食不能自给的局面。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10题。

极光的来龙去脉

长期以来,极光的成因机理未能得到满意的解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区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总之,众说纷纭,无一定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和火箭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

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极光的物理性描述。

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产生极光,这已被实际观察的事实所证明。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胶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机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层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7.关于极光成因机理的解释符合‚物理性描述‛的一项是( )

A.极地冰雪夜晚将白天吸收的阳光释放出来。 B.地球外面燃烧的大火。

C.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 D.太阳西沉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

8.对极光形成的科学原因,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受进入地磁极区高空大气层电子的刺激而发光。 B.太阳喷发的高速带电粒子流被磁场汇聚成束而从极区大气层显现出来。

C.木星、水星、也会产生极光,是因为在它们的周围也存在大气、磁场和高速带电粒子流。

D.由太阳风粒子形成的电子束,受到分布在地球南北两极电磁铁的作用而发光。

9.下面给极光所下的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

A.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B.极光是由极光卵派生出来的一种时明时暗、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 C.极光是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经过磁层汇聚成的,聚焦到极区大气层发射出来的一种神奇的光。

D.极光是光学现象和无线电现象在极区大气层中的反映。

10.第3段中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资料 B.打比方 C.列数字 D.作解释

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初,隐太子①引为洗马。(魏)徵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徵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日益亲,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由是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左右有毁徵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彦博曰:‚徵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而被飞谤,是宜责也。‛帝谓彦博行让徵。徵见帝,谢曰:‚臣闻君臣同心,是谓一体,岂有臵至公,事形迹?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帝矍然,曰:‚吾悟之矣!‛

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徵、王珪事隐太子、巢刺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徵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徵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徵曰:‚昔舜戒群臣:‘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若面从可,方别陈论,此乃后言,非稷、蒐所以事尧、舜也。‛帝大笑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徵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帝尝问群臣:‚徵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徵可比。‛帝曰‚徵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时上封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欲加谯黜③,徵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④,其谤木之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帝悦,皆劳遣之。

十七年,疾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及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节选自《新唐书•魏徵传》)

[注释] ①隐太子:李建成,李世民之兄,初为太子,‚玄武门之变‛时为李世民所杀,后谥隐。②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③谯黜:责备、废除。④封事:古代臣子上书奏事,为防泄密,用袋封缄。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

①太子蚤从徵言 蚤( ) ②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 访( )

③帝谓彦博行让徵 让( ) ④当恣其所陈 恣( )

⑤帝悦,皆劳遣之 劳( ) ⑥药膳赐遗无算 遗( )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剀切:切中事理。

B、徵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 形迹:指人的仪容礼貌。

C、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批逆鳞:比喻臣下敢于直谏帝王。

D、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终日:临终之时。

1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益亲,或引至卧内 ②时上封者众,或不切事

③徵亦自以不世遇 ④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14、从句意关系来看,对下面四句话的句意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子蚤从言,不死今日之祸。 ②若上下共由兹路,邦之兴丧未可知也。③尔无面从,退有后言。 ④徵为人臣,不能著形迹,远嫌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面是关于这段文字内容的解说,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徵早年做太子的洗马,曾私下里劝太子提防秦王李世民。太子失败后,秦王赏识魏徵的忠直,并没有责备他。

B、有人诋毁魏徵结党营私、袒护亲戚,太宗派人捉拿审讯魏徵,但结果纯属诬陷。太宗为之十分后悔。

C、太宗曾对上封者甚众的情况非常反感,但魏徵认为封事好比古代的立谤木,人君应当有则改之,闻之以戒,这对朝廷不无裨益。

D、魏徵病重期间,太宗派中郎将住在魏府,以便及时通报病情。魏徵去世后,太宗十分悲伤,对群臣说自己失掉了一面可以‚明得失‛的镜子。

第 II 卷(共105分)

四、(15分)

16、将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尔阋吾兄弟,奈何?

②帝曰‚徵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闲居 姚合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村无人药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够反映诗歌主题的词。你认为划线句中哪两个词是这首诗的‚诗眼‛?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

(1)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3)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 ,俯察品类之盛。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①江水是菊黄色的,那江水里流动的莫不真是晋朝的菊花?

②已经不是菊花季节,陶公祠院中那两厢曾经盛开的菊花都已败萎了,只偶尔还露出残的黄色。祠在江边,就在这段被称为菊江的长江边。这地方真是个与菊有缘,有‚菊江‛、‚菊邑‛、还有个乡叫‚黄菊乡‛。我依然走在菊花的意韵之中,初冬那菊黄色的阳光和身边那座被菊黄色历史装祯的古建筑,以及存在于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品格,和风中飘荡的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都让我陶然如醉。

③陶渊明,曾在这里种菊,种出了一大片他认为应该存传后世的文人们的自珍和清高之气。我知道他其实很想做官,少时就有猛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而且,他也做官,只是受不了官场那种腐气,那般骄奢淫逸。他的腰椎骨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他就把大印挂在彭泽县的大堂上,然后走出来,走到风和阳光之中,走到那片贫寒却诚实的土地之上。他耕种的姿势或许可笑,腰弓着,整个上身几乎与土地平行。人们并不知道,他是在一边耕种,一边在泥土中寻他的诗句。

④陶公祠中有一尊陶公像,高丈余,乌石所镌,给人一股子凛凛不可侵犯的傲然。真正的陶渊明当然不会是这个样子,他后来穷得没饭吃,没酒喝,甚至乞讨过,那样子一准佝偻,哪能有如此的威风?但我却懂得塑者的匠心:他并不只是雕塑东晋的那个人,而是塑他冷傲的气质。仰望陶公塑像,几分崇敬,几缕亲近。他似乎有话要说,却是欲说还休。一千六百年了,他要说的话,都变成了大朵大朵的黄菊花了吧!

⑤在史书上,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官场腐败,社会奢靡,石崇、王恺斗富,让侈浊之风登峰造极。陶公就只好种些菊花,很想让菊花的清气影响一下他厌恶之极的世风,然而菊花太小,那一星半点清菊之气又怎能荡涤一个奢腐王朝的浊臭呢?出乎陶公意料的是那菊花的清气后来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

⑥苏东坡曰:‚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如曰‘暧暧远人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东坡大抵是闻过陶渊明的菊花味的,不仅闻过,而且深深地闻过,他在《水龙吟》中言道:‚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常在。‛陶公或真未死,若真未死,当在菊花之间,以一种清傲之气面对滔滔菊江和无期无尽的岁月。

⑦祠不大,却修葺得很好,在江边一块高地上。祠后有塔,曰‚秀峰塔‛,另有一塔在不远处,叫‚天然塔‛,被称为‚江流双塔‛。祠与塔构成了一种沉重而冷肃的气氛,在江边,在永远盛开的菊花之中。

⑧陶公安在?问菊,菊却隐去了笑容,独向寒风。

19.第②段作者说‚走在菊花的意韵之中‛,这‚菊花的意韵‛表现在哪些地方呢?(4 分) 20.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分)

①在泥土中寻他的诗句。

②一千六百年了,他要说的话,都变成了大朵大朵的黄菊花了吧!

21.第⑤段说陶渊明的菊花清气‚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从文中可以看出,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字数均不要超过15个)

① 。

② 。

22.第②段说‚盛开的菊花都已败萎了‛,但第⑦段又说祠和塔‚在永远盛开的菊花之中‛,

这样说是否有矛盾之处?请结合文章的构思与旨意来加以阐述。(4分)

六、(12分)

23、参照下面这段话开头提供的修辞方式,用同样的手法改写画线的句子,使之前后协调一致。(3分)

寓言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它更喜欢到儿童那里去作客。常常在小说、诗歌、童话都登完之后,才登在空出的不显眼的位臵。

改为: 。

24、下面一句话中,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删去的。请将可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横线上。(4分)

由于 人体 脂肪 的 密度 远 小于 人体 肌肉蛋白质和水 的密度,所以减掉一公斤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肪 后 所减去的 体积 远大于由脱水而减少的体积。

⑦ ⑧

可以删去的是 。

2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2)两题。(5分)

著名学者专家们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人员提出的关于在某河段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1)著名学者专家们认为在某河段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是可行,还是不可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短句,原意不能改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曲线是美的,而美的东西往往由曲线构成。曲线的美在于自然。

雄伟的山峦是曲线,滔滔大江是曲线,皎洁的明月是曲线……

人类的历史是曲线。

人生的道路也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它上面,既留有得意者的欢欣,也淌过失败者的泪水;既有顺利时的喜悦,又有受挫时的苦恼。正因为如此,人生的曲线使得生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的确如此,曲线在生活中举目皆是,它蕴含着形态美和哲理美。

请以‚曲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要与话题有关。

(2)文体不限。

(3)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闲居姚合篇十
《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

全国卷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②①②③①

三、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四、 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五、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六、 闲 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 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 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 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①, 依止古先生?

【注】禅观:即禅理、禅道。

8.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6分)

七、 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

刘辰翁①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北海窖群中。

年光老去才情在,唯有华风②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词人,入元后不仕,词近稼轩。②华风:绚丽的风格。

8. “犹胜阴山北海窖群中”引用了哪个著名的典故?请简要说明其作用。(5分)

9.下阕“不曾愁”与“泪偷流”矛盾吗?为什么?试作简要分析。(6分)

八、 长安秋望 赵嘏

①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②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云物:云雾。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8.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意境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写景的妙处。(6分)

9.请结合“篱菊”“渚莲”“鲈鱼”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一、

8、答: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2)“别路”的意思是戎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3)

9、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的“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戎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彩旗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3)这首诗表现了戎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3)

二、

8、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答: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三、

8. 【方法点拨】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方法点拨】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四、

8、【答案】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手法的2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9、【答案】表现了作者落寞惆怅、若有所思的心情。作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后才离开。(答出作者心情的3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五、 8.【答案】运用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13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