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翻译】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翻译篇一
《语言教育》
七年级下语文试卷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书写练习。(4分)
请选择你最喜爱的一首诗写在下面方格中。本题结合整体卷面评分。
二、 基础知识检查(共47分)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1X10=10分)
确凿( ) 菜畦( ) 弥漫 ( )
骇人( ) 环谒( ) 觅食( )
竹筛( ) 丑陋 ( )肿胀( ) 叮嘱( )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脑随 竹筛 缘由 花谈 B、耻笑 廊檐 包袱 栅栏
C、泥泞 简陋 湖泊 嫉户 D、忧郁 瞬息 且丧 成绩
3、出下列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 )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将现实与往事交替着写,将爸爸爱花和“我”的毕业典礼两线交替着写,突出了爸爸既严厉又充满了关爱的性格。
C、《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并没有绝望,也没有沉沦,而是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
D、《伤仲永》一文意在说明,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毫无关系,完全取决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写鲁迅背着先生"画画儿",对此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私塾先生只要求学生读封建古书,不许学生做别的活动,当时的学生生活单调枯燥。
B、画画是鲁迅的艺术爱好,他有发展个性的强烈愿望。 C、鲁迅回顾这段生活,是对童年生活的珍爱。 D、表现对三味书屋的留恋。
5、把下面四个词语按句子语义要求填人适宜的空格 (1分X6=6分) A碧绿的 B光滑的 C高大的 D紫红的 E肥胖的 F 轻捷的
不必说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黄蜂伏在菜花上, 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6、按要求填空:(1X10=10分)
⑴鲁迅原名 ,我国伟大的 、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
⑵普希金是 著名诗人。弗罗斯特是 诗人。
⑶《伤仲永》的作者 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 。
7、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X2分=4分)
⑴ 攒:
⑵ 人际罕至: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2X4分=8分)
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⑵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三、阅读文段,按要求答题。(共45分)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9.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5X1分=5分)
⑴ 未尝( )识书具。
⑵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⑶ 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⑷ 仲永之通悟( ),受之天也。
10.句中加点词的作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邑人奇之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稍稍宾客其父 D、父利其然也
11、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3分)
⑴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⑵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2、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3分)
A、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做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可以看出。
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而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也就是“受于人者不至也”。
13、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 ”;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 ”;其三,从方仲永本个来看, 。(引号内填原文)(3分)
14、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发?(4分)
(二)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②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mi( )食的时候才好。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bi( )谷,摊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jia( )的"张飞鸟",性子很zao( ),养不过夜的。
15.根据拼音写汉字,填在文中括专内。(4X1分=4分)
16.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2X2分=4分)
两样:_____
相宜:_____
17.文中加点的"久已"照应前面的哪个词语?(2分)
答:
18.这段文字叙述的重点是( )(3分)
A.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B.冬天可以在百草园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C.下雪后在百草园里拍雪人和塑雪罗汉无人鉴赏 D.下雪后在百草园里捕鸟充满了乐趣
19.请用原文中的词语组成一句话,概括下雪后在百草园"只好来捕鸟"的原因。(不超过11个字) 原因是____ _ 。(4分)
20.捕鸟需要什么样的先决条件?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4分)
21.本段的层次是( ) (3分)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四、按要求或按原文填空。(每空一分,错一个字扣一分,共4分)
22、 山际见来烟, 。 ,云从窗里出。
23、王维写的《竹 里 馆》一诗中表达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意境的两句诗
是: , 。
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形成性检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内检测)
试题编制:赤峰市红山区教研培训中心 杨洪涛
一、书写
1、你平时注意练字吗?请如实回答是或者否。
2、请用正楷或行楷字把吴均的《山中杂诗》和王维的《竹里馆》抄写下来
山 中 杂 诗 竹 里 馆
吴 均 王 维
二、口语交际及朗读
(一)、听力 先听老师朗读短文,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说话写话
1、请用普通话说一说你们家是如何过春节的。
2、朋友把你心爱的书借去了很久也没还。遇到这样的事,你如果想要回自己的书,你觉得应该怎样与你的朋友说才合适?
(三)、朗读
朗读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注意要做到自然流畅,情感真挚。
三、识字
1、你在读书的时候,身边常备有字词典吗?请如实回答是或者否。
2、不借助字词典,给下列加点儿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菜畦 桑葚 脑髓 蝉蜕 讪笑
掸子 骊歌 花圃 嫉妒 木屐
3、在不借助字词典的情况下,请指出下列词语中的五个错别字并改正。
人生鼎沸 行散神不散 和霭可亲 万念具焚 兴高彩烈
四、积累与运用
(一)、作家作品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作者 ,原名 ,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 家。我们学过他的《 》。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 ,俄国伟大的诗人。著名诗作有《 》、
《 》等,他的创作对俄国 和 的发展影响很大。
3、《伤仲永》的作者是 代的 ,他字 ,号 。是杰出的 、
家,是" "之一,我们背诵过他的诗《 》。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
1、根据学过的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 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候选词:除、现、扫、罩、露、支、扔、撑、拽、栓、系、拉、牵、吃、撒、啄、盖)
2、下面的一段文字,因保存不当,缺失了一些文字。请根据上下文填出这些文字。
我不再仅仅沉 于文学作品中,我拓 着自己的生活天地。我读外语、 历史、读地理、读哲学......我记住了 的"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知识是基础,是成功的基石。
3、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除夕夜家家户户放爆竹的情景
五、阅读·理解·思考
(一)、现代文阅读(课外选文)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的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y ,
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颗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迹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sh n 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的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内几 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y u
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都不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 ),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 )
在菜花上,( )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 )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以无限的情趣。
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角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汉字。
2、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相应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3、说说选文第3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4、你认为选文在描写百草园的各种景物时落笔的重点是什么?请简单说明理由。
5、将本文于《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原景物的部分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课内选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乎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里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
1、解释文中加点儿的字
①父异焉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③其文里皆有可观者 ④ 泯然众人矣
2、请指出文中有通假字的一句: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的句子。
①借旁近与之。 译文:
②邑人奇之。 译文:
4、方仲永从幼时天资过人到后来变为庸人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作简要说明。
六、拓展与延伸
1、你能准确读出我国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吗?请为加点儿的字注音。(可借助字词典) 彝 族(音: ) 侗 族(音: )
佤 族(音: ) 畲 族(音: )
2、你会读这些姓吗?请为下列姓氏主出准确的读音。(可借助字词典)
解(音: ) 盖(音: ) 曾(音: ) 佟(音: )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翻译篇二
《3年级上古诗》
游子吟 孟郊 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忆父 清 宋凌云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译文:
吴地的树,燕山的云,南北相隔,隔断了音信;
两地迢迢万里,思念的愁恨有多少,让人如何去诉说?
只有在梦里,才不用担心长安的天长地远,
我的魂儿都少次乘风去看望您,问问父亲的生活身体可安好?
水仙子夜雨元代 许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译文
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思母 唐 舆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注释
霜殒芦花:寒霜把芦花摧残。芦花:典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传载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少时受后母虐待。冬天,后母将芦花塞入布中,给子骞穿。而以棉花制袄,给自己亲生儿子穿。子骞父得知,欲休之。子骞跪求留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乃止。后母悔,遂待诸子如一。后世转以芦花代指母爱。无复:不再。倚柴扉:指母亲倚门望儿。 黄梅雨:梅子熟时之雨,时当农历四、五月。黄梅谓梅子,熟时呈黄色,故称。典:典当,抵押。籴(dí):买入粮食谷物。
宿建德江 孟浩然 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韵译】: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
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
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译文: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高兴啊!
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 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地区临着长江的河畔。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
故乡呢?
望月怀远张九龄 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 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 断肠烟柳一丝丝。
译文:我长年在外,每年一到春天的时候,独自在他乡不胜悲伤,坐在树下
饮酒,我想那树上的黄莺也应该了解我思乡的心情吧。看到江岸渐落的残阳,我就更加思乡了,就仿佛心肠被撕扯成片片柳叶。
月夜忆舍弟》唐 杜甫
戍鼓段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听见孤雁哀鸣。
今夜霜露格外白,月还是故乡的明。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赠从第 汉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今译;山上高耸挺拔的松柏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么的劲挺!当冰霜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而松柏却依然终年端正挺拔。难道松柏不怕严寒吗?那是松柏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回乡偶书(其二)贺知章 唐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离别家乡已经很久了 近来人和事都半消磨了。
唯有门前的镜湖水 春风都不改旧时的波浪。
自河南 白居易 唐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
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翻译: 你我漂泊零落,心情郁闷,神情黯然, 双双垂下分别的泪水,在这柳江边。
我受到排挤,孤身离开长安六千里, 出生入死在柳州这个荒蛮之地有十二年了。 桂岭瘴气在山林里弥漫,如乌云般低垂,带来瘟疫, 我听说洞庭湖春色旖旎,水天浩淼,你一去就是长别了。 你我相聚只能靠梦境,长相思不肯醒来, 依稀神游到荆门,云烟缭绕,恍若相逢。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翻译篇三
《古诗文》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课外名著复习检测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课外名著复习检测及答案 一、名句填空 1、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 咏雪,古今多少人,惟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得最绝: “ ,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 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3、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 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 》: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自己生不逢时 诗句: 诗句: , 。4、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 中通过“ 中通过“ “ “ “ 杜少府之任蜀州》 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 , , , ”来表达对友人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 。”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 而高适在《别董大》 ”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 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 寄语远方朋友, 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 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 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5、《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过零丁洋 , 。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 》:词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 是: , ,此事古难全。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 此事古难全。 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 , 。 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
词句是: 祝愿7、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诗中发出了“ 一诗中发出了“ , !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风雨不动安如山。 的呼喊。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他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他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 是: , 。9、李白的《 行路难》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 李白的《 行路难》中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 的名句是: 的名句是: , 。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 10 李商隐的《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 是: , 。11、〈〈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且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 11、〈〈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且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 、〈〈登飞来峰〉〉 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 , 。12、李白也有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 12、李白也有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是: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是: “ , 。” 。1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1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二、选择 14、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14、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A.三顾茅庐 A.三顾茅庐 B.三气周瑜 B.三气周瑜 )C.桃园三结义 C.桃园三结义 )D.三打祝家庄 D.三打祝家庄15、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15、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 级的腐败与罪恶。 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造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造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状况。 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
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 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 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 放晁盖是“ 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 辖拳打镇关西也是 三、名著、对联填空: 名著、对联填空: 16、我国古典名著《水浒》 16、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 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 字: 。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你用概括的语言, 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再写出其中一个有关孙悟空故事的名 》,请你用概括的语言17、法国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是三位大师级人物的传记,这三位大师是: 17、法国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是三位大师级人物的传记,这三位大师是:米开朗琪 罗、 18、对劝学的名联: 18、对劝学的名联: ①勤能补拙, 勤能补拙, 径, ③ ,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 。 ②书山有路勤为 。 、 。19、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是清朝赵翼的诗歌《 “ 19、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清朝赵翼的诗歌《论 诗》,在这首诗中, 李杜”指的是唐朝的 》,在这首诗中, 李杜” 在这首诗中 “ 里的《 里的《 》 和《 》里的《 里的《 和 “风骚”原来是指《 , 风骚”原来是指《 》。 》答案: 答案:一、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东风不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7、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情物 长风破浪会有时, 云帆济沧海。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2、 云帆济沧海。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2、抽刀 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1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1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14、D 15、C 14、 15、 鲁提辖(鲁达、鲁智深),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贝多芬,托尔斯泰。 18、 学可医愚。 三、16 鲁提辖(鲁达、鲁智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17 贝多芬,托尔斯泰。 18、①学可医愚。②学 海无涯苦作舟。 宝剑锋从磨砺出。19、李白,杜甫,诗经,国风,楚辞,离骚。 海无涯苦作舟。③宝剑锋从磨砺出。19、李白,杜甫,诗经,国风,楚辞,离骚。 古诗文复习其二: 古诗文复习其二: 1.默写填空 ①《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被后人赋予新意,其中表现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 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被后人赋予新意,其中表现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 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 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千古名句是 ②《行路难》中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句子是 行路难》中表现诗人欲行无路, ③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集中表现苏东坡领悟人生哲理的豁达襟怀的句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子 。 。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联想奇妙,比喻新颖贴切,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联想奇妙,比喻新颖贴切, 。 ⑤《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醉翁亭记》 ⑥《茅层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 茅层为秋风所破歌》 是 。 , 。 , 。 。能解释诗人安然隐 。7《饮酒》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闲适的诗句是 饮酒》 居的原因的句子是 ,8《己亥杂诗》中表现龚自珍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己亥杂诗》 2.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岳阳楼记》 (1)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的作者是 的旷达胸襟和“ 的旷达胸襟和“ (2)欧阳修的千古名篇《 欧阳修的千古名篇《 和 的政治思想。 的政治思想。 文章以 ,为名, 借题发挥, 表达了作者 “ 为名, 借题发挥,””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翻译篇四
《最新2011济南一模考试(语文、数学_文、数学_理、_英语)》
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2011.02)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肄业/酒肆 荟萃/精粹 着实/着魔 ......
B. 馈赠/匮乏 希冀/羽翼 刹那/刹车 ......
C. 缔造/谛听 箴言/缄默 伺候/窥伺 ......
D. 联袂/抉择 沙砾/闪烁 开拓/拓片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滋滋 常年累月 大展鸿图 不温不火
B. 拉拉队 融会贯通 到处传诵 牙牙学语
C. 照像机 委曲求全 要言不烦 纷至踏来
D. 金钢钻 世外桃源 以逸待劳 出奇致胜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针对部分地方政府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急于推进城市化建设等现象,社会各界的批评不绝于耳。专家指出,权利主体的树立, 需要权力者转变观念,但 开发商野蛮拆迁之风,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法律制度等为权利主体撑腰, 其合法权益。
A. 诚然 纠正 捍卫 B. 固然 匡正 保障
C. 纵然 校正 维护 D. 虽然 改正 保护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那次在南宁,突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是当年和我同在一个村插队的老朋友,虽然二十多年没见,我们仍一见如故。 ....
B. 在智利矿难中,33名智利矿工尽管年龄不一,性格各异,但是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度....过了两个多月的井下生活。
C. 1月底,我市终于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我市装点得格外漂亮,虽....
然还有些寒冷,出行也有些困难,但人们还是纷纷走进风景区。
D. 2010年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闭幕,但国内参观者还是络绎不绝,趋之若鹜;节假日期....间人们不断涌入世博园,一睹世博园的风采。
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的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B. 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C. 上海“11²15”高层住宅火灾是过去1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据火灾调查组调查得知,
此次灾难的直接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起。
D. 2010年11月,中国政府申报的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老北京的门神
门神是我国,也是北京市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祗之一,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民间诸神中是最为突出的。
其中,祈福门神专为祈福而用。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其名,以迎祥祉。
武将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故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器。北京居民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恭。秦琼又名秦叔宝,山东历城人,武艺高强,世人赞为: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尉迟恭,隋唐大将,武艺高强,日占三城,夜夺八寨,功累封鄂国公。秦、尉迟二将帮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后,被封为开国元勋,为什么会充当民间的门神呢?古籍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岗、扫窦建德、镇杜伏威等起义军,其间杀人无数。即位后,身体极差,夜间梦寐不宁,多做噩梦,常见祟魔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鬼魅呼叫,太宗终受不住恶鬼的折磨,召众将群臣商议。众将提出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是夜,果然无事。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此后邪祟全消。后世沿袭此法,遂将二将永做门神而使他们在民间得以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强、贫富皆爱的门神,至今长盛不衰。
北京民居中供奉的除秦琼、尉迟恭外,还有《水浒传》里的解珍、解宝、吕方、郭盛。因为北京的院落较大,占地面积往往延至后面的胡同。所以,在北京的住宅里,还有一种专贴在后门的门神。不过北京民居的后门门神只贴一位,为什么呢?因为后门一般多为单扇门。贴谁呢?多为捉鬼神钟馗和大唐丞相魏征。魏征在隋唐演义中本是一文臣,最早在潞城县二贤庄三清观内当道长,被民间奉为门神后,其像也仗剑怒目,一派英武气概。
因为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和元明清数朝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所以全国各地的文人、商贾、官宦、旅游者纷纷来到北京,与此同时,他们家乡的门神也随之而到,以神佑他们平安。所以,在北京民宅的大门上,各地门神应有尽有。如:燃灯道人、赵公明,东汉的姚期、马武,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最可爱的是密云一带供奉的门神竟是夫妻二人——杨宗保与穆桂英。总之,北京住宅院中所贴的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
这些历史上的门神在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神佑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人们喜欢这种五颜六色的吉祥门画,只有贴上门神才能在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中得到一种让他人难以想象到的思想满足和精神满足。
6. 下列各项中关于“门神”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神为祈福而用。爵鹿蝠喜、宝马瓶鞍,各取其名,供奉者希望从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
B. 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多手持兵器,用以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
C. 门神有前门和后门门神之别,北京住宅后门多为单扇门,只贴“魏征”一位门神。
D. 住宅院落中的门神形象,多取自古典名著中那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人物。
7. 本文认为门神是北京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祗之一,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 北京作为数朝政治中心,政局动荡,门神文化最能体现北京百姓渴望和平、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
B. 北京民居的门神形象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人物,也有历史英雄人物,各地门神可谓应有尽有。
C. 历史上,各地文人、商贾、官宦等,因各种目的纷纷涌进北京,他们带来了各地各种不同的门神文化。
D. 北京百姓喜欢五颜六色的吉祥门画,他们认为在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中贴上门神能够得到神的庇佑。
8.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北京的门神形象各异,风格多样,是北京作为数朝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的体现。
B. 门神风俗能够流传至今并成为一种文化,与中国古典名著的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C. 随着时代发展,门神已失去了原来的“祈福”、“镇鬼”等功能,而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D. 门神的产生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这是当时人们心理的渴望和精神抚慰的需要。
三、 (12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①,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②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③,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门下欲使解剑,不疑曰:“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请退。”吏白胜之。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④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骇。至昏夜,罢去。胜之遂表荐不疑,征诣公车,拜为青州刺史。
久之,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京师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言语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⑤,衣黄襜褕⑥,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⑦违命出奔,辄⑧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
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由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久之,以病免,终于家。
——《汉书²隽不疑传》
【注】① 直指使者:汉代官职,平时穿绣衣,负责监察官员,调动军队,可以诛杀各地官员。 ② 军兴:指战时的法令制度。 ③ 櫑(l·i)具剑:古代长剑。 ④ 躧(xǐ)履:趿拉着鞋。⑤ 旐(zh´o):技旗的一种。 ⑥ 襜褕(chān yú):直裾禅衣(古短便装)。 ⑦ 蒯聩(kuǎi kuì):卫灵公太子。 ⑧ 辄:蒯聩之子。蒯聩得罪卫灵公后,出奔,辄立位后拒绝他返卫。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治《春秋》,为郡文学 治:研究 .
B. 收捕,皆伏其辜 辜:罪过 .
C. 诣北阙,自谓卫太子 诣:到„„去 .
D. 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 距:离开 .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 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 是非未可知,且安之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1. 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隽不疑“非庸人”的一组是( )
① 治《春秋》,为郡文学
② 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
③ 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
④ 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⑤ 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
⑥ 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隽不疑特意穿戴整齐,腰带佩剑,就是想灭震动渤海郡的暴胜之的威风。可是,暴胜之非常欣赏他,认为他不是平庸之辈,且恭敬地接纳了他的意见。
B. 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勾结郡国豪杰,欲谋反。隽不疑发觉其阴谋,悉数收捕。隽不疑被提拔为京兆尹,京城官吏百姓都敬重他。
C. 隽不疑巡查郡县,都要认真平反冤狱,而且得到母亲的支持。隽不疑处理案件严厉而不凶残,与他母亲对他严格要求有关。
D. 天子和大将军霍光非常赞赏隽不疑对卫太子事件的处理,认为公卿大臣应当像他那样用经术明确大义,从此隽不疑在朝廷更有声望。
语文试题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题前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 本卷11个小题,共114分。
四、 (24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3分)
(2) 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4分)
(3) 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3分)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
隋²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杂 诗(其二)
唐²王维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梅花着花未?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 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6分)
(1)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左传²烛之武退秦师)
六朝旧事随流水, 。 (王安石《桂枝香》)
(3)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 (李清照《声声慢》)
(4)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李白《将进酒》)
五、 (12分)
16. 下面是某报社所做的一项民意调查,请你根据调查的内容,在(1)(2)两处拟写两个小标题,每处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近日,中国青年报对3269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语言文字能力上,30%的学生不及格,66.2%的人存在信件书写格式问题,100%的人存在语法问题。受访者坦言自己在汉语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词语储备不够,经常感觉词穷,词语的使用、搭配和行文格式等存在问题。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翻译篇五
《语文》
绝密★启用前
高三教学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 (2011.02)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HB或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肄业/酒肆 荟萃/精粹 着实/着魔 ......
B. 馈赠/匮乏 希冀/羽翼 刹那/刹车 ......
C. 缔造/谛听 箴言/缄默 伺候/窥伺 ......
D. 联袂/抉择 沙砾/闪烁 开拓/拓片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滋滋 常年累月 大展鸿图 不温不火
B. 拉拉队 融会贯通 到处传诵 牙牙学语
C. 照像机 委曲求全 要言不烦 纷至踏来
D. 金钢钻 世外桃源 以逸待劳 出奇致胜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针对部分地方政府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急于推进城市化建设等现象,社会各界的批评不绝于耳。专家指出,权利主体的树立, 需要权力者转变观念,但 开发商野蛮拆迁之风,最根本的还是要通过法律制度等为权利主体撑腰, 其合法权益。
A. 诚然 纠正 捍卫 B. 固然 匡正 保障
C. 纵然 校正 维护 D. 虽然 改正 保护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那次在南宁,突然发现站在面前的是当年和我同在一个村插队的老朋友,虽然二十多年没见,我们仍一见如故。 ....
B. 在智利矿难中,33名智利矿工尽管年龄不一,性格各异,但是他们相濡以沫,共同度....
过了两个多月的井下生活。
C. 1月底,我市终于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我市装点得格外漂亮,虽....然还有些寒冷,出行也有些困难,但人们还是纷纷走进风景区。
D. 2010年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闭幕,但国内参观者还是络绎不绝,趋之若鹜;节假日期....
间人们不断涌入世博园,一睹世博园的风采。
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的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B. 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C. 上海“11·15”高层住宅火灾是过去1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据火灾调查组调查得知,
此次灾难的直接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规操作引起。
D. 2010年11月,中国政府申报的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
老北京的门神
门神是我国,也是北京市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祗之一,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民间诸神中是最为突出的。
其中,祈福门神专为祈福而用。供奉、张贴者的家庭多为商界人物,希望从祈福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皆取其名,以迎祥祉。
武将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为了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故所供的门神多手持兵器。北京居民院门口的武将门神多为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恭。秦琼又名秦叔宝,山东历城人,武艺高强,世人赞为:赛专诸,似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尉迟恭,隋唐大将,武艺高强,日占三城,夜夺八寨,功累封鄂国公。秦、尉迟二将帮助李世民打下天下建立大唐后,被封为开国元勋,为什么会充当民间的门神呢?古籍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早年降瓦岗、扫窦建德、镇杜伏威等起义军,其间杀人无数。即位后,身体极差,夜间梦寐不宁,多做噩梦,常见祟魔在寝殿内外抛砖扔瓦,鬼魅呼叫,太宗终受不住恶鬼的折磨,召众将群臣商议。众将提出让元帅秦琼与大将军尉迟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是夜,果然无事。然久而久之,太宗念秦琼、尉迟恭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之戎装像,怒目发威,手持鞭锏,悬挂于宫门两旁。此后邪祟全消。后世沿袭此法,遂将二将永做门神而使他们在民间得以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威望最高、普及性最强、贫富皆爱的门神,至今长盛不衰。
北京民居中供奉的除秦琼、尉迟恭外,还有《水浒传》里的解珍、解宝、吕方、郭盛。因为北京的院落较大,占地面积往往延至后面的胡同。所以,在北京的住宅里,还有一种专贴在后门的门神。不过北京民居的后门门神只贴一位,为什么呢?因为后门一般多为单扇门。贴谁呢?多为捉鬼神钟馗和大唐丞相魏征。魏征在隋唐演义中本是一文臣,最早在潞城县二贤庄三清观内当道长,被民间奉为门神后,其像也仗剑怒目,一派英武气概。
因为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和元明清数朝的政治、文化、商业中心,所以全国各地的文人、商贾、官宦、旅游者纷纷来到北京,与此同时,他们家乡的门神也随之而到,以神佑他们平安。所以,在北京民宅的大门上,各地门神应有尽有。如:燃灯道人、赵公明,东汉的姚期、马武,抗金英雄岳飞、韩世忠,最可爱的是密云一带供奉的门神竟是夫妻二人——杨宗保与穆桂英。总之,北京住宅院中所贴的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
这些历史上的门神在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神佑着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人们喜欢这种五颜六色的吉祥门画,只有贴上门神才能在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中得到一种让他人难以想象到的思想满足和精神满足。
6. 下列各项中关于“门神”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神为祈福而用。爵鹿蝠喜、宝马瓶鞍,各取其名,供奉者希望从门神那儿得到功名利禄。
B. 门神通常贴在临街的大门上,多手持兵器,用以镇住恶魔或灾星从大门外进入。
C. 门神有前门和后门门神之别,北京住宅后门多为单扇门,只贴“魏征”一位门神。
D. 住宅院落中的门神形象,多取自古典名著中那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人物。
7. 本文认为门神是北京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祗之一,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 北京作为数朝政治中心,政局动荡,门神文化最能体现北京百姓渴望和平、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
B. 北京民居的门神形象丰富多彩,有神话传说人物,也有历史英雄人物,各地门神可谓应有尽有。
C. 历史上,各地文人、商贾、官宦等,因各种目的纷纷涌进北京,他们带来了各地各种不同的门神文化。
D. 北京百姓喜欢五颜六色的吉祥门画,他们认为在欢度佳节的喜庆气氛中贴上门神能够得到神的庇佑。
8.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北京的门神形象各异,风格多样,是北京作为数朝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的体现。
B. 门神风俗能够流传至今并成为一种文化,与中国古典名著的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C. 随着时代发展,门神已失去了原来的“祈福”、“镇鬼”等功能,而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D. 门神的产生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这是当时人们心理的渴望和精神抚慰的需要。
三、 (12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
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①,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督课郡国,东至海,以军兴②诛不从命者,威振州郡。胜之素闻不疑贤,至勃海,遣吏请与相见。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③,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门下欲使解剑,不疑曰:“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请退。”吏白胜之。胜之开阁延请,望见不疑容貌尊严,衣冠甚伟,胜之躧履④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据地曰:“窃伏海濒,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永终天禄。”胜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门下诸从事皆州郡选吏,侧听不疑,莫不惊骇。至昏夜,罢去。胜之遂表荐不疑,征诣公车,拜为青州刺史。 久之,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京师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言语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⑤,衣黄襜褕⑥,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⑦违命出奔,辄⑧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
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由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久之,以病免,终于家。
——《汉书·隽不疑传》
【注】① 直指使者:汉代官职,平时穿绣衣,负责监察官员,调动军队,可以诛杀各地官员。 ② 军兴:指战时的法令制度。 ③ 櫑(lãi)具剑:古代长剑。 ④ 躧(xǐ)履:趿拉着鞋。⑤ 旐(zhào):技旗的一种。 ⑥ 襜褕(chān yú):直裾禅衣(古短便装)。 ⑦ 蒯聩(kuǎi kuì):卫灵公太子。 ⑧ 辄:蒯聩之子。蒯聩得罪卫灵公后,出奔,辄立位后拒绝他返卫。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治《春秋》,为郡文学 治:研究 .
B. 收捕,皆伏其辜 辜:罪过 .
C. 诣北阙,自谓卫太子 诣:到„„去 .
D. 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 距:离开 .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闻暴公子威名旧矣,今乃承颜接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 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 是非未可知,且安之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1. 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隽不疑“非庸人”的一组是( )
① 治《春秋》,为郡文学
② 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
③ 凡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
④ 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
⑤ 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
⑥ 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隽不疑特意穿戴整齐,腰带佩剑,就是想灭震动渤海郡的暴胜之的威风。可是,暴胜之非常欣赏他,认为他不是平庸之辈,且恭敬地接纳了他的意见。
B. 齐孝王的孙子刘泽,勾结郡国豪杰,欲谋反。隽不疑发觉其阴谋,悉数收捕。隽不疑被提拔为京兆尹,京城官吏百姓都敬重他。
C. 隽不疑巡查郡县,都要认真平反冤狱,而且得到母亲的支持。隽不疑处理案件严厉而不凶残,与他母亲对他严格要求有关。
D. 天子和大将军霍光非常赞赏隽不疑对卫太子事件的处理,认为公卿大臣应当像他那样用经术明确大义,从此隽不疑在朝廷更有声望。
语文试题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题前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 本卷11个小题,共114分。
四、 (24分)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3分)
(2) 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4分)
(3) 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不疑固辞,不肯当。(3分)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 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杂 诗(其二)
唐·王维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梅花着花未?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 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 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6分)
(1)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六朝旧事随流水, 。 (王安石《桂枝香》)
(3)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 (李清照《声声慢》)
(4)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李白《将进酒》)
五、 (12分)
16. 下面是某报社所做的一项民意调查,请你根据调查的内容,在(1)(2)两处拟写两个小标题,每处标题不超过15字。(4分)
近日,中国青年报对3269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语言文字能力上,30%的学生不及格,66.2%的人存在信件书写格式问题,100%的人存在语法问题。受访者坦言自己在汉语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词语储备不够,经常感觉词穷,词语的使用、搭配和行文格式等存在问题。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翻译篇六
《高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考生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性试题的答案用黑色中性
笔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族《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1. 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故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及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浏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献颂。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学问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敛当减。”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王不听,馆别室。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梁王骇服,即为改馆。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
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②雷霆爽雪,可暂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 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 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聪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伟岸而有风度,明太祖将他与当时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论,还认为他在才思方面胜过宋濂。
B.王祎凭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受到朝廷礼遇。明太祖创建礼贤馆,将他招至馆中,后又升迁为侍礼郎;有时太祖虽不能完全听从他的建议,但也会褒奖他。
C.王祎具备很高的史学家素养和教育才能。编撰《元史》时,他与宋濂同为总裁,书成后任国史院编修官;奉命讲授国史,能充分说明道理,善于开导学生。
D.王祎出使云南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晓谕梁王,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7.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8.两首诗寻觅春天的方式有所不同,请在诗中找出相关诗句来。(2分)
9.说说二诗反映的作者的感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6分)
答:共同点:
不同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长恨歌》)
(2)、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夫人》)
(3)、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
(4)、陆游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5)、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中览古〉〉)
(6)、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翔鸟鸣北林。(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7)、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一剪梅》)
(8)、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9)、白日沦西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长恨歌》)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个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我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我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并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起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铜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这后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色。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我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父亲长嚎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我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我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大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
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B. 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长得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 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D. 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旁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E. 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的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第II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些人取得一点成绩,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这样的人终究不会有大的作为。
B.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C.对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我们不仅要多加指导,还要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D.开发商们对商品房面积的计算方式一直讳莫如深,由此导致的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经常发生。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 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翻译篇七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 第3单元(新人教版选修)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能够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
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B.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无时无刻都用“软权力”较量....
的年代,我们除了张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
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
D.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
【答案】 D(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A.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学子,即学生。指众多的学生。前面不宜用表数量的词语。B.“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错误。“无时无刻”是没有哪个时刻、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时时刻刻”相反,用法也与后者不同。“每时每刻、时时刻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则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C.褒贬不当。蔚为壮观:蔚,茂盛;壮观,盛大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也作“蔚为大观”“蔚为奇观”。)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广大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B.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C.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D.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拯救地球家园,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地行动起来。
【答案】 A(B句式杂糅,删去“所决定的”或删去“要看”后改“是由”。C“区别”后加“于”。D.语序不当。改为“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
3.下面对本单元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冯至的《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蛇本来代表丑陋、凶残、冷漠的形象,可作者用蛇来比喻相思时的寂寞、郁闷、沉默,用“静静地没有言语”,把一种自我咬噬、自我折磨的心态,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这种情感显得更加触目,更具有张力。采用“悚惧”写出人们突然看到蛇时的惊惶。
B.《预言》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对爱情由渴望、欣喜到惆怅的心路历程。年轻的神是诗人心中的青春偶像,是爱与美之神。这首诗在构思上十分精致,一个序曲,一个尾声与中间的四个乐章组合成一首优美的梦幻交响曲。中间的四个乐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同首尾两章有着内在的联系,开头意外的惊喜与末尾无尽的惆怅自然呼应,留
下余韵无穷。
C.《窗》以句式的转变表达情感的流动,对“你的窗”的抒写先是用问句表示质疑,祈使句给予对方以问候,第二节以陈述句表明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巧妙地表达了对已经失落了的爱情的惋惜而痛楚的态度。
D.《你的名字》这是一首很有新意的爱情诗。诗人没有吟咏爱情的崇高和坚贞,没有描述爱人之间难舍难分的感情,没有表现初恋的甜蜜与焦灼,更没有赞美爱人的美貌和品德,甚至没有出现一个“爱”字,而巧妙地选取对方的名字作为吟咏对象,这首诗以“你的名字”为诗题,“你的名字”实则是作者真实的恋人的化身。
【答案】 D(不是作者真实的恋人,应是诗歌抒情主人公恋人的化身)
4.填入下面的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__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A.③⑤①④②
C.②④③⑤① B.②③①⑤④ D.③⑤①②④
【答案】 D(注意语段开头“我爱小池,也爱溪流„„”以及“清”和“远”的先后顺序,依据前后照应一致的原则和比拟,比喻
等修辞进行分析判断,可确定③⑤①为一个句群,②④为一个句群,即可得出答案。)
二、(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5~6题。
灯塔守者
王亚平
白鸥在夜幕里睡熟了,
太平洋上没有一丝帆影。
乌云夺去了星月的光辉,
天空矗立着孤独的灯塔。
远处送来惊人的风啸,
四周喧腾着愤怒的涛声。
在这曙色欲来的前夜,
我把生命献给了光明。
(1935年1月5日于 栈桥)
5.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运用富于特征的意象,白鸥“睡熟了”,又暗示有人醒着,就是“灯塔守者”;“没有一丝帆影”,“帆”借代船,就是说大海上没有夜航的船只。
B.第二节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乌云满天,星月无光,是一个漆黑的夜,这样的背景突出了“灯塔”这一主体形象。
C.第三节又是富于特征的氛围描写,远处的风啸,四周的涛声,
似乎正在预示着风暴即将到来。
D.第四节“曙色”、“光明”以及“前夜”等景物,既是实写,又富于象征意义。
【答案】 A(没有帆影不等于没有夜航船)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题目为《灯塔守者》,却并未正面描写灯塔守者工作的寂寞和艰辛,而是着力于环境氛围的刻画和渲染。
B.诗中高耸孤独的“灯塔”这一形象,也是“灯塔守者”形象的外化,是一个伟大人格的化身。
C.诗的最后确立了第一人称的抒情角度,这个“我”,就是灯塔守者,也是诗人自己,诗中溶入了诗人个人生活的体验与信念,显得情味真醇。
D.这首诗写于1935年,中国正处于黑暗与光明交战的年代,诗人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危难,因此深情地讴歌愿意为光明献身的“灯塔守者”。
【答案】 C(并非诗人自己)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第7题。
杂 诗
唐·王维(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对这两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翻译篇八
《选修诗歌阅读练习(完整)》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翻译篇九
《古诗词》
八年级下册(一)课内部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赤壁】(杜牧 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过零丁洋】(文天祥 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水调歌头】(苏轼 北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行路难】(李白 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己亥杂诗】(龚自珍 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课外部分【赠从弟】(刘桢 东汉)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无题】(李商隐 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见欢】(李煜 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登飞来峰】(王安石 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南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五柳先生传百科名片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本文实为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文中言“不”,其实正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读来生动活泼,很好的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 本文作者在文中多处言“不”证实表明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体现了陶渊明的高洁志趣。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
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诗(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编辑本段译文和点评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
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点评 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扩展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 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并且有5棵。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所以又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
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qián)娄 战国时齐国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编辑本段语言现象1.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 有的人 今:或者 6. 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作为 7.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8.颇示己志: 古:略微 今:很2.一词多义: 1.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3.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4.如:1、晏如也 【......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像】 5.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左右】 6.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7.志:1、以乐其志 【志趣,志向】 2、处处志之【标记】3.重点虚词 1 以 因以为号焉 "用",助词 2 因 因以为号焉 表顺承,"就"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字表判断 翻译成 是4.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
杂诗三首·其二 王维翻译篇十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总分:100分 测试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1-5小题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绯红(fēi) 不逊(xùn) 解剖(fǒu) 抑扬顿挫(yì)
B.描摹(mó) 侮辱(wū) 发愣(lèng) 深恶痛疾(è)
C.禁锢(gù) 犀利(xī) 闪烁(shuò) 广袤无垠(mào)
D.彷徨(fáng) 鞭挞(tà) 胆怯(què) 长吁短叹(x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B、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C、正禁危坐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
3. 下面各句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
(2)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
(3)水
(4)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整个世界及其知
识财富。
A、训练 稀罕 唤起 支配 B、经验 奇怪 唤醒 掌握
C、训练 稀罕 唤醒 支配 D、经验 奇妙 唤起 支取
4.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 、于是点上一枝烟,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
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5.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一句是( )
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春光,没有雪,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
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半睡半醒。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使我记起 。
A. 白居易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 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C. 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D 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语句。(4分,每句2分)
快乐是什么?
小草说:快乐就是尽我的一份力量去给大地妈妈披上一件最美的绿装。
花儿说:
大树说:快乐就是为夏日的人们撑开大伞,遮挡灼热的阳光。
啊,快乐就
是
7.课外阅读知识(4分,书名、人物各1分,性格特点2分)
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总是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我们久久难忘。勤奋好学的你
一定也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吧。请写出一部令你记忆犹新的名著书名《 》,
其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他(她)的性格特点
是 。
二、古诗文默写(15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 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 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4)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5)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
(7) 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 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9)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10)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11)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13)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
。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选段,完成9-13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
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
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
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3分)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
A.朝而往,暮而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 ..
C.山间之朝暮也 .
D.而乐亦无穷也 .
10、(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穷冬烈风 .
(1)(2分)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2分)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1、(4分)“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
表示什么意思?
12、(4分)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
13、(6分)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
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四、文段阅读(16分)
轻点关门
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
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相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②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了,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
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③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
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④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
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一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⑤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于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 A(感恩、感谢、感激)。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⑥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 B(感叹、感慨、感激):“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我想:生活就是这
样, 。
14、第⑤、⑥段横线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是A (2分)
15、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①第一次:
②第二次:
16、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3分)
17、文章第③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 的原因是什么?(4分)
18、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3分)
答:生活就是这样, 初二语文期末复习模拟卷(一)参考答案(58期)
一 、
1、C 2、B 3、C 4、B 5、B 6、略 7、略
二、
8、略
三、
9、C
10、(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2分)
(2)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2分)
11、“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
比喻真相大白。(2分)
12、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2分)欧阳修通过
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观点。(2分)
13、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2分)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
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2
分)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2分)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四、
14.感激、感慨
15. ①祝贺乔迁之喜,并提出轻点关门的请求(2分)②完成父亲的意愿,感谢一年来“我”一家人对患病父亲的关照(2分) 。(意思对即可)
16、李先生的儒雅主要是从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2分)(意思对即可)
17、李先生夫妇为了更好地照顾患心脏病的父亲,甘愿住在“既潮湿又脏”的一楼,这一片孝心使“我”感动。(答出为照顾患病的父亲而住一楼,得1分。答出孝心使我感动,得1分) (意思对即可)
18、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2分)(意思对即可)